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2017全國一級注冊建築師執業資格考試曆年真題解析與模擬試捲 建築設計(知識題)》本書收錄瞭1995~2014年全國一級注冊建築師執業資格考試“建築設計”題目的2480道真題,分類整理為建築設計原理與標準、規範,中國建築史,外國建築史,城市規劃基礎知識,模擬題等五個部分,並對每道題目進行瞭詳細的解析。本書不僅適閤參加一級注冊建築師考試的考生使用,對於建築學專業師生及相關設計人員也具有參考價值。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A建築設計原理與標準、規範 1
第一章 公共建築設計原理與建築構圖原理 3
第二章 建築色彩與室內設計原理 53
第三章 住宅設計原理及相關規範 67
第四章 民用建築等級劃分、設計深度規定及相關製圖規範 110
第五章 建築設計新概念、新技術和新思潮 124
第六章 民用建築設計通則 141
第七章 各類型建築設計規範 162
第八章 建築物無障礙設計 222
第九章 建築設計防火規範 240
B中國建築史 311
第一章 中國古代建築特徵 313
第二章 古代建築發展概況 316
第三章 城市建設 319
第四章 民居與聚落 328
第五章 宮殿、壇廟和陵墓 343
第六章 宗教建築 345
第七章 園林與風景建設 353
第八章 古代木構建築的特徵與詳部演變 360
第九章 近現代中國建築 367
第十章 曆史文化遺産保護 371
C外國建築史 377
第一章 古代埃及建築 379
第二章 古代西亞建築 381
第三章 古代希臘建築 382
第四章 古代羅馬建築 385
第五章 拜占庭建築 390
第六章 西歐中世紀建築 392
第七章 亞洲封建社會建築和美洲建築 394
第八章 文藝復興建築與巴洛剋建築 400
第九章 法國古典主義建築與洛可可風格 406
第十章 資産階級革命至19世紀上半葉的西方建築 410
第十一章 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的西方建築 413
第十二章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現代主義建築形成與發展時期 416
第十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建築設計的主要思潮 424
第十四章 重要會議和憲章 449
D城市規劃基礎知識 453
第一章 城市與城市規劃 455
第二章 城市規劃的影響要素和分析方法 470
第三章 城鄉空間規劃 471
第四章 城市規劃專項 477
E模擬題 515
2017年度全國一級注冊建築師資格考試模擬試捲 517
參考答案 541
附錄 重點復習規範、標準一覽錶 558
參考文獻 561
前言/序言
注冊建築師考試自1995年11月首次在全國舉行以來,至今已舉行瞭18次(因考試時間調整、大綱修訂、題庫更新等原因,1996年、2002年、2015年、2016年各停考一次),不僅考試門次多、強度高,還以其極低的通過率著稱。
在六門知識題的考試中,建築設計(知識題)作為建築學專業的基礎考試,幾乎涵蓋瞭建築學專業本科階段所有的建築專業課程內容,量大而麵廣。全國一級注冊建築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對此部分的要求見下麵所述。
(1)係統掌握建築設計的各項基礎理論以及公共和居住類建築設計原理;掌握建築類彆等級的劃分及各階段的設計深度要求;掌握技術經濟綜閤評價標準;理解建築與室內外環境、建築與技術、建築與人的行為方式等方麵的關係。
(2)瞭解中外建築曆史的發展規律與發展趨勢;瞭解中外各個曆史時期的古代建築與園林的主要特徵和技術成就;瞭解現代建築的發展過程、理論、主要代錶人物及其作品;瞭解曆史文化遺産保護的基本原則。
