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號與欺騙 : 國際關係中的形象邏輯

信號與欺騙 : 國際關係中的形象邏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羅伯特·傑維斯 著
圖書標籤:
  • 國際關係
  • 信號傳遞
  • 欺騙
  • 形象邏輯
  • 認知偏差
  • 外交
  • 政治心理學
  • 戰略溝通
  • 信任
  • 理性選擇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央編譯齣版社
ISBN:9787511732446
版次:1
商品編碼:12046145
包裝:平裝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7-03-01
用紙:純質紙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政治心理學研究領域的重要著作

內容簡介

本書為美國著名國際關係學者羅伯特·傑維斯的經典理論著作,主要從微觀層麵切入,研究國際關係行為體之間的互動問題,及一國如何影響彆國看待該國的形象的方式,並由此在不付齣大代價以改變對方政策的前提下,施加對彆國的影響。書中綜閤運用瞭心理學等其他學科研究方法,主要結閤第二次世界大戰、美蘇冷戰等豐富的案例來印證作者的觀點。

作者簡介

羅伯特·傑維斯(Robert Jervis)現為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係阿德萊?史蒂文森講座教授,美國科學進步協會會員,美國藝術科學院院士。1940年齣生,1968年在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獲得博士學位,隨後執教於哈佛大學,1974年轉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1980年至今執教於哥倫比亞大學,2000—2001年任美國政治學會主席。研究領域涉及政治心理學、國際關係理論、決策分析、核戰略和美國外交政策等,是國際政治心理學的集大成者。他的專著《國際政治中的知覺與錯誤知覺》《係統效應:政治與社會生活中的復雜性》是政治心理學和社會科學的經典名著。

譯者簡介:

徐進,清華大學法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政治理論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

精彩書評

該書係美國著名政治心理學傢傑維斯的開山之作,集戈夫曼和謝林的智慧於一身,是戰略和政治心理學等領域的必讀經典。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陳樹渠講席教授、長江學者 唐世平

我嚮來認為該書是傑維斯寫過的優秀學術著作。該書揭示,即使是強大且具有戰略理性的國傢,也可能受限製於紛繁形象的世界,從而製約其真誠意圖的傳達。當代中國如果希望傳達“和平崛起”意圖,其外交政策精英應該從本書中吸取經驗,正視國傢行動並不總能自動傳遞理想形象這一根本難題。

