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总裁问道的关键,在于善于制造发问机会并懂得在合适的时机提出正确的问题。
通过提问激励其团队和个人积极进取、紧密合作,发掘富有创意的见解,寻找更高效的问题解决方案。
2.余歌老师通过对191位成功企业家的研究发现:他们成功的关键,在于善于制造发问机会并懂得在合适的时机提出正确的问题,通过提问,他们激励其团队和个人积极进取、紧密合作、发掘富有创意的见解、寻找更高效的问题解决方案。提问是一个高质量的思维交流过程,妥当的提问促使沟通的灵活顺畅,而问题提出的同时却又引起更多具体化的“问题”:
如何提问才能展现管理者的智慧与个人魅力?
如何提问才能获得管理者想要的信息和结果?
如何提问才能协助员工改变固有甚至是错误的认知?
如何提问才能引导员工挑战现状、解放思想?
如何提问才能把握客户需求,影响客户做出购买决策?
企业管理,下命令就够了吗?
出问题,是他一个人的责任吗?
如何向客户提问,以传递激情?
如何向企业员工提问,以树立威望?
如何向企业中层提问,以知人御人?
如何让对方持续说想说的话?
如何向企业高层提问,以制定战略?
如何以提问与他人沟通相处?
……
3.针对以上问题,本书提供了通过观察、倾听与演练,让参与者学习如何能够提出有效、高明的问题,并通过提问营造一种不断学习、持续成长解决问题的工作氛围。不仅提出了诸多具体的提问策略,还结合了中外知名企业家和管理者的实际案例,加上本书作者在培训和教练中搜集的案例,实录了企业家、管理者和他人的对话过程,将情境完整展现在读者面前,形象而生动。随之而来的改正与提高方法,更是具有实际操作的便捷性和具体性。
4.在结构上,本书总共分为三篇。其中第1篇具体阐述管理者如何在企业管理中运用提问,包括他们应该如何看待思考和提问之间的辩证关系、怎样学会提问、如何向员工提问、向客户提问,以及如何向企业中层和高层员工提问。第二篇则将内容转移到管理者的人际交往中,帮助读者学习怎样在社交中利用提问,正确表达自我、聆听他人,以便进行良好的对话沟通。第三篇是家庭人生篇,包括管理者如何利用业余时间向自己提问、向人生提问,如何用提问的方式和家人达成良好沟通、正确相处。
5.本书很多案例来自作者的培训经历和经验,摒弃了目前职场书空洞乏味纯说教的模式,以“提问”“沟通”引入本书的主题和中心思想,与当下的企业管理者一同发现因沟通不畅导致的问题,用了很多实际的案例、模板,是一本关于提问的实战工具书。
内容简介
《管理就是要会提问 99%的管理者把问题问错了》从管理者在日常的企业管理、人际交往、家庭人生中的多种情景入手,以提问的多种技巧和丰富方法为主线,深刻阐释提问策略在管理者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为读者学习和掌握各种提问方法提供了非常好的资源。《管理就是要会提问 99%的管理者把问题问错了》适合企业家、CEO、人力资源管理者、营销人员、企业顾问、咨询师、培训师阅读。
作者简介
余 歌
余歌演说品-牌创始人
“余歌演说频道”创始人
阿里巴巴连续六年演说教练
中国“模块式演说”训练创始人
阿里巴巴网商会客厅特邀嘉宾
世界残奥会冠-军私人演讲教练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演讲教练
多家上市公司总裁私人演讲总教练
从事演讲教育事业长达25年,已在深圳、厦门、杭州、上海等地建立分支机构。学员超过30万人,遍及山东、甘肃、河南、上海、浙江、黑龙江、广西、广东、福建等全国各地和韩国、泰国等国家。服务企业包括阿里巴巴、红星?美凯龙、美图秀秀、北京同仁堂、百度、巴黎春天、李锦记、中国平安、国泰君安证券等。
微信号:liliqi-
新浪微博:@余歌老师
目录
第一篇 管理智慧篇
第1章 像苏格拉底一样思考与提问
01 管理非常累,怎样才能高效 2
02 悠闲与忙碌对立吗 4
03 我能成为别人的“教练”吗 9
04 这么做会更好吗 13
05 失败就算结束吗 16
06 问别人的问题敢拿来问自己吗 19
第2章 做好企业管理,先学会提问
01 管不好企业,也许是你问错了问题 24
02 我为什么这么做,他为什么那样做 29
03 你为什么这么管理企业 32
04 企业管理,下命令就够了吗 36
05 出问题,是他一个人的责任吗 40
第3章 如何向客户提问,才能传递激情
01 他为什么选择你的企业 44
02 营造沟通氛围的5个关键 46
03 激发沟通兴趣,客户的真实需求才能被捕捉 50
04 善于满足客户的心理,提问更高效 53
05 层层递进,引他入局 56
第4章 如何向企业员工提问,才能树立威望
01 他的畅所欲言是为了什么 60
02 他的回答是只针对你吗 63
03 掌握提问分寸的6个技巧 66
04 损害威望的若干提问陷阱 69
05 拉近距离的5个提问策略 71
06 激发激情的5个提问窍门 75
第5章 如何向企业中层提问,才能知人御人
01 业绩增长是客户增加了,还是员工积极了 79
02 遇到争议,该怎么提问 82
03 他的回答令人怀疑时怎么办 84
04 如何让他持续说想说的话 87
05 他为什么相信你,你为什么相信他 91
06 封闭式提问让员工的回答不兜圈子 94
07 聆听时如何鼓励他大胆说 97
第6章 如何通过向企业高层提问制定战略
01 企业战略“关我什么事” 102
02 多次提问,才能挖到战略目标 104
03 注意提问技巧,他到底在说什么 108
04 如何在提问中找到他的价值观 111
