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世界第九大奇迹

三星堆:世界第九大奇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探秘天下编写组 编
图书标签:
  • 三星堆
  • 考古
  • 历史
  • 文化
  • 神秘
  • 古蜀文明
  • 世界奇迹
  • 中国古代史
  • 遗址
  • 探索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时事出版社
ISBN:9787519501259
版次:1
商品编码:1216137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8-01
用纸:轻型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三星堆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自从发现之初就成为全世界考古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无数令人匪夷所思的谜团更是牵动世人的神经。

  这是不是外星人的杰作?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古蜀国是怎样消失的?……本书带你走进这些令人迷惑不解的疑团,走进神秘而璀璨的三星堆文化。


作者简介

  探秘天下编写组由一群热爱科学、喜欢探险的科普爱好者组成,他们有的来自于教学一线的老师,有的来自于专业学者,有的来自于科普类专栏撰稿人,因为相同的爱好走在一起,为的是互相学习互相探讨,同时将自己的所知所学变成文字,让更多的读者走进科学,爱上探索。编写组已编写出版了《北纬30°神秘现象全纪录》、《黑洞》、《水怪》、《UFO》《亚特兰蒂斯》等多部畅销图书。

目录

NO.1|发现|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1.一个农民与一次偶然发现003

2.英国传教士的努力006

3.一波三折,发掘工作遭长期停滞009

4.走进三星堆013

5.一号祭祀坑横空出世018

6.发现二号祭祀坑021

7.三星堆奇迹重见天日026

NO.2|文明的恩赐|难以想象的三星堆文物

1.被故意烧毁的宝物033

2.三星堆古城——残留的古城墙遗迹035

3.错落有致的公墓,主人究竟是谁039

4.青关山的大红土房042

5.丰富多彩的古蜀出土陶器044

6.青铜之梦,具有东方色彩的青铜器物047

7.玉器——三星堆人最崇尚的器物051

8.贝壳还是钱币054

9.三星堆四方台,远古时期的“社坛”057

10.奇特无比的青铜人头像060

NO.3|古蜀珍遗|从沉睡中苏醒的千年宝物

1.《山海经》中的扶桑:青铜神树065

2.权力的魔杖——金杖上的神秘图纹069

3.诡异的贴金青铜面具072

4.世界铜像之王——举世无双的青铜大立人像075

5.小立人像,他是一位将军吗078

6.不可思议的青铜纵目面具081

7.玉边璋——几千年前的古老礼器084

8.不同发型的青铜人像087

9.铜人身形牌饰——三星堆最神奇的器物090

10.青铜太阳轮——太阳崇拜还是太阳枷锁093

NO.4|三星伴月|探秘灿烂的三星堆文化

1.蚕丛、柏濩与鱼凫,传说中的古蜀王099

2.柏濩出山,飞鸟时代的迁徙之路103

3.林中悲鸣的杜宇106

4.开明王朝——古蜀国的最后一个王朝109

5.向往飞鸟般的自由——古蜀人对鸟的崇拜112

6.神秘的宗教——自然崇拜还是神灵崇拜115

7.三星堆神秘符号是巴蜀图语还是族徽,抑或是宗教符号118

8.三星堆时期发达的青铜冶炼技术121

NO.5|三星堆文明之源|追寻迷失古蜀国的前世今生

1.古蜀国援周伐商127

2.三星堆人迁徙到金沙129

3.金沙遗址的横空出世132

4.金沙,走进古蜀文明的钥匙135

5.十二桥,古蜀国另一个城邑139

6.成都平原史前古城遗址群141

7.古蜀时期,原来成都人这样生活145

8.巴蜀印章,奇妙神秘的图形148

9.神秘的船棺葬,古蜀人特有的葬俗151

10.巴人和蜀人的战争155

11.秦军的进攻与张仪的石牛计159

NO.6|迷满三星堆|令人匪夷所思的未解之谜

1.文明究竟来源于何方165

2.三星堆的古蜀人到底来自何处168

3.三星堆真的没有一个文字吗171

