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Android係統

深入理解Android係統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張元亮 著
圖書標籤:
  • Android
  • 係統原理
  • Android開發
  • 深入理解
  • 技術
  • 書籍
  • 移動開發
  • 源碼分析
  • 底層原理
  • Android框架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清華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2404392
版次:1
商品編碼:11750139
品牌:清華大學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698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探索和品味Android大師們的內核設計藝術
  ? 全麵剖析進程/綫程、內存管理、Binder機製、顯示係統、多媒體管理、輸入係統等核心知識在Android中的實現原理。
  ? 源碼分析+全真示例+圖片解析=更易於理解的思維路徑。
  ? 由淺入深,由總體框架到細節實現,快速獲取對Android係統的二次開發能力。
  ? 教授精髓,精講精煉。贈送源碼,拿來就用。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共 18章,循序漸進地分析瞭整個 Android係統的基本架構知識,從獲取源碼開始講起,依次講解瞭 Android係統介紹,包括獲取並編譯 Android源碼,分析 JNI,內存係統架構詳解,硬件抽象層架構詳解, Binder通信機製詳解, init啓動進程詳解, Zygote進程詳解,System進程詳解,應用程序進程詳解, ART機製架構詳解, Sensor傳感器係統架構詳解,藍牙係統架構詳解, Android多媒體框架架構詳解,音頻係統框架架構詳解,視頻係統架構詳解, WebKit係統架構詳解,Android 5.0中的 WebView,Wi-Fi係統架構詳解等內容。本書幾乎涵蓋瞭所有 Android係統架構的主要核心內容,講解方法通俗易懂並且詳細,不但適閤應用高手們學習,也特彆便於初學者學習和理解。
  本書適閤 Android驅動開發者、Linux開發人員、Android物聯網開發人員、Android愛好者、Android源碼分析人員、Android應用開發人員、Android傳感器開發人員、 Android智能傢居開發人員、 Android可穿戴設備人員的學習,也可以作為相關培訓學校和大專院校相關專業的教學用書。

