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先生的《国学入门要目及其读法》介绍中国基本典籍,说明各书特点、读法,文字浅显简明。《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为他在清华学校教授“群书概要”的讲稿,印行前就已“各处纷纷函索传钞”,深受青年学生欢迎;对《论语》《史记》《左传》《诗经》等经典进行了系统介绍,对诸书作者、成书年代及过程、内容真伪及篇次、价值及读法、校释书优劣等问题一一细究,予人以翔实有用的指导。
国学入门要目及其读法
序
(甲)修养应用及思想史关系书类
(乙)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书类
(丙)韵文书类
(丁)小学书及文法书类
(戊)随意涉览书类
要籍解题及其读法
自序
《论语》《孟子》
《史记》
《荀子》
《韩非子》
《左传》《国语》
《诗经》
《楚辞》
《礼记》《大戴礼记》
附录
《史记》中所述诸子及诸子书最录考释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考释
附考《诸子略》以外之现存子书
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
治国学杂话
治国学的两条大路
评胡适之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
两月前清华周刊记者以此题相属,蹉跎久未报命。顷独居翠微山中,行箧无一书,而记者督责甚急,乃竭三日之力,专凭忆想所及草斯篇,漏略自所不免,且容有并书名篇名亦忆错误者,他日更当补正也。
中华民国十二年四月二十六日启超作于碧摩岩翠山房
试读
《论语》 《孟子》
《论语》为二千来国人思想之总源泉,《孟子》自宋以后势力亦与相埒,此二书可谓国人内的外的生活之支配者,故吾希望学者熟读成诵,即不能,亦须翻阅多次,务略举其辞,或摘记其身心践履之言以资修养。
《论语》《孟子》之文,并不艰深,宜专读正文,有不解处,方看注释。注释之书,朱熹《四书集注》,为其生平极矜慎之作,可读,但其中有随入宋儒理障处,宜分别观之。清儒注本,《论语》则有戴望《论语》注,《孟子》则有焦循《孟子》正义最善。戴氏服膺颜习斋之学,最重实践,所注似近孔门真际,其训诂亦多较朱注为优,其书简洁易读。焦氏服膺戴东原之学,其孟子正义在清儒诸经新疏中为最佳本,但文颇繁,宜备置案头,遇不解时,或有所感时,则取供参考。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乃戴氏一家哲学,并非专为注释《孟子》而作,但其书极精辟,学者终需一读,最好是于读《孟子》时并读之,既知戴学纲领,亦可以助读《孟子》之兴味。
焦循《论语通释》,乃摹仿《孟子字义疏证》而作,将全部《论语》拆散,标准重要诸义,如言仁,言忠恕……等,列为若干目,通观而总诠之可称治《论语》之一良法且可应用其法以治他书。
右两书篇页皆甚少,易读。
陈沣《东塾读书记》中读《孟子》之卷,取《孟子》学说分项爬疏,最为精切,其书不过二三十页,宜一读以观前辈治学方法,且于修养亦有益。
《易经》
此书为孔子以前之哲学书,孔子为之注解,虽奥衍难究,然总须一读。吾希望学者将《系辞传》、《文言传》熟读成诵,其卦象传六十四条,则用别纸钞出,随时省览。
后世说《易》者言人人殊,为修养有益起见,则程颐之《程氏易传》差可读。
说《易》最近真者,吾独推焦循,其的著《雕菰楼易学》三书(《易通释》、《易图略》、《易章句》)皆称精诣,学者如欲深通此经,可取读之,否则可以不必。
《礼记》
此书战国及西汉之“儒家言”丛编,内中有极精纯者,亦有极破碎者,吾希望学者将《中庸》《大学》《礼运》《乐记》四篇熟读成诵,《曲礼》《王制》《檀弓》《礼器》《学记》《坊记》《表记》《缁衣》《儒行》《大傅》《祭义》《祭法》《乡饮酒义》诸篇 ,多游览数次,且摘录其精要语。
……
说实话,看到《昨日书林:国学入门要目及其读法 要籍解题及其读法》这个书名,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一种画面:一位老先生,坐在书案前,手里捧着一本泛黄的古籍,目光如炬,缓缓地向我道来。这种感觉,是一种对知识的尊重,也是一种对传承的敬畏。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深厚的情感,但现实中,许多经典著作都像一道道高深的门槛,让我望而却步。我需要的不是一份长长的书单,而是一个能够引领我跨过这些门槛的“钥匙”。这本书名里的“入门要目”和“读法”正是我一直苦苦寻觅的。我渴望的,不仅仅是知道有哪些重要的国学典籍,更重要的是,我需要明白,如何去接触它们,如何去理解它们,如何让这些古老的智慧真正地融入我的生活。《要籍解题及其读法》更是让我看到了深度学习的可能性,它承诺的不仅是内容的介绍,更是方法的传授,这让我觉得,这本书将是我打开国学大门的最佳选择,也让我对这次阅读充满了由衷的期待。
