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鹅智酷联合李开复、徐小平等63位科技与互联网领袖,融合全平台数据、智力和高维洞察,带来未来五年中国十大行业兴衰指南与创新机会。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红利接近天花板,中国科技产业的这一波“直道高速竞争”接近尾声。无论大公司还是创业者,都在探索新科技和新机会。中国乃至全球科技产业将进入一个2至5年的“分水岭”。这里面没有明确的先行者指引,没有可以循规蹈矩的路标和方向。一切都充满了未知的可能性,同时也遍布陷阱。
对大公司而言,未来5年的分水岭,将会决定在下一波竞争中,你的起跑位置是靠前还是靠后,甚至,你可能失去参赛的机会。对创业者而言,这场不期而遇的剧变,可能是碾碎你创业梦想的杀手,也可能是超*大公司、成为新领军者的机会。
但事实上,没有什么是未知的,它们只是暂时被隐藏了,企鹅智酷联合李开复、徐小平等63位互联网领袖,融合全平台数据、资源和智力,凝结为一本趋势预测。无论你是大企业的中高级管理者,还是创业者和行业人士,都值得拥有这本互联网与科技趋势预测的指南,帮助你在未来竞争中占据先机。
企鹅智酷是腾讯旗下中国互联网大数据研究与商业分析的专业机构。聚焦于互联网趋势研究、数据分析和新经济模式洞察。依托腾讯公司海量用户基础和大数据优势,企鹅智酷打造了优秀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团队,紧扣热点趋势,提供具备大数据支撑和专业洞察力的行业研究报告产品。目前累计发布300份重磅商业研究报告,影响力触达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多个层面,在政府和企业管理者中享有优质的口碑和公信力。
目录
目录
前言:若终将走入迷雾,请携一盏明灯
总述与四大领域洞察
第一章中国互联网进入“分水岭”期 // 004
全球互联网进入“减速增长期” // 005
中国互联网全面“移动化”已近完成 // 009
中国互联网生态变化 // 011
第二章资本:冰与火之歌 // 016
2016年中国资本“冷静了” // 020
2017年中国创投市场预期 // 022
独角兽公司的挖掘 // 024
需要警惕的创业红海 // 027
泡沫与风险 // 028
中国创投象限 // 029
第三章技术:新浪潮来临 // 034
智能手机红利触顶,新技术浪潮来临 // 038
人工智能 // 039
虚拟现实(VR) // 043
大数据应用 // 046
汽车科技 // 051
第四章用户与市场:消费升级 // 058
消费升级成为互联网转型期的“护航者” // 059
新一轮消费升级的受益产业 // 063
消费升级中的互联网市场 // 072
第五章全球化:中国式出海 // 086
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输出特色商业模式 // 089
BAT与新兴公司:全球化的经验与教训 // 093
资本出海:正在全球发生的“中国投资潮” // 097
十大产业趋势
第六章移动直播产业趋势 // 106
产业概述 // 109
用户变迁 // 113
未来趋势 // 117
分水岭挑战 // 121
新技术/新模式崛起 // 123
全球竞争格局 // 125
第七章智能手机产业趋势 // 128
产业概述 // 131
用户变迁 // 133
未来趋势 // 134
分水岭挑战 // 137
新技术和新模式崛起 // 142
全球竞争格局 // 143
第八章媒体与内容创业趋势 // 146
产业概述 // 148
用户变迁 // 149
未来趋势 // 153
分水岭挑战 // 154
新技术/新模式崛起 // 155
全球竞争格局 // 161
第九章移动支付与互联网金融产业趋势 // 164
产业概述 // 166
未来趋势 // 170
分水岭挑战 // 172
新技术/新模式崛起 // 173
全球竞争格局 // 176
第十章社交网络产业趋势 // 180
产业概述 // 182
用户变迁 // 183
未来趋势 // 186
分水岭挑战 // 188
新技术/新模式崛起 // 190
全球竞争格局 // 190
第十一章旅游产业趋势 // 194
产业概述 // 196
用户变迁 // 197
未来趋势 // 201
分水岭挑战 // 203
新技术/新模式崛起 // 205
全球竞争格局 // 206
第十二章电子商务与零售产业趋势 // 210
产业概述 // 213
用户变迁 // 214
未来趋势 // 215
分水岭的挑战 // 216
新技术/新模式崛起 // 218
全球竞争格局 // 219
第十三章互联网影视文娱产业趋势 // 222
产业概述 // 225
用户变迁 // 227
未来趋势之在线视频 // 230
未来趋势之影视制作 // 233
分水岭挑战 // 235
新技术/新模式崛起 // 237
全球竞争格局 // 238
第十四章虚拟现实(VR)产业趋势 // 242
VR产业概述 // 244
用户变迁 // 246
未来趋势 // 251
分水岭的挑战 // 252
新技术/新模式崛起 // 255
全球竞争格局 // 257
第十五章出行服务产业趋势 // 262
产业概述 // 265
用户变迁 // 266
未来趋势 // 269
分水岭的挑战 // 270
新技术/新模式崛起 // 272
全球竞争格局 // 274
编委会成员// 277
前言