新加坡國立大學傑齣講座教授、著名建構主義理論傢 特德·霍普夫

目錄

中文版序言1

緻謝1

再版前言1

第一章 導論1

第二章 信號與標誌13

信號15

標誌19

太重要瞭故不能用於欺騙21

因果性與相關性21

樣本22

個性24

國內事件25

作為標誌的聲明26

能力標誌28

第三章 對標誌的操縱31

操縱的種類33

作為標誌的必要條件40

發現標誌能被操縱41

操縱的多重循環43

標誌轉換成信號45

抓住操縱的標誌46

不可操縱的標誌48

第四章 信號與謊言51

剋製說謊55

道德上的限製55

國際體係中的利害關切55

改變國際環境58

內部限製58

用信號顯示名聲61

避免獲得說謊者的惡名65

被人發現說謊的好處66

說謊的動機68

在危機中發信號70

在信號中預想不到的信念75

貶值79

同盟條約85

第五章 信號與模糊性87

編碼與形象的保護87

模糊性的效用94

成本與模糊性的風險100

創造模糊性的方法104

第六章 耦閤與解耦107

信號的傳統本質107

耦閤與解耦110

不同信號對衝突的影響112

多邊解耦113

單邊解耦117

解耦與解除承諾119

耦閤126

第七章 標誌的耦閤與解耦132

影響對標誌的闡釋132

信號和標誌的耦閤與解耦136

成功耦閤與解耦的可能性141

解耦和避免挑戰144

對撤退的替代性解釋149

宣稱勝利151

關於彆國形象的斷言153

因斷言某人動機而産生的或避免的挑戰155

預期161

結論166

第八章 核時代的信號與標誌168

能力標誌的缺乏169

學說與現實172

戰略對話與有限戰爭174

“聽天由命”型威脅的轉型177

風險與兩種可在危機中占上風的辦法181

核時代的形象與“安全區”182

犧牲作為標誌的價值186

第九章 應用189

越南戰爭中的形象、信號和標誌189

索引204

譯後記218

前言/序言


《鏡鑒:國傢形象的塑造與博弈》 內容簡介 在全球化浪潮席捲、信息傳播速度幾何級增長的當下,國傢形象已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實實在在影響國傢外交政策、國際聲譽乃至國傢利益的關鍵因素。本書《鏡鑒:國傢形象的塑造與博弈》深入剖析瞭國傢形象的生成機製、傳播途徑及其在國際關係中的多重作用,揭示瞭各國如何通過精巧的形象設計與策略博弈,在國際舞颱上爭取認同、擴大影響、維護利益。 第一部分:國傢形象的內在邏輯與建構 第一章:何謂國傢形象? 國傢形象,簡而言之,是一個國傢在國際社會中呈現給其他國傢、人民以及國際組織的整體感知和評價。它並非單一的某個方麵,而是由政治製度、經濟實力、文化特質、曆史傳統、科技發展、社會風貌、國民素質以及在國際事務中的行為錶現等多種要素交織而成的一個復雜綜閤體。本書認為,國傢形象並非天然存在,而是通過有意識、有目的的建構過程逐漸形成的。這種建構既包含國傢內部的自我認知與價值輸齣,也受到外部觀察者認知模式與刻闆印象的影響。 形象的構成要素: 本章詳細梳理瞭構成國傢形象的多元維度,包括: 物質層麵: 經濟實力、科技水平、軍事力量、基礎設施等可量化的硬實力錶現。 製度層麵: 政治體製的穩定性與效率、法律體係的公正性、社會治理的成熟度等。 文化層麵: 曆史遺産、藝術成就、哲學思想、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軟實力要素。 行為層麵: 在國際危機中的應對、對國際規則的遵守、對外援助的力度、參與國際組織的活躍度等實際行動。 傳播層麵: 媒體報道、官方敘事、文化交流、旅遊推廣等信息傳遞方式。 形象的認知心理學基礎: 藉鑒認知心理學理論,探討國傢形象形成過程中“感知”、“歸因”、“刻闆印象”、“圖式”等心理機製的作用。理解他國為何會形成某種對本國的特定印象,以及這些印象如何被固化和傳播。 形象的動態性與可塑性: 強調國傢形象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國傢內外環境的變化而動態演進。認識到國傢形象的可塑性,是進行有效形象管理的的前提。 第二章:國傢形象的生成路徑——從“自我”到“他者” 國傢形象的生成是一個雙嚮互動、自我與他者共同塑造的過程。國傢自身在追求某種國際認同的同時,也在積極地將自身理念、價值和發展模式傳播齣去。而其他國傢和國際社會則根據自身的立場、利益和認知框架,對這種傳播進行解讀和迴應,最終形成對其國傢形象的評價。 官方敘事的構建與傳播: 探討政府部門(外交部、宣傳部門等)在國傢形象塑造中的主導作用。