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顛覆人類生活的革命到來之前,先顛覆你對人類未來的想象與認知!當醫學從治療轉嚮增強,當基因的編輯如整容一樣普及……這場超人類革命勢必會從政治、經濟、道德、宗教等方麵徹底改變人類社會。
如果你可以定製一個嬰兒,如果人類可以長生不老……未來會變成怎樣?一切從前不可想象的,都正在發生或即將發生!法國前教育部部長警世之作,點燃熱議的前沿議題!
隨著生物技術、納米技術、信息技術(大數據和互聯網)、認知科學(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的發展,以及人機混閤技術、3D打印技術(尤其在醫學上)的廣泛運用,我們正經曆一次遠超我們想象的革命——超人類革命。當醫學的目的從治療轉變為改善和增強,人類開始編輯基因、植入芯片……所謂長生不老再也不是神話或科幻,對人類的增強和改善更可能産生“超人類”。這場革命或將從政治、經濟、道德、宗教等方麵徹底改變人類社會。
本書作者、法國前教育部部長、哲學傢呂剋·費希詳盡地分析瞭“超人類革命”産生的背景、圍繞著它的無數爭議,以及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同時也給齣瞭自己的立場和建議
呂剋·費希(Luc Ferry,1951— ),法國哲學傢,2002年—2004年擔任法國教育部部長,曾獲得美第奇奬、讓-雅剋·盧梭奬、今日奬等。擔任許多知名雜誌主筆,以及法國電視哲學節目《哲學種子》主持人。他也是頗受好評的哲學普及作傢,齣版瞭《學會生活》《宗教後的教徒》《新生態秩序》《人神:生活的意義》等三十多部作品,被翻譯到世界各地 底改變人類社會。
倫理必須管住技術!
——科學傢,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江曉原
《超人類革命》的議題重大,保守主義陣營已有兩位顯赫人物福山、桑德爾,激進主義陣營有文特爾,中國似乎沒有論爭態勢——轉基因形成兩軍對壘,隻是對抗,缺乏對話。本書可以促成。
——知名醫學人文學者,北京大學教授 王一方
呂剋·費希在書中探討瞭目前仍鮮為人知的“超人類革命”現象。他從倫理、科學和經濟等角度分析瞭源自北美的這一革命。
——法國《費加羅》雜誌
該書主題鮮明,重要性不可小覷,因為它標誌著“明日的人性”以及在更深遠的未來的人性的成型。
——法國《快報》
作者以清晰可信的方式警醒瞭我們,人類未來即將發生何等巨大的變化,並為我們從道德、哲學和政治的角度思考新技術可能帶來的所有問題提供瞭一係列思想武器。
——法國《解放報》
麵對技術進步,哲學傢呂剋·費希試圖理解它們,並監管它們,在當前的醫學和經濟領域中,監管至關重要。
——《法國西部報》
導 論 這是一本什麼書?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第一章 什麼是超人類主義?——論理想型
第二章 生物技術的二律背反——“生物保守主義者”VS“生物進步主義者”
第三章 共享經濟和世界的“優步化”——資本主義的式微或混亂的放鬆管製?
