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读人群 :除了植物学领域的科研人员可参考之外,还适于爱好植物学的普通大众阅读,更适合爱好者收藏。
本套图鉴具有非常重大的学术意义和出版价值:1.该图鉴将延续并升级《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国植物志》、FloraofChina,成为又一植物分类学经典著作,是国内专业水平更高、更全面、更具代表性、图片更精美的大型植物彩色图鉴。2.该图鉴科学性强,印刷精良,将填补我国植物大型彩色图鉴的空白,其水平可与发达国家的彩色图鉴相媲美。3.全套文字中英对照,可增进国际间植物学学术交流,促进我国植物学研究的国际化进程,加大我国植物学研究及科技出版水平的国际影响力。4.本图鉴不仅可以传递植物知识,激发植物研究热情,还能增进植物与人类的亲近感,引导读者对植物美的欣赏。因此,本书不仅适合于从事植物学相关研究的专业人员,也适合于广大植物爱好者,对提高我国公众植物学知识、加强公众对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提高我国整体科教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套图鉴精选中国境内野生高等植物和重要栽培植物1万余种,配以图片近2万张,每一物种以中英文形式简要介绍植物的中文名称及拉丁学名、形态特征、花果期、生境和分布。图鉴共分为9卷,收载苔藓植物100科、蕨类植物40科、裸子植物11科、被子植物232科,共计383科,且除苔藓植物之外,已收全所有科。本套图鉴是继《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国植物志》、FloraofChina之后,又一部大型植物分类学巨著。
《中国高等植物彩色图鉴》编委会由王文采院士担任主任,中科院植物所众多研究员、全国各地包括台湾香港有代表性的植物学家共同组成编委会,对全书进行学术把关。百余位摄影家提供精美图片。
第1卷 裸蒴苔科 Haplomitriaceae 2 复叉苔科 Lepicoleaceae 2 剪叶苔科 Herbertaceae 3 绒苔科 Trichocoleaceae 4 指叶苔科 Lepidoziaceae 4 护蒴苔科 Calypogeiaceae 9 大萼苔科 Cephaloziaceae 10 拟大萼苔科 Cephaloziellaceae 11 叶苔科 Jungermanniaceae 11 裂叶苔科 Lophoziaceae 12 合叶苔科 Scapaniaceae 14 地萼苔科 Geocalycaceae 17 羽苔科 Plagiochilaceae 19 歧舌苔科 Schistochilaceae 21 紫叶苔科 Pleuroziaceae 22 扁萼苔科 Radulaceae 22 毛叶苔科 Ptilidiaceae 23 新绒苔科 Neotrichocoleaceae 24 光萼苔科 Porellaceae 24 耳叶苔科 Frullaniaceae 25 细鳞苔科 Lejeuneaceae 30 小叶苔科 Fossombroniaceae 38 壶苞苔科 Blasiaceae 38 带叶苔科 Pallaviciniaceae 39 绿片苔科 Aneuraceae 40 叉苔科 Metzgeriaceae 41 溪苔科 Pelliaceae 42 单月苔科 Monosoleniaceae 43 光苔科 Cyathodiaceae 43 半月苔科 Lunulariaceae 44 魏氏苔科 Wiesnerellaceae 44 蛇苔科 Conocephalaceae 45 疣冠苔科 Aytoniaceae 46 星孔苔科 Claveaceae 47 地钱科 Marchantiaceae 48 钱苔科 Ricciaceae 50 藻苔科 Takakiaceae 51 泥炭藓科 Sphagnaceae 52 黑藓科 Andreaeaceae 55 无轴藓科 Archidiaceae 56 牛毛藓科 Ditrichaceae 56 虾藓科 Bryoxiphiaceae 58 曲尾藓科 Dicranaceae 59 白发藓科 Leucobryaceae 68 凤尾藓科 Fissidentaceae 71 花叶藓科 Calymperaceae 77 大帽藓科 Encalyptaceae 79 丛藓科 Pottiaceae 80 缩叶藓科 Ptychomitriaceae 91 紫萼藓科 Grimmiaceae 92 夭命藓科 Ephemeraceae 100 葫芦藓科 Funariaceae 101 壶藓科 Splachnaceae 103 四齿藓科 Tetraphidaceae 104 真藓科 Bryaceae 105 提灯藓科 Mniaceae 116 桧藓科 Rhizogoniaceae 122 树灰藓科 Hypnodendraceae 122 皱蒴藓科 Aulacomniaceae 123 寒藓科 Messiaceae 123 珠藓科 