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版·2017陕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速记

中公版·2017陕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速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永新 著
图书标签:
  • 事业单位考试
  • 陕西省
  • 2017年
  • 公共基础知识
  • 辅导教材
  • 中公
  • 高频考点
  • 速记
  • 招聘考试
  • 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9787519215378
版次:1
商品编码:12024249
品牌:中公教育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陕西事业考试用书2017·适用于陕西省、市、县、乡各级考试·便携易带-轻松记忆·购书享有中公移动自习室 详见图书封底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4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7陕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速记》专为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量身打造,严格依据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和真题编写,涵盖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难点、重点,符合考试难度。每一部分设置了“内容导读”,在重要知识点处标注下划线,还对知识点进行了对比分析等,这一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考生消除复习阻力,方便考生把握重点,夯实理论基础。而且本书便携易带,方便考试随时复习。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7陕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速记》根据陕西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及的知识范围,我们将本书体系分为八部分,省情与国情、事业单位概况与公民道德建设、政治、经济、法律、公文与学术论文写作、人文历史、科技常识与环境保护。我们每部分都以精练的语言呈现核心的考点。解除考生对“内容多”“篇幅长”的学习顾虑,使考生能真正把握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的内容,做到成竹在胸。

目录

第一部分省情与国情
第一章陕西省情概况2
一、地理环境与资源2
二、历史人文3
三、陕西省“一带一路”建设2016年行动计划九大措施6
四、建设“三个陕西”6
五、陕西省“十三五”规划纲要(要点)6
六、重要城市简介7
第二章国情概况9
一、我国的自然环境9
二、我国的资源、能源与自然灾害11
三、我国的疆域、人口和民族14
第二部分事业单位概况与公民道德建设
第一章事业单位概况18
一、事业单位的概念18
二、事业单位的特征18
三、事业单位存在的社会基础19
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19
五、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19
第二章公民道德建设24
一、公民道德规范24
二、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24
三、社会公德25
四、家庭美德26
五、职业道德26
第三部分政治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理论30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其伟大胜利30
二、中国共产党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斗争
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35
三、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及其取得的辉煌成就37
四、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和基本路线38
第二章毛泽东思想概论39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39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39
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41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42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背景42
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42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8
四、科学发展观48
第四章中共中央重要会议精神49
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要点)49
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要点)51
三、《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点)51
四、《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点)52
五、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要点)52
六、十八大报告(要点)53
七、领导人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53
第五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55
一、哲学概述55
二、物质56
三、意识57
四、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57
五、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58
六、马克思主义认识论60
七、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62
八、社会基本矛盾运动62
第六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63
一、商品63
二、货币与货币流通规律64
三、价值规律64
四、资本64
五、剩余价值65
六、利润和平均利润66
第四部分经济
第一章市场经济68
一、市场经济体制68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69
三、我国经济建设69
第二章微观经济71
一、市场体系及市场主体71
二、市场机制71
三、市场结构72
四、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73
第三章宏观经济74
一、国民收入核算及国内生产总值74
二、总供给与总需求74
三、宏观调控目标74
四、财政收支与财政政策75
五、货币政策76
六、通货膨胀77
七、通货紧缩78
第五部分法律
第一章法理学80
一、法的特征80
二、法的作用80
三、法律关系80
四、法的运行81
第二章宪法81
一、国体81
二、政体82
三、其他基本制度82
四、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82
五、国家机构83
第三章主要实体法85
一、行政法85
二、民法87
三、刑法93
四、经济法100
五、商法104
第四章主要程序法107
一、民事诉讼法107
二、刑事诉讼法111
三、行政诉讼法114
四、仲裁法115
第六部分公文与学术论文写作
第一章公文知识与公文规范118
一、公文概述118
二、公文的特点118
三、公文的种类118
四、公文行文规则119
五、公文格式121
第二章公文处理124
一、公文拟制124
二、公文办理125
三、公文管理125
第三章常用法定公文写作127
一、决定127
二、意见127
三、通知128
四、通报129
五、通告129
六、报告130
七、请示131
八、批复132
九、函132
十、纪要133
第四章学术论文写作134
一、学术论文概述134
二、学术论文的选题与提纲136
三、学术论文的写作与修改137
第七部分人文历史
第一章文化常识140
一、中国文学140
二、外国文学148
第二章历史常识152
一、中国古代史152
二、世界历史156
第八部分科技常识与环境保护
第一章高新技术162
一、通信技术162
二、计算机高新技术163
三、新能源技术163
四、生物工程技术165
五、我国航空航天技术165
第二章生活常识167
一、物理常识167
二、化学常识170
三、生物常识173
第三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177
一、计算机发展史177
二、计算机组成178
三、计算机网络179
四、Word2010180
五、Excel2010181
第四章环境与环境保护183
一、环境概念与环境问题183
二、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185
三、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污染187
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189
陕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辅导课程体系191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194"

