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其成国学经典系列(套装共三册)

张其成国学经典系列(套装共三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其成 著
图书标签:
  • 国学经典
  • 传统文化
  • 张其成
  • 文化史
  • 历史
  • 中国文化
  • 套装
  • 经典
  • 文化
  • 历史读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ISBN:12115233
版次:1
商品编码:1211523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张其成国学经典全解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502
套装数量:3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丛书包括3种:《张其成全解周易》《张其成全解道德经》《张其成全解论语》。本次首先推出张其成教授全解《周易》《论语》《道德经》三部经典,《六祖坛经》解读本将陆续推出。这是张其成教授仅有的全方位解读国学经典的一套书,是一套人人都爱看、都看得懂,并能学以致用的国学经典通俗读本。

  丛书的解读忠实于原典,在汲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与当下的时代相联系,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古老的智慧在新的时代熠熠生辉。


作者简介

张其成,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兼职教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学院课程特邀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全国政协委员。国际易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老子道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易学与科学专委会理事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世界中联中医药文化专委会会长。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北京卫视等有关栏目主讲人。

出身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张一帖”世医家庭, 为我国首届国医大师李济仁、国家非遗传承人张舜华之长子,先后师从文字训诂大家钱超尘、易学哲学泰斗朱伯崑、内经研究大家王洪图。2016年其家庭荣获,并亮相2017年央视春晚;“”家族荣登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中国传统中的家规”。

1997年首次提出“,三教合易”的观点,主张“易魂佛心,儒风道骨,医艺并用,五经归元”,以“易”融贯儒释道、医艺武,以内求实修打通生命觉悟之路。2003年率先在北大为企业家讲授国学;2004年建立个人国学网站,开设首届企业家国学修心特训营,2005年创建国学五经书院,创立“国学管理”和“国学养生”的概念,首次建立“修心开智管理模式”“用人系统”“三宝五心养生法”。 从2004年开始讲授“国学五经”,目前是全国率先系统讲授“国学五经”的国学导师。2009年被搜狐网评选为“当代国学四大领军人物”之一。

主编出版多项学术专著及教材,在传统文化、周易及中医养生领域。1992年主编我国首部《》、1994年《》、1999年主编《易学文化丛书》、2001年主编新世纪课程教材《医古文》、2004年主编教育部规划教材《》、2009年主编卫生部规划教材《》、2017年主编卫计委规划教材《中医文化学》,2017年主编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教材《中医文化读本》。个人学术专著主要分为四个系列:《全解国学经典》系列、《国学养生》系列、《易学文化研究》系列、《中医思想文化研究》系列。