若终将走入迷雾,请携一盏明灯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红利接近天花板,中国科技产业的这一波“直道高速竞争”接近尾声。无论大公司还是创业者,都在探索新技术和新机会。
我们预测,中国乃至全球科技产业将进入一个2~5年的“分水岭”过渡期。这里面将没有明确的先行者指引,没有可以循规蹈矩的路标和方向。一切都充满了未知的可能性,同时也遍布陷阱。
对大公司而言,未来2~5年的分水岭,将会决定在下一波竞争中,你的起跑位置是靠前还是靠后,甚至,你可能会失去参赛的机会。
对于创业者而言,这场不期而遇的剧变,可能是碾碎你创业梦想的杀手,也可能是你超越大公司、成为新领军者的机会。
但实际上,我们坚信,没有什么是未知的,它们只是被暂时隐藏了。
因此,不论你是大公司的中高级管理者,还是创业者和行业人士,我们都向你推荐这本书。
本书由腾讯科技·企鹅智酷联合互联网行业领袖智囊,融合全平台数据、资源和智力发布,用10多万字的篇幅,输出对中国科技产业未来的系统分析、趋势判断和数据洞察。
当你必然要走进一场迷雾,我们希望,为你提供一盏藏于心里的明灯。
报告联合出品团队及数据:
A. 大数据:腾讯内外部高价值大数据。
B. 外部核心专家:科技领域的顶尖企业领袖和商业专家。
C. 用户调研:企鹅智酷·数据研究中心的精准消费者行为与心理洞察。
D. 趋势分析:具备长期行业积累的科技和商业领域资深分析师与记者团队。
分水岭之新常态:巨头与独角兽“攻守之势”
守:存量市场再无偷袭机会
随着分水岭的到来,增量用户的获取将更为困难,更多完成了市场布局的巨头和独角兽必然将重心从“拓展新用户”转为“精耕老用户”,守住价值越来越高的存量市场。对于新入局创业者而言,在基础和时势都不占优的情况下,极难获得空间。
攻:出海,下乡,二次元
在守住基础的同时,增量市场机会将主要出现在三个方向:海外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国家;中国三四线城市和村镇;以二次元等为代表的新生代细分用户族群。说到底,世界上依然有很多新红利市场,只是开拓它们要比过去的最优市场难很多。
升级:精耕用户存在价值天花板
在存量用户升级上,大公司和独角兽更具优势。但除非发生模式创新带来的产业链扩展,例如从出行到快递,否则纯粹的精耕存量用户挖掘新消费潜力,会很快遭遇天花板。
竞争的核心是用户时间。在每天24小时的“自然法则”下,提升单位时间用户转化价值和增加用户使用黏性同样重要。
创新:大公司的“势”,小公司的“专”
大公司和创业者都必须考虑分水岭之后的世界。下一波技术浪潮将必然主导全新的竞争格局,而在分水岭“混沌期”,所有参与者都将不同程度完成新技术积累的商业落地探索。
巨头和独角兽具备同时在多个领域探索新技术的能力,将拥有“势”的优势;而创业公司必须也只能拼快和专注。在这场错位竞争中,新技术的并购和投资将更容易发生。
分水岭之危:四大创业法宝将“失灵”
价格战
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愿将自己拉入价格战中。只是在分水岭之前的增量用户竞争中,价格战往往是吸纳新用户的最简单手段。
但在网民红利触顶的分水岭期,企业面对的将是拥有一定互联网经验的“非小白用户”,甚至资深用户。低价在产品购买要素中的位置将会降低。
病毒式营销
随着整个科技和互联网用户群体的“老化”,整个用户市场对新产品的好奇心和尝鲜精神会逐渐降低。用户在渡过早期选择阶段后,会优化精简自己的同类产品使用重复度。
对于新产品而言,仅靠概念性炒作和社交链条病毒式营销模式,将越来越难“骗到”这些互联网老手。
预装式推广
新产品基于新手机预装的渠道推广,在分水岭期将遭遇冰火两重天。小范围看,在三四线甚至村镇用户的增量市场中,这一模式依然有助于产品拉新;但在更大范围的互联网存量网民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产品喜好,预装对老用户的影响越来越低。
统一的供给模式
分水岭使整个市场用户群“换血变慢”,另一个直接影响就是用户随着体验增多,产生更多个性化的需求。
对于任何基于内容和服务的产品平台而言,统一供给和分发模式将遭遇严峻挑战。而整个互联网的信息爆炸将会加速用户的需求分化,这也是分水岭期最为明确的一个用户需求变迁。
分水岭之机:穿越迷雾的四条军规
技术+:创新提速的三级火箭
新一轮技术迭代将以“集群”形式涌现,在未来2~5年里,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云计算及基因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商业”窗口将逐渐打开。
无论大公司还是创业者,在分水岭技术迭代周期里,冒进和迟缓都是危险的,甚至冒进要更危险一些。合理做法是选择与自己公司和所处行业耦合高的新技术方向,先保持合理投入;在获得“技术+产品”融合突破后,可以提速;在获得“技术+产品+商业模式”进一步融合后,可以全力冲刺。
市场+:成为消费升级的攀登者
在整个宏观经济下行和分水岭迷雾中,消费升级将成为未来2~5年企业维持上行商业收益的关键现金流。其中,时尚、健康、品质生活等消费诉求,将直接带动单次消费容量。
全行业产品都应在这一轮浪潮中抓紧“向上爬”,尽可能完成品牌升级,打造产品品质,乃至形成一定的文化印记。已经有用户基础的产品平台,可以尝试向更高端消费群体延伸。
数据+:成为用户的知“心”朋友
用户数据挖掘将成为产品核心能力。随着挖掘工具的普及和全行业数据化程度提升,这一趋势将从大公司向独角兽甚至创业公司扩展。