4.三星堆文明为何会神秘消失175

5.三星堆两个祭祀坑之谜179

6.金蛙造型器物是传说中的禺强吗182

7.为什么会有赤裸人像184

8.大量象牙从何处来186

9.国是古蜀国人的分支吗189

10.青铜面具是外星人形象吗192

11.蚕丛真的长着纵目吗194

12.三星堆古蜀王陵在何处198

13.青铜冶炼工场在哪里200

附录|失落的文明|世界著名考古文明大发现简览

1.复活节岛:神秘的“世界之脐”205

2.庞贝古城:一夜消失的繁华211

3.佩特拉:一座玫瑰红色的城市218

4.吴哥古迹:原始丛林中千年的微笑224

5.墨西哥金字塔:太阳神眷顾的地方231

6.特洛伊古城:追寻希腊神话的踪迹237

7.耶利哥城: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243

8.西潘王陵:失落在沙漠中的莫切文明248

9.克诺索斯王宫:爱琴海边的神秘“迷宫”254

10.大津巴布韦:湮没在非洲大陆的石头城260

11.亚特兰蒂斯:淹没在大西洋底的神秘古城266

12.图坦卡蒙陵墓:埃及法老的诅咒270


精彩书摘

  NO.1发现——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一个农民的一次偶然发现,让一坑精美的玉器出现在人们面前。这些玉器不仅引起了世人的注意,更惊醒了沉睡几千年的三星堆文明。这真是“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1一个农民与一次偶然发现

  三星堆位于四川平原西北的鸭子河南岸,距四川省成都市只有40公里,是一座由众多古文化遗存分布点所组成的庞大遗址群。

  为什么这个遗址会被叫做“三星堆”呢?听到这个名字,你是不是觉得有些奇怪呢?

  其实,关于三星堆的名字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玉皇大帝曾向人间散落了三把泥土,落在广汉平原后形成了三座大土堆,从远处望去犹如三颗遥遥相望的星星一般,所以才有了这个名字。而在三星堆的不远处就是广汉平原上著名的马牧河,河北岸是一处比周围景物都要高的弧形圆台。这圆台中间弯曲,而两头尖尖的,就好像弯弯的月牙,于是当地人就称呼它为“月亮湾”。三星堆和月亮湾隔河相望,形成了当地著名的景点“三星伴月”。

  “三星伴月”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只是吸引了当地一些居民前来旅游而已。直到1929年春季的一天,由于一个农民的偶然发现,这里才成为举世瞩目之地。

  这一天,广汉南星镇月亮湾一个叫做燕道诚的老农民和儿子,在离家不远的一条水渠疏通河道,他们准备在这里安放一台水车,以便车水灌溉田地。儿子率先挖掘水沟,一锄头下去竟然听见“当”的一声,好似碰到了一个硬邦邦的东西。他立即蹲下扒开泥土仔细看,这一看让他大吃一惊,泥土中竟然埋藏着一个雪白的大玉环,直径足足有50厘米左右。

  他立即叫来了父亲,两人掀开了它,下面露出一大堆玉石器,这些玉石器有圆有方,还有刀形,是他们从未见过的东西。这些玉器虽然沾满了泥土,但是依然发出晶莹剔透的光芒,看起来非常昂贵。

  燕道诚和儿子非常兴奋和激动——自己竟偶然间发现了异常珍贵的宝物,真是得到了一个宝藏!燕道诚生怕旁人知道自己发现了宝藏,立即将这些玉器按照原样埋好,带着儿子高高兴兴地回家了。等到夜深人静时,燕道诚和儿子偷偷地将这些宝藏挖了出来,其中包括玉璧、玉圭、玉琮、玉圈、石珠等,大大小小的玉石器足足有300多件。为了保守这个秘密,他们并没有声张,而是将这些东西分散埋藏起来。这两个朴实的农民绝对没有想到,自己这个偶然的发现,竟然揭开了一个轰动世界的古文明遗址和大量精美绝伦的古文物遗存的神秘面纱,就此拉开了三星堆文明研究的帷幕。

  他们将这个秘密保守了一年,见到没有任何动静,就带着一件玉琮去见当地驻军的长官。这个长官虽只是一个胸无点墨的军人,但一眼就看出这是件罕见的宝物。于是,他立即带着这个玉琮来到成都,找了一个专业的古董商人进行鉴定。

  这个古董商人看到这个玉琮,眼前立即一亮——这真是一件稀世珍宝。他曾看到过许多珍贵的文物,包括成都周围远古部落的古物,古中原、古巴楚以及古南中等地的珍贵古文物。那些文物虽然各具特色,但是很容易就可以把它们将蜀地的文物区分开来。可这件玉琮与自己见过的文物明显不同,这是一个祭神的礼器,成都周围从来没有出现过类似的器物。古董商人明白,这件玉器背后肯定隐藏着更大的秘密,或是一个从来没有被发现的古文明。

