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設海洋強國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背景下,總書記強調“要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推動我國海洋強國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掌握國民海洋意識狀況、加強海洋意識宣傳教育、推進海洋文化繁榮發展,將為海洋強國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社會共識、輿論環境、思想基礎和精神動力。國民海洋意識發展指數的研究,有助於瞭解我國各地區海洋意識狀況及差異情況,及時掌握海洋意識發展變化趨勢及存在的問題,為有針對性地製定海洋意識宣傳教育方案提供指導。其次,國民海洋意識發展指數的研究,有助於引起民眾對海洋意識的關注與認識,同時各省份海洋意識的對比促進瞭民眾對自身海洋意識的思考與反省,進而推動民眾自覺提高海洋意識水平。最後,國民海洋意識發展指數的研究,適應瞭當代社會的信息化環境,通過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的優勢,為更加客觀、科學地評估民眾海洋意識水平提供瞭研究範本,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國傢海洋強國的建設有賴於國民海洋意識的全麵提升。本書介紹瞭國民海洋意識發展指數的構建過程與方法,提齣瞭一套網絡大數據與調查數據相結閤的測評方法,對國內31個省(區、市)的國民海洋意識現狀進行瞭測算,給齣瞭總指數、分指數、不同數據源、不同區域、典型三級指標的詳細數據分析結果,提齣瞭具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本書可為社會各界瞭解和掌握我國國民海洋意識的發展現狀提供參考。對海洋科學、海洋信息學、數據科學、評估評價等相關領域的研究生、科研人員及社會學者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研究背景…………………………………………(3)
第二節研究目標…………………………………………(5)
第三節研究思路…………………………………………(5)
第二章指標體係與測算方法…………………………………(9)
第一節基本概念………………………………………(11)
第二節基本原則………………………………………(12)
第三節指標體係………………………………………(15)
第四節測算方法………………………………………(19)
第三章總指數評估分析……………………………………(27)
第一節總體評估結果…………………………………(29)
第二節地域變化趨勢…………………………………(30)
第三節海洋經濟影響…………………………………(32)
第四章分指數評估分析……………………………………(37)
第一節分指數對比分析………………………………(40)
第二節海洋自然意識…………………………………(43)
第三節海洋經濟意識…………………………………(45)
第四節海洋文化意識…………………………………(47)
第五節海洋政治意識…………………………………(49)
第五章評估數據源分析……………………………………(51)
第一節數據源對比分析………………………………(55)
第二節搜索引擎用戶搜索排名分析…………………(56)
第三節微博評論排名分析……………………………(58)
第四節新聞評論排名分析……………………………(60)
第五節問捲調查排名分析……………………………(61)
第六章區域海洋意識分析…………………………………(65)
第一節區域間比較……………………………………(67)
第二節東部地區………………………………………(69)
第三節東北地區………………………………………(70)
第四節中部地區………………………………………(71)
第五節西部地區………………………………………(72)
第七章典型三級指標分析…………………………………(75)
第一節生態破壞與保護………………………………(77)
第二節非物質消費……………………………………(81)
第三節海神信仰………………………………………(85)
第四節國傢管轄海域…………………………………(88)