评分当我第一次看到《昨日书林:国学入门要目及其读法 要籍解题及其读法》这个书名时,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仿佛置身于古色古香的书林之中,等待着一位博学的前辈指引我如何走进博大精深的国学殿堂。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向往,但常常因为缺乏系统的引导,面对浩如烟海的古籍束手无策,不知从何读起,更不知如何理解其中的精髓。这本书名恰恰触及了我内心最深处的渴望——“入门要目”和“读法”这两个关键词,让我看到了希望。我设想,这本书不仅仅是罗列一些书目,更重要的是它会提供一条清晰的学习路径,教会我如何阅读,如何理解。我期望它能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为我这个初学者拨开迷雾,让我能够以一种更加自信和有条理的方式,开始我的国学探索之旅。它承诺的“要籍解题”更是让我眼前一亮,这预示着我不仅会知道要读什么,还能对这些经典著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它们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更有动力去深入研读。
评分在我眼中,《昨日书林:国学入门要目及其读法 要籍解题及其读法》这个书名,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通关秘籍”。我一直觉得,国学虽然博大精深,但往往因为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而显得望而却步。市面上有很多介绍国学经典的著作,但大多是泛泛而谈,或是只介绍书目,却忽略了最关键的“如何读”和“如何理解”。这本书的出现,仿佛一股清流,直接点出了学习者最迫切的需求。“入门要目”说明它有明确的学习框架,不会让我迷失方向;而“读法”和“要籍解题”则意味着它会深入到如何欣赏、理解和消化这些经典。我设想,它会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不仅告诉我“吃什么”,更会教我“怎么吃”,如何品味其中的滋味,如何吸收其中的营养。这让我对这次的阅读体验充满了信心,我期待着它能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让我能够真正地“读懂”国学,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
评分《昨日书林:国学入门要目及其读法 要籍解题及其读法》这个书名,简直就像一个响亮的号角,唤醒了我内心深处对传统文化的渴望。我常常在想,我们这个时代,究竟该如何与那些沉淀了千年的文化智慧对话?很多时候,面对浩如烟海的经典,我们往往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也不知道该如何理解。这本书名却恰恰抓住了核心问题——“入门”和“读法”。这不仅仅是告诉我“要读什么”,更重要的是,它会教我“怎么读”,如何去品味其中的深意,如何去领悟其中的哲理。我设想,这本书会提供一条清晰的学习路线图,帮助我这个初学者,以一种系统而有效的方式,逐步深入了解国学的精髓。《要籍解题及其读法》更是让我看到了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书目介绍,而是有深度、有引导的学习指南,这无疑会极大地提升我的阅读兴趣和学习效率,让我真正地爱上国学,并从中获得滋养。
评分初拿到《昨日书林:国学入门要目及其读法 要籍解题及其读法》这本书,我最先被它所传递的那种沉静而厚重的气质所吸引。书名本身就有一种穿越时空的韵味,仿佛邀请读者走进一个由经典铸就的知识海洋。我常常在想,那些流传千年的智慧,是如何在一代代人手中传承下来的?而我们这一代,又该如何拾起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本书的出现,恰似一盏明灯,为我照亮了这条充满挑战却又无比吸引人的道路。我渴望的是一种能够真正“入门”的方法,而不是简单的堆砌书单。我希望它能像一位耐心的向导,告诉我哪些是必读的核心,哪些是了解国学精神的钥匙,并且,最关键的是,它能告诉我,如何去“读”这些书,如何去理解那些古老文字背后蕴含的深刻哲理,如何将书本的知识转化为内心的感悟。这本书所承诺的“读法”和“解题”,让我看到了系统学习的可能性,也让我对自己的国学之旅充满了期待,相信它会成为我探索中华文化的可靠起点。
评分挺好的书,装帧精致,代表作者的想法
评分好,不错,买东西很实惠,物流也很快,配送小哥的服务态度很好,赞一个!
评分这本书作为指南真是很好的国学指导
评分书不厚,也比较精致,还没拆封,看着还不错
评分这本书作为指南真是很好的国学指导
评分纸的质量很一般,对不起这个价格,但是也没别的好选择,现在出版这个书的太少了,凑合看吧
评分。。。。。。。。。。。。。。。。。
评分书不厚,也比较精致,还没拆封,看着还不错
评分纸的质量很一般,对不起这个价格,但是也没别的好选择,现在出版这个书的太少了,凑合看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