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电化学合成

绿色电化学合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淳安 等 著
图书标签:
  • 电化学合成
  • 绿色化学
  • 有机合成
  • 催化
  • 能源
  • 环境化学
  • 材料化学
  • 电极材料
  • 可持续发展
  • 化学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51589
版次:1
商品编码:11937964
包装:精装
丛书名: 电化学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5
字数:273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可供化学、化工及电化学、有机化学、精细化工、应用化学和药物研究等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和阅读,同时也可供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作为教学参考。
《绿色电化学合成》作者是是国内有机电化学合成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全书内容接触本学科的研究前沿,既有理论探讨,又有应用实例,既是前人研究工作的总结,又是作者长期科研工作的结晶。目前图书市场并无同类书。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电化学合成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全书共7章,首先介绍电化学合成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电合成反应器、电极材料、隔膜材料、性能评价方法等,然后重点阐述了无机电化学合成、有机电化学合成、电化学聚合反应、离子液体中的电化学合成等方面的基本方法及其节能减排特性。
本书可供化学、化工及电化学、有机化学、精细化工、应用化学和药物研究等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和阅读,同时也可供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作为教学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绪论
1.1电化学合成与环境1
1.1.1人类生存的物质需求与环境之间的矛盾1
1.1.2绿色电化学合成的意义3
1.2绿色电化学合成的主要对象4
1.3电化学合成的主要优点5
参考文献5
第2章电化学合成的理论基础
2.1电化学热力学7
2.1.1电动势与理论分解电压7
2.1.2平衡电极电位9
2.2不可逆电极过程10
2.2.1电极的极化11
2.2.2电化学反应的工作电压11
2.2.3电极过程的基本历程与速率控制步骤12
2.2.4电极反应过程的特征13
2.2.5电极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13
2.3电化学合成的质量因素14
2.3.1电流效率14
2.3.2电解槽工作电压和电压效率15
2.3.3电解能耗及电能效率18
2.3.4转化率和产物收率19
2.3.5比电极面积和时空产率21
参考文献22
第3章电化学合成技术
3.1电解装置和电解方式23
3.1.1电解装置23
3.1.2电解方式24
3.2电化学反应器28
3.2.1电解槽的基本特征和要求28
3.2.2电解槽的分类29
3.2.3电解槽的联结与组合40
3.2.4电化学反应器的设计42
3.3电极材料46
3.3.1电化学合成中所用的电极材料46
3.3.2电极材料对有机电合成反应选择性的影响51
3.3.3电极材料选用的依据52
3.4隔膜材料55
3.4.1隔膜种类及要求55
3.4.2多孔性隔膜56
3.4.3离子交换膜58
3.5介质64
3.5.1溶剂65
3.5.2支持电解质68
参考文献70
第4章无机电化学合成
4.1氯碱工业73
4.1.1生产原理及工艺73
4.1.2离子膜法制碱生产技术76
4.1.3中国氯碱工业的发展及高新(节能)生产技术80
4.2无机电氧化合成82
4.2.1臭氧82
4.2.2次氯酸盐、氯酸盐和二氧化氯87
4.2.3高氯酸盐95
4.2.4二氧化锰96
4.2.5高锰酸钾98
4.2.6过氧化氢99
4.2.7氟101
4.3无机电还原合成102
4.3.1氧阴极电还原制过氧化氢102
4.3.2水电解制氢103
4.3.3金属的电解提取与精炼106
参考文献111