分析官方語言、政策聲明、新聞發布會、外交辭令等如何傳遞國傢意圖和價值觀。 文化輸齣與軟實力展示: 深入研究文化産品(電影、音樂、文學、藝術)、教育機構、旅遊推廣等如何成為國傢形象的重要載體。考察“軟實力”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他國對本國認知的力量。 媒體的角色與影響力: 分析國內國際媒體在國傢形象傳播中的雙重角色。既是信息傳播的渠道,也可能成為誤解或偏見的放大器。探討媒體的報道角度、關注焦點、敘事方式如何影響公眾認知。 非官方互動與民間交流: 考察學者、藝術傢、商人、遊客、NGO等非官方行為體在國傢形象塑造中的獨特作用。民間交流往往能夠突破官方設定的框架,展現更真實、多元的國傢麵貌。 他者的解讀與再塑: 強調國傢形象的最終形成,離不開其他國傢和國際社會的解讀。不同的曆史恩怨、地緣政治考量、意識形態差異,都會導緻對同一國傢形象的截然不同評價。 第二部分:國傢形象在國際關係中的博弈 第三章:國傢形象作為外交工具——策略與實踐 在錯綜復雜的國際政治舞颱上,國傢形象被視為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和外交工具。各國積極運用各種手段,有意識地塑造和管理自身的國傢形象,以服務於其特定的外交目標,如爭取盟友、化解矛盾、提升國際地位、促進貿易投資等。 “魅力攻勢”(Charm Offensive)與積極形象營造: 分析國傢如何通過展示友好姿態、提供援助、參與人道主義行動等方式,塑造親善、負責任的國際形象。 危機管理與形象修復: 探討國傢在麵臨負麵事件(如衝突、災難、醜聞)時,如何通過有效的危機溝通和形象修復策略,降低負麵影響,重新贏得信任。 戰略敘事與議程設置: 研究國傢如何通過精心設計的戰略敘事,影響國際社會對關鍵問題的看法,從而在國際辯論中占據有利地位。例如,圍繞“民主”、“人權”、“發展”等議題展開的形象博弈。 多邊場閤的形象展示: 分析國傢在聯閤國、G20等國際組織中,如何通過發言、提案、組織活動等方式,展示其負責任大國形象,爭取在國際治理中的話語權。 形象的“軟硬兼施”: 探討國傢形象與國傢實力、安全政策之間的聯動。有時,強大的軍事或經濟實力本身就構成瞭國傢形象的一部分;有時,則需要通過形象宣傳來緩和實力擴張帶來的疑慮。 第四章:國傢形象的挑戰與誤讀——信息不對稱與認知偏差 盡管各國都緻力於塑造理想的國傢形象,但在現實的國際交往中,國傢形象的傳播與接收並非總是一帆風順。信息不對稱、文化隔閡、政治偏見、媒體操縱等因素,往往導緻國傢形象的誤讀、扭麯甚至妖魔化,成為影響國際關係的重要障礙。 信息繭房與傳播壁壘: 分析在信息高度分化的時代,不同國傢和文化群體可能形成的“信息繭房”,導緻彼此間對對方國傢形象的認知存在天然的隔閡。 刻闆印象的形成與固化: 探討曆史上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刻闆印象(如“帝國主義”、“落後”、“野蠻”等)如何持續影響對特定國傢的認知,即便該國已發生巨大變化。 政治宣傳與意識形態對抗: 揭示在意識形態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國傢形象如何成為政治宣傳的工具,被用以攻擊和汙名化對手,加劇國際社會的敵意。 媒體的“議程設置”與“框架效應”: 深入分析媒體在選擇報道內容、設定報道框架時,如何不知不覺地塑造公眾對國傢形象的認知,有時甚至是負麵認知。 文化翻譯與意義失落: 探討不同文化背景下,價值觀念、象徵符號、行為模式的翻譯與解讀差異,可能導緻的意義失落和形象偏差。 第三部分:未來展望與國傢形象的責任 第五章:國傢形象管理的未來趨勢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和全球治理體係的不斷演變,國傢形象的塑造與博弈也呈現齣新的趨勢。本書對未來國傢形象管理的發展方嚮進行展望。 數字化與智能化形象傳播: 探討社交媒體、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如何被用於更精準、更高效地傳播國傢形象,以及可能帶來的新挑戰。 “人民外交”與公民社會的崛起: 分析公民社會組織、跨國企業、普通民眾在國傢形象塑造中的作用日益增強,以及如何有效引導和利用這種力量。 跨文化溝通與多元敘事的融閤: 強調在日益多元化的世界中,成功的國傢形象管理需要更多地考慮跨文化溝通的復雜性,並容納多元的敘事方式。 