(3)瞭解城市規劃、城市設計、居住區規劃、環境景觀及可持續發展建築設計的基礎理論和設計知識。
(4)掌握各類建築設計的標準、規範和法規。
《建築設計(知識題)》是建築學專業本科的考試課程之一,在考試的初級階段1995~2000年(1996年停考),考核點比較簡單,通過率較高,2000年後,由於印刷技術的提高,大幅度增加識圖題,體現瞭建築學專業用圖形語言錶達問題的特點,從而大幅增加瞭考試難度,通過率每況愈下。該門課程浙江省各年度的通過率是:1995年為59.66%,1999年為71%,2000 年為66%,2001 年為66%,2003 年為30.44%,2010 年江西省通過率為7.8%。遼寜省各年度的通過率是:2007年為39%,2008年為20%,2010年為7.8%。內濛古通過率在2011年和2012年則分彆為29.91%和24%,2013年通過率為10%。由此來看,該門課程呈現齣考試難度逐年加大、通過率銳減的問題。該門課程在2011年之前都是160題,閤格成績為96;2011年起,改為140題,閤格成績為84 (詳見錶0-1)。
錶0-1 1995~2014年《建築設計(知識題)》閤格標準
年份1995 1997~2001 2003~2010 2011~2014
題目數量160 160 160 140
閤格綫96 96 96 84
1. 《建築設計(知識題)》命題規律:①從考試大綱來看,筆者把15年來的試題共計2480道題目進行分類,總結後認為該門課程可以歸納分為四個部分:A 建築設計原理與標準、規範;B中國建築史;C外國建築史;D城市規劃基礎知識(各部分比例詳見錶0-2)。從統計分類來看,1995~1999年,A部分建築設計原理與標準、規範的比例高達71.25%,2000年至今,A部分維持在60%的比例左右;B中國建築史以及C外國建築史部分各占的比例都是平均為15%左右;D城市規劃基礎知識所占比例平均約10%。知道瞭每個部分所占的比例,考生可以有所側重和取捨、有目的加以復習。②從曆年的考題分析可以看齣(錶0-3),識圖題的比例越來越大並且成為一種趨勢,體現瞭建築學專業的圖形特點。許多考生反映識圖題比較難,但是筆者通過對識圖題的仔細分析,認為90%的圖片均來自現行建築學專業本科階段教材,僅有10%的圖片來自教材之外。③試題的考核範圍加大,以A部分建築設計原理與標準為例,規範的考核種類由最初的四五種擴大到目前的71種,試題難度進一步加大。④試題結構趨於穩定,通過錶0-4即可以看到每個章節的考點分布,便於考生有針對地復習。以書中最後一套模擬題(2012年真題)為例,140道題目中,能有約81道題目在前麵的解析中找到答案,約占總題量的57.85%,雖然原題很少,但是考點重復概率很高。
錶0-2 《建築設計(知識題)》曆年真題各部分所占比例(%)
年份1995 1997 1998 1999 2000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4
建築設計
原理與標
準、規範
65.6370.0071.2571.2563.1356.8859.3861.8864.3849.3861.2555.0063.1360.0062.1462.14
中國
建築史7.50 2.86 8.13 9.38 10.6316.8813.7517.5013.1320.0016.8815.0018.1311.4315.0013.57
外國
建築史9.38 6.42 8.75 7.50 13.1315.6312.5010.6311.2514.3811.2514.3811.8816.4315.0012.86
城市規劃
基礎知識17.5020.7111.8811.8813.1310.6314.3810.0011.2516.2510.6315.63 6.88 12.14 7.8611.43
錶0-3 1995~2014年《建築設計(知識題)》識圖題統計分析
年份1995 1997 1998 1999 2000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4 閤計
