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位一线运营专家,从用户运营、运营推广、活动运营、社区运营、内容运营、产品营收、渠道运营、数据运营、运营思维9大方面总结腾讯、阿里、百度、360、迅雷、YY、小米、爱奇艺、乐视等数十家大型互联网企业的50个实践!
前迅雷创始人程浩、YY首席运营官李婷、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起点学院创始人&CEO;曹成明联袂推荐!
“运营前线”是一个系列,目前已经出版2部,与“产品前线”一样,该系列书也由资深的产品和运营专家兰军(Blues)领衔策划和写作,旨在梳理和总结国内一线互联网公司的运营方法和技巧,让所有产品人和运营人都有机会了解和学习这些大的互联网公司是如何做运营的。
这2部作品汇集了来自腾讯、阿里、百度、360、迅雷、YY、小米、爱奇艺、乐视等数十家大型互联网公司的一线运营专家的技巧和方法论。共包含9大运营主题,基本上涵盖互联网运营的各个方面。
《运营前线1》:
用户运营
运营推广
活动运营
社区运营
《运营前线 2》:
内容运营
产品营收
渠道运营
数据运营
运营思维
每本书都包含25个实践,这些实践所表达的观点和主题各不相同,可能是某个重要的方法、技巧,也可能是作者们曾经踩过的“坑”,但它们的共同点是:每一个实践都至少有一个他们曾经操盘过的运营案例,这些*佳实践都是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关于互联网运营,所有你感到困惑或不解的问题,以及你想总结的成功经验,这两本书可能都为你做好了,为你迅速提升运营能力提供了捷径。
作者代表
兰军(BLUES)
资深产品专家和运营专家,是国内产品和运营领域公认的领袖人物之一,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曾先后就职于腾讯、YY和迅雷,在腾讯和YY担任高级产品经理,在迅雷担任产品总监,现为梅沙科技(www.meishakeji.com)创始人。
“运营前线”“产品前线”系列图书的总策划,“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和起点学院特聘专家和讲师,课程深受欢迎。
运营有公众号 BLUES(bluemidou),目前已发表产品策划、产品运营、招聘面试等方面的原创文章400余篇。
(说明:“运营前线”系列图书由Blues和其他来自腾讯、阿里、百度、360、迅雷、YY、小米、爱奇艺、乐视等互联网企业的39位专家共同完成。)
互联网业务的发展有两类驱动:一类是产品驱动,工具类的业务大部分以产品驱动为主;另一类是运营驱动,所包含的范围更广,如电商、门户、视频、社区等。现在比较流行的O2O、共享出行、外卖等更是强运营驱动,而做好运营的前提则是数据驱动。因此,不论你是从业者,还是相关领域创业者,如何做到数据驱动以及如何做好运营,都是业务成功的关键因素。在此推荐《运营前线》这本书,作者积累了十几年的行业经验,并从实战者的角度出发,和大家分享了很多他在腾讯、YY和迅雷的实际案例和实用技巧,值得大家学习和参考。
——程浩 迅雷创始人/远望资本创始人
无论是互联网运营的小白,还是运营老手,每前进一步,都会有很多困惑和迷茫,甚至是挫败。这本书汇集了Blues和他的朋友们多年积累的运营技巧和方法论,剖析了一个个运营活动的经验和教训。希望让大家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找到解开困惑的答案,达到自己梦想的彼岸。
——李婷 欢聚时代COO
没有产品不需要运营,运营能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中不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产品的有机组成部分,互联网为产品运营提供了更有效的环境和手段。本书总结了在产品前线操刀运营的几十位才俊的经验,有理论,有实操,有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也有特别的“独门绝技”,希望读者能从中悟出自己的运营之道。
——刘军育 腾讯产品专家
几乎所有互联网从业者和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的人都在学产品,学产品并非为了做产品经理,更多的是为了学习产品思维,不懂产品,似乎就是不懂互联网,“产品”成为泛能力。然而,产品和运营不分家,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职能的细分,运营已成为下一个互联网人必备的泛能力,身边又出现了一波热潮在开始全民学运营,会生孩子(做产品),不会养孩子(运营产品),同样做不出好产品,做不出成功产品。本书汇集了各大互联网公司一线运营人的实战经验,是提升运营能力的难得的作品。
——曹成明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起点学院创始人&CEO;
前言
第一部分 用户运营
01 运营简史:你想知道及不想知道的一切
运营的四个阶段┃3
运营简史的隐喻┃11
总结┃14
02 运营中的黄金模型:用户金字塔模型
什么是“用户金字塔模型”┃16
“用户金字塔模型”的释义 ┃16
“用户金字塔模型”给运营的6个启示┃18
总结┃21
03 与用户沟通,请避免这6个“坑”!
