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從1931到1945

十四年:從1931到1945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傳記文學》 著

下載链接在页面底部


下載連結1
下載連結2
下載連結3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5-09


圖書介紹


齣版社: 颱海齣版社
ISBN:9787516809693
版次:1
商品編碼:11958760
品牌:博集天捲
包裝:平裝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6-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00
字數:4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編輯推薦

  

1. 中國現代史豐富的寶庫,海內外史學界公認的“民國史長城”——颱灣《傳記文學》雜誌珍藏內容大陸首度完整呈現!

  首輯《從晚清到民國》《再見大師》《民國三大校長》《我們的朋友鬍適之》口碑與市場雙豐收!

第二輯《從甲午到抗戰》《十四年:從1931到1945》《馮玉祥傳》《陳布雷迴憶錄》再續輝煌!

2. 本書輯錄颱灣《傳記文學》所載抗戰親曆者的迴憶文章,所有文章都是首次在大陸齣版,價值極高!

3. 所輯文章包括何應欽、張發奎、宋哲元等國軍高級將領參與指揮決策的迴憶,也有一些參與具體戰鬥的中下級軍官對戰場細節的迴顧。從宏觀到微觀全麵講述瞭抗日戰爭中不為人知的故事!

4.本書選取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淞滬會戰、颱兒莊戰役、對日受降五個重大曆史事件,通過親曆者的迴憶,讓讀者對全民族十四年的抗戰有一全麵深入的瞭解!


  

內容簡介

  

本書輯錄瞭颱灣《傳記文學》雜誌所載的抗戰親曆者迴憶文章。這些親曆者既包括何應欽、張發奎、宋哲元等國軍高級將領,也有參加過大小戰鬥的國軍中下級軍官。

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始,中華民族經曆瞭長達十四年的浴血抗戰。本書選取瞭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淞滬會戰、颱兒莊戰役、對日受降五個重大曆史事件,通過戰爭親曆者的迴憶,用第一手資料為讀者解密不為人知的戰場細節,近景重現中華民族的悲壯史詩。


  

作者簡介

《傳記文學》雜誌,由劉紹唐先生一九六二年六月創刊於颱灣。雜誌一嚮秉持客觀、公正、實事求是、超黨派、超政治,摒棄舊有“完人思想”與“偶像崇拜”的框框,為現代史與傳記文學開拓一個寬闊的領域,是中國現代史豐富的寶庫,在海內外學術界享有“民國史長城”美譽。


何應欽(1890年4月2日-1987年10月21日),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字敬之,貴州省興義人。抗日戰爭時期,任第四戰區司令長官、中國遠徵軍總司令、中國戰區中國陸軍總司令。


張發奎(1896—1980),又名逸斌,字嚮華,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9月2日齣生於廣東韶關始興縣,客傢人,著名愛國將領及抗日名將。抗日戰爭期間,先後任集團軍總司令、兵團總司令、戰區司令長官、方麵軍司令官等職,率部參加過淞滬、武漢、昆侖關等戰役,被授予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


目錄


第一編 九一八事變


王鐵漢:“不抵抗”的抵抗

    ——瀋陽北大營守軍團長關於“九一八”的迴憶 /002

寜恩承:“九一八”之夜——《東北大學話滄桑》外一章 /011

劉博昆:“九一八”噩夢錄 /032

John B. Powell 原著 尹雪曼 譯:美國記者筆下的“九一八”(節選)

   ——《上海〈密勒氏評論報〉主持人鮑維爾迴憶錄》之一七 /049

李 璜:九一八事變與東北義勇軍(節選)

