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大曝光:惡意軟件和Rootkit安全(原書第2版)

黑客大曝光:惡意軟件和Rootkit安全(原書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剋裏斯托弗 C.埃裏森(Christopher C. Elisan)邁剋爾· 著,姚軍等 譯
圖書標籤:
  • 惡意軟件
  • Rootkit
  • 安全
  • 黑客
  • 網絡安全
  • 漏洞
  • 防禦
  • 計算機安全
  • 信息安全
  • 病毒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580546
版次:2
商品編碼:12215715
品牌:機工齣版
包裝:平裝
叢書名: 網絡空間安全技術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73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提供瞭經過證明的預防技術,用現實世界的案例研究和實例揭示瞭黑客們是如何使用很容易得到的工具滲透和劫持係統的。本書詳細介紹瞭新的入侵檢測、防火牆、蜜罐、防病毒、防Rootkit以及防間諜軟件技術。

作者簡介

作 者 簡 介Christopher C. ElisanChristopher C. Elisan是安全行業的老兵,20世紀90年代從學校畢業時就投身於這一職業。他是經驗豐富的逆嚮工程和惡意軟件研究人員。從DOS時代到現在,他見證瞭日益復雜精密的惡意軟件開發。他目前是EMS安全分布——RSA的首席惡意軟件科學傢和惡意軟件情報團隊高級經理。
Elisan是Trend Micro的TrendLabs實驗室的先驅之一,在那裏他以惡意軟件逆嚮工程人員的身份開始瞭職業生涯。在TrendLabs,他曾經擔任過多個技術和管理職位。離開Trend Micro之後,Elisan加入F-Secure,建立瞭F-Secure的亞洲研發中心,並擔任多個項目的領軍人物,包括漏洞發現、Web安全和移動安全。之後他加入瞭Damballa公司,擔任高級威脅分析師,專門負責惡意軟件研究。Elisan擁有計算機工程學士學位,並通過瞭如下行業認證:認證道德黑客、微軟認證係統工程師、微軟認證係統管理員、微軟認證專傢和認證敏捷專傢。
Elisan是惡意軟件、數字欺詐和網絡犯罪主題專傢之一。他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瞭不同的執法機構,並為領先的行業和主流齣版物提供關於惡意軟件、僵屍網絡和高級持續性威脅的專業意見,包括《今日美國》《舊金山紀事報》《SC雜誌》《信息周刊》《福剋斯商業》和《Dark reading》。他還經常在全球的安全會議上發錶演講,包括RSA大會、SecTor、HackerHalted、TkaeDownCon、Toorcon、(ISC)2安全會議、Rootcon和B-Sides。他還是《Malware,Rootkits &Botnets;:A Beginner’s Guide》(McGraw-Hill於2012年齣版)一書的作者。
在不解剖或者討論惡意軟件時,Christopher將時間花在和孩子們打籃球和遊戲上。他和傢人還喜歡觀看亞特蘭大老鷹隊擊敗對手的比賽。如果時間允許,他會在亞特蘭大當地的搖滾樂隊擔任歌手/吉他手,繼續自己的搖滾明星夢。
你可以通過推薦@Tophs關注他。
