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运维最佳实践与大互联网公司的运维方法、技巧(套装共2册)

Linux运维最佳实践与大互联网公司的运维方法、技巧(套装共2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云技术社区,胥峰 著
图书标签:
  • Linux运维
  • 运维最佳实践
  • 互联网运维
  • 运维技巧
  • 系统管理
  • 服务器运维
  • 运维方法
  • 技术图书
  • IT技术
  • 运维实战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12170748
版次:1
商品编码:12170748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5-01
用纸:胶版纸
套装数量:2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运维前线:一线运维专家的运维方法、技巧与实践》
  14位来自腾讯、京东、YY、盛大游戏、UC、西山居、猎豹移动的资深运维分享他们在自动化运维、系统运维、云与虚拟化、Web运维、游戏运维、数据库运维技巧总结,七牛云联合出品
  《Linux运维*佳实践》
  盛大游戏拥有超过10年运维经验资深专家撰写,高效运维、云技术实践等有影响力社区,以及盛大、腾讯、金山多位运营专家联袂推荐
  技术层面:4大运维方向、21种运维技术,105个*佳实践;
  思想层面:构建运维服务体系,培养运维格局,掌握解决疑难运维问题的思想方法

内容简介

  《运维前线:一线运维专家的运维方法、技巧与实践》
  当前IT领域的概念层出不穷,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VR,所有的这一切都基于IT系统,IT系统正在向规模更大、更复杂、更高级的方向演进,一切IT资源都掌握在运维手里,通过运维来操作。这个时代对运维的要求越来越高,运维如果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重大的损失,所以随着IT系统的发展,运维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高。根据量子力学理论,世界由基本粒子组成,因此世界是不连续的,这个理论在运维知识体系的建立上同样适用。仔细回想一下自己运维体系的建立,就是逐个攻克和掌握知识点,再进一步通过实践不断加深的过程。《运维前线》也是这样,其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能够协助读者更快地掌握一个或多个知识点,相信通过运维前线系列的逐步出版,终能够覆盖更多的运维知识点,为读者带来更多的实践经验和理念。
  《Linux运维*佳实践》
  本书是运维领域的璀璨明珠,是一本有思想的运维技术干货集!
  技术层面,作者从高性能网站架构、服务器安全和监控、网络分析、自动化运维和游戏运维4个方向,梳理和总结了105个棘手的运维难题,结合自己10余年的工作经验,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经过实践检验的解决方案,可直接应用到生产环境中。除解决方案外,还详细讲解了每个问题背后涉及的技术原理(共涉及21种技术)。
  思想层面,本书不仅有作者对运维服务体系的深度思考,而且还有作者的主动运维思维和宏观的运维格局,更有作者解决具体运维问题的思维方法。
  通过本书,不仅能解决具体的技术难题,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增强技术功底,提升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让我们明白,技术不是运维的终*追求,思想才是运维人员应该毕生修炼的目标!
  具体内容方面,本书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篇(第1-9章),高性能网站构建。这部分对构建高性能网站所需要的各个技术方面做详尽说明,涵盖域名、CDN、负载均衡、网站部署和数据库技术等的*佳实践。
  第二篇(第10-13章),服务器安全和监控。业务架构起来了,如何保证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成为我们需要关注的焦点。这部分解决2个问题,一是加固服务器,使其避免轻易成为黑客的肉鸡;二是监控,使故障在成为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前就被预警和处理。
  第三篇(第14-16章),网络分析技术。这部分给出在Linux运维领域中的网络分析方法论。通过这部分的学习,我们将在遇到未知的网络服务问题时,能够参照本书中的方法论实施分析,从而解决问题。
  第四篇(第17-21章),运维自动化和游戏运维。随着服务器规模的剧增,再使用一台台登录服务器的方法来管理运维将成为效率的瓶颈。这一部分给出我们的运维自动化实践方案,从开源实现到自主开发,互相补充,互相提升,真正实现适合自己的运维自动化体系。游戏运维部分将对端游和手游这两大目前*热点的游戏运维主题进行说明。

作者简介

  胥峰,资深运维专家,有10年运维经验,在业界颇具威望和影响力。2011年加入盛大游戏,工作至今,曾参与盛大游戏多款大型端游和手游的运维,主导运维自动化平台的功能设计和实施。通过公众号“运维技术实践”发布 “网络分析技术实践”系列主题技术文章,引发万人阅读转发。拥有工信部认证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资格。

  杨俊俊,资深Linux系统专家,目前就职于盛大游戏,担任盛大游戏“G云”运维负责人。具有多年Linux运维开发经验,精通KVM虚拟化、Linux监控及运维自动化管理。《深度实践KVM》作者之一。


