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学家讲科学:人类创造的神奇之光 [11-14岁]

大科学家讲科学:人类创造的神奇之光 [11-14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炳琨,姚敏言 著
图书标签:
  • 科学普及
  • 科普读物
  • 青少年科学
  • 大科学家
  • 科学史
  • 物理学
  • 光学
  • 趣味科学
  • 知识读物
  • 成长励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ISBN:9787556233304
版次:1
商品编码:1215916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大科学家讲科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40
字数:37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11-14岁
  

适读人群:11-14岁

“大科学家讲科学”聚集了代表中国科学界各科学领域水平的资深院士、专家以及一线科普作家,为青少年读者创作出高品质的原创科普作品,开阔科学视野,提高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精神。


  

内容简介

  

  该书系共14册,,涉及了生命起源、生物工程、气象学、军事科学、人工智能等多个科学领域,由中国科学界代表着这些领域高水准的资深院士、专家编写,为青少年打开一扇了解科学、探索科学的大门。

作者简介

  周炳琨:1936年3月出生在四川成都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5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1960-1963年在苏联列宁格勒电工学院进修,1983-1985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姚敏言: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1936年出生,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从70年代开始从事激光器体与激光技术,以及非线性光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科研开发等工作。


精彩书评

  NULL

目录


《人类创造的神奇之光》:一段穿越时空的科学探索之旅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你能够亲眼见证人类智慧的光芒如何点亮蒙昧的黑暗,如何从最初的星星之火,演变成如今照耀整个世界的璀璨星河。这本《人类创造的神奇之光》将带你踏上一场波澜壮阔的科学探索之旅,从远古先民对火的敬畏,到现代科学家对光的极致运用,串联起人类文明史上最激动人心的篇章。 这本书并非一本枯燥的科普读物,而是一场与古今科学巨匠的灵魂对话,一次对人类创造力最深刻的致敬。我们将潜入历史的深处,探寻那些伟大的瞬间——当第一个火种被点燃,当第一个凹透镜被磨制,当第一个电磁波被发现,当第一束激光被创造……每一次突破,都如同黑暗中的一道闪电,划破时代的苍穹,为人类文明开辟新的道路。 第一章:点燃文明的火种——光的早期认知与利用 故事的开端,并非发生在闪耀的实验室,而是发生在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当闪电撕裂夜空,当火山喷发出炽热的岩浆,人类第一次目睹了“火”——这种原始而强大的力量。它带来的温暖,驱散了野兽的侵袭,它带来的光明,延伸了白昼的界限。从最初对火的恐惧与崇拜,到学会钻木取火、保存火种,人类迈出了认识和利用自然力量的第一步。这“火”的光芒,虽然粗糙,却足以点燃人类最初的文明之火。 我们会回溯到古埃及的太阳崇拜,古希腊哲学家对光本质的思索。他们如何看待太阳?光又是从哪里来的?这些看似朴素的问题,却孕育了人类最早的科学萌芽。我们将看到,即使在缺乏精密仪器的时代,人类依然凭借敏锐的观察和逻辑推理,对光的传播、反射等现象有了初步的认识。你会惊叹于古人的智慧,他们如何用有限的条件,去触碰和理解这个宏伟的世界。 第二章:光学革命的黎明——透镜、望远镜与世界的重塑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对光的探索变得更加深入和精细。大约在13世纪,透镜的发明,如同一双全新的眼睛,为人类打开了观察世界的奇妙大门。从最初用于矫正视力,到后来被巧妙地应用于制造望远镜,光学仪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拓展了人类的视野。 伽利略,这位伟大的天文学家,用他自制的望远镜,将目光投向了浩瀚的星空。他看到了月球表面的坑洼,看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看到了金星的相位变化。这些观测结果,颠覆了人们长期以来对宇宙的认知,强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引发了天文学的革命。我们会详细讲述伽利略的望远镜是如何制造的,他的哪些观测改变了人类的宇宙观,以及他为此付出的艰辛与代价。 不止于此,显微镜的出现,则将人类的目光引向了微观世界。那些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命,那些构成万物的基础结构,在显微镜的放大下,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会介绍早期显微镜的构造,以及列文虎克等科学家如何利用它们发现了细菌,为微生物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石。这些光学仪器的进步,不仅改变了科学研究的方法,更重塑了人类对自身以及所处世界的认知。 第三章:光电时代的序曲——电磁波的发现与光的本质之辩 当人类对光的理解进入新的阶段,一个更宏伟的谜团等待着被揭开:光到底是什么?是粒子还是波?这是一个困扰了科学家数个世纪的难题。我们会穿越到17世纪,了解惠更斯的光的波动说,以及牛顿的光的微粒说,两种学说之间的争论,推动了光学理论的不断发展。 进入19世纪,物理学的巨匠们开始探索电与磁的奥秘。法拉第对电磁感应的发现,奥斯特对电流的磁效应的观察,都为理解光与电磁的联系埋下了伏笔。而最关键的一步,则由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完成。他以惊人的数学才华,提出了著名的麦克斯韦方程组,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指出光就是一种电磁波。 