Michael DavisMichael Davis是Savid Technologies公司的CEO,該公司是一傢全國性的技術和安全谘詢公司。由於Michael將snort、ngrep、dsniff和honeyd這樣的安全工具移植到Windows平颱,因此他在開源軟件安全界聲名卓著。作為Honeynet項目成員,他為基於Windows的honeynet(蜜罐)開發瞭數據和網絡控製機製。Michael還是sebek for Windows的開發者,這是一種基於內核的honeynet數據收集和監控工具。Michael曾經在領先的防病毒保護和漏洞管理企業——McAfee公司擔任全球威脅高級經理,領導一個研究機密審查和尖端安全的團隊。在McAfee工作之前,Michael曾在Foundstone工作過。
Sean Bodmer,CISSP,CEHSean Bodmer是Savid Corporation公司的政府項目主管。Sean是一位活躍的honeynet研究人員,精於分析惡意軟件和攻擊者的特徵、模式和行為。為引人注目的是,他花費瞭多年的時間來領導高級入侵檢測係統(honeynet)的運作和分析,這一係統能夠捕捉和分析入侵者及其工具的動機和目的,從而生成對進一步保護用戶網絡有價值的信息。在過去的10年中,Sean已經為華盛頓特區的多個聯邦政府機構和私人公司負責過各種係統安全工程。Sean在全美國的業界會議,如DEFCON、PhreakNIC、DC3、NW3C、 Carnegie Mellon CERT和Pentagon安全論壇上發錶過演講,主題包括對攻擊特徵和攻擊者的剖析,這些剖析能夠幫助識彆網絡攻擊的真正動機和意圖。
Aaron LeMasters,CISSP,GCIH,CSTPAaron LeMasters(喬治·華盛頓大學理科碩士)是一位精通計算機取證、惡意軟件分析和漏洞研究的安全研究人員。他在職業生涯的頭5年用在保護不設防的國防部網絡上,現在他是Raytheon SI的高級軟件工程師。Aaron樂於在大的安全會議(如Black Hat)和較小的區域黑客會議(如Outerzone)上分享研究成果。他更願意關注與Windows內部構件、係統完整性、逆嚮工程和惡意軟件分析相關的高級研究和開發問題。他是一位熱心的原型構造者,很喜歡開發增強其研究趣味性的工具。在業餘時間,Aaron喜歡打籃球、畫素描、擺弄他的Epiphone Les Paul電吉他,以及和妻子一起去紐約旅行。
貢獻者Jason LordJason Lord目前是d3 Services的COO,該公司是提供網絡安全解決方案的顧問公司。Jason在過去14年中都活躍於信息安全領域,主要關注計算機取證、事故響應、企業安全、滲透測試和惡意代碼分析。在這段時間裏,Jason應對過全球數百個計算機取證和事故響應案例。他還是高技術犯罪調查學會(HTCIA)、InfraGard和國際係統安全學會(ISSA)的活躍成員。
技術編輯Jong PurisimaJong Purisima從1995年第壹次分析惡意軟件起就從事威脅和惡意軟件研究工作。從職業上說,他是從加入Trend Micro的病毒醫生團隊開始與計算機行業的親密接觸的,在該團隊中,他分析惡意軟件以生成檢測、補救措施和麵嚮客戶的惡意軟件報告。從那時起,他主要從事安全實驗室的運營工作,特彆是技術産品管理,為Trend Micro、Webroot、GFI-Sunbelt、Cisco和Malwarebytes等公司提供以威脅為中心的安全解決方案。
閑暇之餘,Jong忙於業餘手工製作和木匠活,喜歡徒步和自駕遊,與傢人在“歡迎來到……”的標語下閤影。

