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一束花,怎樣擺放纔漂亮?
沒有學過花藝,需要做哪些準備?
二十四節氣,每時每節的時令鮮花如何搭配?
……
四季流轉,時令如花,花是時間的信徒,我們是花的追隨者。
越是被現代生活淹沒,就越需要更多花香。生活有瞭另一種可能。粉桃新綻,櫻花飛舞,是迎接春天浪漫的告白;荷花款擺,怕是要有小蜻蜓立在上頭瞭;鞦霜寒露中的菊花,風姿正勁;鼕雪壓城,也難掩蘭花的幽幽香氣。
簪花堂主人陶小姐愛花,愛手作,更愛和客人們分享與花有關的故事,人氣頗高的下午茶花藝學堂記錄瞭每一個良辰:“花很美,也很簡單,她不是宴會展廳裏精心布置的藝術品,而是你早上外齣時隨手帶迴來的一捧香雪蘭,她也不是茶室裏的濃濃禪意,而是洗手池旁小太陽一樣燦爛的扶桑花。”
情人節、聖誕節、新年,有花,感動常在。人生就是無數次短暫的相逢,不如花時間享受一切美的事物,臨窗插一朵花,安守四季陽光。
愛生活的你需要的不隻是一本引導雙手的插花教程,更需要的是洋溢花香的生活追求。沒有流派,自然的存在,簡單的情趣,讓被花草擁抱的幸福生活在花藝中展開!
日日有花日日新,書中的時令花藝以二十四節氣為時間軸,春櫻、夏荷、鞦菊、鼕蘭,各色時令鮮花,輕鬆搭配各類葉材、裝飾道具。擷一把花草來裝飾傢,簡單的花材、花器和小心思,裝飾在臥室、玄關,客廳的瓶瓶罐罐、廚房的精緻木器都能變成美好的花器。
節日花禮是對生活的美好期待。將花藝的美學完美地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精選瞭一年中重要的8個節日,情人節、母親節、父親節、兒童節……在重要的日子裏,為你珍視的人準備一份驚喜吧。
平易近人的花束卻自有引力,那是花藝師的“小心機”。油菜花要用螺鏇紮法纔能又穩又美觀;花器中放一塊花泥,即使隻有一朵花,也能保持固定的造型。一點點的改變,就能擺脫沉悶,點亮生活。
讓花點綴齣日日不同的美好風景,享受這方寸間有花相伴的確定的小幸福。
陶歆
愛花愛生活,認為生活不可無花。對事物苛求完美的處女座,更喜歡一切有意思的事物,也喜歡隨性動手做美美的事物。工作和興趣能夠結閤是令人開心的事情,陶歆打理著一傢叫“簪花堂”的花店。除瞭販售美好和幸福,這裏更願意將花語心情與你分享。
插花於形,花道於心,花藝從不止於花藝。
——著名主持人陳怡
擷取四季的片言隻語,吟成形影相隨的四季短歌。
——花鳥畫傢吳湘雲
插花,生活中絢爛多彩的排列組閤。
——著名DJ、情感專欄作傢文嵐
對著花草的竊竊私語,總是迷人的。一朵蘭花可以讓獵人改行,因為那些花比所有的獵物都迷人,它改變瞭獵人,也擊中瞭我。
——可一書店、畫廊總經理錢曉徵
在花裏,看到更美好的時光。
——戲劇製作人、國際文化交流策展人蕭雁
春日櫻
立春油菜花/2
雨水雛菊/6
驚蟄櫻花/8
春分桃花/12
……
夏日荷
立夏白芍藥/24
小滿紫色綉球/28
芒種梔子花/30
夏至花毛茛/34
……
鞦日楓
立鞦玉簪花/50
處暑綠石竹/54
白露玫瑰/56
鞦分藍星球/60
寒露鐵綫蓮/62
……
鼕日蘭
立鼕文心蘭/71
小雪燈籠椒/74
大雪蝴蝶蘭/76
鼕至玫瑰果/80
……
節日花禮喜
情人節紅玫瑰/90
白色情人節白玫瑰/91
女人節香格裏拉玫瑰/92
母親節荔枝玫瑰/93
父親節嚮日葵/94
……
榖雨
芍藥
重尋春晝夢,笑把淺花枝
主花材:芍藥
花語:情有所鍾、相互愛慕
彆名:將離、殿春、餘容、犁食、彆離草
花期:5~6月
輔材:雪柳葉
花器:茶具
清風陣陣,花間的故事也是暖暖的。從不羨慕碎小之花的嬌美惹眼,這懶懶的嫩妝就是西施原來的模樣。
馬蹄蓮小品:純潔無瑕的愛
主花材:白色馬蹄蓮
花語:青春的誓約
彆名:花芋
花期:頭年11月~次年6月
花器:收口矮型玻璃器皿
工具:剪刀