目录

《运维前线:一线运维专家的运维方法、技巧与实践》
推荐序
前 言
第1章 自动化运维之深度解码 1
1.1 概述 1
1.2 运维自动化的三重境界 3
1.3 运维自动化的困境和价值 4
1.3.1 运维自动化的困境 4
1.3.2 运维自动化的价值 4
1.4 运维自动化的多维解读 5
1.4.1 基于应用变更场景的维度划分 5
1.4.2 基于系统层次的维度划分 8
1.4.3基于与业务程序耦合紧密程度的维度划分 8
1.4.4 面向服务的自动化能力划分 9
1.5 运维自动化的方法论 11
1.6 运维自动化系统的实现 12
1.6.1 DNS管理系统 12
1.6.2 CMDB管理系统 13
1.6.3 名字服务中心系统 13
1.6.4 持续部署管理系统 14
1.6.5 运维调度管理系统 15
1.7 运维自动化系统的API参考实现 16
1.8 运维自动化依赖的团队模型 17
1.8.1 团队的能力模型 17
1.8.2 团队的驱动模型 18
1.8.3 团队的技能模型 18
1.8.4 参考的运维团队组织结构 19
1.9 小结 19
第2章利用Facter和Django快速构建CMDB 20
2.1 CMDB简介 21
2.2 开源CMDB介绍 21
2.2.1 OneCMDB介绍 21
2.2.2 CMDBuild介绍 22
2.2.3 其他的开源CMDB 23
2.3 Puppet及Facter介绍 24
2.3.1 什么是Puppet 24
2.3.2 为什么是Puppet 25
2.3.3 什么是Facter 25
2.3.4 Facter的特点 25
2.3.5 Facter变量 26
2.4 如何利用Python获取Facts 27
2.4.1 工作原理 27
2.4.2 利用Python脚本获取Facts 27
2.5使用Django快速构建CMDB系统 28
2.5.1 Django介绍 28
2.5.2 Django安装 29
2.5.3 Django常用命令 30
2.5.4 Django的配置 30
2.6 高级进阶 44
2.6.1 历史查询功能 44
2.6.2 API功能 45
2.6.3 数据表结构 48
2.6.4 用户管理功能 50
2.6.5 用户组管理功能 51
2.7 小结 53
第3章数据中心搬迁中的x86自动化运维 54
3.1 数据中心搬迁准备 54
3.1.1 数据中心搬迁介绍 54
3.1.2 搬迁环境介绍 55
3.1.3 搬迁前的准备工作 56
3.1.4 搬迁信息收集 56
3.2利用VMware脚本简化虚拟化层的搬迁 58
3.2.1通过脚本完成ESXI安装后的基础设置 58
3.2.2 批量挂载数据盘 63
3.2.3 批量注册虚拟机 67
3.2.4 vCenter目录结构的调整 68
3.2.5批量更改虚拟机名称及port group 69
3.2.6批量设置虚拟机版本和CPU、内存保留值 70
3.3利用批处理与Shell脚本简化逻辑节点的搬迁 71
3.3.1 逻辑节点切换脚本的思路 71
3.3.2利用批处理脚本简化Windows逻辑节点的搬迁 72
3.3.3利用Shell脚本简化Linux逻辑节点的搬迁 78
3.3.4通过SFTP和WMIC指令将脚本文件上传至所有虚拟机 86
3.3.5 搬迁期间的注意事项 87
3.4 小结 87
第4章集中配置管理工具Puppet 88
4.1如何同步puppet-agent端上的常用服务 89
4.2如何在puppet-agent端上自动安装常用的软件包 90
4.3如何自动同步puppet-agent端的yum源 90
4.4如何根据不同名字的节点机器推送不同的文件 92
4.5如何根据节点机器名来选择性地执行Shell程序 95
4.6如何快速同步puppet-server端的www目录文件 97
4.7如何利用ERB模板自动配置Apache虚拟主机 102
4.8如何利用ERB模板自动配置Nginx虚拟主机 105
4.9 小结 110
第5章深度实践iptables 111
5.1 禁用连接追踪 111
5.1.1 排查连接追踪导致的故障 111
5.1.2 分析连接追踪的原理 113
5.1.3 禁用连接追踪的方法 114
5.1.4 确认禁用连接追踪的效果 117
5.2 慎重禁用ICMP协议 117
5.2.1禁用ICMP协议导致的一则故障案例 117
5.2.2 MTU发现的原理 119
5.2.3 解决问题的方法 121
5.3 网络地址转换在实践中的案例 121
5.3.1 源地址NAT 121
5.3.2 目的地址NAT 122
5.4深入理解iptables的各种表和各种链 123