目錄

目  錄
對本書第1版的贊譽
推薦序
譯者序
作者簡介
前言
緻謝
第一部分 惡意軟件
第1章 惡意軟件傳播 5
1.1 惡意軟件仍是王者 5
1.2 惡意軟件的傳播現狀 5
1.3 為什麼他們想要你的工作站 6
1.4 難以發現的意圖 6
1.5 這是樁生意 7
1.6 惡意軟件傳播的主要技術 7
1.6.1 社會工程 8
1.6.2 文件執行 9
1.7 現代惡意軟件的傳播技術 12
1.7.1 StormWorm 13
1.7.2 變形 14
1.7.3 混淆 16
1.7.4 動態域名服務 18
1.7.5 Fast Flux 19
1.8 惡意軟件傳播注入方嚮 20
1.8.1 電子郵件 20
1.8.2 惡意網站 23
1.8.3 網絡仿冒 25
1.8.4 對等網絡(P2P) 28
1.8.5 蠕蟲 31
1.9 小結 32
第2章 惡意軟件功能 33
2.1 惡意軟件安裝後會做什麼 33
2.1.1 彈齣窗口 33
2.1.2 搜索引擎重定嚮 36
2.1.3 數據盜竊 43
2.1.4 點擊欺詐 45
2.1.5 身份盜竊 46
2.1.6 擊鍵記錄 49
2.1.7 惡意軟件的錶現 53
2.2 識彆安裝的惡意軟件 55
2.2.1 典型安裝位置 55
2.2.2 在本地磁盤上安裝 56
2.2.3 修改時間戳 56
2.2.4 感染進程 57
2.2.5 禁用服務 57
2.2.6 修改Windows注冊錶 58
2.3 小結 58
第二部分 Rootkit
第3章 用戶模式Rootkit 62
3.1 Rootkit 63
3.1.1 時間軸 64
3.1.2 Rootkit的主要特徵 64
3.1.3 Rootkit的類型 66
3.2 用戶模式Rootkit 67
3.2.1 什麼是用戶模式Rootkit 67
3.2.2 後颱技術 68
3.2.3 注入技術 71
3.2.4 鈎子技術 79
3.3 用戶模式Rootkit實例 81
3.4 小結 87
第4章 內核模式Rootkit 88
4.1 底層:x86體係結構基礎 89
4.1.1 指令集體係結構和操作係統 89
4.1.2 保護層次 89
4.1.3 跨越層次 90
4.1.4 內核模式:數字化的西部蠻荒 91
4.2 目標:Windows內核組件 92
4.2.1 Win32子係統 92
4.2.2 這些API究竟是什麼 93
4.2.3 守門人:NTDLL.DLL 93
4.2.4 委員會功能:Windows Executive(NTOSKRNL.EXE) 94
4.2.5 Windows內核(NTOSKRNL.EXE) 94
4.2.6 設備驅動程序 94
4.2.7 Windows硬件抽象層(HAL) 95
4.3 內核驅動程序概念 95
4.3.1 內核模式驅動程序體係結構 96
4.3.2 整體解剖:框架驅動程序 97
4.3.3 WDF、KMDF和UMDF 98
4.4 內核模式Rootkit 99
4.4.1 內核模式Rootkit簡介 99
4.4.2 內核模式Rootkit所麵對的挑戰 99
4.4.3 方法和技術 101
4.5 內核模式Rootkit實例 119
4.5.1 Clandestiny創建的Klog 119
4.5.2 Aphex創建的AFX 122
4.5.3 Jamie Butler、Peter Silberman和 C.H.A.O.S創建的FU和FUTo 124
4.5.4 Sherri Sparks 和 Jamie Butler創建的Shadow Walker 125
4.5.5 He4 Team創建的He4Hook 127
4.5.6 Honeynet項目創建的Sebek 130
4.6 小結 131
第5章 虛擬Rootkit 133
5.1 虛擬機技術概述 133
5.1.1 虛擬機類型 134
5.1.2 係統管理程序 135
5.1.3 虛擬化策略 136
5.1.4 虛擬內存管理 137
5.1.5 虛擬機隔離 137
5.2 虛擬機Rootkit技術 137
5.2.1 矩陣裏的Rootkit:我們是怎麼到這裏的 138
5.2.2 什麼是虛擬Rootkit 138
5.2.3 虛擬Rootkit的類型 139
5.2.4 檢測虛擬環境 140
5.2.5 脫離虛擬環境 146
5.2.6 劫持係統管理程序 147
5.3 虛擬Rootkit實例 148
5.4 小結 153
第6章 Rootkit的未來 155
6.1 復雜性和隱蔽性的改進 156
6.2 定製的Rootkit 161
6.3 數字簽名的Rootkit 162
6.4 小結 162
第三部分 預防技術
第7章 防病毒 167
7.1 現在和以後:防病毒技術的革新 167
7.2 病毒全景 168
7.2.1 病毒的定義 168
7.2.2 分類 169
7.2.3 簡單病毒 170
7.2.4 復雜病毒 172
7.3 防病毒——核心特性和技術 173
7.3.1 手工或者“按需”掃描 174
7.3.2 實時或者“訪問時”掃描 174
7.3.3 基於特徵碼的檢測 175
7.3.4 基於異常/啓發式檢測 176
7.4 對防病毒技術的作用的評論 177
7.4.1 防病毒技術擅長的方麵 177
7.4.2 防病毒業界的領先者 177
7.4.3 防病毒的難題 177
7.5 防病毒業界的未來 179
7.6 小結和對策 180
第8章 主機保護係統 182
8.1 個人防火牆功能 182
8.2 彈齣窗口攔截程序 184
8.2.1 Chrome 185
8.2.2 Firefox 186
8.2.3 Microsoft Edge 187
8.2.4 Safari 187
8.2.5 一般的彈齣式窗口攔截程序代碼實例 187
8.3 小結 190
第9章 基於主機的入侵預防 191
9.1 HIPS體係結構 191
9.2 超過入侵檢測的增長 193
9.3 行為與特徵碼 194
9.3.1 基於行為的係統 195
9.3.2 基於特徵碼的係統 196
9.4 反檢測躲避技術 196
9.5 如何檢測意圖 200
9.6 HIPS和安全的未來 201
9.7 小結 202
第10章 Rootkit檢測 203
10.1 Rootkit作者的悖論 203
10.2 Rootkit檢測簡史 204
10.3 檢測方法詳解 207
10.3.1 係統服務描述符錶鈎子 207
10.3.2 IRP鈎子

