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同時用函數式方法和傳統方法介紹瞭主要的基本算法和數據結構,數據結構部分包括二叉樹、紅黑樹、AVL樹、Trie、Patricia、後綴樹、B樹、二叉堆、二項式堆、斐波那契堆、Pairing堆、隊列、序列等;基本算法部分包括各種排序算法、序列搜索算法,字符串匹配算法(KMP等),深度優先、廣度有限搜索算法、貪心算法以及動態規劃。
劉新宇,1999年和2001年分彆獲得清華大學自動化係學士和碩士學位,之後長期從事軟件研發工作。他關注基本算法和數據結構,尤其是函數式算法,目前就職於***中國倉儲和物流技術團隊。
序一 常成博士,4數網主編
序二 姚鼕,YY直播架構師
前言
第一部分 樹
第1章 二叉搜索樹:數據結構中的“hello world” 3
1.1 定義 3
1.2 數據組織 5
1.3 插入 6
1.4 遍曆 8
1.5 搜索 10
1.5.1 lookup 10
1.5.2 最小元素和最大元素 11
1.5.3 前驅和後繼 12
1.6 刪除 14
1.7 隨機構建二叉搜索樹 18
第2章 插入排序的進化 19
2.1 簡介 19
2.2 插入 20
2.3 改進一:二分查找 20
2.4 改進二:使用鏈錶 22
2.5 使用二叉搜索樹的最終改進 26
2.6 小結 27
第3章 並不復雜的紅黑樹 28
3.1 紅黑樹的定義 32
3.2 插入 33
3.3 刪除 36
3.4 命令式的紅黑樹算法 * 44
3.5 小結 47
第4章 AVL樹 48
4.1 AVL樹的定義 48
4.2 插入 51
4.2.1 平衡調整 53
4.2.2 模式匹配 57
4.3 刪除 59
4.4 AVL樹的命令式算法 * 59
4.5 小結 63
第5章 基數樹:Trie和Patricia 65
5.1 整數Trie 65
5.1.1 整數Trie的定義 67
5.1.2 插入 67
5.1.3 查找 69
5.2 整數Patricia 70
5.2.1 定義 71
5.2.2 插入 72
5.2.3 查找 78
5.3 字符Trie 80
5.3.1 定義 80
5.3.2 插入 81
5.3.3 查找 83
5.4 字符Patricia 84
5.4.1 定義 84
5.4.2 插入 85
5.4.3 查找 90
5.5 Trie和Patricia的應用 92
5.5.1 電子詞典和單詞自動補齊 92
5.5.2 T9輸入法 97
5.6 小結 102
第6章 後綴樹 103
6.1 後綴Trie 104
6.1.1 節點轉移和後綴鏈接 105
6.1.2 on-line構造 107
6.2 後綴樹 111
6.3 後綴樹的應用 121
6.3.1 字符串搜索和模式匹配 121
6.3.2 查找最長重復子串 123
6.3.3 查找最長公共子串 125
6.3.4 查找最長迴文 127
6.3.5 其他 128
6.4 小結 128
第7章 B樹 129
7.1 插入 131
7.2 刪除 139
7.2.1 刪除前預閤並 139
7.2.2 先刪除再修復 139
7.3 搜索 153
7.4 小結 155
第二部分 堆
第8章 二叉堆 159
8.1 用數組實現隱式二叉堆 159
8.1.1 定義 159
8.1.2 Heapify 160
8.1.3 構造堆 163
8.1.4 堆的基本操作 164
8.1.5 堆排序 168
8.2 左偏堆和skew堆:顯式的二叉堆 169
8.2.1 定義 170
8.2.2 閤並 172
8.2.3 基本堆操作 173
8.2.4 使用左偏堆實現堆排序 174
8.2.5 skew堆 174
8.3 伸展堆 177
8.3.1 定義 177
8.3.2 堆排序 183
8.4 小結 183
第9章 從吃葡萄到世界杯:選擇排序的進化 184
9.1 查找最小元素 186
9.1.1 標記 186
9.1.2 分組 188
9.1.3 選擇排序的性能 189
9.2 細微改進 190
9.2.1 比較方法參數化 190
9.2.2 細微調整 191
9.2.3 雞尾酒排序 192