第八章主要結論和建議……………………………………(93)
國民海洋意識發展指數報告(2016)
第一節主要結論………………………………………(95)
第二節政策建議………………………………………(97)
附錄…………………………………………………………(101)
附錄一國民海洋意識調查問捲………………………(103)
附錄二提升海洋強國軟實力———全民海洋意識
宣傳教育和文化建設“十三五”規劃…………(115)
附錄三“我身邊的海洋”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紀實……(143)
緻謝…………………………………………………………(148)
終於拿到這本《國民海洋意識發展指數報告(2016)》,內心是既期待又有些忐忑。海洋,這個占地球錶麵積71%的藍色疆域,對於我們大多數人而言,似乎既熟悉又遙遠。熟悉的是,我們都知道它在哪裏,聽過關於它的各種故事和新聞;遙遠的是,除瞭少數職業,我們似乎很難真正深入地瞭解它,更不用說去評估我們對它的“意識”發展程度瞭。這本書的書名本身就充滿瞭學術的嚴謹和研究的深度,這讓我預感它不會是那種輕鬆易讀的小說,更像是一份需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的報告。 從封麵設計上,就能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專業感。藍色作為主色調,搭配著一些抽象的波紋和圖錶元素,既契閤瞭海洋的主題,又暗示瞭報告中可能包含的數據分析和指數構建。我尤其好奇的是,“國民海洋意識發展指數”這個概念是如何被界定的,它包含瞭哪些維度?是知識的普及程度,還是情感的認同感,亦或是行動的參與度?報告是否會提供一個量化的標準,來衡量不同地區、不同人群的海洋意識水平?我猜想,這份報告的撰寫一定經曆瞭一個漫長而復雜的研究過程,匯聚瞭眾多專傢的智慧和心血。 我一直對國傢層麵的政策和戰略非常關注,而海洋,毫無疑問是國傢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經濟發展到國防安全,從資源利用到環境保護,海洋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因此,一份關於“國民海洋意識”的報告,對我來說,意義非凡。它不僅僅是對現狀的梳理,更是對未來發展的指引。我希望這份報告能夠幫助我們更清晰地認識到,提升國民的海洋意識,對於推動海洋強國戰略、實現可持續發展,究竟有多麼重要的現實意義。 閱讀這份報告,我想象著自己會穿梭在各種圖錶、數據和分析之中。也許會有關於海洋知識普及率的統計,也許會有關於公眾對海洋環境保護態度的調查,甚至可能還會涉及到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人群的海洋意識差異。我期待看到報告能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和建議,告訴我們如何纔能有效地提升國民的海洋意識。是需要加強教育,還是需要更多的宣傳活動?抑或是需要鼓勵公眾參與到與海洋相關的各項活動中來?這些都是我迫切想要找到答案的問題。 總而言之,《國民海洋意識發展指數報告(2016)》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海洋的書,它更像是一麵鏡子,能夠照見我們對這片藍色星球的認知深度與情感連接。它承載著對國傢海洋事業發展的深刻思考,也寄托著對提升全民海洋素養的殷切期望。我滿懷期待地翻開這本書,希望能從中獲得寶貴的知識,拓展我的視野,並最終能夠以更具建設性的態度,去關注和參與到與海洋相關的事務中。
評分這本《國民海洋意識發展指數報告(2016)》給我帶來瞭前所未有的思考。我一直以為,提到海洋,大傢腦海裏浮現的無非就是海灘、度假、海鮮,最多再加上一些關於海洋汙染的嚴峻新聞。但這份報告,顯然將“海洋意識”這個概念拔高到瞭一個全新的層次,它不再僅僅是簡單的認知,而是一種更深層次的理解、認同和參與。我很好奇,報告是如何界定“海洋意識”的?它是如何將其量化成一個“指數”的?這個指數的構建是否考慮到瞭中國作為一個擁有漫長海岸綫和遼闊海域的國傢,其國民獨特的海洋文化和曆史淵源? 我特彆想知道,報告中會不會披露一些令人意外的調研結果。比如,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哪些行為,可能正在悄悄地影響著我們的海洋意識?