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发生了什么
让侦破无数疑难大案的华人神探李昌钰表示“一辈子都没看见过这么困难的挑战。”
发生了什么
让一向知性优雅的董卿评委也忍不住大声惊叹?
发生了什么
让国民歌王周华健瞠目结舌,“哇”到停不下来?
是谁决定了人类无法屈服的个性?
是谁破解出生命中无尽的难题?
挑战本身就是要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人生的每一场胜利都源于“永不放弃”,实现可能的几率,不只是渺茫,面对可能与不可能,我们是否真的只剩两种选择?上与下之间内心的旅途,终究是漫长与曲折
多少次,我们欣羡他们的勇敢执念;
多少次,我们鼓舞别人果敢向前;
可又有多少次,
我们曾在心底为自己摇旗呐喊。
不可能,是生命进化的源动力;
不可能,是历史文明中zui动容的诗;
不可能,是对未知的寻觅和探索。
挑战不可能,才是生命的本色,
是每一个人对自己原始的要求,
平凡生命完美绽放。
挑战,不可能!
内容简介
《挑战不可能》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现象级节目,是以人类自身为对象的一次探索之旅,是对生命潜能的开掘,是对平凡生命超越自我的礼赞。它从人类zui原始的“勇敢”出发,展现人们挑战自我的勇气和精神,而非仅仅单纯展示奇技和极限本身。
《挑战不可能》就是期望能透过这些挑战者不屈的精神与信念,激励更多人勇敢发掘自己的潜能,挑战自己,坚持自己,变“不可能”为“可能”。
挑战不可能:许多人,在还未变老的时候,就已经“死去”!他们一再重复,不敢走样地度过余生,只因心头压了太多不可能,挑战就是不断“杀死”旧的自己然后重生。
中国中央电视台《挑战不可能》第一季:
2015年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
荣获2016亚太广播联盟电视娱乐类大奖
作者简介
《挑战不可能》是2015年央视广告招标的“综艺标王”。2016年10月,第53届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大奖颁发年度奖项获奖名单,中国中央电视台《挑战不可能》节目获得电视娱乐节目类大奖。王晓真(主编):中央电视台总编室主任兼综合频道总监。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人生的高度?— 夏伯渝/001
七米挑战/004
无脚,也要再登珠峰!/010
只要山在那儿,我就一定会回来/022
地震,震碎我的登山梦/028
那一刻的选择/034
第二章
听音者?— 刘 浩/041
极限听音/044
他并不是什么神童/049
因为有爱,所以勇敢/054
为欢乐而活/056
与郎朗同台演出/063
汗水是最不会被辜负的/070
第三章
听·见?— 陈 燕/071
听见的世界也很美丽/074
姥姥,拥抱最紧,放手最狠/080
全力以赴,开辟盲人调琴新路/086
一颗追求光明的心/092
你是我的眼/097
第四章
足迹神探?— 董艳珍/101
绝不可能成功的挑战/104
年度挑战王/110
16岁“足迹破案”,初露锋芒/113
警察梦想,从未止步/117
敞开“独门”传绝学/120
第五章
中国的“蜘蛛侠” — 钟齐鑫/123
一次失败的挑战/126
18岁打破世界纪录/134
只要心存远方/137
成功的路上不挤 因为坚持的人不多/139
第六章
铁筷奇人?— 赵文起/141
八年努力只为一张属于自己的奖状/144
不能更平凡的人生/150
我要做点儿什么/153
铁筷夹物,举重若轻/155
平凡中创造不平凡/158
第七章
冰雪王者?— 金松浩/161
一次放弃的挑战/164
不惧失败,越战越勇/167
挑战永不止步/173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175
热情是最好的呼唤/177
第八章
贴地飞翔?— 李明芬/179
低空的“高度”/182
一个普通的爱好/191
降落的梦想/195
第九章
独轮车的舞者?— 陈重沁/201
骑“飞”独轮车/204
独轮车点亮生活/210
独轮车上的“人生赢家”/215
不再找理由,马上回家/218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221
第十章
攀岩父女?— 周立超、周瑾和/225
踩着飞镖攀岩/228
只要我在,没有意外/235
第十一章
夫妻人梯?— 刘军、冯悦/241
人梯平衡登高/244
两次挑战失败/246
背水一战/251 直面生活/255
第十二章
勇气之塔?— 叠人塔/259
人塔能搭多高/262
坚持与照顾,守护“人”的温度/270
合作与信任,支撑“_人”的高度/274
咫尺与千里,跨越“人”的广度/278
前言/序言
时代中国的精神筋骨
序
《挑战不可能》是一档时代精神孕育出的电视节目。当下中国最需要什么?自强的精神、无畏的勇气和超越的动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挑战不可能》用个体生命的故事诠释了时代中国的精神筋骨。节目已经播出两季了,不但创造了央视综合频道季播综艺节目的收视纪录,也被新媒体受众广泛接受,成为收视、传播和品牌价值“三高”的现象级节目。
时光荏苒,初心不忘。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电视台,追求创新的初心和勇于挑战的决心一直都没有改变。央视综合频道努力做到“做敢为人先有这个志气,做锐意创新有这个勇气,做蓬勃向上有这个朝气”。在娱乐当道的电视市场中,央视依然在寂寞中坚守价值,用百姓的视角来解读这个时代。让每个项目都挑战和超越人类的极限,让每个看到的观众发出“哇”一声惊叹,《挑战不可能》的主角是普通人,但他们在平凡的生命里有着不平凡的极致绽放,挑战的精神就是我们对生命的礼赞。
