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 84个针对性训练游戏
★专业 22年研究与实践成果
★有效 30余万学生受益终生
■我的孩子写作业总是磨蹭,速度很慢
■我的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
■我的孩子经常粗心马虎,不是看错题就是写错字
■我的孩子阅读理解不好,数学应用题也很难理解
■我的孩子记忆力不够好,总是记不住字和单词……
当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时,家长们会笼统地认为是孩子学习不认真、不好学、粗心贪玩所致,其实很多问题都是孩子学习能力发展失衡造成的。每个孩子由于基因、环境等诸多因素,在出生时就具有差异,这种差异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
林薇老师经过22年研究与实践,设计84个家庭游戏方案,针对性改善孩子具体学习问题,30余万孩子亲身实践后改善学能并受益终身。
林薇,儿童教育心理专家,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毕业于福建华南女子学院儿童教育与心理咨询专业,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心理研究生班。中央电视台《东方儿童》栏目专家指导,全国网上家长学校特聘专家,中国青基会“小天使行动”基金专家指导,“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程”委员会成员。自1990年起开始从事儿童心理咨询与培训工作。1994年由其创办的北京金色雨林学习能力研究中心,成为国内一家致力于儿童学习能力研究的专业优教机构,并以对家长和孩子指导的针对性强、实用性强、有效性强而著称。
"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在实践中增长的,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而不仅是学习结果。
——张梅玲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博导 教授
对一件事坚持久了,就会成为信仰。我看着林薇一步步艰难又快乐地跋涉,我知道她放弃过很多,但对于这份事业却从未有过半点放弃的念头。她的坚持,就是更多孩子和更多家庭的福气。
——刘湘梅
京师创智早期教育研发中心主任
本书是由北京金色雨林学习能力研究中心创始人林薇老师在22 年悉心研究和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智慧结晶。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的特点,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成熟的学习能力训练体系——“个性化教育方案”。因此,这些从科学的基础出发提高学习能力的训练策略,对于家长来说具有很强的操作性,30 余万学生在“金色雨林中心”接受了训练,他们的学习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张雨青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导、教授
"
自序 儿童,天生学习者
推荐序一 学习,是一种能力
推荐序二 教育需要智慧
第一章 是什么决定孩子的学习质量/1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优势/2
学习能力是学习的根本/4
学习能力有哪些发展阶段/8
学习能力存在差异 /15
第二章 唤醒孩子的学习能力/19
学习能力是可以测评的/20
学习能力是可以训练的/23
感觉运动能力/28
视知觉能力/66
听知觉能力/107
语言及文字符号运用能力/149
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168
第三章 学习困难不用怕/185
如何帮助孩子战胜心理上的挫败感/186
如何对待孩子反应慢/190
如何对待孩子注意力不集中/195
如何对待孩子过目就忘/199
如何对待孩子考试焦虑/206
第四章 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211
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212
解读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225
附录/233
Ⅰ.学习类型自测问卷表/234
Ⅱ.学习能力发展阶段的目标/240
Ⅲ.家长教育方法测评表/244
Ⅳ.12 岁以下儿童感统失调自测表/251
九年义务教育是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接受的教育。父母和教师的责任是指引和帮助孩子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完成三个转化,即:知识上的转化——从不知到知,从知少到知多;情感上的转化——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能力上的转化——从学会到会学。
家长在帮助孩子完成这三个学习过程的转化时,确实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惑。比如,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抱怨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上课不认真听讲;读、写、算方面记忆力弱,写作业多一笔少一划,还抄错题;数学应用题理解有困难;语文理解能力不足,写作文无法组织语言;不能与同学一起游戏,不合群;唱歌跑调,动作不协调等等……并且,家长们会笼统地把以上这些问题归结为是孩子不好学、不认真、粗心贪玩所致。其实每个孩子因基因、环境等各种因素,在出生时就具有了差异,这种差异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能力。因此科学地、准确地讲,家长们产生的上面所讲的困惑,都是由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习能力发展失衡造成的,而且每个孩子表现出的这种能力发展失衡是各不相同的。要解决这些困惑,家长需要智慧。
本书是由北京金色雨林学习能力研究中心创始人林薇老师在22 年悉心研究和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智慧结晶。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的特点,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成熟的学习能力训练体系——“个性化教育方案”。因此,这些从科学的基础出发提高学习能力的训练策略,对于家长来说具有很强的操作性,30 余万学生在“金色雨林中心”接受了训练,他们的学习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为了帮助更多不能到中心训练的孩子,林薇老师集22 年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撰写了本书,供从事有关教育的老师和家长学习、参考。本书所引用的国外相关资料,则可以开阔家长的视野。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本书提供给家长的,正是引导孩子如何有效学习、提高学习能力的智慧。祝愿天下的父母用自身的智慧,促使孩子比自己更智慧,人生更成功!