識圖題數量0 0 0 0 4 11 1 8 1 15 8 16 8 27 19 20 138
圖片數量0 0 0 0 15 30 4 29 4 30 24 32 16 72 51 76 383
2. 如何復習《建築設計(知識題)》這門課程。該門課程考核點紛繁復雜,許多考生復習起來沒有頭緒,筆者根據自己的經驗,建議在做真題的基礎上做如下復習:①A 部分第一章公共建築設計原理與建築構圖原理,復習內容為張文忠主編的《公共建築設計原理(第三版)》和彭一剛的《建築空間組閤論(第三版)》兩本書;第二章建築色彩與室內設計原理,復習內容為建築色彩部分,隻包括《建築設計資料集1》色彩部分,室內設計原理部分則隻為《建築設計資料集6》室內設計部分;第三章住宅設計原理及相關規範,前者復習內容為硃昌廉主編的《住宅建築設計原理(第三版)》,後者總共4種,具體詳見參考文獻部分;第四章民用建築等級劃分、設計深度規定及相關製圖規範需要復習的規範共計8種,詳見參考文獻部分,加粗的規範需要重點復習;第五章建築設計新概念、新技術和新思潮復習的主要內容是太陽能建築及環境心理學,太陽能建築復習的主要內容為《建築設計資料集6》生土建築,太陽能建築部分,環境心理學為林玉蓮、鬍正凡主編的《環境心理學》,其他新概念等,如現行綠色建築規範,可以參考第七章各類型建築設計規範;第六章民用建築設計通則,復習的內容為現行的《民用建築設計通則》一種,具體詳見參考文獻部分;第七章各類型建築設計規範,規範共45種,需要重點復習的是16種,詳見參考文獻部分,加粗的規範需要重點復習;第八章建築物無障礙設計,主要復習《無障礙設計規範》一種,具體詳見參考文獻部分;第九章建築設計防火規範,考核規範共4種,均需重點復習,詳見參考文獻部分;②B部分中國建築史,齣題的主要範圍為潘榖西主編的《中國建築史(第六版)》和劉敦楨主編的《中國古代建築史》,這兩本書應重點復習;③C部分外國建築史齣題的主要範圍為陳誌華主編的《外國建築史(第三版)》和羅小未主編的《外國近現代建築史(第二版)》;④D部分城市規劃基礎知識主要復習的依據為吳誌強、李德華主編的《城市規劃原理(第四版)》和《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範》。在復習的過程中,可以對照真題考核點舉一反三,活學活用,公共建築設計原理、建築構圖、中外建築史、城市規劃原理是識圖題的重點部分,建議考生多關注教材相關內容。
3. 本書的編寫體例和特點。本書共分為5個部分:A 建築設計原理與標準、規範;B中國建築史;C外國建築史;D城市規劃基礎知識;E模擬題。本書共收錄瞭15年的2480道題目,真題的每個章節的分布情況詳見錶0-4,每道題目的後麵注明瞭該題目的年份及題號,如[2011-121]錶示2011年真題的第121題。每個章節的真題編排順序不同於市麵上的其他書籍,都是按照筆者推薦的教材和現行規範的順序編排的,方便考生對照復習及避免齣現顛三倒四的情況。為瞭方便考生復習,筆者還為大部分的真題編寫瞭提示性的小標題(例如■錶示第一層次,●錶示第二層次,▲錶示第三層次),提綱挈領,便於考生建構完整的知識體係。關於規範部分的真題,這裏重點說明一下:全國注冊建築師考試管理委員會規定,每年考試齣題的規範、規程,以本考試年度上一年12月31日以前正式實施的規範、規程為準。筆者收錄的相關規範真題解答依據均為現行最新的設計規範。由於規範的更替,會導緻許多規範題無答案、多個答案的情況(考生可不必過多糾結答案對錯),而之所以收錄這些真題,是讓考生看到考核點並可以對照現行規範分析。本書的解題依據均為參考文獻所列教材(未標注版次的,以參考文獻為準)。考生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建築設計(知識題)》真實考試中,均為單選題(即使個彆年份齣現錯題,也應選擇一個最接近的答案選項)。書中的E部分模擬試題部分是2014年的真題(2014年報考人數29199人,參加考試人數24650人,閤格人數12897人,閤格率高達52.32%,2013年閤格率為16.49%),共計140題,建議考生在精讀幾遍A~D 部分之後再進行自測,按照規定的3.5小時完成考試、評分,再對照前幾個部分自查考點掌握情況。關於模擬試題,每題也給齣瞭詳細的解析。本書的附錄和參考文獻部分更是值得考生們注意的部分,幾乎每年的考試題目都齣自附錄和參考文獻所列書籍與規範,考生需要認真復習,加粗的部分要重點復習。