谁在这一波分水岭周期里更好地完成用户数据沉淀和挖掘,在未来的竞争中,就可以取得更高效的需求匹配能力和服务品质。
创业+:成为资本和巨头的“生态拼图”
未来2~5年,全球和中国创投将进入一个整体守稳,但随时可能“引爆火山”的不确定阶段。烧钱投概念的时代短期内不会复现,投资者会更冷静地聚焦在离未来更近的领域,包括大数据、VR/AR、人工智能和互联网金融等方向。
资本在分水岭期会更在乎项目接盘可能性,因此成为大公司的生态拼图或技术方向上的“价值点”,更容易获得投资青睐。
关于中国科技&互联网未来16个趋势
趋势1:分水岭来临,积累不足者将会在下一波竞争中落后和退出
未来2~5年,中国科技和互联网产业将整体进入分水岭期,即业内所言上下半场概念。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红利触顶后,新技术浪潮和新的巨大模式变革尚未真正落地。在这段探索期内,积累技术优势、生态势能、品牌升级、用户精耕和新市场探索,将成为科技公司走出分水岭的关键。分水岭之后的新跑道,将不会有统一的起跑线。
趋势2:网民红利已在“最优市场”触顶,互联网下半场再无“野蛮生长”
未来几年,大部分科技和互联网密集型领域用户,将进入低速增长期。大城市和传统网民用户群增长空间触顶,在中小城市和新生代、中老年网民群体中,尚存有未充分开发的潜力用户群体。
趋势3:创投市场趋稳,优质资源向头部聚集
在经历了动态调整后,中国创投市场或将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上行区间。估值泡沫存在但可控,现存优质独角兽公司会进一步获得资本青睐,新技术性创新公司有机会浮现,但短期内不会形成大规模爆发。
趋势4:新技术浪潮尚无“个体接班人”,或由“技术集群”引领
尽管业内对于新技术引领后智能手机时代的浪潮存有共识,但目前尚没有某一项技术具备特别明显的“接班人”特征。从目前看,下一波技术浪潮很可能不再是一两项技术突破来引领,而是由以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基因工程、材料科学、VR/AR等技术集群所形成的合力,来掀起更为庞大的代际更迭。
趋势5:消费升级继续走高,成为分水岭期优质现金流
中国整体经济正处在新一波消费升级的上行区间,这对互联网和传统行业走出分水岭和宏观经济压力都是利好。教育、文娱、医疗保健、交通出行等领域将成为这一轮消费升级的最大受益者。年轻用户和高龄用户将进一步激活“低幼经济”与“白发经济”。
趋势6:全球化将成为中国科技公司一种“必然但审慎”的选择
在上一波传统IT公司出海浪潮后,以互联网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科技公司,必须将自己的产品、技术和商业模式复制到其他市场,既走出国内的红利触顶,又尽早布局全球竞争。但受限于本地化、文化和其他复杂因素,新一波出海浪潮绝非坦途。
趋势7:移动直播将进入洗牌期,社交与内容价值凸显
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回调后,移动直播产业在中国将进一步多元化和平台化。在走出泛娱乐和秀场直播的单维空间后,直播用户也将从中小城市向大城市扩展。在直播的媒体属性基础上,内容和社交将成为未来各平台博弈的核心。
趋势8:智能手机洗牌加速,互联网模式或从被压制到逆袭
未来几年,手机产业将进入更深度的渠道之争。纯线上模式被线下渠道逆袭,本质上是用户下沉和迁移导致,但这一过程并非会长期持续。未来线上依然有在中小城市重新崛起的机会,而同时掌握线上线下双渠道能力,将成为所有手机厂商的共同目标。
趋势9:内容付费长期看好,媒体创作者残酷洗牌
随着内容进一步爆炸,用户注意力变得极为稀缺。除了精准分发带来的内容和广告按需分配之外,优质内容的遴选和付费阅读将成为中高收入群体的新选择。对于内容创业者而言,不论图文还是视频,都将进入更激烈的专业化、结构化升级和洗牌期。平台的赋能能力成为吸引创作者的关键因素。
趋势10:互联网金融技术升级,格局进一步两极分化
整个互联网金融将比预期更快地进入分化期。头部大平台依托资本、用户规模和数据、技术优势,以及监管门槛的抬高,将更快形成雪球效应,并迎来上市潮。中小创业型公司机会窗口越来越小。和其他行业相比,互联网金融在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接受更丰富的新技术革命洗礼。
趋势11:社交网络进入深水竞争,个性化和平台化成为关键
社交是中国网民中渗透率最高的产品,受移动红利触顶影响也最快。整个社交网络的发展已从模式创新进入产品深度优化阶段,一方面是体验与功能的个性化,另一方面是在对接服务和内容方面进一步平台化。
趋势12:在线旅游用户全盘渗透,出境/度假细分领域空间大
在线旅游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渗透率差异很小,已完成用户覆盖。随着消费升级带来的旅游预算增加,出境游和度假游将带来更高的收益空间。而行业整合结束也会让整个产业进入稳定期,这将有助于大平台精耕服务和小平台挖掘个性化产品。
趋势13:电商平台金融化,数据与内容成为新竞争力
大型电商平台将更快速地走向金融领域,依托电商的资金流和用户池带动金融产品。此外,在传统的物流与渠道竞争之外,下阶段电商将在大数据应用和内容体验上进一步布局发力。
趋势14:在线视频与传统影视互相渗透,会员和自制成为关键
整个影视文娱产业增速会有所放缓,但整体上依然保持不错的上行趋势。互联网公司与传统影视公司将互相进入对方领域,发展竞合关系,推动产业立体化进程。对于在线视频而言,自制内容和会员业务将不再只是纯粹的功能属性,而将成为带动整个消费链条升级的关键钥匙。