目录

《周易》导读

《周易》的文化地位

《周易》的构成

《周易》的时代与作者

“周易”的含义

《周易》的性质

卦爻象:《易经》的符号系统

卦爻辞:《易经》的文字系统

卦爻象与卦爻辞

《易传》的内容

《易传》解《经》的方法

太极与太极图

阴阳与五行

周易的占卜

学《易》的方法—一入静观象法

乾卦—龙马精神

坤卦第二——阴柔之美

屯卦第三——开创基业

蒙卦第四——启蒙教育

需卦第五——伺机而动

讼卦第六——停止争讼

师卦第七——用人之道

比卦第八——以和为贵

小畜卦第九——小有成就

履卦第十——小心行事

泰卦第十一——天地通泰

否卦第十二——不交不通

同人卦第十三——会同和谐

大有卦第十四——保持富有

谦卦第十五——谦虚之德

豫卦第十六——快乐之道

随卦第十七——择善而从

蛊卦第十八——解除困惑

临卦第十九——领导艺术

观卦第二十——观察之道

噬嗑卦第二十一——刑法严明

贲卦第二十二——文饰之美

剥卦第二十三——防微杜渐

复卦第二十四——万物复兴

无妄卦第二十五——不可妄为

大畜卦第二十六——蓄德养贤

颐卦第二十七——颐养之道

大过卦第二十八——改过纠错

坎卦第二十九——化险为夷

离卦第三十——美丽人生

咸卦第三十一——感应和合

恒卦第三十二——持之以恒

遁卦第三十三——急流勇退

大壮卦第三十四——强盛法则

晋卦第三十五——提拔晋升

明夷卦第三十六——韬光养晦

家人卦第三十七——治家有方

睽卦第三十八——化分为合

蹇卦第三十九——渡过艰险

解卦第四十——排忧解难

损卦第四十一——有舍有得

益卦第四十二——损己益人

央卦第四十三——果断决策

骺卦第四十四——相遇相知

萃卦第四十五———会聚之道

升卦第四十六——顺势上升

困卦第四十七——困境求通

井卦第四十八——修己养人

革卦第四十九——革除旧弊

鼎卦第五十——破旧立新

震卦第五十一——警惕戒惧

艮卦第五十二——止欲臻善

渐卦第五十三——循序渐进

归妹卦第五十四——少女出嫁

丰卦第五十五——丰盛硕大

旅卦第五十六——行旅客居

巽卦第五十七——柔顺谦逊

兑卦第五十八——快乐之道

涣卦第五十九——挽救涣散

节卦第六十——节制之礼

中孚卦第六十一——诚信立身

小过卦第六十二——小处可为

既济卦第六十三——谨慎守成

未济卦第六十四——事业未竞

系辞传上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系辞传下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说卦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序卦传

杂卦传

导语:打开智慧的大门

老子姓什么

老子生在什么时候

老子是哪里人

老子是个什么人

老子骑青牛紫气东来

老子和。孔子的关系

《老子》这本书是谁写的

《老子》的版本

《老子》的注本

老子是暗解《周易》,孔子是明解

《周易》

《老子》的哲学——“道”

宇宙本原之道

变化规律之道

认识方法之道

《老子》的人生智慧

“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

“复归婴儿”的养生之道

“见素抱朴”的为人之道

第1章道可道,非常道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第三章不尚贤

第四章道冲不盈

第五章天地不仁

第六章谷神不死

第七章天长地久

第八章上善若水

第九章功成身退

第十章营魄抱一

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

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

第十三章宠辱若惊

第十四章视之不见

第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

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

第十七章太上不知有之

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

第十九章绝圣弃智

第二十章唯之与阿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

第二十二章曲则全

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

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

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

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

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

第二十八章知雄守雌

第二十九章圣人三去

第三十章不以兵强天下

......

