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金屬材料手冊(第2版)

實用金屬材料手冊(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劉勝新 編
圖書標籤:
  • 金屬材料
  • 材料手冊
  • 實用工具書
  • 工程技術
  • 金屬工程
  • 材料科學
  • 工業參考
  • 第二版
  • 金屬加工
  • 材料選擇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553915
版次:2
商品編碼:12109018
品牌:機工齣版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615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機械、冶金、化工、電力、航空航天及軍工等行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營銷人員,相關專業在校師生。
  1)本手冊是一本根據相關的現行標準資料和技術資料編寫而成的金屬材料工具書。   2)內容全麵。本手冊主要內容包括基礎資料,生鐵和廢鋼鐵,鐵粉、純鐵和鐵閤金,鑄鐵和鑄鋼,結構鋼,工模具鋼,不銹鋼和耐熱鋼,鋁及鋁閤金,鎂及鎂閤金金,銅及銅閤金,鋅及鋅閤金,鈦及鈦閤金,鎳及鎳閤金,鉛及鉛閤金,锡及锡閤金,銻及銻閤金,貴金屬及其閤金,稀有金屬材料,特殊閤金共19章,並在附錄中列齣瞭常用金屬材料力學性能符號新舊對照、中外常用金屬材料牌號對照,以供讀者參考。   3)實用性強。本手冊采用現行的相關國傢標準和行業標準資料,係統地介紹瞭各種金屬材料的牌號、化學成分、性能、規格尺寸、使用範圍等內容,具有極強的實用性。   4)查閱便捷。本手冊以錶格為主,在第1版的基礎上進一步調整瞭各章節的內容安排和層次結構,使之更閤理,便於讀者查閱。

內容簡介

  本手冊是一本根據相關的現行標準資料和技術資料編寫而成的金屬材料工具書。其主要內容包括基礎資料,生鐵和廢鋼鐵,鐵粉、純鐵和鐵閤金,鑄鐵和鑄鋼,結構鋼,工模具鋼,不銹鋼和耐熱鋼,鋁及鋁閤金,鎂及鎂閤金,銅及銅閤金,鋅及鋅閤金,鈦及鈦閤金,鎳及鎳閤金,鉛及鉛閤金,锡及锡閤金,銻及銻閤金,貴金屬及其閤金,稀有金屬材料,特殊閤金共19章,並在附錄中列齣瞭常用金屬材料力學性能符號新舊對照、中外常用金屬材料牌號對照。本手冊係統地介紹瞭各種金屬材料的牌號、化學成分、性能、規格尺寸、使用範圍等內容,內容全麵,數據齊全,查閱便捷,實用性強。

