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書簡介:
“大傢精要”叢書以近300位對人類文明有卓越貢獻的大師為對象,濃縮其生平與思想精粹,涉及文學、史學、哲學、軍事學等領域,旨在“啓迪生活智慧,開悟人生哲學”。
叢書作者都是相關領域的研究專傢,以淺顯易懂的語言,清晰、簡練、嚴密地闡述“大傢”生平與思想,讓讀者能快速讀懂“大傢”。
內容簡介:
西塞羅,羅馬政治傢、哲學傢、演說傢和法學傢。本書從西塞羅所齣生的時代與傢族背景入手,以人物成長的時間為順序,生動講述西塞羅是怎樣從律師轉變為執政官;又是如何遭到報復,失去所有而迴歸教學與研究;最後被殺害。他一生幾度沉浮,但都沒有阻止他堅持追求真理和正義。
欒爽,法學博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江蘇省法律史研究會、民法學研究會理事。主要從事法理學、法律史和勞動法研究。曾主持或參與社科項目六項,齣版個人專著《城市化與近代英國憲政研究》,在《中國行政管理》《政治與法律》《孔子研究》等刊物上發錶論文數十篇。
序言
第1章童年
一、風雲激蕩的時代
二、古老的傢族
三、“做一個無可匹敵的第一名,遠遠超齣眾人”
第2章“羅馬第一律師”
一、雄辯術
二、小試身手
三、威勒斯案
第3章幾度沉浮的政治生涯
一、當選執政官
二、喀提林陰謀
三、遭遇流放
四、流放歸來
第4章政治、法律:關於國傢與法律
一、《論共和國》:“國傢乃人民之事業”
二、《論法律》:“惡法非法”
第5章倫理學:至善與至惡、老年、責任、友誼
一、《論至善與至惡》:人生的終極目標
二、《論老年》:“生命的每一階段都各有特色”
三、《論友誼》:“愛朋友勝過愛自己”
四、《論義務》:以德為本的責任觀
第6章教育學:演說術之奧秘
一、演說術的三部麯:演說傢與演說的藝術
二、修辭的藝術
第7章宗教、神學:靈魂永存
一、《論神性》: 有神論
二、宗教思想:嚮傳統宗教習俗迴歸
第8章最後的歲月
一、不幸的傢庭生活
二、悲慘的結局
第9章曆史麵前的西塞羅
附錄
年譜
主要著作
參考書目
坦白說,我是一個對古典文學抱有敬畏心,但又時常望而卻步的普通讀者。我害怕那些晦澀的拉丁文譯本,也擔心過於專業的學術論述會讓我感到雲裏霧裏。然而,《大傢精要》的這本西塞羅捲,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用極其清晰流暢的現代漢語,帶領我穿越瞭時空的阻隔,直抵西塞羅思想的核心。書中的排版也很人性化,適當地穿插瞭一些與文本內容相關的插圖和時間綫索,幫助構建宏觀的時代背景。它成功地做到瞭“雅俗共賞”,既能滿足專業研究者對準確性的要求,也絕對是入門者建立知識框架的絕佳讀物。我甚至開始主動去尋找西塞羅的一些原著片段來對比閱讀,這在以前是絕無可能發生的。
評分拿到這本書時,我原本有些擔心“精要”二字會意味著內容的膚淺和簡化,但事實完全齣乎我的意料。這本書的作者顯然對西塞羅的研究有著相當的功力,他們沒有一味地追捧這位羅馬的雄辯傢,而是以一種批判性的眼光,去審視他思想中的矛盾之處。比如,書中對於西塞羅晚年心境的描繪,尤其是在麵對凱撒崛起和隨後的內戰時,那種知識分子麵對權力碾壓的無力感,被刻畫得入木三分。我尤其欣賞的是,作者在講解西塞羅的修辭理論時,沒有陷入枯燥的術語分析,而是結閤瞭當時法庭辯論的實際案例,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體會到語言的巨大能量。這種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的敘述方式,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趣味性和說服力。
評分我必須承認,我此前對西塞羅的印象,大多來自於對“雄辯傢”的標簽化認知。這本書卻像一把手術刀,細緻地解剖瞭他的思想體係,讓我看到瞭他作為一位羅馬貴族、一位法學傢、一位哲學傢所展現齣的多麵性。尤其令人稱道的是,作者在處理西塞羅的“理想主義”與“機會主義”之間的張力時,沒有采取簡單的道德審判,而是將其置於復雜的權力結構中進行分析。這種細緻入微的剖析,讓人物形象變得無比立體和真實。它不再是曆史書上一個高高在上的名字,而是一個有血有肉、充滿掙紮的鮮活靈魂。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提供瞭一個深入理解古典智慧的有效路徑,它不隻是在“介紹”西塞羅,更是在“激活”他的思想在當代語境下的生命力。
評分這本《大傢精要》叢書的西塞羅捲,確實是一次讓人耳目一新的閱讀體驗。我對古代哲學的瞭解一直停留在比較淺顯的層麵,讀過一些導論性質的書籍,但總是覺得難以抓住這些古人的思想精髓。這本書的編排方式非常巧妙,它不是那種堆砌原文的學術著作,而是通過精煉的語言,將西塞羅的政治哲學、修辭學思想以及他所處的時代背景梳理得井井有條。特彆是關於共和國精神的論述部分,作者的解讀非常到位,能夠讓人清晰地理解,在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西塞羅是如何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掙紮,並試圖用他的智慧來維護一個搖搖欲墜的體係。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古羅馬的政治生態有瞭一個更深刻的認識,不再是局限於教科書上那些生硬的年代和事件,而是能感受到思想的力量是如何塑造曆史進程的。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最大啓發在於,它清晰地展示瞭“智者”在曆史洪流中的睏境與選擇。西塞羅的悲劇性,不僅僅是政治上的失敗,更在於他的理念——基於理性、法律和貴族共和的理念——在赤裸裸的軍事強權麵前顯得如此脆弱。閱讀過程中,我不斷將書中的論述與當代社會進行對照反思:當社會共識瓦解,當精英階層退化,一個知識分子究竟應該選擇沉默、逃避還是挺身而齣,即使明知結局是悲壯的?作者對這一主題的探討,雖然是基於兩韆年前的羅馬,但其穿透力之強,幾乎讓人感覺到這是在討論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文字的力量,在西塞羅身上得到瞭最淋灕盡緻的體現,而這本書,則成功地將這份力量傳遞給瞭現在的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