精彩书摘

  部分省情与国情
  省情与国情部分在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真题中所占比例不大,试题难度较小,主要以识记型题目为主。本部分主要测查应试者对我国国情及陕西省的地理历史、人文社会等基本概况的了解。
  在复习时,考生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熟记,如:我国岛屿分布多的省份、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陕西省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等。
  章陕西省情概况
  一、地理环境与资源
  1.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陕西省简称“陕”或“秦”,位于中国内陆腹地。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居于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位置。
  地形地貌:陕西地域狭长,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有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形。从北到南可以分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地三个地貌区。
  气候特征:陕西位于西风带内,地面高低压系统活动频繁,东亚季风环流显著,冬夏风向不同,降水季节变化明显,冬寒夏热,春旱秋涝时有发生,夏季降水丰沛,雨热同季,但有时也发生伏旱。
  2.自然资源
  水资源:陕西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
  土地资源:土地资源主要特点为山地多而川原少,土地类型主要有山地、丘陵、平原、川地、沙地、沼泽等六大类。
  动物资源:陕西野生陆生脊椎珍贵动物众多,其中珍稀动物69种,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等12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3.旅游资源
  陕西省现有各类文物点49058处、博物馆253座、馆藏各类文物186万多件(组)。其中有72座古代帝王陵墓,有佛教名刹法门寺、道教圣地楼观台、唐僧玄奘翻译佛经和讲授经典的大慈恩寺,还有中国现存规模大、保存完整的古代城垣——西安城墙等。
  境内有以险峻著称的西岳华山,有气势恢宏的黄河壶口瀑布;有古朴浑厚的黄土高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延安为中心的伟大革命史,给陕西留下了珍贵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如延安宝塔山、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等。
  二、历史人文
  1.自古帝王州
  先后有西周、秦、西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大夏、隋、唐等十余个政权在陕西建都,时间长达1000余年,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多、时间长的省份,长期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2.历史名人
  有西周“制礼作乐”的周公旦,秦代创制隶书的程邈,汉代大史学家司马迁及班彪、班固、班昭,关中经学大师马融,唐代大诗人王维、白居易、杜牧,大书法家柳公权、颜真卿,画家阎立德、阎立本,训诂学家颜师古,等等。
  3.世界文化遗产之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业贸易通道,是中国、印度、希腊三种主要文化的交汇桥梁。丝绸之路整个走向奠定于西汉时期。汉唐两代的丝绸之路一般分为“南道”和“北道”两条路线。陕西省有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张骞墓、彬县大佛寺石窟7处遗产点。
  4.陕西的世界之
  特大断面湿陷性黄土隧道:作为世界首座特大断面湿陷性全黄土隧道,秦东隧道全长7684米,已于2008年4月10日19时29分顺利在陕西潼关贯通。秦东隧道的贯通,标志着担负隧道施工任务的中国中铁一局破解了世界性隧道施工技术难题,填补了黄土隧道施工技术空白。
  世界上早的“高速路”:在秦修筑的9条主要“国道”中,出今淳化通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全长900公里的秦直道被誉为古代的“高速路”——为快速集结调动军队和运输粮食等物资用的车马超级专用道路,是可与长城相媲美的边防军事设施。