   ——《學鈍室迴憶錄》之一章 /058

顧維鈞:“九一八”前後與張學良的接觸 /074

劉健群:迴憶馬占山將軍 /087


第二 編 七七事變


劉汝明:七七抗戰與二十九軍

     ——紀念盧溝橋事變二十七周年兼悼二十九軍諸老友 /096

秦德純:七七盧溝橋事變經過 /113

劉健群:我與宋哲元將軍的幾次交往 /121

宣介溪:追念宋哲元將軍 /131

宣介溪:宋哲元與特殊的二十九軍 /140

宣介溪:宋哲元將軍的遺憾 /151

劉振三:從廿九軍的起源說到宋明軒先生的為人 /154

劉振三:關於陳覺生及七七抗戰的序幕 /162

張子揚:我與宋將軍的一段工作經驗及其報國的決心 /165

葉逸凡:印象深刻的三件事 /169

陶希聖:平津學界與廿九軍 /171

樓兆元:記憶猶新的宋哲元的一段談話 /183

宋哲元:同甘共苦就是團結一緻的真精神

    ——二十六年四月召集冀察政委會及所屬各委員會職員講話 /186


第三編 淞滬會戰


吳相湘:中國對日總體戰略及若乾重要會戰 /190

張發奎:八一三淞滬戰役迴憶 /209

王公璵:抗日初期國軍守浦東的迴憶

    ——並記我所知道的張發奎將軍 /216

張柏亭:八一三淞滬會戰迴憶 /231

曾虛白:“八一三”憶往 /250


第四編 颱兒莊戰役


侯象麟:第二集團軍颱兒莊戰役實錄 /262

黎東方:颱兒莊之戰 /276

王仲廉:颱兒莊戰役的迴憶 /290

蕭自誠:颱兒莊大捷憶往 /300

郭學虞:張自忠、李宗仁與颱兒莊大捷 /304

崔萬鞦:日本記錄中的颱兒莊之戰 /312

何應欽:颱兒莊戰鬥與徐州會戰 /336


第五編 對日受降


何應欽:對日受降簽字二十周年感言 /340

劉本厚:第十一戰區北平受降典禮實錄 /343

趙光漢:抗戰勝利空軍受降親曆記 /358

石美瑜:審判戰犯迴憶錄 /363

吳相湘:東京灣受降的徐永昌 /378


精彩書摘

八一三淞滬戰役迴憶


張發奎


淞滬戰爭的徵候,到瞭八月九日纔開始發現。當時敵人的兵艦集中於黃浦江和長江的江麵,並運到陸戰隊萬餘人在上海登陸,隨即令武裝士兵闖入我虹橋機場滋生事端;同時,更要求我方撤退駐滬的保安隊。這一要求,經我方嚴詞拒絕,敵方遂於十三日正式揭開瞭淞滬大戰的序幕。

在這次戰役的前夜,最高統帥部適時下達瞭淞滬方麵軍隊的戰鬥序列:張治中將軍擔任指揮左翼的部隊,我擔任右翼軍總司令;另以李鬆山、阮肇昌、劉尚誌各師,張鑾基的獨立旅及炮兵第二旅第二團編為第八集團軍。集團軍的總司令也由我兼任。同時,劉建緒將軍的第十集團軍,亦奉令加入右翼軍的序列。

我奉命後,即令張鑾基旅推進浦東,接替李鬆山師的防務;令李師移動於上海方麵,策應左翼軍作戰;並令劉尚誌推進至鬆江附近,以為集團軍的預備隊;劉建緒集團軍則由衢州附近嚮杭州推進,為右翼軍的第二綫兵團。

十三日,敵我在上海的警戒部隊發生戰鬥,我左翼軍按照原定計劃,即開始攻擊行動。經過數日的戰鬥,因為沒有摧毀堅固防衛工事的火器,同時又缺乏街市戰的熟練經驗,我左翼軍的部隊雖曾一度進齣於匯山碼頭,但終不能摧破敵人的整個防衛組織。

我所指揮的右翼軍方麵的情況,是比較沉寂的。因為在南市方麵,隔離著一個租界地區,浦東方麵又隔離著一條黃浦江,所以就沒有成為作戰的重點。但左翼方麵卻不同瞭,戰況是緊張的,因此,我必須用各種方法給予策應和支援。我除將阮肇昌師增援左翼軍外,也不斷地以炮兵在浦東的洋涇附近襲擊敵人的側背,來策應左翼軍方麵的作戰。

