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韩国语能力考试考前对策TOPIK Ⅱ(3~6级)写作(附手册) [PERFECT TOPIK II   ?? ]

新韩国语能力考试考前对策TOPIK Ⅱ(3~6级)写作(附手册) [PERFECT TOPIK II   ?? ]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韩] 金志学 著
图书标签:
  • 韩国语能力考试
  • TOPIK
  • 写作
  • 韩语写作
  • 考前对策
  • 新韩国语能力考试
  • TOPIKⅡ
  • 3-6级
  • 学习辅导
  • 语言学习
  • 韩语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9787519215477
版次:1
商品编码:12010914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PERFECT TOPIK II   ??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67
字数:360000
正文语种:中文,韩文
附件:手册
附件数量:1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1.详细介绍写作部分答题技巧。
  2.紧扣新TOPIK考试大纲编写模拟试题。
  3.提供三种水平的答案及试卷批改示例。
  4.韩国知名教育培训机构倾力打造,帮助考生轻松攻克TOPIK写作。

内容简介

  《新韩国语能力考试考前对策TOPIK Ⅱ(3~6级)写作》专门针对改革后的TOPIKII写作部分编写,书中详细介绍了写作部分基本答题技巧,并对写作部分出现的各种题型进行了说明。另外,还设置了预测试题,并附有三种水平的答案及对应的讲解。书中还收录了笔者亲自批改过的试卷,向大家呈现试卷批改示例。最后一部分是7套写作模拟试题,供考生考前冲刺备考。

作者简介

  金志学,获得基督教大学韩国语教育专业博士学位。曾任中央大学、仁德大学、敬人女子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韩国语讲师及eduwill网上讲师,现任富川大学国际语学院教养课讲师、MasterTopik网上讲师。

内页插图

目录

I.写作部分答题技巧 001
考生应掌握的答题技巧 002
如何在稿纸上写作 018
II.写作部分题型分析及试练 021
01 句子 [51~52] 022
题型①应用文填空 022
题型②说明文填空 024
预测试题 026
答案与解析 038
02 短文章 [53] 046
题型 分析所给的资料后写一段短文章 046
预测试题 048
3WAY答案与解析 058
?03 长文章 [54]  078
题型 围绕所给的主题写一篇长文章 078
预测试题 082
3WAY答案与解析 102?
III.韩国语能力考试 II(写作部分)实战模拟试题 133
第1回 实战模拟试题 [51~54]   134
第2回 实战模拟试题 [51~54]   136
第3回 实战模拟试题 [51~54]   138
第4回 实战模拟试题 [51~54]   140
第5回 实战模拟试题 [51~54]   142
第6回 实战模拟试题 [51~54]   144
第7回 实战模拟试题 [51~54]   146
答案与解析 153