Bartramiaceae 124 美姿藓科 Timmiaceae 128 树生藓科 Erpodiaceae 128 高领藓科 Glyphomitriaceae 129 木灵藓科 Orthotrichaceae 130 卷柏藓科 Racopilaceae 136 虎尾藓科 Hedwigiaceae 137 蔓枝藓科 Bryowijkiaceae 138 隐蒴藓科 Cryphaeaceae 138 白齿藓科 Leucodontaceae 139 毛藓科 Prionodontaceae 141 扭叶藓科 Trachypodaceae 142 金毛藓科 Myuriaceae 144 蕨藓科 Pterobryaceae 145 蔓藓科 Meteoriaceae 148 带藓科 Phyllogoniaceae 154 平藓科 Neckeraceae 154 木藓科 Thamnobryaceae 160 水藓科 Fontinaliaceae 161 万年藓科 Climaciaceae 162 油藓科 Hookeriaceae 163 白藓科 Leucomiaceae 167 孔雀藓科 Hypopterygiaceae 167 碎米藓科 Fabroniaceae 169 薄罗藓科 Leskeaceae 170 牛舌藓科 Anomodontaceae 173 羽藓科 Thuidiaceae 174 柳叶藓科 Amblystegiaceae 177 青藓科 Brachytheciaceae 180 绢藓科 Entodontaceae 187 棉藓科 Plagiotheciaceae 190 锦藓科 Sematophyllaceae 192 灰藓科 Hypnaceae 197 塔藓科 Hylocomiaceae 205 短颈藓科 Diphysciaceae 207 烟杆藓科 Buxbaumiaceae 208 金发藓科 Polytrichaceae 208 角苔科 Anthocerotaceae 217 短角苔科 Notothyladaceae 218 树角苔科 Dendrocerotaceae 219 中文名索引 220 拉丁学名索引 223 第2卷 石松科 Lycopodiaceae 2 水韭科 Isoetaceae 10 卷柏科 Selaginellaceae 11 木贼科 Equsetaceae 26 瓶尔小草科 Ophioglossaceae 30 松叶蕨科 Psilotaceae 34 合囊蕨科 Marattiaceae 34 紫萁科 Osmundaceae 38 膜蕨科 Hymenophyllaceae 40 里白科 Gleicheniaceae 45 双扇蕨科 Dipteridaceae 49 海金沙科 Lygodiaceae 50 莎草蕨科 Schizaeaceae 54 科 Marsileaceae 55 槐叶科 Salviniaceae 56 瘤足蕨科 Plagiogyriaceae 57 金毛狗科 Cibotiaceae 59 桫椤科 Cyatheaceae 60 鳞始蕨科 Lindsaeaceae 66 凤尾蕨科 Pteridaceae 71 碗蕨科 Dennstaedtiaceae 121 冷蕨科 Cystopteridaceae 132 肠蕨科 Diplaziopsidaceae 137 铁角蕨科 Aspleniaceae 138 轴果蕨科 Rhachidosoraceae 156 金星蕨科 Thelypteridaceae 157 岩蕨科 Woodsiaceae 178 蹄盖蕨科 Athyriaceae 183 球子蕨科 Onocleaceae 215 乌毛蕨科 Blechnaceae 217 翼盖蕨科 Didymochlaenaceae 222 肿足蕨科 Hypodematiaceae 222 鳞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 223 藤蕨科 Lomariopsidaceae 272 肾蕨科 Nephrolepidaceae 273 爬树蕨科 Arthropteridaceae 274 叉蕨科 Tectariaceae 275 蓧蕨科 Oleandraceae 282 骨碎补科 Davalliaceae 284 水龙骨科 Polypodiaceae 288 苏铁科 Cycadaceae 343 银杏科 Ginkgoaceae 348 红豆杉科 Taxaceae 349 罗汉松科 Podocarpaceae 352 南洋杉科 Araucariaceae 356 三尖杉科 Cephalotaxaceae 358 松科 Pinaceae 359 杉科 Taxodiaceae 386 柏科 Cupressaceae 389 麻黄科 Ephedraceae 396 买麻藤科 Gnetaceae 399 中文名索引 400 拉丁学名索引 406 第3卷 木麻黄科 Casuarinaceae 2 三白草科 Saururaceae 2 胡椒科 Piperaceae 4 金粟兰科 Chloranthaceae 9 杨柳科 Salicaceae 13 杨梅科 Myricaceae 49 胡桃科 