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经全国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是根据教育部于2014年公布的《职业学校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同时参考制冷设备维修工职业资格标准编写的。本书主要介绍多联机空调原理与选型设计、多联机空调基本结构、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安装、多联机空调故障分析与排除等内容。
前言
单元一多联机空调原理与选型设计1
课题一制冷原理2
一、制冷循环2
二、制冷过程2
三、制冷循环主要部件的作用5
【实例1】冷媒的种类与特性5
【实例2】制冷循环中温度和压力的变化6
课题二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原理及特点8
一、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定义8
二、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9
三、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分类9
四、多联机空调系统的特点10
五、多联机空调系统的控制逻辑11
【实例1】数码多联与变频多联12
【实例2】交流变频与直流变频14
【实例3】格力数码多联机组的工作原理14
【实例4】格力变频多联系列机组的工作原理15
课题三多联机空调系统选型设计16
一、选型设计流程及注意事项16
二、室内机及室外机容量选型18
三、多联机空调系统管道配置20
四、噪声处理26
【实例1】三菱KX4系列多联机功率计算27
【实例2】小天鹅多联机空调系统选型案例30
【实例3】格力R410A冷媒系统配管设计31
【实例4】相同环境下多个噪声源叠加的声压计算33
习题33
单元二多联机空调基本结构37
课题一室外机的结构与功能38
一、室外机的外形图38
二、室外机的结构38
三、室外机基本元器件的功能42
【实例1】室外机命名规则43
【实例2】三菱KX4系列室外机的特点45
【实例3】格力GMV系列室外机的特点45
课题二室内机的类型与结构48
一、室内机的类型48
二、各类型室内机的特点49
三、室内机的结构50
【实例1】室内机命名规则52
【实例2】三菱KX4系列室内机的运转特性54
【实例3】格力多联机室内机的特点55
课题三电气系统简介55
一、电气配线56
二、通信控制56
【实例1】三菱KX4多联机电源线规格63
【实例2】美的制冷管路控制系统64
【实例3】格力直流变频机组控制系统说明64
习题66
单元三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安装69
课题一安装施工准备70
一、工具及仪器准备70
二、施工图样审核71
三、技术交底71
四、作业场地布置71
五、现场勘查与协作72
【实例1】格力多联机空调安装步骤72
【实例2】安装施工主要规范文件73
【实例3】R410A冷媒系统需要的特殊工具73
【实例4】施工审图实例74
课题二室内机安装75
一、安装流程75
二、安装位置及空间要求75
三、安装要点及操作措施76
四、防尘保护77
【实例1】三菱四向嵌顶式(FDTA)室内机的安装操作77
【实例2】风管的安装82
课题三室外机安装84
一、安装流程84
二、安装要点85
三、位置选择85
四、空间要求85
五、安装操作85
【实例1】三菱FDCA140HKXE-N4的安装操作86
【实例2】室外机底座的安装固定操作89
课题四冷凝水管安装90
一、安装流程90
二、安装要点90
三、安装操作91
四、满水试验及排水试验92
【实例1】冷凝水管安装图例93
【实例2】约克冷凝水排水管安装94
【实例3】三菱四向嵌顶式(FDTA)室内机排水配管安装98
课题五冷媒配管安装99
一、安装流程99
二、安装要点100
三、安装操作101
【实例1】Y型分歧管安装110
【实例2】分歧管安装常见错误112
【实例3】三菱KX4系列多联机系统冷媒配管示例114
课题六电气安装117
一、电气安装要点117
二、电源线及断路器选型118
三、安装操作118
【实例1】电器开关盒配电选择122
一、单相电动机电流计算公式122
二、三相电动机电流计算公式122
三、电流确定122
四、电气开关选择123
五、配线选择123
【实例2】三菱KX4系列多联机信号线连接123
【实例3】三菱KX4系列信号线与电源线混线的判定125
课题七冷媒充注126
一、冷媒追加准备126
二、冷媒追加计算126
三、冷媒追加操作126
【实例1】格力GMV系列多联机追加冷媒计算方法127
【实例2】格力GMV系列冷媒追加示例127
课题八调试运转与验收128
一、一般规定128
二、调试运转规范128
三、检验规范129
四、验收规范129
【实例1】约克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调试与验收138
【实例2】志高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调试139
习题140
单元四多联机空调故障分析与排除147
课题一常见故障分析148
一、故障分类148
二、常见故障现象149
三、典型故障现象分析150
【实例1】管道内存留空气导致的故障及排除152
【实例2】冷媒分配器故障及排除153
【实例3】四通阀“串气”失灵故障及排除154
【实例4】室内机蒸发器和室外机冷凝器“内漏”故障及排除154
课题二主要部件故障及维修155
一、压缩机故障及维修155
二、四通阀故障及维修157
三、电子膨胀阀故障与维修159
四、电磁阀故障与维修161
五、压力传感器故障与维修163
六、多联机冷媒回收操作165
【实例1】格力GMV数码压缩机的拆装操作166
【实例2】格力GMV电子膨胀阀的拆装操作168
课题三故障显示及维修处理169
一、故障信息显示169
二、故障处理173
三、机组常规使用维护189
【实例1】格力GMV-Pd140W/Na通信故障维修处理190
【实例2】格力GMV-P120W/HS机组高压保护处理192
习题194
附录198
附录A习题答案198
单元一习题答案198
单元二习题答案200
单元三习题答案200
单元四习题答案203
附录B焓湿图206
附录CR22p-h图207
附录DR407Cp-h图208