前言/序言


突破写作瓶颈,征服新韩语能力考试(TOPIK II 3-6级) 本书聚焦于新版TOPIK II 写作部分(51-54题)的深度解析与实战演练,旨在为备考3级至6级水平的考生提供一套全面、系统且高度实用的应试策略和能力提升方案。 【核心理念:从理解评分标准到构建高分范文】 新版TOPIK II 写作部分不再是简单的语言应用测试,而是对考生逻辑思维、论证能力、信息整合以及韩语表达准确性和流畅性的综合考察。本书摒弃了传统应试书籍过于侧重词汇和语法的堆砌,转而深入剖析考官的评分细则,将“高分”背后的逻辑结构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第一部分:新规写作全景透视与应试心态建设 本部分旨在帮助考生全面了解新TOPIK II 写作的考试结构、时间分配、分值占比以及评分重点。 1. 考试新动向解析: 详细对比新旧TOPIK 写作题型的变化,特别是对论述题(53题)和应用文(54题)要求的侧重差异。 2. 评分标准(Rubric)深度解读: 逐条分析“内容(내용)”、“结构(구성)”、“语言(언어)”三大维度的具体要求。重点讲解如何避免“低分陷阱”,例如:论点模糊、论据缺乏说服力、段落逻辑跳跃等。 3. 时间管理与答题节奏: 针对不同题型,提供科学的时间分配模型(如:51题信息整理/5分钟;52题论述/25分钟;53题应用文/20分钟;54题长篇议论/40分钟)。强调初稿构思、写作、检查的有效循环。 4. 必备的应试心态: 如何在压力下保持清晰的思路,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输出高质量的文本。 第二部分:第51题——信息整合与表达的精准训练 第51题要求考生根据图表、数据或情景描述,用韩语进行总结和转述。本部分着重训练信息的准确提取和规范表达。 1. 数据解读与韩语术语: 系统整理TOPIK 写作中常出现的统计词汇(如:增加/减少、比例、趋势变化、对比项等)的精确表达。 2. 转述技巧与句型转换: 重点训练如何将非句子形式的信息(如图表中的箭头、百分比)转化为流畅、完整的韩语句子,避免生硬的直译。 3. “信息密度”的优化: 练习在有限的字数内,如何最大限度地包含关键信息点,同时保持句子的简洁性。 4. 实战演练集: 包含历年真题及模拟题中涉及不同主题(社会现象、经济趋势、教育对比)的51题专项训练,并附带“满分参考句型库”。 第三部分:第52题——议题阐述与论证逻辑的强化 第52题要求考生针对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证。这是区分中高级考生的关键题型。 1. 论证的“三段论”结构: 固化“提出问题(引言)— 展开论证(主体段1/2)— 总结重申(结论)”的标准结构。 2. 有效论据的构建: 讲解如何快速从已知信息(题目中提供的背景材料)中提取支持自己论点的“论据素材”,并进行合理的“延伸和深化”。 3. 逻辑连接词的“高级运用”: 超越基础的“그리고/하지만”,系统教授表示递进(나아가, 더욱이)、转折(반면에, 역설적으로)、因果(그로 인해, 결과적으로)的高级连接词和副词,确保段落间衔接自然。 4. “常见误区”与“对策”: 分析考生常犯的“论点不明确”、“论据过于空泛”、“逻辑循环论证”等错误,并提供针对性的修改方案。 5. 主题分类专项训练: 针对环境、科技发展、教育公平、代际冲突等高频主题,提供主题核心词汇和范式框架。 第四部分:第53题——情景应用文的规范化写作 第53题通常要求考生根据特定情景(如:写信、提出建议、投诉、申请等),在规定字数内完成一篇结构清晰的应用文。 1. 应用文体裁的格式要求: 详细讲解不同文体(正式信函、邮件、通知)在称谓、问候语、正文组织、落款方面的标准格式和敬语使用规范。 2. 目的性表达的精确性: 训练如何清晰、简洁地表达写信的目的(如:请求许可、提出反对意见、表达感谢等),确保信息传达效率。 3. 情景模拟与“万能模板微调”: 提供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写作框架,强调如何根据具体情景快速替换细节内容,实现模板的个性化和高效使用。 第五部分:第54题——长篇议论文的深度驾驭 第54题是写作部分的“压轴大戏”,要求考生就抽象话题进行深入的批判性思考和论述,考验考生的学术写作能力。 1. “深度思考”的训练方法: 教授如何从一个抽象的社会议题中,提炼出可供辩论的两个或多个对立角度,避免流于表面。 2. 论证的层次性与广度: 强调在长篇论述中,不仅需要支持论点,还需要预见反驳意见(Anticipation & Refutation)并进行适当的回应,以提升文章的思辨深度。 3. 篇章结构与连贯性: 聚焦于长篇文章的宏观布局,如何确保引言有力、主体段落层层递进,结论既是总结又是升华。 4. 高阶词汇与句式的穿插: 给出可用于提升文章档次的学术性表达(如:주목할 만한 점, 본질적으로, 포괄적으로 접근하자면),并指导考生如何自然地嵌入这些表达,而非刻意堆砌。 附录:写作能力自检清单与高频错误订正 写作自查清单: 帮助考生在交卷前,根据内容、结构、语言三个维度进行快速校对。 TOPIK 51-54 常见语法错误汇总: 针对写作中易错的助词、时态、敬语失误进行集中练习和强化记忆。 本书旨在成为考生在写作模块从“及格线”迈向“优秀区”的最实用工具书。通过系统的训练,考生将不仅学会如何“应对考试”,更能真正提升用韩语进行逻辑表达和深度论述的实战能力。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注意到这本书在引入韩语学习的“高阶思维”方面做得非常超前。它不仅仅关注“如何答对”,更深入探讨了“为什么这样表达是最佳选择”。对于TOPIK II 这个级别的考试,考官真正想测试的,是学习者能否像母语者一样进行复杂的、带有个人色彩的思考和表达。这本书在这一点上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它会引导我们思考不同语境下,韩语的“语体”转换是如何影响信息传递的有效性。例如,在正式报告和非正式讨论中,我们如何调动词汇和句法上的资源来构建恰当的语境。这种对语体学和语用学的融入,使得学习不再停留在机械的记忆层面,而是上升到了对语言艺术的鉴赏和模仿。每次学习完一个高级主题,我都会感觉到自己对韩语的理解又深入了一层,不仅仅是词汇量增加了,而是“语感”得到了质的飞跃。这种注重内涵而非表面的应试技巧的教辅,才是真正能将韩语水平推向顶峰的助推器,它让我对未来的韩语学习充满了信心,因为它正在构建的是一个坚实而立体的知识体系。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书的时候,首先被它沉稳大气的封面吸引了,那种设计感不是那种市面上随处可见的应试教辅能比的,带着一种精心打磨过的质感。内页的纸张选得也很有讲究,读起来不费眼,即便是长时间对着复杂的韩语文字和图表也不会感到疲劳。更值得称赞的是它对于知识点的组织方式,逻辑脉络清晰得如同专业的学术论文,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被梳理得非常到位。比如,它在讲解高级语法结构时,不是简单地罗列例句,而是会追溯到该语法的语用场景和文化语境,这一点对于理解韩国人表达的细微差别至关重要。我特别喜欢它在章节划分上所体现出的匠心,每一个单元的过渡都非常自然,让人感觉像是在进行一场循序渐进的语言探险,而不是枯燥的刷题。那种对细节的关注,从字体大小到行间距的调整,都透露出出版方对学习者阅读体验的深度考量。每次翻开这本书,都像是在面对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他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营造一个舒适、高效的学习环境。这远超了我对一本备考指南的预期,它更像是一本值得收藏的语言学习工具书,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设计者的思考。

