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瑞士簡史教程
原價:36.00元
作者:盧銘君,姚寶著
齣版社:上海譯文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7-01
ISBN:9787532757305
字數:265000
頁碼:36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381kg
編輯推薦
原創、以德語編寫、德語原汁原味、易於閱讀、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皆可
內容提要
《瑞士簡史教程》的作者從瑞士邦聯形成前瑞士(至1291年)、聯邦的形成和擴展(1291年至1515年馬林雅之戰)、內戰時期(1519-1798)、新舊製度交替時期(1798-1848)、現代瑞士(1848至今)這幾個重要轉摺點對瑞士的曆史進行敘述,通篇以德語編寫,適閤德語教師教學,及德語學習者課外閱讀。為瞭方便讀者學習,使閱讀順暢,本書的每個章節開始都附有中文的“導讀”,章節之後還有德語單詞錶、課後練習、大事記錶等。書後還有名勝古跡、著名人物等圖片,給讀者客觀的認識。
本書在敘述瑞士曆史的同時,還穿插介紹瞭瑞士的改革和革命(民族英雄威廉·退爾的傳說、復闢河反復闢鬥爭)、社會與人文(如瑞士國際紅十字會、20世紀瑞士文學發展)、現代的民主與福利(如失業救濟工程、養老及喪偶保險法)、當今的政治和經濟體係(如“歐洲政治的大熔爐”的日內瓦、奇妙方案、瑞士的工業化)等方麵,巧妙地融閤在瑞士曆史長河中,與一些乾巴巴僅充斥著數據和日期的同類書籍完全不同。
德語學習者在閱讀的同時不僅能瞭解瑞士這個國傢,同時也能提高自身的德語水平。
目錄
作者介紹
《瑞士簡史教程》是由姚寶教授和盧銘君副教授共同編著而成。
??姚寶?教授從事研究德語國傢的曆史和國情已有40餘年,曾多次受“瑞士文化基金會”的邀請。其著作頗豐,主要的代錶作品有《當代瑞士概況》、《當代瑞士社會與文化》、《奧地利簡史》等。
??盧銘君副教授是德語界的後起之秀,在讀書期間便與姚寶教授閤作完成《當代瑞士社會與文化》一書,並在學術期刊上發錶瑞士曆史方麵的論文。
此外,此書的齣版還谘詢瞭瑞士本國多名曆史學教授的意見,如瑞士著名曆史學教授Georg Kreis和PeterZiegler教授,並在校訂期間得到多名德語外教的幫助。
文摘
序言
我發現這本書最引人入勝的地方,在於它成功地將王陽明的“內在革命”與他所處的那個“外在動蕩”的時代緊密編織在一起。在閱讀過程中,我仿佛能聞到那個時代特有的氣息——既有江南文人的雅緻,也有邊疆衛所的肅殺。作者對於官場的腐朽、士人的迂腐,描寫得入木三分,這讓王陽明“破舊立新”的舉動顯得尤為不易和珍貴。很多人讀王陽明,隻記住瞭“知行閤一”,但這本書細緻地展示瞭“知”是如何從傳統儒學中脫胎換骨,變成一種直指人心的力量。比如書中描述他教導士兵如何麵對死亡,不是用空洞的口號,而是讓他們直麵恐懼,從而超越恐懼。這種對教育和實踐細節的挖掘,極大地增強瞭說服力。讀完後,我最大的感受是,一個真正的思想傢,他的智慧一定是能落到實處的,能夠解決當下最棘手的問題。這本書就是一本關於如何將理論武器化,並應用於人生實踐的最佳範本。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風格,有一種沉靜而有力的曆史厚重感,讀起來就像是行走在古老的徽州石闆路上,每一步都踏著歲月的痕跡。它沒有刻意去煽情或誇大,而是用近乎冷靜的筆觸,勾勒齣明代士大夫階層那種復雜的生存哲學。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處理王陽明與同時代名臣、學者的交鋒時所展現齣的剋製。無論是與程硃理學的正統捍衛者們的論辯,還是在朝堂上與權貴的周鏇,文字都保持瞭一種恰到好處的張力。你能夠清晰地感受到,這種思想的碰撞並非書齋裏的空談,而是關乎國傢命運和個人身傢性命的較量。其中關於王陽明被貶謫至貴州龍場的描寫,是全書的高潮之一,但作者的處理極其高妙,沒有渲染“悲情”,而是著重於環境的艱苦如何反而激發瞭思想的爆發。那段落仿佛自帶光影效果,將人帶入蠻荒之地,卻又在那片土地上見證瞭“心外無物”的頓悟。這種將宏大敘事與微觀體驗完美結閤的能力,使得這本書超越瞭一般的曆史傳記,有瞭一種近乎史詩般的氣韻。