我们会详细解释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含义,以及它如何将电、磁、光统一在一个框架之下。这是一次划时代的理论突破,它不仅解决了长久以来关于光本质的争论,更为后来的无线电通信、雷达技术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随后,赫兹通过实验成功地发现了电磁波,并测量了它的速度,证实了麦克斯韦的预言。我们会讲述赫兹是如何设计实验,如何利用火花隙振荡器产生电磁波,以及他如何通过接收器检测到这些看不见的波。这次成功的实验,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电磁波时代,为20世纪信息革命的到来拉开了序幕。 第四章:量子之光与相对论的辉光——20世纪的物理学革命 20世纪,科学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思想革命。以普朗克、爱因斯坦、玻尔等为代表的科学家们,对光的理解进入了更深层次的量子领域。 普朗克提出的量子假说,认为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以一份一份的“量子”形式传递,这为解决黑体辐射问题提供了突破口。但最初,这一革命性的思想并未得到广泛认可。 直到爱因斯坦,这位集哲学思考与物理洞察于一身的天才,将普朗克的量子概念应用于光。他提出了光子假说,认为光本身就是由一个个称为“光子”的粒子组成的,每个光子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爱因斯坦的这一理论,完美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我们会深入探讨光电效应的现象,以及爱因斯坦如何用量子理论来解释它,从而揭示了光波粒二象性的奥秘。 与此同时,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则彻底颠覆了牛顿的经典时空观。相对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质量与能量之间的等价关系(E=mc²),以及引力场对时空弯曲的影响。我们会用生动的方式,解读相对论的核心思想,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对宇宙的理解。 我们会谈到,虽然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似乎描述着两个不同的世界——微观的量子世界和宏观的宇宙,但它们却共同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石,塑造了我们对物质、能量、时空以及光本质的全新认识。 第五章:现代之光,未来之光——激光、光纤与科技的无限可能 进入20世纪下半叶,人类对光的掌控和应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激光的诞生,无疑是人类创造的又一个“神奇之光”。 激光,即“受激辐射的光”,它具有方向性极好、单色性极强、相干性极佳等特点,这使得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从科学研究到工业生产,从医疗美容到军事国防,激光的身影无处不在。我们会介绍激光是如何被发明的,它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以及它在切割、焊接、通信、测量等方面的神奇功效。 另一项与光息息相关的重大发明,便是光纤通信。光纤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能够以极高的速度传输信息,极大地提升了通信的效率和容量。我们会解释光纤通信的原理,以及它如何彻底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交流互动的方式,让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本书还将展望光的未来。我们对光的理解仍在不断深化,科学家们正在探索更高效的光能利用方式,更精准的光学测量技术,甚至利用光进行更复杂的计算——量子计算。从太阳能电池到生物发光,从全息技术到光镊技术,光的应用边界正在不断被拓展。 结语:智慧之光,永恒闪耀 《人类创造的神奇之光》不仅仅是关于光的历史、原理和应用,它更是关于人类智慧、探索精神和不懈追求的颂歌。从先民手中的火把,到如今指尖上的屏幕,每一次进步,都凝聚着无数科学家的心血和汗水。 这本书希望激发你对科学的好奇心,让你看到科学的魅力不仅仅在于严谨的公式和复杂的理论,更在于它如何一步步揭示世界的奥秘,如何不断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如何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翻开这本书,与我们一起,去感受那束照亮人类历史、引领我们走向未来的“神奇之光”。它见证了我们从蒙昧走向文明,它将继续指引我们探索更广阔的未知,去创造属于未来的更多“神奇之光”。这束光,是人类智慧最耀眼的光芒,它将永恒闪耀。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渐进式的。一开始可能只是好奇地翻看,但读到中间部分,那种“啊哈!”的顿悟感会不断出现。有些概念,我之前在学校里学的时候总觉得模模糊糊,但在这本书里,通过作者巧妙的引导,突然间就打通了任督二脉。比如,对于某种宏观尺度的现象,书中会迅速切换到微观层面的解释,这种跨尺度的对比非常有助于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认知框架。而且,书中还涉及了许多前沿的研究方向,让人感觉自己紧跟时代脉搏,没有落后于科学发展的步伐。它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未来世界的一扇扇门。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那些“爱刨根问底”的孩子量身定做的。它没有回避那些稍微复杂的问题,反而以一种充满鼓励的姿态去迎接挑战。我发现自己对很多从小就有的疑问,比如天空为什么是蓝的,或者时间是如何度量的,都在书中找到了既科学又令人信服的解答。行文的节奏掌握得极好,在需要详细解释的地方深入剖析,而在需要激发兴趣时则笔锋一转,展示科学的宏伟图景。读完后,我不再觉得科学是遥不可及的象牙塔里的学问,而是一种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和感受的美丽逻辑。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递上,更在于它播撒下了对真理永恒探寻的种子。

