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可編程控製器(PLC)概述 與電氣技術基礎 1
1.1 可編程控製器的産生與發展 1
1.1.1 PLC的産生及定義 1
1.1.2 PLC 的發展 2
1.2 PLC的特點與功能 4
1.2.1 PLC的特點 4
1.2.2 PLC的功能 6
1.3 PLC的結構與分類 7
1.3.1 PLC的結構 7
1.3.2 PLC的分類 11
1.4 PLC的編程語言 11
1.4.1 梯形圖 12
1.4.2 語句錶 14
1.4.3 順序功能圖 14
1.4.4 功能塊圖 15
1.4.5 結構文本 15
1.5 電氣技術基礎 15
1.5.1 常用低壓電器簡介 16
1.5.2 電氣控製綫路的繪圖規則 22
1.5.3 電氣控製綫路的保護類型 24
思考題 27
第2章 認識三菱PLC 28
2.1 認識三菱PLC的硬件 28
實例1:單輸入/單輸齣控製 28
2.1.1 三菱PLC的基本結構 28
2.1.2 三菱FX係列PLC的主機 模塊 31
2.1.3 三菱PLC的I/O接綫 34
2.2 理解三菱PLC的工作原理 35
實例2:加電輸齣禁止程序 35
2.2.1 PLC的工作原理 36
2.2.2 用戶程序循環掃描執行 40
2.3 三菱PLC的程序開發過程 40
實例3:電動機的啓/停控製 40
2.3.1 PLC的程序開發環境 41
2.3.2 電動機啓/停控製程序的開發 過程 45
2.4 編程器的使用 56
2.4.1 編程器簡介 56
2.4.2 編程器的基本操作 59
2.4.3 編程器對程序的監視 62
思考題 65
第3章 三菱FX2N的指令係統 66
3.1 FX2N的軟元件 66
3.1.1 輸入繼電器 66
3.1.2 輸齣繼電器 67
3.1.3 輔助繼電器 67
3.1.4 狀態繼電器 69
3.1.5 定時器 70
3.1.6 計數器 71
3.1.7 數據寄存器 75
3.1.8 變址寄存器 76
3.1.9 指針 76
3.1.10 常數 77
3.2 FX2N的基本邏輯指令 77
3.2.1 邏輯取及綫圈驅動指令 77
實例4:邏輯取及綫圈驅動指令的 應用 78
3.2.2 觸點串聯指令 79
3.2.3 觸點並聯指令 79
實例5:觸點串聯指令和觸點並聯 指令的應用 80
3.2.4 串聯電路塊並聯指令 81
3.2.5 並聯電路塊串聯指令 82
實例6:串聯電路塊並聯指令和並聯電路塊串聯指令的應用 82
3.2.6 邊沿檢測脈衝指令 83
實例7:邊沿檢測脈衝指令的 應用 84...........
第六段評價: 我曾以為自己已經掌握瞭三菱PLC的全部精髓,直到我翻閱瞭這套書。《三菱PLC應用100例(第3版)》讓我意識到,PLC的應用遠比我想象的要廣闊和深入。書中的100個案例,每一個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藝術品,它們不僅展示瞭PLC強大的功能,更體現瞭作者對工業控製的深刻理解。我特彆驚喜於書中對一些復雜控製算法的應用,例如PID控製的優化、模糊控製的實現,以及伺服係統的精確同步控製等等。這些內容對於提升自動化係統的性能至關重要。而且,第三版的更新,讓我看到瞭PLC技術在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新興領域的應用潛力,這讓我對PLC的未來充滿瞭期待。《PLC控製程序精編108例 修訂版》則像是一本“武林秘籍”,它將PLC程序的編寫技巧提升到瞭一個新的境界。書中的108個例程,每一個都堪稱經典。它們不僅僅是功能的實現,更是編程藝術的展現。我通過學習其中的程序,學會瞭如何用最簡潔、最高效的方式解決問題,如何編寫齣易於理解、易於調試、易於擴展的程序。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結構化編程、子程序調用、以及錯誤處理機製的設計,這些都極大地提升瞭程序的健壯性和可維護性。這兩本書共同為我打開瞭一個新的視野,讓我對PLC的應用和編程有瞭更深刻的認識。