趋势15:虚拟现实(VR)投资趋于冷静,内容价值超越硬件
在渡过概念阶段后,虚拟现实的创业和投资将变得更为理性,投资数量未必会有更高增长,但投资质量和头部公司的价值升值会更好。从产业链条看,尽管软硬件结合是必然的方向,但内容和软件的价值,在下阶段将超越硬件。
趋势16:出行服务进入后补贴时代,大平台从用户数量转向用户质量
不论是出行O2O还是餐饮服务O2O,随着补贴的降低甚至取消,整个市场竞争将进入更理性阶段。已占据优势位置的大平台将会从线下粗犷的模式进入基于大数据等技术驱动的升级时代,以打造更高质量的竞争门槛和服务体验,并以此技术和用户基础,渗透到更多的相关联领域。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如同一幅抽象的山水画,将流动的“分水岭”意象与科技感的线条巧妙融合,传递出一种既有自然力量又有技术革新的双重意蕴。我之所以对它产生浓厚兴趣,源于我一直以来对中国科技和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深度关注。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科技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以及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于未来五年中国科技和互联网将如何演进,我内心充满了好(hǎo)奇和求解的渴望。我预感这本书会深入分析那些正在改变世界的颠覆性技术,如通用人工智能的突破性进展、生物技术的伦理挑战与应用边界、以及新能源与新材料的革新对能源结构和产业格局的影响。同时,“中国科技和互联网”的定位,让我期待书中能够揭示中国在这些领域独特的竞争优势,以及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的战略选择。五年,这个时间跨度,对于科技发展而言,恰好是孕育新物种、催生新业态、形成新格局的重要观察窗口。这本书,在我看来,就好似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将带领我穿越科技发展的迷雾,洞察那些潜藏在“分水岭”之后,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关键趋势和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理解未来,拥抱变革。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质感相当不错,纸张厚实,印刷清晰,拿在手里有一种沉甸甸的实在感。我个人对科技发展趋势一直保持着高度关注,特别是对于中国在全球科技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以及未来五年内可能发生的重大变革,我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这本书的书名《分水岭》就非常有画面感,它暗示着我们将要跨越一个关键的节点,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我猜想书中很可能会对当前科技界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比如人工智能的伦理边界、数据隐私的保护、新能源技术的突破、以及太空探索的最新进展等等。而“中国科技和互联网”的限定,则让我更加期待它能揭示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优势与劣势,以及中国企业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寻找自己的定位。我期望作者能够提供一些有力的论据和数据来支撑他的观点,而不是空泛的预测。同时,对于“未来五年”这个时间跨度,我希望书中能够展现出一定的动态性和层次感,而不是一成不变的陈述。毕竟,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五年时间足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总而言之,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次梳理和展望中国科技未来走向的绝佳机会,它有望帮助我构建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认知框架。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眼球,一种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的意象,旁边辅以科技感十足的线条和数据图表,立刻勾勒出“分水岭”这个概念的磅礴气势。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正值对未来科技发展感到一丝迷茫的时期,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科技格局变化莫测的背景下,对于中国科技和互联网的未来走向,更是充满了好奇和求索。