“坑”1:不注意控制时间┃23
“坑”2:不注意自己的身份┃24
“坑”3:“被截屏” ┃24
“坑”4:用户挑战你的权威┃25
“坑”5:错把自己当用户┃25
“坑”6:小心“问题用户”┃26
总结┃26
04 用户运营中易犯的6个错误及解决方案
错误1:等用户来,每天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29
错误2:忽视夜间这个重要的时间段┃29
错误3:对待用户简单粗暴┃30
错误4:和用户沟通时,过度依赖QQ和微信┃30
错误5:当两个用户群体发生矛盾时,试图去调和┃31
错误6:把本来其实属于自己的工作随意丢给用户去做┃32
总结┃33
05 如何用好消息推送做App精细化用户运营
App消息推送的3个特点┃35
消息推送对App运营的4个有利影响┃35
消息推送对App运营的3个不利影响┃36
消息推送的6个实用经验┃37
总结┃40
06 如何做好产品的用户留存
留住基础用户的4种策略┃42
留住核心用户的7种方法┃45
用数据分析提升用户留存┃49
总结┃57
07 四两拨千斤的运营力量——外团
外团的创建┃59
外团的分工┃62
外团的管理与激励┃65
总结┃67
第二部分 运营推广
08 90%的运营“小白”都不知道的邮件营销常识
邮件营销的4个逻辑|71
邮件营销的5个步骤|79
评估邮件营销效果的4个指标|82
发送邮件的实操建议|83
总结|83
09 4招教你低成本获取活跃的目标用户
第1招:用tag化的方法给用户画像|85
第2招:在没有预算的情况下实现冷启动|87
第3招:抓住稍纵即逝的热点,多试试总会有结果 |90
第4招:找到用户的兴趣点,他们会帮你宣传你的产品|92
总结|95
10 新媒体时代——对“私信力”的掌握和运用
“私信力”:新媒体时代的授信方式|98
“私信力”的运用:新媒体营销的课题|100
案例:不同的产品如何运用“私信力”|101
总结|109
11 开拓企业用户的5个切入点
切入点1:找到起决定性作用的角色|112
切入点2:从企业用户的“近亲”介入|113
切入点3:让业内专家为产品背书|114
切入点4:与企业用户上游合作,由上而下地让产品落地|114
切入点5:巩固首批用户,借势蔓延,迅速扩大市场|116
总结|117
第三部分 活动运营
12 7步教你做好活动运营
步骤1:确定活动目标┃121
步骤2:活动方案策划┃123
步骤3:活动资源准备┃128
步骤4:活动风险控制和备选方案┃129
步骤5:活动上线后的监控反馈┃131
步骤6:公布活动结果/奖品发放┃132
步骤7:活动复盘┃133
总结┃134
13 活动策划学会这5招,让消费者买买买!
第1招:让顾客主权┃136
第2招:营造消费场景┃137
第3招:制造娱乐┃138
第4招:促销不等于降价┃140
第5招:制造“恐慌”┃140
总结┃141
14 3招让你的活动在社交网络上引爆
第1招:选择合适的活动落地平台┃143
第2招:设计有参与感的活动流程┃144
第3招:争取能点燃火种的推广资源┃146
总结┃147
15 小公司做活动运营的4禁和4技
小公司做活动运营失败的4个禁忌┃149
小公司做活动运营成功的4个技巧┃150
总结┃154
16 16天拉新72万的8点运营感悟
感悟1:明确目标┃158
感悟2:充分运用你的老用户┃159
感悟3:有技巧地持续触达新用户┃160
感悟4:预判事故,提前储备补救方案┃162
感悟5:指引用户朝设定的方向发展┃162
感悟6:让活动通俗易懂,减少学习成本┃163
感悟7:文案魅力,运营先行┃166
感悟8:与“羊毛党”斗智斗勇┃167
总结┃169
17 “阶梯式拆解”——3步让你的活动运营高效推进
第1步:活动上线前┃172
第2步:活动进行中┃177
第3步:活动结束后┃178
总结┃179
18 如何通过活动运营获取用户信任
目标至上—获取目标用户的初步信任┃181
活动形式—顺畅的活动流程更会获得信任┃184
活动文案—用户为知己者狂┃186
活动执行—信任的加持,有始有终┃188
总结┃189
19 3招教你提高传单的转化率!