导语/001

关怀天下的学问/001

半部《论语》治天下/003

我缘何发愿全解《论语》/006

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007

《论语》是什么时候谁写的/016

关于《论语》的版本传承/017

关于《论语》的历代注疏/019

《论语》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020

《论语》的核心思想/021

《论语》与思想史背景/021

《论语》与伦理思想/024

《论语》与教育思想/027

《论语》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028

《论语》的人生启示/030

事业从“五伦”做起/030

为政以“德行”为先/033

处世以“中庸”为准/035

学而第1/038

为政第二/059

八佾第三/079

里仁第四/098

公冶长第五/114

雍也第六/133

述而第七/151

泰伯第八/173

子罕第九/187

乡党第十/210

先进第十一/226

颜渊第十二/246

子路第十三/263

宪问第十四/282

卫灵公第十五/309

季氏第十六/329

阳货第十七/339

微子第十八/355

子张第十九/365

尧曰第二十/378

后记/388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发展历程的系统梳理与深度剖析。从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辉煌时代,到汉唐宋明的思想演变,再到明清之际的哲学革新,力求展现中国古代哲学波澜壮阔的图景。全书紧密围绕“思想”这一核心,不仅梳理了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核心观点、理论体系,更着重探讨了这些思想在历史长河中的流变、碰撞、融合以及对中国社会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 第一部分:先秦诸子——思想的源头活水 本部分将深入探究中国哲学思想的奠基时期。首先,我们将从“三代之治”的传说出发,探讨早期先民的宇宙观、人生观以及早期宗教信仰,为理解后世哲学思想的产生提供文化背景。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孔子: 详细解读孔子“仁”、“礼”、“忠”、“恕”等核心概念,分析其“克己复礼为仁”的政治理想,探讨其“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以及《论语》如何成为后世儒家思想的源头。 孟子: 阐述孟子“性善论”的哲学基石,分析其“仁政”思想,解读其“民贵君轻”的政治主张,以及“浩然之气”的道德修养观。 荀子: 对比孟子,深入探讨荀子“性恶论”的哲学论证,解析其“隆礼重法”的治国理念,以及“化性起伪”的人性改造之道。 其他儒家流派: 简要介绍早期儒家内部的其他分支,如曾子、子思等,展现儒家思想的初步多样性。 道家思想的深邃洞见: 老子: 详细解读《道德经》,阐释“道”的本体论意义,分析“无为而治”的政治哲学,探讨“柔弱不争”、“返璞归真”的人生智慧,以及其对宇宙万物的洞察。 庄子: 深入分析庄子的“逍遥游”思想,解读其“齐物论”的认识论,探讨“坐忘”、“心斋”的修养方法,以及其对个体自由与精神解脱的追求。 早期道家影响: 简要提及早期道家思想对民间哲学和隐逸文化的影响。 墨家思想的实践精神: 墨子: 详细阐述墨子的“兼爱”、“非攻”等核心主张,分析其“尚贤”、“尚同”的政治思想,探讨其“节用”、“节葬”的经济伦理,以及其“非乐”、“非命”的哲学立场。 墨家学派的特点: 强调墨家思想的纪律严明、实践性强以及对当时社会问题的积极回应。 法家思想的治世之道: 管仲: 追溯法家思想的早期萌芽,介绍管仲“富国强兵”的经济和政治策略。 商鞅: 详细分析商鞅“重农抑商”、“严刑峻法”的变法思想,阐述其“以法治国”的核心理念。 慎到、申不害: 简要介绍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展现法家内部对君主统治手段的不同侧重。 韩非子: 深入解读韩非子集法家大成之作,分析其“法、术、势”三位一体的君主专制理论,探讨其对人性的冷峻判断以及对“君人南面之术”的精辟论述。 其他重要学派: 名家: 介绍名家关于“名实”的逻辑学探讨,如惠施、公孙龙等人的“白马非马”等命题。 阴阳家: 探讨阴阳五行思想的兴起,及其对宇宙生成、变化规律的解释。 纵横家: 简要介绍纵横家在政治外交领域的思想实践。 第二部分:秦汉魏晋——统一与融合 本部分将重点考察秦汉帝国建立后,思想界的统一与融合过程,以及魏晋玄学兴起的原因及其主要内容。 秦朝的统一思想: 简要分析秦朝“焚书坑儒”的文化政策,及其对诸子学说的短期压制。 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详细解读董仲舒“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思想,分析其如何将儒学改造为适应大一统王朝统治的官方意识形态。 汉代其他思想流派: 介绍汉代的黄老之学、谶纬之学以及对佛教的初步接触。 