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书作者Bob Katz是全球知名母带工程师,三届格莱美奖获得者。
他将其在母带制作方面的经验写成了本书“Mastering  Audio — the art and the science”,成为母带工程师的必读。
第一部分:预备性知识……………………………………………………………………………………… 1
第1章 母带制作的“破冰之旅” ………………………………………………………………………… 2
第2章 设备的连接 ………………………………………………………………………………………… 18
第3章 练耳 ………………………………………………………………………………………………… 25
第4章 字长和抖动 ………………………………………………………………………………………… 32
第5章 分贝的深入探讨 …………………………………………………………………………………… 42
第6章 监听的质量 ………………………………………………………………………………………… 58
第二部分:母带处理技术…………………………………………………………………………………… 63
第7章 将歌曲合并为专辑 …………………………………………………………………………………… 64
第8章 均衡处理技巧 ………………………………………………………………………………………… 77
第9章 如何处理动态,才能卖座又叫好 …………………………………………………………………… 87
第10章 如何处理动态,才能卖座又叫好 ………………………………………………………………… 92
第11章 如何处理动态,才能卖座又叫好 ………………………………………………………………… 105
第12章 降噪 ………………………………………………………………………………………………… 112
第13章 顶级处理器 ………………………………………………………………………………………… 122
第三部分:高级理论与实践技巧…………………………………………………………………………… 137
第14章 如何在21世纪制作出更好的录音作品 …………………………………………………………… 138
第15章 监听系统的搭建 …………………………………………………………………………………… 155
第16章 更多母带处理技巧 ………………………………………………………………………………… 166
第17章 模拟处理和数字处理 ……………………………………………………………………………… 175
第18章 如何在录音、混音和母带制作中获得空间深度感和体积感 …………………………………… 187
第19章 环绕声母带处理 …………………………………………………………………………………… 194
第20章 高采样频率:真的名副其实吗? ………………………………………………………………… 205
第21章 时钟抖动—区分神话与谜团 ……………………………………………………………………… 211
第22章 技术小贴士和小花招 ……………………………………………………………………………… 225
第四部分:结论……………………………………………………………………………………………… 231 
第23章 教育,教育,教育 ………………………………………………………………………………… 232
第五部分:附录……………………………………………………………………………………………… 235
附录1 为广播播出做好准备:事实真相 …………………………………………………………………… 236
附录2 巴别塔音频文件格式 ………………………………………………………………………………… 245
附录3 为磁带与文件的母带处理做准备 ………………………………………………………………… 249
附录4 为黑胶唱片做母带预处理 …………………………………………………………………………… 255
附录5 磁带、光盘与盒子的记录单和标签 ………………………………………………………………… 256
附录6 不同单位之间的转换 ………………………………………………………………………………… 259
附录7 我认为有可能用得到的关于速度的数据 …………………………………………………………… 260
附录8 我认为有可能用得到的关于容量的数据 …………………………………………………………… 262
附录9 有关K-System的补充说明 …………………………………………………………………………… 263
附录10 推荐阅读的书籍、用于设备测试和练耳的CD …………………………………………………… 266
附录11 Eric James小传 …………………………………………………………………………………… 269
附录12 Bob Katz小传 ……………………………………………………………………………………… 270
附录13 术语表 ……………………………………………………………………………………………… 276
后记 本书是如何写作和编辑的…………………………………………………………………………… 283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有一种沉静而专业的质感,深蓝色的背景搭配金色的标题,让人立刻联想到音乐制作中那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我选择购买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承诺要揭示“母带制作技术与艺术”的核心秘密,而且是“第2版”,这通常意味着内容的更新和完善,能让我接触到最新、最实用的知识。在我看来,母带处理不仅仅是简单的音量提升或者EQ调整,它更像是一种最后的艺术雕琢,是音乐作品走向成熟、征服听众的关键一步。许多录音室里,母带工程师就像是验尸官,能找出录音中细微的问题,又能像魔术师一样,让整体听感得到升华。我希望这本书能从技术层面,比如讲解各种母带处理的插件、硬件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不同音乐类型中的应用,提供清晰的指导。同时,我也非常期待它能深入探讨“艺术”的部分,比如如何培养对声音的敏感度,如何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以及如何通过母带处理来强化这些元素。市面上关于录音、混音的书籍很多,但专门深入讲解母带处理的书籍却相对稀少,而且很多都流于表面。所以,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我迫切地想从中学到一些能够真正提升我作品质量的干货,让我的音乐在最后一步,能够展现出它最完美的光彩。
