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XIS 2D 基础教程

PLAXIS 2D 基础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志祥,张海清 著
图书标签:
  • PLAXIS 2D
  • 有限元
  • 岩土工程
  • 地基处理
  • 数值计算
  • 土力学
  • 结构工程
  • 教程
  • 案例分析
  • 工程实践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54172
版次:1
商品编码:12073931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土木工程数值分析与工程软件应用系列教程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64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PLAXIS2D是一款发展成熟、性能好并在国际上广受赞誉的岩土工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被广泛用于各类岩土工程计算分析和辅助设计。荷兰PLAXISB.V.公司于2014年推出了全新界面的新版PLAXIS2D程序,称为AE版(AnniversaryEdition,周年纪念版)。该版本的界面风格和操作方式与之前的2012版及早期版本已明显不同,而是与新的PLAXIS3D程序的界面和操作趋于一致。为了便于广大PLAXIS使用者尽快熟悉新版本的特性及操作,本书基于PLAXIS2DAE版本进行编写,系统介绍了PLAXIS2DAE版的功能特性和使用要点,并给出多个工程算例,详述操作过程,内容涵盖PLAXIS2DAE版的土体、结构、网格、水位、分步施工等五个模式下的各项建模、分析功能和使用方法。全书分为两大部分共24章,第1部分(1-10章)对PLAXIS2DAE程序的主要功能特性及相应的各级菜单进行全面介绍,详细讲解从输入土层、设置结构、指定材料参数、施加荷载、设定(塑性、渗流、动力)边界条件、划分网格,到设置计算阶段、设置计算控制参数、执行计算和输出计算结果等整个分析过程中涉及到的各项操作细节。第2部分(11-24章)讲述如何使用PLAXIS2DAE程序对各类岩土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该部分共包括14个示例,涵盖各类典型岩土工程问题,如软粘土地基上基础沉降、基坑降水开挖支护、路堤填筑过程固结与稳定性分析、新奥法隧道开挖支护、库水骤降坝体稳定性分析以及建筑物自由振动和抗震分析等,涉及了程序的大部分功能特性。本书可作为岩土工程相关领域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岩土工程设计、咨询的工程师和科研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1部分 功能特性
第1章PLAXIS 2D软件简介
第2章一般说明
2.1单位和符号规定
2.2文件管理
2.3帮助工具
第3章输入程序概述
3.1启动输入程序
3.2"输入"程序的界面
3.3菜单栏中的菜单
3.4输入程序的结构--模式
3.5绘图区中的模型
3.6命令行一般信息
3.7浏览器
第4章地层模拟--土模式
4.1调整模型边界
4.2创建钻孔
4.3土层
第5章荷载和结构--结构模式
5.1辅助工具
5.2几何对象
5.3荷载
5.4指定位移
5.5动力荷载
5.6结构单元
5.7隧道
5.8设计方法
5.9水力条件
5.10热条件
5.11流函数
5.12热函数
5.13导入几何模型
第6章材料属性和材料数据库
6.1土和界面模拟
6.2不排水行为模拟
6.3土工试验模拟
6.4板材料数据组
6.5土工格栅材料数据组
6.6 Embedded beam row材料数据组
6.7锚杆材料数据组
6.8为几何构件指定材料数据组
第7章网格和计算
7.1网格生成--网格模式
7.2定义计算阶段
7.3分析类型
7.4加载类型
7.5水压力计算
7.6温度计算
7.7加载步骤
7.8计算控制参数
7.9水力条件
7.10几何配置--分步施工模式
7.11计算中使用设计方法
7.12开始计算
第8章输出程序概述
8.1输出程序的界面布局
8.2菜单栏中的菜单
8.3命令行中的一般信息
8.4输出程序中的工具
8.5显示区
8.6输出程序中的视图
8.7报告生成
8.8生成动画
第9章输出程序的输出结果
9.1单元关联图
9.2变形
9.3应力
9.4结构和界面
第10章曲线
10.1选择曲线点
10.2生成曲线
10.3曲线格式设置
10.4格式设置选项
10.5重新生成曲线
10.6一张曲线图中生成多条曲线
第2部分 应用实例
第11章砂土地基上圆形基础的沉降分析
11.1工程概况
11.2工况A:刚性基础
11.3工况B:柔性基础
第12章水下基坑开挖分析
12.1几何模型
12.2生成网格
12.3执行计算
12.4查看结果
第13章拉锚地连墙支护基坑降水开挖分析
13.1几何模型
13.2生成网格
13.3执行计算
13.4查看结果
第14章软土地基上路堤填筑稳定性分析
14.1几何模型
14.2生成网格
14.3执行计算
14.4查看结果
14.5安全性分析
14.6使用排水线
14.7更新网格 + 更新水压分析
第15章盾构隧道地表沉降及其对桩基的影响分析
15.1几何模型
15.2生成网格
15.3执行计算
15.4查看结果
第16章新奥法隧道施工过程模拟分析
16.1几何模型
16.2生成网格
16.3执行计算
16.4查看结果
第17章库水骤降坝体稳定性分析
17.1几何模型
17.2生成网格
17.3执行计算
17.4查看结果
第18章拉锚地连墙支护基坑降水开挖分析-ULS