5.5 小结 125
第6章使用systemd管理Linux系统服务 126
6.1 systemd和sysVinit之间的关系 126
6.1.1 sysVinit方式下系统的启动特点 127
6.1.2 systemd方式下系统的启动特点 127
6.2 systemd的原理和启动顺序 128
6.2.1 sysVinit的启动顺序 128
6.2.2 systemd的启动顺序 130
6.3 systemd的进程控制命令 135
6.3.1 systemctl命令 136
6.3.2 hostnamectl命令 136
6.3.3 localectl命令 137
6.3.4 loginctl命令 137
6.3.5 timedatectl命令 138
6.4 systemd服务管理 138
6.4.1编写Nginx的sysVinit启动脚本 138
6.4.2编写Nginx的systemd启动脚本 140
6.4.3 systemd的其他功能 142
6.5 优化 146
6.5.1使用systemd-analyze优化启动时间 146
6.5.2 使用systemd journal功能 148
6.6 小结 148
第7章PHP运维实践 149
7.1 PHP再认识 150
7.1.1 PHP进程的工作方式 150
7.1.2 PHP代码的编译和部署 151
7.1.3 PHP内部实现和生命周期 151
7.1.4 PHP在互联网技术栈的位置 152
7.2PHP开发、架构、运维问题及解决思路 153
7.2.1 运维对PHP研发提要求 153
7.2.2运维参与PHP项目架构设计 154
7.2.3PHP运维常见问题及解决之道 156
7.3 PHP进程部署和配置、代码发布 157
7.3.1 PHP进程的部署 157
7.3.2 PHP配置文件变更 161
7.3.3 PHP配置项 162
7.3.4PHP进程部署及配置文件管理实践 164
7.3.5 PHP代码发布 165
7.3.6PHP代码发布实践:代码发布系统 167
7.4 PHP性能分析 170
7.4.1 性能问题概述 170
7.4.2 PHP性能问题 171
7.4.3 性能分析方法 172
7.4.4PHP性能分析实践:性能分析系统 181
7.5 PHP故障处理与监控 182
7.5.1 PHP故障分类及处理思路 183
7.5.2 业务监控和故障发现 184
7.5.3 PHP故障消除的方法 186
7.5.4 故障分析案例 187
7.6 小结 189
第8章应用系统运行分析 190
8.1 分析模型 191
8.1.1 数据采集 191
8.1.2 数据模型 194
8.2 运行分析平台建设 199
8.2.1 数据采集接口 199
8.2.2 数据分析模块 200
8.2.3 推广 200
8.3 呼叫中心系统运行分析示例 201
8.3.1 确定分析方案 201
8.3.2 问题分析案例介绍 202
8.4 小结 203
第9章虚拟化中存储配置典型场景:启动风暴 204
9.1 oVirt虚拟化平台配置介绍 205
9.1.1 存储配置背景知识 205
9.1.2 模板与实例同一存储 206
9.1.3 模板与实例分离存储 207
9.1.4无状态实例的硬盘与快照分离存储 207
9.2 启动风暴相关系列实验 208
9.2.1 模板配置 208
9.2.2 实验脚本 208
9.2.3WD 1TB机械硬盘启动Windows XP实验 210
9.2.4Intel 480GB SSD启动WindowsXP实验 212
9.2.5 实验结论 214
9.3私有云中处理启动风暴的常用方法 214
9.3.1 启动排队 214
9.3.2 存储分层选择 215
9.3.3其他提升桌面云存储性能的方式 217
9.4 小结 219
第10章私有云桌面网络组建 220
10.1 桌面云常用网络 220
10.1.1 NAT网络 220
10.1.2 桥接网络 223
10.1.3 VLAN网络 226
10.1.4 Access模式 226
10.1.5 Trunk模式 229
10.1.6 Open vSwitch 231
10.2 oVirt/OpenStack的桌面网络应用 232
10.2.1 oVirt/OpenStack组网方式 232
10.2.2 应用场景举例 237
10.3 小结 239
第11章浅谈服务器交付的那些事儿 240
11.1 设备签收的学问 240
11.2 服务器设置 241
11.3 Cobbler的流程与规划 244
11.4 服务器安装时遇到的各种坑 247
11.4.1DHCP客户端获取IP地址失败 247