目錄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基礎資料1
1.1金屬材料的分類1
1.1.1生鐵的分類1
1.1.2鑄鐵的分類1
1.1.3鋼的分類2
1.1.4鋼産品的分類5
1.1.5有色金屬材料的分類6
1.1.6有色金屬材料的分組7
1.2鋼鐵材料牌號錶示方法7
1.2.1基本原則7
1.2.2生鐵牌號錶示方法8
1.2.3鐵閤金産品牌號錶示方法8
1.2.4鑄鐵牌號錶示方法10
1.2.5鑄鋼牌號錶示方法11
1.2.6鋼牌號錶示方法13
1.2.7其他鋼鐵材料牌號錶示方法18
1.2.8鋼鐵及閤金牌號統一數字代號體係18
1.3有色金屬材料牌號錶示方法20
1.3.1鋁及鋁閤金牌號(代號)錶示方法20
1.3.2鎂及鎂閤金牌號(代號)錶示方法22
1.3.3銅及銅閤金牌號錶示方法24
1.3.4鋅及鋅閤金牌號錶示方法26
1.3.5鈦及鈦閤金牌號錶示方法27
1.3.6鎳及鎳閤金牌號錶示方法28
1.3.7稀土金屬材料牌號錶示方法28
1.3.8貴金屬及其閤金牌號錶示方法29
1.4金屬材料相關術語31
1.4.1常用金屬材料組織術語31
1.4.2常用金屬材料分析方法術語32
1.4.3常用金屬材料缺陷術語33
1.4.4常用金屬材料物理性能術語34
1.4.5常用金屬材料力學性能術語35
1.4.6常用材料鑄造性能及工藝術語36
1.4.7常用金屬材料鍛壓性能及工藝術語37
1.4.8常用金屬材料焊接性能及工藝術語38
1.4.9常用金屬材料熱處理性能及工藝術語39
1.4.10常用金屬材料腐蝕防護術語41
1.5閤金元素在金屬材料中的作用42
1.5.1閤金元素在鋼中的作用42
1.5.2閤金元素在有色金屬材料中的作用50
1.6常用鋼鐵材料的性能54
1.6.1常用鋼鐵材料的物理性能54
1.6.2常用鋼鐵材料的力學性能56
1.6.3常用鋼鐵材料的工藝性能59
1.7常用有色金屬材料的性能60
1.7.1常用有色純金屬的性能60
1.7.2常用有色金屬材料的物理性能62
1.7.3常用有色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65
1.7.4常用有色金屬材料的可加工性66
1.8金屬材料的狀態、代號及標記66
1.9金屬材料的理論重量計算公式70
1.10常用金屬材料的儲運管理71
第2章生鐵和廢鋼鐵73
2.1生鐵73
2.1.1煉鋼用生鐵(YB/T 5296—2011)73
2.1.2煉鋼用直接還原鐵(YB/T 4170—2008)73
2.1.3鑄造用生鐵(GB/T 718—2005)74
2.1.4球墨鑄鐵用生鐵(GB/T 1412—2005)74
2.1.5鑄造用磷銅鈦低閤金耐磨生鐵(YB/T 5210—1993)74
2.1.6脫碳低磷粒鐵(YB/T 068—1995)75
2.1.7含鎳生鐵(GB/T 28296—2012)75
2.2廢鋼鐵及鋼渣76
2.2.1廢鋼鐵(GB/T 4223—2004)76
2.2.2水泥用鋼渣(YB/T 022—2008)77
2.2.3用於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鋼渣粉(GB/T 20491—2006)77
2.2.4道路用鋼渣(GB/T 25824—2010)77
第3章鐵粉、純鐵和鐵閤金79
3.1鐵粉79
3.1.1粉末冶金用還原鐵粉(YB/T 5308—2011)79
3.1.2焊條用還原鐵粉(YB/T 5138—1993)80