18.1几何模型
18.2执行计算
18.3查看结果
第19章坝体渗流分析
19.1几何模型
19.2生成网格
19.3执行计算
19.4查看结果
第20章板桩墙基坑渗流分析
20.1几何模型
20.2生成网格
20.3执行计算
20.4查看结果
第21章降水条件下土体饱和度变化分析
21.1几何模型
21.2生成网格
21.3执行计算
21.4查看结果
第22章简谐动力荷载下弹性地基动力分析
22.1几何模型
22.2执行计算
22.3查看结果
第23章打桩效应动力分析
23.1几何模型
23.2生成网格
23.3执行计算
23.4查看结果
第24章建筑物自由振动及地震分析
24.1几何模型
24.2生成网格
24.3执行计算
24.4查看结果
第25章通航船闸热膨胀分析
25.1输入
25.2网格生成
25.3计算
25.4计算结果
第26章冻结法隧道热-流耦合分析
26.1输入
26.2网格生成
26.3计算
26.4计算结果
26.5查看计算结果步骤
附录PLAXIS 2D程序安装指南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随着近几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尤其是城镇化的发展,国家对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大举投入,在城建、交通和港口等众多领域不断涌现出大型岩土工程项目,随之引发的工程事故和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多。因此,对于地质条件、施工工况和周边环境等比较复杂的岩土工程项目,尤其是大型项目,在确定设计施工方案之前,进行方案比选、预判关键变形受力部位并提出改进建议,以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突发工程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判断,提出并验证应对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等,以确保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已逐渐成为整个工程项目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相关的监测技术、试验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需要能够模拟整个施工过程、能够考虑复杂荷载工况及地下水条件、考虑土�步峁瓜嗷プ饔眉傲鳘补恬詈献饔玫淖ㄒ档难彝练治鋈砑�来辅助我们完成这些工作。同时,随着理论研究与工程经验的不断积累与发展,业内专家学者及专业技术人员也逐渐认识到,单纯依靠常规的传统算法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岩土工程项目的计算分析需求,在各类岩土工程的设计施工方案的专家评审会上,已普遍要求使用岩土有限元程序进行分析校核。
在众多有限元程序中,PLAXIS软件以其专业性、友好性和优质性广受用户的认可。与ANSYS和ABAQUS这类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不同,PLAXIS始终专注于岩土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如果说前者所走的是“博、广、通”的路线,那么PLAXIS走的则是一条“专、精、深”的路线。PLAXIS拥有更全面丰富的岩土本构模型和专门针对岩土工程分析特点设计的易于使用的操作界面。与此同时,它的计算内核稳定且高效,其计算结果可靠性在国际岩土工程界得到广泛认可。近年来,PLAXIS软件在国内大型岩土工程项目应用中已经充分展示了它的专业性和高品质。
PLAXIS软件是由荷兰公共事业与水利管理委员会提议,于1987年由荷兰Delft工业大学开始研发,最初是为了解决荷兰本地的与软土相关的岩土模拟分析问题。1993年,PLAXIS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8年发布第1版Windows系统的PLAXIS软件。同时,着手三维计算内核的研发,并在2001年、2004年逐步推出PLAXIS三维隧道分析程序(3DT)、三维基础程序(3DF)。随着技术的不断累积,2015年,PLAXIS公司又推出了新一代PLAXIS软件PLAXIS 2D 2015和PLAXIS 3D AE,二者的操作界面基本一致。
至今,PLAXIS软件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岩土工程项目,如:基坑、挡墙、边坡、抗滑桩、隧道、桩(筏)基础、码头工程等,并得到世界各地岩土工程师的认可,成为其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数值分析工具。以我国香港地区为例,PLAXIS程序一直是香港屋宇署(Buildings Department of the Government of Hong Kong)的官方认证岩土分析软件之一。截至2012年年初,世界范围内PLAXIS用户多达16000多家,其中我国国内用户已有百余家,涵盖了铁路、电力、石化、建筑、航务、市政等多个行业。
我们在2015年2月和10月相继出版了《PLAXIS 3D基础教程》与《PLAXIS高级应用教程》,填补了国内PLAXIS 3D教程与PLAXIS高级教程的空白。PLAXIS 2D 2015软件与旧版软件在交互界面、操作方式上已有很大不同,分析功能也更加丰富和完善,为此,我们编写了这本《PLAXIS 2D基础教程》。