9.3 本質改進 196
9.3.1 錦標賽淘汰法 196
9.3.2 使用堆排序進行最後的改進 204
9.4 小結 204
第10章 二項式堆、斐波那契堆和配對堆 205
10.1 二項式堆 205
10.1.1 定義 205
10.1.2 基本的堆操作 209
10.2 斐波那契堆 220
10.2.1 定義 220
10.2.2 基本堆操作 221
10.2.3 彈齣操作的性能分析 230
10.2.4 減小key 232
10.2.5 “斐波那契堆”名字的由來 234
10.3 配對堆 237
10.3.1 定義 237
10.3.2 基本堆操作 238
10.4 小結 244
第三部分 隊列和序列
第11章 並不簡單的隊列 247
11.1 單嚮鏈錶和循環緩衝區實現的隊列 247
11.1.1 單嚮鏈錶實現 247
11.1.2 循環緩衝區實現 251
11.2 純函數式實現 253
11.2.1 雙列錶隊列 254
11.2.2 雙數組隊列:一種對稱實現 255
11.3 小改進:平衡隊列 257
11.4 進一步改進:實時隊列 259
11.5 惰性實時隊列 266
11.6 小結 269
第12章 序列:最後一塊磚 271
12.1 二叉隨機訪問列錶 271
12.1.1 普通數組和列錶 271
12.1.2 使用森林錶示序列 272
12.1.3 在序列的頭部插入 273
12.2 二叉隨機訪問列錶的數值錶示 279
12.3 命令式雙數組列錶 285
12.3.1 定義 285
12.3.2 插入和添加 286
12.3.3 隨機訪問 286
12.3.4 刪除和平衡 287
12.4 可連接列錶 289
12.5 手指樹 293
12.5.1 定義 293
12.5.2 嚮序列的頭部插入元素 295
12.5.3 從頭部刪除元素 298
12.5.4 刪除時處理不規則的手指樹 300
12.5.5 在序列的尾部添加元素 304
12.5.6 從尾部刪除元素 306
12.5.7 連接 307
12.5.8 手指樹的隨機訪問 312
12.6 小結 325
第四部分 排序和搜索
第13章 分而治之:快速排序和歸並排序 329
13.1 快速排序 329
13.1.1 基本形式 330
13.1.2 嚴格弱序 331
13.1.3 劃分 331
13.1.4 函數式劃分算法的小改進 335
13.2 快速排序的性能分析 337
13.3 工程實踐中的改進 340
13.4 針對最差情況的工程實踐 348
13.5 其他工程實踐 351
13.6 其他 351
13.7 歸並排序 352
13.8 原地歸並排序 360
13.8.1 死闆原地歸並 360
13.8.2 原地工作區 362
13.8.3 原地歸並排序與鏈錶歸並排序 366
13.9 自然歸並排序 368
13.10 自底嚮上歸並排序 374
13.11 並行處理 377
13.12 小結 377
第14章 搜索 379
14.1 序列搜索 379
14.1.1 分而治之的搜索 379
14.1.2 信息復用 400
14.2 解的搜索 428
14.2.1 深度優先搜索和廣度優先搜索 428
14.2.2 搜索最優解 468
14.3 小結 498
附錄 列錶 500
列錶的定義 500
列錶的基本操作 502
變換 527
提取子列錶 536
fold 543
搜索和匹配 549
zip和unzip 555
小結 558
參考文獻 559
索引 563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發現作者似乎非常注重算法的“工程化”應用,以及在實際場景中可能遇到的挑戰。我猜想,書中可能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會涉及大量的代碼示例、性能分析,甚至是與實際開發相關的最佳實踐。我一直認為,再好的算法,如果不能落地,或者在實際部署中遇到各種問題,那麼它的價值就會大打摺扣。所以,我非常期待看到書中如何將抽象的算法概念與具體的工程實現相結閤,例如如何優化空間和時間復雜度,如何處理大規模數據,以及如何在不同的硬件平颱上進行高效的運行。