这本书的标题传递出一种前瞻性和指导性,让人不禁联想到其中会包含对当前技术热点,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区块链等领域的深刻剖析,以及它们在中国这片沃土上将如何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预测。我尤其期待作者能够深入浅出地解读这些复杂的技术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这样并非专业技术背景的读者,勾勒出一个清晰的未来图景。同时,对于“中国科技和互联网”这一具体指向,我希望书中能有关于本土化创新、产业生态构建、政策影响以及国际竞争与合作等方面的独到见解。五年,这是一个既不算太长,也不算太短的周期,足以观察到重大的技术突破和商业模式的演变,也能够预见到一些宏观趋势的形成。这本书,仿佛是一张藏宝图,指引着我们穿越迷雾,去发现那些孕育着无限可能的未来之地,让人充满了探索的动力。
评分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时,立刻被它所蕴含的宏大叙事所吸引。《分水岭:看清中国科技和互联网未来五年的趋势》——这本身就传递了一种变革即将发生的信号,预示着我们将迎来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我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中国科技和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动态,尤其是在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地缘政治格局不断变化的大背景下,对于中国科技的未来走向,我有着非常迫切的了解需求。我猜想这本书会从宏观的视角出发,深入剖析当前中国科技领域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对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诸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区块链等关键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及它们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前景。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中国科技企业如何在全球舞台上竞争与合作的策略性思考,以及政策法规对科技发展的影响分析。五年,这个时间跨度,足以让一些新兴技术从概念走向落地,也足以让一些商业模式得到验证和推广。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份关于中国科技和互联网未来的“路线图”,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下,把握未来。
评分我翻阅这本书时,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张颇具艺术感的封面,水流的动态感和科技元素的结合,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传递出一种变革的力量。作为一个对科技发展趋势一直保持着敏感度的读者,我对于中国在科技领域,特别是互联网行业的未来五年走向,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和一些期待。书名中的“分水岭”一词,让我联想到书中可能会对当前技术格局的演变进行深入分析,并预测哪些技术将成为未来的主导力量,哪些商业模式将迎来重塑。我特别希望能从书中了解到,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中国将如何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同时,对于“互联网”这个概念,我期待书中能探讨其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新形态,例如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平台经济的未来监管,以及新兴社交媒体的演变等。五年,这个时间节点,足以让我们看到一些初步的成果和方向性的指引,而这本书,在我看来,就像是一张预先绘制的地图,指引着我们如何理解和应对即将到来的科技浪潮,从而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评分京东品质,值得信赖!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非常不错
评分送货简直太慢慢慢慢,送了6.7天!书还没看,在书架上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质量超差!有什味道很难受!
评分读任何书 都可以是你的分水岭
评分读任何书 都可以是你的分水岭
评分非常棒,京东品质有保障,还比外面便宜很多
评分书不错,正版,速度也快,赞一个,京东就是给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