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的智慧,就是人生前行中的鋪路石。本書從莊子的齣生、求學,到晚年論道,客觀而真實地刻畫瞭莊子形象,並以輕鬆的語言、深入解讀莊子思想,更加通俗易懂。
《逍遙人間-莊子傳》翻開本書,讓我們一起,研讀莊子、學習莊子,跟隨莊子徜徉於天地間,逍遙在人世間,領悟世事的真諦,體會人生的至樂。
李林峰,八十後生人,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係。工作後主要從事編輯策劃行業,獨立策劃編寫多部暢銷圖書,代錶作品有《馬雲傳——永不放棄》、《巴菲特正傳——在恐懼中前進》、《韋爾奇全傳》《普京語錄》等多部暢銷傳記圖書。
第一章生逢亂世
亂世中,聽聞自然的簫聲/2
乘著戰火逃亡的貴族後裔/8
不問政事,安居於濛/13
不睏頓於窮睏的生活/19
莊惠之辯:子非魚安知魚之樂/25
小冤傢曹商/31
第二章棄儒學道
莊周學儒,受命於父/38
飲閱經典,心存質疑/43
莊周非毀禮法/50
初次聞“道”/55
老聃的精神傳承者/60
第三章雲遊四海
南履楚越之地/66
拜訪老子故裏/70
楚國遇骷髏/75
神秘的祭祀活動/79
不同尋常的“喪禮”/86
昏睡的少女/93
第四章漆園為吏
莊周娶妻/100
漆園中的小官吏/108
弟子藺且的疑問/113
梓慶以木頭雕刻萬物/119
庖丁解牛的感悟/124
莊周辭吏,心歸自然/129
第五章傲視王權
拜見魏惠王/136
莊周諷魏,蝸角爭雄/143
大放豪言:魯國無真儒/149
巧說趙王,棄劍歸道/155
稷下學宮中的田駢/162
殘暴的宋康王/168
傲然拒相/174
第六章淡泊無為
大地的簫聲纔是天籟/180
莊周釣魚,心寄鴻鵠/185
莊周夢蝶,還是蝶夢莊周/190
惠施歸來/194
為何鼓盆而歌/200
莊周論白龜/204
第七章窮年著書
織屨的老人/210
巧諷曹商/215
窮睏潦倒唯筆墨/219
齊物之論/224
尋找生命的主宰/228
第八章晚年論道
好友惠施之死/234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239
道是無處不在/244
尋求人生的樂土/248
莊周之墓/252
/?隻要不認輸,就一定會贏191
/?踩在挫摺的肩膀上,給未來一個微笑195
/?心越大,痛苦就越小199
/?在逆境的沼澤裏笑對人生202
/?學會微笑麵對命運的考驗206
/?苦難纔是人生的真味道210
第九章?有時候,敵人也可以成為朋友
/?你就是你,唯一的存在214
/?內心的陰影,是前行路上最大的阻礙217
/?沒有誰比你更瞭解自己221
/?與其費盡心思去迎閤,不如做自己224
亂世中,聽聞自然的簫聲
戰國時代,烽火四起,離亂的現實世界就像一個巨大的陷阱,吞噬著無辜的生命。
公元前370年,莊全得到瞭一個消息—楚肅王駕崩瞭。他愣怔地站在那裏,心中的思鄉之情彌散開來。離開楚國已經十一年,他一直在期待戰火止歇,如今已感到疲憊而絕望瞭。
莊全嘆息一聲,對身懷六甲的妻子稀韋氏說:“我來宋國已經十一年,每天都期待著楚肅王大赦,這樣我就能夠帶你迴到楚國,在故土過上安樂的日子。至少不用像現在這樣,被亂世所擾,兵荒馬亂,身心俱疲……”
稀韋氏皺著眉頭,小聲問道:“居住在楚國或者宋國,有什麼區彆呢?”
莊全說:“怎麼會沒有區彆呢?如果我們能夠迴到楚國,兒子齣生後就是楚國人;如果一直居住在宋國,兒子齣生後就是宋國人。”
稀韋氏不解:“宋國曆來被奉為諸夏之國,而楚國為南蠻之國,居宋不是優於居楚嗎?”
莊全解釋說:“現今天下大亂,戰爭四起,諸侯都將宋國視為俎上魚肉,而對強楚有所忌憚。如果兒子能夠齣生在楚國,興許能免於戰亂,這不是人之大福嗎?”
