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磁场与电磁波(第2版)
定价:64.00元
售价:37.76元,便宜26.24元,折扣59
作者:(美)程,何业军,桂良启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2-01
ISBN:978730230267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763kg
编辑推荐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2版)》是一本世界知名高校广泛采用的国际经典教材,从电磁模型的介绍入手,全面、系统、详细地阐述了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理论,包括静电场、静磁场、稳恒电流场、边值问题、时变电磁场与麦克斯韦方程组、平面电磁波及其传播、传输线、阻抗圆图、微带线、波导与谐振腔、天线与电磁辐射、电磁屏蔽等内容;并给出了丰富的设计实例。书中同时配备了大量例题及习题以便读者快速领会各章精华;书后附有习题解答及中英文对照术语表,方便查阅。全书内容丰富、逻辑性强、深入浅出,公式书写规范。本书内容可灵活取舍,适宜作为理工科本科生及研究生“电磁场与电磁波”等课程的教材。
原作者是华人两院院士David K. Cheng(IEE Fellow &IEEE; Fellow),他撰写的这本经典教材极其符合中国学生的学习特点,一直被追赶,重未被的极负盛誉的经典名著,世界百所名校采用!
配教学课件(PPT),可到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本书页面下载。
内容提要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2版)》是关于电磁场与电磁波的一本很有特色的经典教材,取材新颖,笔法灵活,逻辑性强。教材从矢量分析和场论入手,以简捷清晰的方式建立了电磁模型。紧接着,全面地阐述了电磁场和电磁波的基础理论,包括静电场、静磁场、稳恒电流的场、边值问题的经典解法、时变电磁场与麦克斯韦方程组、平面电磁波及其传播、传输线、阻抗圆图、微带线、波导与谐振腔、天线与电磁辐射、电磁屏蔽等内容。本书除了内容全面之外,还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全书的内容安排具有较完整的模块性,从而可以灵活地取舍和组合成适合不同行业和不同对象的电磁场与电磁波的教材。
目录
作者介绍
作者
David K. Cheng(作者):IEEFellow,IEEE Fellow。
译者
何业军 博士、教授、IEEE高级会员。2005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曾先后在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桂良启 博士、副教授。2005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获博士学位;2011年6月到2012年6月在美国密苏里大学(Rolla分校)电磁兼容实验室进行访问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无线通信、电磁兼容、微波遥感与探测。先后主持国防预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军口和民口)、航天基金及横向协作项目等1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0余篇,申请专利多项。
薛泉 博士、香港城市大学讲座教授、IEEE Fellow。现任香港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担任国际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Technique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副主编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ennas andPropagation编委,在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IEEE Transactions 60余篇),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90余篇,文章被SCI他引1900余次。主要研究领域:微波/毫米波组件及子系统、天线等。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一开始抱着一种“了解一下”的心态来翻阅这本书,毕竟电磁学这门学科,听起来就有些“硬核”。但出乎意料的是,它的文字风格非常吸引人。作者们在解释复杂概念时,善于运用类比和生动的比喻,将抽象的物理原理形象化。比如,在讲解“位移电流”的概念时,他们不是简单地抛出公式,而是通过一个“充电的水桶”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在电介质中的电场变化如何如同电流一样产生磁场。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讲解方式,让我这种非专业背景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而且,书中对于一些概念的引入,都非常注重其物理意义和内在逻辑,而不是生硬地给出定义。这使得我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能够记住公式,更能理解公式背后的物理规律,并能触类旁通。章节之间的衔接也非常顺畅,每学完一个部分,都会有清晰的总结和对下一部分的铺垫,让人感觉整个知识体系是完整而连贯的。这本书让我觉得,物理学并非高高在上,而是可以被任何人理解和欣赏的。
评分我一直认为,物理学是解释世界运行机制的语言,而电磁学无疑是这门语言中最基础、也最迷人的部分之一。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详尽的电磁学入门指南,其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在学习“电磁场”这一章节时,我尤其体会到了作者的用心。他们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概念介绍,而是花了大量篇幅深入讲解了电场的性质、能量以及势能的概念,并且通过大量的图示和案例,将抽象的数学模型具象化。例如,对于“电位移向量”的引入,书中不仅仅给出了数学定义,还详细阐述了它在解决电介质中电场问题时的优势,以及它与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这种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一步一步地理解复杂的推导过程,而不是被突如其来的数学工具弄得晕头转向。而且,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实验介绍,比如法拉第的笼子实验,这不仅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也让我了解了这些基本定律是如何被发现的,科学探索的艰辛与智慧,在这些故事中闪耀。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传授知识,更传递了一种科学精神。
评分作为一个在相关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一直对能够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意义的书籍怀有极高的期待。这本书,无疑是其中佼佼者。它在对基础理论的阐述上,严谨而深入,但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例如,在讲解“集肤效应”时,书中不仅仅给出了数学公式,还分析了这一现象在交流电路设计、电缆选型等工程实践中的具体影响,并提供了相应的工程估算方法。这对于我这样需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读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书中提供的许多例题,也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涵盖了从基础计算到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能够很好地锻炼读者的应用能力。此外,书中对一些前沿理论的提及,虽然没有深入展开,但也为进一步的学习指明了方向,展现了作者们对整个学科的宏观把握。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电磁学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而是达到了“能够应用”的高度。
评分坦白说,我之前对电磁波的理解仅停留在“一种能量”、“可以传播”的模糊概念上。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系统性地阐述了电磁波的产生、传播、以及其在不同介质中的行为。尤其是“电磁波的辐射”那一章,我被作者们对电磁波传播机制的细致分析所折服。书中详细讲解了加速运动的电荷如何产生电磁波,并引入了“偶极子辐射”等概念,通过清晰的数学推导和图表,解释了电磁波的能量、方向性以及偏振等特性。这让我对无线通信、雷达技术等现代科技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原来它们都建立在如此精妙的物理原理之上。书中还提及了电磁波谱,从无线电波到伽马射线,它们之间联系的紧密性以及各自的应用领域,让我惊叹于电磁波的多样性和力量。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看到”那些看不见的波,它们在空间中穿梭,传递信息,改变世界。这种感觉,是纯粹的理论讲解所无法带来的。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是《电磁场与电磁波(第2版)》,作者是程、何业军、桂良启,ISBN号是9787302302674。 这是一本让我对物理世界有了全新认识的书。翻开目录,我就被那些熟悉的,又似乎带着神秘色彩的名词深深吸引——“静电场”、“磁场”、“电磁感应”、“麦克斯韦方程组”。在阅读之前,我以为电磁现象只是教科书上那些抽象的公式和概念,枯燥且难以理解。然而,这本书以一种极其生动和富有逻辑性的方式,将这些看似复杂的理论娓娓道来。作者们似乎深谙如何将抽象的物理规律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巧妙地联系起来,使得那些曾经令人生畏的公式,在他们的笔下变得清晰起来,甚至带上了一丝哲学思考的韵味。例如,在讲解电荷守恒定律时,他们不仅仅罗列公式,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例子,解释了为何电荷总量在孤立系统中始终不变,这让我对“守恒”这个物理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物理学严谨的逻辑体系感到由衷的赞叹。书中对于不同章节的过渡也处理得非常自然,像是层层剥茧,引导读者逐步深入到电磁学的核心。这种编排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的门槛,也让我这个物理爱好者在阅读过程中,既能巩固已知,又能发现新知,仿佛置身于一个由电磁波编织而成的奇妙宇宙之中,每一步探索都充满了惊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