明天也是小春日和

明天也是小春日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津端英子,津端修一 著,朝阳 译
图书标签:
  • 治愈
  • 日常
  • 轻松
  • 小清新
  • 成长
  • 校园
  • 青春
  • 文学
  • 日本文学
  • 情感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ISBN:9787513320375
版次:1
商品编码:11916056
品牌:新经典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59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普通大众

这是一个男人对妻子的承诺——亲手设计出她的梦中田园,携手耕田、织布用一生的时间共同完成彼此的梦想。日本NHK电视多次专题报导。300余幅精美图片,记录夫妇温馨瞬间,捕捉小园四季美景。有你在的小园,每一日都是小春日和。

内容简介

《明天也是小春日和》是一本记述津端夫妇田园生活的随笔。为了一圆妻子英子多年的田园梦,津端修一老先生在退休后带着英子远离都市的喧嚣,归隐乡间,用几十年时间悉心打理着自家的木屋和菜园,调配泥土,种植蔬菜,研究食谱,腌制食物……任窗外风景随四季更迭,有彼此陪伴的每一天都是好天气。他们在身体力行中向人们展示了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道出了几十年幸福婚姻的秘诀。

作者简介

津端英子(1928.1.18~),一九五五年与津端修一结婚,婚后专注于家庭生活,擅长料理、纺织、刺绣、耕田等。
津端修一(1925.1.3~2015.6.2),建筑师,学者。先后在建筑师安托宁·雷蒙德、坂仓准三等事务所工作,后担任广岛大学教授等职。劳作之余担任“自由时间评论家”。

内页插图

目录


英子女士和修一先生
欢迎来到津端家!
10菜园里的七十种蔬菜和五十种水果
13一居室的圆木小屋
14英子女士的新鲜蔬菜汁

在生活中留下时间的脚步
19始自砾石地
22招待客人,让日子更加有活力
24没有热水的厨房
28记录即历史
32不断完善的小小田园

春轻触叶子
36播种
38春季的收获
40五月下旬樱桃熟了
42今天是手作培根日
44今天要干劲满满地捣年糕
46草莓三吃
48春天的馈赠
49修一先生的手绘某个春日

温暖小阳春里的生活智慧
51留言板的使用
54各展所长
58不勉强对方
60修一先生的培根
63等待培根烤熟的时间里

夏日中闲眠
68大麦茶
70夏季腌菜
71梅干
72夏季的收获
75整理夏日家居
76英子女士收藏的餐具
78款待客人的早餐
80夏天的馈赠
81修一先生的手绘某个夏日

代代相传的生活智慧
83存储味道
86一点点地收集
88修补之乐
93茶点

秋满载美味的包裹
100柚子熟了
102散步的乐趣
104“种下”大麦茶
106秋季的美食包裹
108栗金团
109清空冰箱,制作果酱
110准备过冬日
112秋天的馈赠
113修一先生的手绘秋日的大餐

修一先生的整理经
115充分运用数字
116同一样式的物品排在一起
118提示牌让生活更简单
119插画的乐趣
120房间陈设随季节而变
124帆船运动中练就的技能

冬落叶与天空的恩惠
132阳光与干燥的空气
134柚饼子
137冬季的收获
140英子的“围裙”
142修一先生的最爱
144冬天的馈赠
145修一先生的手绘冬日的大餐