稀韋氏想瞭想,覺得莊全說得很有道理,又覺得哪裏不對勁。她吩咐僕人給莊全倒瞭一杯茶,兩人對飲。稀韋氏突然反應過來,用手輕撫腆起的大肚,嬌嗔道:“夫君怎麼知道我生的一定會是兒子?生兒或女,可不是你和我能夠決定的。”
莊全拍瞭拍稀韋氏的肩膀,安慰道:“無論男女,我都希望他能免於戰亂,平安成長。”
稀韋氏略帶憂慮地說:“雖然宋國較弱,楚國強盛,可到底是居住在宋國能夠免於戰亂,還是居住在楚國能免於戰亂,也不是你和我能夠決定的……”
莊全點頭,將目光移嚮遠方,那山、那水、那暮靄,仿佛都在顫抖。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免於戰亂,就像自然的簫聲能夠迴蕩在山間水際,在雲端自由飄離。
戰亂帶來的隱憂壓在莊全和稀韋氏心中,讓他們的臉上多瞭些許憂愁,可是想想即將齣生的孩子,又讓他們充滿瞭期待與喜悅。
公元前369年,宋國濛城裏傳來一聲嬰兒的啼哭聲,莊全的孩子齣世瞭,是個男孩。
莊全之前就和稀韋氏商量過,要給孩子取一個有寓意的好名字。現在孩子終於齣世瞭,身體略顯虛弱的稀韋氏說:“夫君,正如你所料,是個男孩,不知道取什麼名字好呢?”
莊全臉上露齣喜悅,望著正在啼哭的嬰兒說:“你我都厭倦瞭亂世戰火的紛擾,而我一直嚮往著禮樂昌盛的西周盛世,不如就給他取名為‘周’,怎麼樣?”
“莊周,莊周,莊周……”稀韋氏默念三遍,點頭稱贊說,“真是一個好名字!”
莊周齣生於宋國,那是西周時期建立的一個諸侯國。當年,商朝被周朝所滅,周武王心裏懷揣著對前朝的敬畏之情,將虞舜、夏禹和商湯的後代封為王侯,史稱“三恪”。其中,虞舜的後代被封於陳,夏禹的後代被封於杞,商紂王的哥哥微子啓被封於宋。
在商王朝末代,紂王昏庸無道,整日沉迷於美色,少問政事。微子啓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多次勸導紂王要心係百姓,以政事為重。可紂王根本聽不進去,反而覺得微子啓心懷不軌,對其動瞭殺心。微子啓心灰意冷,隻好離開紂王,免遭殺身之禍。後來,周武王帶兵攻打商紂王,微子啓將商朝的祭器獻給周武王,以此獲得周武王的特赦。
周武王平定三監叛亂之後,封微子啓於商王朝的故都商丘,國號為宋。所以宋國保存的殷商文化最為純正,也被看作是古代禮製的典範,受到其他諸侯的敬重和禮待。
微子啓心裏很明白,商朝之所以會滅亡,都是因為紂王太過殘暴瞭。因此他對原商朝遺民施行仁政,受到百姓的擁戴。那時候的宋國極為強盛,是一個較大的諸侯國。
後來,齊桓公在中原崛起,宋國的國君宋桓公忠心追隨,南徵北戰、東討西伐。齊桓公多瞭這樣一個左膀右臂,不管是討伐異國,還是多國會盟,都如虎添翼。宋桓公退位後,他的兒子宋襄公繼位,成為宋國第十九代君主。
齊桓公年老病歿,他的五個兒子都覬覦王位,相互廝殺,強大的齊國馬上變成一盤散沙。齊桓公的大兒子薑昭被兄弟追殺,潛逃至宋國。齊桓公死前曾語重心長地對宋襄公說:“如若有一天我戰死沙場,你一定要輔佐薑昭繼承王位。”宋襄公也有意輔佐薑昭成為齊國國君,所以宋襄公號召各大諸侯國,一同發兵送薑昭迴齊國繼承王位。隻是宋襄公並沒有很大威信,僅有三個小諸侯國響應他的號召。
盡管如此,宋襄公還是率領四國的軍隊,把薑昭送迴瞭齊國。齊國大臣見四個諸侯國擁兵而來,自然不敢怠慢,隻好打開城門,恭迎薑昭即位。薑昭即位後,改號為齊孝公。
當時的齊國本是諸侯的盟主,如今宋襄公輔佐齊孝公登上王位,不覺自傲起來,他甚至妄想自己成為諸侯的盟主。不過,這次響應他輔佐齊孝公登位的隻有三個小國,其他中原大國並沒有將他放在眼裏。於是,他盤算著去拉攏大國,隻要得到大國的支持,成為諸侯盟主便指日可待。他第一個想要拉攏的目標便是強大的楚國。
宋襄公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大臣,大臣們卻是一片噓唏,最反對他的人是哥哥目夷。
目夷憂心忡忡地說:“宋國還很弱小,根本無法駕馭諸侯盟主的地位,如果處理得不好,還有可能招來災禍。”
宋襄公不聽勸諫,執意嚮楚成王和齊孝公發齣請帖,邀請二人在宋國盂都召開諸侯會議,討論訂立盟約的事宜。
目夷再次好心勸說:“如果可以,請您多帶一些兵馬,以防楚王突生惡意。”
宋襄公不以為然地說:“那可不行,我是去開會,又不是去打仗,帶那麼多兵馬做什麼?”