評分第四段評價: 我是一名初入PLC行業的新人,這兩本書對於我來說,簡直是救命稻草。在學校裏學到的PLC知識,往往是零散的,而且缺乏實際操作的經驗。《三菱PLC應用100例(第3版)》的齣現,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真實世界的大門。每一個案例的講解都非常詳細,從硬件的連接到軟件的設置,從梯形圖的設計到指令的運用,都解釋得清清楚楚。我特彆喜歡書中的圖文並茂的設計,那些流程圖、接綫圖、電氣圖,都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PLC的工作原理和應用方法。更重要的是,書中的100個案例,讓我看到瞭PLC在不同行業的廣泛應用,這讓我對未來的職業發展有瞭更清晰的規劃。而《PLC控製程序精編108例 修訂版》則像我的“秘密武器”。當我開始嘗試自己編寫程序時,這本書為我提供瞭無數寶貴的參考。我曾多次因為一個簡單的邏輯錯誤而苦惱不已,但翻閱這本書,總能找到類似問題的解決方案,或者從中學習到更優化的編程思路。書中的程序注釋非常詳細,讓我能夠快速理解他人的設計意圖,也幫助我養成良好的編程習慣。這兩本書共同為我打下瞭堅實的PLC基礎,讓我從一個對PLC一竅不通的菜鳥,逐步成長為一個能夠獨立解決問題的技術人員。
評分第二段評價: 坦白說,我最初是被《PLC控製程序精編108例 修訂版》的“精編”和“108例”吸引的。在實際工作中,程序的可讀性、高效性和可維護性是衡量一個PLC工程師水平的重要標準。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程序,可能勉強能跑,但邏輯混亂,注釋稀少,修改起來簡直是噩夢。而這本修訂版,完全顛覆瞭我對“程序例集”的認知。它的程序設計理念非常先進,注重模塊化、結構化和可重用性。每一個例程都不僅僅是功能的實現,更是一種編程思想的體現。作者在程序注釋方麵下瞭極大的功夫,每一個子程序、每一個關鍵變量、每一個判斷條件,都解釋得非常到位,甚至連一些非常細微的操作邏輯都剖析得淋灕盡緻。我嘗試著將書中的一些程序稍作修改,應用到我負責的設備上,發現程序的運行效率和穩定性都得到瞭顯著提升,而且後續的維護和調試也變得異常輕鬆。修訂版在原有基礎上,加入瞭更多針對新興技術和復雜應用的程序設計思路,例如,關於大數據采集、遠程監控、以及一些高級算法的應用,這些都是當前工業4.0時代所倡導的方嚮。看到這些內容,我感到非常振奮,仿佛找到瞭提升自己PLC編程技能的新方嚮。這本書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導師,它不僅僅教會你“怎麼做”,更重要的是教會你“為什麼這麼做”,以及“如何做得更好”。
評分第五段評價: 我是一名資深的PLC工程師,每天都要麵對各種復雜的自動化控製項目。《三菱PLC應用100例(第3版)》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友,總能在關鍵時刻給予我靈感和啓發。雖然我已經積纍瞭不少經驗,但麵對一些前沿的、或者非常特殊的應用場景時,仍然會感到力不從心。《100例》的價值在於它的前瞻性和全麵性。第三版的更新,加入瞭許多我之前沒有接觸過的新技術和新模塊的應用,這讓我能夠快速瞭解並掌握最新的行業動態。書中的案例設計,很多都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它們迫使我去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利用PLC的功能,如何優化控製策略,如何提高係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而《PLC控製程序精編108例 修訂版》則是一本程序設計的“聖經”。我經常把它當作我編寫復雜程序的參考手冊。書中的108個精編例程,每一個都代錶瞭一種高效、優化的編程思想。我通過學習其中的程序,不僅能夠解決我當前遇到的問題,更能學習到如何編寫齣更具可讀性、可維護性和可擴展性的程序。我尤其看重書中的程序結構和設計模式,它們為我提供瞭一個良好的框架,讓我能夠更好地組織和管理大型PLC項目。這兩本書閤在一起,就是我不斷提升自己技術水平的最佳拍檔。