4. 關於該門課程的答題小技巧。該門課程自2011年起,由原來的160道題改為140題,考核時間為3.5小時,平均每道題的時間為1分30秒。140題中,約50%~60%的題目屬於基本題,屬於考生應知應會的部分;約30%~35%的題比較難,一般考生做不齣來;10%~15%的題目是偏題、怪題。也就是說能考到八九十分的成績幾乎不可能(按照百分製計算)。建議考生不要鑽偏題、怪題,主要復習本書中的常見考點。考生在拿到試題之後,建議考生不要按照題序作答,本著先易後難的原則作答,做不齣的題目在考題上做標記。第二遍,重點花時間做這些記號題,做完這些題也是考試及格的基礎。最後一遍,對於實在不會作答的難題也不要放棄,填塗答題卡時,粗略統計A、B、C、D 各選項的大緻比例,如果哪個比例少,剩下的題目全部塗寫該選項,這樣一來,紮實地復習瞭基礎和技巧性的答題,考試就不是一件睏難的事。
本書自2014年1月上市以來,受到許多讀者的關愛和好評,短時間內售罄,並且連續加印多次。為瞭把本書打造成一級注冊建築師考試應試的精品圖書,作者在“abbs建築論壇/考試及留學/注冊考試”欄目中同步開設瞭勘誤與答疑帖,效果非常好,許多讀者為本書建言獻策,提齣瞭許多寶貴的批評意見,根據讀者對本書的反饋意見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頒布的標準和規範情況,本書再版做如下修訂:
1. 根據讀者的反饋意見,及時修訂本書中存在謬誤和差錯,力求將本書的錯誤率降至最低。
2.2017年建築設計(知識題)考試中的規範內容應以2016年12月31日以前正式實施的規範、規程為準。關於新規範標準的發布公告,讀者可自行訪問國傢工程建設標準化信息網http://www.ccsn.gov.cn/查詢和瞭解。
以下13種規範屬於2016年底之前實施的修訂規範,作者根據新修訂的規範,對2014版真題進行瞭重新解析。
1.《建築設計防火規範》為國傢標準,編號為GB50016—2014,自2015年5月1日起實施。原《建築設計防火規範》(GB50016—2006)和《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範》(GB50045—1995)同時廢止。
2.《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範》為國傢標準,編號為GB50067—2014,自2015年8月1 日起實施。原國傢標準《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範》(GB50067—1997)同時廢止。
3.《車庫建築設計規範》為行業標準,編號為JGJ100—2015 ,自2015年12月1日起實施。原《汽車庫建築設計規範》(JGJ100—1998)同時廢止。
4.《幼兒園建築設計規範》為行業標準,編號為JGJ39—2016,自2016年11月1日起實施。原《托兒所、幼兒園建築設計規範》(JGJ39—1987)同時廢止。
5.《綜閤醫院建築設計規範》為國傢標準,編號為GB51039—2014,自2015年8月1日起實施。原行業標準《綜閤醫院建築設計規範》(JGJ49—1988)同時廢止。
6.《傳染病醫院建築設計規範》為國傢標準,編號為GB50849—2014,自2015年5月1日起實施。
7.《文化館建築設計規範》為行業標準,編號為JGJ/T41—2014,自2015年3月1日起實施。原《文化館建築設計規範》(JGJ/T41—1987)(試行)同時廢止。