附录ER410Ap-h图209
参考文献210
本书是由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机械工业出版社联合组织编写的“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立项教材,是根据教育部于2014年公布的《职业院校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同时参考制冷设备维修工职业资格标准编写的。
本书主要介绍多联机空调原理与选型设计、多联机空调基本结构、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安装、多联机空调故障分析与排除等内容。编写过程中力求体现以下的特色:1.执行新标准。本书依据最新教学标准和课程大纲要求而编写,对接制冷设备维修工职业标准和岗位需求。
2.体现新模式。本书采用理实一体化的编写模式,突出“做中教,做中学”的职业教育特色。
3.在编写过程中吸收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材编写,紧密结合工作岗位,与职业岗位对接;案例选取知名品牌设备的典型产品,来自企业生产实际;将创新理念贯彻到内容选取、教材体例等方面。
本书突出能力方面的培养,在保证理论够用的基础上,侧重应用,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严谨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每一单元教学内容前有内容构架和学习引导,教学内容之后有一定量的习题,每一课题的学习内容按照相关知识、典型实例展开,方便实用。
全书由北京市电气工程学校赵继洪任主编并负责全书的统稿工作。北京森司龙科技有限公司潘敏任副主编,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刘炽辉任主审。北京盛世欣兴格力商贸有限公司中央空调售后服务部吴春潮和张亚洲、山东省日照市机电工程学校刘瑞新、北京市电气工程学校王鹏和曲雪冬参与了本书的编写。在编写本书过程中,编者参阅了国内出版的有关教材和相关企业的资料,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与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我一直对多联机空调系统中的一些“高科技”部件感到好奇,这本书对此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讲解,让我茅塞顿开。特别是在电子膨胀阀(EEV)的章节,我之前只知道它大概是用来控制制冷剂流量的,但这本书深入剖析了它的工作原理,是如何通过接收来自控制系统的信号,精确地调节开度,以适应不同的负荷变化,从而实现最佳的制冷/制热效果和节能运行。它还介绍了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EEV在设计和控制上的细微差别,以及它们可能出现的故障类型和维修方法。这对于我理解多联机系统的智能化控制,以及日后进行更深层次的故障排查,都有着极大的帮助。另外,书中还对变频压缩机的控制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让我明白了变频压缩机是如何通过改变工作频率来精确控制制冷量的,以及其在节能和噪音控制方面的优势。它还介绍了一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比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以及它们在整个控制系统中的作用,让我对整个系统的“感知”和“决策”过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读完这些内容,我感觉自己对多联机空调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不再仅仅是停留在对“身体”的认识层面。
评分本书在讲解多联机空调的制冷剂系统时,可谓是细致入微,让我对这个复杂而关键的环节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之前对制冷剂的了解仅限于“一种气体”,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它的物理特性、在系统中的状态变化(气态、液态),以及不同类型制冷剂(如R410A、R32)的特性和应用。它详细介绍了制冷剂在制冷和制热循环中的流动路径,以及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等部件中的状态转变,并配有清晰的流程图,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制冷剂是如何完成能量转换的。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讲解制冷剂泄漏的诊断和处理时,不仅给出了多种探测方法(如肥皂水法、电子检漏仪),还详细说明了如何根据泄漏点的位置和大小,选择合适的维修方案,以及如何进行制冷剂的回收、抽真空和重新充注。它特别强调了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制冷剂泄漏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书中还提到了制冷剂充注量的计算方法,以及在不同海拔、不同环境温度下,充注量可能需要进行的调整,这些细节对于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书在介绍多联机空调的安装细节和规范方面,可谓是面面俱到,为我解决了很多实际操作中的疑虑。我之前在安装时,最头疼的就是各种接口的连接和密封问题,这本书就对此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指导。它不仅说明了铜管的连接方法,比如胀管、焊接的技巧,还特别强调了焊接时的注意事项,比如要充分排空管路内的空气,避免焊渣进入系统,以及如何进行气密性测试,确保连接处不漏。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讲解制冷剂管路的保温处理时,不仅说明了保温的重要性(防止能量损失和冷凝水产生),还介绍了不同材质的保温管的优缺点,以及如何进行专业的包扎和固定,确保保温效果的持久性。此外,书中还对冷凝水管的安装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包括坡度的要求、排水管的连接方式、以及如何防止堵塞和返水,这些细节对于保证室内环境的干燥和舒适至关重要。它还提到了电源线和通信线缆的布线规范,以及如何保证它们与制冷剂管路的合理间隔,避免信号干扰和安全隐患。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就像经过了一次严格的安装技能培训,对每一个细节都心中有数,能够更加自信地完成安装工作。
