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組學2016

基因組學2016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楊煥明 著
圖書標籤:
  • 基因組學
  • 生物技術
  • 分子生物學
  • 遺傳學
  • 生命科學
  • 基因工程
  • 生物信息學
  • 基因組
  • 醫學基因組學
  • 新一代測序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科學齣版社
ISBN:9787030499028
版次:1
商品編碼:12064018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87
字數:923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基因組學2016》是基因組學的綜閤性入門教科書,闡述瞭基因組學的起源和發展史、理念和基本概念、研究領域和核心技術,特彆是基因組學對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的全麵貢獻;討論瞭相關的生命倫理與生物安全問題;從不同角度概括瞭基因組學這一學科的定義、理念、源流發展趨勢及應用範例;介紹瞭基因組學相關技術在生命科學和生物産業中的地位及其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基因組學2016》可作為已具備遺傳學基礎的本科生和基因組學相關專業的研究生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與基因組學相關的生物産業,特彆是農業與醫學等領域的研究人員參考。

內頁插圖

目錄

基因組學

第一部分 基因組學概論
第一篇 《基因組學》導讀
第二篇 基因組學的發展史

第二部分 基因組學的方法學
第一篇 DNA測序
第二篇 序列的組裝和分析

第三部分 基因組的生物學
第一篇 人類基因組
第二篇 動物基因組
第三篇 植物基因組
第四篇 微生物基因組

第四部分 基因組的設計和閤成
第五部分 基因組倫理學

前言/序言

  15年前,當全球慶祝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GenomeProject,HGP)完成人類基因組的序列草圖之時,我便堅信基因組學一定會作為一門授課學科,登上高等院校的大雅之堂,也萌生瞭撰寫一本基因組學教科書的念頭。
  15年過去瞭,大傢認為理所當然堪當此重任者——基因組學的實踐者和重要貢獻者、國際人類基因組測序協作組(International Human Genome Sequencing Consortium,IHGSC)的主要成員居然無一人動筆,至少迄今沒有一人完成這一工作,我自己也沒有將此心願付諸行動,盡管在很多國傢基因組學已成為高校的選修或必修課。也許最可能的解釋是:他們或陶醉於基因組學一個又一個的新突破;或窮於應付或樂於應答該領域一個又一個的新挑戰;或者擔心這樣的教科書隻能招惹非議;最為擔心的恐怕還是一一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的研究領域,所有的教科書都難以逃脫“剛一齣版就已過時”的命運。此類實例屢見不鮮。
  15年來,我們矢誌不移,使中國屹立於基因組學的世界民族之林。今天,我們既然要編寫這樣的教科書,就一定要寫好:以我們的親身經曆,寫齣既反映基因組學的世界潮流和發展趨勢,又體現中國特色和反映中國貢獻的教科書。我們要共同努力、一起建立並完善基因組學的教學體係,正如閤作建立我們的基因組學的研究體係那樣。我們與讀者分享的首先是基因組學的理念,其次纔是圍繞這一理念和核心技術的知識和經驗。
  我們力圖使本書成為一本“好讀、好懂、好記、好學、好教”的入門教科書,特彆注重科學性、係統性、可讀性和趣味性相結閤。我們明白,一本好的教科書的編寫是一項長期的艱巨任務,本書打算“修訂不止,再版不已”,計劃將根據學科的發展,每年或數年修訂再版,與時俱進地反映這一領域的進展、基本概念的更新;同時,也為瞭督促編者自己認真勘誤,有錯必糾。
  “學而知之”乃求學之要旨——不管從師求學還是無師自通,一本好的教科書必不可少;“悟而知之”乃學習生命科學之優勢一一以“我是生命”來領悟基因組學;“習而知之”一一“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樂在把書“讀薄”。本書的正文隻有全書的五分之一,“細目”則可一覽全書。
  寫書難,寫教科書更難,寫一門新興而又在快速發展的學科教科書更是難上加難。一本受歡迎的教科書的形成過程,正是編與讀互動、學與教相長的過程。本書的命運如何,將取決於使用者與編寫者現在開始的共同努力。
  此為前言,言猶未盡,詳見“編寫說明”。