魏晋玄学: 玄学的兴起: 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治黑暗的背景,以及士人对现实的厌倦与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三玄”: 详细解读王弼对《周易》的注解,及其“得意忘象”的哲学方法。分析 the “竹林七贤”如嵇康、阮籍等人的哲学主张,以及他们对“通达”、“旷达”的人生境界的追求。 郭象的《庄子注》: 阐述郭象“独化论”的哲学观点,分析其如何调和道家与儒家的思想,并为后世玄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部分:隋唐宋明——儒学的新生命 本部分将重点阐述隋唐宋明时期,儒学如何经历改造、升华,最终形成影响深远的理学体系。 隋唐时期的思想格局: 简要介绍隋唐时期佛教、道教与儒学的互动,以及三教融合的趋势。 宋代理学——“新儒学”的诞生: 北宋五子: 周敦颐: 介绍《太极图说》及其“太极”宇宙论,分析其“无极生太极”的思想。 张载: 详细解读张载的“气”的哲学,分析其“形变而气不变”的本体论,以及“心统性情”的心性论。阐述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大抱负。 程颢、程颐(二程): 深入分析二程的“天理”观,解读“格物致知”的学习方法,探讨其“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修养主张。 南宋朱熹——集大成者: 朱子学: 详细阐述朱熹“理气二元论”的宇宙观,分析其“性即理”的性理学,解读“格物致知”的实践路径,以及其对“中庸”、“大学”等经典的高度重视。 朱熹对后世的影响: 强调朱熹理学作为官方哲学对中国社会文化产生的巨大影响。 陆九渊——心学先声: 介绍陆九渊“心即理”的心学主张,及其与朱熹理学的论战,展现宋代理学内部的辩论与发展。 明代心学——王阳明: 阳明心学: 详细阐述王阳明“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分析其“心即理”的本体论,解读“万物皆备于我”的认识论,探讨“致良知”的实践工夫,以及其“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警示。 阳明心学的影响: 讨论阳明心学对中国社会、文化、甚至东亚地区思想的影响。 第四部分:明清之际——思想的转折与碰撞 本部分将聚焦于明清易代之际,传统思想面临的危机与挑战,以及新思想的萌芽。 晚明思想的活跃与反思: 介绍李贽“童心说”的激进思想,及其对传统道德伦理的挑战。分析公安派“不摹古”的文学主张,以及对个体情感的强调。 明清之际的哲学革新: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大师”: 详细分析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批判,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以及王夫之“气”的哲学和对“理”的重新审视。 对西方思想的初步接触: 简要提及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带来的科学技术与哲学思想,以及其对中国传统思想的潜在影响。 清代学术的特点: 介绍清代考据学、朴学的发展,以及其对经学研究的深化。 总结与展望: 全书的最后将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进行整体性的回顾与总结,梳理其发展脉络,提炼其核心精神,分析其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本书旨在通过严谨的学术研究,为读者呈现一部内容丰富、逻辑清晰、视角独特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帮助读者理解中华文明深厚的思想底蕴。 本书的写作风格力求严谨而不失可读性,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术语,注重哲学思想与历史事件、社会文化的紧密结合,让读者在了解古代先贤智慧的同时,更能体会到思想的生命力及其传承。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次有幸购入了张其成先生的国学经典系列,虽然只看了第一册,但已然被深深吸引。首先,不得不说的是,张先生的讲解方式实在是太接地气了。那些原本在我们看来高深莫测的《论语》、《易经》、《道德经》等经典,经过他的梳理和解读,变得鲜活起来,仿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不是那种枯燥的学术论述,而是娓娓道来,时常引用生活中的小故事、社会现象,甚至是网络流行语,来阐释古人的智慧。读他的书,就像是在和一个博学但又亲切的长辈聊天,不知不觉中,那些晦涩的文字就化为了温暖而有力量的启示。我尤其喜欢他对于“仁”和“道”的理解,不再是简单的道德说教,而是上升到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境界的层面。书中很多观点都让我有豁然开朗之感,也促使我开始反思自己平时的言行举止。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引导,比任何生硬的灌输都更有力量,也让我对后续两册充满期待。

