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小兒髒氣輕靈,易趨康復,與成人相比,易發病,病後又易傳變。小兒為純陽之體,生氣勃勃,雖為病邪所傷,但其機體再生修復能力強,修復也較快。小兒病因單純,多為外感六淫,或內傷飲食,隻要良好護理,密切觀察,粗中有細,用簡單的、物理的、綠色的推拿療法,即可幫助孩子有效緩解癥狀。
腹部推拿可以健脾和胃,益氣養血,通過腹部推拿,強化孩子的後天之本,加強患兒的正氣,尤其是胃氣,是治療疾病的關鍵之處。“正氣存內,邪不可乾”,這就是要固護胃氣的原因。隻有固護胃氣,培育孩子的抵抗力,纔有可能祛邪外齣。
要相信孩子的潛在抵抗力,要努力培養孩子的“正氣”。
內容簡介
《揉小肚肚的學問(彩圖實操版)》是一本針對小兒按摩調理的傢庭保健科普書,重點講解小兒腹部按摩的作用原理和整套治療疾病的手法及相關的穴位;詳細介紹相關疾病,收錄的疾病以脾胃疾病及與脾胃相關的疾病為主,分彆介紹病因病機,腹部相關穴位及相應的套路手法,背部督脈調理手法,注意事項和其他相應的方藥膳食療法。《揉小肚肚的學問(彩圖實操版)》對於小兒疾病的按摩治療給齣瞭具體操作細則,以圖譜的形式生動展示給孩子的父母,簡單易學,使其能夠看圖操作。孩子的父母可通過學習與體會《揉小肚肚的學問(彩圖實操版)》內容,為自己孩子的健康保駕護航。書中介紹的按摩方法簡單易學,臨床療效顯著,很容易被孩子接受。
作者簡介
劉高峰,畢業於北京中醫學院(現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係。曾就職於北京大學首鋼總醫院中醫科,從事中醫針灸推拿工作。在臨床工作中,對腹部推拿研究以及腹部診斷等有獨到認識。曾齣版暢銷圖書《揉肚子的學問》(中國中醫藥齣版社)。現任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傳統中醫腹部診療分會會長。
內頁插圖
目錄
引言 小兒推拿是孩子的第一個保健醫
基礎篇 小兒腹部按摩的作用與原理
中醫說腹部按摩
從現代醫學及解剖角度講腹部按摩
技法篇 小兒腹部按摩手法操作指導
腹部常規手法
胸腹部常用穴位及手法
背部常規手法及常用穴位
其他穴位及手法操作
小兒腹部按摩手法的注意事項
實戰篇 小兒常見疾病的實用調理法
發熱
腹瀉
小兒厭食
小兒遺尿
小兒生長發育不良
小兒暈車
小兒汗癥
小兒腦癱
小兒便秘
小兒積滯
小兒咳嗽
小兒脫肛
小兒貧血
小兒腹痛
小兒嘔吐
小兒尿頻
小兒濕疹
小兒肥胖
兒童多動綜閤徵
抽動穢語綜閤徵
假性近視
前言/序言
小兒推拿是中醫推拿學科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其效果顯著,是廣大勞動人民長期與疾病做鬥爭所積纍的豐富經驗。中西醫理論錶述雖然有一定的區彆,有些人群對中醫理論及其術語持謹慎態度,但中醫治療手段及方法是非常符閤疾病的治療本質的。
小兒疾病在非遺傳基因影響及特殊原因(如生産過程的損傷、極度不良的生長環境等)之外,一般都集中在呼吸係統和消化係統兩方麵。對於呼吸係統疾病來說,腹部推拿操作的重要性可以從現代解剖學角度得到有力的解釋。
呼吸係統疾病多發生於外在感染引起的呼吸係統疾患,通過理璿璣及搓脅肋等局部手法,可以改善局部肋間內外肌的氣血運行,加強自身的抵抗力。而腹部點壓可以通過橫膈膜改變胸腔的容積變化,變相改變肺的運動及肺泡的體容積變化,肺的運動及體容積變化可以帶動支氣管位置改變,而這些器官相應的運動變化可以提高免疫功能,促進疾病恢復能力提升,從而間接促進感染性呼吸係統疾病的恢復。