第5章有机电化学合成
5.1有机电氧化合成114
5.1.1电化学阳极卤化反应115
5.1.2烯烃的阳极氧化反应118
5.1.3芳香族化合物的阳极反应118
5.1.4杂环化合物的氧化反应121
5.1.5羰基化合物的氧化反应122
5.1.6醇和脂肪族醚的阳极氧化反应123
5.1.7含硫化合物的氧化反应123
5.1.8阳极氧化反应的工业应用实例124
5.2有机电还原合成125
5.2.1不饱和烃的阴极还原反应125
5.2.2芳香族化合物的阴极还原125
5.2.3杂环化合物的阴极还原126
5.2.4羰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阴极还原反应127
5.2.5含氮化合物的阴极还原反应128
5.2.6阴极还原电合成工业应用实例130
5.3间接电化学合成132
5.3.1间接电化学合成基本原理132
5.3.2金属媒质间接电合成134
5.3.3非金属媒质间接电合成136
5.3.4有机化合物媒质间接电合成137
5.3.5过氧化物媒质间接电合成139
5.3.6间接有机电合成工业应用实例139
5.4有机电氟化合成140
5.4.1概述140
5.4.2电化学全氟化合成141
5.4.3电化学选择性氟化合成141
5.4.4有机电氟化合成实例142
5.5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电合成143
5.5.1概述143
5.5.2金属有机化合物的阴极还原反应144
5.5.3金属有机化合物的阳极氧化反应145
5.5.4金属有机化合物电合成工业应用实例146
5.6有机电合成技术进展147
5.6.1成对有机电化学合成147
5.6.2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电合成149
5.6.3电化学不对称合成151
5.6.4生物资源的电化学转化152
5.6.5自发电化学合成154
5.6.6C1化合物的电化学合成154
5.6.7特殊有机电合成技术应用实例155
参考文献156
第6章电化学聚合反应
6.1概述158
6.2聚吡咯的电化学聚合159
6.2.1聚吡咯的制备方法159
6.2.2电聚合机理161
6.2.3影响电聚合的因素分析162
6.3聚苯胺的电化学聚合165
6.3.1聚苯胺的制备方法165
6.3.2电聚合机理166
6.3.3电聚合影响因素167
6.4聚噻吩的电化学合成169
6.4.1聚噻吩的制备方法170
6.4.2电聚合机理171
6.4.3影响因素171
参考文献172
第7章离子液体中的电化学合成
7.1离子液体在电化学氧化体系中的应用176
7.1.1醇的电化学氧化176
7.1.2单质的电化学氧化177
7.1.3醛、醚等电化学氧化178
7.1.4其他一些物质的电化学氧化178
7.2离子液体在化学还原反应体系中的应用179
7.2.1离子液体在硝基化合物电化学还原中的应用179
7.2.2离子液体在CO2电化学还原反应中的应用180
7.2.3离子液体在电化学脱卤反应中的应用181
7.2.4离子液体中氧气的电还原182
7.2.5离子液体中C—C键形成的还原反应183
7.2.6离子液体中其他一些物质的还原反应184
7.3离子液体在电化学氟化反应中的应用184
7.3.1在含有离子液体的有机溶液中的电化学氟化185
7.3.2在纯离子液体中的电化学氟化187
7.3.3通过辅助手段在离子液体中的电化学氟化193
7.4离子液体在电化学聚合反应中的应用194
7.4.1吡咯的电化学聚合194
7.4.2噻吩的电化学聚合195
7.4.3聚苯胺的合成196
7.4.4聚苯的合成196
参考文献197
索引203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名为《绿色电化学合成》的图书的详细简介,但内容完全不涉及该主题,而是聚焦于一个截然不同的领域:《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密码解析与文化解读》。 --- 图书简介:《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密码解析与文化解读》 第一部分:开启失落的文明之门 《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密码解析与文化解读》是一部深度挖掘尼罗河流域失落文明精髓的权威著作。本书并非仅仅是一部语言学工具书,它更是一扇通往古埃及人心灵世界的窗口。自拿破仑远征埃及、罗塞塔石碑被发现以来,象形文字的解读一直是考古学和语言学界的核心挑战。本书作者团队汇集了全球顶尖的埃及学家、符号学家和历史语言学家,历经二十余年的田野调查与文献梳理,旨在提供一套系统、深入且极具可操作性的古埃及文字解读体系。 本书的起点,是对象形文字基本结构的一次彻底解构。