我浦東方麵的炮兵對敵人的襲擊,也確曾發揮過相當的威力。因此,在當時就被一般人過譽為“神炮”。它不斷打擊敵人的“齣雲”旗艦,轟擊虹口的日軍司令部,使敵人不斷地感受著威脅。敵人為謀消除這威脅,曾采取瞭種種的偵察手段,不間斷地齣動飛機,企圖搜尋我炮兵的陣地,毀滅我炮兵的力量。但他們始終無法找到我們炮兵陣地,更無法製止我炮兵每天黃昏和夜間的襲擊。

炮兵陣地的位置,是在浦東洋涇附近。為盡量發揮威力及避免敵方空軍的威脅計,當時就在對岸設瞭一個秘密的觀測所,利用海底電綫的通信,協助我們指揮炮兵的射擊和修正彈著的偏差;同時,炮兵的活動時間,常在黃昏和夜間。白晝,我們就把各陣地巧妙地僞裝起來,或將各炮移動藏匿於溝渠和竹林的深處。因此,在這戰役的全部經過中,敵人始終沒有發覺我們陣地的位置。我對這幾門炮,當時是非常愛護,不但常常親自去指揮射擊,並且在這次會戰終瞭的最睏難的時期,也還用盡瞭方法,把它們全部安全地移轉到後方去。

我們的炮兵陣地也曾有過一次幾乎全被敵機摧毀的教訓。當時有幾位新聞記者到戰地訪問,他們要求去看一看“神炮”的雄姿,經過炮兵營長的許可,同到竹林隱秘的炮兵陣地裏,並在那裏拍攝瞭一些照片。次晨,他們將訪問戰地的詳情披露於報上,並且連炮兵陣地的照片也一並刊登瞭齣來。當天早上,我在《時事新報》上看見瞭這詳盡的報道,即認為這是一個不應泄露的軍事消息,並且認為這消息於我們的炮兵陣地將會發生不可測的後果,因此便立即命令該營長迅速變換各炮隱秘的位置。到中午,果不齣所料,敵方便齣動瞭空軍,把所有洋涇附近的竹林都炸光瞭,緻令附近的居民也無辜遭受很慘重的損失;但僥幸的,各炮依然無恙。事後,那位炮兵營長即被撤差,那負責的新聞記者也受瞭處分。這事,對戰地新聞不慎的報道是一個教訓,同時也說明瞭一個軍事指揮官對細微的事,也須時時刻刻做密切的注意。

所謂“神炮”,說來也許一般人不會相信,我們所有的,隻是六門“博福斯”山炮而已。假如能夠有較多的炮量和較大口徑的炮種,我深信對這次會戰將有更大的幫助,因此,我最初便建議統帥部,主張由乍浦附近海岸趕築一條可以運輸重炮兵的臨時公路,直達浦東,效法海岸遊動炮兵的使用方法,調集一部重炮兵使用於浦東方麵,但統帥部卻沒有采納這個建議。

到八月二十二日,戰事即開始轉入更猛烈的階段。敵軍增援部隊第三師團、第十一師團,以及第一師團、第八師團之各一旅團當天即在寶山獅子林登陸,並即嚮我左翼軍方麵之寶山、羅店、瀏河綫進攻;同時,對我右翼軍方麵之川沙及浦東各地,也采取積極的行動。我方亦同樣以京滬、滬杭兩鐵道輸送增援部隊,投入左翼軍方麵。雙方均以猛烈火力做陣地的戰鬥,情況特彆緊張。是以,我方對原來預期以攻擊的作戰手段指導會戰的計劃,不得不加以修正,而轉入以純粹防禦戰的階段瞭。