Juglandaceae 50 桦木科 Betulaceae 58 壳斗科 Fagaceae 72 榆科 Ulmaceae 112 马尾树科 Rhoipteleaceae 122 桑科 Moraceae 123 荨麻科 Urticaceae 152 川苔草科 Podostemonaceae 208 山龙眼科 Proteaceae 210 铁青树科 Olacaceae 212 山柚子科 Opiliaceae 214 檀香科 Santalaceae 215 桑寄生科 Loranthaceae 218 马兜铃科 Aristolochiaceae 228 大花草科 Rafflesiaceae 237 蛇菰科 Balanophoraceae 237 蓼科 Polygonaceae 240 藜科 Chenopodiaceae 266 苋科 Amaranthaceae 276 紫茉莉科 Nyctaginaceae 286 商陆科 Phytolaccaceae 289 番杏科 Aizoaceae 292 马齿苋科 Portulacaceae 294 落葵科 Basellaceae 296 石竹科 Caryophyllaceae 297 睡莲科 Nymphaeaceae 325 金鱼藻科 Ceratophyllaceae 330 昆栏树科 Trochodendraceae 331 连香树科 Cercidiphyllaceae 331 星叶草科 Circaeasteraceae 332 毛茛科 Ranunculaceae 332 芍药科 Paeoniaceae 452 木通科 Lardizabalaceae 456 小檗科 Berberidaceae 462 防己科 Menispermaceae 482 木兰科 Magnoliaceae 491 八角科 Illiciaceae 515 五味子科 Schisandraceae 518 水青树科 Tetracentraceae 520 蜡梅科 Calycanthaceae 521 番荔枝科 Annonaceae 522 肉豆蔻科 Myristicaceae 532 樟科 Lauraceae 535 莲叶桐科 Hernandiaceae 574 中文名索引 576 拉丁学名索引 585 第4卷 罂中国高等植物彩色图鉴 第二卷 蕨类植物—裸子植物
中国高等植物彩色图鉴 第四卷 被子植物 罂粟科—毒鼠子科
中国高等植物彩色图鉴 第五卷 被子植物 大戟科—山茱萸科
中国高等植物彩色图鉴 第七卷 被子植物 玄参科—菊科
中国高等植物彩色图鉴 第九卷 被子植物 蒟蒻薯科—兰科
中国高等植物彩色图鉴 第三卷 木麻黄科—莲叶桐科
中国高等植物彩色图鉴 第一卷 苔藓植物
中国高等植物彩色图鉴 第六卷 被子植物 岩梅科—茄科
中国高等植物彩色图鉴 第八卷 被子植物 香蒲科—翡若翠科
我最近对环境和生态保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因此开始关注中国本土的植物多样性。《中国高等植物彩色图鉴》就像是一本为我量身定制的“中国植物百科全书”。通过阅读,我惊讶地发现,原来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孕育着如此丰富多彩的高等植物。每一页都让我对这片土地的生命力感到惊叹。书中对这些植物在不同生境中的分布和生存状况的介绍,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保护这些珍贵物种的紧迫性。我开始更加关注身边的自然环境,尝试去了解当地的特有植物,也开始思考如何为保护这些植物尽一份力。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连接,它让我对中国的自然遗产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也激发了我投身于生态保护事业的热情。它让我明白,了解和认识是我们爱护和保护的第一步。
评分作为一名对自然科学怀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最近有幸接触到了一套令人惊叹的巨著——《中国高等植物彩色图鉴》。坦白说,在翻阅之前,我并没有对这样一套“图鉴”抱有过于强烈的期待,总觉得图鉴不过是枯燥的辨识手册,充其量能帮助我识别路边野草。然而,《中国高等植物彩色图鉴》彻底颠覆了我的刻板印象。首先,我被其精美的装帧和印刷质量所震撼,每一册都厚重而富有质感,纸张的触感和色彩的还原度都堪称一流。打开书页,仿佛置身于一片生机勃勃的中国植物王国,那些精心绘制的、或是栩栩如生的照片,将各种高等植物的风姿展现得淋漓尽致。我尤其喜欢其中对植物形态细节的刻画,无论是花瓣的纹理,叶片的脉络,还是果实的形状,都描绘得细致入微,仿佛触手可及。这种视觉上的享受,不仅仅是对植物的欣赏,更是一种对生命之美的赞叹。