评分

这本书真的太棒了!我最近读完后感觉像是完成了一次奇妙的宇宙探险。作者的文笔非常生动,把那些高深的科学概念讲得清晰易懂,完全没有那种枯燥说教的感觉。特别是对于一些复杂的物理现象,他们总能找到非常贴切的比喻,让我这个平时对科学有点“望而生畏”的人,也一下子明白了其中的奥妙。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科学史上的关键转折点的描述,那种人类智慧不断突破界限的瞬间,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仿佛身临其境。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点燃我对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每次读完一个章节,都会忍不住想去查阅更多相关资料,这种主动学习的欲望是被这本书激发出来的。强力推荐给所有对世界充满疑问的小伙伴们!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震撼的地方在于它拓宽了我对“科学”这个词的理解。它不只是公式和定律的集合,更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一种严谨求实的精神。书里穿插了一些有趣的科学小实验的介绍,虽然我没完全动手去做,光是阅读那些步骤和原理,就已经能感受到科学思维的魅力了。作者的叙述风格非常成熟,既有科学家的审慎,又不失人文关怀。他们探讨了科学发展背后的社会影响和伦理思考,这在同类读物中是比较少见的深度。这让我意识到,理解科学,不仅要理解“是什么”,更要理解“为什么会是这样”以及“它将带我们去往何方”。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排版也特别用心,拿到手里就感觉分量十足,绝对是那种可以反复翻阅的宝藏书籍。纸张质量很好,印刷清晰,图文并茂的部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良心制作。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行文逻辑上的处理,他们没有按照传统的教科书式顺序来安排内容,而是更像是在讲述一个连贯的故事线,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吸引着一步步深入。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就像坐在一个知识渊博的智者身边,听他娓娓道来,那种氛围让人感到非常放松和享受。它不像某些科普读物,堆砌大量术语让人头晕,而是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让学习过程变成了一种纯粹的乐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