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生态移民和易地扶贫搬迁是21世纪初在中国由政府主导开展的旨在“保护环境和扶贫开发”并举的一项移民工程,是由政府引导、兼顾群众意愿的一项新的移民举措。
《中国生态移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要运用人口学的人口迁移理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生态补偿理论、外部性理论、生态学的环境变迁和承载力理论、社会学的社会变迁和适应理论等来建构研究的理论平台和分析视角,并根据多次的移民点实地调研数据来剖析和解构生态移民这一重大社会实践活动的综合效益和对移民的影响,以期对生态移民研究进行理论总结,并给予实践支持,成为关于生态移民研究的一部具有较高质量和一定深度的学术专著。
作者简介
孟向京,山东烟台人,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系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学教研室教师,本、硕、博均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系。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与发展、人口地理学。近年承担的科研项目主要有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对移民的影响研究、中国生态移民理论与实践研究、新时期我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管理政策研究等。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生态移民的定义与性质
第一节 生态移民及生态移民工程
第二节 中国生态移民工程的性质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生态移民实施背景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世纪之交中国生态环境变迁
第二节 中国生态移民的相关理论依据
第三节 中国区域人口容量潜力与生态移民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态移民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节 国内生态移民研究综述
第二节 国外工程移民和生态移民研究综述
第三节 21世纪以来生态移民研究新进展
第四章 我国生态移民的组织实施和迁移机制
第一节 生态移民的组织实施方式
第二节 生态移民的迁入地选择
第三节 生态移民的迁移选择性
第四节 生态移民的搬迁动机和影响因素
第五章 生态移民工程对移民的影响
第一节 移民所面临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变迁
第二节 移民的社会适应和身份认知
第三节 迁移对儿童受教育状况的影响
第四节 迁移对女性和老人的影响
第六章 生态移民效果评估方法与应用
第一节 移民评估的意义与方法
第二节 IRR模型的介绍与改进
第三节 基于IRR模型的移民风险分析
第四节 生态移民风险讨论及政策建议
第五节 时空转换视角下三江源生态移民效果的总体评价
第七章 不同地区生态移民的实践研究
第一节 青海三江源生态移民——跨越式的生态移民方式与移民生态补偿机制探析
第二节 贵州生态移民之路——历程回顾与思考
第三节 云南易地扶贫搬迁——新时期搬迁模式的转变
第四节 陕西省吴起县就近安置生态移民模式的追踪调查与经验总结
第五节 内蒙古鄂尔多斯生态移民方式两次转变的启示
第八章 易地扶贫搬迁的背景——14个贫困连片区的人口状况分析
第一节 研究贫困连片区人口状况的背景、意义与方法
第二节 贫困连片区研究文献回顾
第三节 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经济特征
第四节 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人口特征
第五节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九章 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有效性探析——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第一节 研究背景、意义与方法
第二节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三节 易地扶贫搬迁的新制度经济学解析
第四节 易地扶贫搬迁制度有效性的评价体系
第五节 云南宣威、青海都兰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有效性评定
第六节 政策建议
第十章 易地扶贫搬迁的移民选择——贫困瞄准机制与贫困测量研究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综述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方法
第四节 贫困的测量方法与评价指标构建
第五节 研究结果分析
第六节 研究结论与讨论
第十一章 新形势下易地扶贫搬迁的项目管理和对策——以云南省为例
第一节 我国易地扶贫搬迁的实施背景与现状
第二节 新时期我国易地扶贫搬迁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第三节 结合云南省实际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易地扶贫搬迁几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第四节 异地扶贫搬迁的政策建议
附录1 移民调查问卷家庭卷
附录2 移民调查问卷老人卷
附录3 移民调查问卷女性卷
附录4 移民调查问卷学生卷
跋
前言/序言
人类出现以来至今,一直是在不断适应生态环境的变化过程中发展和生存着。人类的历史也就是人类在地球这个舞台上不断繁衍并不断随自然环境变迁和生产方式改变而不断迁徙变化的过程。自然环境的力量曾经非常巨大,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起着对人类发展生死攸关的作用。在与自然环境的漫长相处过程中,人类也不断发展壮大,开始了解自然甚至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但无论人类的进步多么神速,科技水平多么高端,人类始终脱离不了大自然的束缚,大地母亲盖娅始终是人类存在的唯一载体和根基。
工业革命以来,机械的使用使得人类的生产力得以迅速提高,长期以来农业社会形成的人地关系被打破,在人类人口数量迅猛增长的同时,人类利用和掠取自然的能力也急剧提高,人类发展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凸显,在20世纪出现了人口爆炸、资源耗竭、环境恶化等问题,人类在进步的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和生存挑战。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问题也日益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
生态环境变化带来的人类迁徙古已有之,寻找有利的生存环境居住和生活是人类的本性,无论是先民的“逐水草而居”还是各大文明古国的傍河而建,都是对人类适应环境、顺应地利天时的最好诠释。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迁徙的历史,而在早期,适应环境的变化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变迁是人类迁徙的首要动因。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日益紧张,自然灾害频仍,而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变迁带来的人口迁徙的规模也越来越大,频率越来越高。迈耶斯(Myers,2002)认为“环境难民将成为我们时代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危机之一。”他同时预计“环境难民数量将在21世纪加倍增长,致使越来越多的人口趋于贫困并给已经超载的生态环境带来更大压力”。雨果(Hugo,1996)、巴提斯(Bates,2002)等学者都对环境变化带来的移(难)民潮进行了研究和预测。
作为人多地少的农业大国,我国人地关系的矛盾长期存在。农牧业的过度开垦和放牧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诸多损害。历史上的环境灾害比比皆是,历代流民层出不穷。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口规模扩大成为双重压力,增大了我国的人口压力和对环境的破坏力度,直接后果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环境退化严重,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尤其是西部地区,由于生态环境脆弱,土地承载力有限,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口压力大,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始于21世纪初的西部大开发战略除了把经济发展作为主要目标外,还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一个很高的战略高度上来强调和重视。
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已经在宁夏、甘肃等西部省份开展了“三西”扶贫工程,这些地区开始出现“吊庄移民”生态移民形式,并积累了很好的移民经验,20世纪90年代我国又全面开展了退耕还林、还草、还牧等工程,对缓解生态脆弱区的生态危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我国真正的由政府倡导和扶助的生态移民工程始于21世纪。2001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正式提出国家将实施自愿移民扶贫开发措施,“鼓励和支持生存条件极其恶劣地区的贪困农户通过移民搬迁、易地开发的方式,开辟解决温饱的新途径”,并就实施的具体措施、搬迁原则以及搬迁方式等做了具体说明,是我国生态移民和异地扶贫搬迁战略的纲领性文件。
进入21世纪后的十多年来,我国的生态移民工程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在全国尤其是西部各省份轰轰烈烈展开,截至2010年,中国政府对770余万贫困人口实行了扶贫搬迁。2011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依然把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我国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坚持群众自愿的前提下,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自然资源贫乏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搬迁,是改善他们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的重要途径”,并强调要把易地扶贫搬迁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相结合。
2015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扶贫办、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明确要用五年时间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完成1000万人口搬迁任务,帮助他们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这表明未来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将在贫困地区全面展开。
中国生态移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Study on the ecological migration in China]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中国生态移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Study on the ecological migration in China]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中国生态移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Study on the ecological migration in China]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中国生态移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Study on the ecological migration in China]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