3.1.3羰基鎳鐵粉(YS/T 634—2007)81
3.1.4煙花爆竹用鐵粉(GB/T 26198—2010)81
3.1.5納米鐵粉(GB/T 30448—2013)81
3.2純鐵82
3.2.1原料純鐵(GB/T 9971—2004)82
3.2.2電磁純鐵(GB/T 6983—2008)82
3.3鐵閤金83
3.3.1鐵閤金産品必測元素和標記(GB/T 3650—2008)83
3.3.2鎢鐵(GB/T 3648—2013)84
3.3.3鈮鐵(GB/T 7737—2007)84
3.3.4硼鐵(GB/T 5682—2015)84
3.3.5鎳鐵(GB/T 25049—2010)84
3.3.6磷鐵(YB/T 5036—2012)85
3.3.7釩鐵(GB/T 4139—2012)85
3.3.8低磷釩鐵(YB/T 4247—2011)86
3.3.9釩渣(YB/T 008—2006)86
3.3.10五氧化二釩(YB/T 5304—2011)86
3.3.11鈦鐵(GB/T 3282—2012)87
3.3.12酸溶性鈦渣(YB/T 5285—2011)87
3.3.13鉬鐵(GB/T 3649—2008)87
3.3.14氧化鉬(YB/T 5129—2012)88
3.3.15矽鐵(GB/T 2272—2009)88
3.3.16氮化矽鐵(YB/T 4239—2010)89
3.3.17矽鉻閤金(GB/T 4009—2008)89
3.3.18稀土矽鐵閤金(GB/T 4137—2015)90
3.3.19稀土鎂矽鐵閤金(GB/T 4138—2015)90
3.3.20矽鋇閤金(YB/T 5358—2008)91
3.3.21矽鋁閤金(YB/T 065—2008)91
3.3.22矽鋇鋁閤金(YB/T 066—2008)91
3.3.23矽鈣鋇鋁閤金(YB/T 067—2008)92
3.3.24鉻鐵(GB/T 5683—2008)92
3.3.25氮化鉻鐵(YB/T 5140—2012)93
3.3.26低鈦高碳鉻鐵(YB/T 4154—2006)93
3.3.27錳鐵(GB/T 3795—2014)93
3.3.28微碳錳鐵(YB/T 4140—2005)94
3.3.29錳矽閤金(GB/T 4008—2008)94
3.3.30微、低碳錳矽閤金(YB/T 4240—2010)95
3.3.31富錳渣(YB/T 2406—2015)95
第4章鑄鐵和鑄鋼96
4.1灰鑄鐵96
4.1.1灰鑄鐵件(GB/T 9439—2010)96
4.1.2泵用灰鑄鐵件(JB/T 6880.1—2013)97
4.1.3灰鑄鐵管件(GB/T 3420—2008)97
4.1.4柔性機械接口灰鑄鐵管(GB/T 6483—2008)99
4.1.5連續鑄鐵管(GB/T 3422—2008)102
4.2球墨鑄鐵103
4.2.1球墨鑄鐵件(GB/T 1348—2009)103
4.2.2等溫淬火球墨鑄鐵件(GB/T 24733—2009)107
4.2.3耐磨損球墨鑄鐵件(JB/T 11843—2014)108
4.2.4電力金具球墨鑄鐵件(DL/T 768.4—2002)108
4.2.5連續鑄造球墨鑄鐵管(YB/T 177—2000)108
4.2.6水泥內襯離心球墨鑄鐵管及管件(CJ/T 161—2002)109
4.2.7汙水用球墨鑄鐵管、管件和附件(GB/T 26081—2010)109
4.3蠕墨鑄鐵110
4.3.1蠕墨鑄鐵件(GB/T 26655—2011)110
4.3.2船用蠕墨鑄鐵件(GB/T 364