評分第八段評價: 《PLC控製程序精編108例 修訂版》這本書,可以說是為那些希望將PLC編程提升到專業水平的讀者量身打造的。它不僅僅是提供瞭108個可直接使用的程序,更重要的是,它展示瞭一種高效、規範、並且易於維護的PLC程序設計理念。我注意到,書中的程序在邏輯結構、命名規範、以及注釋風格等方麵都做得非常齣色。作者似乎非常注重程序的“可讀性”和“可重用性”,這在實際的工程項目中是至關重要的。例如,書中關於狀態機的運用,以及如何通過子程序模塊化地實現復雜功能,都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我曾嘗試著將書中的一些通用程序段應用到我的項目中,發現不僅節省瞭大量編寫重復性代碼的時間,而且程序的整體性能和穩定性也得到瞭顯著提升。修訂版的加入,更是讓這本書的內容緊跟時代發展,例如,其中關於一些新的通信協議的應用,以及與MES、SCADA係統的集成思路,都非常有參考價值。對於希望在PLC編程領域有所建樹的工程師來說,這本書提供瞭寶貴的實戰經驗和先進的編程範例。
評分第三段評價: 這兩本書閤在一起,簡直是學習三菱PLC不可多得的“武功秘籍”。《三菱PLC應用100例(第3版)》提供瞭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應用場景,而《PLC控製程序精編108例 修訂版》則是在此基礎上,將編程技藝推嚮瞭新的高度。我尤其欣賞《100例》中案例的多樣性和實用性。它沒有局限於單一的行業或應用,而是廣泛地涵蓋瞭機械製造、食品飲料、紡織印染、水處理等多個領域。每個案例的選取都非常具有代錶性,能夠幫助讀者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當我遇到一個全新的項目需求時,我總是習慣性地翻閱這本書,常常能在其中找到相似的案例,從而獲得啓發和思路。而《108例》則像一位精益求精的工匠,它用最精煉的語言,最優雅的邏輯,展示瞭PLC程序的最高境界。我通過學習書中的程序,不僅掌握瞭如何高效地實現特定功能,更學會瞭如何編寫齣易於理解、易於維護、易於擴展的“藝術品”般的PLC程序。書中的一些程序設計技巧,例如使用位邏輯、定時器、計數器的高級組閤,以及狀態機的巧妙運用,都讓我茅塞頓開,受益匪淺。總而言之,這兩本書相輔相成,共同構建瞭一個完整的PLC學習體係,從入門到精通,再到登峰造極,它們都能提供最有效的指導。
評分第一段評價: 拿到這套書,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厚重和實在。這不僅僅是兩本書的重量,更是作者傾注心血的體現。作為一個在自動化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工程師,我深知理論知識的枯燥乏味,以及實際應用中遇到的各種坑。很多時候,一本好的參考書,能夠省去我們無數次的試錯和摸索。而《三菱PLC應用100例(第3版)》恰恰是這樣一本寶藏。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樣,隻羅列乾巴巴的指令和原理,而是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打開第一頁,撲麵而來的就是那些詳實的項目案例,每一個案例都清晰地闡述瞭問題的背景、設計思路、硬件選型,以及最重要的——PLC控製程序的編寫。作者並沒有迴避復雜和棘手的技術難題,反而將它們一一剖析,用最直白易懂的語言,配以生動的圖示和詳盡的程序注釋,讓我仿佛置身於真實的生産現場,親手解決一個個技術挑戰。第三版更是對一些過時的技術和應用進行瞭更新,加入瞭許多當下流行且實用的新功能和新模塊,這對於我們這些需要不斷學習和跟進技術發展的工程師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書中的100個案例,涵蓋瞭從基礎的邏輯控製到復雜的運動控製,從簡單的信號采集到精密的工藝流程,幾乎囊括瞭工業自動化領域的方方麵麵。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變頻器、伺服係統、人機界麵的集成應用章節,這些都是目前企業轉型升級急需的關鍵技術。讀這本書,我不僅能學到如何使用三菱PLC,更能學到如何將PLC的強大功能,靈活地運用到實際生産場景中,真正實現提質增效的目標。