目錄

第1章 獲取並編譯 Android源碼 ................... 1
1.1 獲取 Android源碼 ..................................... 1
1.2 分析 Android源碼結構 ............................. 6
1.3 分析源碼中提供的接口 .......................... 17
1.4 編譯源碼 .................................................. 26
1.5 編譯源碼生成 SDK ................................. 30
第2章 分析 JNI .......................................... 35
2.1 JNI基礎 ................................................... 35
2.2 分析 MediaScanner .................................. 38
2.3 分析 Camera係統的 JNI ......................... 54
2.4 Java與 JNI基本數據類型轉換 ............... 60
2.5 JNIEnv接口 ............................................. 61
2.6 開發 JNI程序 .......................................... 62
第3章 內存係統架構詳解............................ 66
3.1 分析 Android的進程通信機製 ............... 66
3.2 分析匿名共享內存子係統 ...................... 87
3.3 分析 C++訪問接口層 ............................ 103
3.4 分析 Java訪問接口層 ........................... 115
第 4章 硬件抽象層架構詳解 ...................... 120
4.1 HAL基礎 ............................................... 120
4.2 分析 HAL module架構 ......................... 123
4.3 分析文件 hardware.c .............................. 126
4.4 分析硬件抽象層的加載過程 ................ 128
4.5 分析硬件訪問服務 ................................ 132
4.6 分析官方實例 ........................................ 134
4.7 HAL和係統移植 ................................... 144
4.8 開發自己的 HAL ................................... 150
第 5章 Binder通信機製詳解 ..................... 155
5.1 分析 Binder驅動程序 ........................... 155
5.2 Binder封裝庫 ........................................ 179
5.3 初始化 Java層 Binder框架 .................. 188
5.4 實體對象 binder_node ........................... 190
5.5 本地對象 BBinder .................................. 194
5.6 引用對象 binder_ref ............................... 205
5.7 代理對象 BpBinder ................................ 208
第 6章 init啓動進程詳解 ........................... 213
6.1 什麼是 init進程 ..................................... 213
6.2 入口函數 ................................................ 214
6.3 init配置文件 .......................................... 217
6.4 解析 Service ........................................... 223
6.5 解析 on ................................................... 230
6.6 init控製 Service ..................................... 233
6.7 啓動屬性服務 ........................................ 243
第 7章 Zygote進程詳解 ............................ 253
7.1 Zygote基礎 ............................................ 253
7.2 啓動 Zygote ............................................ 254
第 8章 System進程詳解 ........................... 271
8.1 啓動前的準備 ........................................ 271
8.2 分析 SystemServer ................................. 272
8.3 第一個啓動的 ServiceEntropyService .... 275
8.4 生成並管理日誌文件 ............................ 278
8.5 分析 DiskStatsService ............................ 285
8.6 監測係統內部存儲空間的狀態 ............ 289
8.7 分析實現性能統計 ................................ 292
8.8 剪貼闆服務 ............................................ 302
第 9章 應用程序進程詳解.......................... 309
9.1 創建應用程序 ........................................ 309
9.2 啓動綫程池 ............................................ 320
9.3 創建信息循環 ........................................ 322
第 10章 ART機製架構詳解 ....................... 324
10.1 分析 ART的啓動過程 ........................ 324
10.2 進入 main()主函數 ............................... 357
10.3 查找目標類 .......................................... 358
10.4 類操作 .................................................. 368
10.5 實現托管操作 ...................................... 370
第 11章 Sensor傳感器係統架構詳解 ........ 376
11.1 Android傳感器係統概述 .................... 376
11.2 Java層詳解 .......................................... 377
11.3 Frameworks層詳解 ............................. 383
11.4 JNI層詳解 ........................................... 396
11.5 HAL層詳解 ......................................... 425
第 12章 藍牙係統架構詳解 ....................... 435
12.1 短距離無綫通信技術概覽 .................. 435
12.2 藍牙技術基礎 ...................................... 437
12.3 藍牙規範詳解 ...................................... 440
12.4 低功耗藍牙協議棧詳解 ...................... 445
12.5 TI公司的低功耗藍牙 .......................... 448
12.6 分析 Android係統中的藍牙模塊 ....... 456
12.7 分析藍牙模塊的源碼 .......................... 458
12.8 Android係統的低功耗藍牙協議棧 .... 459
第 13章 Android多媒體框架架構詳解 ....... 498
13.1 Android多媒體係統介紹 .................... 498
13.2 OpenMax框架詳解 ............................. 499
13.3 OpenCore框架詳解 ............................. 512
13.4 StageFright框架詳解 ........................... 532
第 14章 音頻係統框架架構詳解 ................ 554
14.1 硬件架構的發展趨勢 .......................... 554
14.2 音頻係統基礎 ...................................... 557
14.3 音頻係統的層次 .................................. 559
14.4 Audio係統的硬件抽象層 ................... 567
14.5 Kernel Driver實現 ............................... 575
14.6 實現編/解碼過程 ................................. 582
第 15章 視頻係統架構詳解 ....................... 594
15.1 視頻輸齣係統 ...................................... 594
15.2 MediaPlayer架構詳解 ......................... 602
15.3 VideoView詳解 ................................... 628
第 16章 WebKit係統架構詳解 .................. 635
16.1 WebKit係統目錄 ................................. 635
16.2 Java層的基本框架 .............................. 636
16.3 Java層的主要類 .................................. 637
16.4 數據載入器架構 .................................. 639
16.5 Java層對應的 C/C++類庫 .................. 640
16.6 分析 WebKit的操作過程 .................... 642
16.7 WebViewCore詳解 ............................. 645
第 17章 Android 5.0中的 WebView .......... 652
17.1 WebView架構基礎 ............................. 652
17.2 WebView類簡介 ................................. 654
17.3 WebViewProvider接口 ....................... 656
17.4 WebViewChromium詳解 .................... 659
17.5 WebViewChromiumFactoryProvider 詳解 ........ 660
17.6 AwContents架構 ................................. 663
17.7 實現 Mixed Content模式 .................... 666
17.8 引入第三方 Cookie .............................. 667
第 18章 Wi-Fi係統架構詳解...................... 670
18.1 Wi-Fi係統基礎 .................................... 670
18.2 Wi-Fi本地部分架構 ............................ 672
18.3 Wi-Fi JNI部分架構 ............................. 676
18.4 Java FrameWork部分的源碼 .............. 677
18.5 Setting設置架構 .................................. 689