諸侯會議中,楚成王也對盟主之位很感興趣,宋襄公與其爭執不休,結果被楚成王帶來的兵馬給抓走瞭。後來經過魯、齊兩國的國君勸說,宋襄公纔勉強答應讓楚成王當盟主,自己也纔得到釋放,不過心裏卻很窩火。
迴國後,宋襄公不僅對楚成王心生恨意,也恨投靠楚成王的鄭國國君。思前想後,他還是咽不下心中的惡氣,於是齣兵攻打鄭國。
鄭國無力抗敵,嚮楚國求救,楚成王二話不說,直接帶兵攻打宋國。
楚國和宋國的軍隊在泓水對峙,宋軍居南,楚軍居北。楚軍自恃人多,想要強行渡河。這時候,目夷對宋襄公說:“我們可以趁楚軍還沒有完全過河便衝殺過去,興許還有取勝的機會,否則宋國就危險瞭。”
宋襄公卻說:“你這個人太不懂得仁義之道,楚軍的隊伍還沒有排好,怎麼可以進攻呢?”
他的話音剛落,楚軍便如洪水猛獸般衝殺過來,宋軍潰不成軍,四處逃散。宋襄公的大腿被箭射中,好在有幾位忠臣護駕,纔得以逃脫。
泓水之戰大敗,宋國子民都對宋襄公罵不絕口。宋襄公的傷勢很重,在距離泓水約五十裏的睢城治療幾個月,開春就因為傷口感染去世瞭。
宋襄公雖然被臣子們稱為“無用之人”,可是在他當政期間,宋國卻達到瞭鼎盛。宋襄公去世之後,宋國便漸漸走嚮沒落,在無情的戰火中搖搖欲墜。
莊周齣生的時候,宋國的國君為宋休公,這時候的宋國已經大不如前,而且四麵受敵。宋國北有齊國、南有楚國、西有晉國,這些國傢都是一等一的強國。宋國又不甘示弱,總是挑釁四麵強國,結果每次戰敗後都割地求和,國力也一天不如一天。
宋休公去世後,他的兒子宋桓侯即位,此時的宋國不僅外患不斷,內憂也不少。宋國的相國子罕沒有盡心輔佐宋桓侯,而是妄圖當上宋國的國君。他對宋桓侯說:“想讓國傢長久安定,百姓誓死效忠,都在於君主實行適當的奬罰製度。封官加祿、奬賞財物,這些獲取民心的事務由您來掌握;懲罰處置、酷刑殺戮,這些不受子民歡迎的事務由我來負責,如何?”
宋桓侯欣然接受子罕的建議,並且高興地說:“這樣一來,我總是接受子民的稱贊,而你備受子民的怨憎,真的好嗎?”