我常常会花上好几个小时,仅仅是沉浸在这些美丽的图像中,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件艺术品,能够唤醒我们内心深处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评分我一直相信,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一个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中国高等植物彩色图鉴》在这方面也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发。它不仅仅是一本“答案之书”,更是一本“启发之书”。在认识和了解各种植物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观察、如何比较、如何分析。书中提供的详尽的分类信息和鉴别特征,让我开始尝试自己去辨认一些不熟悉的植物。有时候,我会在野外遇到一种我叫不上名字的植物,然后我会回家翻阅图鉴,对照着文字和图片,一点点地去比对,去分析它的叶片形状、花朵颜色、果实形态,尝试找出它的科属和名称。这个过程虽然有时会遇到困难,但每一次成功的辨认,都会给我带来巨大的成就感。它让我明白,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记忆,更是运用和实践的过程。这本书鼓励我去主动地探索,去独立地思考,去解决遇到的问题,这种学习方式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评分作为一名非专业的植物学爱好者,我常常感到在专业的学术著作面前力不从心,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复杂的理论体系常常让我望而却步。《中国高等植物彩色图鉴》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在保证科学严谨性的同时,语言通俗易懂,叙述条理清晰。对于每一种植物,它都提供了详细的描述,包括其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地理分布等关键信息,而且这些信息都与精美的插图或照片相辅相成,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我发现,即使是对植物学完全陌生的人,也能通过这本书轻松地了解各种高等植物的基本知识。我特别欣赏它在介绍植物时,不仅仅是罗列数据,而是融入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描述,比如有些植物的俗名由来,或者它们在民间传说中的地位,这些细节让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趣味性,也更容易让人记住。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科普方式,让我觉得学习植物学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反而成了一种愉快的体验。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科普读物,不仅仅在于提供知识,更在于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中国高等植物彩色图鉴》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在阅读过程中,我不仅仅是在认识植物,更是在了解它们背后隐藏的故事。比如,我了解到许多植物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蕴含着深厚的药用或食用历史,它们与中国古代的医药文化、饮食文化紧密相连。书中对这些植物的分布、生境的描述,也让我对中国的地理环境和生态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甚至开始留意起自己生活周围的植物,尝试用书中的知识去解读它们,去发现那些曾经被我忽略的美丽。我发现,原来我们身边隐藏着如此多奇妙的生命,它们默默地生长,却承载着丰富的生态信息和人文价值。这种“近在咫尺”的探索,让我感到非常惊喜和满足,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自然世界的新大门,让我对家乡的土地和其中的生命充满了感激和好奇。
评分商品买的很值 ,正版,很喜欢
评分很有帮助很好很实惠很有帮助很好很实惠很有帮助很好很实惠很有帮助很好很实惠
评分很全面!很好!朋友看了都喜欢
评分!!!!!!!!!!!!!!!!!!!!!!!!!!!!
评分期待已久的一套专业书!
评分高等植物彩色图签印刷精美,正版,很系统。
评分这套书十分不错,值得购买
评分一套9册的高等植物图鉴,放进书柜,好高大上的赶脚。
评分不错呢,书很好,图片精美,装订的也不错,就是封面不太大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