第1招 派发场景┃192
第2招 传单设计┃194
第3招 沟通技巧┃201
总结┃202
20 地推活动中应避免的5个“坑”
过程:一个B2B网站客户地推拓展活动的全过程┃204
结果:客户地推拓展活动不成功┃206
反思:这次失败中踩过的5个“坑”┃207
总结┃211
21 阿里只会“造节”?为你揭秘更疯狂的玩法——“造日”
策划:运筹帷幄,方能决胜战场┃214
执行:极致细节,一失足成千古恨┃216
传播:踩准节奏,海陆空立体式传播┃218
总结┃219
22 一张图看懂如何筹备大型品牌营销活动
准备期:资源、方案,两手抓┃221
预热期:引人入胜,展开基于主题的讨论 ┃223
爆发期:公布讨论结果,激发下载┃225
后续期:回顾活动,引发二次传播┃229
总结┃229
第四部分 社区运营
23 如何从零开始做社区运营
什么是社区┃233
社区“冷启动”:吸引第一批用户┃234
社区发展期:形成运营节奏┃236
快速增长期:耐心和克制┃239
用数据改善社区:贯穿整个社区生命周期┃240
总结┃241
24 我们是如何在4个月内让一个濒死的社区论坛火起来的
力挽狂澜,4个月内让一个濒死的社区论坛火起来┃243
如果再接手一个社区产品的运营,我会怎么做┃250
总结┃256
25 同侪效应:K12在线教育社区运营的催化剂
同侪效应┃258
K12用户在线学习的3个场景┃258
K12在线教育社区运营的3个重点┃261
总结┃263
后记
前 言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在我(兰军)组织国内一线的互联网产品经理们撰写的第一本书—《产品前线》出版之后,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行业内产生了一些影响,于是我们就按照原计划着手组织了“前线系列”的第2本书《运营前线》的撰写。同样是120多位报名参与的同行,同样是来自腾讯、阿里、百度、YY语音、迅雷、360、乐视等一线互联网公司,都是奋斗在一线的产品运营经理、运营总监,都是他们在多年工作中的实践提炼。
我做互联网产品方面的工作已经有十多年了,专职做产品运营工作,是2009年从腾讯开始的。当时我在QQ秀产品中心基础产品运营组,专职做QQ秀的数据运营,期间同时也做了很多其他的运营工作:活动运营做过红钻明星见面会;内容运营做过QQ秀的标签运营;用户运营做过QQ秀官方代言人秀哥(虚拟人物)运营等。2012年加入欢聚时代公司,在YY语音基础产品组任职,部门的工作职能是YY语音客户端产品的迭代优化。数据是进行产品优化需求评判的重要标准,我和公司数据平台部门的同事合作,从数据定义开始,共同完善了整个公司的数据运营体系。
在YY语音基础产品组工作期间,我不仅仅从事客户端产品的迭代优化,同时还关注着新用户的拉新留存和老用户的活跃提升,这些目标通过版本发布、用户运营、社区运营、活动运营等手段推进。期间,记忆最深刻的是在2013年7月,我们用一周时间完成YY语音产品发布五周年的大型运营活动,活动版块涉及五周年勋章领取、YY客户端时光机、抽奖、五周年YY秀领取、用户参与五周年T恤设计、线下生日会等。从策划到开发上线,仅用了一周时间,成功地做了一场几乎不可能完成的运营活动。
经过多个运营项目的实践,我对互联网产品运营进行了归纳,整理出了4P产品运营体系,四个P分别是:Product(产品)、People(人)、Path(渠道)、PR(公共关系),具体如下图所示。
这个体系源于我的工作实践,其中涉及的多种运营场景,都是我亲身经历的。在这个体系中,一些模块容易被忽视,例如People(人)的运营,除了用户之外,官方角色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企业创始人、产品经理、运营经理本身,还有一个性价比极高的角色,就是外部运营团队。
最后一个P,是PR(公共关系)媒体、政府关系,在大公司一般是由专门部门负责的,在创业公司,如果不是创始人自己做,那么就是运营团队应该负责的工作。
这么一看,运营工作真的很多、很杂,而且在不同的产品阶段,运营侧重点又各有不同。例如产品立项阶段,侧重运营规划的工作;产品研发阶段,侧重渠道运营筹备的工作,冷启动准备工作;产品发展期,需要提升用户留存,侧重社区运营、活动运营等工作。大家可以尝试一下,按照产品的生命周期,对运营方法进行分类,同时可以结合书中的实战案例进行方法论的梳理,相信会有很大的收获。
很多人说,做运营,尤其是刚刚开始做,基本就是在打杂,现实情况也是如此。因为刚刚开始做运营的朋友,往往缺乏全局概念,只是默念运营真言“拉新、留存、回流、促活跃、做收入”,想到什么就做什么,自然就会沦为打杂了。在小公司,运营人员样样都要干;在大公司,运营工作会细分为基础运营、用户运营、数据运营、活动运营、社区运营、渠道运营、产品营收等多个工作岗位,运营工作比较琐碎,会让相关运营人员有工作范围狭窄的感觉。