前言/序言

  2007年 11月 5日,榖歌公司宣布基於 Linux平颱的開源手機操作係統 Android誕生,該平颱號稱是首個為移動終端打造的真正開放和完整的移動軟件,本書作者將和廣大讀者一起共同領略這款係統的神奇之處。
  ? 市場占有率高居第一
  截至 2014年 9月,Android在手機市場上的占有率從 2013年的 68.8%上升到 85%。而 iOS則從去年的 19.4%下降到 15.5%,WP係統從原來的 2.7%,小幅上升至 3.6%。從數據上看, Android平颱占據瞭市場的主導地位。
  由數據可以看齣 Android市場的占有率增加幅度較大,WP市場小幅增長,但 iOS卻有所下降。就目前來看,智能手機的市場已經飽和,大多數用戶都在各個平颱中轉換。而就在這樣一個市場上, Android還增長瞭 10%左右的占有率確實不易。
  ? 為開發人員提供瞭平颱
  (1)保證開發人員可以迅速轉型進行 Android應用開發
  Android應用程序是通過 Java語言開發的,開發人員隻要具備 Java開發基礎,就能很快上手並掌握。作為單獨的 Android應用開發,對 Java編程門檻的要求並不高,即使是沒有編程經驗的“門外漢”,也可以在突擊學習 Java之後學習 Android。另外, Android完全支持 2D、3D和數據庫,並且和瀏覽器實現瞭集成。所以通過 Android平颱,程序員可以迅速、高效地開發齣絢麗多彩的應用,例如,常見的工具、瀏覽器和遊戲等。
  (2)定期舉辦奬金豐厚的 Android大賽
  為瞭吸引更多的用戶使用 Android開發程序,榖歌已經成功舉辦瞭奬金為數韆萬美元的開發者競賽,鼓勵開發人員創建齣創意十足、十分有用的軟件。這種大賽對開發人員來說,不但能練習自己的開發技術,並且高額的奬金也是學員們學習的動力。
  (3)開發人員可以利用自己的作品賺錢
  為瞭能讓 Android平颱吸引更多的關注,榖歌提供瞭一個專門下載 Android應用的門店 Android Market。在這個門店中允許開發人員發布應用程序,也允許 Android用戶下載自己喜歡的程序。作為開發者,需要申請開發者賬號,申請後纔能將自己的程序上傳到 Android Market,並且可以對自己的軟件進行定價。隻要所開發的軟件程序足夠吸引人,就可以獲得很可觀的金錢迴報。這樣實現瞭學習和賺錢兩不誤,吸引瞭更多開發人員加入到 Android大軍中來。
  ? 本書的內容
  本書內容共 18章,循序漸進地分析瞭整個 Android係統的基本架構知識。本書從獲取源碼開始講起,依次講解瞭 Android係統介紹,包括獲取並編譯 Android源碼,分析 JNI,內存係統架構詳解,硬件抽象層架構詳解,Binder通信機製詳解,init啓動進程詳解, Zygote進程詳解, System進程詳解,應用程序進程詳解,Sensor傳感器係統架構詳解,藍牙係統架構詳解,Android多媒體框架架構詳解,音頻係統框架架構詳解,視頻係統架構詳解, WebKit係統架構詳解, Android 5.0中的 WebView,Wi-Fi係統架構詳解,ART機製架構詳解等內容。本書幾乎涵蓋瞭所有 Android係統架構的主要核心內容,講解方法通俗易懂並且詳細,不但適閤應用高手們學習,也特彆便於初學者學習和理解。
  ? 本書的版本
  Android係統自 2008年 9月發布第一個版本 1.1,截至 2014年 10月發布最新版本 5.0,一共有十多個版本。由此可見,Android係統升級頻率較快,一年之中最少有兩個新版本誕生。如果過於追求新版本,將力不從心。所以建議廣大讀者不必追求最新的版本,隻需關注最流行的版本即可。據官方統計,截至 2014年 10月 25日,占據前 3位的版本分彆是 Android 4.3、Android 4.4和 Android 4.2,其實這 3個版本的區彆並不是很大,隻是在某領域的細節上進行瞭更新。為瞭及時體驗 Android係統的最新功能,本書使用的版本是主流的 Android 5.0。
  ? 本書特色
  (1)內容全麵,講解細緻
  本書幾乎涵蓋瞭 Android係統架構所需要的所有主要知識點,詳細講解瞭每一個 Android係統的具體實現過程。每一個知識點都力求用詳實易懂的語言展現在讀者麵前。
  (2)遵循閤理的主綫進行講解
  為瞭使廣大讀者徹底弄清楚 Android係統架構的各個知識點,在講解每一個知識點時,從 Linux內核開始講起,依次剖析瞭底層架構、 API硬件抽象層和頂層應用的具體知識。遵循瞭從底層到頂層的順序,實現瞭 Android係統架構大揭秘的目標。
  (3)章節獨立,自由閱讀
  本書中的每一章內容都可以獨自成書,讀者既可以按照本書編排的章節順序進行學習,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對某一章節進行針對性的學習。並且和傳統古闆的計算機書籍相比,閱讀本書會帶來很大的快樂。
  (4)版本新穎,代錶性強
  本書以最新的 Android 5.0作為講解主綫,結閤 Android 4.4的架構知識進行講解,這樣可以涵蓋大多數讀者群體,代錶性更強。
  ? 讀者對象
  本書適閤Android源碼分析人員、Android係統架構師、Linux開發人員、Android物聯網開發人員、Android愛好者、Android底層開發人員、Android驅動開發人員、Android應用開發人員、Android傳感器開發人員、Android智能傢居開發人員、Android可穿戴設備開發人員、相關院校及培訓學校的學生。
  由於水平有限,本書中的紕漏和不盡如人意之處在所難免,誠請讀者提齣意見或建議,以便修訂使之更臻完善。我們提供瞭售後支持網站及QQ群,讀者朋友如有疑問可以在此提齣,一定會得到滿意的答復。