11.4.2 TFTP加载失败 248
11.4.3 TFTP Client交互后 无响应 248
11.4.4 yum安装失败 249
11.4.5Linux内核无法识别新硬件 250
11.4.6恶意PXE启动导致原有系统被误装 250
11.5 交接后的故事 250
11.6 小结 252
第12章企业级Nginx Web服务优化实战 254
12.1 Nginx基本安全优化 254
12.1.1调整参数隐藏Nginx软件版本号信息 254
12.1.2 更改源码隐藏Nginx软件名及版本号 256
12.1.3更改Nginx服务的默认用户 259
12.2 根据参数优化Nginx服务性能 260
12.2.1优化Nginx服务的worker进程个数 260
12.2.2优化绑定不同的Nginx进程到不同的CPU上 262
12.2.3 Nginx事件处理模型优化 265
12.2.4调整Nginx单个进程允许的客户端最大连接数 266
12.2.5配置Nginx worker进程的最大打开文件数 267
12.2.6优化服务器域名的散列表大小 267
12.2.7 开启高效文件传输模式 269
12.2.8优化Nginx连接参数,调整连接超时时间 269
12.2.9上传文件大小的限制(动态应用) 272
12.2.10 FastCGI相关参数调优(配合PHP引擎动态服务) 273
12.2.11 配置Nginx gzip压缩实现性能优化 277
12.2.12 配置Nginx expires缓存实现性能优化 279
12.3 Nginx日志相关的优化与安全 283
12.3.1编写脚本实现Nginx access日志轮询 283
12.3.2不记录不需要的访问日志 284
12.3.3 访问日志的权限设置 284
12.4Nginx站点目录及文件URL访问控制 284
12.4.1根据扩展名限制程序和文件访问 284
12.4.2禁止访问指定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和目录 285
12.4.3 限制网站来源IP访问 286
12.4.4配置Nginx,禁止非法域名解析访问企业网站 287
12.5Nginx图片及目录防盗链解决方案 288
12.6 Nginx错误页面的优雅显示 295
12.6.1生产环境中常见的HTTP状态码列表 295
12.6.2为什么要配置错误页面优雅显示 295
12.7Nginx站点目录文件及目录权限优化 298
12.8 Nginx防爬虫优化 300
12.9利用Nginx限制HTTP的请求方法 302
12.10 使用CDN做网站内容加速 302
12.10.1 什么是CDN 302
12.10.2 CDN的特点 303
12.10.3 企业使用CDN的基本 要求 304
12.11 Nginx程序架构优化 304
12.12 使用普通用户启动Nginx(监牢模式) 305
12.12.1 为什么要让Nginx服务使用普通用户 305
12.12.2 给Nginx服务降权的解决方案 305
12.12.3 给Nginx服务降权实战 306
12.13 控制Nginx并发连接数量 308
12.14 控制客户端请求Nginx的速率 312
12.15 小结 314
第13章 游戏运维的思考 315
13.1 游戏运维最关键的几件事 315
13.1.1 安全 315
13.1.2 稳定 318
13.1.3 高效 322
13.1.4 成本节约 323
13.2 游戏运维人的发展 32
《Linux运维*佳实践》
数据库承载能力规划324前言
第1篇 高性能网站构建
第1章 深入理解DNS原理与部署
第2章 全面解析CDN技术与实战14
第3章 负载均衡和高可用技术32
第4章 配置及调优LVS48
第5章 使用HAProxy实现4层和
第6章 实践Nginx的反向代理和
第7章 部署商业负载均衡设备
第8章 配置高性能网站110
第9章 优化MySQL数据库126
第2篇 服务器安全和监控
第10章 构建企业级虚拟专用网络134
第11章 实施Linux系统安全策略与
第12章 实践Zabbix自定义模板
第13章 服务器硬件监控196
第3篇 网络分析技术
第14章 使用tcpdump与Wireshark
第15章 分析与解决运营商劫持
第16章 深度实践iptables237
第4篇 运维自动化和游戏运维
第17章 使用Kickstart完成批量
第18章 利用Perl编程实施高效
第19章 精通Ansible实现运维
第20章 掌握端游运维的技术要点300
第21章 精通手游运维的架构体系317