为了便于广大工程师与学者能够尽快熟悉和使用PLAXIS 2D软件,本书系统而详细地讲解了PLAXIS 2D各项功能和常见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方法。全书分为两个部分:功能特性和应用示例。第1部分功能介绍(1~10章),第1、2章介绍程序的概况和一般规定;第3~6章讲述输入程序中的土、结构等建模功能和材料属性设置等前处理功能;第7章讲述网格划分和计算设置;第8~10章讲述输出程序的界面、输出结果及生成曲线等后处理功能。第2部分应用示例(11~26章)以16个典型岩土工程问题为例,深入讲述利用PLAXIS 2D进行实际岩土工程计算分析的方法流程,包括模型构建、参数取值、计算条件设定及计算结果输出与分析的全过程。另外,在附录中给出了程序的安装说明及相关问题解决方法。
本书的编写由刘志祥与张海清完成。感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北京金土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各位领导对本书的重视与大力支持;感谢前同事卢萍珍在早些年所做的工作;最后要感谢国内的广大PLAXIS用户,你们对新版PLAXIS 2D中文教程的需求正是我们编写本书的动力源泉。
由于编者水平和时间的限制,书中难免存在错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也请您在发现错误后反馈给我们,以便再版时进行更新与修正,再次感谢广大读者。
编者
《结构工程师的数字化设计之旅:利用先进仿真软件优化工程决策》 在现代土木工程领域,精准可靠的结构设计是保障工程安全与可持续性的基石。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工程设计方法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数据驱动的仿真技术,特别是基于先进数值分析软件的应用,已成为工程师优化设计、规避风险、提升效率的关键工具。本书旨在带领读者踏上一段深入探索土木工程结构仿真设计奥秘的旅程,通过详实的概念解析、实操指导和案例分析,帮助您掌握利用前沿仿真软件进行复杂工程问题分析的核心技能,从而做出更明智、更具经济效益的设计决策。 本书并非仅仅罗列软件操作步骤,而是更侧重于构建一套完整的数字化设计思维框架。我们深知,精通软件操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其背后蕴含的力学原理、数值算法以及如何将这些原理转化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有效手段。因此,我们将从基础的有限元分析(FEA)理论入手,逐步深入到各种复杂的工程行为模拟,例如地基的变形与稳定性、边坡的抗滑稳定性、地下结构的受力与变形、以及水土相互作用等。通过对这些关键工程问题的深入剖析,您将不仅仅学会如何“点按”软件,更能理解“为何”如此点按,以及“点按”的结果所代表的实际工程意义。 第一部分:数字化设计思维的基石——理解仿真精髓 在深入软件操作之前,我们需要为您的数字化设计之旅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一部分将带领您理解有限元分析(FEA)的核心概念。我们将解释离散化、单元类型、节点、边界条件、荷载施加等基本要素,并阐述它们如何构建起虚拟的工程模型。您将学习到,通过将连续的物理体分解为离散的单元,并利用数学方程描述这些单元的行为,计算机才得以求解复杂的力学问题。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数值算法在仿真中的作用。理解不同求解器的特点、收敛性准则以及如何解释计算结果中的误差,是获得可靠仿真结果的关键。我们将以清晰易懂的语言解释这些抽象的概念,并辅以直观的图示,帮助您建立对仿真过程的宏观认识。此外,对于工程实践中至关重要的材料本构模型,我们将进行详细介绍。从经典的线弹性模型到更复杂的弹塑性、应变率敏感性以及损伤力学模型,您将了解不同材料模型如何准确地描述材料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行为,以及选择恰当材料模型对仿真结果准确性的决定性影响。 第二部分:从概念到模型——建立准确的仿真环境 掌握了仿真理论的精髓,接下来我们将进入将实际工程问题转化为计算机可理解模型的阶段。这一部分将重点关注如何精确地建模,这是确保仿真结果可靠性的首要步骤。 几何建模与网格划分: 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构建精确的几何模型,包括各种建筑结构、土体边界、地下水位线等。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深入探讨网格划分策略。合理的网格划分能够显著影响计算精度和效率。您将学习到不同单元类型(如三角形、四边形、线性单元、二次单元等)的适用性,以及如何根据工程问题的特点(如应力集中区域、复杂几何形状)进行网格的局部细化和自适应网格划分,从而获得既准确又经济的计算结果。 边界条件与荷载施加: 准确地定义边界条件和荷载是模拟真实工况的关键。我们将讲解如何为模型施加固定约束、位移约束、弹簧支撑等,以及如何模拟地表荷载、动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特别地,对于与水相关的工程,如地下水位、渗透压力的模拟,我们将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和注意事项。 材料属性的准确输入: 材料是构成工程结构的基础,其性能直接影响结构的受力行为。我们将指导您如何根据设计规范、试验数据以及工程经验,为模型输入准确的材料参数。