呼吸係統疾病往往會影響消化係統的功能,感冒、發熱等可以引起食欲下降、惡心、嘔吐、便秘等消化係統癥狀。從中醫角度講,逆嚮治療一直是中醫治病實踐總結的寶貴經驗。我們通過推拿腹部解決惡心、嘔吐、食欲不振、便秘等伴隨癥狀,就能間接治療其呼吸係統疾病。胃氣得復,正氣迴升,大便通暢,感冒、發熱、咳嗽等呼吸係統疾病就能得到解決。
對於消化係統疾病,著重在於脾胃。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推拿腹部可以健脾和胃,益氣養血,提高身體的正氣,強化小兒的後天之本。小兒的正氣,尤其以胃氣為重。固護胃氣可增強抵抗力,正氣存內,邪不可乾。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許多精神性疾病患者的腹部菌群有明顯的共同特徵。美國有醫學權威認為小兒自閉癥、多動癥與腸道菌群有關。糾正腸道菌群或許可以改善癥狀甚至治愈相應疾病。中醫的腹部按摩手法可以改變腸道的溫度,改善蠕動功能,間接改變腸道菌群的生長環境。
近幾年,輸液療法的弊端在逐漸顯現,如發熱的抗感染治療造成的重復感染,免疫力低下,脾胃虛寒,盜汗自汗等,以及不少小兒瘦小,毛發乾枯,睡眠差,脾氣暴躁。在手腳乾燥等心肝火旺、陰常不足的現象下“迴歸自然”,非藥物療法得到越來越多百姓的認可,小兒推拿成為媽媽們的選擇。
看問題當然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小兒推拿不是萬能的,應重視多維結閤治療。要用靈活的思維,中西醫結閤,密切關注患兒體徵,避免不當治療而引發意外。
由於生活閱曆等種種局限,每個人的觀點和看法都有不同之處。如有不足,誠心希望相關中醫人士提齣寶貴建議,以便進一步完善。
劉高峰
2017年4月於北京
《肚腹的智慧:中醫溫和調理的奧秘》 引言:探尋身體的語言,解鎖內在的平衡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忽略瞭身體最古老、最忠實的夥伴——我們的腹部。它不僅僅是容納消化器官的“倉儲”,更是我們生命能量的匯聚之地,是連接身心健康的樞紐。韆百年來,中醫的智慧便深諳此道,將腹部視為“第二顆心髒”,強調對它的溫和照料,是維持生命活力、預防疾病、提升生活品質的關鍵。 本書《肚腹的智慧:中醫溫和調理的奧秘》並非一本簡單的保健指南,而是試圖引導讀者深入理解腹部在人體健康體係中的核心地位,並從中醫的視角齣發,揭示一係列安全、有效、易於實踐的自我調理方法。我們相信,通過學習和運用這些方法,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健康的第一守護者,重新連接身體的內在智慧,擁抱更健康、更充盈的生活。 第一篇:腹部:生命的源泉與健康的羅盤 第一章:腹部,不止於“肚” 腹部的多重身份: 在中醫理論中,腹部並非孤立的存在,它與五髒六腑、四肢百骸緊密相連,是氣血運行、津液代謝、免疫防禦的重要場所。我們將從解剖學的基本認知齣發,結閤中醫經絡學說,深入淺齣地闡述腹部的結構與功能,讓讀者認識到腹部在生命活動中的舉足輕重。 為何關注腹部? 現代醫學已普遍認識到腹部健康的重要性,如腸道菌群失調、腹部肥胖對心血管疾病、代謝綜閤徵的關聯。而中醫則更進一步,將腹部的異常視為身體失衡的早期信號。本書將重點解析腹部為何成為健康問題的“晴雨錶”,以及為何對腹部進行溫和調理能達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積極效果。 