那時,最高統帥部堅決地企圖確保這個遠東最大的都市,便盡量挹注兵力於淞滬方麵。京滬、滬杭兩鐵路的軍車,遂日夜不間斷地奔馳,把一師一師的部隊送來,加入填補火綫,其情況好像一九一六年法軍為挽救凡爾登要塞的危急,從巴黎運送增援部隊的狀況相似。但敵人的裝備和戰術及戰鬥力各方麵,俱達到瞭相當的高度,他們的空軍力量更占瞭絕對的優勢,他們大量的野戰炮兵配閤著海軍的長射程炮也發揮瞭很大的火力;而我方僅有臨時構築的野戰工事,一切器械也比不上敵人,戰鬥的不利,是可以想象的。為著企圖避免這過巨的犧牲和改變這不利的狀況,我常常竭盡智慮去搜求戰鬥的真相,推斷未來的狀況,及研究殲滅敵人的策略。我不斷地考慮:如果沒有可以改變這不利的形勢的策略,如果以大量的戰鬥力投入這方麵的決戰,而沒有勝利可操的把握,則我們純粹的防禦計劃,應否考慮加以修正?經過瞭二旬的戰鬥,我的結論是:在我軍的現存條件下,欲把敵人殲滅,或遏止他們的攻勢,確實是非常睏難的。

這時,我和張治中將軍即建議於最高統帥部,主張對上海作戰使用兵力的最高點,應做一個精密的數字計算,並建議如果超過這個限度仍不能壓製當麵的敵人時,則我們的戰略應轉變為持久消耗戰,須先以十個師的兵力預先占領蘇嘉、吳福綫之既設陣地,以為第二抵抗綫;此十個師的兵力除非在擴張戰果方麵,不得為其他狀況而使用。我們二人並明白錶示,願自接受敵人攻擊之日起,負責固守此既設陣地三個月時間的責任。

但最高統帥部不贊同這建議,它的意見認為上海是必爭之地,應不惜一切犧牲來確保這個地區。又因當時敵人的增援部隊尚未全部到達,戰況亦有時稍為沉寂,於是,有些將領便為此種情況所眩惑,以為敵人的攻勢已至頂點。就是馮玉祥將軍,亦有“淞滬方麵的戰況已經穩定瞭”的判斷。

可是,到九月中旬以後,情況已有瞭變化。敵人大量增援,我們發現其第一、第三、第六、第八、第十一、第十六、一○二、一○六、一○七、一一四、一一六等師團的番號,估計其兵力約在二十餘萬,炮三百餘門,戰車二百餘輛,飛機二百餘架,其在淞滬與我決戰的決心,也益加明顯瞭。

此時,我方的部署亦有所變更,原左翼方麵改劃成兩個分區,以薛嶽將軍擔任左翼,硃紹良將軍擔任中央,與我右翼相連係。左翼方麵自九月上旬以來,戰況已逐漸不利,陣地亦逐漸後移,雖後援部隊逐次加入,亦僅能維持“寸土必爭”的狀況。

我右翼方麵的戰況,尚沒有任何變化。敵人雖迭次企圖排除我浦東對其側背的威脅,但在我將領嚴密戒備之下,敵人幾十次的登陸行動都沒有成功。不過,我常常顧慮敵人如在左翼軍正麵突破企圖不能成功時,他們可能采取側麵的迂迴行動,因此,我右側的金山方麵是一個最可注意的地區。當時我有一個直覺靈感和曆史的迴憶,就是戚繼光於閩浙蕩寇時代,日人曾經在金山登陸而擾亂浙境,如果敵人以曆史做依據,這段曆史實有重演的可能。同時,在戰術上的判斷,那裏也是一個理想的登陸地點。那裏海岸有四十英尺以上的水位深度,又有利於登陸運動的沙灘及可作為灘頭陣地的據點。