前言/序言

  第2版前言   《實用金屬材料手冊》自2011年8月齣版以來,深受讀者歡迎。近年來,大量金屬材料相關標準進行瞭修訂,第1版的內容已經不能滿足讀者的需求。為瞭與時俱進,我們決定對《實用金屬材料手冊》進行修訂再版。   修訂時,全麵貫徹瞭現行的國傢標準和行業標準,更新瞭相關內容,共淘汰舊産品60多個,新增或更新産品400多個;重新整閤瞭各章,如對第1章基礎資料進行瞭重新編寫,將原第5章工具鋼改為第6章工模具鋼,增加瞭第14章鉛及鉛閤金、第15章锡及锡閤金、第16章銻及銻閤金等內容,將原第14章稀有金屬及其閤金、原第16章稀土金屬及其閤金閤並為第18章稀有金屬材料等;修正瞭第1版中的錯誤,並對各章節的內容進行瞭結構性調整,使之更便於讀者查閱。   在編寫過程中,我們全麵核實查對瞭2016年10月以前發布的相關國傢標準和行業標準,精心整理編寫瞭這本手冊。本手冊仍堅持第1版的特色:   (1)內容全麵 本手冊主要內容包括基礎資料,生鐵和廢鋼鐵,鐵粉、純鐵和鐵閤金,鑄鐵和鑄鋼,結構鋼,工模具鋼,不銹鋼和耐熱鋼,鋁及鋁閤金,鎂及鎂閤金,銅及銅閤金,鋅及鋅閤金,鈦及鈦閤金,鎳及鎳閤金,鉛及鉛閤金,锡及锡閤金,銻及銻閤金,貴金屬及其閤金,稀有金屬材料,特殊閤金,共19章,並將常用金屬材料力學性能符號新舊對照、中外常用金屬材料牌號對照作為附錄供讀者參考。   (2)實用性強 本手冊采用現行的相關國傢標準和行業標準資料,係統地介紹瞭各種金屬材料的牌號、化學成分、性能、規格尺寸、使用範圍等內容,具有極強的實用性。   (3)查閱快捷 本手冊以錶格為主,在第1版的基礎上進一步調整瞭各章節的內容安排和層次結構,使之更閤理,便於讀者查閱。   本手冊可供機械、冶金、化工、電力、航空航天及軍工等行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營銷人員使用,也可供相關專業在校師生參考。   本手冊由鄭州大學的劉勝新任主編,路王珂、於根傑、王成鐸任副主編。具體編寫工作為:第1章由路王珂、曹文博、陳永、楊威、趙軒瑋、蔣思涵編寫,第2章由於根傑、曹文博、張秀娟、李軍偉、張永生、尼軍傑、陳永編寫,第3章由王成鐸、曹文博、侯起飛、馬慶波、王寜、楊燦玲、張海連編寫,第4章由李亞敏、曹文博、王軍、劉鳴放、李莎、李瑞、李懷武、陳永編寫,第5章由劉勝新編寫,第6章由李亞敏、路王珂、曹文博、夏力、夏靜、黃智泉、李國立、馮紀東、陳誇編寫,第7章由王成鐸、李亞敏、曹文博、潘繼民、李立程、王金榮、孟迪、李立鳳、李孔齋、劉峰、陳誌民、王瑞娟編寫,第8章由劉勝新編寫,第9章由王成鐸、李亞敏、曹文博、陳加福、付建偉、李菁、李響、陳永編寫,第10章由劉勝新編寫,第11章由王成鐸、路王珂、曹文博、柳洪潔、宋月鵬、李立裏、李宇佳、馬超寜、張亞榮、趙丹、楊娟、陳永編寫,第12章由王成鐸、李亞敏、孫華為、王樂軍、鬍中華、張冠宇、顔新奇、叢康麗、孫為雲、陳永編寫,第13章由於根傑、李亞敏、霍方方、翟德銘、陳光、李書珍、王朋旭、王鴻傑、李立碑、徐麗娟編寫,第14章由於根傑、徐錕、張銳、張素紅、姚宇、楊晗編寫,第15章由於根傑、李亞敏、路王珂、嚴詠誌、肖樹龍、嚮嵩、吳振遠、武倩倩、王誌剛、孫誌鵬、陳永編寫,第16章由於根傑、路王珂、李亞敏、曹文博、秦亞偉、潘星宇、毛磊、馬軍貴、李杏娥、李浩、李威、李鵬、陳永編寫,第17章由路王珂、於根傑、李亞敏、靳先芳、鞠文彬、蔣佳國、賈海波、侯曉麗、韓慶禮、顧振華編寫,第18章由路王珂、於根傑、李亞敏、弓雪原、高玉、高見峰、杜鐵磊、鄧晶、陳偉編寫,第19章由劉勝新、陳慧敏、貟東海、張洋、吳珊珊、魏曉龍編寫,附錄由李亞敏、陳永編寫。全書由陳永統稿,汪大經教授對全書進行瞭認真審閱。   在本手冊編寫過程中,參考瞭國內外同行的大量文獻資料和相關標準,謹嚮有關人員錶示衷心的感謝!由於編者水平有限,錯誤和紕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同時,我們負責對書中所有內容進行技術谘詢、答疑。   編者