前言/序言

前  言感謝你選擇本書的第2版。從本書第1版齣版以來,安全領域發生瞭許多變化,本版將反映這些變化和更新,但是會保留第1版中信息的曆史相關性為代價。在第1版的基礎上,我們介紹攻擊者所使用技術的改進和變化,以及安全研究人員如何改變,以對抗如今新型惡意軟件技術和方法論。
遵循第1版的精神,我們將焦點放在對抗惡意軟件威脅中有效和無效的防護手段。正如第1版中所強調的,不管你是傢庭用戶還是全球百強企業安全團隊的一員,對惡意軟件保持警惕都會給你帶來迴報——從個人和職業上都是如此。
導航本書中,每種攻擊技術都用如下的方法突齣顯示:
這是攻擊圖標這個圖標錶示某種惡意軟件類型和方法,便於識彆。書中對每種攻擊都提齣瞭實用、恰當並且實際測試過的解決方案。
這是對策圖標在這裏介紹修復問題和將攻擊者拒之門外的方法。
特彆注意代碼列錶中加粗顯示的用戶輸入。
每種攻擊都帶有一個更新過的危險等級,這個等級的確定是根據作者的經驗以下3部分因素得齣的:
流行性對活動目標使用該攻擊方法的頻率,1錶示使用最少,10錶示使用最廣泛簡單性執行該攻擊所需要的技能,1錶示需要熟練的安全編程人員,10錶示隻要很少甚至不需要技能影響成功執行該種攻擊可能産生的危害,1錶示泄露目標的普通信息,10錶示入侵超級用戶賬戶或者等價的情況危險等級上麵三個值平均後給齣的總體危險等級緻  謝我要感謝Wendy Rinaldi和Meghan Manfre的信任,沒有他們的耐心和支持,本書就不可能成為今天的樣子。說到耐心,我要真誠地感謝LeeAnn Pickrell齣色的編輯工作,以及對我總在變化和難以預測的工作和差旅安排的耐心和寬容。
非常感謝Lance James在百忙之中抽齣時間為本書作序,感謝Jong Purisima使本書的技術內容保持在業界前沿。
特彆要感謝我的閤著者們。正是你們的專業知識、時間和天賦使本書成為安全行業的重要資産。
——Christopher C. Elisan
《黑客大曝光:惡意軟件和Rootkit安全(原書第2版)》是一本麵嚮網絡安全專業人士、係統管理員、滲透測試人員以及對惡意軟件和Rootkit底層技術感興趣的開發人員的深度技術指南。本書旨在揭示現代惡意軟件和Rootkit的工作原理,並提供相應的防禦和檢測策略。 本書並非一本入門級的安全教程,它假設讀者已經具備一定的計算機科學基礎、操作係統原理知識,以及對網絡協議和基本安全概念的理解。 讀者在閱讀本書前,無需是專業的安全研究員,但對編程(尤其是C/C++)、匯編語言以及低級係統編程有一定的瞭解將極大地幫助理解本書中的技術細節。 本書的核心內容集中在惡意軟件和Rootkit的“幕後”運作機製。 它不會停留在錶麵上的“病毒是如何感染”這類泛泛而談的介紹,而是深入到惡意軟件如何繞過現有的安全措施,如何隱藏自身,以及如何實現其破壞或竊取數據的目標。 第一部分:惡意軟件的隱匿技術 在這一部分,本書將詳細剖析惡意軟件為瞭逃避檢測而使用的各種技術。 內存駐留與進程注入: 惡意軟件經常需要駐留在內存中以保持活動並執行其功能。本書將探討多種將惡意代碼注入到閤法進程的方法,如DLL注入、綫程注入、APC注入等,並分析這些技術如何利用操作係統提供的API來實現。理解這些技術對於檢測隱藏在正常進程中的惡意活動至關重要。 鈎子技術: 鈎子(Hooks)是惡意軟件用來攔截和修改係統調用、消息隊列或特定函數的強大工具。本書將深入講解不同的鈎子類型,包括用戶模式鈎子和內核模式鈎子,並分析它們如何被濫用以攔截用戶輸入、修改網絡流量,甚至篡改係統行為。 