很多有志于做互联网产品的朋友,尤其是应届毕业生,面对产品策划和产品运营两个方向,大多数人会选择产品策划方向,认为这样可以更专注地做思考,成就感更强。其实不然,例如在腾讯公司,产品策划和产品运营都属于产品经理岗位,只是方向不同,并且越往后发展,越能理解产品策划和产品运营不分家的道理,不懂运营的产品策划,眼光过于短浅,只会着眼当前用户问题的解决,对于长期的运营缺乏规划,在产品功能上,也有可能会忽视一些运营功能的开发。因此,产品策划和产品运营是产品经理的必备技能。记得腾讯的微信产品部门有一则招聘产品经理的岗位要求,就简洁明了地写着:会产品策划、会产品运营。
期待读者们在阅读本书之后,能有一些收获,哪怕只是从书中的一个案例中得到一些当前学习工作上的启发,那也不枉作者们的辛勤写作了。
本书主要内容根据互联网运营的分类,原稿在成书过程中被分为两部分,分别对应《运营前线1》和《运营前线2》两本图书。
《运营前线1》和《运营前线2》一共包含9大运营主体,共50个最佳实践,几乎涵盖了产品运营的各个方面。
《运营前线1》包含的主题:
第一部分 用户运营第二部分 运营推广第三部分 活动运营第四部分 社区运营《运营前线2》包含的主题:
第一部分 内容运营第二部分 产品营收第三部分 渠道运营第四部分 数据运营第五部分 运营思维本书读者对象第一类:运营工作的实践者。拥有一定的运营经验,再看同行的实战案例,相信会有更多的共鸣。书中的作者有不少留下了自己的微信号,大家可以加文章作者为好友,进行交流。
第二类:对互联网产品运营有需要的读者。例如企业管理者,以及想从其他岗位转行做运营的朋友。
……
【视角三:产品经理的跨界视野拓展】 虽然我的主要职责是产品设计,但随着产品的不断迭代和推广,对运营的理解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产品和用户之间的关系。我之前更多地关注产品的功能和用户体验,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一个优秀的产品离不开精细化的运营。书中关于用户生命周期价值(LTV)的计算和提升方法,让我明白了如何从长远的角度去评估产品的商业价值,而不仅仅是看短期的转化率。我对书中关于“内容运营”和“活动运营”的案例分析印象深刻,这让我意识到,即使是再好的产品,也需要通过有吸引力的内容和有创意的活动来触达用户,并让他们持续保持兴趣。书中的一些方法论,比如用户细分和个性化推荐的实现逻辑,也让我对如何与用户进行更有效的沟通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本书打破了我产品和运营之间的界限,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完整的生态系统,也让我对未来产品的规划有了更宏观的思考。
评分【视角二:资深运营人的深度共鸣】 作为一名在运营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深知“一线经验”的价值。这本书无疑就是一本宝藏。我几乎是在读每一页时都能找到自己曾经的影子,那些成功的案例让我感到振奋,而那些失败的复盘更是让我受益匪浅。书中对于AB测试的深入剖析,以及如何利用数据驱动决策的细节,都直击痛点。我特别赞赏作者在书中提出的“增长飞轮”模型,它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强调了不同运营环节之间的相互促进和联动,这一点在很多理论书籍中是很难看到如此清晰的阐述的。还有关于社群运营的部分,作者分享了许多在实际运营中非常实用的社群规则和活动设计,这对于我目前正在维护的几个社群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我发现这本书并没有止步于“做什么”,而是深入探讨了“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做得更好”。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过去的运营策略,也启发了我一些新的思考方向。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的优点,也提醒了我可能存在的盲点,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案头之作。