评分在我的音乐制作过程中,混音阶段总是让我觉得相对容易把握,因为那更多的是将各个声部协调起来,让它们在听感上融合。然而,一旦进入母带处理的环节,我就感觉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充满了未知和挑战。我常常发现,即使混音做得再好,最终的母带成品听起来总会感觉“差一点火候”,缺少那种专业录音室出品的“通透感”和“力量感”。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为我指明了一个方向。我最期待的,是它能够详尽地讲解母带处理的核心技术要素。比如,动态范围的控制在母带处理中有多重要?如何恰当地使用限幅器来避免削波失真?在立体声图像处理方面,有哪些值得注意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深入探讨母带处理的“艺术”层面。这不仅仅是关于参数的设置,更是关于如何去“听”音乐,如何理解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以及如何通过母带处理来放大音乐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感染力。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学习到一种“感觉”,一种对声音的直觉判断,并能将其转化为实际的操作。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理解,母带处理是音乐作品走向成熟的最后一道关卡,它能够决定音乐的最终品质,并帮助我的作品在竞争激烈的音乐市场中脱颖而出。
评分对于我这种在家庭工作室摸爬滚打多年的音乐爱好者来说,母带处理一直是一个既令人着迷又充满困惑的领域。我尝试过自己进行母带处理,但往往效果不尽如人意,听起来总是缺乏那种商业发行级别的专业感。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从技术和艺术层面系统讲解母带处理的书籍,而这本《母带处理:母带制作技术与艺术(第2版)》的出现,无疑正是我所需要的。我非常期待它能够深入解析母带处理背后的科学原理,比如数字音频的工作流程,各种处理工具(如EQ、压缩、限幅器、立体声扩展器等)的精确工作机制,以及它们在不同音乐风格中的最佳应用策略。我希望能够学到如何准确地分析音频信号,如何判断音乐的瓶颈,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优化。同时,书中“艺术”的部分尤其吸引我,它意味着我能从这本书中了解到如何培养对声音的鉴赏能力,如何理解音乐的情感诉求,以及如何通过母带处理来提升音乐的整体表现力,让作品更具感染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母带处理流程,让我能够掌握一套系统性的方法,从而提升自己作品的专业度,让我的音乐能够以更完美的姿态呈现在听众面前。
评分作为一名对音乐制作充满热情但又身处业余阶段的爱好者,我总是在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混音技术我多少有些了解,但母带处理,对我来说一直是一个神秘而又关键的领域。我总是好奇,为什么一些听起来非常“专业”的音乐,即使是在嘈杂的环境下,或者通过廉价的耳机播放,依然能保持良好的听感和冲击力。我猜测,这其中母带处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本书的名字,“母带处理:母带制作技术与艺术”,恰好击中了我的痒点。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带我一步步地走进母带处理的世界。我期待它能详细介绍各种母带处理的工具,不仅仅是名字,更重要的是它们的功能、适用场景,以及如何正确地使用它们。例如,压缩器在母带处理中扮演着什么角色?EQ应该如何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立体声扩展器真的有用吗?我希望得到的是一种“为什么”的答案,而不是简单的“怎么做”。更吸引我的是“艺术”这个词,它暗示着这本书不仅仅是枯燥的技术讲解,更能教会我如何培养对声音的审美,如何理解音乐的情感,以及如何通过母带处理来提升音乐的感染力。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明白,母带处理不仅仅是为了让声音变大或者变清晰,更是为了赋予音乐生命,让它在听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评分我一直觉得,一个成功的音乐项目,从词曲创作到最终的发行,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但母带处理这个环节,往往是被很多独立音乐人所忽视,或者说,是他们的知识盲区。我接触过不少朋友的作品,混音做得已经相当不错,但到了母带这一步,感觉就有点“泄力”了,听起来总是不够“炸”,不够“有冲击力”,甚至在不同的播放设备上表现差异很大。这让我意识到,母带处理不仅仅是技术活,更需要一种对声音整体的把握和艺术性的判断。这本书的标题,“母带制作技术与艺术”,就准确地抓住了我最关心的地方。技术层面,我希望能学到关于动态范围控制、频谱平衡、立体声像宽度的优化,以及如何处理瞬态和延时等方面的具体方法。更重要的是,“艺术”这个词,让我看到了这本书可能带来的深度。它是否能教会我如何去“听”?如何去判断一首歌曲的“灵魂”在哪里,然后通过母带处理去放大它?是否能告诉我,在不同风格的音乐中,母带处理的侧重点应该放在哪里?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找到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而不是零散的技巧。毕竟,母带处理是将你的音乐作品最终呈现给世界的“名片”,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听众对你音乐的第一印象。
评分惦记好久了
评分还不错还不错还不错还不错
评分书不错
评分还不错还不错还不错还不错
评分惦记好久了
评分书不错
评分活动买的,价格很给力!
评分京东太给力了,遇到活动很合适,方便,送货到家服务好
评分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