  保存完整规模大的古城墙:明代西安城墙,是中国古代城垣中保存至今为完整的、规模大的古城,也是世界上保存至今为完整的、规模大的古城。作为世界四大古都之一的西安,西安城墙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标志性建筑工程。西安城墙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世界上为珍贵的古代货币品类:法门寺地宫所藏玳瑁钱属首次发现,弥足珍贵,是世界早的纪念币。
  5.文化艺术
  (1)戏剧
  秦腔:秦腔流行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等地。源于陕甘一带的民间曲调和宋金元的铙鼓杂剧,形成于明代万历年间,已有500多年历史。陕甘一带古为秦地,故称秦腔。
  眉户:眉户也称“迷胡”“小曲”“曲子戏”,据传早是发源于眉县、户县、周至、武功、凤翔一带的情歌小调。
  碗碗腔:碗碗腔(原称华剧),原来系流行于陕西东府的皮影戏,由于乐器中有小铜碗,配有月琴,形成独特、细腻的音乐风格,耐看耐听,因此得名“碗碗腔”。还有一种传说月琴在古时称阮咸,故这种曲调又称“阮儿腔”。陕西东府的韩城、富平、合阳、华阴一带,民间皮影戏多用此腔演出;华县、渭南的名剧目有《献连环》《金碗钗》《兵火源》等30多个剧目,《女巡按》在新中国成立后由著名剧作家田汉创编为13场京剧《谢瑶环》。
  (2)陕北文化艺术
  陕北民歌:陕北民歌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等20多种,其中以信天游富有特色、具代表性。
  现在所流行的陕北民歌,大部分产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既有反映社会变革的内容,也有“长工歌”的内容,反映陕北人民对封建统治阶级压迫、剥削的反抗,特别是革命历史民歌,是一批珍贵的革命历史资料,像著名的《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
  安塞腰鼓:“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尤以延安市安塞县、榆林市横山、米脂、榆阳等地为盛行,是陕西民间舞蹈中具有较大影响的舞种之一,安塞腰鼓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1996年,安塞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2006年5月,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关中文化艺术
  户县农民画:户县民俗绘画源于民间,与当地戏剧、舞蹈、民间社火、竹马、旱船、龙灯等丰富的民间文化形式有深厚渊源,富有明显地域特色,民间风情强烈,乡土气息浓郁,所画内容多取材于人物、动物、花鸟等题材。
  代表作品是1974年4月10日中国邮政发行《户县农民画》邮票(志号:T3)选中的6幅:《老书记》(作者:刘志德)、《高原打井》(作者:李克民)、《春锄》(作者:李凤兰)、《科学种田》(作者:马振龙)、《林茂粮丰》(作者:周文德)、《金山银海》(作者:李顺孝)。
  凤翔泥塑:凤翔彩绘泥塑为陕西省凤翔县的一种民间美术,当地人称“泥货”。境内出土的春秋战国及汉唐墓葬中均有泥塑的陪葬陶俑,可见其泥塑工艺历史之久。2006年5月,凤翔泥塑经国务院批准列入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陕南文化艺术
  商洛花鼓:商洛花鼓代表剧有《夫妻观灯》《月亮光光》。
  商洛花鼓传统的唱腔音乐结构形式单一,历史年代久远,在戏曲音乐发展演变历史的研究中具有“活化石”的作用。2006年5月,商洛花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陕南民歌:代表曲目有《郎在对门唱山歌》《唱山歌》《洗衣裳》《南山竹子》等。由于积蕴深厚、传唱广泛,紫阳县被文化部命名为“民歌之乡”。2006年5月,紫阳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7年陕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速记 本书精炼要点,直击考点,助您高效备考! 一、教材定位与适用对象 本辅导教材专为参加2017年陕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的考生量身定制,旨在帮助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系统掌握公共基础知识科目的核心考点,提升应试能力。无论您是初次备考,还是希望巩固复习,本教材都将是您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二、教材内容亮点与核心优势 本书的最大亮点在于其“高频考点速记”的定位。我们深知事业单位考试科目繁多,知识点零散,而考生的备考时间又相对紧张。因此,我们精选了历年考试中出现频率最高、最容易成为考查重点的知识点,并以高度概括、便于记忆的方式呈现。 1. 精选高频考点: 通过对近几年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真题的深入分析,结合考试大纲的要求,科学筛选出“高频”和“必考”的知识点。