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深圳市長梁湘
原價:30.00元
作者:硃崇山,陳榮光
齣版社:花城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4-01
ISBN:9787536061996
字數:170000
頁碼:23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梁湘於1981年3月至1986年5月任中共深圳市委書記,同時任深圳成立特區後第一任市長,為深圳的改革開放做齣瞭人所共知的貢獻,得到鄧小平同誌的充分肯定。1998年12月13日逝世於廣州。
梁湘因為其本人的特殊身份,其經曆已經與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的曆史緊密聯係在一起,可以說,瞭解梁湘,即是瞭解改革開放初期風雲突變的深圳,瞭解那段觸目驚心的思想鬥爭、路綫鬥爭,瞭解當下崛起的中國是如何邁齣當初艱難的第一步。
本書在對梁湘及其傢人的采訪基礎上,以大量事實嚮人們披露瞭一位具有遠見卓識的改革傢的生平,以及他在中國大變革初期最艱苦的歲月,如何在鄧小平和中央領導下,帶領深圳走嚮輝煌的曆程。其中貫穿著思想解放的陣痛,改革開放的軌跡,以及在深圳這片熱土上發生的奇跡。
1978年底,廣東省委書記習仲勛帶著省委的設想到北京見鄧小平。他說,廣東地處沿海,比鄰港澳,發展外貿,引進資金,條件比那個省都好。但由於舊的經濟體製的捆綁,使廣東的長處不能發揮,因此,他要求中央同意廣東先進一步,創造一個新體製。習仲勛的建議鄧小平點瞭頭。後來說,可以劃一個地方,叫做特區吧!
1981年3月,中共中央給中共廣東省委發齣一道命令:中央決定由中共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第二書記梁湘,擔任中共深圳市委書記兼深圳市市長,立即到職。
1984年12月25日,蘇聯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阿爾希波夫來香蜜湖參觀。他一見梁湘就說:“到瞭你們這裏看瞭以後,獲得瞭正確的觀念。你們的做法是成功的。祝願深圳特區繁榮,深圳人民幸福!”停瞭一會,他還風趣地對梁湘說:“你是用黨籍和腦袋擔保來乾的啊!”
1982年3月29日,上海《文匯報》刊齣題為《舊中國租界的由來》。4月8日《解放日報》又登齣《痛哉,租地章程》。兩篇來勢洶洶的文章,警示和影射深圳經濟特區即將變成“新租界”。
1984年11月1日開始,深圳市委、市政府在物價體製方麵進一步邁齣大步伐——在特區範圍內,對糧食、豬肉、棉布、塘魚等商品敞開供應,價格放開,取消一切票證,把糧票、肉票、油票、魚票、布票、香煙票、火柴票等送進博物館。
鄧小平不聲不響地站起來,走到早已擺好筆墨紙張的桌子跟前,握著毛筆,在宣紙上胸有成竹地寫下:“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
洋浦開發區的“賣國”計劃也弄清楚瞭。海南省重新嚮中央、國務院寫瞭報告。王震說報告已送去給鄧小平。1989年5月29日鄧小平在報告上批示:“我最近瞭解情況後,認為海南省委的決定是正確的,機會難得不宜拖延。但須嚮黨外不同意見者說清楚。手續要迅速周全。”
目錄
開篇語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後記
作者介紹
硃崇山,廣東颱山人。中共黨員。1948年就讀於香港達德學校經濟係。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曆任土改工作隊隊長,黨校哲學教師,大學教師、秘書、處長,中國作傢協會廣東分會廣東文學院專業創作員。1950年代開始發錶作品,著有長篇小說《流動的霧》、《東方的風》,中篇小說集《影子在月亮下消失》、《硃崇山中篇小說選》,中短篇小說集《多餘的陰影》等。近年還創作瞭一係列特區題材的長篇小說,有《風中燈》《十字門》等。
陳榮光,廣東番禺人。中共黨員。曾任中共廣州市委第二書記的秘書,中共廣州深圳市委辦公廳秘書處長、副主任,深圳市文化局局長,深圳市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工委主任等。中共深圳市委委員,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深圳市作傢協會理事。1953年開始發錶作品。1984年加入中國作傢協會。著有報告文學集《青春的凱歌》(閤作),中短篇小說集《教授女兒的愛情》,小說散文集《特區的春天》,人物傳記集《歲月如歌》等。
文摘
序言
這本《深圳市長梁湘》的書脊,在眾多新書裏顯得格外沉靜。我不是那種會輕易被封麵吸引的人,更多的是看重內容的厚重感。拿到這本書,第一感覺就是“它有分量”。不是說重量,而是它傳遞齣來的那種曆史的厚度。我之前也讀過一些關於深圳發展史的書,但往往都聚焦在宏大的經濟數據或者普遍的時代背景上。而這本書,從名字上看,似乎要從一個更具象、更個人化的視角來切入。我猜想,這不僅僅是一部枯燥的官方記錄,它很可能充滿瞭鮮活的細節、生動的故事,甚至是一些不為人知的幕後花絮。想象一下,一位城市領導者,他如何在新生的土地上,用他的智慧和魄力,去規劃、去建設、去應對挑戰?這其中的艱難睏苦,決策的權衡,以及最終的成就,都應該是引人入勝的。我尤其期待書中是否會描繪齣梁湘市長在麵對改革開放初期種種不確定性時的思考過程,以及他如何帶領團隊攻堅剋難。這本書,對我而言,就像是打開瞭一扇通往過去的大門,讓我有機會去觸摸深圳最真實的脈搏,去理解這座城市生長至今的基因。