  很快,燕道诚手中有罕见宝物的消息就在成都传开了,一些古董商人和当地的官员富绅都争前恐后地购买这些宝物,而且这些古董商人还将这些宝物取名为“广汉玉器”。当然,这个消息也引起一些学者的注意,其中就包括当时正在广汉做传教士的英国牧师董笃宜。

  据说,这个外来的传教士也认为这些玉器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为了避免这些古文物遭受损坏,他开始四处奔走,想要保护这些稀世珍宝。

  ……


前言/序言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蜀道难》中发出这样的感叹:“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这里所说的蚕丛、鱼凫其实就是传说中上古时期古蜀国的先王们,他们带领古蜀先人创建了古蜀国,并在巴蜀地区创造了古老的文明。可是长久以来,古蜀国仿佛一直被云雾笼罩,人们无从知道这个神秘古国的历史。

  传说中的古蜀国王真的存在吗?国家是如何建立的?古蜀文明达到了什么程度?对于这些问题,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所以李白才会感叹“开国何茫然”!20世纪20年代,广汉平原上一个普通农民的偶然发现,使得三星堆这个小地方闻名世界。三星堆不仅向人们展现了高度文明,更见证了古蜀国辉煌的历史。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它被考古学界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更被认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这里发现了众多珍贵的青铜器、玉器、陶器等文物,还发现了具有极高考古价值的古城遗址、遗迹,其古文物之众多、价值之高都是极为罕见的。

  那高达2.62米的青铜大立人像,那神奇的青铜神树,以及诡异的青铜纵目面具,都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珍品;还有以流光溢彩的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无不令人惊叹。

  三星堆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一经发现就成为全国考古界和世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而无数令人匪夷所思的未解之谜更是牵动着世人的神经。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古蜀国是怎样消失的?巴蜀图语究竟是文字还是宗教符号?古蜀人真的是“不晓文字,未有礼乐”吗……这些令人迷惑不解的疑团,无疑使三星堆以及古蜀国更加神秘。

  当然,三星堆也是考古界的一个奇迹,它是古蜀国辉煌历史的证明,更是古蜀文明以及长江流域文明繁荣的见证。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然后渐渐地传播到全中国。人们还认为巴蜀地区一向都是偏远的蛮夷之地,其文明远远没有中原地区发达。而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却彻底打破了这种传统观念。它不仅将巴蜀文明的历史向前推进到5000年前,证实了长江流域同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更证实了古代的巴蜀地区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相对封闭落后的地方。

  除了三星堆之外,世界上还有众多神秘而辉煌的古代文明大发现,如马丘比丘遗址、吴哥古迹、复活节岛等等。这些文明奇迹既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瑰宝,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虽然它们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洗礼,被遗忘了千年,但是当它们重见天日之时,依然令世人着迷。这些灿烂的文明给人们留下了无数惊世珍宝,更给人们留下了诸多未解之谜。而人们为了解开这些谜题,不断地追寻着。

  著名作家余秋雨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废墟不会阻碍街市,妨碍前进,现代人目光深邃,知道自己站在历史的第几级台阶。他不会妄想自己脚下是拔地而起的高台。因此,他乐于看看身前身后的所有台阶。”正因为人们向往古人无以伦比的智慧,想要探究古文明的奥秘,所以才苦苦地追寻传说中的“失落之城”。

  下面就让我们来揭开三星堆奇迹的神秘面纱吧!