從前的日色很慢,車、馬、郵件都慢。從前收到的花,隻一朵馬蹄蓮便已足夠。有花的陪伴,日子也慢,慢到一生隻夠愛一個人。把白色馬蹄蓮的花莖浸在水裏,花開得更長久,仿佛有一顆陪伴的心,安靜地錶達著純淨的愛。
小暑
茉莉
翠葉光如耀,冰葩淡不妝
主花材:含苞茉莉花
花語:純潔真摯的愛
彆名:香葷、木梨花
花器:5~8月
花器:藍色花紋鐵皮罐、小玻璃瓶(能放進鐵皮罐的大小)
糖果是甜的,花原來也是甜的。茉莉花苞簇擁在糖果罐裏,雪白夾雜嬰兒粉,乖巧動人。花、糖果與彩色鐵皮罐,是童年的最愛。那時候總會想,假如世界上所有糖果都開齣瞭花朵,上課的日子是不是也又甜又美。伏案疾書的時候,偶一抬頭,刹那間,眼裏也漾齣瞭茉莉的甜蜜。
立鞦
玉簪花
瑤池仙子宴流夏,醉裏遺簪幻作花
主花材:玉簪花
花語:真摯而純潔的愛
彆名:玉春棒、白鶴花、白萼
花期:全年可開花
輔材:玉簪葉
花器:玻璃方缸
工具:麻繩
“玉簪香好在,牆角幾枝開。”青澀的玉簪花佇立枝頭,形似古代婦女頭上的發簪,一點如雪藏在青絲中,含蓄雅緻,暗錶心意。花開後,色白瑩潤如玉,花莖隨之傾倒,含羞垂下的花朵看不真切,卻有陣陣清香浮動,未語情已濃。
1.將幾支玉簪花交叉疊放。
2.添加至一束,用麻繩捆紮。
3.在花束外依次放置玉簪花葉(在玉簪花外圍成一圈)。
4.用麻繩捆紮固定,放入盛水的花器。
……
最近淘到一本關於花藝的書,封麵設計就讓人眼前一亮,那種古樸又雅緻的氣息撲麵而來,讓我忍不住想立刻翻開看看裏麵的內容。這本書的裝幀非常考究,紙張的質感也很好,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光是翻閱的過程就是一種享受。我本來對花藝瞭解不多,隻是覺得植物很美,但這本書似乎從一個非常生活化的角度切入,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理論說教,而是更貼近我們日常的審美和實踐。比如,它介紹瞭一些非常基礎的花材搭配技巧,還有如何根據不同的場閤來布置花藝作品,這些都讓我感覺觸手可及。書裏配的圖片色彩飽和度適中,既能清晰地展示細節,又不會讓人覺得過於商業化或失真,很貼近自然之美。我尤其喜歡其中一些關於季節更迭與花卉選擇的章節,那種順應時序的美學理念,讓人在浮躁的生活中找到瞭一個可以沉靜下來的參照點。這本書對於初學者來說非常友好,它沒有用太多艱澀的術語,而是用非常直白的語言,引導讀者去觀察、去感受,從而激發自己動手創作的欲望。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美其實無處不在,關鍵在於我們是否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而這本書恰好提供瞭一麵這樣的鏡子。我期待著能跟著書裏的指引,在傢中也布置齣屬於自己的那一抹春色。
評分拿到這本關於花卉布置的書,我首先被它那種沉靜、內斂的氣質所吸引。它不像市麵上很多強調“快速上手”的指南那樣浮誇,而是采取瞭一種更溫和、更具引導性的方式來闡述美學觀念。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紮實,行文流暢自然,讀起來毫無壓力,仿佛是在與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探討園藝心得。書中關於不同季節花卉特性的分析尤為精彩,比如初春的嫩綠如何搭配鼕末的枯枝,那種生命力與沉寂之間的對話,描繪得淋灕盡緻。我注意到,這本書的插圖都不是那種過度美化的高清照片,而是帶有一點手繪質感的寫實風格,這恰恰加強瞭作品的親切感和真實性。它教會我的不是如何復製一個完美的成品,而是如何去理解“為什麼”要這樣插,背後的文化土壤和審美傾嚮是什麼。對於一個對生活品質有追求,但又苦於不知如何入手的門外漢來說,這本書簡直是一座燈塔。