第一册:Linux 系统管理核心技艺与性能调优指南 本书深入剖析了Linux系统管理在现代IT基础设施中的关键作用,旨在为系统管理员、运维工程师以及对Linux系统有深入需求的开发者提供一套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指导。我们不仅仅关注基础命令的罗列,更侧重于讲解Linux系统底层的运行机制、核心服务的配置与优化,以及在面对复杂生产环境时,如何进行有效的故障排查和性能调优。 第一部分:Linux 系统基础构建与安全加固 深入理解 Linux 架构: 内核与用户空间: 详细阐述Linux内核的角色,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设备驱动、文件系统等核心功能。深入分析系统调用(syscall)的机制,以及用户空间程序如何与内核交互,理解其高效与稳定性的根本原因。 文件系统详解: 不仅仅是ext4、XFS等常用文件系统的介绍,更会探讨它们的设计理念、性能特点、journaling机制、inode结构等。涵盖挂载、卸载、磁盘配额、文件权限(ACLs)的精细管理,以及文件系统的健康检查与修复方法。 进程管理与调度: 深入理解进程生命周期、进程间通信(IPC)机制(如管道、消息队列、共享内存、信号量)。详细介绍Linux的进程调度策略(CFS、RT等),CPU亲和性(affinity)的设置,以及如何通过`top`、`htop`、`ps`等工具进行进程监控和管理。 用户与权限管理: 详述用户、组、UID、GID的概念,PAM(Pluggable Authentication Modules)认证机制。深入解析文件权限(rwx)与目录权限的继承与应用,setuid/setgid/sticky bit的作用,以及`sudo`的精细化配置,实现最小权限原则。 系统安全基石: SSH 安全配置: 详细介绍SSH协议的安全配置,包括密钥认证、禁用root登录、修改默认端口、限制允许登录的用户、使用`fail2ban`防止暴力破解等。 防火墙策略: 深入讲解`iptables`和`firewalld`的规则配置,包括链(chains)、表(tables)、匹配(matches)、目标(targets)。演示如何实现端口过滤、IP地址限制、流量控制、NAT转换等高级防火墙功能。 SELinux/AppArmor: 讲解强制访问控制(MAC)的基本概念,以及SELinux和AppArmor在Linux系统中的应用。详细介绍策略文件的编写、模式的切换、日志的分析,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策略调整,显著提升系统安全性。 日志审计与安全监控: 详细介绍`rsyslog`、`journald`的配置,以及`auditd`(审计守护进程)的强大功能。演示如何配置日志的收集、转发、存储,以及如何利用日志分析工具(如`grep`、`awk`、ELK Stack基础)进行安全事件的检测和响应。 第二部分:核心服务部署、配置与优化 网络服务精通: DNS服务器(BIND/Unbound): 深入讲解DNS协议原理,主、从DNS服务器的搭建与配置,区域文件详解,DNS缓存与安全策略,以及DNSSEC的应用。 Web服务器(Apache/Nginx): 精通Apache与Nginx的配置,包括虚拟主机、SSL/TLS证书配置、模块启用、日志格式化。重点在于性能优化:连接池、缓存策略、Gzip压缩、HTTP/2协议支持、反向代理与负载均衡的实现。 数据库服务器(MySQL/PostgreSQL): 数据库的安装、配置、备份与恢复。深入讲解索引优化、查询优化、慢查询日志分析、主从复制、读写分离,以及高可用方案的探讨。 缓存服务(Redis/Memcached): Redis与Memcached的安装、配置、数据结构、持久化机制。重点在于使用场景分析、性能调优、集群部署与高可用。 文件共享服务(NFS/Samba): NFS的服务器与客户端配置,权限管理,性能调优。Samba的安装配置,与Windows共享,用户权限管理。 服务高可用与负载均衡: Keepalived/HAProxy: 讲解Keepalived的心跳检测与VIP漂移原理,如何实现服务的高可用。HAProxy作为高性能TCP/HTTP负载均衡器,详细介绍其各种负载均衡算法、健康检查、会话保持、SSL offloading等配置。 LVS(Linux Virtual Server): 深入理解LVS的多种工作模式(NAT、DR、TUN/IP-Tunnel),以及它在构建大规模高性能负载均衡集群中的作用。 容器化技术基础: Docker: Docker镜像的构建、管理,容器的生命周期。Docker网络模式、存储驱动详解。Registry的使用与管理。 Kubernetes(K8s)初探: 介绍Kubernetes的核心概念(Pod、Service、Deployment、Namespace),以及其在自动化部署、扩展和管理容器化应用中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系统性能监控、故障排查与优化 深入的性能监控: CPU性能分析: 使用`mpstat`、`iostat`、`vmstat`、`sar`等工具,解读CPU使用率、负载、上下文切换、中断等指标。分析CPU瓶颈的常见原因,如进程争用、I/O等待、中断风暴。 内存管理分析: 理解`free`、`vmstat`命令输出的内存信息(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swap)。深入分析OOM(Out-Of-Memory)Killer的触发机制,以及内存泄漏的排查思路。 磁盘I/O性能分析: `iostat`、`iotop`、`blktrace`的使用,解读IOPS、吞吐量、平均I/O响应时间。分析磁盘I/O瓶颈的常见原因,如高并发读写、磁盘碎片、文件系统性能。 网络性能分析: `netstat`、`ss`、`tcpdump`、`wireshark`等工具的使用,分析网络连接、端口占用、流量、丢包率。