腹部的“語言”: 脹氣、疼痛、便秘、腹瀉、腹脹、冷感……這些看似尋常的腹部不適,在中醫看來,都在訴說著身體的“語言”。我們將教會讀者如何傾聽和解讀這些信號,識彆不同腹部不適背後可能隱藏的健康隱患,為後續的調理提供精準的方嚮。 第二章:中醫視角下的腹部健康密碼 髒腑與腹部的聯動: 中醫認為,腹部是脾、胃、肝、膽、腎、大小腸等多個髒腑的集聚之地。這些髒腑的功能狀態,直接反映在腹部的形態、溫度、觸感和反應上。我們將詳細闡述脾胃虛弱、肝氣鬱結、腎陽不足等常見癥候如何在腹部體現,幫助讀者建立起髒腑與腹部的聯係。 經絡在腹部的運行: 腹部是多條重要經絡的交匯處,如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陽膽經以及任脈等。這些經絡的暢通與否,關係到全身氣血的運行和髒腑功能的協調。我們將介紹這些與腹部密切相關的經絡,以及它們在腹部的循行路綫,為理解腹部穴位按摩打下基礎。 氣血津液與腹部平衡: 氣是生命活動的動力,血是生命物質的基礎,津液是身體的“滋養液”。腹部是氣血津液生成、運化和儲存的關鍵區域。腹部不適常常源於氣滯血瘀、脾失健運、水濕內停等。本書將深入探討氣血津液在腹部的運行規律,以及如何通過調理促進其平衡。 第二篇:溫和調理,喚醒腹部生命力 第三章:食飲有節,從“胃”開始的養生之道 “藥食同源”的腹部智慧: 中醫強調“飲食乃安身之本”。對於腹部健康,閤理的飲食是第一道防綫,也是最有效的調理手段。我們將介紹適閤不同體質人群的食療方,以及一些能夠溫和健脾、助消化、理氣的常見食材(如山藥、紅棗、生薑、陳皮等)的妙用。 避開腹部“敵人”: 哪些食物容易損傷脾胃,導緻腹部脹氣、腹瀉?哪些烹飪方式對腹部更友好?我們將分析現代飲食中常見的“腹部殺手”,並提供規避建議。例如,過度生冷、辛辣、油膩的食物,以及加工食品等。 “吃對”比“吃少”更重要: 許多人認為減肥就是要少吃,但對於腹部健康而言,懂得如何“吃對”比單純減少食量更為關鍵。我們將引導讀者理解食物的性味歸經,學會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最能滋養腹部的食物,並掌握正確的進食習慣。 第四章:形體運動,讓腹部“動”起來 八段錦與腹部律動: 八段錦作為一種古老而神奇的養生功法,其中許多動作都巧妙地與腹部運動相結閤,能夠有效促進腹部氣血循環,增強脾胃功能。我們將詳細解析八段錦中與腹部相關的幾個動作,並演示其要領,指導讀者在傢中安全練習。 腹式呼吸的奧秘: 呼吸是生命的基礎,而腹式呼吸則是最能調動腹部深層肌肉、促進膈肌運動、改善內髒功能的呼吸方式。本書將詳細講解腹式呼吸的正確方法,並闡述其對緩解壓力、改善消化、提升免疫力的多重益處。 舒緩的腹部按摩: 除瞭外力運動,輕柔的腹部按摩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溫和調理方式。我們將介紹幾種簡單易學的腹部按摩手法,包括順時針揉腹、逆時針揉腹、推腹等,並強調其在疏通經絡、促進消化、緩解便秘等方麵的神奇效果。我們將強調按摩的力度和頻率,確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五章:情誌調養,心腹相連的深層治愈 “思傷脾”,情誌對腹部的影響: 中醫認為,“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過度或不及都會影響髒腑功能,其中“思慮過度”尤其容易損傷脾胃,導緻腹部不適。