三星堆:文明的失落回响与未竟之问 在中国西南腹地,四川盆地的广汉市,沉睡了数千年的三星堆遗址,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在二十世纪轰然坠落,划破历史的长空,震惊了世界。它并非如金字塔般的宏伟建筑,也非如兵马俑般的整齐排列,而是以其独具一格、匪夷所思的青铜器、玉石器、金器等文物,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神秘文明之门。三星堆,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遥远的、古老的东方韵味,它所代表的,是一个与中原华夏文明既有联系,又充满独特个性的失落王国,一个在历史的尘埃中沉寂了三千多年的灿烂篇章。 想象一下,你身处一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脚下埋藏着无数的故事。当你小心翼翼地拨开历史的泥土,跃入眼帘的是一座座造型奇特的青铜神树,它们直指苍穹,仿佛是连接天地之间的桥梁;是高耸入云、面容古怪的青铜大立人,他们身披华服,手持权杖,眼神深邃,仿佛洞察着宇宙的奥秘;是数量惊人的黄金面具,它们咧嘴而笑,又或是庄严肃穆,透着一股超越时空的威严;还有那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陶器,它们纹饰繁复,造型生动,诉说着那个时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图景。这些文物,无一不彰显着一种我们从未想象过的、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 三星堆的出土,颠覆了我们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和发展模式的认知。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将黄河流域视为中华文明的唯一摇篮,而三星堆则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强有力地证明了长江流域同样孕育了极其辉煌的古代文明。这里的青铜器,无论是其铸造工艺的精湛,还是其造型设计的奇绝,都与我们熟知的二里头、殷墟等中原文明遗址风格迥异。巨大的青铜人像,高达数米,面部特征奇异,有的细长眼,有的阔嘴,还有的戴着神秘的冠帽,这些形象在我们熟悉的汉族文化体系中难以找到直接的对应,引发了关于其族属、信仰、社会结构等一系列的疑问。 三星堆文明的核心,无疑是其令人惊叹的青铜造像。那些巨大的神树,枝繁叶茂,上面挂满了各种鸟、龙、花等装饰,仿佛是古人对宇宙万物生长、繁衍的理解和祈愿。而青铜大立人,其身份之谜至今仍是学界热议的焦点。他是神祗?是君王?是祭司?他的高大身材,庄重姿态,以及他手中可能握持的某种象征权力的器物,都暗示着他在这片土地上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更有趣的是,那些造型夸张的动物形象,如青铜神兽、龙纹,它们既充满了力量感,又带着一丝神秘的诡异,似乎是连接现实世界与神灵世界的使者。 除了青铜器,三星堆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玉石器,包括玉琮、玉璧、玉戈等,这些礼器同样展现了极高的工艺水平和独特的文化内涵。金杖,以其精巧的镂空雕刻,描绘了鱼、鸟、人头等神秘符号,被认为是三星堆文明最高权力的象征之一。而那些面具,有些甚至覆盖了完整的面部,其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造型,引发了人们对三星堆人是否进行过某种宗教仪式或表演的猜想。 三星堆文明的出现,就像一个来自遥远时空的信使,带来了一个庞大而未竟的谜团。这个文明是如何崛起?它又为何突然消失?其与中原文明,乃至更广阔的世界文明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和互动?我们能在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中,窥见一个与我们认知中的古代中国截然不同的文明脉络。它的存在,挑战了我们原有的历史叙事,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格局。 三星堆,它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而是中国古代文明复杂画卷中的一抹浓墨重彩。它的艺术风格,它的宗教信仰,它的社会组织,都带着一种强烈的地域性和独特性。我们看到,三星堆的青铜器在技术上达到了当时的世界顶尖水平,其雕塑艺术的奔放和想象力,更是超乎寻常。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在那个遥远的时代,四川盆地是否曾是一个独立的、充满活力的文明中心,与外界有着广泛的交流? 每一次新的考古发现,都在不断地丰富着我们对三星堆文明的认识,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疑问。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更多关于三星堆的秘密,依然被埋藏在地下,等待着被揭示。那些未被解读的符号,那些失落的文字,以及那个神秘民族的消失之谜,都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和想象。 三星堆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提供了大量精美的文物,更在于它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它让我们知道,中华文明并非铁板一块,而是由无数条河流汇聚而成,三星堆便是其中一条极其重要且独具特色的支流。它的出现,是对“满天星斗”般中华文明图景的有力佐证,展现了中国早期文明的璀璨,以及其丰富多样的发展路径。 三星堆,它是一个关于“未知”的象征,一个关于“失落”的迷宫,更是一个关于“想象”的起点。它邀请我们一同走进历史的深处,去倾听那个失落文明的回响,去追寻那未竟之问的答案,去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震撼与惊奇。它提醒我们,历史的长河中,永远有未知的领域等待着我们去探索,有沉默的声音等待着我们去倾听。三星堆,这个名字,将永远铭刻在人类文明的探索史册上,成为一个永恒的谜题,激发着后人无限的遐想与求索。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震撼的地方,在于它对“文明的边界”提出了深刻的叩问。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用黄河长江流域的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轴进行考察,但作者通过对三星堆青铜器造型、冶金技术乃至神话体系的对比分析,有力地论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多元一体性。他没有回避那些“异质性”的元素,反而将其视为研究的重点,展现出一种海纳百川的胸襟。例如,他对与古蜀文明可能存在的北方草原、甚至更遥远地区(比如西亚或美洲的某些相似特征)的联系,进行了审慎而大胆的论述,这种跨文明的对话视角,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认知格局。这不再仅仅是介绍一个地方的考古发现,而是将一个区域性的奇迹,提升到了世界文明交流史的宏大议题中去讨论。这本书读下来,你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民族文化自豪感,但这种自豪感是建立在对复杂性、对历史未知性的深刻理解之上的,是理性的、充满敬畏的。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带着一种神秘而厚重的气息,仿佛真的能触摸到那沉睡千年的秘密。我刚翻开前几页,就被作者那种近乎考古学家般的严谨和探寻未知的激情所感染。他没有急于抛出结论,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们一步步走进那片巴蜀的古老土地。文字的叙述带着一种特有的韵律感,时而磅礴大气,描述祭祀场面的恢弘与肃穆;时而又细腻入微,对着一件青铜神像的纹饰进行细致入微的解读,光是描述那层包浆的质感,就让人仿佛能闻到泥土和金属混合的古老气息。尤其令人称道的是,作者在引用现代科技分析成果时,处理得极其自然,没有生硬地堆砌数据,而是将冰冷的科学发现,巧妙地融入到对古人智慧的敬畏之中。读这本书,就像是参与了一场漫长而激动人心的精神考古,每揭开一页,都像是从厚厚的历史尘埃中拂去了一层,露出一角更清晰的文明剪影。我对那些想象中的祭祀场景久久不能忘怀,那绝对不是简单的神话复述,而是对一种失落的宇宙观和生命观的深情回望。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知识的传递,它更像是一扇通往那个遥远时代的任意门,让人心驰神往。