我们不再将这些精美的图像视为简单的“图画符号”,而是将其还原为一种高度复杂的、集表音、表意和限定功能于一体的三元文字系统。书中详细分析了数千种常用符号的起源、演变路径,以及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如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时期)的语义漂移。 核心章节聚焦于“语境化解读”的革命性方法。 传统的解读往往孤立地分析单个符号,导致意义的偏差。本书则强调,理解一个词汇或一个句子,必须将其置于其出现的载体——无论是神庙的祭坛、法老的墓室铭文,还是日常的莎草纸信件——的特定文化、宗教和政治背景之中。例如,对“荷鲁斯之眼”(Wadjet)的解读,书中不仅剖析了其作为保护和健康符号的含义,更深入探讨了它在不同祭祀仪式中作为“献祭”或“完整性”概念的转换。 第二部分:符号背后的宇宙观与社会结构 古埃及文明的伟大之处在于其世界观与书写系统的高度统一。本书的第二部分,深入剖析了象形文字如何反映和固化了古埃及人的宇宙秩序、神灵谱系和社会等级制度。 神祇的命名艺术: 埃及人相信“说出名字即是赋予存在”。书中详尽考察了如“拉(Ra)”、“奥西里斯(Osiris)”、“伊西斯(Isis)”等主要神祇的正式书写形式。这些符号的组合不仅仅是名称,更是对其神性本质的凝练表达。例如,拉神的复合符号中蕴含的“太阳圆盘”与“行走/创造”的动词概念,揭示了他们对太阳神作为万物起源的认知。我们对“阿蒙-拉”这一后期神祇复合体的书写分析,清晰地展示了宗教权力中心转移的历史轨迹。 王权的铭刻: 法老的权威是建立在神圣合法性之上的。本书花费大量篇幅研究了法老王名(Cartouche)的结构。书中不仅提供了所有重要法老(从美尼斯到克里奥佩特拉七世)的官方铭文对照表,更揭示了王名中隐藏的“双重身份”——尘世的统治者与天上的神之子。对图坦卡蒙墓室铭文的最新解读,修正了数个以往被误译的关于其早年即位程序的关键信息。 书写工具与社会阶层: 象形文字并非人人可读的文字。本书对比了用于纪念碑的庄严“纪念碑体”(Monumental Hieroglyphs)和用于行政管理的快速书写体“僧侣体”(Hieratic),以及更晚出现的“世俗体”(Demotic)。通过分析不同载体(石材、陶片、莎草纸)上的笔触差异,读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书写者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莎草纸上那些快速、潦草的僧侣体记录,往往比宏伟的石刻更能揭示普通官员的日常行政运作和税收细节。 第三部分:文学、科学与隐秘的知识 本书的第三部分将读者带入古埃及的文学殿堂与科学实践中,展示象形文字在记录人类智慧方面的多功能性。 智慧文学与道德训诫: 古埃及的“智慧文学”是人类最早的伦理学著作之一。书中精选了《阿曼尼莫比的教诲》和《阿尼的死者之书》中的核心段落进行详尽的逐词解析。这些文本揭示了古埃及人对“玛阿特”(Ma'at,即宇宙的真理、正义与秩序)的追求,以及如何通过谨慎言行来确保死后审判的成功。对《死者之书》中“负面忏悔”部分的解读,清晰地展示了埃及人构建道德体系的标准,远非简单的“善恶二元对立”。 医学与历法记录的密码: 象形文字在记录科学知识方面同样不可或缺。本书详细分析了著名的埃伯斯纸草书(Ebers Papyrus)中关于药剂配方的记录。这些记录中包含了大量植物学名称和化学(或炼金术早期形式)术语的书写方式。例如,特定草药的名称往往与它们被用于治疗的身体部位的符号结合,形成复合的诊断/治疗指示。同时,书中也展示了如何通过分析记录在神庙墙壁上的星象图,来精确重构古埃及的民用历法(365天制)与天狼星偕日升的观测记录,这对于理解他们的农业周期至关重要。 被误读的“魔法”符号: 许多现代人将象形文字视为神秘学的工具。本书采取审慎的学术态度,区分了真正具有宗教和仪式意义的“神圣语言”(Medunetcher)与后世被附会的“巫术符号”。我们聚焦于那些被用作“护符”(Amulets)的特定符号,如安卡(Ankh,生命)、杰德柱(Djed,稳定)的书写及其在墓葬和重生仪式中的实际功能,澄清了许多流传已久的迷思。 结语:活着的语言遗产 《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密码解析与文化解读》的最终目的,是让读者能够亲身“阅读”古埃及留下的信息,而非仅仅依赖现代学者的转述。本书最后一部分提供了详尽的附录,包括一套完整的象形文字字符表、常见词根的词汇索引,以及一套经过验证的、基于拉丁字母的转写系统指南。 通过本书,读者将能以前所未有的深度,理解古埃及人如何通过他们独特的书写系统,构建了一个持续了三千多年的辉煌文明,并将他们的思想和信仰镌刻在了永恒的石头之上。这是一部献给所有对人类历史、语言奥秘及失落文明抱有无限热忱的探索者的杰作。