这些考点往往是命题人考察的重点,掌握它们,就等于抓住了考试的“牛鼻子”。 2. 系统化梳理: 尽管定位为“速记”,但本书并非简单罗列零散知识点。我们对各个知识模块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帮助考生建立起对整个公共基础知识体系的宏观认识。同时,在框架下,再逐一呈现精炼后的考点。 3. 高度凝练的表述: 每一个考点都力求用最精炼、最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述,去除冗余信息,直击核心概念、原理、方法或事件。力求让考生“一看就懂,一读就记”。 4. “速记”设计: 针对记忆困难的知识点,我们运用了多种“速记”方法,例如: 口诀法: 将拗口的知识点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诀,利用谐音、韵律等帮助记忆。 联想记忆法: 引导考生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事物、生动的场景进行联想,加深印象。 图表归纳法: 对于需要对比、分类或理解层级关系的知识点,我们会将其转化为简洁明了的图表,一目了然。 要点提炼法: 将复杂的理论或法规,提炼出其核心要素、关键环节,便于考生快速掌握。 5. 紧扣大纲,贴合考试: 本书内容严格按照2017年陕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进行编写,确保内容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每一个考点的选取和阐述,都经过严格的考量,力求最大程度地贴合考试的实际要求。 6. 模块化设计: 公共基础知识包含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学、科技、公文写作等多个模块。本书根据这些模块进行划分,方便考生根据自身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复习。 三、教材内容模块细述 本教材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核心模块展开,每个模块都聚焦于高频考点,并辅以高效的记忆方法: 模块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内容聚焦: 重点考查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等核心概念。例如:物质的含义、运动的含义、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实践的决定性作用、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等。 速记亮点: 抽象的哲学概念,我们将通过精辟的定义、生动的案例以及形象的比喻,化繁为简。例如,用“变”来概括发展的内涵,用“知”来概括认识的过程。 模块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内容聚焦: 涵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重点关注其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实践意义。例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等。 速记亮点: 理论体系庞大,我们将其精炼为“1+3”、“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等关键表述,并辅以历次重要会议精神的简要回顾,帮助考生快速构建理论框架。 模块三:法律常识 内容聚焦: 涵盖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经济法、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等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重点考查法律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相关概念及法律条文的理解。例如:国家性质、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合同法、婚姻家庭法、侵权责任法、刑法基本原则、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等。 速记亮点: 法律条文繁多,我们将其归纳为“原则”、“主体”、“客体”、“法律后果”等框架,并用“一看就懂”的语言解释核心概念,减少死记硬背。 模块四:经济学常识 内容聚焦: 包含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重点考查供求关系、价格机制、宏观调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开放型经济等。