05 遇到模糊回答时该怎么办 113
06 他是怎样表述理由的,应如何提问深挖 116
07 他的回答是假设还是推理结果 119
第二篇 人际交往篇
第7章 表达自我,可以先提问
01 引发惊奇的提问:让他对你充满兴趣 124
02 提供选题的提问:一步步展示自己 127
03 拉近距离的提问:赢得情感认同 131
04 主动请教的提问:展现谦虚形象 134
05 给出解释的提问:让别人明白你的坚持 136
第8章 聆听他人,提问题就够了
01 适当提问,保持他说下去的欲望 139
02 表达同情,获得情感链接 143
03 提问具有正面性,不要引起对方反感 145
04 提问具有多义性,为自己留有余地 148
05 听懂弦外之音,适当引导 150
06 如何在提问中获得不同的答案 153
07 在对方的感悟中发现自己 157
第9章 对话沟通,探知彼此最真实的想法
01 单刀直入,探知最深层需求 161
02 刺激性提问,打乱对方预设的情景 164
03 追根溯源,让对方无意间表露核心需求 166
04 分享式提问,制造更多沟通话题 169
05 沟通偏题时以提问从头再来 1712
第三篇 企业家“后院”管理篇
第10章 你擅长向自己提问吗
01 你的成就来源于什么 176
02 如何才能看到事物的本源 179
03 你需要静下来,慢下来 181
04 你最能说服别人的东西是什么 183
第11章 人生需要什么,应达成什么
01 你现在拥有的是你最想要的吗 186
02 别人眼中的你是最真实的你吗 188
03 如果明天就是生命最后一天,你想做什么 191
第12章 如何以提问与家人沟通相处
01 问需求,委婉温馨才能得到最真实的答案 194
02 讨好加激发,让家人更愿意表达 196
03 塑造场景,情景总能催人沟通 198
04 有因必有果,以提问寻找原因 199
05 观察变化,找到打开心门的钥匙 202
《提问的艺术:洞察真相,驱动成长》 在信息爆炸、瞬息万变的现代职场,真正能够引领团队走向成功的管理者,并非那些拥有最多答案的人,而是那些懂得如何提出最恰当问题的人。本书《提问的艺术:洞察真相,驱动成长》正是以此为核心,深入探讨提问的力量,以及如何通过卓越的提问技巧,解锁团队潜能,解决复杂挑战,并最终实现持续的业务增长。 导言:提问——被低估的领导力基石 我们习惯于认为,管理者就是解决问题的专家。然而,许多时候,我们过于急于给出解决方案,反而忽略了问题的本质,或者误解了问题的根源。这种“急于回答”的倾向,不仅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更会阻碍团队成员的主动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书认为,真正的领导力,始于对“提问”的深刻理解和娴熟运用。它不是一种附加技能,而是驱动洞察、激发创新、建立信任、促进学习的基石。 第一部分:理解提问的本质——为何提问如此重要? 1. 提问是连接未知与已知的桥梁: 任何问题的产生,都源于认知的差距。提问,正是为了弥合这种差距。它引导我们从模糊走向清晰,从表象触及本质。通过精准的提问,我们能够收集更全面的信息,发现隐藏的线索,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事态的真实情况。 2. 提问是开启思维的钥匙: 好的问题能够激发深度思考,挑战既有的假设,鼓励批判性思维。它迫使人们超越表面信息,去探究“为什么”、“怎么样”,从而产生新的见解和解决方案。一个能够引发团队热烈讨论和深度思考的问题,其价值往往远超一个现成的答案。 3. 提问是建立信任的催化剂: 当管理者愿意倾听并提出有深度的问题时,是在向团队成员传递“我在乎你的观点”的信号。这种真诚的关注和尊重,能够显著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反之,一味地发出指令或快速评判,则容易让团队成员感到被忽视和不被信任。 4. 提问是驱动成长的引擎: 无论是个体成长还是组织发展,都离不开持续的学习和改进。提问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向他人请教,向自己提问,我们能够不断拓宽视野,发现盲点,并找到改进的方向。 5. 提问是规避风险的“防火墙”: 在做出重大决策前,深入细致的提问能够帮助我们识别潜在的风险和隐患。通过预设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寻求答案,我们可以提前制定应对策略,降低决策失误的可能性。 第二部分:识别无效提问——我们是如何“问错”的? 本书将深入剖析那些看似合理,实则无效的提问方式,以及它们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1. “堵截式”提问: 这种提问方式往往带有强烈的预设答案,目的是为了引导对方说出自己想要的答案,而非真正了解对方的想法。例如,“你是不是觉得这个方案不可行?”。这种提问方式压制了对方的真实想法,容易引起抵触情绪。 2. “暗示式”提问: 类似“堵截式”提问,通过提问的方式暗示某种观点或立场,试图影响对方的判断。例如,“大家都觉得这样不好,你是不是也这么认为?”。 3. “模糊式”提问: 问题过于宽泛、含糊不清,无法让对方准确理解意图,也难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例如,“你觉得怎么样?”