评分我一直对多联机空调的控制系统和通信协议感到神秘,这本书的讲解让我豁然开朗。它详细介绍了多联机空调系统中,控制器的作用,包括室内机控制器、室外机控制器以及中央控制器,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实现对整个系统的精确控制。它深入剖析了多联机系统中常用的通信协议,比如RS485、LonWorks等,解释了这些协议是如何保证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设备之间能够顺畅地进行数据交换的。书中还介绍了各种传感器(如温度、压力、湿度传感器)在控制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将环境信息传递给控制器,以便控制器做出相应的调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讲解故障代码的含义和排除方法时,不仅仅是罗列代码,而是结合具体的故障现象,分析控制器是如何检测到问题,并生成相应的故障代码,以及如何根据这些代码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断。它还提到了智能家居集成方面的内容,解释了多联机系统如何通过一些接口与智能家居系统连接,实现远程控制和联动。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对多联机空调的“智慧”有了更深的理解,不再仅仅是机械的运行。
评分这本书在介绍多联机空调的节能运行方面,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我之前一直认为,多联机空调因为其先进的变频技术和灵活的控制,本身就是比较节能的。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即使是再先进的技术,也需要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才能发挥其最大的节能潜力。它详细讲解了影响多联机空调能耗的几个关键因素,比如室内机和室外机的合理匹配、制冷剂充注量的准确性、电子膨脏阀的精确控制、以及房间的密封性和保温性等。它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节能技巧,比如如何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合理设置室内机运行模式和风速,避免过度制冷或制热;如何利用多联机系统的定时开关功能,减少不必要的运行时间;以及如何优化房间的隔热和通风,减少冷热量的散失。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分析室外机安装位置对能耗的影响时,详细阐述了避免阳光直射、保证通风良好对于降低室外机负荷的重要性。它还提到了,如果室内机和室外机的容量不匹配,或者制冷剂充注量过多或过少,都会严重影响系统的运行效率,增加能耗。读完这部分,我不仅对如何更经济地使用空调有了深刻的认识,也能够在安装和维修过程中,主动考虑如何优化系统设计,实现更好的节能效果。
评分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在讲到多联机空调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方面,提供了非常详尽的指导。我之前总觉得空调就是一个“装好就不管”的设备,最多就是清洗一下过滤网。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规范的日常维护对于延长空调寿命、保证最佳运行效果、甚至预防一些昂贵的故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书中从最基础的清洗过滤网、检查排水管,到相对专业的检查制冷剂压力、清洁冷凝器散热翅片,都给出了清晰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它还强调了定期请专业人员进行系统检查的重要性,并列举了一些专业检查的内容,比如检查制冷剂的纯度、连接管路的密封性、电气元件的绝缘性能等。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讲解如何清洁冷凝器时,不仅说明了清洁的重要性(避免散热不良导致效率下降和过热保护),还特别提醒了要使用专用的清洁剂,避免腐蚀翅片,并且在清洁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损坏。它还提到了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如沿海地区、工业区域)的空调,需要更频繁、更彻底的保养。读完这部分,我才真正理解了“三分安装,七分保养”这句话的含义,并且掌握了许多实用的保养技巧,能够自己动手解决一些小问题,也能更好地与专业的维修人员沟通,指出我需要他们关注的重点。