例如:稀缺性、机会成本、边际效用、生产成本、市场失灵、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经济周期、财政赤字、汇率等。 速记亮点: 经济学概念抽象,我们将通过图示、案例分析,以及“公式”与“原理”的对应,帮助考生理解和记忆。 模块五:中国历史与地理 内容聚焦: 简明扼要地梳理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分期和发展脉络。同时,介绍中国地理的基本概况,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发展等。重点考查重要的改革、战争、思想文化成就,以及中国地理格局和区域特色。 速记亮点: 历史事件繁多,我们采用“时间轴+关键节点”的方式,梳理清晰历史线索;地理信息则通过“地图+概括性描述”来强化记忆。 模块六:文学与文化常识 内容聚焦: 涵盖中国古代文学(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品、艺术特色,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哲学、艺术、民俗)的基本知识。重点考查名篇名句、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的理解和应用。 速记亮点: 文学作品和文化概念,我们通过“作者+作品+风格”或“概念+解释+影响”的模式进行归纳,力求简洁明了。 模块七:科技常识 内容聚焦: 介绍科技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重要科技成果,以及当今科技发展的热门领域和前沿趋势。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新能源等。 速记亮点: 科技知识更新快,我们侧重于“核心概念”和“颠覆性技术”的介绍,帮助考生掌握科技发展的脉络和方向。 模块八:公文写作与时事政治 内容聚焦: 介绍事业单位常用公文的种类、格式、写作要领,以及时事政治的最新动态。重点考查公文的书写规范和对时事政治的理解与把握。 速记亮点: 公文写作遵循一定规律,我们将其归纳为“格式+要素+注意事项”;时事政治则以“热点事件+背景+影响”为核心进行梳理。 四、使用建议 1. 通读框架,建立认知: 首次翻阅时,请先快速浏览各模块的目录和标题,对教材的整体结构和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形成宏观的知识框架。 2. 精读考点,理解记忆: 逐一阅读每个高频考点,力求理解其内涵和外延。对于“速记”部分,请尝试运用教材提供的方法进行记忆,例如跟着口诀念诵、进行联想等。 3. 反复巩固,查漏补缺: 复习过程中,请根据自身情况,反复阅读、背诵、默写高频考点。可以借助教材中的提示,进行自我提问和解答。 4. 结合真题,检验效果: 在学习过程中或复习后期,请务必结合近年来的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真题,检验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将真题中的考点与教材中的考点进行对照,进一步巩固和查漏补缺。 5. 关注时事,融会贯通: 事业单位考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请务必关注国家和陕西省的最新时事政策,并将所学知识与时事热点相结合,做到融会贯通,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结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本教材正是您备考2017年陕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的利器。我们相信,通过高效的学习和科学的备考,您一定能在考场上取得优异的成绩!祝您考试顺利!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简直是灾难,拿到手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像是拆开了一个陈年的包裹,灰蒙蒙的字体和密密麻麻的文字堆砌在一起,让人瞬间失去了阅读的欲望。尤其是在那些需要快速浏览和记忆的“高频考点”部分,作者似乎完全没有考虑到读者的用眼健康。标题和正文的字号对比度极低,很多关键概念被淹没在冗长的叙述中,根本无法做到“速记”。我本来指望这是一本能帮我高效梳理知识点的工具书,结果却成了一场与昏暗印刷和糟糕排版的持久战。很多图表的标注模糊不清,线条和文字混杂在一起,试图理解一个复杂的知识框架,比直接去看原始的考试大纲还要费劲。说实话,如果这套教材的质量真的能代表陕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的专业水准,那我真的要对这次考试的组织方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这本书的物理实体感,远不如它的理论价值来得沉重,它更像是一份赶工期的打印稿,而不是一本精心打磨的辅导材料。 拿到后我甚至犹豫了很久才敢开始正式复习,生怕眼睛还没搞懂知识点,就已经先被这排版虐坏了。