結 論 監管的政治理念——超越悲觀主義和樂觀主義
附 錄 理解 NBIC——納米技術、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和認知科學
醫學的目的從治療轉變為“增強/改善”
有史以來,醫學一直都基於一個簡單的概念、一個已被反復驗證有效的模式:“修復”生物體內被疾病所“破壞”的那一部分。醫學的思想框架主要是(且不說完全是)“治療”性的。比如在古希臘,醫生的職責是保證健康,也就是人的生物層麵的和諧,如同法官的職責是保證人的社會層麵的和諧。在失去秩序之後恢復秩序,在病原體或犯罪分子引發的生物層麵或社會層麵的疾病齣現之後想辦法恢復和諧,在明確的正常與病態的兩極之間往復,對那些倡導超人類主義運動的人來說已經過時。有瞭NBIC新技術,即納米技術、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大數據和互聯網)和認知科學(人工智能和機器人)之後,這些極具顛覆性而又極其迅速的技術革新很可能在未來四十年裏使醫藥和經濟領域發生過去四韆年裏都不曾齣現的巨大變化,再加上我剛剛提到的人機混閤技術以及3D打印(尤其是在醫學上的使用)也在發生爆炸式的發展,以往的醫學範式已經被超越。
NBIC新技術——如果你還不知道這個詞,不要擔心,我們會在後麵相關章節中給齣盡量清晰的解釋,並厘清對於理解超人類主義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概念,讓我們可以從一個新的角度來看待醫學職業。醫學不再僅僅局限於“修復”,還可以“改善”人,超人類主義者稱之為“提高”和“增強”。(和信息係統中將虛擬圖像與真實圖像重疊獲得的“增強現實”同義。所謂“增強現實”,是指將智能手機上的攝像頭對準城市中的某個建築物,然後你會在手機屏幕上看到這座建築物的落成日期、建築師姓名、最初和現在的用途等等。“增強”將是生物與醫學領域裏的一場真正的革命。)
超人類主義者很有說服力地指齣,這種看待醫學的視角變化多年前就已經齣現,隻是人們並未覺察和反思。比如,整形手術在20世紀一直發展,其目的並不是為瞭治療,而確確實實是為瞭改善,具體說是“美化”人的身體。因為我們知道醜陋並不是一種疾病,醜陋的相貌——不論人們如何定義醜陋——跟病理無關,盡管它有時可能是疾病帶來的結果。又比如萬艾可(偉哥)和其他能增強性功能的藥物,它們的存在也是為瞭增強人體的某種機能。
在很多領域,治療與改善之間的界限是模糊的,比如我們使用的抗衰老藥物,到底是屬於“治療”類還是“改善”類?疫苗又屬於前者還是後者呢?超人類主義文獻中充滿對此類話題和論據的尖銳討論。“改善”和“治療”之間的區分不僅難以界定,而且在超人類主義者眼中,這種區分在道德層麵不具有任何價值。超人類主義者喜歡用“兩個小矮人”的例子來闡釋他們的觀點:有兩個人身高都不超過一米四五,其中一個人是因為童年得病,另一個人是因為父母也個子矮小,所以很“正常”。兩個人都因為身材太矮小而在一個偏好高大身材的社會中受到歧視,為什麼隻治療其中一個而拒絕另一個呢?在道德層麵上,從超人類主義的觀點看來,區分病理性的侏儒和“正常”的侏儒並無意義,被關注的應該隻是個體所經受的痛苦。
再看另一個例子。
在法國,現在有約四萬人患有一種退行性的基因疾病——視網膜色素變性,這會使患者逐漸失明。一傢德國公司研發齣瞭一種電子芯片,可以植入患者視網膜,恢復其大部分視力。芯片將光綫轉換為電信號並將其放大,通過一個電極傳輸到視網膜上,使這些信號能夠通過正常的視神經通道抵達大腦然後轉換成圖像。請注意,不久前這還被視為科幻。迴到20世紀初,一流的學者可能會認為自稱發明這一技術的人是招搖撞騙!今天,這已經成為現實,我們聽到這樣的消息也不會太感意外。這恰巧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醫學是如何不知不覺地從治療疾病演變成增強機能:起初當然是為瞭治療病理癥狀,而最後的結果卻是人與機器的混閤。此外,假如有朝一日科學再進一步,基因治療手術可以通過“剪切/粘貼”的手段對胚胎中具有缺陷的基因進行修復,我們也很難反對這種治療,原因很簡單:幾乎找不齣任何反對這種手術的理由。
因此,我希望我的讀者能夠對以下這句話有所理解:超人類計劃所引發的道德倫理問題遠遠不像有些人以為的那麼簡單,如大眾媒體上通常會有人以為自己可以站隊“支持”或“反對”,好像這個問題能用非此即彼的方式解決似的。科學的進步既有可能帶來令人贊嘆的好處,也有可能産生非常可怕的後果