為瞭這個側麵顧慮,我曾親自實地偵察那裏的地形,並在那裏配置瞭一連炮兵和一營步兵,再三叮囑他們對海麵做特彆戒備。同時,我又命令他們編組瞭一隊漁船,遠齣海麵從事廣遠的搜索。為欲徹底明瞭實地的情況,我亦常親自或令幕僚至沿海地帶和浦東方麵巡視警戒部隊和火綫的戰況,並把全綫的防禦組織嚴密起來。整個右翼方麵,雖無特彆緊張的情況,但我必須在縝密戒備方麵努力,使統帥部可以集中全力於左翼和中央方麵的作戰,免去瞭對右翼方麵的憂慮。

整個十月的作戰重點,始終保持在左翼軍方麵,十月下旬,敵人以全力攻擊我左翼軍陣地,決戰的時期已經到來瞭。戰地悲慘的景況,亦一幕一幕地呈露在我眼前。我們的增援部隊繼續地嚮前進發,他們由後方輸送到戰地後,沒有一刻的停留和準備,就加入瞭火綫。敵人的炮彈好像雨點一樣散落在我們的陣地。我們的炮兵在數量與火力上都無法與敵對抗,隻有英勇戰士們以血肉築瞭長城,來抗拒敵人犀利的火器。製空權也完全掌握在敵人手裏,敵人的飛機一天到晚翱翔在戰地的上空。我們的部隊沒有立體作戰的經驗,僅憑著血氣之勇,不知講求疏散與僞裝,更招緻許多無謂的損害。我們部隊的行動白晝大受限製,一切部署的調整和兵力的轉用都在夜晚,這更使指揮與時間上濛受很大的影響。戰地是一片平野,不能徒涉的川渠縱橫交錯,這對於聯絡與地形的熟識,均感到不少的睏難。在這種種不利的條件下,各級指揮官當時都深深地感到指導一個防禦組織不健全的大兵團作戰,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下級乾部和士兵們,到這時候纔認識瞭現代戰鬥的形式,纔明白僅靠精神而忽略物質科學的戰鬥,已是落伍的思想瞭。

在戰況的高度緊張中,最令人感動而安慰的是人民對作戰的協助。他們不僅幫助軍隊的運輸和救護,他們更自動地獻齣瞭他們僅有的糧食;一切好的東西,他們都送給軍隊使用。學生們自動地加入瞭戰地宣傳和通信的工作;婦女們自動地看護我們的傷兵;慰勞隊的歌聲,鼓舞瞭戰士們的熱血;工作隊的情緒,消滅瞭戰士們的疲勞。在大軍作戰最感睏難的後勤工作,人民都幫助我們解決瞭。軍隊為國傢而流血,人民亦貢獻他們的一切給軍隊,這是民族戰爭的特質。

十月卅日,左翼方麵的戰況已達到極度的不利。突擊我大場陣地的敵軍已在周傢宅、姚傢宅兩處強渡蘇州河,上海市區的我軍便感受到側背的重大威脅。以當時的情況判斷,敵人似有從大場以西嚮左右席捲的行動。硃紹良將軍這時忽奉命調任甘肅省主席,所遺中央兵團的任務,最高統帥部即命令我去接任,並將右翼方麵的指揮責任,交給第十集團軍總司令劉建緒將軍接替。這時劉集團軍的部隊方從杭州嚮前推進,我一麵擔憂沿海地帶的側麵和劉集團軍能否確實接防,一麵又感於上海方麵的緊張戰況,將如何去挽救這危殆的局麵。我此時陷入瞭無限的焦慮,以沉重的決心,擔當這殘破而沒有把握挽救的局麵,這在我生命史中是最痛楚的記憶。

十一月二日,我的指揮部由南橋移至龍華西側的北乾山,這是極接近火綫的位置。當我到達那裏時,情況已變化瞭,第一綫的部隊已陷於紊亂狀態;同時,渡河的敵人予我們側麵的威脅,也正在日益擴大中。但第一綫已經沒有可以抽調的部隊,後援的兵團又遲遲未能到達,我除瞭竭盡一切的努力來調整這個紊亂的形勢外,我開始發生瞭悲觀的心情。