这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内摩擦角、粘聚力、重度、屈服强度等。此外,对于非均质性、各向异性材料,我们将提供相应的建模方法。 第三部分:核心工程问题的仿真分析与优化 在完成了模型的搭建之后,本书将带领您进入核心仿真分析阶段,针对土木工程领域中最常见、最具挑战性的工程问题进行深度剖析。 地基变形与承载力分析: 深入研究桩基础、筏板基础、条形基础等不同类型基础在各类土体中的受力与变形响应。我们将演示如何分析地基的沉降,预测其稳定性和承载力,并探讨如何通过调整基础形式、尺寸以及优化地基处理方案来提升地基性能。 边坡稳定性评估与加固: 边坡失稳是常见的地质灾害。本书将详细阐述如何利用仿真软件进行边坡的极限平衡分析和强度折减法分析,从而精确评估边坡的稳定性系数。同时,您将学习如何模拟各种加固措施,如锚杆、挡土墙、土钉墙、排水系统等,并评估其对边坡稳定性的提升效果,从而为边坡的设计与加固提供科学依据。 地下结构(隧道、基坑)的模拟与设计: 隧道和基坑工程具有显著的复杂性,涉及土体开挖、围护结构受力、周边环境影响等。我们将指导您如何建立隧道掘进和基坑开挖过程的仿真模型,分析地下水位变化、土体变形以及围护结构的应力状态。您将学习如何优化围护结构设计,预测地下水涌水量,并评估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 水土相互作用与渗透分析: 在许多工程项目中,水是影响结构性能的重要因素。本书将重点介绍如何进行流固耦合分析,模拟地下水渗流、孔隙水压力分布以及其对土体稳定性和结构受力的影响。您将学习如何评估排水系统的效果,以及设计能够抵抗水压和渗透作用的结构。 第四部分:仿真结果的解读、验证与设计优化 仿真并非终点,而是优化设计过程的起点。本书的最后部分将聚焦于如何有效地解读仿真结果,并将其转化为指导实际工程决策的宝贵信息。 结果可视化与参数分析: 我们将展示如何利用软件强大的可视化工具,清晰地呈现应力云图、位移场、孔隙水压力分布等仿真结果。更重要的是,您将学习如何进行敏感性分析,识别对工程性能影响最大的关键参数,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优化。 仿真结果的验证与不确定性分析: 任何仿真都存在不确定性。我们将讨论如何通过与现场监测数据、经验公式或解析解进行对比,来验证仿真结果的可靠性。同时,您将了解如何进行不确定性分析,评估输入参数变化对仿真结果的影响范围,从而更全面地理解工程风险。 迭代设计与优化决策:仿真技术的核心价值在于其能够支持迭代式设计。您将学习如何根据仿真结果反馈,不断调整设计参数(如材料配比、结构尺寸、加固方案等),直至达到性能要求并兼顾经济性。我们将提供一些基于仿真优化的典型案例,展示如何通过数字化设计显著提升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谁适合阅读本书? 本书适合所有希望在土木工程领域提升专业技能的工程师、技术人员、设计师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无论您是初学者,还是希望深入掌握先进仿真技术的资深从业者,本书都能为您提供宝贵的知识和实践指导。通过本书的学习,您将能够: 建立科学的数字化设计思维,将复杂的工程问题转化为可仿真的模型。 熟练掌握并运用先进的仿真软件,解决各种复杂的土木工程问题。 精准评估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变形性能,有效规避潜在风险。 优化设计方案,提升工程的经济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做出更具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的工程决策,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我们相信,掌握数字化仿真技术,就是掌握了面向未来的工程设计能力。本书将成为您探索结构工程师数字化设计之旅的得力伙伴,助您在现代工程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PLAXIS 2D 基础教程》这本书,我最先关注的就是它的内容编排是否合理。作为一个工程领域的研究生,我需要掌握PLAXIS 2D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这本书的篇幅看起来很扎实,我希望它能够覆盖PLAXIS 2D的核心功能,例如土体的本构模型选择,包括常见的Mohr-Coulomb模型、Hardin-Drnevich模型等,以及它们各自的应用场景和参数的确定方法。我很想知道书中是如何讲解应力-应变关系的,以及如何根据实际的土体试验数据来拟合这些本构模型的参数。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各种荷载的施加方式,比如均布荷载、集中荷载、位移荷载,以及如何模拟地下水位变化和渗流过程。对于一些复杂的工程问题,比如边坡稳定性分析、基坑开挖、隧道衬砌设计等,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具体的建模思路和计算步骤,并能给出详细的分析和解读。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网格划分的章节,因为网格的质量直接影响计算的精度和效率,我希望能够学到如何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网格密度和类型,以及如何进行网格收敛性分析。另外,对于计算结果的输出和后处理,比如应力分布图、位移云图、塑性区显示等,我希望书中能够给出详细的解释和可视化技巧,帮助我更有效地理解和呈现计算结果。