又或者,哪些群體在海洋意識的培養上錶現得尤為突齣,而哪些群體又相對滯後?這份報告的齣現,是否意味著國傢正在對海洋領域的國民教育和宣傳做齣更係統、更深入的規劃?我猜想,這份報告的語言風格可能會偏嚮於客觀、嚴謹,但其背後所蘊含的關於國傢未來發展方嚮的思考,卻又充滿瞭宏大的敘事感。 我對報告中關於“發展”的論述尤為感興趣。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海洋權益的維護,這些都離不開國民對海洋的深刻理解和高度重視。這份報告,是否會為我們勾勒齣一條國民海洋意識發展的清晰軌跡?它是否會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來幫助我們提升對海洋的認知,從而更好地認識到我們在保護和利用海洋資源方麵所肩負的責任?我希望這份報告不僅僅是提供數據,更能帶來啓發,引發更廣泛的社會討論。 我個人認為,海洋意識的提升,不僅僅是知識層麵的普及,更是一種情感上的連接和價值認同。報告是否會觸及到這一點?例如,它是否會分析國民對海洋的情感態度,以及這種情感是如何受到文化、教育、媒體等多種因素影響的?我期待看到報告能夠深入剖析這些復雜的關係,並提齣有針對性的建議。畢竟,隻有當每一個國民都發自內心地珍視海洋、熱愛海洋,我們纔能真正構建起一個強大的“海洋文明”。 總而言之,《國民海洋意識發展指數報告(2016)》對我而言,是一次關於國傢發展戰略和社會進步的深度探索。它所關注的“國民海洋意識”,並非一個空泛的口號,而是一個關乎國傢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議題。我期待通過閱讀這份報告,能夠更清晰地理解國傢在海洋領域的戰略布局,也能更深刻地認識到自身在提升海洋意識方麵的潛力和責任,並最終為構建一個強大的海洋國傢貢獻自己的力量。
評分當我第一次看到《國民海洋意識發展指數報告(2016)》這個書名時,內心是充滿好奇的。海洋,在我腦海中一直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熟悉的是,它占據瞭地球的大部分,是我們曆史、文化、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陌生的是,我們對它深層的瞭解,似乎總是有著一層隔閡。而“國民海洋意識發展指數”這個概念,更是讓我眼前一亮,仿佛打開瞭一個全新的研究視角。 我特彆想知道,這份報告是如何定義和衡量“國民海洋意識”的。它是否包含對海洋生態係統重要性的認知?對海洋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理解?對海洋權益維護的重視程度?又或是對海洋文化傳承的認同感?我猜想,報告中一定包含瞭一係列嚴謹的調研數據和科學的評估模型,用以構建這個“指數”,並從中揭示齣國民對海洋的認知和情感的現狀。 更讓我感興趣的是“發展”這個詞。這意味著報告不僅僅是對現狀的描摹,更重要的是對未來的規劃和指引。它是否會深入分析當前國民海洋意識存在哪些不足?又將如何通過教育、宣傳、科普等多種途徑,去提升這種意識?我期待這份報告能為國傢在海洋領域的發展戰略,提供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建議,從而更好地動員全體國民,共同為建設海洋強國貢獻力量。 我一直相信,一個國傢對海洋的重視,最終體現在每一個公民身上。當每一個國民都具備瞭深刻的海洋意識,能夠理解海洋的重要性,珍視海洋資源,保護海洋環境,那麼這個國傢在海洋事業上的發展,必將勢不可擋。這份報告,在我看來,就是一次對這種“國傢意誌”在微觀層麵——國民意識——的具象化探索。 總而言之,《國民海洋意識發展指數報告(2016)》對我而言,是一份意義非凡的參考書。它不僅提供瞭一個量化評估國民海洋意識的框架,更重要的是,它指明瞭未來發展方嚮,呼喚著我們每個人去更深入地認識海洋、理解海洋、並最終熱愛海洋。我期待通過閱讀它,能夠拓展我對海洋的認知邊界,並激發我為守護這片藍色傢園貢獻一份力量。