可持續發展與全球責任的形象化: 探討國傢形象如何與氣候變化、公共衛生、貧睏消除等全球性議題掛鈎,通過展示對全球責任的承擔來提升國際形象。 “敘事主導權”的爭奪: 預測未來國傢形象博弈的焦點將更加集中在“敘事主導權”的爭奪上,即誰能定義和引導國際社會對特定事件、概念和國傢的看法。 第六章:構建負責任的國傢形象——信任與閤作的基石 本書最後強調,一個真正能夠贏得國際社會長期尊重和信任的國傢形象,並非僅僅依靠華麗的宣傳或短期的策略,而是建立在國傢實力、道德操守、國際擔當和對國際規則的尊重之上。構建一個負責任的國傢形象,不僅是對外傳播的需要,更是實現國傢長遠利益和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根本。 真誠與透明: 負責任的國傢形象離不開真誠的溝通和透明的行動。 擔當與貢獻: 積極承擔國際責任,為全球性挑戰提供解決方案,是建立信任的關鍵。 尊重與包容: 尊重其他國傢的主權與文化,展現包容開放的態度,是建立良好關係的基石。 法治與規則: 遵守國際法和國際規則,是獲得國際社會認可的必要條件。 長期主義: 國傢形象的塑造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持續的投入和不懈的努力。 《鏡鑒:國傢形象的塑造與博弈》希望通過對國傢形象生成機製、傳播方式以及在國際關係中扮演角色的深入剖析,為讀者提供一個理解當代國際政治的全新視角。它不僅揭示瞭國傢之間形象博弈的復雜性,更指齣瞭構建負責任、可持續的國傢形象對於維護世界和平與繁榮的深遠意義。本書適閤所有關心國際事務、關注國傢發展、以及緻力於提升國傢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的政府官員、外交學者、媒體從業者、企業界人士以及廣大對國際關係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簡直讓我大開眼界!我一直對國際關係領域充滿瞭好奇,但又常常覺得那些枯燥的理論和案例難以消化。然而,《信號與欺騙:國際關係中的形象邏輯》這本書以一種極其引人入勝的方式,將復雜的國際政治現象剝繭抽絲地展現在讀者麵前。作者並非照本宣科,而是巧妙地運用瞭“形象邏輯”這一概念,讓我從全新的視角去審視國傢之間的互動。 書中對“形象”的塑造和操縱的分析,簡直是點睛之筆。我們常常習慣於從物質實力、經濟指標來判斷一個國傢,但作者卻強調瞭“形象”在國際舞颱上的巨大影響力。一個國傢的國際形象,它在其他國傢眼中的“樣子”,會極大地影響其外交政策的製定、國際談判的走嚮,甚至戰爭與和平的選擇。作者通過大量的曆史案例和生動的細節,解釋瞭國傢如何主動塑造自身形象,又如何被動地被他人“看見”。這種“看見”並非簡單的視覺接收,而是一種被賦予的意義和價值的認知。 書中對於“欺騙”的探討更是讓我印象深刻。原來,國際關係中的“欺騙”並非簡單的謊言,而是更加係統化、策略化的信息傳遞和解讀過程。國傢之間常常通過釋放模糊的信號,製造不確定性,來達到自身戰略目的。這種“欺騙”可以是誤導對手的意圖,也可以是安撫國內民眾的焦慮,甚至是為未來的行動鋪墊。作者的分析讓我不禁思考,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接收到的關於國際事務的信息,有多少是經過精心包裝的“形象”?又有多少是隱藏在“形象”背後的“欺騙”? 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就像一位初窺門道的外交官,對世界 politics 的理解又上瞭一個颱階。過去那些晦澀難懂的國際政治理論,現在似乎都有瞭更直觀的解釋。作者的敘事風格非常流暢,即使是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也絲毫不會感到枯燥。他擅長將宏大的國際關係理論,融匯到一個個具體而生動的曆史事件中,讓讀者仿佛置身於那個時代,親眼見證國傢之間的博弈。 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信息不對稱”和“認知偏差”的論述。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各國都在努力爭奪話語權,而“形象”正是這種話語權的重要組成部分。作者深入剖析瞭信息不對稱如何被利用來製造戰略優勢,以及認知偏差如何影響決策者對局勢的判斷。這本書不僅僅是對國際關係的一次深刻洞察,更是一次關於信息傳播、認知建構和策略博弈的哲學思考。它讓我開始審視自己獲取信息的方式,以及信息如何塑造我對世界的認知。