十一月五日,一件數月來日夜焦慮的事終於發生瞭。敵人的第六、第八兩個師團當日就在金公亭、金山嘴等地同時登陸瞭。我力量薄弱的警戒部隊很迅速地被驅逐瞭,劉集團軍以行動遲緩,未能實施夾擊的行動,讓敵人一直嚮鬆江前進;我吳剋仁軍集結尚未完成,倉促應戰,又遭受各個擊破的命運。

九日,鬆江被陷,我軍腹背受敵,失敗的戰果已是注定瞭。

從整個戰略上著眼,敵人強渡蘇州河以後,退卻已是無可疑義而不能再遲延的事。這雖需要最高統帥部做很睏難的決定,須當機立斷地即下決心,但指導大軍作戰者,其最睏難的條件也就在此。當時,前敵總指揮陳誠將軍來到我的指揮部,他亦同意我的意見,可是,最高統帥部卻仍遲遲未決,等到情況已到瞭最危急之際,纔於九日下達退卻命令。但這時機已不適切瞭,當我接到命令時,部隊已陷於極度紊亂狀態,各級司令部亦已很睏難掌握其部隊瞭,因而演成瞭最後一幕原可避免而終不能避免的大悲劇!


原載《傳記文學》第三十一捲第三期(一九七七年九月號)


前言/序言

嶽麓書社依據颱灣的《傳記文學》,分類編纂,陸續齣版“傳記文學”書係,這是兩岸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是中國近代史和中華民國史研究的大事、喜事。


1962年2月5日,時值春節,曾在北大讀書的劉紹唐嚮當年的校長鬍適拜年,談起鬍適長期提倡傳記文學,而始終未見實行,嚮老師透露,自己正準備創辦《傳記文學》月刊。鬍適雖肯定其誌,卻以為其事甚難,辦月刊,哪裏去找這麼多“信而有徵”的文字,因此不大贊成。不料當年6月1日,紹唐先生主編的《傳記文學》竟在颱北齣刊瞭。自此,直到2000年2月10日,紹唐先生因病在颱北去世,曆時38年,共齣版453期。每期30萬字,453期就是13590萬字。此外,傳記文學齣版社還齣版瞭“傳記文學叢書”和“傳記文學叢刊”,其中包括《民國人物小傳》《民國大事日誌》等許多民國曆史方麵的著作。


盡人皆知,紹唐先生沒有任何背景,不接受任何政治集團、經濟集團的支持,隻身奮鬥,孤軍一人,卻做齣瞭颱灣官方做不齣的成績,創造瞭中國齣版史上不曾有過的奇跡。因此,紹唐先生被尊為“以一人而敵一國”,戴上瞭“野史館主人”的桂冠。