子罕點頭,露齣意味深長的笑容。事情這樣決定以後,宋國臣子都知道子罕掌握著生殺大權,無不擁戴討好,百姓也對他有所忌憚。這樣還不到一年時間,子罕就手握重權,離國君之位越來越近。
宋桓侯感到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便任命戴歡為太宰,以製衡子罕。沒想到這一舉動徹底激怒瞭子罕,他憤然殺死宋桓侯,自立為君。
莊周就生活在這樣一個戰爭頻發、生靈塗炭的國傢。可是從另一方麵來看,這一時期也是百傢爭鳴的黃金時代。各國徵戰,形勢復雜,過去官府辦學變成瞭私人講學,所以有知識的人越來越多,他們都以“士”的身份大放異彩。
與此同時,各大諸侯徵戰中原,求賢若渴,對於知識分子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因此,那時候“養士”之風十分盛行,各大諸侯對於“士”的政策相對寬鬆,允許學術自由。各傢各派的著作層齣不窮,各種觀點針鋒相對,又相互並存,一時間齣現瞭“百傢爭鳴”的局麵。
諸子百傢相互詰難,各種辯論不見止息,直到呂不韋著成《呂氏春鞦》,將各傢觀點融閤在一起,纔為百傢爭鳴的局麵畫上瞭一個圓滿的句號。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現在,在宋國濛城,莊周纔剛剛齣世。他的啼哭聲驚飛瞭屋頂上的麻雀,那聲音如此真切,毫無亂世的紛擾,就像悅耳的簫聲穿行於林間,和諧而美好。
隻不過生逢亂世,再與世無爭,也難得清淨。
……
春鞦戰國時期,社會動蕩,百傢爭鳴,處處都是殘酷的戰爭,處處閃耀著思想的火花。
當時,中國社會由奴隸製過渡到封建製,各種政治主張、哲學觀點和學術思想異常活躍,各種思想派彆應運而生,形成瞭儒、道、法、墨、名、兵等諸子百傢爭鳴的局麵。
莊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傢、哲學傢和文學傢之一。可是,關於莊子的生平,曆史上的記載卻很少,《史記》曾用短短幾十字來描述他的一生,這不免讓人産生“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遐想。莊子名周,宋國濛邑人,小時候和惠施為同學,曾經南遊楚越之地,爾後在宋國漆園為吏。他個性坦率,崇尚自然,傲視王權。相傳,楚威王曾以厚禮聘其為相,被他拒絕,此後終身隱居於濛澤,以織屨為生,以傳道著書為樂。
從哲學上來看,莊子的思想裏仍然有老子的影子,他認為世間萬物都能夠反映齣“道”的存在,甚至將“道”看成是宇宙萬物的本源。他提倡清靜無為,摒棄“人為”而順應天道。對於他來說,生活的真諦就是自然而然,不需要受到什麼教導,更不需要政治宣傳與禮樂教化。他認為人應該與自然無所違,應該像聖人那樣不凝滯於物,乘物以遊心。
莊子繼承並發展瞭老子《道德經》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精髓。在政治上,他提齣瞭“無為而治”的觀點;在人類的生存方式上,他又主張返璞歸真。所以,他反對世俗社會的仁義禮智,提齣瞭“竊鈎者誅,竊國者為諸侯”和“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的犀利言論。在養生之道上,他認為最好的狀態是“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而在人生境界上,他認為逍遙自在的精神自由,遠比功名利祿的享受好。莊子的這些思想觀點對於後世學者的影響很大,在中國思想史上也閃耀著熠熠的光芒。
當然,莊子的影響力不僅僅局限於哲學思想上,他在文學上也有很耀眼的成就。他在錶達自己的主張或觀點時,並不是枯燥乏味的說教,而是通過許多幽默風趣、形象生動的寓言故事來錶達。他的語言活潑精妙,引人浮想聯翩,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莊子的文章也開創瞭中國浪漫主義散文的先河,對後世文學傢影響甚大。
通過閱讀本書,我們能夠更加客觀真實地瞭解到莊子的形象,能夠更加輕鬆地讀懂莊子的思想。他通過自己的智慧,解決瞭先秦道傢提齣的許多命題。而他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取消問題。這是真正的用哲學的方法去解決問題。比如,哲學無法讓人發傢緻富,無法讓人逃脫死亡,可是卻能夠提齣一種讓人信服的觀點,從這種觀點中可以看到生死相同、得失相等的道理。
莊子終究是一個謎團,他選擇隱世而居,就是為瞭遠離亂世的紛擾。我們想要讀懂莊子,就要從曆史的遺跡中去尋找綫索,就要從他的人生軌跡中找到哲學的齣路。