《細胞信號轉導:調控網絡與疾病機製》 內容簡介 本書深入剖析瞭細胞信號轉導這一生命活動的核心機製,旨在為生命科學研究者、生物醫學工程師以及相關領域的高級學生提供一份詳盡且富有洞察力的參考資料。我們聚焦於細胞如何感知外部或內部環境的細微變化,並將其精確地轉化為細胞行為(如增殖、分化、凋亡或遷移)的分子指令。 全書結構嚴謹,從基礎概念齣發,逐步深入到復雜的調控網絡與疾病相關的分子機製。全書共分為八個主要部分,囊括瞭當前細胞信號研究的前沿熱點和經典理論。 第一部分:信號轉導的基礎原理與元件 本部分奠定瞭理解復雜信號網絡的基礎。我們詳細闡述瞭信號轉導的基本特徵:特異性、放大性、整閤性與可塑性。重點介紹瞭信號分子(如生長因子、細胞因子、趨化因子、激素)的産生、分泌與接收過程。隨後,我們對細胞錶麵的各類受體進行瞭分類和功能解析,包括G蛋白偶聯受體(GPCRs)、酪氨酸激酶受體(RTKs)、離子通道型受體以及核受體。我們不僅描述瞭它們的結構特徵,還著重分析瞭它們如何實現從物理信號到化學信號的轉導。此外,本部分還詳細探討瞭第二信使係統(如cAMP/PKA, IP3/DAG/Ca$^{2+}$, 磷脂酰肌醇3,4,5-三磷酸/AKT通路)的生成、擴散與滅活機製,以及它們在細胞內信號放大中的關鍵作用。 第二部分:激酶級聯與磷酸化調控 磷酸化-去磷酸化循環是細胞信號轉導的“開關”。本部分係統梳理瞭主要的蛋白激酶傢族及其底物特異性,特彆是絲氨酸/蘇氨酸激酶和酪氨酸激酶。我們詳細闡述瞭經典的MAPK(有絲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Ras-Raf-MEK-ERK通路,分析瞭其在細胞生長和分化中的核心地位,並對比瞭JNK和p38通路在應激反應中的差異化功能。此外,對重要的脂質激酶(如PI3K)及其下遊效應分子(如AKT/PKB)的磷酸化調控網絡進行瞭深度剖析,揭示瞭該通路在生存和代謝中的核心調控地位。 第三部分:細胞骨架的動態重塑與信號整閤 細胞形態和運動是信號轉導的直接輸齣之一。本部分將信號轉導與細胞生物學前沿相結閤,探討瞭細胞骨架(微絲、微管和中間縴維)的動態平衡如何被信號通路精確控製。我們重點分析瞭Rho傢族小GTPases(RhoA, Rac1, Cdc42)作為關鍵的信號整閤節點,如何響應外部信號,進而調控肌動蛋白的聚閤、分支和極性化,驅動細胞爬行和黏附。此外,還討論瞭信號通路如何影響微管的穩定性和動態不穩定性的調控。 第四部分:細胞核內的信號通路——轉錄因子激活 細胞信號的最終目標往往是基因錶達的改變。本部分聚焦於信號如何從細胞質傳遞至細胞核,激活特定的轉錄因子。我們詳細研究瞭STAT(信號轉導及轉錄激活因子)傢族的活化、二聚化和核轉位過程,及其在細胞因子信號傳導中的獨特地位。同時,對NF-$kappa$B通路的激活機製——從I$kappa$B的磷酸化降解到NF-$kappa$B的核內定位——進行瞭深入分析,強調瞭其在免疫和炎癥反應中的關鍵作用。 第五部分:凋亡與生存的分子開關 細胞凋亡(程序性細胞死亡)是維持組織穩態的關鍵。本部分深入解析瞭凋亡信號網絡的雙重通路:外源性(死亡受體介導)和內源性(綫粒體介導)。重點闡述瞭Caspase(半胱天鼕氨酸蛋白酶)的激活級聯,區分瞭啓動Caspase和效應Caspase的功能。我們詳細討論瞭Bcl-2傢族蛋白(促凋亡的Bax/Bak與抗凋亡的Bcl-2/Bcl-xL)在控製綫粒體通透性轉換孔(MPTP)開放中的拮抗作用,以及PARP的切割作為凋亡終末期事件的意義。 第六部分:細胞周期調控與增殖信號 細胞的精確增殖依賴於高度有序的細胞周期。本部分詳細闡述瞭細胞周期調控的核心分子機器——周期蛋白(Cyclins)和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CDKs)。我們解析瞭細胞周期檢查點(G1/S, G2/M)如何通過CDK的激活和抑製(如CDKI的作用)受到外部信號(如生長因子)的精確調控。此外,還探討瞭信號通路如何影響Rb蛋白(視網膜母細胞瘤蛋白)的磷酸化狀態,從而釋放E2F轉錄因子,推動細胞進入S期。 第七部分:細胞間通訊的復雜性:旁分泌、自分泌與神經遞質信號 信號轉導並非孤立的事件。本部分將視野擴展到細胞群體的層麵,探討瞭細胞間通訊的多種模式。重點分析瞭神經遞質(如榖氨酸、GABA)通過離子通道和GPCRs介導的快速突觸信號傳遞。我們還討論瞭趨化因子在免疫細胞遷移中的精確引導作用,以及細胞分泌的生長因子如何通過自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影響局部微環境。本部分還涉及瞭機械信號(如剪切力、基質剛度)如何通過整閤素和細胞骨架轉化為生化信號的過程(機械轉導)。 第八部分:信號轉導失調與人類疾病 在最後一部分,我們將理論知識應用於病理生理學研究。我們詳細闡述瞭信號通路異常如何成為多種復雜疾病的驅動因素。例如,在癌癥中,RTKs(如EGFR)的持續激活如何導緻不受控的增殖;在糖尿病中,胰島素受體信號的缺陷(胰島素抵抗)如何影響葡萄糖代謝。我們還探討瞭炎癥性疾病中NF-$kappa$B信號的過度活化,以及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異常激酶活性(如Tau蛋白的過度磷酸化)的作用。本部分還簡要介紹瞭當前靶嚮信號通路治療藥物(如激酶抑製劑)的作用機製和臨床應用前景。 本書的撰寫力求深入淺齣,邏輯清晰,結閤瞭最新的實驗數據和精選的經典文獻,為讀者構建瞭一個全麵、動態的細胞信號轉導圖譜。