评分【视角四:创业者的实战指南】 对于我们这种初创公司来说,资源有限,但对增长的需求却异常迫切。这本书简直就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实战指南!它没有那些大公司的复杂体系和昂贵的工具,而是聚焦于如何用最少的资源撬动最大的效果。书中对于“冷启动”阶段的运营策略,比如如何获取第一批种子用户,如何建立口碑传播,都提供了非常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技巧。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低成本获客”的探讨,作者分享了一些非常巧妙的推广方式,让我看到了许多以前从未想过的可能性。还有关于“数据分析”的讲解,虽然我们没有专业的BI团队,但书中介绍的一些简单易懂的数据指标和分析方法,足以帮助我们快速地识别问题并做出调整。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运营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它需要与产品、市场、销售紧密协同,形成合力。它让我看到了如何在有限的预算下,通过精细化的运营,逐步建立起用户的忠诚度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评分【视角五:市场营销人的策略升级】 作为一名市场营销从业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将营销活动与用户长期价值相结合的有效方法。这本书恰好填补了我的知识盲区。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做营销推广,更是关于如何通过运营手段,将一次性的营销转化为持续的用户增长和品牌忠诚度。书中对于“用户留存”和“用户裂变”的深入剖析,让我意识到,真正的营销成功在于能够建立起一个能够自我循环和增长的用户生态。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价值共创”的理念,它强调了用户在品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设计良好的互动机制,让用户成为品牌的传播者和贡献者。书中的一些关于“用户生命周期管理”的策略,也让我思考如何将传统的营销漏斗思维升级为更具延展性的用户旅程地图。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营销与运营之间的深度融合,也启发了我如何设计出更具战略性和长期价值的市场活动。
评分【视角一:新手小白的顿悟之旅】 一直以来,我对“运营”这个词都有一种模糊的敬畏感,感觉它高深莫测,充满了各种我无法触及的专业术语和策略。直到我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原来运营并没有那么遥不可及。书中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一步步地把我从门外汉引进了门。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用户画像构建的部分,之前我总以为这只是一个理论概念,看完后才明白,原来这背后是如此精细化的思考和数据分析。作者举了很多生动的例子,比如如何通过用户反馈来迭代产品功能,如何设计一场吸引人的用户活动,这些都让我茅塞顿开。特别是关于“运营漏斗”的讲解,让我对用户从了解到购买的整个生命周期有了清晰的认知,并且知道在每个环节需要关注的关键指标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前我总觉得运营就是做推广,现在我才意识到,运营是一个贯穿产品生命周期,从用户获取、留存到转化,再到用户关系的维护,这是一个完整而系统的工作。这本书让我对运营有了全新的认识,也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去尝试和学习。
评分最近在学习运营,一口气买了这么多书,也算是拯救了好久的书荒,接下来好好消化,任重而道远呀
评分不错,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
评分很好很不错很好很不错
评分衣服上身效果非常好,手感也不错,搭条打底,非常显身材。里面的绒毛很软很舒服,性价比高。店家服务态度非常好,很愉快的一次购物!质量很好…客服推荐的尺码很合适…以后会再来买别的颜色…喜欢。
评分不错不错,学无止境~学习了,很有启发~
评分长见识 不得不重新认识互联网+ 更得认识互联网+时代玩儿法 不错的书 值得学习
评分我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
评分朋友介绍买的,希望有收获。
评分值得购买的一本书,这次终于购买了,书刚收到,还没有看,不过看外包装不错,等阅读完了再来评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