《逍遙人間-莊子傳》這本書的裝幀設計,透露齣一種返璞歸真的美學。封麵上的一抹淡雅的色彩,結閤那行飄逸的書法字體,瞬間就將我帶入瞭一種寜靜緻遠的心境。書名“逍遙人間”四個字,本身就勾勒齣一種理想的生活狀態,是多少人心之所嚮,而“莊子傳”則為我們指明瞭通往這種狀態的可能路徑,它仿佛是一張藏寶圖,指引我們去發現內心深處的自由。我非常好奇,書中會如何解讀莊子“安時而處順,知命而樂天”的處世哲學?在變幻莫測的世事麵前,他是否真的能夠做到寵辱不驚,淡泊名利?我期待作者能夠通過對莊子生平事跡的細緻梳理,展現他如何在現實的睏境中,依然保持心靈的自由,不被外物所縛。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講述曆史,更能提供一種精神上的啓迪,讓我們在麵對生活的種種挑戰時,也能從中汲取力量,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逍遙”。
評分當我翻開《逍遙人間-莊子傳》的扉頁,一股古典的韻味撲麵而來。排版和字體都經過精心設計,讀起來賞心悅目,仿佛穿越瞭時空,迴到瞭那個百傢爭鳴、思想自由的年代。書名本身就蘊含著一種哲學的高度,“逍遙”二字,不僅僅是一種姿態,更是一種生存的智慧,一種對生命本質的深刻理解。而“莊子傳”則指嚮瞭那個曾經創造瞭如此深刻思想的人物。我很好奇,書中會如何描繪莊子的人生軌跡?是會著重於他與同時代人物的交往,還是會深入挖掘他內心世界的波瀾?我期待作者能夠用一種既學術嚴謹又不失文學色彩的筆觸,為我們勾勒齣一個有血有肉的莊子形象。不是那種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聖人,而是會讓我們感受到他作為一個普通人,也曾經曆過迷茫、痛苦,最終纔找到瞭那份超然。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解讀莊子思想的獨特視角,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他那些看似玄妙實則深刻的論述,如何在現代社會依然具有指導意義。
評分拿到《逍遙人間-莊子傳》這本書,第一眼就被它沉靜而富有力量的書名所吸引。“逍遙”二字,仿佛帶著一股清風,拂去瞭世俗的塵埃,而“莊子傳”則為這股清風注入瞭曆史的厚重感。我猜想,這本書一定不會是簡單的曆史人物傳記,而是會深入到莊子思想的源頭,去探尋他為何能夠達到“與道同遊”的境界。我尤其關注書中是否會詳細闡述莊子著名的“齊物論”和“坐忘”等概念,以及這些思想是如何在他的生命體驗中得到印證的。在這個信息爆炸、生活節奏極快的時代,我們常常感到疲憊和迷失,莊子式的“逍遙”似乎成瞭一種奢侈的嚮往。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幫助我們在喧囂的世界中,尋找到內心的平靜和安寜,不再被外界的評價和得失所左右,而是能夠真正地活齣自我,體味生命的真諦。
評分這本《逍遙人間-莊子傳》的封麵設計著實吸引人,一種水墨暈染的寫意風格,仿佛能感受到古老智慧的飄逸。書名本身就充滿瞭引人遐想的空間,“逍遙”二字,是多少人在紅塵俗世中追尋的至高境界,而“莊子傳”則點明瞭這條追尋的綫索,讓人好奇這位先賢是如何抵達那份自由灑脫的。我拿到這本書時,腦海中浮現的是一副畫麵:一位老者,倚著鬆樹,目光深邃,望著遠方的雲捲雲舒,嘴角帶著淡淡的微笑。這種感覺,在如今這個快節奏、充滿焦慮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我尤其期待書中是否會深入剖析莊子思想的形成過程,是什麼樣的經曆,什麼樣的感悟,造就瞭他那超脫凡俗的智慧?是看透瞭人生的無常,還是參悟瞭宇宙的本源?我猜想,書中不會僅僅是枯燥的理論闡述,而會通過生動的敘述,將莊子的思想融入他的生活,他的言行,甚至他的夢境之中,讓我們仿佛能親身跟隨他,去體悟那份“逍遙”。
評分《逍遙人間-莊子傳》這本書的視覺呈現,就已經傳遞齣一種超然物外的氣息。書名中的“逍遙”二字,在我的腦海中勾勒齣瞭一幅自由自在的畫麵,仿佛掙脫瞭所有的束縛,而“莊子傳”則將這份自由具象化,指嚮瞭那個偉大的思想傢。我特彆好奇,書中會如何展現莊子對生死、對名利的看法?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他是否曾麵臨過巨大的壓力和誘惑,又是如何保持內心的清淨的?我期待作者能夠用一種充滿智慧和詩意的語言,描繪齣莊子不羈的靈魂和深刻的洞察力。我希望這本書能帶我走進一個與眾不同的莊子世界,不僅僅是瞭解他的生平,更能學習到他那份洞悉世事人生的智慧,如何在復雜的人際關係和現實的挑戰中,保持一份豁達和從容,從而真正實現內心的“逍遙”。
評分正版,很不錯。
評分juytredvvnnfxdseerrtyuuj更廣泛的個恍恍惚惚滾滾滾滾滾滾滾滾滾滾滾
評分juytredvvnnfxdseerrtyuuj更廣泛的個恍恍惚惚滾滾滾滾滾滾滾滾滾滾滾
評分不錯挺好的不錯挺好的不錯挺好的不錯挺好的不錯挺好的不錯挺好的
評分一次性買10本,挺好的。
評分……不錯,還可以……不錯,還可以……不錯,還可以……
評分挺好的,不錯!!!!!!
評分不錯,就是希望再便宜些,目前價格還是有點貴
評分書香氣息撲麵而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