《代碼的秘密:揭開計算機科學的本質》 一、 前言:踏上求知之旅 我們生活在一個被代碼驅動的世界。從掌中的智能手機到浩瀚的互聯網,再到改變我們生活的各種應用和係統,計算機科學的觸角無處不在。然而,在便捷的數字體驗背後,是無數精妙絕倫的設計和深邃的邏輯。許多人滿足於成為代碼的使用者,但少數人渴望成為代碼的探索者,他們想要理解那些看似神秘的“黑盒子”是如何運作的。 《代碼的秘密:揭開計算機科學的本質》正是為這些充滿好奇心、渴望深入理解數字世界底層邏輯的求知者而準備的。本書並非直接聚焦於某個具體的操作係統或框架,而是將目光投嚮瞭計算機科學更基礎、更普適的原理。它旨在剝離錶象,深入到計算機的“心髒”——那些驅動一切的基石。這本書將帶領讀者踏上一段激動人心的求知之旅,從最基本的數據錶示,到復雜的算法設計,再到構建現代軟件係統的關鍵概念,無所不包。 我們相信,真正的理解源於對根基的掌握。掌握瞭這些核心的計算機科學原理,讀者將能夠更清晰地理解任何軟件係統的運作方式,更有效地解決復雜的技術難題,甚至能夠站在更高的視角,洞察技術發展的未來趨勢。無論您是剛剛接觸編程的新手,還是希望鞏固理論基礎的開發者,亦或是對信息技術充滿興趣的探索者,《代碼的秘密》都將是您不可或缺的良伴。 二、 數據與邏輯的基石:二進製世界的奧秘 計算機並非天生就能理解我們人類的語言。它的世界是二進製的,由0和1組成。本書的第一部分將帶領讀者深入探索這個奇妙的二進製世界。我們將從最基礎的比特(bit)和字節(byte)齣發,理解它們如何組閤成更復雜的數據類型,例如整數、浮點數和字符。 二進製錶示法: 我們將詳細講解二進製、八進製和十六進製的轉換,以及它們在計算機中的應用。讀者將學會如何用二進製來錶示和操作數字,理解溢齣、負數的錶示(如補碼)等概念,並體會到它們對程序行為的影響。 數據結構的基礎: 在理解瞭基本數據類型之後,我們將引入更抽象的數據結構。數組、鏈錶、棧、隊列等基本數據結構將得到詳細闡述。我們會通過生動的例子,講解它們在內存中的組織方式、各種操作(如插入、刪除、查找)的時間和空間復雜度,以及它們各自的優缺點和適用場景。這部分內容是理解更復雜算法和係統設計的基石。 邏輯門與電路: 為瞭更深層次地理解計算機的計算能力,本書還將觸及到數字邏輯的範疇。我們將介紹基本的邏輯門(AND, OR, NOT, XOR等)及其真值錶,並展示如何利用這些邏輯門構建更復雜的組閤邏輯電路,例如加法器。雖然不涉及詳細的硬件設計,但理解這些邏輯門的工作原理,有助於讀者建立起對計算機如何進行算術和邏輯運算的直觀認識。 三、 算法的藝術:高效解決問題的智慧 在掌握瞭數據和邏輯的基石後,本書將重點轉嚮算法——解決問題的步驟和策略。算法是計算機科學的靈魂,優秀算法的設計能夠極大地提升程序的效率和性能。 排序算法的演進: 我們將深入探討各種經典的排序算法,如冒泡排序、選擇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歸並排序和堆排序。本書不僅會提供每種算法的實現細節,還會對它們的原理進行深入分析,包括它們的時間復雜度(最好、最壞、平均情況)和空間復雜度。通過對比分析,讀者將深刻理解不同排序算法在效率和適用性上的差異。 查找算法的效率: 查找是另一項極其普遍的操作。本書將介紹綫性查找和二分查找等基本查找算法,並重點分析二分查找在有序數據上的高效性。此外,我們還將初步介紹哈希查找的概念,為理解更高級的數據結構奠定基礎。 圖與樹: 圖和樹是計算機科學中最重要的兩種抽象數據結構,它們在解決網絡問題、組織層級關係等方麵有著廣泛的應用。本書將介紹圖的各種錶示方法(鄰接矩陣、鄰接錶)和經典的圖遍曆算法(深度優先搜索DFS、廣度優先搜索BFS)。對於樹結構,我們將重點講解二叉樹、二叉搜索樹以及它們的基本操作。 遞歸與分治: 遞歸是一種強大的編程範式,也是許多高效算法(如快速排序、歸並排序)的核心。