評分

《信號與欺騙:國際關係中的形象邏輯》這本書,可以說是一次徹底的思維顛覆。我一直以來對國際關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觀的經濟、軍事和地緣政治層麵,總覺得那些是決定國傢命運的根本要素。然而,這本書卻以一種非常獨特且具有說服力的方式,將“形象”的力量置於瞭前所未有的高度。 作者提齣的“形象邏輯”,讓我認識到,一個國傢在國際社會中的“形象”,並非僅僅是其對外宣傳的口號,而是其價值觀念、行為模式、曆史敘事等多種因素交織而成的復雜認知集閤。這種“形象”,一旦形成,便會對國傢的國際地位、外交空間、甚至國內穩定産生深遠的影響。作者通過一係列精心挑選的案例,展示瞭“形象”是如何被塑造、被傳播、被解讀,以及最終如何作用於國傢決策和國際關係。 而“欺騙”這個詞,在本書中也得到瞭極為精妙的闡釋。它並非簡單地指代謊言,而是指國傢在信息傳遞過程中,有意或無意地製造模糊性、誤導性,以達到自身戰略目的的藝術。這種“形象的欺騙”,可以是戰略性的掩護,也可以是戰術性的迷惑,其核心在於操縱他國的認知,從而在博弈中占據優勢。我尤其喜歡作者對“信號”的分析,他指齣,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中,每一個信號的釋放都可能承載著多重含義,而解讀這些信號的能力,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 書中大量的案例研究,從古代文明的興衰到現代國際衝突的演變,都為作者的理論提供瞭堅實的基礎。他並非簡單地羅列事實,而是將每一個案例都置於“形象邏輯”的框架下進行深入剖析,發人深省。我常常在閱讀過程中,被作者對細節的把握和對邏輯的推演所摺服。 這本書讓我深刻認識到,理解國際關係,不能僅僅停留在物質層麵的分析,而必須深入到“形象”構建和“信號”解讀的層麵。它是一本極具啓發性的著作,不僅能幫助我們更深刻地理解國際政治的運作機製,更能促使我們反思信息時代我們所麵臨的各種“形象”和“欺騙”。

評分

我必須說,《信號與欺騙:國際關係中的形象邏輯》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以往對國際政治的認知模式。在此之前,我總覺得國傢間的關係,無非就是利益的博弈、實力的較量,甚至是一種赤裸裸的權力鬥爭。然而,作者的齣現,讓我意識到,在這些看得見的層麵之下,還存在著一個更為微妙但卻同樣強大的力量——“形象”。 作者構建的“形象邏輯”框架,就像一把鑰匙,開啓瞭我理解國傢行為的全新維度。他不僅僅是簡單地告訴你一個國傢“是什麼樣的”,更重要的是,它告訴你一個國傢“如何被看見”、“如何被理解”,以及這種“看見”和“理解”如何反過來塑造瞭它的行為和命運。這種對“形象”的精細拆解,讓我開始關注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外交辭令、媒體宣傳,甚至是一個國傢領導人的肢體語言,都可能蘊含著深刻的戰略意圖。 而“欺騙”這個詞,在本書的語境下,也並非隻是簡單的謊言,而是一種復雜的、多層次的策略。作者深入分析瞭國傢如何利用信息的不對稱,製造認知上的模糊地帶,從而實現自身的戰略目標。這種“欺騙”,有時是為瞭迷惑對手,有時是為瞭安撫盟友,甚至有時是為瞭統一國內的民意。讀到這些地方,我常常會感到一種智識上的衝擊,原來我們所身處的世界,竟然如此充滿瞭策略與僞裝。 書中引用的案例豐富且具有代錶性,作者將理論與實踐完美地結閤,讓那些復雜的國際政治概念變得生動而易於理解。我尤其欣賞作者在分析過程中那種冷靜客觀的態度,他並非簡單的評判,而是試圖去理解每個國傢行為背後的邏輯,以及“形象”在其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接收國際信息的方式,以及我如何形成對某個國傢或事件的看法。它是一本極具啓發性的讀物,能夠幫助我們更深刻地理解當今世界的復雜性,以及隱藏在錶象之下的真實力量。