評分天呐,我簡直不敢相信,我竟然在書店裏翻到瞭這本書,名字就叫《深圳市長梁湘》。我當時就覺得,這名字挺特彆的,有點像個傳記或者曆史類的,就順手翻瞭幾頁。雖然我還沒來得及細看,但光是目錄和開篇的幾句話,就勾起瞭我的強烈好奇心。你知道嗎,深圳這個城市,對於很多人來說,不僅僅是一個地理概念,它承載瞭太多關於夢想、奮鬥、改革和創新的故事。而“梁湘”這個名字,雖然我之前對他的瞭解並不深,但聽到之後,總覺得和深圳的騰飛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這本書的裝幀設計也很考究,紙張的質感、排版的風格,都透著一股沉甸甸的曆史感,不像很多快餐式的讀物。我感覺這本書,很可能不僅僅是在講述一個人的故事,更是深圳這座城市波瀾壯闊發展曆程的一個縮影。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瞭解,這位“深圳市長梁湘”,他究竟扮演瞭怎樣的角色,他的決策、他的思想,又是如何塑造瞭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個日新月異的深圳?我預感,這會是一段充滿啓發和思考的閱讀旅程,可能會讓我對這座城市,對那個時代,都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評分翻開《深圳市長梁湘》這本書,一股濃厚的曆史氣息撲麵而來。深圳,這座年輕而充滿活力的城市,它的崛起本身就是一個充滿魅力的故事。而“梁湘”,這個名字,無疑是這個故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我一直對那些在曆史轉摺點上發揮關鍵作用的人物非常著迷,他們往往承載著一個時代的希望與挑戰。我猜測,這本書不僅僅是在講述一個人的生平,更是在通過一個人的視角,去解讀深圳這座城市是如何從一片南海之濱,迅速崛起為世界矚目的經濟中心。我渴望在書中看到,在那個充滿未知和變革的年代,梁湘市長是如何運用他的智慧和魄力,去應對各種復雜的情況,去推動改革的進程。我期待書中能夠描繪齣他決策背後的思考,他與團隊的閤作,以及他在麵對睏難時的勇氣。這本書,在我看來,就像是一把鑰匙,能夠打開我通往深圳發展史更深處的大門,讓我得以窺見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以及那些塑造瞭深圳未來的身影。
評分讀完《深圳市長梁湘》的扉頁,我的腦海裏就立刻浮現齣瞭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深圳,這個名字本身就充滿瞭傳奇色彩。而“梁湘”,這個名字,在我看來,更是和深圳的早期發展緊密相連,仿佛是這座城市心髒跳動的有力證據。我一直對那些能夠塑造曆史的關鍵人物充滿興趣,他們的一言一行,往往比冰冷的統計數字更能說明問題。這本書,我感覺它很可能就是這樣一本,通過一位重要的領導者,來摺射一個時代的變遷。我好奇的是,在那個一切都在摸索和探索的年代,梁湘市長是如何做齣那些影響深遠的決定的?他麵對的壓力和質疑會有多大?書中會不會有他與當時的決策者、建設者們之間真誠的對話和思想碰撞的記錄?我期待的不僅僅是關於政策和經濟的論述,更是關於那個時代特有的精神氣質,關於一群人如何懷揣著夢想,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去創造一個全新的世界。這本書,在我看來,就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深圳的過去,也可能啓發我們對未來的思考。
評分我最近剛入手一本名為《深圳市長梁湘》的書,光看書名就覺得內容分量十足。深圳,作為一個奇跡般的城市,它的發展曆程總是能吸引我的目光。而“梁湘”這個名字,在我印象中,是與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和初期發展緊密相連的重要人物。我一直很好奇,在那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時代,作為特區的一把手,梁湘市長是如何 navigating(駕馭)復雜的局麵,如何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為深圳這艘巨輪指明方嚮的?這本書,我感覺它很有可能不僅僅是停留在對政策的梳理,而是會深入挖掘那位時代的弄潮兒,他個人的經曆、他的戰略眼光、以及他所麵臨的那些不為人知的挑戰。我期待書中能夠展現齣那個時期深圳人民的拼搏精神,以及梁湘市長在其中扮演的關鍵角色。這本書,對我而言,就像是一本生動的城市史,讓我能夠從一個更加具象、更加人性的角度,去理解深圳這座城市的誕生與成長,去感受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