张雨青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导、教授
2016 年6 月
儿童,天生学习者
从前,有个小女孩很喜欢学习。可是到了小学三年级之后,她渐渐感到学习不再是快乐的,尤其是学数学变得越来越吃力。有一次数学考试,女孩只得了60 分,但她还是非常高兴,因为自己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总算不再不及格了。可是数学老师却不屑一顾地斜她一眼:“就这么点成绩还高兴啊!我要是你,早就一头撞死了。”这让女孩感到了莫大的耻辱。或许老师是想通过这个方法来激励她,但是产生的效果却是相反的。从那以后,女孩对数学产生了深深的恐惧感。升入中学后,女孩的文科学得很好,这和数学上的困难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幸运的是,女孩遇到了一位理解她、鼓励她的老师。在这位老师的帮助下,她慢慢体会到:学习的动力不应该只是来自于外界强加给自己的压力,更需要来自自己内在的动力和能力。就这样,女孩不再抗拒数学,各科成绩齐头并进,并最终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这是一个从逆境中重新站起来的学习者的故事,也是我真实的成长经历。正是由于有着这样的切身体验,怀着与所有莘莘学子一样的心情,我一直致力于儿童学习能力问题的研究和实践,并期望普天下的孩子们不再把学习当成一件“苦
差事”,让广大的父母们学会帮助孩子一步一步找到学习成功的诀窍。这也是本书想要探讨的主题——怎样让孩子感觉到学习不是压力,而是一桩可以轻松面对的事情。当然,这需要一些能力——学习的能力。
从1993 年起,我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专家、荷兰Leiden 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张雨青教授一起创办了“北京金色雨林学习能力研究中心”。经过二十余年的研究和实践,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我们形成了一套独特、成熟的学习能力训练体系,并在北京、吉林、郑州、广州、宁波、石家庄等地发展了分支机构,经过训练的孩子学习能力提高率为96.8%。事实说明,学习能力是可以细化、量化测评的,并且是可以通过针对性训练得到提高的。
2003 年,我们与中国儿童保健指导中心、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超常儿童研究中心、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及宋庆龄基金会等联手推出了“成功人生系统教育工程”学习能力万里行大型跟踪活动,引导家长如何采用更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配合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活动开展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取得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
尽管我们帮助了很多学习困难的孩子取得了学习的成功,但是在很多城市和乡村,依然有许许多多的孩子正在遭遇学习困难并且束手无策。我真诚地希望通过这本书,将我们二十多年的研究训练成果和训练理念,分享给他们,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轻松地、快乐地学习!不忘初心,希望我多年的努力和坚持能够切实帮助到每一个孩子,惠及每一个家庭。
林薇
这本《唤醒儿童学习力》的书简直是为所有关心孩子教育的家长和老师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我带着一种既好奇又略带怀疑的心情翻开了它,毕竟市面上关于儿童教育的书籍实在太多了,很容易让人感到疲劳。然而,这本书的叙述方式却出乎意料地引人入胜,它没有采用那种高高在上、充满理论术语的专家口吻,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充满智慧的长者,循循善诱地与读者进行一场深入的对话。它没有直接告诉我“应该怎么做”,而是巧妙地引导我反思“我为什么会这么做”,以及“我的孩子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书中对于“学习力”这个概念的拆解尤为精妙,它不仅仅停留在智商或知识储备的层面,而是深入挖掘了诸如好奇心驱动、抗挫折能力、以及自我调节等更为本质的底层能力。特别是书中关于如何营造一个“允许犯错但鼓励尝试”的学习环境的论述,让我眼前一亮。我曾经过度关注孩子的成绩和标准答案,却忽略了他们探索过程中的那种火花。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清晰地看到了自己教育方式中的盲点,它没有给我生硬的教条,而是提供了启发性的视角,让我愿意主动去观察和调整,这种由内而外的触动,是许多其他教育书籍难以企及的。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不是因为晦涩难懂,而是因为某些句子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对教育的初心,促使我必须停下来消化和体会。