评分

这套资料的深度和广度,绝对不是那种“速成”读物可以比拟的。很多备考材料往往侧重于技巧的堆砌,教你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阅卷老师的“得分点”,但这本书明显走的是“内功修炼”的路线。它对于TOPIK II 写作部分(特别是54题的长篇论述)的分析,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它没有给我们一个生硬的万能模板,而是深入剖析了历年真题背后所考察的思辨能力和逻辑建构方法。比如,在阐述论点时,它细致地拆解了韩语中不同程度的连接词和过渡句的使用差异,并配以大量对比鲜明的优秀范文进行佐证。读完相关的解析,我才意识到,很多我自认为“流畅”的表达,在真正的高分作文中,其实还存在着语感上的瑕疵。此外,它对于论据的搜集和组织也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导,教我们如何将日常积累的韩国社会、文化、经济现象自然地融入论述中,从而提升文章的深度和说服力。这种从底层逻辑构建高分作文的方法论,对于希望真正掌握韩语写作精髓的学习者来说,是无价之宝。它培养的不是应试的技巧,而是真正的高阶表达能力。

评分

相比起其他动辄提供数百道模拟题的“题海战术”,这本书的处理方式显得更为精炼和务实。它更像是一个外科手术刀,精准地切入考点,而不是用大锤砸向每一个知识点。我尤其欣赏它对“常见错误辨析”部分的编排。很多错误是我们韩语学习者长期以来习以为之却不自知的问题,比如敬语体系中细微的场合差异,或者在特定动词后必须接续的助词变化。这本书没有简单地给出“对”与“错”,而是通过情景对话或微型案例,将这些错误的语感错误赤裸裸地展现出来,然后再给出清晰的修正路径。这种“错中学习”的模式效率极高,因为它直接针对学习者思维定势的盲点进行打击。而且,这种解析不是冷冰冰的语法条文,而是带着一种“过来人”的温和的纠正感。每次我感觉自己快要被复杂的语法细节绕晕的时候,翻到这部分内容,总能迅速找到焦点,重新校准自己的学习方向。这极大地节省了我在迷茫中摸索的时间,让我的复习过程更具针对性。

评分

这本书在实用工具性上做得非常出色,特别是它所附带的那个“手册”部分,简直是“藏宝图”级别的存在。我本来以为手册只是简单地把正文里的重点内容再罗列一遍,没想到它完全是独立的一套高效学习系统。手册的结构设计完全是为“碎片化时间”量身定做的。比如,在通勤的地铁上,我只需抽出手册,就能快速回顾那些最容易混淆的词汇搭配和高级句型。它的设计理念仿佛在说:“你不需要带着大部头走遍天下,但你随时随地都应该能够触及核心知识。”手册的装帧也非常便于携带,可以轻松放进随身小包里,而且内容排版紧凑但绝不凌乱。我发现,很多时候,正是因为有了这个随身手册,我才能在零碎的时间里进行高效的巩固,真正实现了“化整为零,以少胜多”的学习效果。如果没有这个配套手册,仅仅依赖厚厚的正文,我的复习节奏可能会被打乱很多。它极大地增强了知识的“可达性”,让学习不再局限于书桌前。

评分

还行

评分

1

评分

不错的书

评分

1

评分

希望能够有用

评分

不错的书

评分

不错的书

评分

不错的书

评分

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