《精通現代工程材料:金屬篇》 本書旨在為工程師、設計師、技術人員和相關專業學生提供一個全麵、深入且實用的現代金屬材料知識體係。我們精心梳理瞭當前工程領域中最常用、最具發展前景的金屬材料,從基礎理論到實際應用,力求呈現一個既有深度又不失廣度的知識圖譜。 內容概覽: 第一部分:金屬材料基礎理論 金屬結構與性能關係: 深入探討金屬晶體結構(麵心立方、體心立方、密排六方等)如何影響其宏觀力學性能(強度、塑性、韌性、硬度等)。我們將詳細解析位錯理論、孿晶形成以及這些微觀結構特徵在材料變形過程中的作用。 相圖分析與相變: 聚焦於二元和三元金屬相圖的解讀方法,講解固溶體、化閤物、共晶、共析等相的形成條件和演變規律。重點闡述熱處理過程中各種相變(如奧氏體化、珠光體轉變、馬氏體轉變、貝氏體轉變)對材料性能的影響。 金屬材料的強化機製: 全麵介紹提高金屬材料強度的各種方法,包括固溶強化、沉澱強化、晶界強化、形變強化(加工硬化)以及復閤強化等。我們將結閤實例分析不同強化機製的適用範圍和優缺點。 金屬材料的斷裂力學: 闡述脆性斷裂、韌性斷裂、疲勞斷裂和應力腐蝕斷裂等常見斷裂模式。介紹斷裂韌度、疲勞裂紋擴展速率等關鍵參數,並討論如何通過材料設計和工藝控製來提高材料的抗斷裂能力。 第二部分:主流金屬材料詳解 鋼鐵材料: 碳素鋼: 詳細分類(低碳鋼、中碳鋼、高碳鋼),分析碳含量對其性能的決定性影響,以及常見的退火、正火、淬火、迴火等熱處理工藝。 閤金鋼: 深入介紹各種閤金元素(如鉻、鎳、鉬、釩、鎢、錳等)在鋼中的作用,包括提高強度、硬度、耐磨性、耐腐蝕性、高溫性能等。重點講解結構鋼、工具鋼、不銹鋼、耐熱鋼等主要牌號的成分、性能特點、適用範圍及加工要求。 鑄鐵: 區分灰鑄鐵、白口鑄鐵、蠕墨鑄鐵、球墨鑄鐵等,分析碳、矽、錳等元素的含量與組織結構的關係,以及其在不同領域的應用。 鋁及鋁閤金: 純鋁: 介紹純鋁的機械性能和加工性能,以及其在對性能要求不高的場閤的應用。 鋁閤金: 重點講解硬鋁、鍛鋁、鑄鋁等大類,以及按強化機製劃分的係列(如Al-Cu、Al-Mg、Al-Si、Al-Zn等)閤金。詳細分析不同閤金的成分、熱處理工藝(固溶處理、時效處理)、力學性能、耐腐蝕性以及在航空航天、汽車、建築等領域的典型應用。 銅及銅閤金: 純銅: 介紹其優異的導電導熱性能,以及在電綫電纜、散熱器等領域的應用。 黃銅、青銅、白銅等閤金: 分析不同閤金元素的加入對銅性能的改變,例如提高強度、硬度、耐磨性或耐腐蝕性。重點講解常見的牌號,如H62黃銅、QSn6.5-0.1青銅、BFe10-1-1白銅等,以及其在電子電氣、機械製造、裝飾等領域的應用。 鈦及鈦閤金: 純鈦: 強調其高比強度、優異的耐腐蝕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鈦閤金: 詳細介紹α型、β型、α+β型鈦閤金的特點,以及 Ti-6Al-4V 等重要牌號。分析其在航空發動機、飛機結構、醫療植入物、化工設備等高端領域的應用。 鎂及鎂閤金: 鎂閤金: 突齣其極輕的比重,在滿足一定強度要求下的減重優勢。介紹AZ係列、AM係列等常見鎂閤金的成分、性能特點,以及在汽車零部件、消費電子産品、航空航天等領域的應用前景。 其他重要金屬材料: 鎳基閤金: 介紹其優異的高溫強度、抗氧化和抗蠕變性能,以及在航空發動機葉片、燃氣輪機等高溫環境下的應用。 高溫閤金: 涵蓋鎳基、鈷基、鐵基高溫閤金,重點分析其在極端溫度和應力條件下的服役性能。 形狀記憶閤金: 介紹其獨特的形狀記憶效應和超彈性,以及在醫療器械、航空航天、傳感器等領域的創新應用。 粉末冶金材料: 探討粉末製備、壓製、燒結等工藝,以及由此獲得的具有特殊性能的金屬材料,如硬質閤金、燒結金屬等。 第三部分:金屬材料的加工與性能評價 金屬成形工藝: 涵蓋鍛造、軋製、擠壓、拉伸、衝壓、鑄造等主流的金屬成形方法,分析不同工藝對材料組織和性能的影響。 金屬連接技術: 詳細介紹焊接(弧焊、電阻焊、激光焊等)、釺焊、鉚接、螺紋連接等,並討論不同連接方法的適用性和優缺點。 金屬錶麵處理: 介紹電鍍、陽極氧化、噴塗、熱噴塗、化學處理等錶麵改性技術,以及其提高材料耐磨性、耐腐蝕性、裝飾性等方麵的作用。 金屬材料性能測試方法: 介紹拉伸試驗、硬度試驗、衝擊試驗、疲勞試驗、斷裂韌性試驗、腐蝕試驗、無損檢測(超聲波、射綫、渦流等)等常用測試方法,並講解如何正確解讀試驗結果。 金屬材料的失效分析: 探討材料失效的常見原因,如設計不當、製造缺陷、使用環境惡劣、維護不當等,並提供初步的失效分析思路和方法。 本書特色: 理論與實踐相結閤: 緊密聯係工程實際,通過豐富的實例和圖錶,幫助讀者理解抽象的材料理論。 體係化與全麵性: 覆蓋瞭現代工程中常用的絕大多數金屬材料,並從基礎到應用進行瞭係統梳理。 前沿性與發展趨勢: 關注新型金屬材料的研發進展,如高性能閤金、智能材料等,為讀者提供前瞻性視野。 實用性與易讀性: 語言力求簡潔明瞭,邏輯清晰,便於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在實際工作中查閱和應用。 本書將是您在理解、選擇和應用金屬材料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用戶評價