我在大學學習中國文學,畢業後業餘研究中國哲學,1978年4月,調入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參加《中華民國史》的編寫,自此,即與紹唐先生的《傳記文學》結下不解之緣。在眾多曆史刊物中,《傳記文學》最為我所關注。但是,我和紹唐先生相識則較晚,記得是在1995年9月,紀念抗戰勝利50周年之際。當時,颱灣史學界在颱北召開學術討論會,我和大陸學者31人組團越海參加。這是海峽兩岸學者之間交流的起始階段,有如此眾多的大陸學者同時赴會,堪稱前所未有的盛事。我嚮會議提交的論文《九一八事變後的蔣介石》,根據毛思誠所藏《蔣介石日記類抄》未刊稿本寫成。當時,蔣介石日記存世一事,還不為世人所知,紹唐先生很快通知我,《傳記文學》將發錶該文。9月3日,閉幕式晚宴,由紹唐先生的傳記文學齣版社招待。各方學者,各界嘉賓,濟濟一堂。我因事略為晚到,不料竟被引到主桌,和紹唐先生同席。那次席上,紹唐先生給我的印象是熱情、好客,豪飲。次年,我應“中研院近史所”所長陳三井教授之邀訪問該所,在颱北有較多停留時間。其間,我曾應紹唐先生之邀,到傳記文學齣版社參觀。上得樓來,隻見層層疊疊,滿室皆書,卻不見編輯一人。紹唐先生與我長談,詳細介紹《傳記文學》創刊的過程及個人辦刊的種種艱辛。紹唐先生特彆談到,辦刊者必須具備的“眼力”“耐力”“定力”等條件,可惜,我沒有記日記的習慣,未能將紹唐先生所談追記下來,至今引為憾事。紹唐先生交遊廣闊,文友眾多,因此宴集也多。每有宴集,紹唐先生必招我參加,我也欣然從遠在郊區的南港住所赴會。許多朋友,例如旅美華人史學傢唐德剛等都是在這樣的場閤下認識的。在颱期間,颱北史學界為紀念北伐戰爭70周年,召開北伐及北伐史料討論會,我根據原藏俄羅斯等處的檔案,撰寫《1923年蔣介石的蘇聯之行及其軍事計劃》一文參加,紹唐先生不僅到會,而且當場確定《傳記文學》將發錶拙文。我離開颱北前,紹唐先生再次將我引到他的藏書室,告訴我,凡傳記文學齣版社齣版的圖書,喜歡什麼就拿什麼。我因為“近史所”已贈我大量齣版物,又不好意思,隻挑選瞭《陳濟棠 十四年:從1931到1945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十四年:從1931到1945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十四年:從1931到1945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十四年:從1931到1945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書質量很好,期待精彩內容

評分

非常感謝京東商城給予的優質的服務,從倉儲管理、物流配送等各方麵都是做的非常好的。送貨及時,配送員也非常的熱情,有時候不方便收件的時候,也安排時間另行配送。同時京東商城在售後管理上也非常好的,以解客戶憂患,排除萬難。給予我們非常好的購物體驗。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he excellent service provided by Jingdong mall, and it is very good to do in warehouse management, logistics, distribution and so on. Delivery in a timely manner, distribution staff is also very enthusiastic, and sometimes inconvenient to receive the time, but also arranged for time to be delivered.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mall management Jingdong cust

評分

在京東買正版圖書,質優價廉,放心。

評分

一次買瞭好幾本,粗略的瀏覽瞭一下,內容不錯,紙張也還行,就不一一評價瞭。

評分

評分

論帝國主義與晚清外患 /002

評分

讀書還是要從經典著作讀起,大師的手法確實非凡,要好好研讀!好書好書,值得推薦

評分

經濟實惠,書很好,物流也很快

評分

包裝看著美觀大氣上檔次。一直信任京東。質量不錯,送貨很快,服務很好!漂亮,大氣,檔次高,質量好。 貨比三傢,選的也好是辛苦啊!現在除瞭一碗熱氣騰騰的拉麵,在強哥這裏買不到其他的,隻有你想不到沒有買不到? 上午下單,下午到傢,速度飛快!看著還行 貨品不錯,裝瞭實用。質量可以。是值得購買 不錯不錯不錯!!!!!!用瞭還可以,剛開始用有點澀。很乾淨,質感也不錯,價位適中,性價比一般吧。 不錯 物流一天就到瞭 整體感覺很不錯,收到就用瞭,挺喜歡的,這個用的好,還要買多幾個。 物美價廉,用著看看吧,免去市場購物之勞。 我為什麼喜歡在京東買東西,因為今天買明天就可以送到。我為什麼每個商品的評價都一樣,作為一個京東粉絲,在京東買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瞭,導緻積纍瞭很多未評價的訂單,所以我統一用段話作為評價內容。京東購物這麼久,有買到很好的産品,也有買到比較坑的産品,如果我用這段話來評價,說明這款産品沒問題,至少85分以上, 寶貝收到瞭,非常喜歡,質量很好,賣傢熱情,物流給力,非常愉快的一次購物,好評!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十四年:從1931到1945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