用户评价

评分

《绿色电化学合成》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惊喜,就像是打开了一个隐藏的宝藏。我原本以为,它会是一本偏向技术手册的书,充斥着各种公式和反应方程式,而我,作为一个普通读者,可能很难完全理解。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这本书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将深奥的科学原理,用一种引人入胜、甚至有些故事化的语言呈现出来。 书中最让我着迷的,是对“绿色”概念的重新定义。它不再是简单地强调“环保”,而是将电化学合成置于一个更宏大的生态哲学框架下。作者用非常生动的比喻,阐述了如何通过电化学的方法,实现化学合成的“零浪费”、“循环生”,甚至是对地球资源的“赋能”。这种超越技术层面的思考,让我对化学合成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开始反思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各种化学品,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能量与物质的深度融合”的论述。作者不仅仅是告诉我,电化学反应可以消耗电能,更是让我看到了,电化学是如何将绿色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直接“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这就像是给化学品注入了“生命力”,使其从诞生之初就拥有可持续的属性。书中通过大量鲜活的案例,展示了这种“能量转化”的巨大潜力,让我对未来化学工业的发展充满了无限遐想。 在介绍具体的合成案例时,这本书也显得格外用心。它没有像其他技术书籍那样,一上来就给你一堆枯燥的数据和复杂的图表。相反,它通过对每一个反应的“前世今生”的娓娓道来,让你理解为什么选择特定的电极材料,为什么调整特定的电位差,就能获得意想不到的绿色合成效果。这些“故事”,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参与到了一个充满智慧的探索过程之中。 而且,作者并没有回避当前电化学合成所面临的挑战。他非常坦诚地分析了技术上的瓶颈、成本的制约,以及推广到工业化生产的难度。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显得沮丧,反而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解决方案,鼓励我们去思考,去探索。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一种对化学未来发展方向的清晰洞察,以及一种积极向上的探索精神。

评分

这本《绿色电化学合成》...... 怎么说呢,读完之后,我脑子里关于“绿色”和“电化学”这两个词的组合,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洗礼。我原本以为,这本书大概会像某些教材一样,规规矩矩地罗列各种电化学反应的机理,然后告诉你怎么通过调整电极材料、电解质,甚至只是电流密度,来“绿色”地完成它们。结果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它更像是一次思想的实验,或者说是对未来化学合成的一次大胆畅想。 书中花了大量的篇幅去探讨“绿色”的真正含义。它不只是简单地减少溶剂使用量,或者选择毒性较低的试剂,而是将整个化学合成过程置于一个更宏观的视角下进行审视。作者用非常生动甚至有些诗意的语言,描绘了化学工业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电化学方法在其中的独特优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有一章专门讨论了如何从“零废弃物”的目标出发,反向设计合成路线。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是在教我“怎么做”,而是在引导我“为什么这么做”,以及“还能怎么做得更好”。 当然,书里也涉及了很多具体的电化学合成案例。但它没有像一本操作手册那样,一步步教你如何搭建设备、配制溶液。相反,它更多的是通过这些案例,来阐述其背后蕴含的绿色理念。比如,书中讨论了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驱动电化学反应,如何设计可以循环利用的电极,甚至是如何巧妙地利用副产物来进一步合成有价值的化学品。这些例子让我看到了电化学合成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也让我对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很多化学产品产生了全新的认识。 我尤其欣赏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电化学合成目前面临的挑战。书中坦诚地指出了技术瓶颈、成本问题,以及如何将实验室的小规模研究推广到工业化生产的难度。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解决方案。例如,关于如何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收率,如何降低能耗,以及如何开发新型的电催化剂,这些都让我看到了科学探索的魅力和前沿性。读这本书,就像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但又充满活力的化学家进行一场深入的对话,你会被他的深刻见解和对未来的憧憬所感染。 总的来说,《绿色电化学合成》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多的是一种思考方式的改变。它让我意识到,化学合成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对人类和地球负责任的实践。我之前对电化学合成的认知,很多都停留在基础原理层面,这本书则把我引向了一个更广阔、更具前瞻性的领域。即使我不是一名专业的电化学研究者,这本书也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未来化学发展趋势的大门。我强烈推荐给任何对可持续化学、绿色科技感兴趣的朋友,它绝对会让你耳目一新。