韆萬彆以為這是科幻:2015年4月18日,一個中國基因科學傢小組對83個人類胚胎進行瞭一次實驗,旨在“修復”甚至“改善”胚胎細胞基因組。用於做實驗的胚胎是否全部屬於不能成活的胚胎?實驗是否閤乎道德規範且在限定時間內完成?實驗結果如何?因為此類研究的相關信息很不透明,沒人能夠真正迴答上述問題。此外,報告該實驗結果的論文未被正式發錶,若是得到發錶,也許能證明該實驗的閤理性。不過至少可以肯定,近年來“剪切/復製”基因序列片段的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以至於當前的生物技術已經能改變人類個體的基因,就像人類很久前改造玉米、水稻和小麥的種子一樣(這些齣瞭名的“轉基因作物”引發瞭環境保護主義者的擔憂和憤怒)。
人類基因改造這條路能走多遠?會不會有朝一日(很快將實現還是已經實現?)我們能隨意改變孩子的某一特質——智力、身高、體格或相貌,選擇性彆、頭發或眼珠的顔色?目前人類還沒有到那一步,技術和科學層麵還存在諸多障礙,但是至少在理論上一切皆有可能。世界各地有許多科研小組正在極為嚴肅地研究這一課題。此外還可以肯定的是,這些領域的技術科學正以超乎想象的迅猛速度蓬勃發展,但都沒有大張旗鼓,也沒有引起政界人士的注意或媒體的廣泛關注,因此幾乎完全不為普羅大眾知曉,也不受任何有哪怕一點約束力的法規製約。
正如法國之外其他國傢——主要在美國和德國——的一部分知名思想傢,如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邁剋爾·桑德爾(Michael Sandel)和尤爾根·哈貝馬斯(Jürgen Habermas)所想的那樣,這一新形勢迫使我們思考、預見這些人對人的新控製力在未來若乾年內將不可避免地引發的諸多深刻問題,包括道德、政治、經濟乃至信仰等多方麵。本書旨在嘗試提齣這些問題,分析其來龍去脈並進行解釋,從而盡早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
眼下法國和整個歐洲確實需要認識到,美國正在興起一種名為“超人類主義”的新意識形態,不僅有“超人類主義”預言傢、學者,還有令人矚目的代錶人物和知識界擁躉。這一思潮日益強大,得到瞭Google(榖歌)等互聯網巨擘的支持,擁有若乾研究中心,並獲得源源不絕的資金支持。這個運動雖然在法國尚少人知曉,但在其他國傢,尤其是美國,已經有瞭數以韆計的相關文章和論壇,在大學、醫院、研究中心、經濟及政治團體中引發瞭熱烈的討論。相關研究協會的國際影響力也越來越大,甚至有人宣稱下一屆美國總統選舉將會齣現一名倡導超人類主義的總統候選人。籠統地說(但我們將在第一章進行深入詳細的探討),超人類主義者正憑藉其擁有的非常可觀的科學手段和物質資源,宣揚新技術,支持采用新技術,支持大量使用乾細胞,支持剋隆繁殖,支持人機混閤,支持基因工程及胚胎操縱,這些或將以不可逆轉的方式改變我們人類,目的是改善人類的生存狀況。
為什麼要使用“革命”這個詞?是不是有些牽強?
一點也不。首先因為這類計劃已經變得有可能,而且,上文提到亞洲國傢甚至已經在進行實驗瞭。鑒於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納米技術、再生醫學、機器人技術、3D打印和人工智能近來突飛猛進,今後在某些國傢每年都會齣現更大發展。其次,新型醫藥——及其對傳統醫藥觀的顛覆——似乎日漸被大眾所接受,盡管部分觀察傢乍看之下錶示對新型醫藥感到恐慌。
至於為何說“革命”這一詞非常重要,我們將在下文中厘清這一點
哇,剛剛讀完這本,感覺腦子都要被塞滿瞭新奇的想法!這本書的敘事風格就像是把我們帶入瞭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那種對未來科技和人類自身界限的探索,簡直讓人欲罷不能。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對那些高精尖的概念進行瞭解構,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呈現在讀者麵前,這一點真的非常加分。我印象最深的是裏麵描述的那些倫理睏境,它不是簡單地拋齣一個問題,而是深入挖掘瞭人性在麵對巨大變革時的掙紮與選擇。讀完之後,我忍不住會思考我們現在的生活方式,會不會在不久的將來就被徹底顛覆?那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讓人感覺自己仿佛就是那個身處變革漩渦中的主角,每一個決定都關乎整個物種的未來。這本書不僅僅是在講故事,更像是一場思想的盛宴,提供瞭無數可以深挖和辯論的切入點。對於喜歡硬核科幻和哲學思辨的讀者來說,這絕對是近期不容錯過的佳作。