用戶評價

評分

《基因組學2016》這個書名,一下子就勾起瞭我對於那個蓬勃發展時期基因組學研究的迴憶。2016年,這是一個在許多領域都留下瞭深刻印記的年份,而基因組學無疑是其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我當時對基因組學在醫學領域的應用特彆關注,例如,當時精準醫療的概念是如何一步步落地,以及基因組學如何幫助我們理解癌癥的發生機製、發現新的藥物靶點。我希望這本書能詳細介紹當時在腫瘤基因組學、遺傳病診斷等方麵的最新進展,以及這些研究成果如何開始轉化為臨床實踐。我還設想,這本書可能會探討當時關於宏基因組學和微生物組研究的熱點。我們如何通過分析微生物基因組來理解它們與人類健康、環境之間的復雜關係? 2016年在這方麵有哪些重要的發現和突破? 此外,我一直對基因組學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抱有濃厚的興趣,比如如何利用基因組學技術來改良作物、提高産量、增強抗病性。這本書是否會涉及這方麵的案例和技術? 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既有深度又有廣度的內容,讓我能夠全麵地瞭解2016年基因組學領域的發展狀況,並從中獲得寶貴的知識和見解,尤其是在其如何深刻影響人類健康和生活方麵。

評分

拿到《基因組學2016》這本書,我首先被它的書名所吸引。2016年,這是一個在很多領域都留下深刻印記的年份,而基因組學在其中無疑扮演瞭至關重要的角色。我當時對於基因組學的一些新興概念,比如錶觀基因組學、宏基因組學,以及它們在理解復雜疾病、進化生物學中的作用,都有著濃厚的興趣。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夠對這些前沿領域進行深入的解讀,解釋它們的核心原理、最新的研究進展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我還設想,這本書可能會介紹一些當時非常具有代錶性的研究案例,通過這些具體的例子,讓讀者更直觀地理解基因組學研究的復雜性和魅力。例如,我記得2016年左右,關於人類微生物組的研究也進入瞭一個新的階段,我想這本書可能會探討微生物組與宿主健康、疾病之間的相互作用,這絕對是一個引人入勝的話題。同時,基因組學在農業、食品科學等領域的應用也日益受到關注,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觸及這些方麵,展示基因組學如何為解決人類麵臨的重大挑戰提供方案。總的來說,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既有深度又有廣度的內容,讓我能夠全麵地瞭解2016年基因組學領域的發展狀況,並從中獲得寶貴的知識和見解。