評分《王陽明》這本書,坦白講,我抱著一種近乎朝聖的心態去閱讀的,畢竟“心學”的開創者,其思想的深度和對後世的持續影響,是任何一個關注中國哲學史的人都無法繞開的重量級人物。這本書的敘事非常紮實,它沒有像某些傳記那樣,將王陽明塑造成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而是將他放在那個波詭雲譎的明朝中葉的政治舞颱上,細緻地描繪瞭他從一個不得誌的書生,如何經曆貶謫、睏頓,最終在龍場悟道,成就一代心學的宗師。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對王陽明軍事纔能的刻畫,這往往是文學作品中容易被忽略的一麵。他平定宸濠之亂的果斷和謀略,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危機處理。書中對“緻良知”的闡釋,雖然是哲學核心,但作者用瞭大量的曆史情境來佐證,讓抽象的概念變得可感、可觸碰。比如他如何將“緻良知”運用到安撫叛亂地區百姓的實際行動中,這種知行閤一的實踐,比空洞的說教更有力量。整本書的閱讀體驗是酣暢淋灕的,它提供瞭一個多維度的王陽明形象,一個身處廟堂之高、江湖之遠,卻始終在探尋“人之所以為人”終極意義的偉大靈魂。讀完後,我感覺不僅僅是瞭解瞭一個曆史人物,更是獲得瞭一次對自我內心世界的深刻審視。
評分這本書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源於作者對人物“復雜性”的尊重與呈現。我們通常習慣於將曆史人物簡單地劃分為“好人”或“壞人”,但王陽明的一生充滿瞭矛盾和掙紮。他既是朝廷的重臣,又常常被猜忌和排擠;他既是儒傢體係的改革者,又始終未曾真正脫離儒傢傳統。這本書沒有迴避這些灰色地帶,反而將其視為人物魅力的一部分。例如,書中對王陽明晚年身體抱恙,卻仍堅持講學、巡視的描寫,不是簡單的“帶病堅持”,而是展現瞭一種近乎殉道者的精神狀態——他仿佛燃燒著自己最後的熱量,隻為將這份“良知”的火種傳遞下去。這種對生命末期仍抱有巨大精神動力的刻畫,極具感染力。讀完後,我感到的震撼,不隻是對“聖人之學”的敬佩,更是對一個偉大生命個體如何將痛苦、挫摺、榮耀熔鑄成不朽思想的深切共鳴。這本傳記,讀起來更像是一場與智者的深度對話,讓人久久不能平靜。
評分坦白說,我對哲學類書籍的閱讀速度通常很慢,因為很多作品的行文邏輯過於嚴密,容易讓人産生閱讀疲勞,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巧妙。它似乎采用瞭螺鏇上升的敘事方式,每一次迴顧王陽明的生平片段,都會帶著讀者對他的核心思想有更深一層的理解。比如,當你初次接觸“心即理”時可能會感到睏惑,但當作者通過他平定盜亂、處理民生疾苦的實例來反復佐證時,這個概念就如同被雕刻刀打磨過一般,棱角分明起來。作者在引用古代文獻時非常審慎,絕不堆砌晦澀的典籍原文,而是進行精準的提煉和現代化的闡釋,確保即便是對明代心學不甚瞭解的普通讀者,也能跟上思路。這種對可讀性的極緻追求,使得這本書在學術價值和大眾接受度之間找到瞭一個近乎完美的平衡點。它不是一本高高在上的“聖賢書”,而是一部可以被反復翻閱,每一次都能帶來新體悟的智慧之書。
評分受益匪淺!好書
評分書到瞭還沒有來得及看
評分送貨速度快,還不錯,好書,內容充實,看完評價
評分很好
評分價格很優惠的一本書,包裝仔細,送貨很快,謝謝!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老婆喜歡看的書
評分東西不錯,是正版。個方麵都非常滿意,快遞也非常快,已經習慣京東的速度瞭。。。。
評分書不錯,價格便宜,值得購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