评分我之前对多联机空调的维修一直存在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遇到问题就凭经验或者上网搜索零散的信息,效率不高,而且经常是治标不治本。这本书的维修章节,简直是为我量身打造的。它没有上来就讲各种故障代码,而是先梳理了多联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制冷剂的循环、压缩机的运行、电子膨胀阀的调节等等,让你明白“为什么会坏”。然后,它非常有条理地将常见的故障现象进行了分类,比如制冷效果差、噪音异常、漏水、不启动等,并针对每一种现象,从最简单的可能性(如电源、过滤网)一步步深入到复杂的情况(如制冷剂泄漏、控制板故障、传感器失灵)。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书中提供的诊断流程非常清晰,它不是让你随意猜测,而是告诉你先检查A,如果A没问题再检查B,再检查C,直到定位问题源。而且,对于每一步的检查,都给出了具体的判断依据和操作方法。比如,当遇到制冷效果差时,它会引导你检查进出风温度、压力表读数、电流等关键参数,并告诉你这些参数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应该是多少,一旦出现偏差,可能是什么原因。书中还特别强调了安全操作的重要性,比如在进行制冷剂相关操作时,必须注意压力和温度,避免对设备和人身造成伤害。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只会“试错”的维修工,而是变成了一个能够“诊断”问题的技术人员,大大提高了维修的效率和准确性。
评分这本书在对多联机空调的整体系统设计和选型方面,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导。我之前在选择空调时,往往只关注总的制冷量,而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多联机系统的选型远不止于此。它详细介绍了如何根据房间的实际使用面积、朝向、层高、窗户面积、保温情况以及人员活动密度等因素,来精确计算各个房间所需的制冷量和制热量,并如何将这些需求综合起来,选择最合适的室外机容量和室内机型号、数量。它还详细阐述了室内机和室外机的容量匹配原则,以及过大或过小容量可能带来的弊端,比如过大容量导致频繁启停,能耗增加,舒适度下降;过小容量则无法满足制冷/制热需求。书中还涉及到了管道系统设计,包括制冷剂管路和冷凝水管路的走向、直径选择、保温处理等,以及这些设计如何影响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讲解如何计算风速和风量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和舒适度时,提供了具体的公式和案例。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不仅能安装和维修空调,更能从源头上做好系统的设计,为客户提供更专业、更优化的解决方案。
评分这本书在讲解多联机空调的系统构成时,真是做到了深入浅出,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迅速掌握核心概念。我之前看过的很多资料,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碎片化,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但这本书,它就像一个优秀的老师,循序渐进地介绍了从室外机到室内机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是如何通过制冷剂管路和通信线缆连接起来协同工作的。它详细解释了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装置(如电子膨脏阀)、四通换向阀等关键部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且配有非常直观的图示,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制冷剂在各个环节的状态变化。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电子膨胀阀的讲解,不仅仅是介绍了它的基本作用,还深入分析了它在不同工况下是如何通过精确控制制冷剂流量来保证系统效率和稳定运行的,这对于理解多联机系统的智能化控制非常有帮助。此外,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室内机的类型,如嵌入式、卡式、明装式等,并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让我对如何根据不同的装修风格和空间布局选择合适的室内机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还对多联机系统的通信协议和控制方式进行了讲解,让我明白了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室内外机之间是如何进行信息交互的,为日后的故障排查和系统升级打下了基础。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技师,在我第一次独立承担多联机空调的安装项目时,简直是我的救星。我记得当时客户对安装位置的要求非常苛刻,既要保证室内美观,又要兼顾送风效果和日后维护的便利性,这几个要素的平衡简直让我焦头烂额。翻开书,它并没有直接给出“照着做”的死板方案,而是从设计原理出发,详细阐述了不同户型、不同朝向、不同使用需求下,室内外机安装位置的考量因素,比如日照、噪音、排水、安全性、以及最重要的——气流组织。它不仅仅是教你把机器挂上去,而是引导你去理解为什么这样做才是最科学、最有效的。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实际案例,配以清晰的图示,我看着图,对照着文字,仿佛就置身于那个安装现场,能体会到作者在描述某个细节时,那种反复斟酌、力求精准的用心。例如,关于冷凝水管的坡度问题,它不仅说明了坡度要足够,还具体分析了不同材质管道、不同长度管道可能出现的沉降和堵塞风险,并给出了预埋时的建议。还有外机支架的选型和固定,从材料强度、抗震性能到防腐蚀处理,都做了细致的讲解,让我对承重和安全有了全新的认识。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提到了与建筑结构相关的注意事项,比如墙体承重、防水处理等,这些细节往往容易被忽视,但却对整体安装的质量至关重要。读完关于安装的部分,我感到信心倍增,以前那种“大概差不多就行”的想法彻底被颠覆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严谨、专业的态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