評分這份《國民海洋意識發展指數報告(2016)》在我眼中,絕對不是一本輕鬆的讀物。光是“國民海洋意識發展指數”這個標題,就透露齣濃濃的學術研究和政策解讀的味道。我腦海裏浮現的是一堆嚴謹的調查問捲、龐大的數據庫、以及無數的圖錶和統計分析。究竟是什麼樣的標準,纔能衡量一個國傢的國民對海洋的“意識”?它是否包含對海洋生態的敬畏?對海洋資源的認識?還是對海洋戰略的理解?我猜想,這本書會給齣一個相當詳盡且令人信服的答案。 我非常好奇,報告是如何將抽象的“海洋意識”具體化、可量化的。是否會有一個具體的評分係統,來區分不同人群、不同地區在海洋意識上的高低?例如,沿海地區的居民是否比內陸居民擁有更高的海洋意識?年輕一代和年長一代在海洋意識上又存在哪些差異?這份報告,會不會也像經濟指數一樣,有年度的波動和趨勢分析?我期待它能像一麵鏡子,真實地映照齣我們當前國民海洋意識的整體麵貌。 更讓我期待的是“發展”二字。這不僅僅是對現狀的記錄,更是對未來的展望。報告是否會深入分析國民海洋意識發展滯後的原因,並針對性地提齣一些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例如,在教育體係中如何融入更多海洋知識?在公共媒體上如何加強海洋宣傳?又或者,如何鼓勵公眾參與到海洋保護和海洋科研活動中來?我希望這份報告能為國傢在海洋意識的提升方麵,提供一份具有戰略意義的路綫圖。 我一直認為,一個國傢對海洋的重視程度,與其國民的海洋意識息息相關。如果一個國傢的國民普遍對海洋缺乏瞭解和關注,那麼即便是最宏大的海洋發展戰略,也可能難以得到有效的實施和民眾的支持。這份報告,恰恰觸及到瞭這一核心問題。它將幫助我們理解,為什麼提升國民的海洋意識,對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如此重要的戰略意義。 總而言之,《國民海洋意識發展指數報告(2016)》在我看來,是一份極具深度和前瞻性的研究成果。它不僅揭示瞭國民海洋意識的現狀,更指明瞭未來發展的方嚮。我期待通過閱讀它,能夠對國傢在海洋領域的戰略布局有一個更清晰的認知,也希望能從中汲取到關於如何提升自身海洋意識的寶貴經驗,從而更好地肩負起作為一名中國公民在海洋事業發展中的責任。
評分拿到《國民海洋意識發展指數報告(2016)》的時候,我腦海裏瞬間閃過無數個關於海洋的畫麵:遼闊無垠的蔚藍、神秘莫測的海底世界、波濤洶湧的壯闊,以及那些關於海洋資源的傳說。然而,這本書的書名卻告訴我,它將帶我進入一個比這些畫麵更深邃、更具結構性的領域——“國民海洋意識”的評估與發展。這本身就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課題,如何將如此抽象的概念,通過數據和分析,呈現齣清晰的脈絡,是我非常好奇的。 我設想,這份報告一定充斥著各種復雜的模型和統計圖錶,用來構建和衡量所謂的“國民海洋意識發展指數”。這個指數是如何誕生的?它囊括瞭哪些關鍵指標?是公眾對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認知程度?還是對海洋經濟發展潛力的理解?抑或是對海洋權益維護的參與意願?我推測,報告會深入剖析這些指標背後的數據,並可能揭示齣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現狀。 更讓我感到興奮的是,“發展”這個詞。這意味著這份報告不僅僅是現狀的描摹,更是一種前瞻性的指引。它會分析當前國民海洋意識存在哪些短闆,又將如何去彌補?是否會針對不同區域、不同年齡段的人群,提齣差異化的發展策略?這份報告的齣現,是否標誌著國傢在海洋教育、海洋科普、海洋文化建設等領域,將會有更係統、更具前瞻性的規劃和推動?我期待它能為我們勾勒齣一條清晰的國民海洋意識提升之路。 作為一名關注社會發展趨勢的普通讀者,我深知海洋對於一個國傢的重要性。它不僅是經濟發展的戰略支點,更是國傢安全的重要屏障,同時也是地球生態係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國民對海洋的“意識”程度,直接關係到我們能否有效利用海洋資源、保護海洋環境、維護海洋權益。這份報告,無疑將為我們理解國傢在海洋戰略上的投入和考量,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 總的來說,《國民海洋意識發展指數報告(2016)》對我而言,是一次關於國傢海洋戰略和國民素養提升的深度解讀。它所提齣的“指數”概念,為量化和評估我們對海洋的認知提供瞭一個科學的框架,而“發展”則預示著一個更加積極、更加具有前瞻性的方嚮。我期待通過閱讀這份報告,能夠更全麵地理解中國海洋事業的發展現狀,並為提升自身的海洋意識,做齣積極的貢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