英子女士和“精致生活”
147闲不下来的人
148做饭的间隙
152冷冻保存

结语找回童心

精彩书摘

欢迎来到津端家!
英子女士和修一先生住在名古屋市近郊新城。一栋小小的平房附带了一个二百坪的菜园和三十坪的杂树林,绿意盎然,仿佛居民区里的一处世外桃源。
三十六年前,津端夫妇乔迁此处,在这里植树、建屋、耕作。相伴走过近六十年的两位老人,以自然为友,享受着平静、安稳的生活。
菜园里的七十种蔬菜和五十种水果
菜园大约有两百坪,分成二十一块,每块都种着应季蔬菜,有圆白菜、茄子、黄瓜和西红柿等;菜园四周环绕着樱桃、梅子、柚子等果树;连田埂间的狭小缝隙,津端夫妇都种上了生姜、鸭儿芹等调味菜。整个菜园全年能收获蔬菜七十种,水果五十种,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
夫妇俩最引以为豪的是菜园里用落叶、蔬菜残渣等沤成的堆肥,作物都是纯天然种植,不加一点化肥。生活垃圾作为肥料循环利用,几乎实现了垃圾零排放的绿色环保生活。
也许因为每天都能吃上安全放心的当季蔬菜吧,尽管菜园里的杂草枝枝蔓蔓不免绊脚,地上又坑坑洼洼,津端夫妇仍是健步如飞。津端家的生活和他们的菜园紧紧连在一起。
一居室的原木小屋
吃饭休息放松身心
睡觉工作都在这里
从以前到现在,从现在到以后
津端夫妇居住的原木小屋有高高的天花板和粗粗的房梁,令人印象深刻。这是修一先生仿照建筑家安托宁·雷蒙德的设计建造的。
“屋子没有玄关,请进吧,不用拘束。”修一先生说。整座木屋只有一个房间,大约七十二平方米。房屋正中间有一张大餐桌,贴墙并排摆着两张藤床。一般的房子会利用墙面将不同的功能区隔开,但老先生觉得没有必要,就特意设计了这种一体化的空间。
英子女士的新鲜蔬菜汁
一个八十三岁,另一个八十六岁。津端夫妇年事虽高,但依然精神矍铄。两人充沛的活力来自英子女士亲手制作的新鲜蔬菜汁,二十五年来,为了保证每天清晨都能喝一杯蔬菜汁,她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去菜园拣选几种蔬菜,用自己最喜欢的榨汁机将它们压榨成汁。
回忆起制作蔬菜汁的初衷,她说:“修一不怎么吃蔬菜,我想要是把蔬菜榨成汁,他没准能喝点。”
陪着老伴喝蔬菜汁的过程中,英子女士发现自己的病竟不知不觉地全好了。
“我们现在就像菜园里的杂草,生命力特别顽强。”