評分第七段評價: 這兩本關於三菱PLC的書籍,在我看來,是一套非常優秀的學習資料,尤其適閤那些希望深入理解PLC應用並提升編程技能的讀者。 《三菱PLC應用100例(第3版)》提供瞭一個非常豐富的實踐案例庫,它不僅僅是簡單的指令堆砌,而是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産需求緊密結閤。書中挑選的100個案例,覆蓋瞭從基礎的邏輯控製到較為復雜的工藝流程,例如,一些關於溫度、壓力、流量的閉環控製,以及一些簡單的運動控製應用,都能夠從中找到清晰的解決方案。我尤其欣賞第三版在內容上的更新,它融入瞭許多當前工業領域比較關注的先進技術和應用,這使得這本書在時效性上非常有保障。對於初學者來說,可以從這些案例入手,逐步建立起對PLC實際應用的感性認識;對於有一定基礎的工程師來說,可以從中學習到解決特定問題的有效方法,或者藉鑒書中優秀的工程設計思路。書中對於每一個案例的講解都力求詳細,包括硬件配置、軟件設計、以及程序調試過程,這些都是非常有價值的信息。
評分第十段評價: 在我看來,這兩本書是一套不可多得的、能夠真正提升PLC工程師實戰能力和理論深度的學習資料。 《三菱PLC應用100例(第3版)》以其豐富的案例和詳實的講解,為讀者構建瞭一個堅實的PLC應用知識體係。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每一個案例的細緻剖析,從項目背景、硬件選型、邏輯設計,到程序編寫、調試過程,每一個環節都清晰明瞭,非常適閤讀者進行模仿和學習。第三版的更新,更是讓我看到瞭PLC技術在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中的重要作用,例如,書中關於數據采集、遠程監控以及與MES係統集成的案例,都極具前瞻性。而《PLC控製程序精編108例 修訂版》則像是一位技藝精湛的PLC程序大師,它通過108個精心設計的程序,嚮讀者展示瞭PLC編程的藝術。書中的程序邏輯清晰,結構閤理,注釋到位,並且融入瞭許多先進的編程技巧和設計模式。我通過學習其中的程序,不僅掌握瞭如何高效地實現各種控製功能,更學會瞭如何編寫齣易於理解、易於維護、易於擴展的“高質量”PLC程序。這兩本書的結閤,能夠幫助讀者從理論走嚮實踐,從簡單應用走嚮復雜控製,最終成為一名優秀的PLC工程師。
評分第九段評價: 這兩本書的組閤,為我提供瞭一個非常全麵的三菱PLC學習路徑。 《三菱PLC應用100例(第3版)》就像是PLC應用的“百科全書”,它用大量的實際案例,展示瞭PLC在不同行業、不同場景下的應用可能性。我喜歡這本書的一點是,它並沒有局限於某一類特定的設備或工藝,而是力求覆蓋更廣泛的應用領域。從簡單的開關量控製,到復雜的模擬量處理,再到伺服電機和變頻器的聯動控製,幾乎無所不包。這讓我能夠在一個相對短的時間內,對PLC的應用有一個宏觀的認識。第三版的更新,讓這本書的內容更具前沿性,也更符閤當前工業自動化發展的趨勢。當我遇到一個全新的項目時,我總是會先查閱這本書,從中尋找相似的案例,或者獲取相關的設計思路。而《PLC控製程序精編108例 修訂版》則更側重於PLC程序的“精加工”。它通過108個精選的程序案例,嚮讀者展示瞭如何編寫齣高質量、高效率的PLC程序。書中的程序設計,非常注重邏輯的嚴謹性和代碼的規範性,並且提供瞭詳細的注釋,這對於提高程序的質量和可維護性有著巨大的幫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