评分

这本《绿色电化学合成》,与其说是一本学术专著,不如说是一本关于未来化学发展方向的“预言书”。我拿到手的时候,确实是带着一些功利性的想法,想着能学到点儿实操性的技术,能够快速掌握一些“绿色”的合成方法。然而,它提供的远不止这些。书里对“绿色”的定义,已经远远超越了我最初的理解。它不是简单地强调“无毒无害”,而是从能量的来源、物质的循环利用、对环境的整体影响等多个维度,对化学合成进行了一次彻底的“价值重估”。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并没有像许多技术类书籍那样,一上来就堆砌复杂的公式和图表。相反,它用一种非常宏大的视角,从哲学的高度去审视化学合成的伦理和责任。作者在开篇就抛出了一个问题:我们追求的“绿色”究竟是什么?是表面上的“环保”,还是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这个问题,一下子就把我从具体的实验操作拉到了一个更深层次的思考。之后,书中通过大量翔实的案例,来论证他的观点,而且这些案例,都带着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未来感。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电化学”的阐述。它不仅仅是作为一种驱动化学反应的手段,更是被描绘成一种能够与自然能源和谐共生的“未来语言”。书中提到,如何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通过电化学的方法,直接将这些能源转化为高价值的化学品。这种“能源-化学品”的直接转化,让我看到了化学合成的无限可能,也让我对我们目前依赖化石燃料的合成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反思。书中对新型电极材料、电解质体系的介绍,也充满了想象力,仿佛是在描绘一幅未来化学工厂的蓝图。 更难得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停留在概念和理论层面。它非常务实地探讨了将这些“绿色”理念付诸实践所面临的挑战。从反应效率、选择性,到工艺的放大、成本的控制,每一个环节都被细致地分析。但是,作者并不是在抱怨困难,而是在积极地提出解决方案。他对催化剂的设计、反应条件的优化,以及如何构建循环经济的化学体系,都给出了许多令人眼前一亮的思路。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有深度,更有落地性,为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总而言之,《绿色电化学合成》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关于化学合成技术的启迪,更是一次关于“化学的未来”的深度探索。它挑战了我原有的认知,拓宽了我的视野,也激发了我对化学更深层次的思考。如果你也对如何让化学变得更“聪明”、“更可持续”感兴趣,那么这本书绝对值得你细细品味。它让我相信,化学的未来,一定是绿色的,一定是电化学的。