使用`ping`、`traceroute`、`mtr`进行网络连通性与延迟诊断。 系统调用与延时分析: `strace`、`ltrace`的使用,用于跟踪进程的系统调用和库函数调用,找出性能瓶颈。 自动化监控与告警: Prometheus & Grafana: 介绍Prometheus作为时间序列数据库和监控系统的核心,以及Grafana作为强大的可视化仪表盘工具。演示如何部署和配置Prometheus,编写Exporter收集各种系统和应用指标,并通过Grafana创建美观、实用的监控面板。 Zabbix/Nagios: 介绍Zabbix和Nagios等传统监控系统的架构与使用,如何配置监控项、触发器、告警动作。 高级故障排查技术: 日志分析与关联: 结合系统日志、应用日志、安全日志,通过grep、awk、sed等命令组合,快速定位问题。介绍ELK Stack(Elasticsearch, Logstash, Kibana)或Loki等日志聚合与分析方案。 内核级调试: `dmesg`命令的深入应用,理解内核消息的含义。简单介绍`kdump`用于内核崩溃分析。 性能剖析工具: `perf`工具的强大功能,用于CPU性能剖析、事件计数、函数调用跟踪。 系统优化策略: 内核参数调优: `sysctl`命令的使用,以及`/proc`、`/sys`文件系统的相关参数解读。重点讲解网络栈、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相关的内核参数调优。 应用层优化: 结合具体服务的特点,提供针对性的优化建议,例如数据库连接池、Web服务器缓存策略、代码优化等。 资源管理与调度: `cgroups`(Control Groups)的介绍,如何限制和隔离进程的CPU、内存、I/O资源。`systemd`的服务管理与资源控制。 第二册:大规模互联网公司的高效运维之道 本书将视角从单个Linux系统的管理,提升到支撑海量用户、高并发访问的分布式系统架构的运维。我们将深入探讨互联网公司在面临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海量数据处理、极致性能要求和严峻安全挑战时,所采取的一系列智能化、自动化、体系化的运维方法与技巧。本书侧重于“如何做”,提供可落地、可执行的解决方案,帮助读者构建更健壮、更高效、更具弹性的互联网运维体系。 第一部分:分布式系统架构下的运维挑战与设计原则 理解分布式系统的复杂性: CAP理论与BASE理论: 深入解析分布式系统在一致性(Consistency)、可用性(Availability)、分区容错性(Partition Tolerance)之间的权衡。理解BASE(Basically Available, Soft state, Eventually consistent)原则在现代分布式系统中的应用。 微服务架构的运维: 介绍微服务架构的特点(独立部署、自治、弹性伸缩),以及其给运维带来的新挑战,如服务发现、配置管理、熔断降级、分布式追踪。 高并发与海量数据处理: 分析互联网业务场景下的高并发请求(如秒杀、直播、大型活动),以及PB级别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析的挑战。 面向高可用与弹性伸缩的设计: 无状态化设计: 强调应用和服务的无状态化原则,以及如何通过外部存储(如分布式缓存、分布式数据库)来管理状态,从而实现服务的弹性伸缩和快速恢复。 冗余与容错: 介绍服务集群、数据冗余(如主从复制、多副本)、数据备份与异地容灾等实现高可用和灾难恢复的策略。 灰度发布与蓝绿部署: 讲解如何通过分批、分区域或分版本的发布方式,降低新版本上线带来的风险。深入理解蓝绿部署和滚动更新等策略。 熔断、降级与限流: 详细阐述服务熔断(Circuit Breaker)、服务降级(Degradation)和请求限流(Rate Limiting)等保护机制,如何在系统压力过大时,保证核心功能的可用性。 第二部分:自动化运维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配置管理自动化: Ansible: 详细介绍Ansible的工作原理(Agentless)、Playbook编写、模块使用(`yum`、`service`、`copy`、`template`等)。演示如何实现大规模服务器的批量配置、软件安装、服务启停、以及配置的一致性管理。 SaltStack/Chef/Puppet(概念与对比): 简要介绍SaltStack、Chef、Puppet等其他主流配置管理工具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帮助读者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 基础设施即代码(IaC): 深入理解IaC的理念,以及如何利用Terraform、Pulumi等工具对云资源(虚拟机、网络、数据库等)进行声明式配置和自动化管理,实现基础设施的可重复、可追踪部署。 持续集成与持续部署(CI/CD): Jenkins/GitLab CI/GitHub Actions: 深入讲解CI/CD流水线的构建,从代码提交、自动化构建、自动化测试到自动化部署的全流程。演示如何配置Jenkins Job、Pipeline,或利用GitLab CI/GitHub Actions的YAML配置,实现高效、可靠的软件交付。 Docker与Kubernetes在CI/CD中的应用: 讲解如何将Docker容器化技术与CI/CD流水线深度整合,构建可移植、一致性的构建环境。介绍Kubernetes在自动化部署、滚动更新、回滚等方面的强大支持。 自动化监控与告警的进阶: Prometheus + Alertmanager: 详细讲解Prometheus的PromQL查询语言,以及Alertmanager的告警规则配置、告警路由、静默和抑制机制。如何构建多层次、智能化的告警体系。 