評分

拿到這本《實用金屬材料手冊(第2版)》已經有一段時間瞭,說實話,剛翻開的時候,內心是有些許期待的,畢竟“實用”兩個字就足夠吸引人,而“第2版”的更新也預示著內容的時效性和全麵性。我的工作內容經常會涉及到各種金屬材料的選擇和應用,從最初的設計圖紙到最後的生産落地,金屬材料的性能、加工工藝、焊接要求等等,都是必須牢牢掌握的。過去,我常常需要在各種零散的技術資料、行業標準以及供應商提供的規格書中大海撈針,效率不高,而且容易遺漏關鍵信息。所以,一本整閤瞭這些內容的“手冊”對我來說,簡直就是雪中送炭。 我特彆關注書中關於鋁閤金和鈦閤金的部分。我們公司正在開發一款新型的航空部件,對材料的強度重量比、耐高溫性能以及抗疲勞性都有著極其嚴苛的要求。之前接觸的資料很多是碎片化的,關於不同牌號的鋁閤金在特定溫度下的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延伸率以及疲勞壽命等數據,很難找到一個直觀的對比。而這本書,則將這些關鍵參數以錶格的形式清晰地呈現齣來,並且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給齣瞭相應的選材建議。例如,在描述某種高強度鋁閤金時,它不僅列齣瞭基本的力學性能,還詳細解釋瞭其熱處理工藝對性能的影響,以及常見的加工方法和注意事項。我甚至可以在書中找到關於焊接不同牌號鋁閤金時,可能齣現的接頭性能衰減情況的預測和規避方法。這對於我們工程師來說,極大地節省瞭時間和精力,也增加瞭設計的信心。

評分

這本書的“實用性”體現在很多方麵,其中一個讓我覺得特彆有價值的是它對金屬材料加工性的詳細描述。我們公司在生産過程中,經常需要對金屬材料進行切削、鍛造、衝壓、焊接等各種加工。不同材料的加工性能差異很大,直接影響到生産效率、産品質量和成本。這本書在這方麵提供瞭非常詳盡的信息。比如,在介紹某種難加工的閤金時,它不僅會告訴你它的硬度很高,加工睏難,還會詳細解釋造成加工睏難的具體原因,例如材料的韌性太強、切屑容易粘刀、或者加工過程中容易産生加工硬化等。 更重要的是,它會給齣相應的解決方案。例如,針對某種易産生加工硬化的材料,書中會建議采用較低的切削速度、使用更鋒利的刀具、或者采用特殊的冷卻潤滑方式。對於焊接工藝,它也提供瞭非常實用的指導。我記得我們之前在焊接一種高強度鋼時,經常會遇到焊縫開裂的問題,一直找不到根源。而在這本手冊裏,我纔瞭解到,這種鋼材對焊前預熱和焊後緩冷有很高的要求,並且需要使用特定的焊條。書中詳細列齣瞭不同鋼材的焊前預熱溫度範圍、焊後熱處理的工藝參數,以及推薦的焊材種類。這對於我們解決生産中的實際問題,避免不必要的損失,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

評分

我一直認為,理解金屬材料的內部微觀結構是掌握其宏觀性能的關鍵。《實用金屬材料手冊(第2版)》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僅是提供瞭一堆冰冷的數據,而是通過豐富的金相照片和顯微組織圖譜,讓我能夠直觀地看到不同金屬材料在經過各種熱處理、加工後的微觀形態。例如,它會清晰地展示齣鋼材中奧氏體、鐵素體、珠光體、馬氏體的不同形態,以及它們對材料力學性能的影響。 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材料強化機製的講解。比如,固溶強化、沉澱硬化、晶粒細化強化、位錯強化等等,這些概念對於我理解材料為何能夠達到如此高的強度至關重要。書中會用通俗的語言解釋這些機製的原理,並且通過實例說明,某種材料是通過何種方式實現瞭強度的提升。這讓我不再僅僅是記住某個材料的強度值,而是能夠理解其強度是如何“煉成”的,從而在選擇材料時,能夠更有針對性地去分析和比較。這種從微觀到宏觀的邏輯清晰的講解,讓我感覺自己對金屬材料的理解更加深入和透徹。

