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社會學:記憶和認同

時空社會學:記憶和認同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景天魁,馮波 編

下載链接在页面底部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1-23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中國傳媒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5720178
版次:1
商品編碼:12242467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傳社會學書係·第2輯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69
字數:220000
正文語種:中文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崛起的中國正在大步走嚮世界,實現偉大復興,這給時空社會學提齣瞭許許多多引人入勝的新議題。在景天魁先生的倡導和大力推進下,首屆時空社會學論壇2014年在西安舉辦。第二屆時空社會學論壇2015年由北京工業大學承辦。第三屆時空社會學論壇以“時空維度下的中國社會轉型”為主題在蘭州大學舉辦。目前,“時空社會學”這一分支學科在中國逐步形成。
  《時空社會學:記憶和認同》收錄的一部分文章是近年來發錶的關於時空社會學研究的成果,另一部分文章是中國社會學學會2016年學術年會“時空社會學”論壇的入選論文。

作者簡介

  景天魁,1943年4月生於山東蓬萊。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研究員。1987年9月,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係,獲哲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發展、福利社會學、社會保障。主要代錶作有《基礎整閤的社會保障體係》(論文,2001年)、《社會發展的時空結構》(專著,2002年)、《底綫公平:和諧社會的基礎》(專著,2009年)等。
  
  馮波,1965年1月生於天津。中國傳媒大學社會學係教授、主任。1988年7月,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係,獲哲學碩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傳播社會學、文化社會學、宗教社會學。主要代錶作有《傳媒社會學》(主編,2009)、《宗教社會學研究》(主編,2014)、《當代中國社會價值觀和社會整閤研究》(主編,2016)、《西方古典社會學理論》(編著,2016)等。

目錄

解讀中國社會發展之謎的新視角
——景天魁的時空社會學研究(代序)
時空維度與復雜社會治理之道
——中國社會治理的情境、邏輯和策略
網絡社會的時空擴展、時空矛盾與社會治理
流動的消費本土性:勞動力遷移中的文化隨遷
——以本土性飲食文化的跨境流動為例
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空建構
論空間的社會結構
時空社會學的基本問題
——邁嚮當代中國社會的研究路徑
社會速度研究:當代主要理論軸綫
社會時空研究的中國維度
時空視角下的現代社會狀況
空間生産的當代發展與資本的生態邏輯
草原社區的空間過程和地方再造
——基於“地方一空間緊張”的分析進路
流動人口聚居區形成過程的社會學考察
——一個城市空間轉型的個案研究
北京社會階層的空間結構特點與優化
城市空間生産及其對主體記憶的影響
北京鬍同:社會記憶和社會認同
時空壓縮視角下的社會躁鬱現象分析
關於“天下”的社會學思考
後記

精彩書摘

  《時空社會學:記憶和認同》:
  (一)時間與剩餘價值生産
  馬剋思認為,資本主義生産過程是生産剩餘價值的過程,而剩餘價值取決於勞動者的勞動時間,資産階級通過剝削勞動者的剩餘勞動時間而獲取剩餘價值。馬剋思錶明:對“勞動時間的調配和剝削是資本主義的中心特徵,商品交換實際上是勞動時間的交換”①。在資本主義生産中,工人的勞動時間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勞動時間,用於創造勞動力再生産所需的價值;另一部分是剩餘勞動時間,無償地為資本傢創造剩餘價值。因此,剩餘價值實際上是由工人在剩餘勞動時間中創造的,被資本傢無償占有的那部分價值。在資本主義製度下,工人的勞動時間總是超過瞭必要勞動時間,而這超過的勞動時間就是剩餘勞動時間,工人在剩餘勞動時間的生産就為資本傢創造齣剩餘價值。
  因為剩餘價值跟勞動時間直接相關,因此,資本傢就通過各種手段在工人的勞動時間上做文章,以增加剩餘價值。一種方法是延長每個工作日的勞動時間,在必要勞動時間一定的條件下,工人的勞動時間越長,剩餘勞動時間就越長,工人為資本傢創造的剩餘價值自然增加。這種由勞動時間的絕對延長而創造的剩餘價值被稱為絕對剩餘價值。但是每個工作日的勞動時間是不可能無限度延長的,因此,資本傢就通過改變勞動時間中必要勞動時間和剩餘勞動時間的比例的辦法來增加剩餘價值。即在每個工作日勞動時間不變的條件下,盡量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相應延長剩餘勞動時間,以這種方式獲取的剩餘價值被稱為相對剩餘價值。
  重商主義者發現,當生産者的工資增加時,他們反而會縮短工作時間。因此,他們從國傢的利益齣發,認為政府應該使用包括強製力在內的各種乾預手段操控勞動力價格,“將勞動人口的收入保持在維持生活的水平上”,從而迫使勞動者更長時間地勞動。②這一觀點遭到瞭古典政治經濟學的質疑。亞當·斯密認為,人類是有理性的,如果有獲得更多收入的機會,大多數工人會願意更長時間地工作。但是他認為存在著一種最優工作時間,他“建議雇主們重視這種最優狀態的存在,而不要強迫工人去適應一種過快的工作節奏”。①
  (二)空間生産
  在現代社會,空間生産已經由對空間中事物的生産轉嚮對空間本身的生産。長久以來,空間僅僅被視為社會活動的外在環境,視為社會事物的容器,列斐伏爾則首次將空間本身視為社會活動的內容與目的,提齣瞭空間生産的概念。他說:“今日,對生産的分析顯示我們已經由空間中事物的生産轉嚮空間本身的生産。”②這種轉嚮導緻現代經濟規劃在很大程度上成為空間的規劃。在資本主義生産方式下,空間進入瞭現代資本主義的生産模式:被利用來生産剩餘價值。③
  其實,資本主義生産一直是在用兩條腿走路:對時間的占有和支配與對空間的生産。剩餘價值來自於勞動時間,但是勞動時間不可能無限製地延長,與勞動時間相關的勞動強度也不可能無限度地加大。因此,在生産技術不變的情況下,僅從勞動時間和勞動強度人手的資本主義生産,其剩餘價值率必然是有限的。但是,資本主義積纍的邏輯卻要求資本主義生産過程中不斷擴大的再生産和永不枯竭的利潤上升空間。在這種情況下,對空間的生産就成瞭解決這個矛盾的良方。當一定空間內的勞動時間和勞動強度都無法再增加而勞動力再生産成本又大大提高,利潤上升空間達到極限(或利潤率下降)時,資本主義的生産過程就會尋求開拓新的生産空間。這個新的生産空間有著廉價的勞動力、生産所需的廉價資源、廣闊的消費市場。這種空間特質就為資本主義的生産再度獲取高額利潤提供瞭條件。資本主義自誕生以來的空間擴張過程,就是這種空間生産的集中體現。
  ……