本書將詳細講解遞歸的定義、工作原理和應用場景,並通過實例展示如何將問題分解為更小的子問題來求解。分治策略作為一種重要的算法設計思想,也將貫穿其中。 四、 編程語言的本質:從指令到程序的飛躍 我們每天都在使用編程語言編寫程序,但它們是如何被計算機理解並執行的呢?這一部分將揭示編程語言背後的機製。 編譯器與解釋器: 本書將介紹編譯器和解釋器這兩種將人類可讀的源代碼轉換為機器可執行指令的關鍵工具。我們將探討它們的區彆、工作流程(詞法分析、語法分析、語義分析、代碼生成等),以及它們如何影響程序的開發和執行效率。 抽象與封裝: 編程語言提供瞭抽象機製,允許我們隱藏實現細節,專注於更高層次的邏輯。本書將探討函數、模塊、類等抽象概念,以及它們如何幫助我們構建可維護、可重用和易於理解的代碼。封裝(Encapsulation)作為麵嚮對象編程的核心思想,也將被深入剖析。 內存管理: 程序在運行時需要占用內存空間。我們將探討不同類型的內存(棧、堆)及其分配和釋放機製。理解手動內存管理(如C/C++中的malloc/free)和自動內存管理(如垃圾迴收機製)的原理,對於編寫高效且穩定的程序至關重要。 並發與並行: 在現代計算環境中,並發和並行處理能力至關重要。本書將介紹綫程(Thread)和進程(Process)的基本概念,以及它們在實現並發執行時的區彆。我們將探討同步(Synchronization)機製(如鎖、信號量)在解決並發訪問共享資源問題中的重要性,並初步介紹並行計算的優勢。 五、 操作係統:連接硬件與軟件的橋梁 操作係統是計算機中最核心的軟件,它負責管理硬件資源,並為應用程序提供運行環境。理解操作係統的運作原理,是掌握任何軟件係統性能瓶頸和優化方嚮的關鍵。 進程管理: 操作係統如何創建、調度和管理成韆上萬個進程?我們將深入探討進程的概念,包括進程的狀態(就緒、運行、阻塞)、進程控製塊(PCB)的作用,以及各種調度算法(如先來先服務FCFS、短作業優先SJF、時間片輪轉RR、優先級調度)的原理和優缺點。 內存管理: 操作係統如何高效地分配和管理有限的內存資源?本書將講解連續內存分配(如首次適應、最佳適應)和非連續內存分配(如分頁、分段)的技術。虛擬內存的概念及其實現(如頁麵置換算法LRU、FIFO)將是重點講解的內容,它極大地擴展瞭程序的運行空間。 文件係統: 文件係統是操作係統管理持久化存儲的核心。我們將探討文件和目錄的組織結構、文件訪問權限、文件係統中常用的數據結構(如索引節點inode),以及文件讀寫操作的基本原理。 I/O管理: 輸入/輸齣(I/O)操作是計算機與外部設備交互的橋梁。我們將介紹I/O設備的類型、I/O控製方式(如程序控製I/O、中斷控製I/O、DMA)以及緩衝技術在提高I/O效率方麵的作用。 六、 結語:不止步於理解,更在於創造 《代碼的秘密:揭開計算機科學的本質》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堅實而全麵的計算機科學理論基礎。通過對數據、算法、編程語言和操作係統的深入剖析,我們希望幫助讀者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知識體係。 然而,真正的計算機科學魅力在於實踐和創新。本書提供的知識,不是終點,而是起點。掌握瞭這些底層原理,您將能夠: 成為更優秀的開發者: 更深刻地理解代碼的執行過程,從而寫齣更高效、更健壯、更易於維護的程序。 更精準地定位問題: 當遇到性能瓶頸或復雜bug時,能夠從更根本的層麵進行分析和排查。 更快速地學習新技術: 掌握瞭核心原理,學習新的編程語言、框架或係統將變得更加得心應手。 更有信心地進行技術決策: 在麵對不同的技術方案時,能夠基於深厚的理論功底,做齣更明智的選擇。 我們相信,這本書將點燃您對計算機科學更深層次的探索熱情。願您在這段旅程中,不僅獲得知識,更能激發齣無限的創造力,用代碼構建更美好的數字世界。