反調試與反虛擬機技術: 為瞭阻止安全研究人員對其進行分析,惡意軟件常常會集成反調試和反虛擬機(VM)的技術。本書將詳述這些技術的工作原理,例如通過檢測調試器存在的痕跡、特殊的CPU指令、或虛擬機特有的環境參數,來識彆和規避分析環境。 代碼混淆與加密: 提高逆嚮工程的難度是惡意軟件作者的常見目標。本書將探討各種代碼混淆技術,例如字符串加密、指令替換、控製流混淆等,以及如何使用加密算法來保護惡意載荷,使其在落地前不被檢測。 第二部分:Rootkit的深度隱藏 Rootkit是惡意軟件中更為高級和隱蔽的一類,其主要目的是在係統中建立持久的訪問並隱藏自身。本書將花大量篇幅來揭示Rootkit的工作原理。 用戶模式Rootkit: 這類Rootkit在用戶空間的閤法進程中運行,通過鈎子和API函數劫持等手段來隱藏文件、進程、網絡連接等信息。本書將詳細解析用戶模式Rootkit的實現細節,以及它們如何操縱用戶空間的數據結構來達到隱藏的目的。 內核模式Rootkit: 這是Rootkit中最具威脅性的形式,它們運行在操作係統內核層麵,擁有對係統最底層的控製權。本書將深入探討以下幾個關鍵方麵: 驅動程序(Driver)的加載與隱藏: 內核模式Rootkit通常以驅動程序的形式存在。本書將分析驅動程序的加載過程,以及Rootkit如何通過修改內核數據結構(如`DriverObject`)來隱藏其驅動程序,使其在設備管理器或命令行工具中不可見。 進程與綫程的隱藏: 內核模式Rootkit能夠直接修改內核中的進程列錶(如`EPROCESS`結構)或綫程列錶,從而實現進程和綫程的徹底隱藏,使其無法被正常的進程管理工具檢測到。本書將詳細講解如何修改這些關鍵數據結構。 文件係統與注冊錶的隱藏: Rootkit能夠通過劫持文件係統驅動程序的I/O請求包(IRP),或直接修改內核中的文件係統緩存,來隱藏特定的文件或注冊錶項。本書將深入剖析這些技術。 網絡連接的隱藏: 類似於文件係統的隱藏,Rootkit可以通過HOOK網絡協議棧的函數,或修改網絡相關的內核數據結構,來隱藏其建立的網絡連接,使其在網絡監控工具中消失。 Bootkit: 本書還會觸及Bootkit的概念,這類Rootkit感染引導扇區或主引導記錄(MBR),在操作係統加載之前就獲得控製權,從而實現最底層的隱藏和持久性。 第三部分:檢測與防禦策略 理解瞭惡意軟件和Rootkit的工作原理後,本書將重點介紹如何有效地檢測和防禦它們。 靜態分析技術: 文件分析: 使用PE解析器、字符串提取工具、反匯編器(如IDA Pro、Ghidra)等來分析惡意軟件的靜態特徵。 簽名檢測與行為分析的局限性: 討論傳統基於簽名的檢測方法在麵對變種和多態惡意軟件時的不足,以及行為分析的原理和挑戰。 動態分析技術: 沙箱(Sandbox)環境: 介紹如何搭建和使用沙箱來安全地運行和觀察惡意軟件的行為。 內存取證: 使用專業的內存分析工具(如Volatility)來檢查內存中的異常,尋找隱藏的進程、DLL、網絡連接等。 API監控與鈎子檢測: 講解如何使用API監控工具來觀察惡意軟件對係統API的調用,以及如何檢測惡意注入或Hook。 內核層麵的檢測: 內核模塊掃描: 編寫工具來掃描內核空間,查找異常的驅動程序或模塊。 係統調用錶(SDT)檢查: 檢測內核模式Rootkit是否篡改瞭係統調用錶。 關鍵內核數據結構審計: 檢查`EPROCESS`、`DriverObject`等關鍵內核數據結構的完整性。 防禦策略: 最小權限原則: 強調為用戶和應用程序分配最小必要權限的重要性。 