评分

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国学大家,是能够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转化为普通人能够理解、能够实践的智慧。张其成先生的这套国学经典系列,无疑做到了这一点。我手头的这本(指的是购买的系列中的一本)读完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豁然开朗”。书中的内容并不是简单的复述经典,而是经过张先生深入的思考和提炼,赋予了新的生命力。他对于《周易》的阐释,让我看到了“变”的哲学,以及如何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找到安身立命之道,这对于当下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环境来说,无疑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他没有回避经典中的难点,而是循循善诱,用平实的语言,将复杂的概念解释清楚。而且,他注重将这些古老的智慧与现代人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我们看到,国学并非陈旧的古董,而是活生生的、能够指导我们当下生活的宝贵财富。

评分

最近刚读完张其成先生的这套国学经典系列中的一本,真是如沐春风。我本身对哲学、历史这些领域略有涉猎,但对于国学经典一直有些敬畏,觉得它们高高在上,离生活太远。然而,张先生的书彻底打破了我的这种固有观念。他以一种极其幽默风趣又不失严谨的笔触,将那些古老智慧重新赋予生命。我特别喜欢他对《论语》的解读,他不再把孔子描绘成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而是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在大时代背景下思考人生、社会和为政之道。他会引用很多当代的例子,比如职场人际、家庭教育等等,来解释“仁”、“礼”、“恕”等概念,让这些曾经抽象的词汇变得生动而具体。读的时候,我经常会心一笑,然后停下来思考,原来古人的话语里藏着这么多解决当下困境的钥匙。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生活的启发。

评分

作为一个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但又常常感到无从下手的人,张其成先生的这套国学经典系列简直是一份及时雨。我一直很想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思想精髓,但市面上很多解读要么过于学院派,晦涩难懂,要么过于浅显,流于表面。而这套书则恰好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他能够敏锐地捕捉到经典中的核心思想,并用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去解读,使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书中对《周易》的讲解尤其让我印象深刻,不再是机械地背诵卦象,而是将其上升到一种认识世界、预测事物发展规律的哲学高度。他教会我们如何看待变化,如何顺应天道,如何在变局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读完第一册,我感觉自己的思维模式似乎发生了一些微妙的改变,看待问题也更加宏观和辩证了。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我觉得受益匪浅,也让我更加期待后续的内容,希望能从《道德经》和《论语》中获得更多的智慧启迪。

评分

说实话,在入手张其成先生的国学经典系列之前,我对于国学经典一直抱有一种“远观而不可近玩”的态度,总觉得它们是少数人才能领悟的深奥学问。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我最先翻阅的是关于《道德经》的部分,原本以为会是一堆哲学性的空谈,没想到张先生的讲解如此生动有趣。他没有去刻意迎合,也没有故作高深,而是用一种非常朴实、贴近生活的语言,去解读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他会把“无为”解释成一种不强求、不妄为的生活智慧,把“水”的特性比喻成一种柔韧而强大的处世哲学。读完之后,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和释然。仿佛心中那些纠结已久的问题,都在老子的智慧面前得到了解答。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原来智慧可以如此自然而然地融入生活,而国学经典也并非高不可攀,而是人人都可以从中汲取养分、滋养心灵的宝藏。

评分

双十一买的书,第二天就到了,买书还是要在京东买。好书不嫌贵,何况是道德经这本智慧之书…

评分

还行吧 以前看过别的易经 喜马拉雅上买了他的的音频 配合看还是可以的 因为他发音太不标准 废话也太多 都是为了赚钱 先把自己吹的很牛b 水平那就那样吧 讲不出什么独到的见解 易经我还是觉得殷旵的书比较经典

评分

张其成老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的院长,早就听说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了,这次买一套来学习。

评分

我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基本明天就可以送到;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我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来不及挣评价京豆,所以我选择批处理评价内容。在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偶尔也有买到比较糟糕的产品,但是好在糟糕的基本都能退,所以如果你能看到评价,就是这个产品还是挺靠谱的。

评分

印刷字体大小合适,图文并茂,内容讲解清晰。适合初学入门者。昨天订购,今天大年三十的快递小哥中午送达,真是辛苦了。谢谢!

评分

神书,还没开始看,非常期待

评分

很好,喜欢易经已经有几年了,古圣先贤的智慧警醒世人。

评分

这个系列的书是同事推荐的,一直很喜欢国学,对慧能很好奇,想看古人思想,可惜基础有限,很多原文都不怎么看得懂,只能从一些现代人的解读书入手,遗憾的是总感觉隔了一层,以后还是要硬着头皮读原文,一直很喜欢京东的购物体验,送货很快,服务也很好,以后要继续支持

评分

也没啥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