评分

说实话,我是一个对历史文化有一定了解的“老读者”了,市面上关于古代文明的著作汗牛充栋,大多难逃“贩卖神秘”或“过度解读”的窠臼。但这本书的行文风格,却展现出一种罕见的克制与自信。作者的笔触极为老练,他懂得如何在一片迷雾中把握住事实的锚点。他没有将三星堆塑造成一个脱离现实的“外星文明”噱头,而是极其扎实地将其置于同期世界文明的坐标系中进行比对和论述。我特别欣赏他对器物功能性与象征意义之间辩证关系的探讨,那种探讨思路的复杂性和层次感,着实让人耳目一新。比如,他对“纵目”面具的分析,没有止步于外观的奇特,而是深入挖掘了其可能代表的部族信仰、权力结构乃至神权与王权的关系。阅读过程中,我需要时不时停下来,在脑海中构建那些复杂的社会模型,这是一种高强度的智力享受,而非轻松的消遣。这本书真正做到了“言之有物,持之有据”,它对传统考古学的挑战是建设性的,而不是破坏性的,真正体现了一位学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广阔的视野。

评分

我得承认,我完全是被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所“绑架”了。它不是那种传统学术专著的平铺直叙,反而充满了一种强烈的悬念设置和情绪张力。作者似乎非常擅长“场景重构”,他能用寥寥数语,就将读者的感官拉回那个特定的历史瞬间。比如,他对祭祀坑被掩埋过程的推测,那段文字写得惊心动魄,简直像一部历史惊悚片的高潮部分,让人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揣摩着古人为何要如此大规模地“祭献”和“掩埋”。更妙的是,这种戏剧性的表达,丝毫没有牺牲内容的准确性。当他处理那些晦涩难懂的青铜器铭文(或者说符号系统)时,他采取了一种“抽丝剥茧”的方式,引导我们跟着他的思路去尝试破译,即使最终的解释带有推测性,但这个“推测的过程”本身,已经足够引人入胜。读完一章,总有一种意犹未尽、急于知道下一页真相的冲动,这在严肃的考古读物中是极为难得的体验。

评分

从排版和装帧上看,这本书无疑是一部精品力作。要知道,涉及如此复杂的文物细节,如果图片质量跟不上,文字描述再精彩也显得苍白无力。然而,这本书的图版选择和印刷工艺达到了教科书级别的标准。那些青铜大立人、神树以及黄金面具的照片,色彩还原度极高,细节纤毫毕现,特别是对器物表面微小裂纹和锈蚀的处理,都清晰可见。更重要的是,作者在图注和版面布局上的用心,完全体现了“图文互证”的阅读体验。每当文字描述到一个关键特征时,你的目光会自然地被引导到旁边的对应图片上,两者互相印证,极大地加深了理解。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精美的私人博物馆,它尊重读者的求知欲,知道面对三维的实体文物,单纯的文字叙述是多么局限。对于那些热爱艺术和工艺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视觉呈现本身就是一场盛宴。

评分

很好

评分

图书非常好,京东送货快

评分

很好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还不错吧

评分

还不错吧

评分

正品,送货更方便

评分

还不错,正版书籍,活动买的,物美价廉!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