评分

哇,拿到这本《PLAXIS 2D 基础教程》的瞬间,我就觉得一股扑面而来的专业气息,这本书的外观设计很简洁大气,封面上印着清晰的字体,光是看着就让人对内容充满了期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学习PLAXIS 2D软件的入门读物,之前也零散地看过一些网上的零散教程,但总感觉缺乏条理,很多概念理解起来模棱两可。这次看到这本书,立刻被它“基础教程”的定位所吸引,我希望它能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比如PLAXIS 2D的界面介绍、基本操作流程、常用模块的功能解释等等,最好能循序渐进,让完全没有接触过这个软件的新手也能快速上手。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讲解如何进行模型的几何建模,包括点、线、面的绘制,网格划分的原则和技巧,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单元类型。毕竟,模型的前期建立是整个分析流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如果模型建立不准确,后续的计算结果就毫无意义了。我希望书中能有大量的图示和案例,能够直观地展示每一个步骤的操作,让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而不是枯燥的文字描述。另外,对于一些初学者容易混淆的概念,比如位移、应力、应变的区别与联系,荷载的施加方式,以及边界条件的设置,我希望书中能有深入浅出的讲解,最好能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让我明白这些概念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一种“值得信赖”的感觉,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开始我的PLAXIS 2D学习之旅。