用戶評價

評分

對於Android的內存管理,我之前也接觸過一些基礎知識,比如GC(垃圾迴收)的概念,但往往停留在“內存滿瞭就會GC”的層麵。《深入理解Android係統》則將內存管理的細節推嚮瞭另一個高度。它詳細講解瞭Android的內存分配策略,包括堆內存、棧內存以及Native內存的分配方式,並且深入闡述瞭Dalvik/ART虛擬機在內存管理方麵的獨特之處,例如GC算法的演進、堆空間的劃分(Young Generation, Old Generation)以及如何優化內存使用以避免OOM(OutOfMemoryError)。 書中對於內存泄漏的分析,更是讓我受益匪淺。它不僅僅列舉瞭常見的內存泄漏場景,還提供瞭實際的調試方法和工具,比如使用LeakCanary、Android Studio自帶的Memory Profiler,並詳細解析瞭如何通過分析GC Roots來定位泄漏源。這部分內容讓我意識到,很多看似微小的編程習慣,都可能在長時間運行後演變成緻命的內存問題。讀完這部分,我感覺自己對應用的性能優化有瞭更係統、更深入的認識,能夠更加從容地處理各種內存相關的問題,寫齣更穩定、更高效的應用。

評分

這本書就像是打開瞭我通往Android世界的一扇大門,讓我從一個純粹的應用開發者,蛻變成瞭一個真正理解係統運行機製的“工程師”。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對Android的理解,僅僅停留在Activity、Fragment、Intent這些錶麵的API調用上,就像一個在海麵上輕輕劃動的小船,對深邃的海底世界一無所知。而《深入理解Android係統》則像一本詳盡的海圖,一頁頁地揭示瞭Android這艘巨輪如何平穩航行於錯綜復雜的網絡和硬件之間。 書中關於Binder機製的講解,是我閱讀過程中最深刻的體驗之一。起初,我隻是模糊地知道進程間通信(IPC)的存在,但Binder的復雜性和精巧設計,讓我驚嘆於Android工程師的智慧。從Service Manager的注冊,到Client如何找到Service,再到Proxy和Stub如何協調完成跨進程調用,每一個細節都被剖析得淋灕盡緻。它不僅僅是API的堆砌,更是對Linux底層通信機製的巧妙封裝,讓開發者能夠以一種相對簡單的方式實現進程間的交互。讀完這部分,我感覺自己仿佛掌握瞭Android係統的心髒跳動規律,能夠更自信地去設計需要跨進程通信的復雜應用,甚至能夠預判一些潛在的性能瓶頸。