前言/序言


《时之砂,风之歌》 一、 故事的缘起:一场突如其来的失落 故事的开端,是一声沉寂已久的叹息。主人公,一个名叫“艾莉亚”的年轻女子,在整理祖母遗物时,偶然发现了一个尘封多年的木盒。盒子里没有耀眼的珠宝,也没有珍贵的古董,只有一本日记,和一封泛黄的信件。这两样东西,如同一把钥匙,悄然打开了艾莉亚心中一段被遗忘的尘封记忆。 艾莉亚的童年,是外婆在乡间度过的。外婆是一位温和而充满智慧的老人,她的生活,如同她亲手打理的那片小院,充满了四季的更迭与生机。然而,在艾莉亚七岁那年,外婆突然离开了人世,留下她与年幼的母亲相依为命。关于外婆的记忆,在外婆骤然离世的冲击下,变得模糊而零碎,仿佛被一层薄雾笼罩,难以触及。 这本日记,便是外婆生前记录的生活点滴。日记的笔触细腻而充满温情,字里行间流淌着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身边之人的深深眷恋。而那封信,则是外婆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写给艾莉亚的。信中的话语,没有过多的悲伤,反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对生命的热情,以及对艾莉亚深深的鼓励。 这两件遗物,如同穿越时空的低语,将艾莉亚带回了那个熟悉又陌生的故乡。外婆的文字,勾勒出一个与她记忆中截然不同的形象:一位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甚至有着一些小秘密和远大梦想的老人。这与艾莉亚一直以来以为的外婆形象产生了巨大的反差,也由此拉开了艾莉亚寻找真相,重新认识外婆,也重新认识自己的旅程。 二、 探寻的足迹:重回故乡,解锁回忆 被日记和信件激发的艾莉亚,决定辞去在大城市里忙碌而空虚的工作,回到了外婆生前居住的老宅。这栋老宅,坐落在远离尘嚣的宁静山村,周围环绕着连绵的青山和潺潺的溪流。这里的空气清新,带着泥土和野花的芬芳,与她久居的钢铁丛林截然不同。 老宅依旧保留着外婆生活的痕迹:墙角堆积的柴火,窗台上盛开的不知名野花,厨房里老旧的灶台,还有那个外婆最喜欢坐的藤椅。艾莉亚在这里,如同走进了外婆的生活,一点一滴地触摸着她曾经的温度。她开始仔细阅读外婆的日记,从中了解外婆每天的生活,她的喜怒哀乐,她的观察与思考。 日记中,外婆记录了她如何观察星辰的轨迹,如何在四季更迭中感知生命的律动,如何与山间的动物和植物建立联系。她还记录了她对音乐的热爱,对文学的向往,以及她年轻时的一些梦想,这些梦想,在当时的年代,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来说,显得有些大胆和不切实际。 艾莉亚也开始走访村里熟悉外婆的长辈。通过他们的讲述,她了解到更多关于外婆的故事。原来,外婆并不是她一直以为的那个只会操持家务的普通老人,她有着超越时代的思想,有着对生活独特的热情和追求。她曾尝试写诗,曾偷偷学习一门外语,甚至在年轻时,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在探寻的过程中,艾莉亚遇到了许多在城市里早已消失的人情味。淳朴的村民们,毫不吝啬地分享着对外婆的记忆,也对外婆的外孙女报以真诚的关怀。一位年长的裁缝,还记得外婆曾经用她亲手缝制的布偶;一位老药师,记得外婆曾和他探讨过草药的药用价值。这些点滴的回忆,汇聚成一股暖流,温暖着艾莉亚的心。 三、 真实的触碰:重塑外婆的形象 随着故事的深入,艾莉亚逐渐拼凑出一个更加立体、更加鲜活的外婆形象。她不再是那个模糊而遥远的存在,而是成为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梦想,有追求,也有遗憾的完整的人。 外婆的日记,不仅仅是生活记录,更是她内心世界的写照。她记录了她对自然万物的细致观察,对生命消逝的淡淡忧伤,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她会因为一朵花的盛开而欣喜,会因为一片叶子的飘落而感怀。她将生活中的点滴,都赋予了诗意的色彩。 外婆在信中提到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也逐渐浮出水面。原来,外婆年轻时,曾与一位同样热爱艺术的青年有过一段感情。他们一起谈论音乐,谈论诗歌,一起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然而,命运的捉弄,让他们被迫分开。外婆最终选择了留在故乡,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而那位青年,则远走他乡,追求他的艺术梦想。虽然爱情未能圆满,但这段经历,无疑是外婆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塑造了她后来坚韧而充满智慧的性格。 艾莉亚也发现,外婆并没有因为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而消沉,反而将这份对生活的热爱,化为了对家人的爱,对故乡的眷恋。她用自己的方式,将对生命的热情传递给下一代,也用自己的智慧,让故乡的宁静生活充满了色彩。 四、 心灵的成长:寻回自我,拥抱未来 在故乡的日子,不仅让艾莉亚重新认识了外婆,更让她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曾经,她沉溺于工作的忙碌,忽略了内心的声音,也忽视了身边的人。她曾以为,物质的富足就能带来真正的快乐,但事实证明,内心的空虚,任何外在的填补都难以弥补。 外婆的生活态度,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艾莉亚的迷茫与焦躁。她开始学习外婆一样,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她开始在清晨的薄雾中散步,聆听鸟儿的歌唱;她开始学习制作外婆曾教她的点心,感受面粉在指尖的温度;她开始拾起儿时被遗忘的画笔,在纸上勾勒出心中所想。 渐渐地,艾莉亚发现,她内心深处被压抑的渴望,如同破土而出的嫩芽,开始蓬勃生长。她不再执着于追求所谓的“成功”,而是开始追寻内心的宁静与快乐。她学会了欣赏平凡生活中的美好,学会了感恩生命中的点滴。 当艾莉亚重新回到城市时,她已经不再是那个曾经迷茫的自己。她带着外婆的精神,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带着对自我的清晰认知,重新出发。她开始将外婆的故事,以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尝试用文字和画作,去传递这份对生命的热情和敬意。 《时之砂,风之歌》讲述的,不是一个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而是一个关于回忆、关于传承、关于成长的温情故事。它揭示了,即使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能蕴藏着不平凡的智慧和力量。它告诉我们,有时候,最珍贵的宝藏,就藏在我们看似熟悉却又被遗忘的过去之中。通过重新认识逝去的亲人,我们更能深刻地认识自己,也更能勇敢地拥抱属于自己的未来。故事的结尾,艾莉亚望着远方,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她知道,属于她的“明天”,如同外婆所期盼的那样,也一定会是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小春日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我断断续续地读了很久,每一次翻开,都像是在为心灵进行一次温柔的洗涤。它不像那种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小说,而是更像一位老朋友,在静谧的午后,泡上一壶茶,缓缓地向你倾诉。我常常在读到某个句子时,会停下来,反复咀嚼,然后望向窗外,发现那些文字里描绘的场景,竟也悄悄地发生在我的生活里。那种宁静,那种细致,仿佛将那些被我们忽略的日常点滴,重新赋予了光彩。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时间”的描绘,它不是冷冰冰的钟表滴答,而是流淌在清晨第一缕阳光里,是午后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是夜晚点点星光汇聚成的温柔。它教会我,即使生活琐碎,即使日子平淡,也总有属于自己的小确幸,只要我们愿意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串联起来,便成了生命中最值得珍藏的风景。每次读完,总感觉身心俱疲的我,能重新获得一种安宁与力量,仿佛积攒了继续前行的勇气,去迎接“明天”这个充满未知,却也因此更加可贵的词汇。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真的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它不是那种能让你拍案叫绝的“爽文”,也不是那种能让你热血沸腾的“大女主”故事。它更像是一本被时光打磨过的古老手工艺品,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匠心独运,却又毫不张扬。我特别喜欢它那种不动声色的力量,不煽情,不夸张,只是用最朴素的语言,勾勒出最真实的内心世界。书中的人物,都不是叱咤风云的英雄,他们更像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有烦恼,有遗憾,也有坚持。然而,正是这些普通,让他们显得如此鲜活,如此 relatable。我常常在想,作者是怎么做到将那些最细微的情感,最微妙的心理活动,描绘得如此精准到位?有时候,我甚至会怀疑,这会不会就是作者自己真实的经历?那种细腻的观察,那种深刻的共情,让我一次次地在字里行间找到自己的影子,仿佛有人替我说了那些我一直想说,却又说不出口的话。这是一种奇妙的体验,也是我为何会对这本书如此着迷的原因。它不提供答案,却能引发思考;它不强加观念,却能触动灵魂。