评分

《PLAXIS 2D 基础教程》这本书的外观设计简洁大气,给我一种专业且值得信赖的感觉。我是一名正在攻读岩土工程硕士学位的学生,PLAXIS 2D软件是我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系统性的学习框架,从软件的基础操作到高级功能的应用,都能有深入浅出的讲解。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PLAXIS 2D的建模流程,包括如何绘制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单元类型。另外,我非常关心土体本构模型的选择和参数的输入,希望书中能够对常用的本构模型进行详细的介绍,并提供如何根据实际的土体性质来确定模型参数的实用建议。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丰富的工程案例,例如边坡稳定性分析、基坑工程的变形分析等,通过这些案例,我能够更好地理解PLAXIS 2D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中的应用。

评分

这本书《PLAXIS 2D 基础教程》的封面设计给我一种严谨而专业的印象,这正是我在寻找的一本能够系统学习PLAXIS 2D的教材。我是一名即将步入职场的土木工程师,在项目实践中,我意识到掌握PLAXIS 2D的重要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软件的基础操作讲起,例如界面的介绍、基本文件的创建与保存、以及常用工具的使用。我尤其关注建模部分,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讲解如何绘制几何模型、划分网格,以及如何处理复杂的几何形状。对于土体本构模型的选择和参数的输入,我希望书中能有清晰的讲解,并提供如何根据土工试验数据来确定模型参数的指导。此外,我对荷载的施加和边界条件的设置也非常感兴趣,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各种类型荷载的施加方法,以及如何设置固结和渗流边界条件。我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丰富的工程案例,通过实际案例来加深对软件功能的理解和应用。

评分

这本书《PLAXIS 2D 基础教程》的封面 design 给我一种稳重而专业的印象,这让我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充满了期待。我是一名在岩土工程领域工作多年的工程师,虽然接触过PLAXIS 2D,但总觉得在某些方面不够深入,尤其是在处理一些复杂问题时,总会遇到瓶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更深入的见解,不仅仅停留在基础操作层面,更能够帮助我理解软件背后的原理。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讲解各种土体本构模型的选择和参数的校核,以及如何进行模型的验证。对于荷载和边界条件的设置,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更多关于其对计算结果影响的分析,以及如何选择最优的设置方案。此外,对于渗流分析和固结分析,我希望书中能够有更详细的阐述,并能提供一些高级的应用技巧。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深入掌握PLAXIS 2D,解决更复杂工程问题的有力助手。

评分

当我看到《PLAXIS 2D 基础教程》这本书时,我立即感受到它是一种能够引领我深入探索PLAXIS 2D复杂世界的钥匙。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我的毕业设计中,我需要运用PLAXIS 2D进行一些岩土工程问题的分析,但目前我对这个软件还非常陌生,很多概念理解得比较模糊。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最基础的建模开始,逐步深入到计算分析和结果解读的各个环节。特别吸引我的是“基础教程”这个名字,它意味着这本书不会跳过任何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而是会将所有内容都细致地梳理出来。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讲解如何在PLAXIS 2D中建立土体模型,包括如何定义土层界面、划分网格、以及如何施加各种类型的边界条件。我对于土体本构模型的选择和参数输入感到困惑,希望书中能够对常用的本构模型进行深入的介绍,并提供如何根据实际的工程经验来选择合适的模型和参数的指导。此外,我还需要学习如何施加各种荷载,例如集中力、均布荷载、位移荷载等,以及如何模拟地下水的渗流过程。我非常期待书中能提供丰富的案例分析,例如边坡稳定性分析、基坑工程的变形分析等,通过这些案例,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PLAXIS 2D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评分