評分

《基因組學2016》這個名字,讓我想到瞭那個年代整個科學界對於基因組學領域的熱情和投入。當時,基因組學的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成本也在不斷下降,這使得許多之前難以想象的研究成為可能。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詳細闡述當時最先進的基因測序技術,比如下一代測序(NGS)技術在2016年又有哪些新的突破和改進,它們在效率、準確性和成本控製方麵帶來瞭怎樣的革新。我同樣對基因組學在疾病診斷和治療方麵的應用進展非常感興趣。2016年,精準醫療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我想這本書應該會重點介紹基因組學如何幫助我們更精準地診斷疾病、選擇更有效的治療方案,甚至開發個性化的藥物。此外,我記得當時關於基因編輯技術,特彆是CRISPR技術的討論非常火熱,這本書會不會深入探討這項技術在2016年所取得的裏程碑式進展,以及它在基礎研究和倫理方麵的考量? 我還設想,這本書可能會涉及基因組數據在流行病學研究中的應用,比如如何通過分析人群的基因組數據來追蹤疾病的傳播、瞭解人群的遺傳多樣性等。總的來說,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一本權威的參考,幫助我係統地梳理和理解2016年基因組學領域的關鍵技術、研究熱點和應用前景。

評分

這本書的名字就叫《基因組學2016》,拿到它的時候,我其實帶著一種既好奇又有點懷舊的心情。2016年,那可是基因組學領域一個充滿變革的年份。我記得當時朋友圈裏、學術會議上,大傢都在熱議著各種新的測序技術、大規模的基因組項目以及它們可能帶來的突破。所以,當我在書店裏看到這本書時,第一反應就是,“哇,這正是我當時最想瞭解的!”我希望它能像一本時間膠囊,把我拉迴到那個激動人心的時代,讓我重新迴顧那些重要的裏程碑,比如人類基因組計劃後續的深入研究,或者是在癌癥基因組學、單細胞基因組學等領域湧現的新發現。我還特彆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當時最熱門的CRISPR-Cas9技術,要知道,這項技術在2016年已經開始展現齣顛覆性的潛力,我在想這本書會如何描繪它在基礎研究和潛在臨床應用上的進展。另外,當時的數據分析和生物信息學也發展得非常迅速,我想這本書應該會涉及到相關的算法、工具和挑戰,畢竟,海量數據的處理和解讀是基因組學研究的生命綫。總而言之,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刻的視角,讓我重溫基因組學在2016年那個關鍵節點上的蓬勃發展和深遠影響,並且從中獲得新的啓發和認識。

評分

當我看到《基因組學2016》這本書的時候,腦海中立刻浮現齣那個時代關於生命科學的許多重要討論。2016年,我關注的不僅僅是技術本身,更是基因組學研究如何改變我們對生命本質的理解。這本書能否深入探討當時關於基因功能、調控網絡的研究進展? 我特彆想知道,當時在繪製復雜基因調控圖譜、解析基因相互作用方麵有哪些突破性的發現。另外,我一直對基因組學在演化生物學領域的應用抱有濃厚的興趣。2016年,通過比較不同物種的基因組,我們是否對生命演化的曆史有瞭更深刻的認識? 比如,關於人類起源、古人類基因組學的研究,是否在當年取得瞭新的重大成果? 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觸及基因組學在生物多樣性保護、物種鑒定等方麵的應用。最後,我想瞭解一下,在2016年,整個基因組學界在麵對海量數據時,在生物信息學分析方法、數據共享和標準化方麵,又提齣瞭哪些新的解決方案和挑戰。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從基礎科學到應用領域,再到方法論層麵的全麵迴顧,讓我能夠全麵地把握2016年基因組學發展的脈絡和深度。

評分

演變等,是本好的入門書。

評分

經典書籍,印刷不錯,翻譯質量還可以。

評分

這個係列的專業書寫的不錯。

評分

京東的老客戶瞭,希望京東繼續為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

評分

想買很久瞭,書不錯可以的

評分

明年要考試的復習數目 祝我好運吧!

評分

包裝超級差,可以說根本就沒有包裝,這麼厚一本書,就用一層快遞袋就發過來瞭,裏麵連層泡沫都沒有,書的邊角都有摺損,對包裝很失望

評分

書不錯,就是譯版無光盤,可惜。有個彆字錯,但不影響閱讀理解

評分

好書好書,感謝我東哥有便宜書買。哈哈(?ω?)hiahiahia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