日志的集中化与分析: ELK Stack(Elasticsearch, Logstash, Kibana)或Loki + Grafana的详细部署与使用。演示如何收集、存储、搜索、分析海量日志,并通过Kibana Dashboard或Grafana实现日志的可视化,快速定位问题。 可视化仪表盘的构建: 强调Grafana作为统一可视化平台的优势,如何整合来自不同数据源(Prometheus、Elasticsearch、InfluxDB等)的数据,构建全面、直观的运维监控仪表盘。 自动化故障排查与自愈: 智能告警与告警收敛: 如何通过告警规则的精细化设计,避免告警风暴,将真正有价值的告警信息传递给运维人员。 告警联动与自动化响应: 介绍如何将告警与自动化脚本或工具联动,实现一部分常见故障的自动修复,例如重启服务、扩容节点、清理缓存等。 根因分析(RCA)的辅助: 结合日志、监控指标、分布式追踪数据,帮助运维人员快速定位故障的根本原因。 第三部分:容器化与云原生时代的运维新范式 Kubernetes(K8s)深度实践: K8s架构解析: 详细讲解Master节点(API Server, etcd, Controller Manager, Scheduler)和Worker节点(Kubelet, Kube-proxy, Container Runtime)的组成与协作。 核心对象详解: Deployment、StatefulSet、DaemonSet、Job、CronJob的配置与使用场景。Service(ClusterIP, NodePort, LoadBalancer, ExternalName)的原理与实现。Ingress(Nginx Ingress Controller, Traefik)用于暴露服务。 存储与网络: PersistentVolume(PV)、PersistentVolumeClaim(PVC)、StorageClass的使用。CNI(Container Network Interface)插件(如Calico, Flannel)的工作原理,以及Kubernetes网络模型的详细解析。 Helm包管理: Chart的编写、发布和部署,以及Helm在K8s应用部署与管理中的重要性。 K8s监控与日志: Prometheus Operator、kube-state-metrics、metrics-server等在K8s集群中的监控方案。EFK(Elasticsearch, Fluentd, Kibana)或Loki作为K8s日志收集与分析的解决方案。 服务网格(Service Mesh)的引入: Istio/Linkerd: 讲解服务网格的概念,以及它如何通过Sidecar模式,为微服务提供流量管理、安全、可观测性等能力,而无需修改应用代码。 Istio的核心组件: Pilot(配置管理)、Citadel(安全)、Galley(配置验证)、Mixer(遥测与策略)等。 流量管理: 路由规则、熔断、重试、灰度发布等高级流量控制策略。 安全: mTLS(Mutual TLS)双向认证、访问控制策略。 可观测性: 分布式追踪(Jaeger/Zipkin)、请求指标聚合。 云原生运维理念与工具: Serverless架构下的运维: 对AWS Lambda、Azure Functions、Google Cloud Functions等Serverless计算模型的运维特点进行探讨。 DevOps与SRE(Site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深入理解DevOps文化的核心理念——协作、自动化、持续改进。详细阐述SRE的实践原则,包括SLO(Service Level Objective)、SLI(Service Level Indicator)、错误预算(Error Budget)、混沌工程(Chaos Engineering)等,以及如何构建高可靠性的系统。 可观测性(Observability): 强调Metrics、Logs、Traces这“三驾马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分布式追踪、指标聚合和日志分析,构建端到端的系统可观测性。 第四部分:安全运维与风险控制 互联网安全威胁与防护: DDoS攻击防护: DDoS攻击的类型、原理,以及云厂商提供的DDoS防护服务、CDN缓存、WAF(Web Application Firewall)的应用。 Web应用攻击: SQL注入、XSS(Cross-Site Scripting)、CSRF(Cross-Site Request Forgery)等常见Web攻击的原理与防范措施。 数据泄露与隐私保护: 数据加密(传输加密、存储加密)、访问控制、敏感信息脱敏等。 安全审计与漏洞扫描: 安全日志监控与分析: 结合前述日志分析技术,重点关注安全相关的日志事件,如登录失败、权限变更、异常访问等。 漏洞扫描工具: 介绍Nessus、OpenVAS、Anchore等漏洞扫描工具的使用,以及如何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并及时修复。 安全加固与基线配置: 建立操作系统、应用服务的安全基线配置标准,并利用自动化工具进行强制执行和合规性检查。 应急响应与事件处理: 应急响应流程: 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预案,包括事件发现、分析、遏制、根除、恢复和总结等阶段。 故障演练与桌面推演: 定期进行故障演练,模拟各种故障场景,提高团队的应急响应能力。 事后总结与改进: 从每一次安全事件或故障中吸取教训,不断优化运维流程和技术手段。 本书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多维度的互联网运维知识框架,涵盖了从底层技术到上层架构,从手动操作到自动化体系,从基础安全到云原生实践的各个方面。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互联网公司特有的运维挑战,构建和维护更加稳定、高效、安全的IT基础设施。