前言/序言

  作為我國著名的社會學傢,景天魁以其深厚的學術造詣,經過長期不懈的辛苦耕耘,逐步形成瞭以“底綫公平”為理念,以時空社會學為框架,以普遍福利論為功用的理論體係。這一理論體係始終貫穿於《底綫公平:和諧社會的基礎》《社會發展的時空結構》《發展社會學概論》《時空社會學:理論與方法》《基礎整閤的社會保障體係》《福利社會學》《當代中國社會福利思想與製度——從小福利邁嚮大福利》等著作之中。景天魁提齣“底綫公平”這樣的大創造,具有普遍福利這樣的大胸懷,提齣時空社會學這樣的大構想,體現瞭其緻力於“社會學中國化”這樣大手筆的學術思想。這既是現代社會學與中國學術傳統接續的典範,也是對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認識和解釋。景天魁長期緻力於時空社會學的發展和建設,更是集中反映瞭這種學術思想和學術追求,“我的學術研究所緻力的目標,主要是對中國社會發展做時間和空間分析,以期建立一種能夠解釋中國社會發展經驗的‘時間空間社會學’”。
  一、時空視角:“解讀中國發展之謎”的獨特路徑
  吳文藻等老一輩社會學傢始終堅信,中國社會學一定是“‘根植於中國土壤之中’的社會學”。①費孝通在20世紀30年代倡導“社會學中國化”,改革開放以後,費孝通主持恢復和重建社會學工作,始終強調“社會學中國化”這個方嚮,並為此做齣瞭不可磨滅的重要貢獻。陸學藝同樣執著堅守“社會學中國化”這個方嚮,並指齣“我們這一代知識分子,正遇上我們偉大祖國經濟社會發生曆史性變遷的時期……這些轉變發生在擁有10多億人口的大國之中,其規模之宏大,形式之多樣,波瀾壯闊,錯綜復雜,這是難逢的曆史機遇。不僅我國的前代學人沒有遇到過,就是歐美工業化國傢的學者也沒有遇到過,他們隻經曆瞭工業化過程中的某個階段,而我們這一代人卻經曆瞭我們國傢工業化的前期、初期,直到現在中期階段的整個社會變遷的曆史過程”②。
  景天魁把“社會學中國化”同樣作為中國社會學發展道路和目標予以強調和堅持。他認為,當代中國社會學者的研究條件是得天獨厚的,“我們有幸身處中國社會大轉型的曆史時期,得以觀察和體驗到傳統的、現代的、後現代的,大時空跨度、時空交錯下的社會衝突和融閤、繼承和揚棄、壓縮和延伸,並且我們得以在個體的有限時間和獲得範圍內,親身‘參與曠世難逢的大變局’,這是那些生活在西方已經定型化瞭的社會中的學者們難以得到的機遇和條件。”③然而,在景天魁看來,我們這一獨特優勢,並沒有充分地轉化為大膽創新的強烈的自信心。恰恰相反,這一優勢卻被掩蓋瞭、弱化瞭。因為在當今世界體係中,正如在經濟上,發展中國傢處於被邊緣化的地位一樣,在學術上,我們也沒有什麼話語權。因此,景天魁極力呼籲“社會學中國化”,“今天,我們的國運昌盛瞭,連西方學者都承認中國創造瞭經濟‘奇跡’,轉而尊重中國的經驗,我們何苦非要把西方學者在對不比我們復雜的社會對象的研究中形成的概念奉為圭臬,而把我們自己的成功經驗視為敝屣呢?”④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在經濟上取得瞭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對於中國發展之“謎”卻沒有給齣足以令人信服的解釋。希望從事社會科學的工作者,特彆是社會學研究者,從中國發展的時空情景齣發,能夠充分發掘當代中國社會,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30年中國社會發展這個“富礦”,總結中國經驗、中國模式,解釋中國社會發展。
時空社會學:記憶和認同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時空社會學:記憶和認同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時空社會學:記憶和認同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時空社會學:記憶和認同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時空社會學:記憶和認同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