評分

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窗戶,讓我得以窺探國際關係背後那錯綜復雜的“形象”運作機製。我一直認為,國傢間的交往就像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總有一些看不見摸不著但又至關重要的“潛規則”。而這本書正是將這些“潛規則”以一種極其清晰和邏輯化的方式呈現齣來,尤其是“形象邏輯”這個概念,讓我茅塞頓開。 作者的論證過程嚴謹而富有洞察力,他並沒有停留在錶麵化的描述,而是深入挖掘瞭國傢如何通過精心構建的“形象”來影響其他國傢的行為和認知。書中對“信號”的解讀,讓我理解瞭為何在外交場閤,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言辭和姿態,卻能引發巨大的國際迴響。這不僅僅是語言的藝術,更是戰略的體現。 更為驚艷的是,作者對於“欺騙”的分析,並非簡單地將其歸咎於道德的淪喪,而是將其置於國傢生存和發展的理性考量之中。他解釋瞭為何在某些情況下,“欺騙”成為瞭一種必要且有效的策略,以及這種“欺騙”是如何被巧妙地僞裝成“真相”的。這種深度的剖析,讓我對國傢間的互動有瞭更為辯證的認識,也更加警惕那些看似光明正大的說辭背後可能隱藏的真實意圖。 書中大量的案例研究,從曆史上的重大事件到當代的國際爭端,都得到瞭作者獨到的解讀。他善於捕捉那些被主流敘事所忽略的細節,並通過“形象邏輯”的視角,賦予這些細節新的意義。我常常在閱讀時,被作者的分析所摺服,感覺自己看到瞭事情的另一麵,甚至是事情的本質。 總之,這本書極大地提升瞭我對國際政治的理解維度。它不僅是一本學術專著,更是一本能夠啓發思考的讀物。我推薦給所有對國際關係感興趣,或者希望更深刻理解世界運作方式的讀者。

評分

我最近閱讀瞭《信號與欺騙:國際關係中的形象邏輯》這本書,它帶來的震撼和啓示至今難以平復。長期以來,我總覺得國際政治就像一場冷冰冰的權力遊戲,充斥著赤裸裸的利益計算和實力對比。然而,這本書以一種近乎藝術化的方式,揭示瞭在這些“硬實力”背後,一個更為隱秘而強大的驅動力——“形象”。 作者提齣的“形象邏輯”理論,簡直就是一種全新的分析工具。它不再僅僅關注國傢擁有多少導彈、多少GDP,而是深入探討一個國傢如何塑造自己在國際舞颱上的“麵孔”,以及這種“麵孔”如何影響其他國傢的判斷和反應。我開始意識到,很多時候,一個國傢的“聲譽”、“信譽”甚至“受歡迎程度”,在國際交往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有時甚至能抵消硬實力的劣勢。 而“欺騙”這個概念,在本書的解讀下,也變得更加 nuanced 和策略化。作者並沒有將“欺騙”妖魔化,而是將其置於國傢理性決策的範疇內進行分析。他揭示瞭國傢如何巧妙地運用信息傳遞的模糊性、製造認知上的盲點,來達到自身的戰略目的。這種“形象的欺騙”,有時是戰略性的誤導,有時是戰術性的僞裝,其目的在於操縱他國的認知,從而影響其行為。 書中引用的案例,涵蓋瞭從曆史上的經典事例到當代的國際熱點,作者的分析角度新穎獨特,往往能揭示齣那些被主流敘事所忽略的關鍵點。例如,他對某個國傢在特定事件中釋放的“信號”,以及這些信號如何在不同國傢被解讀,從而引發不同的反應,進行瞭一番非常精彩的闡釋。 這本書不僅僅是對國際關係的一次深刻解讀,更是一次關於信息不對稱、認知偏差和策略博弈的深刻反思。它讓我明白,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需要更加審慎地去理解和判斷我們所接收到的關於國際事務的信息,因為這些信息本身,就可能是一種經過精心設計的“形象”。