8.《圖書館建築設計規範》為行業標準,編號為JGJ38—2015,自2016年5月1日起實施。原《圖書館建築設計規範》(JGJ38—1999)同時廢止。
9.《博物館建築設計規範》為行業標準,編號為JGJ66—2015,自2016年2月1日起實施。原《博物館建築設計規範》(JGJ66—1991)同時廢止。
10.《旅館建築設計規範》為行業標準,編號為JGJ62—2014,自2015年3月1日起實施。原《旅館建築設計規範》(JGJ62—1990)同時廢止。
11.《公共建築節能設計標準》為國傢標準,編號為GB50189—2015。原《公共建築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同時廢止。
12.《綠色建築評價標準》為國傢標準,編號為GB/T50378—2014,自2015年1月1日起實施。原《綠色建築評價標準》(GB/T50378—2006)同時廢止。
13.《智能建築設計標準》為國傢標準,編號為GB50314—2015,自2015年11月1日起實施。原《智能建築設計標準》(GB/T50314—2006)同時廢止。
本書雖經作者悉心修訂,書中仍然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敬請讀者屆時光顧abbs建築論壇參與和討論關於本書的相關勘誤和答疑,或者發郵件給作者本人,本人將在第一時間迴復。
編 者
《建築設計(知識題)》 內容梗概: 本書是一部關於建築設計領域基礎理論、曆史沿革、發展趨勢以及專業知識的深度探索。它旨在為建築設計專業學生、從業者以及對建築設計懷有濃厚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個全麵、係統的知識框架。全書內容涵蓋瞭從建築的起源與演變,到當代建築設計的理論思潮與實踐創新,再到建築技術、材料、美學等關鍵要素的深入剖析,力求將復雜抽象的建築理念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現,引導讀者理解建築作為一種文化、藝術和技術的綜閤載體,在人類社會發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第一部分:建築的起源與演變 本部分將帶領讀者穿越時空,追溯建築的起源。我們將探討早期人類如何從自然環境中獲取靈感,利用有限的材料和技術搭建最初的居所,以及這些早期建築如何反映當時的生活方式、社會結構和宗教信仰。 史前建築: 聚焦於巨石陣、洞穴居所、早期部落村落等,分析其空間組織、結構形式和文化內涵。 古代文明的建築成就: 深入研究古埃及的金字塔、神廟,古希臘的帕特農神廟、劇場,古羅馬的鬥獸場、萬神廟等。重點闡述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建造技術、空間布局及其在哲學、政治、宗教方麵的象徵意義。我們將分析這些文明如何奠定瞭西方建築的基石,並對後世産生深遠影響。 亞洲建築的輝煌: 探索中國古代宮殿、園林、寺廟的精巧設計,如故宮、蘇州園林、應縣木塔。分析其陰陽五行、天人閤一的哲學思想如何體現在建築布局和景觀營造中。同時,也將介紹印度古代寺廟建築的雕塑藝術與宗教象徵,以及伊斯蘭建築獨特的幾何圖案、拱券結構和庭院空間。 中世紀的建築變革: 關注羅馬式和哥特式建築風格的興起。羅馬式建築的厚重、堅固與哥特式建築的輕盈、高聳形成瞭鮮明對比。我們將分析其結構創新(如拱券、飛扶壁)、空間體驗(如垂直上升感、彩色玻璃的光影效果)以及宗教功能需求。 第二部分:近現代建築理論與思潮 隨著社會變革和科技進步,建築設計也經曆瞭一係列重要的理論轉型。本部分將梳理這些關鍵的思潮,理解它們如何塑造瞭我們今天的城市景觀。 文藝復興與古典主義的復興: 分析文藝復興時期對古希臘羅馬建築的重新解讀,強調理性、比例、和諧的原則。介紹帕拉第奧等建築師的貢獻,以及古典主義風格的演變。 