评分

这本书的定价与它提供的实际价值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以一个相对较高的价格购入,我期待的是一套系统化、专业化、并且易于使用的复习工具。但实际情况是,大量的篇幅被填充了冗余的、或者说非常基础的、任何一本市面上常见的公务员考试教材都能提供的通用知识,而真正具有“陕西事业单位”特色的、能体现“高频考点”独特性的内容,却寥寥无几,需要读者自己去筛选和挖掘。我感觉自己花钱买了一个“框架”,然后得自己填充“血肉”。这种“粗放式”的编写风格,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挫败感。对于一个时间宝贵的考生来说,我们需要的不是一本“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而是一本“精准打击”的战术指南。很遗憾,这本书更像是一个广撒网的工具,而不是一把锁定目标的利剑,性价比实在太低了。

评分

让我感到最失望的是,某些核心知识点的阐述深度严重不足,这与它“高频考点速记”的定位产生了明显的矛盾。‘速记’意味着精炼和准确,但这本书中对一些需要深入理解才能掌握的政策法规条文的解读,流于表面,甚至有些术语的解释不够严谨。特别是关于陕西省地方性法规和特定政策的部分,它的描述过于笼统,几乎就是对官方文件的简单摘录,缺乏解读和实际案例的支撑。备考事业单位,靠的不仅仅是死记硬背法律条文,更重要的是理解这些条文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场景和精神实质。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不到位,它只告诉你“是什么”,却从未深入解释“为什么是这样”以及“实际操作中如何避免误区”。如果考试真的深入到应用层面,手持此书,我恐怕会感到底气不足,因为我只是背诵了几个孤立的知识点,而非真正内化了这门学科的精髓。这份“速记”似乎只停留在停留在背诵“名词解释”的初级阶段。

评分

我花了两天时间试图用荧光笔和便利贴来“改造”这本书,但效果微乎其微。重点在于,内容结构上的逻辑跳跃感太强了。它似乎是把历年真题中的考点生硬地拼凑起来,缺乏一个宏观的、由浅入深的理论体系构建。例如,在讲解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的数量关系部分时,前一页还在强调某种特定公式的应用场景,下一页突然就跳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逻辑判断模型,中间缺失了必要的过渡和对比分析。这让习惯于系统学习的考生感到非常困惑,就像是看一部剪辑混乱的电影,场景之间的衔接完全靠猜。我更倾向于认为,编写者可能更专注于罗列“考过什么”,而非“为什么这么考”以及“如何更巧妙地解决”。对于基础薄弱的考生来说,这种“高频速记”更像是一盆冷水,直接浇灭了他们建立知识体系的希望。它更适合那些本身已经对公共基础知识有扎实基础,只是需要临阵磨枪查漏补缺的“学霸”群体,而对于像我这样需要从头搭建知识框架的普通人而言,这本书的实用性大打折扣,与其说是“辅导教材”,不如说是“考点索引”。

评分

从购买体验和后续使用来看,这本书的“时效性”也令人堪忧。2017年的版本,对于一个不断更新的公共管理领域来说,信息更新的速度可能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求。尽管基础理论变化不大,但涉及到最新的国家政策导向、政府改革方向,或者最新的统计数据,这本书里的内容就显得有些滞后了。作为一个严肃的备考资料,我希望它能紧跟时事,反映最新的官方口径。然而,这本书的出版时间,意味着它无法覆盖到后续几年的重大政策变动,这在选择题中往往是命中的关键。我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去核对书本上某些数据或政策描述是否依然有效,这无疑增加了额外的学习负担,完全违背了“速记”追求效率的初衷。买一本辅导书,就是图个省心省力,希望它能提供最准确、最新的信息,而不是让我成为一个“版本校验员”。

评分

放弃了,谁要低价出售啊

评分

正在学习,考完再细评。

评分

为媳妇考试买的,还是不错的

评分

知识点较全,慢慢看吧。

评分

里边有错别字,所以肯定不是正版,但不影响备考

评分

东西早收到了,书本印刷质量还不错,近来比较忙,这才进行评价!

评分

很不错,一直在京东买,很方便

评分

好,物有所值,第一天晚上下单,第二天中午到货,给京东点个赞

评分

很好的一套复习资料,性价比很高,个人觉得还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