評分

一口氣買的,好好學習,天天嚮上!!!!!!!!!!!

評分

葉禮庭穿梭於各種民族戰爭景象之中,跟隨聯閤國秘書長探訪政盧旺達大屠殺背後的政治勢力,與國際紅十字會一起在阿富汗經曆嚴重的人道危機,在南斯拉夫見證兄弟間的仇恨……身處這些殘忍、血腥、反人道的戰爭之中,葉禮庭幾近絕望,但同時他看到瞭我們可能的齣路:新的國際道德乾預主義者(救援隊、戰地記者與外交官)試圖在世界範圍內彌補人類的身體與精神創傷,而“戰士的榮耀”準則隨著一係列國際公約的簽署,在我們心中存續,幫助我們從戰爭與野蠻中醒悟過來。

評分

本書顛覆瞭長久以來的主流史學觀點,揭開瞭人類現代史上公認的受害者波蘭人在極端環境下殘暴的一麵,也引導讀者思考普遍潛伏在人性中的邪惡。

評分

確實曾在皮埃爾·特魯多1968年的輔選團隊裏工作過,一生也都在觀察著各路的政治傢,但為什麼會有人僅憑我的筆頭功夫就認定我夠格成

評分

京東自營很滿意,雖然用的塑料袋裝,但並沒有磕碰。慢慢讀。

評分

一本齣色而又生動的民主實踐教科書。事實上,現時代的民主政治就是黨派政治。而黨派政治往往會背離民主的初衷,不同黨派之間的紛爭,多數時候為瞭權力而非理念。作者作為現代民主弊端的犧牲品,仍然為民主辯護,極力批評寡頭統治的精神,令人既感且敬。譯筆生花,真棒!

評分

西濛•塞巴格•濛蒂菲奧裏(SimonSebagMontefiore)是一位榮獲多項大奬的曆史學傢,其著作已經被翻譯為四十多種語言齣版。《葉卡捷琳娜大帝與波將金》入選塞繆爾•約翰遜奬短名單;《斯大林:紅色沙皇的宮廷》獲得英國圖書奬的年度曆史著作奬;《青年斯大林》獲得科斯塔傳記奬、《洛杉磯時報》傳記奬和法國傳記大奬;《耶路撒冷三韆年》是全球超級暢銷書。他還著有小說《薩申卡》《鼕天的一夜》《正午的紅色天空》。他在劍橋大學獲得曆史學博士學位,目前與妻子桑塔•濛蒂菲奧裏和兩個孩子一起生活在倫敦。譯者簡介陸大鵬,英德譯者,南京大學英美文學碩士,熱愛一切longago和faraway的東西。代錶譯作“地中海史詩三部麯”、《阿拉伯的勞倫斯》《金雀花王朝》《伯羅奔尼撒戰爭》《伊莎貝拉》《滑鐵盧》《愷撒》《奧古斯都》《徵服者》等。

評分

傑維斯《國際政治中的知覺與錯誤知覺》後又一部經典著作,將社會心理學的相關知識應用到國際關係的研究當中,是傑維斯的一大特點

評分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新的“民族戰士”(軍閥、歹徒與準軍事部隊)不斷湧現,將戰爭推嚮一個前所未有的野蠻水平:數百萬人死於內戰與屠殺,平民與士兵毫無尊嚴地倒在槍口之下,暴力使昨日的鄰居變成今天的仇人。然而,事情非得如此嗎?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