這樣的內容,對於我這樣希望將算法知識轉化為實際生産力的人來說,無疑是極具價值的。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似乎相當獨特,既有學術的嚴謹,又帶著一種彆樣的文學色彩,讀起來不像枯燥的技術手冊,更像是一場智識的探險。作者在描述算法時,似乎善於運用一些巧妙的比喻和生動的類比,將那些原本抽象的概念變得形象易懂。我喜歡這種能夠將復雜問題簡單化,卻又不失其深度的敘述方式。而且,書中似乎還融入瞭一些作者對算法發展趨勢的獨到見解,以及對未來可能齣現的新算法的展望。這種前瞻性的思考,能夠幫助我更好地把握學科的發展方嚮,從而在未來的學習和研究中占據主動。能夠有這樣的思考和洞察,這本書就已經超越瞭一般的教材範疇,成為瞭一本值得反復品讀的良師益友。
評分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就被它傳遞齣的那種“重量感”所吸引。不是指書的物理重量,而是它所散發齣的知識密度和深度。第一眼掃過去,那些熟悉的術語和概念,但又似乎隱藏著某種我從未觸及的角度。我想,這本書很可能是對那些經典算法進行瞭一次全新的審視,或許是引入瞭最新的研究成果,又或者是從一個更基礎、更普適的原理齣發,去剖析它們的內在邏輯。我特彆期待看到書中對一些復雜算法的闡述,比如動態規劃、圖論算法,甚至是那些在機器學習中至關重要的算法,是否能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講解。我喜歡那種能夠顛覆我原有認知的解讀方式,而不是簡單地重復市麵上隨處可見的知識。如果這本書真的能做到這一點,那麼它在我心目中的價值將是不可估量的。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相當引人注目,簡潔的綫條勾勒齣抽象的圖騰,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一種深邃與理性。封麵的色彩搭配也很有考究,暗色調中點綴著明亮的元素,仿佛在訴說著黑暗中蘊藏的智慧。迫不及待地翻開扉頁,紙張的觸感也相當不錯,有一種溫潤而厚實的感覺,這是許多紙質書迷所看重的細節。目錄的排版清晰明瞭,每一章的標題都經過深思熟慮,既概括瞭內容,又激發瞭讀者的好奇心。雖然我還沒有深入閱讀,但僅從這些初步的觀察來看,這本書在齣版製作上就顯得非常有誠意,這足以讓我在還沒開始“啃”內容之前,就對其産生極大的好感和期待。這種對細節的追求,往往預示著內容的質量也不會差到哪裏去。我猜想,作者在內容上也應該花費瞭不少心思,力求做到既嚴謹又易於理解,能夠真正地觸及到算法的核心。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看起來非常嚴謹,從基礎概念的鋪陳,到理論推導的深入,再到應用場景的拓展,邏輯鏈條環環相扣,仿佛在帶領讀者一步步登上智慧的高峰。我尤其欣賞那種能夠從最根本的問題齣發,然後逐步構建起復雜理論體係的敘述方式。這樣的好處在於,即便讀者在某些地方遇到理解上的障礙,也可以迴溯到源頭,找到清晰的指引。而且,好的算法書籍往往不僅僅是羅列公式和代碼,更重要的是要闡釋算法背後的思想和哲學,比如為什麼這樣的設計是有效的,它解決瞭什麼樣的問題,又在哪些方麵存在局限性。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不僅僅教我“怎麼做”,更重要的是讓我理解“為什麼這麼做”,以及如何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創新。
評分難,說十遍……算法這玩意反人類
評分書質量可以!
評分正在看
評分翻瞭一小會兒 有幫助
評分物流真的快!
評分挺好~~~~~~~~~
評分哈哈哈哈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評分好評
評分寫的很好很專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