《PLAXIS 2D 基础教程》这本书的外观设计让我感受到一种专业和可靠的气息,这正是我一直寻找的关于PLAXIS 2D的入门指导。我是一名对岩土工程数值模拟充满兴趣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PLAXIS 2D是必不可少的一款工具。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软件的界面介绍开始,详细讲解每一个功能模块的作用,让我在操作过程中不至于感到迷茫。尤其令我期待的是关于模型建立的部分,我希望书中能够清晰地阐述如何绘制几何模型,如何进行网格划分,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单元类型,因为我知道模型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此外,对于土体本构模型的选择和参数的输入,我希望书中能够有深入的讲解,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复杂的概念。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丰富的图示和示例,能够直观地展示每一个操作步骤,让我的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评分

《PLAXIS 2D 基础教程》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一种踏实和专业的触感,让我觉得它是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掌握PLAXIS 2D软件的书。我是一名在读的岩土工程师,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需要进行土体分析的工程项目,但我一直觉得自己的PLAXIS 2D技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本书的定位非常准确,我相信它能够系统地填补我在软件应用方面的知识空白。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讲解PLAXIS 2D的建模流程,从导入CAD图纸到绘制几何模型,再到网格划分和生成,希望能有足够多的图示和操作步骤,让我能够轻松复制。另外,我非常关注土体本构模型的选择和参数的确定,希望书中能够对常用的本构模型进行详细的对比和分析,并给出如何根据土工试验数据来选择和输入参数的实用建议。对于各种荷载的施加方式,比如静荷载、动荷载、以及时间相关的荷载,我希望书中能够有清晰的讲解和演示,让我能够准确地模拟各种工程条件。此外,对于渗流分析和固结分析,我希望书中能有专门的章节进行阐述,并提供相应的计算案例。

评分

当我拿到《PLAXIS 2D 基础教程》这本书时,一种严谨而专业的氛围扑面而来,我感觉这是一本能够引导我深入了解PLAXIS 2D软件的书籍。我是一名在岩土工程领域工作的工程师,过去也曾零散地接触过PLAXIS 2D,但总觉得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一些脱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梳理PLAXIS 2D的应用逻辑,从最基础的几何建模开始,包括如何绘制和编辑模型,如何进行网格划分,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单元类型。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深入讲解各种本构模型的选择和参数的输入,比如Mohr-Coulomb模型、Cam-Clay模型等,以及如何根据实际的土体性质来确定模型参数。对于加载和边界条件的设置,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详细的指导,包括如何施加不同类型的荷载,如何设置固结边界和渗流边界等。此外,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丰富的工程案例,例如边坡稳定性分析、基坑开挖分析、隧道衬砌设计等,通过这些案例,我能够更好地理解PLAXIS 2D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中的应用。

评分

这本《PLAXIS 2D 基础教程》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专业感和严谨性扑面而来。我一直对岩土工程的数值模拟充满兴趣,但苦于没有系统性的学习资料,往往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瓶颈。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我期待它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导师一样,引导我一步步走进PLAXIS 2D的世界。从最基础的软件界面布局,到每一个工具按钮的功能,再到各种菜单选项的含义,我希望书中能够给予清晰的指导,让我能够快速熟悉软件的操作环境。对于初学者来说,建模是最大的难点之一,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讲解如何根据工程图纸创建几何模型,包括线条、圆弧、多边形等基本图形的绘制,以及如何进行尺寸标注和约束。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有专门的章节讲解网格划分的策略,比如如何根据模型形状和加载条件选择合适的网格尺寸和类型,如何处理模型中的尖角和细长区域,以及如何进行网格优化以提高计算效率和精度。另外,本构模型的选择和参数输入也是我非常关心的问题,我希望书中能对几种常用的土体本构模型进行详细的介绍,并提供如何从土工试验数据中提取这些模型参数的方法。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