我們將探討不良情緒如何影響腹部健康,並提供情緒疏導的方法。 腹部與情緒的“雙嚮溝通”: 就像我們常常說“心裏堵得慌”,腹部的某些不適也可能源於情緒。反之,通過調理腹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不良情緒。我們將介紹一些通過腹部調理來調節情緒的思路和方法。 身心閤一的健康觀: 本章旨在強調身心閤一的健康理念,引導讀者認識到,真正的腹部健康,離不開內心的平和與寜靜。我們將鼓勵讀者通過冥想、正念練習等方式,達到身心和諧的境界。 第六章:起居有常,與自然同頻的養腹之道 規律作息與脾胃同步: 熬夜、不規律的飲食和睡眠,是現代人腹部問題的常見誘因。我們將強調規律作息的重要性,特彆是與脾胃消化吸收最佳時段相匹配的作息安排。 寒熱平衡的穿衣之道: 腹部是陽氣的重要聚集地,尤其容易受寒。不注意腹部保暖,容易導緻腹瀉、痛經等問題。我們將提供關於腹部保暖的實用建議,以及根據季節和天氣選擇閤適的衣物。 順應四時,嗬護腹部: 春夏鞦鼕,自然界有其運行規律,我們的身體也應順應自然。我們將分析不同季節對腹部健康的影響,並提供相應的養護對策。例如,夏季注意防暑祛濕,鼕季注意溫補陽氣。 第三篇:常見腹部問題的中醫辨證與調理 第七章:辨證施治,對癥下藥的智慧 脾胃虛寒: 錶現為腹部冷痛、喜溫喜按、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我們將解析其成因,並提供針對性的食療、按摩及穴位按壓建議。 肝胃不和: 錶現為腹部脹痛、走竄不定、噯氣頻作、情誌抑鬱等。我們將分析其與情誌的關係,並指導讀者如何疏肝理氣、和胃止痛。 濕熱內蘊: 錶現為腹部脹滿、口苦口黏、食欲不振、大便黏滯不爽等。我們將介紹如何清熱利濕,緩解腹部不適。 瘀血內阻: 錶現為腹部刺痛、痛處固定、有包塊、月經不調等。我們將探討活血化瘀的方法,改善腹部循環。 (此處可根據實際情況,列舉更多常見腹部問題,如腹脹、腹瀉、便秘、胃痛、膽囊炎、腸易激綜閤徵等,每種問題都附帶中醫辨證和相應的調理方法,並強調個體差異,鼓勵讀者尋求專業中醫師的診斷。) 第八章:自我療愈的實踐指南 穴位按摩的細節: 在前文提及的基礎上,本書將進一步詳細介紹與腹部健康密切相關的關鍵穴位,如神闕、天樞、中脘、關元、氣海、足三裏等。我們將提供精確的定位方法、按摩手法、力度、頻率和注意事項,確保讀者能夠安全有效地進行自我按摩。 拔罐與艾灸的輔助應用(安全提示): 對於一些頑固的腹部問題,在專業人士指導下,拔罐和艾灸也可以作為輔助療法。我們將簡要介紹這些方法的原理,但會著重強調其使用的風險,並強烈建議在有經驗的中醫師指導下進行。 何為“適度”?如何判斷調理效果? 在進行任何調理時,掌握“適度”原則至關重要。我們將指導讀者如何觀察身體反應,判斷調理是否有效,以及何時需要停止或調整方法。 何時尋求專業幫助: 盡管本書提供瞭豐富的自我調理方法,但我們始終強調,遇到嚴重或持續的腹部不適,務必及時就醫,尋求專業中醫師的診斷和治療。 結語:腹部的內在和諧,身心的整體健康 腹部的智慧,是生命最基礎的智慧。通過《肚腹的智慧:中醫溫和調理的奧秘》,我們希望讀者不僅能掌握一套切實可行的自我保健方法,更能建立起一種全新的健康觀念——關注身體的細微信號,尊重身體的內在規律,用最溫和、最自然的方式,喚醒腹部潛藏的生命力,從而實現身心的整體和諧與健康。願每一位讀者,都能在這趟探索腹部智慧的旅程中,收獲健康,擁抱豐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