係統加固: 詳細介紹各種係統加固技術,包括禁用不必要的服務、配置防火牆、使用安全審計等。 軟件更新與補丁管理: 強調及時更新操作係統和應用程序以修復已知漏洞。 安全意識培訓: 盡管本書側重技術,但也會提及用戶安全意識在防禦社會工程學攻擊中的作用。 端點檢測與響應(EDR)解決方案: 介紹現代EDR解決方案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們如何結閤多種技術來提供更強大的檢測和響應能力。 本書的特色: 技術深度: 本書不迴避復雜的底層技術細節,旨在讓讀者真正理解惡意軟件和Rootkit是如何工作的。 實操性: 書中會包含大量的代碼示例、僞代碼和對實際工具使用的指導,幫助讀者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 前沿性: 盡管是第二版,但本書關注的是多年來一直有效且現代的惡意軟件技術,以及針對這些技術的通用檢測和防禦方法。 思維啓發: 通過深入剖析攻擊者的思維和技術,幫助讀者形成更全麵、更深入的安全防護理念。 閱讀本書的讀者將能夠: 識彆和理解 各種常見的惡意軟件傢族和Rootkit的攻擊技術。 分析 惡意軟件的內存駐留、進程注入、鈎子等隱藏技術。 深入理解 內核模式Rootkit如何操縱操作係統內核數據結構以實現隱藏和持久性。 掌握 使用靜態和動態分析技術來檢測和分析惡意軟件。 學習 如何通過內核層麵的審計來發現Rootkit。 構建 更有效的防禦策略,以應對復雜的惡意軟件威脅。 總而言之,《黑客大曝光:惡意軟件和Rootkit安全(原書第2版)》是一本嚴謹、深入的技術參考書籍,它為讀者提供瞭一扇通往理解和對抗高級網絡威脅的窗口。本書適閤那些希望深入瞭解惡意軟件本質,並提升自身在網絡安全領域專業技能的讀者。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有力,黑色的背景搭配白色的書名,給人一種專業而神秘的感覺。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瞭解到這本書的,當時我對網絡安全這個領域産生瞭濃厚的興趣,但又苦於沒有入門的途徑。在朋友的推薦下,我看到瞭這本書,立刻被它的標題所吸引。我一直對“黑客”這個詞充滿瞭好奇,也對他們是如何做到“曝光”和“惡意”産生遐想。這本書的原版我還沒有讀過,但“第2版”的字樣讓我覺得它一定是經過瞭市場的檢驗,並且內容也一定是經過瞭更新和迭代的,這讓我更加期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深入瞭解惡意軟件的世界,比如病毒、蠕蟲、木馬等等,瞭解它們的傳播途徑、攻擊原理以及危害。同時,我也對“Rootkit”這個概念感到非常好奇,它聽起來就像是隱藏在係統深處的幽靈,能夠完全掌控一颱計算機,這讓我既感到驚嘆又有些不安。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我揭示Rootkit的神秘麵紗,讓我明白它們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纔能有效地防禦它們。我相信,通過閱讀這本書,我能夠對網絡安全有一個更全麵的認識,也能夠為我未來的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分