評分

作為一名長期從事模具設計的工作者,金屬材料的選擇直接關係到模具的壽命、精度和生産效率,所以對材料的要求可謂是精益求精。《實用金屬材料手冊(第2版)》的齣現,無疑是給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以往,我可能對市麵上常見的幾種模具鋼材比較熟悉,但對於一些高性能、特種的模具材料,瞭解並不深入。這本書在這方麵提供瞭非常全麵的信息。它不僅詳細列齣瞭各種模具鋼的化學成分、熱處理工藝,更重要的是,它會根據不同的模具類型(如注塑模、衝壓模、壓鑄模)和加工對象,推薦最閤適的材料,並且分析瞭這些材料在耐磨性、韌性、抗熱疲勞性、耐腐蝕性等方麵的具體錶現。 讓我尤為受益的是,書中對刀具材料的介紹。我們模具加工離不開各種刀具,而刀具材料的性能直接影響到加工的精度和效率。這本書對硬質閤金、陶瓷刀具、立方氮化硼(CBN)刀具、聚晶金剛石(PCD)刀具等材料的性能特點、適用範圍以及加工對象進行瞭非常詳細的闡述。我甚至可以從中瞭解到,在加工某種特殊的閤金材料時,應該選擇哪種類型的刀具,以及相應的切削參數。這對於我優化加工工藝,提高模具的加工質量,起到瞭非常關鍵的指導作用。

評分

我是一個對各種金屬製品充滿好奇的人,從日常生活中的不銹鋼餐具,到工業生産中的大型機械部件,我都會想瞭解它們是用什麼材料做的,為什麼會選擇這種材料。《實用金屬材料手冊(第2版)》恰好滿足瞭我的這份好奇心。書中涵蓋的金屬材料種類非常廣泛,從常見的鋁、銅、鐵,到一些相對不那麼常見的鈦、鎳、鎂閤金,以及各種復閤材料,幾乎無所不包。 我特彆喜歡書中對各種金屬材料的“傢族史”介紹。它會簡單介紹某種金屬的發現曆史、提煉方法,以及它在人類文明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然後,再深入到其各種閤金的特性和應用。比如,關於銅閤金,它會從純銅說起,然後介紹黃銅、青銅、白銅等不同閤金的特點和用途,從古老的銅幣到現代的電綫電纜,讓我看到瞭銅的演變和發展。這種帶有曆史和文化色彩的介紹,讓我在學習技術知識的同時,也感受到瞭一份人文關懷,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技術內容變得生動有趣起來。

評分

坦白說,我本身不是做金屬材料研究齣身的,但我的工作需要經常與各種金屬製品打交道,從采購原材料到監督生産加工,再到質量檢驗,都需要對金屬材料有基本的瞭解。《實用金屬材料手冊(第2版)》的齣現,極大地降低瞭我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的門檻。書中語言的錶述方式,相較於一些純學術的文獻,更加通俗易懂,而且圖文並茂,很多概念和性能可以通過圖錶直觀地展示齣來。 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關於不同金屬材料的典型應用案例分析。它不僅僅是簡單地列齣“某材料用於某産品”,而是會深入分析為什麼選擇這種材料,它在這款産品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它的哪些性能得到瞭充分的發揮,以及在實際使用中可能遇到的挑戰和解決方案。例如,在介紹某種用於汽車發動機活塞的鋁閤金時,它會詳細講解該閤金在高溫高壓環境下的強度保持能力、優良的導熱性對發動機效率的影響,以及針對其抗氧化和抗磨損性能所采取的特殊處理。這種從應用齣發,反過來解析材料性能和選擇依據的方式,讓我對金屬材料的應用有瞭更深刻的“場景化”理解。

評分

說實話,我當初購買《實用金屬材料手冊(第2版)》的主要目的是為瞭解決在設備維護過程中經常遇到的金屬材料識彆和性能評估問題。我們廠裏的設備很多都是老舊設備,很多原始的材料信息已經丟失,或者當時的標注並不清晰。每次需要更換某個關鍵的金屬零部件時,都像是在進行一場“考古”。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解放瞭我的雙手和大腦。書中提供瞭大量的金屬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學性能以及機械性能的詳細數據,並且對各種常見的閤金體係進行瞭分類說明。我可以通過對照書中提供的密度、硬度、熔點等數據,大緻判斷齣材料的種類,然後結閤書中關於金相組織和衍射圖譜的介紹,進一步確認材料的牌號。 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書中關於銅閤金和鎳閤金的章節。我們廠裏有一些關鍵的流體輸送管道,使用的都是耐腐蝕性要求很高的銅閤金和鎳閤金。之前,我總是對這些閤金的具體牌號和性能特點感到模糊。而這本書,則把不同牌號的銅閤金(如黃銅、青銅)和鎳閤金(如濛乃爾閤金、哈氏閤金)的耐腐蝕性、高溫強度、導電性等性能進行瞭詳細的對比分析,並且列舉瞭它們在不同介質(如酸、堿、鹽、海水)中的腐蝕速率數據。更重要的是,書中還提到瞭這些閤金的加工和焊接的難點,以及在實際應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項,比如某些銅閤金在特定環境下容易發生應力腐蝕開裂。這些信息對於我判斷設備故障原因,或者在進行維修時選擇閤適的替代材料,都提供瞭非常有價值的參考。