啓濛運動與工業革命的影響: 探討啓濛運動帶來的理性主義思潮如何影響建築設計,以及工業革命如何引入新材料(如鑄鐵、鋼、玻璃)和新技術,催生瞭工廠、車站、展覽館等新型建築類型。 現代主義的興起與發展: 深入解析“形式追隨功能”的理念,以及“少即是多”的審美原則。介紹包豪斯學派的理念及其對設計教育和實踐的革命性影響。分析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羅、賴特等現代主義大師的代錶作品及其理論貢獻,如柯布西耶的“新建築五點”。 後現代主義的批判與多元化: 探討後現代主義對現代主義純粹性的反思,以及對曆史文脈、地域特色、地方文化的重新關注。分析其象徵意義、戲謔手法和裝飾元素的迴歸。 當代建築的新方嚮: 介紹21世紀以來建築設計的新趨勢,包括綠色建築、可持續設計、參數化設計、仿生建築、地域主義建築、文脈主義建築等。探討科技發展(如BIM技術、3D打印)如何賦能建築設計,以及建築師在應對氣候變化、城市化挑戰、社會公正等議題中的責任與創新。 第三部分:建築設計的核心要素 建築設計不僅僅是美學上的追求,更是一門嚴謹的工程學科。本部分將從技術、材料、空間、環境等多個維度,深入剖析建築設計中的關鍵要素。 結構與建造: 講解不同結構體係(如磚石結構、木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的原理、優缺點及其適用範圍。介紹建築施工的基本流程和建造技術的發展。 建築材料: 深入瞭解各種傳統與新型建築材料的特性,如石材、木材、磚瓦、玻璃、金屬、混凝土、復閤材料等。分析它們在力學性能、耐久性、美觀性、經濟性以及環境影響方麵的考量。 空間組織與形態塑造: 探討建築空間的基本構成要素(點、綫、麵、體),以及不同空間組織方式(如軸綫式、中心式、流綫式)的特點。分析建築形態如何錶達建築的功能、文化內涵和審美觀念。 光、聲、熱與環境舒適度: 深入研究自然光在建築中的應用,如何通過窗戶、天窗、采光井等設計實現最佳采光效果。分析聲音在建築中的傳播規律,以及隔音、吸音等聲學處理方法。闡述建築的熱工性能,如保溫、隔熱、通風等,以及如何通過被動式設計提升建築的能源效率和居住舒適度。 人與建築的互動: 強調建築設計的以人為本原則。分析建築的空間尺度、流綫設計、人體工程學原理如何影響人的行為、感受和體驗。探討建築如何與使用者建立情感連接,創造宜居、宜人的環境。 第四部分:建築設計的實踐與未來 本部分將視角轉嚮建築設計的實際操作層麵,以及其未來的發展方嚮。 設計流程與方法: 介紹一個典型的建築設計項目從概念提齣、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到施工監督的各個階段。探討常用的設計方法和工具,如草圖、模型、CAD、BIM等。 城市設計與景觀: 闡述建築設計如何融入城市肌理,與周邊環境和諧共處。介紹城市設計的原則和方法,以及景觀設計在提升建築品質和城市魅力方麵的重要性。 法規、標準與倫理: 強調建築設計需要遵守的國傢和地方的建築法規、消防規範、無障礙設計標準等。探討建築師在設計過程中應遵循的職業道德和倫理規範,以及對社會責任的擔當。 前沿技術與創新應用: 展望未來建築設計的發展趨勢,如智能建築、被動房技術、預製化建造、數字化設計與製造等。探討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興技術在建築設計領域的潛在應用。 建築文化與傳承: 強調建築作為一種文化載體,承載著曆史記憶和地域特色。探討如何在現代建築設計中傳承和創新傳統建築文化,以及如何保護曆史建築及其文化遺産。 本書力求以嚴謹的學術態度、豐富的案例分析和清晰的邏輯結構,幫助讀者構建起完整的建築設計知識體係,激發創新思維,培養批判性眼光,從而更好地理解和參與到建築的設計與創造之中。無論您是初學者還是資深從業者,本書都將是您探索建築設計奧秘、提升專業素養的寶貴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