我最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讓我對網絡安全有一個初步認識的書籍,而《黑客大曝光:惡意軟件和Rootkit安全(原書第2版)》這個書名正好引起瞭我的興趣。我承認,我對於“黑客”這個概念一直抱有一種復雜的情感,既好奇又有些畏懼,總覺得他們是掌握著不為人知的秘密力量的人。我對“惡意軟件”這個詞也並不陌生,像是病毒、木馬之類的,但總覺得它們隻是冰山一角。我特彆想瞭解的是,究竟是什麼讓這些軟件變得“惡意”,它們是如何設計齣來的,又有哪些不同的形式?而“Rootkit”這個詞對我來說則更加陌生,聽起來就有一種“隱藏的、深入的”感覺,我非常好奇它究竟是什麼,它到底能做什麼?它是不是比一般的病毒更加難以發現和清除?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用一種相對容易理解的方式,來介紹這些概念。我不想一開始就被大量的技術術語淹沒,而是希望能夠循序漸進地學習。我希望它能讓我明白,為什麼我們需要關注這些“黑客”的活動,以及我們普通人應該如何去防範這些潛在的威脅。

評分

我對計算機安全領域的興趣由來已久,但一直沒有找到一本真正能讓我入門的書。這次偶然看到瞭《黑客大曝光:惡意軟件和Rootkit安全(原書第2版)》,這個書名立刻抓住瞭我的眼球。我一直對“黑客”這個群體感到著迷,他們仿佛掌握著數字世界的密碼,能夠洞悉係統的深層運作。而“惡意軟件”和“Rootkit”這兩個詞,更是直擊我想要瞭解的核心。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惡意軟件的廬山真麵目,不僅僅是它們的名字,更重要的是它們背後的邏輯,例如,一個病毒是如何編寫齣來的?它又是如何利用係統漏洞進行傳播的?更讓我好奇的是“Rootkit”的部分,它聽起來就像是潛伏在係統最深處的幽靈,能夠隱藏自己的存在,並且擁有極高的權限。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瞭解到Rootkit的不同類型,它們是如何工作的,以及為什麼它們如此難以被發現和清除。我渴望能夠通過這本書,學習到一些關於Rootkit的檢測和防禦方法,讓我能夠更好地保護自己的計算機免受此類威脅的侵害。

評分

我之所以選擇這本書,完全是因為我對信息安全這個領域一直懷有強烈的求知欲。特彆是“黑客”這個詞,它總是讓人聯想到那些在數字世界裏遊刃有餘的高手,他們的技術和思維方式總是充滿瞭魅力。而“惡意軟件”和“Rootkit”更是我想要深入瞭解的重點。我曾經聽說過一些關於病毒攻擊和數據泄露的事件,但總是停留在錶麵的瞭解,無法觸及深層的原因和技術細節。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本“安全百科全書”,能夠為我係統地講解各種惡意軟件的分類、特點、傳播方式以及危害。比如,勒索軟件是如何加密用戶文件並索要贖金的?釣魚郵件又是如何誘騙用戶泄露敏感信息的?更讓我著迷的是“Rootkit”,它聽起來就像是某種隱藏的“特權訪問”工具,能夠讓攻擊者在不被察覺的情況下完全控製受害者係統。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詳細解析Rootkit的工作原理,包括它的不同類型(用戶模式Rootkit、內核模式Rootkit),以及它們是如何繞過傳統的安全檢測機製的。此外,我也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Rootkit檢測和清除的實用技術,這對於我保護自己的數字資産至關重要。

評分

老實說,我買這本書的時候,腦子裏其實是抱著一種“看熱鬧”的心態。畢竟“黑客”這個詞本身就帶著一股子傳奇色彩,總覺得裏麵會充斥著各種驚心動魄的破解故事,或者是一些高深莫測的黑客技術秘籍。我平時對電腦技術算是有那麼點兒瞭解,但絕對算不上是專業人士,更彆提是那種能寫代碼、能滲透係統的大牛瞭。所以,我特彆期待這本書能夠以一種比較接地氣的方式,來講解那些聽起來很嚇人的“惡意軟件”和“Rootkit”。我希望它不會一開始就拋齣一堆我看不懂的代碼和專業術語,而是能從最基本的地方開始,比如,一個簡單的病毒是怎麼形成的?它又是怎麼悄悄地潛入我的電腦,然後搞破壞的?還有那個叫“Rootkit”的東西,聽起來就很厲害,我猜它一定比普通的病毒更難纏。我希望能瞭解它究竟是什麼,它是怎麼藏在電腦裏不被發現的,以及那些高手是如何對付它的。我甚至幻想這本書裏會不會有一些實際案例分析,讓我能更直觀地感受到黑客攻擊的威脅,以及安全防護的重要性。畢竟,瞭解敵人纔能更好地保護自己嘛。

評分

價格便宜,送貨快,性價比高……

評分

質量很好,送貨很快

評分

很好,趁活動時候買的,京東服務很好!

評分

價格便宜,送貨快,性價比高……

評分

質量很好,送貨很快

評分

非常專業的書籍,準備好好看看

評分

不錯的書,學到瞭很多知識

評分

這本書不錯,買來學習學習,對手頭工作有幫助,後麵還會對其他工作有幫助的。很好的一本書。

評分

挺好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