。 4. “评判式”提问: 带有批评或指责意味的问题,会立刻让对方感到压力,难以敞开心扉。例如,“为什么你总是犯这样的错误?”。 5. “信息收集式”提问(过度): 过度关注细节,但缺乏对整体情况的把握,或者只停留在收集事实层面,而未深入挖掘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例如,仅仅询问“这个报告有多少页?”,而忽略“这份报告的目的是什么?”。 6. “预设解决方案”提问: 在提问前已经为问题设定了解决方案,使得提问变成了验证自己想法的过程,而非开放式探讨。 第三部分:掌握有效提问的艺术——分类与技巧 本书将系统性地介绍不同场景下有效的提问类型及具体运用技巧: 1. 开放式提问: 鼓励对方提供详细的回答,而非简单的“是”或“否”。 “是什么”提问: 聚焦于事实和情况的描述。例如:“请描述一下你遇到的具体情况。”“这个项目目前的状态是什么?” “为什么”提问: 探究原因、动机和逻辑。例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问题?” “怎么样”提问: 关注过程、方法和可能性。例如:“你打算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你觉得还有哪些可能的改进方法?” “如果…会怎么样”提问: 激发思考,探索潜在的后果和可能性。例如:“如果我们采用这个方案,可能会遇到哪些挑战?” 2. 澄清式提问: 确保对信息的理解准确无误。 “我的理解是……,对吗?” “您能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吗?” “您刚才提到的‘效率提升’,具体是指哪个方面?” 3. 引导式提问(非暗示): 在保持开放性的前提下,将讨论引向更具建设性的方向。 “考虑到目前的情况,你认为我们下一步应该关注什么?” “除了我们已经讨论的这些,还有什么其他重要的因素需要考虑?” 4. 反思式提问: 鼓励自我审视和总结。 “从这次经历中,你学到了什么?” “如果你可以重来一次,你会做出哪些不同的选择?” 5. 挑战式提问: 适度地挑战对方的观点或假设,以促进更深入的思考(需谨慎使用)。 “有没有可能我们忽略了某些重要的信息?” “我们这样做的前提是什么?这个前提一定成立吗?” 第四部分:提问在不同管理场景的应用 1. 绩效辅导与反馈: 通过提问,引导员工认识自身优势与不足,共同制定改进计划,而非直接告知。 “在你看来,这次任务中你做得最棒的地方是什么?” “在哪些方面你觉得自己还有提升的空间?” “为了达到目标,你认为自己需要做出哪些调整?” 2. 问题诊断与决策: 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提问,层层深入,挖掘问题本质。 “这个问题最早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导致这个问题发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我们之前尝试过哪些方法来解决,效果如何?” “在这个决策中,我们最需要考虑的关键点是什么?” 3. 团队协作与沟通: 通过提问,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理解和共识,解决信息不对称。 “对于这个任务,你目前的理解是什么?” “你的想法是什么?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协同工作?” “你认为大家在理解上是否存在偏差?” 4. 创新与头脑风暴: 提出开放性、挑战性问题,激发创意火花。 “如果我们能够打破所有现有规则,你会如何设计这个产品?” “有什么看似不可能,但如果实现就能带来巨大改变的想法?” 5. 冲突解决: 通过提问,引导双方冷静沟通,理解彼此的立场和需求。 “你认为导致这个矛盾的核心原因是什么?” “你希望从这次沟通中获得什么?” “你觉得我们双方在哪些方面可以达成一致?” 第五部分:成为优秀的提问者——心智模式与实践 1. 培养好奇心: 对未知保持开放的心态,愿意去探索和了解。 2. 倾听的艺术: 提问并非只是为了说话,更重要的是认真倾听对方的回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追问。 3. 同理心: 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理解他们的处境和感受,从而提出更贴切的问题。 4. 适时适度: 了解何时提问,以及提问的频率和深度,避免打断或过度审问。 5. 持续练习: 提问能力如同其他技能一样,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来提升。 结语:用提问点亮管理之路 《提问的艺术:洞察真相,驱动成长》并非提供一套僵化的公式,而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它鼓励管理者放下“全知全能”的架势,拥抱“探寻真相”的谦逊。通过掌握提问的艺术,您将能够更有效地识别问题,更深刻地理解团队,更精准地做出决策,并最终带领团队走向更大的成功。这不仅是管理者的核心竞争力,更是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