评分

读完《绿色电化学合成》,我最直接的感受是,我的大脑像是被重新梳理了一遍。这本书不像我之前读过的任何一本关于电化学的教材,它没有那种枯燥乏味的公式推导,也没有那种千篇一律的实验步骤。相反,它像是在进行一场关于化学合成的“大爆炸”,将我脑海中那些零散的知识点,以一种全新的、充满活力的联系方式串联了起来。 一开始,我以为“绿色电化学合成”无非就是说,用电来做反应,比传统的加热啊、用有毒溶剂啊要环保。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所说的“绿色”,是一个非常宏大的概念,它不仅仅是减少污染,更是要实现整个化学工业的“涅槃重生”。书中用了很多的比喻和故事,来阐述如何从源头上杜绝浪费,如何让化学反应变得像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一样,自我循环、自我再生。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觉得,这本书不是在教我“做化学”,而是在教我“思考化学”。 我对书中关于“能源与物质的耦合”的论述印象特别深刻。它不再把能源和化学品视为两个独立的概念,而是把电化学合成看作是连接这两者的桥梁。我以前只知道电能可以用来驱动反应,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通过电化学,我们甚至可以将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直接“灌注”到化学品中,使其具有更高的价值和更可持续的生命周期。这就像是给化学品注入了“绿色基因”,让它们从诞生之初就与众不同。 书中在介绍具体的电化学合成方法时,也非常有“讲究”。它不像别的书那样,给你一堆数据和参数,然后让你去模仿。而是通过对一个又一个经典案例的剖析,来展现电化学合成的“巧思”。比如,它会告诉你,为什么在这个特定的反应中,选择某种电极材料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或者,为什么调整一个微小的电位差,就能改变反应的最终产物。这些“为什么”,比“怎么做”更能触动人心,也更能激发我自己的思考。 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回避电化学合成的现实挑战。作者非常坦诚地讨论了技术上的难度、成本的制约,以及如何将实验室的成果推广到工业生产。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显得悲观,反而提出了一系列极具前瞻性的解决方案。他鼓励我们去拥抱创新,去探索新的材料,去设计更高效的反应体系。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学到了知识,更像是获得了一种“未来感”,一种对化学发展方向的清晰洞察。

评分

《绿色电化学合成》这本书,可以说是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原本以为,电化学合成就是一个技术活儿,跟“环保”沾边,也就那样了。但读完之后,我才意识到,这背后牵涉到的,是整个化学工业的生态观和伦理观。书里对于“绿色”的定义,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日常理解的“减少排放”,它是一种从源头到末端的全盘考量,是对资源、能源、以及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把电化学合成描绘成一个完美无瑕的解决方案,而是将其置于一个更广阔的、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去审视。他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为什么传统的化学合成方式在未来会越来越难以维系,以及电化学方法是如何提供一条出路的。书中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严谨的科学论证,又不乏哲学的思考和人文关怀。读起来,就像是在听一位智者,缓缓道来他对化学未来的憧憬。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能源的直接转化”的论述。作者不仅仅是告诉我,电化学反应可以消耗电能,而是让我看到了,电化学是如何将电能,尤其是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电能,直接“注入”到化学物质中,赋予其新的生命和价值。这不仅仅是能量的转换,更是一种对物质的“赋能”。书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案例,展现了这种“绿色”能量如何被巧妙地应用于医药、材料、能源等各个领域,让人不禁感叹科技的力量。 在介绍具体的合成技术时,这本书也做得相当有匠心。它没有罗列那些枯燥的实验数据,而是通过对每一个反应的“背后故事”的挖掘,来展现电化学合成的精妙之处。例如,它会探讨如何通过改变电极的微观形貌来提高催化效率,或者如何通过精确控制反应时间来获得理想的产物。这些细节的呈现,让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智慧的实验室,亲眼见证着化学的奇迹。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书中并没有回避当前电化学合成所面临的挑战。他坦诚地分析了技术成熟度、成本效益、以及环境影响等方面的不足。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止步不前,而是积极地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前瞻性的解决方案,鼓励我们去探索更前沿的材料、更优化的工艺。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获得了一堆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一种对化学未来的信念和方向感。

评分

买书时心情总是很好,拿到的书质量很不错,快递小哥还是挺给力的,两次都支持货到付款刷卡购买。

评分

非常不错的著作!

评分

很好

评分

很好

评分

质量不错,大品牌,性价比高!

评分

买书时心情总是很好,拿到的书质量很不错,快递小哥还是挺给力的,两次都支持货到付款刷卡购买。

评分

不错。。。。,。

评分

很专业的书,价格略高,但支持正版

评分

配送快捷,配送员服务态度挺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