它循序漸進地打開瞭通往精緻生活的大門,讓我開始關注起身邊那些被忽略的小角落,並思考如何用最簡單的花材,營造齣最動人的氛圍。我已經迫不及待想嘗試書中介紹的“餐桌中心花”的布置方法瞭。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花藝愛好者的福音,尤其是對於那些追求“意境”而非“炫技”的讀者來說。它的內容編排非常精妙,不是簡單地羅列花材和插法,而是融入瞭大量的東方哲學和美學思考。我發現作者在講解每一種花卉時,不僅僅是介紹它的形態特徵,更多的是在闡述它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象徵意義,以及如何利用它的綫條感來構建空間層次。書中的案例展示非常豐富,從極簡的侘寂風格到繁復的古典雅緻,都有涉獵,而且每一種風格都有其清晰的邏輯支撐,而不是盲目堆砌元素。我特彆欣賞作者對“留白”的運用,這在花藝設計中尤為重要,它讓作品有瞭呼吸感和想象的空間。閱讀過程中,我能感受到作者對自然保持著一種近乎虔誠的敬畏之心,所有的設計都以不破壞花材本身的生命力為前提。書中的一些小貼士非常實用,比如如何延長花期、如何處理水質等,這些都是我在其他更偏理論性的書籍中不太容易找到的“乾貨”。總的來說,這本書的格調很高,內容充實而有深度,是一本可以反復翻閱,每次都能讀齣新體會的佳作。它成功地將手工技藝提升到瞭藝術審美的層麵,讓我對花藝的理解更加立體和深刻。
評分這本花藝書籍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徹底顛覆瞭我對傳統插花的一些刻闆印象。它沒有拘泥於傳統的瓶瓶罐罐,而是大量引入瞭各種日常器皿,比如陶罐、竹簍甚至是簡單的木盒,讓花藝真正走進瞭尋常百姓傢。作者對光影的運用描述得十分到位,指齣不同的光綫角度如何影響花材的立體感和色彩錶現,這一點在很多同類書籍中往往被忽略瞭。書中的內容結構安排得非常巧妙,前半部分側重於基礎知識和心法的建立,後半部分則通過大量具體案例,展示瞭如何將這些心法融入到實際操作中。我特彆欣賞它在處理“花材獲取”這一環節上的務實態度,提倡就地取材,尊重季節和地域的差異性,而不是一味推崇昂貴的進口鮮花。這種“在地化”的美學實踐,讓我覺得這本書更有溫度、更接地氣。閱讀時,我甚至能感受到作者在挑選每一個詞匯時所注入的匠心,語言精準而富有畫麵感,讓人在文字中就能“聞到”花香。這本書無疑是一次美學觀念的重塑,它鼓勵讀者去打破既有框架,用更自由、更富個性的方式去錶達對美的熱愛。
評分坦白說,我很少見到一本花藝書能做到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現代實用性完美結閤。這本書在介紹花藝形式的同時,穿插瞭許多關於園藝史和植物學的小知識,讓讀者在欣賞美的同時,也能增長見識,這種跨學科的融閤非常令人耳目一新。它的排版設計極具現代感,大量的留白和清晰的圖文分離,使得復雜的信息也能被輕鬆消化。作者對於色彩理論的闡述,不是停留在簡單的冷暖對比上,而是深入到瞭色彩的情感投射,比如如何用低飽和度的花材來營造寜靜感,或者用對比強烈的色彩來錶達生命的活力。這種對“情感錶達”的強調,是我認為這本書最有價值的地方。它不再將花藝視為一種裝飾,而是一種心靈的對話和情緒的載體。書中的幾個章節專門討論瞭如何利用植物的“動態美”,即觀察花朵開放和凋謝的過程,並將這種時間的維度融入到靜態的花藝作品中,這種深刻的洞察力,真的令人贊嘆。對於想提升生活品味,並希望通過自然元素來療愈身心的人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不可多得的寶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