評分

對於我這種常年與鋼鐵打交道的人來說,書中關於鋼材的部分絕對是重頭戲。特彆是那些特種鋼和閤金鋼,種類繁多,性能差異巨大,選擇起來確實是個挑戰。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相當不錯,它不僅僅是羅列各種鋼材的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更重要的是,它會深入剖析這些成分和熱處理工藝是如何影響鋼材的最終性能的。例如,書中對某種高強度低閤金鋼的介紹,讓我對其中微量元素的添加如何細化晶粒、提高強度的原理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我記得之前在處理一個焊接變形問題時,苦苦追尋瞭半天原因,後來纔發現是焊接材料的選擇與母材的匹配度不夠理想。而在這本手冊裏,關於不同牌號焊條和焊絲的詳細說明,以及它們與各種基材的焊接性能評價,簡直就是我的救星。它甚至還提供瞭不同焊接工藝參數的建議範圍,以及焊接後可能齣現的缺陷和預防措施。這些細節的呈現,對於我們一綫操作人員來說,無疑是寶貴的經驗總結。 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包含瞭一些關於金屬材料失效分析的內容。雖然我不是專業的失效分析師,但在日常工作中,總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材料問題,比如突然齣現的裂紋、腐蝕等。以前,遇到這類問題,隻能憑藉經驗或者翻閱大量的文獻,有時甚至會誤判。這本書則提供瞭一個係統性的思路,從宏觀的斷口形貌描述,到微觀的顯微組織分析,再到可能的失效原因推測,都給齣瞭清晰的指導。雖然它不能替代專業的儀器和分析,但至少能幫助我們快速定位問題的大緻方嚮,並為後續的深入分析提供一個初步的框架。這種“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介紹方式,讓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查閱數據,更是在學習如何真正地理解和運用金屬材料。

評分

對於許多普通讀者來說,金屬材料可能隻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但在我看來,它們是構成現代社會的基礎。《實用金屬材料手冊(第2版)》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嚮我展示瞭金屬材料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無處不在。從傢裏的裝修材料,到交通工具的零部件,再到各種電子産品的外殼,幾乎所有我們能夠接觸到的東西,都離不開金屬材料的支撐。 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即使是看似普通的金屬製品,其背後也蘊含著復雜的材料科學和工程技術。例如,書中對不銹鋼的介紹,讓我瞭解瞭不同牌號的不銹鋼在耐腐蝕性、硬度、加工性上的差異,以及它們是如何被巧妙地應用在廚房用具、建築裝飾、醫療器械等領域的。甚至,書中還提到瞭一些關於金屬迴收和環保利用的內容,這讓我對金屬材料的生命周期有瞭更全麵的認識,也更加理解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這種將技術知識與社會現實相結閤的視角,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本能夠啓發思考的讀物。

評分

在我的工作中,經常需要與各種不同供應商提供的金屬材料打交道,而各傢供應商對材料的命名和性能描述方式卻不盡相同,這給我帶來瞭不少睏擾。《實用金屬材料手冊(第2版)》提供的係統化的材料分類和標準化的性能參數,極大地解決瞭這個問題。書中對於國際上通用的金屬材料標準(如ASTM、AISI、JIS、GB等)都有所提及,並且提供瞭不同標準下同一類材料的對應關係。 我特彆看重的是,書中提供瞭大量的金屬材料的性能數據,並且是以非常直觀的圖錶形式呈現。例如,對於同一種類型的鋼材,書中會用摺綫圖展示其在不同溫度下的強度變化,用柱狀圖對比其在不同介質中的耐腐蝕性。這些直觀的比較,讓我能夠迅速地抓住材料的關鍵性能,並與其他材料進行有效的區分。此外,書中還包含瞭一些關於材料測試方法和質量控製的介紹,這對於我理解供應商提供的檢測報告,或者指導內部的質量檢驗工作,都非常有幫助。

評分

是正品,送貨上門就是方便,省去不少時間

評分

不錯,正版書籍。專業可靠,值得擁有

評分

劃算,方便購買。送貨上門,就是現在京東快遞的配送怎麼就那麼慢呢………………

評分

紙張不錯,不過邊角都變形瞭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還好………………………………………………………………………………

評分

評分

評分

書可真厚,詳細的很,可作為參考手冊使用。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