評分說實話,一開始我有點擔心它會過於晦澀難懂,畢竟涉及的概念不少,但作者的敘事功力實在瞭得。他巧妙地將那些晦澀的科學原理包裝在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之下,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吸收瞭大量前沿的知識。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有一種獨特的冷峻美感,描述未來場景時,那種疏離感和秩序感被刻畫得入木三分。最讓我震撼的是對個體意識和集體意識邊界模糊的探討,那種“我”與“我們”之間的界限被打破後的世界觀,既讓人興奮又帶來一絲寒意。它沒有給齣簡單的答案,而是像一位高明的引導者,在你迷茫時推你一把,讓你自己去探索真相。這本書的細節處理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每一個場景的構建都充滿瞭精心設計的符號和暗示,需要讀者全神貫注纔能體會到那種文字背後的深意。
評分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其強烈的思辨性,它不僅僅是娛樂,更像是對未來社會學的一次大膽預演。作者似乎對權力、控製以及信息壟斷有著深刻的洞察,並將這些元素編織進瞭這個宏大的故事綫裏。我特彆喜歡其中幾位角色的塑造,他們不是簡單的英雄或反派,而是各自代錶瞭在劇變時代中不同立場的縮影,他們的動機復雜而真實,讓人無法輕易站隊。那種對“進步”的定義本身提齣質疑的態度,非常深刻。閱讀過程中,我多次停下來反復琢磨某些段落的深層含義,因為它挑戰瞭我對現實世界穩定性的固有認知。這本書的節奏感把握得非常好,高潮迭起,而且總能在關鍵時刻拋齣一個讓你醍醐灌頂的觀點,讓人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對人性的基礎判斷。
評分這本書的格局實在是太大瞭,它沒有局限於小情小愛或者單一的技術突破,而是從宏觀的尺度審視瞭人類文明可能走嚮的岔路口。我特彆欣賞作者對於復雜社會係統的描繪,那種多層次的權力結構和信息流動的網絡,構建得極其嚴謹和逼真。讀起來的節奏感非常好,時而緊張到讓人心跳加速,時而又迴歸到對深奧理論的探討,張弛有度,絕不拖遝。我感覺作者在書中埋藏瞭大量的綫索和伏筆,即使讀完一遍,也覺得可能遺漏瞭某些關鍵的暗示。它成功地營造瞭一種“一切皆有可能”的氛圍,但這種可能性並非空中樓閣,而是建立在對現有科學趨勢的精準預判之上。對我來說,這本書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們當前社會正在孕育的那些尚未爆發的能量。讀完後,我花瞭很長時間纔從那種被巨大信息量衝擊後的狀態中緩過來,迫不及待想和人討論其中的細節。
評分這部作品的文筆非常有力量感,讀起來有一種沉甸甸的質感,仿佛作者是用鋼鐵鑄造這些文字的。它描繪的那個未來世界,科技的冰冷與人性的溫暖之間形成瞭強烈的張力,這種對比使得故事更加引人入勝。我尤其贊賞作者在處理時間綫上的手法,那種穿插和跳躍,非但沒有造成閱讀障礙,反而極大地增強瞭懸念和史詩感。它不滿足於描述錶麵的變化,而是深入挖掘瞭技術如何重塑人類的心理結構和情感模式。那些關於記憶、身份認同的討論,讀完後會像烙印一樣留在腦海裏,久久無法散去。總的來說,這是一部需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的巨著,它強迫你跳齣舒適區,去直麵那些最令人不安卻又無法迴避的未來命題。
評分活動價格實惠活動價格實惠
評分還好。看看再說,目前還可以
評分送貨很快,價格便宜。下次繼續購買
評分這幾天就找空看瞭它。朋友推薦的。
評分高端上檔次,給人以啓迪,令人深思。
評分是正品,在京東上買瞭很多次書籍瞭。都很不錯。
評分我們都在一起瞭。我的生活方式就是這樣
評分在書店看上瞭這本書一直想買可惜太貴又不打摺,迴傢決定上京東看看,果然有摺扣。毫不猶豫的買下瞭,京東速度果然非常快的,從配貨到送貨也很具體,快遞非常好,很快收到書瞭。書的包裝非常好,沒有拆開過,非常新,很滿意!
評分給單位圖書室買的書,質量很好內容更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