评分

我承认,一开始是被书名所吸引。那种温暖而充满希望的意境,瞬间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读下去之后,我发现它远远超出了我的期待。它不是一本“鸡汤文”,也不是一本“心灵导师”式的读物,而是更像是一场与灵魂深处的对话。作者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解构了生活中的种种“小确丧”,并从中提炼出“小确幸”。我喜欢这种不回避痛苦,却又能从中找到慰藉的哲学。它让我明白,生活并非只有黑白分明,更多的是层次丰富的灰。而正是这些灰,让生命更加真实,也更加值得珍惜。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描绘,那种若即若离,那种默契与疏离,都刻画得入木三分。它让我反思,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是否已经忽略了太多真正重要的东西?这本书,就像是一剂良药,能够抚平我们内心的焦虑,让我们重新找回那份久违的宁静与平和。

评分

这本《明天也是小春日和》,真的给了我太多意想不到的惊喜。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略显沉闷的书,毕竟“小春日和”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温吞的意味。然而,当我真正沉浸其中时,才发现它内部蕴含着一股澎湃的生命力。它不是那种轰轰烈烈的爆发,而是一种悄无声息的生长。书中的每一个篇章,都像是一扇小小的窗户,透过它,我可以窥见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充满着诗意与哲思的世界。我特别欣赏作者对生活细节的描绘,那些平凡的场景,在她的笔下,仿佛被施了魔法,变得生动而有趣。她能从一朵花的凋零中看到生命的轮回,能从一次偶然的相遇中悟出人生的哲理。这种洞察力,让我不得不佩服。更让我感动的是,书中传递出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书中人物也从未放弃希望,他们总能在绝境中找到一丝光亮,并以此为支撑,继续前行。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精神,也是我从这本书中最深刻的收获。

评分

这本书,我读得又快又慢。快,是因为它有一种魔力,让我忍不住一页接一页地读下去,想要知道下一个故事会带来怎样的惊喜。慢,是因为我总是忍不住停下来,反复品味那些精妙的句子,思考那些深刻的道理。它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没有跌宕起伏的冲突,但它却有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能够穿透心灵,直抵最柔软的地方。我喜欢作者对“时间”的理解,它不是线性的推进,而是循环往复,是过去与现在,未来与曾经的交织。这种对时间维度的独特解读,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它不再是简单的“从过去到未来”,而是充满了无数个“当下”的叠加。书中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碎片,在作者的笔下,都变成了闪闪发光的宝石,散发出温暖而动人的光芒。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与一位智者进行交流,它不直接给出答案,却能引导你走向更深层的思考。这是一种无声的启迪,也是我爱上这本书的根本原因。

评分

正版!印刷清晰,质量好!

评分

质量不错没有异味价格也比超市划算很多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看完《人生果实》就买了一本,好羡慕两位老人家

评分

书收到了,还不错,是正版的,书纸很厚,配送相当给力!下次还来!

评分

很好,买给女朋友看,希望她可以从中明白一些道理。

评分

先看了纪录片,然后来买的书,似乎这对夫妻出版了三本书,选的最早出版的这本。是不是很厚,很快就看完了。

评分

书的质量很不错,美中不足的就是书好像有点薄了不值这个价钱?

评分

质量好,不错 质量好,不错 质量好,不错 质量好,不错 质量好,不错 质量好,不错 质量好,不错 质量好,不错

评分

看了纪录片就买了书。 爷爷奶奶的小日子 温和的就是我们终其一生的追求才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