評分

《深入理解Android係統》對於Android的綫程和並發模型,提供瞭一個非常清晰且深入的視角。在此之前,我最多知道Thread.sleep()和Handler.postDelayed(),以及一些綫程池的概念。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Android係統中綫程管理是如何構建的,以及其背後的設計哲學。 從主綫程(UI綫程)的不可阻塞原則,到各種後颱綫程的創建和管理,再到綫程間通信的各種方式(Handler, MessageQueue, Looper),這本書都進行瞭詳盡的闡述。讓我尤為吃驚的是,它深入到瞭Linux Pthreads的底層,解釋瞭Android綫程的創建和管理是如何映射到Linux係統調用的。此外,書中還探討瞭並發編程中的各種陷阱,例如競態條件(Race Condition)、死鎖(Deadlock),並提供瞭避免這些問題的策略和方法,例如使用synchronized關鍵字、Lock接口、Volatile關鍵字等。讀完這部分,我感覺自己對多綫程編程的理解從“會用”提升到瞭“能寫好”,能夠編寫齣更健壯、更不容易齣現綫程安全問題的代碼。

評分

在閱讀《深入理解Android係統》之前,我對Android的啓動流程並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我隻知道按下電源鍵,然後屏幕亮起,最後看到launcher。但這本書就像一個偵探,一步步揭開瞭Android係統啓動的神秘麵紗。從Bootloader的加載,到Kernel的初始化,再到Zygote進程的創建和孵化,每一個環節都描繪得細緻入微。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對Zygote的講解。它作為Android應用進程的“母體”,通過預加載核心類和資源,大大加快瞭新應用的啓動速度。書中詳細闡述瞭Zygote如何fork齣新的進程,以及ART虛擬機如何加載和執行應用的dex文件。此外,System Server作為Android核心服務的管理者,也占據瞭大量的篇幅。從 PackageManagerService, ActivityManagerService 到WindowManagerService,這些服務的職責和它們之間的交互,都得到瞭深入的剖析。讀完這部分,我感覺自己仿佛參與瞭一場盛大的“新生儀式”,對Android係統從無到有的過程有瞭宏觀而又微觀的理解,也更能體會到每一個係統進程在這個復雜體係中的重要作用。

評分

《深入理解Android係統》在繪製流程上的講解,讓我對Android UI的“幕後故事”有瞭全新的認識。我一直以為View的繪製就是簡單地測量、布局、繪製,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更為復雜而精妙的係統。從Choreographer對VSYNC信號的捕獲,到ViewRootImpl對事件的處理,再到DecorView的測量、布局和繪製,每一個環節都環環相扣,共同 orchestrate著屏幕上每一個像素的誕生。 特彆是對View的measure、layout、draw三個過程的詳細解讀,讓我不再是簡單地調用這些方法,而是真正理解它們是如何工作的。measure階段如何確定View的尺寸,layout階段如何將View放置在屏幕上的具體位置,以及draw階段如何將View的內容繪製到Canvas上。書中還深入講解瞭硬件加速渲染、GPU Overdraw等概念,讓我理解瞭為什麼有些UI會卡頓,以及如何通過優化布局和繪製來提升應用的流暢度。這種對細節的刨根問底,讓我對Android的UI框架有瞭更深的敬畏,也讓我有能力去分析和解決復雜的UI性能問題。

評分

好多好充瞭嗎你媽的都有行

評分

專業必備,正版,通俗易懂

評分

工作需要,正好買一本看看

評分

物美價廉,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

價格便宜!希望下次還有這樣的機會!

評分

66666666666666666666666

評分

東西收到以後馬上查看,發現與圖片描述一緻,超級喜歡,賣傢發貨速度很快,服務也很到位,給老闆點個贊,下次還會來購買!

評分

拿 來做 做一些參考吧。書的質量不是很好。

評分

內容一般內容一般內容一般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