评分我必须承认,在拿起这本书之前,我对“学习力”的理解相当狭隘,几乎等同于“应试能力”和“记忆力”。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刻板印象。它将学习力描绘成一个多层次的生态系统,其中情绪的稳定、专注力的培养,甚至身体的运动,都被视为学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的论证逻辑非常扎实,他引用了许多近期的脑科学研究成果,但绝不是生硬地堆砌数据,而是用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复杂的科学原理转化为家长可以理解和实践的指导方针。我特别关注了关于“深度专注”的部分,书中分析了现代电子设备如何碎片化地训练了我们孩子的注意力,并提供了一套系统的、循序渐进的“数字排毒”和“深度沉浸”训练方法。这些方法不是要求完全禁用科技,而是教导如何有意识地使用科技,将其工具化,而不是被工具所役使。这种平衡且现实的建议,让我感到十分受用。这本书没有贩卖焦虑,反而像一股清流,让人在纷繁复杂的教育信息中找到一个坚实的立足点,明确知道什么才是真正值得我们投入精力和时间去培养的核心能力。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文字风格,给我的感觉是既有学者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温度。我发现自己很少会因为阅读疲劳而需要停下来休息,这在阅读教育类专业书籍时是非常罕见的体验。作者的语言充满了画面感,他似乎非常擅长用简洁、精准的词汇来描绘复杂的心理现象。例如,书中提到“学习的枯竭往往源于预期的失衡”,这句话虽然简短,却精准地概括了多少家长因为不切实际的期望而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更令人称道的是,这本书在提出问题后,总能给出多维度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单一僵化的指示。它鼓励家长去尝试不同的路径,去接纳孩子的独特性。我个人非常喜欢其中关于“游戏化学习”的章节,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推荐桌面游戏,而是深入探讨了游戏中的规则设定、即时反馈机制如何映射到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这提供了一个非常具有操作性的思维框架。总的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看待儿童学习的全新哲学视角,它让我从“管理”孩子,转向了“赋能”孩子,这种观念上的转变,其深远影响远超任何具体的技巧教学。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对这种主题的书籍持有一种“阅读安慰剂”的态度,认为读完可能就会有一种“我努力过了”的心理满足感,但实际效果却完全超出了预期。这本书的行文节奏感掌握得极佳,它不会让你感到拖沓,每翻过一页,都能感受到信息密度的增加,但这种增加却非常自然,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揭示出儿童成长的复杂性与美妙之处。书中对于不同年龄段儿童在学习动力上的差异分析,细致入微,让我对我家处于特定发展阶段的孩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论述中穿插的那些看似不起眼却极具力量的案例。这些案例不是那种完美无缺的“别人家的孩子”的范本,而是充满了真实生活烟火气的片段,它们展现了孩子们在面对学习困难时那种挣扎、迷茫,以及最终如何依靠内在力量实现突破的过程。这种真实性极大地降低了读者的心理门槛,让我觉得书中的智慧是可以立刻应用到我家客厅、餐桌上的日常互动中的。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学习力”不是通过题海战术或高压控制培养出来的,而是通过尊重儿童的天性、细心观察他们的兴趣点,然后提供恰当的支架,让他们自己去构建知识体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注重内在驱动力的强调,是这本书最宝贵的核心价值所在。
评分读完合上书本的那一刻,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冲动,想要立刻回去和我的孩子进行一次心平气和的长谈。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富有感染力,它有一种魔力,能让你瞬间放下心中的防御和批判性思维,完全沉浸在作者构建的教育愿景之中。它没有给我任何“速成秘籍”的虚假希望,相反,它强调了教育是一个长期、需要耐心的陪伴过程。其中关于如何处理孩子学习中的“瓶颈期”的论述,尤其贴合我近期的困扰。作者将其定义为“系统升级的前兆”,而不是学习能力的退化,这种积极的重新定义,立刻改变了我面对孩子受挫时的反应模式。我学会了不再急于提供解决方案,而是先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感受。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十分巧妙,它在理论阐述之后,总是会附带一些极具操作性的“实践清单”,这些清单短小精悍,不至于让人望而生畏。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将深刻的教育哲学,转化为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的行动指南,它不只是让我成为了一个更好的读者,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有信心去成为一个更懂得尊重和引导孩子的教育者。
评分目前还在使用阶段 希望对孩子有帮助
评分一直在京东买书,非常棒,支持京东!
评分适合上小学的孩子。
评分不错哦,价格实惠还能用券买的。
评分习惯性好评
评分孩子很爱看谢谢很好?好好
评分专业心理学为基础,深入浅出,绝对值得一买。
评分正品,比市场实惠,配送速度超级快~
评分买来自己学习学习,家有大班小朋友必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