用户评价

评分

终于下定决心,入手了这套《Linux运维最佳实践与大互联网公司的运维方法、技巧》。我是一名还在成长中的运维工程师,平时工作中最常遇到的就是各种千奇百怪的Linux服务器问题,从基本的性能调优到复杂的故障排查,总觉得知识体系不够扎实,应对起来总是有些捉襟见肘。看到这套书的标题,就感觉像是找到了救星。尤其“大互联网公司”这几个字,更是勾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我一直很好奇,那些规模庞大、技术先进的互联网公司,在运维方面到底有哪些独到之处?他们的工作流程、技术栈、故障处理逻辑,是不是和我们这些小公司的运维有天壤之别?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他们是如何构建高可用、高性能的系统,如何进行自动化运维,以及在面对海量请求和复杂环境时,他们是如何做到从容不迫的。我知道,理论知识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看到实际案例和落地方法。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可以直接借鉴到我工作中的实操技巧,比如某个工具的最佳使用场景、某个配置的详细解读,或者是某个问题的分析思路。毕竟,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仅需要知道“是什么”,更需要知道“怎么做”。我希望这套书能够填补我在这方面的空白,帮助我提升专业技能,在职业道路上走得更远。

评分

作为一名有几年经验的Linux运维人员,我总觉得自己的技术瓶颈期越来越明显,日常工作就像是在重复循环,虽然能够勉强维持系统的运转,但总感觉缺乏一些“灵感”和“突破”。这套《Linux运维最佳实践与大互联网公司的运维方法、技巧》正好击中了我的痛点。我一直认为,运维工作不仅仅是“救火队”,更应该是“工程师”。真正的优秀运维,应该能够前瞻性地发现潜在风险, proactively 给出解决方案,而不是被动地等待问题发生。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探讨“最佳实践”的内涵,究竟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经过验证的运维方法?是围绕着稳定性、安全性、效率性展开的某个体系,还是某个具体的工具集?此外,我对“大互联网公司”的运维方法尤为感兴趣。我知道这些公司面临着比我们更复杂的挑战,比如海量的用户访问、极高的并发量、快速迭代的业务需求等等。他们是如何在这种环境下构建起稳定可靠的系统的?是通过精细化的监控和告警?还是通过强大的自动化运维平台?亦或是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故障响应机制?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技术细节和实践经验,让我能够了解到这些“幕后英雄”的工作智慧,学习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方法论,并将这些宝贵的经验融入到我自己的工作中,为公司的业务发展贡献更大的价值。

评分

作为一名对系统架构和稳定性有着执着追求的开发者,我一直认为,优秀的运维是支撑整个互联网业务的基石。我平时的工作虽然不直接负责运维,但我深知一个不稳定的系统会对业务造成多大的打击。因此,我非常关注运维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最佳实践。这套《Linux运维最佳实践与大互联网公司的运维方法、技巧》的出现,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最佳实践”的真正含义,不只是罗列一些技术名词,而是能够解释清楚为什么这些实践是有效的,它们在解决哪些具体问题时发挥了关键作用。我特别想了解“大互联网公司”是如何在海量数据、高并发请求、复杂业务逻辑的挑战下,构建起坚不可摧的系统。我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故障预测、容灾备份、灾难恢复等方面的详细介绍,以及他们在性能调优方面的独到见解。我也希望能够了解到他们是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来提升运维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比如自动化部署、智能监控、以及基于AI的故障诊断等。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希望能更好地理解运维工程师的工作,并在未来的产品设计中,能够更加充分地考虑到运维的友好性和可维护性,与运维团队形成更好的协作,共同打造稳定、高效的互联网产品。

评分

我是一名对Linux技术抱有浓厚兴趣的在校大学生,正在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准备。在学校里,我接触了不少Linux基础知识,也尝试过搭建一些简单的服务器环境,但总觉得离实际工作还有很大的差距。我经常听到学长学姐们谈论“运维”,也知道这个行业对于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尤其是对于大型互联网公司而言。因此,当我在书店看到这套《Linux运维最佳实践与大互联网公司的运维方法、技巧》时,我感到非常兴奋。我最期待的是,这本书能够以一种相对易懂的方式,把我从理论知识带入到实际应用。我希望它能清晰地阐述“最佳实践”是如何形成的,比如为什么某个配置是“最佳”的,它的背后有哪些考虑因素?另外,对于“大互联网公司”的运维方法,我非常好奇他们是如何处理大规模集群的管理、如何保证服务的7x24小时可用性、以及在面对突发流量高峰时如何迅速响应和扩容。我希望书中能够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我了解到这些前沿的技术和理念,比如微服务架构下的运维挑战、容器化技术的应用、DevOps的实践等等。我希望能通过阅读这套书,为我将来进入互联网公司从事运维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能够更自信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评分

我是一名长期在互联网公司一线摸爬滚打的运维工程师,经验谈不上丰富,但绝对是实打实的。近些年来,互联网的技术迭代速度非常快,很多之前听都没听过的概念层出不穷,什么容器化、微服务、Serverless,感觉自己每天都在被新技术“追赶”。这套《Linux运维最佳实践与大互联网公司的运维方法、技巧》刚好在我感到迷茫的时候出现,让我眼前一亮。我最想从这本书里得到的是一些能够“解渴”的内容。不是那些过于陈旧、已经过时的知识,也不是那些停留在概念层面的讨论,而是真正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工作效率的“硬核”技能。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一些在大型互联网公司被广泛采用的运维工具和技术,比如Kubernetes的实际落地经验、Prometheus和Grafana在复杂监控场景下的调优方法、Ansible在自动化部署和配置管理中的高级用法等等。同时,我也非常期待能够看到一些关于“大厂”是如何构建其运维体系的深度剖析,比如他们是如何平衡成本和效率的?在安全运维方面有哪些独到的策略?如何进行有效的容量规划和性能优化?我相信,能够进入大厂的运维团队,一定是有其过人之处的,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他们的“真经”,少走弯路,让自己的技术能力再上一个台阶。

评分

京东物流没话说,商品也特别棒

评分

质量不错,就是还没空看。

评分

工作中需要不断提升自己,写本书内容很好,很适合自学者使用!

评分

大平台值得信赖 物流速度一流

评分

提升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书,写得真不错

评分

活动价格非常不错,值得购入。

评分

书已收到,东西很满意,物流很满意,点评字数太多,为了京豆哎……

评分

挺全面的,有不少的干货,给个好评

评分

好书值得一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