《挑战不可能》本身也在挑战着各种不可能。央视调动台内播出平台和制作公司联手,第一次用市场化模式来制作大型季播节目,为央视创新节目制作方式积累了经验。央视第一次整合全台资源联动进行节目传播推广,成就了节目传播的现象级。《挑战不可能》不仅重塑了央视在综艺领域的引领力,还获得了国际的认可: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是亚太地区最大的广播电视专业组织,拥有70个国家和地区的270多个成员机构,在其颁发的年度奖项中,《挑战不可能》击败众多优秀节目,获得了电视娱乐节目类大奖。中国制造的电视节目,成为了挑战类节目的行业最高标准。
“挑战”是人类共通的精神追求,在国际视野和全球语境中,中国电视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不论观众来自哪个国家,也不论他们拥有什么样的文化背景,都能迅速被《挑战不可能》的挑战精神感染、震撼。中国与世界的沟通、融合,从一个节目里找到了契合点。
“中华民族积蓄的能量太久了,要爆发出来去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历史的关键期,我们必须凝心聚力、团结前行,激发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发展动力。《挑战不可能》绽放的是振奋人心的力量,每位挑战者的背后,都有令人感动的人生故事,这些故事让他们的挑战更有魅力和能量。让挑战的精神陪伴我们的观众一路成长,让我们的生活之路充满希望和阳光。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总监王晓真
2017年1月
《挑战不可能》(第一季):一场超越极限的视听盛宴 《挑战不可能》(第一季)并非仅仅是一部电视节目,它更像是一场精心编织的、关于人类潜能的史诗。在这个节目中,观众将被带领进入一个由智慧、勇气、毅力以及对未知的不懈探索所构筑的世界。它以一种令人惊叹的直观方式,将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壮举,化为触手可及的真实,激发着每一位观看者的内心深处对“不可能”的重新定义。 一、 节目的核心理念:打破边界,重塑认知 节目的核心在于挑战那些在常人认知中根深蒂固的“不可能”。它所呈现的,是那些经过无数次训练、反复推敲、甚至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才得以实现的巅峰之举。这些挑战并非哗众取宠的杂技表演,而是对人类身体、心理、智力极限的科学探索与艺术展现。每一位参与者,无论他们的年龄、背景、职业如何,都怀揣着一个共同的目标:突破自我,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二、 视觉的震撼:精心设计的挑战场景 《挑战不可能》(第一季)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对视觉呈现的极致追求。节目组不惜成本,为每一项挑战量身定制了独一无二的场景。这些场景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挑战本身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更要营造出一种宏大、震撼的视觉效果,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与挑战者一同感受那份紧张与激动。 想象一下,在空旷的体育馆内,一个渺小的身影,却要在一堆晃动的巨石间穿梭自如,每一步都关乎成败;或是置身于一个由无数激光束组成的迷宫,稍有不慎便会触发警报,而他却需要以常人无法企及的速度与精确度,在光影交错中找到那条唯一的生路。这些场景的设计,极大地拓展了观众的想象空间,让“不可能”的具象化变得如此生动。 三、 参与者的故事:平凡中的伟大 然而,《挑战不可能》(第一季)最动人的部分,并非仅仅在于那些惊险刺激的挑战本身,更在于每一个挑战者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故事。他们并非天生的英雄,而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有的是默默无闻的工匠,有的是孜孜不倦的科学家,有的是日复一日坚持训练的运动员,甚至有的是还在求学的学生。 他们选择站上这个舞台,并非为了名利,而是为了证明自己,为了实现一个长久以来深埋于心的梦想,亦或是为了给他人带去希望与力量。节目的镜头,深入挖掘了他们挑战背后的艰辛历程:那些不为人知的汗水与泪水,无数次的失败与挫折,以及最终在压力与质疑中爆发出的惊人韧性。 例如,一位挑战者可能因为一次意外而失去了某项能力,但他并未因此放弃,而是通过更刻苦的训练,开发出身体的其他潜能,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完成曾经不可能的任务。另一位挑战者,可能是一位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多年的普通人,但他凭借着对某一项技能的极致钻研,将这份“小爱好”做到了极致,足以震撼全场。这些故事,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只要敢想,就没有不可能”的真谛,让观众在惊叹之余,更能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情感上的触动。 四、 评委的角色:专业与人文的结合 节目中,一群富有专业知识和人生阅历的评委,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以专业的视角,审视着挑战的可行性、难度以及挑战者完成任务的技巧与策略,更以人文关怀的眼光,理解着每一位挑战者背后的故事和付出。 他们的点评,并非生硬的技术分析,而是充满了智慧与情感的升华。他们会指出挑战者在过程中的关键转折点,分析其克服困难的策略,甚至会从更深层次的哲学角度,探讨挑战背后所体现的人生哲理。他们的肯定,是对挑战者辛勤付出的最大褒奖;他们的建议,则能帮助观众更深刻地理解挑战的意义。评委们的存在,为节目注入了思想的深度,使得《挑战不可能》(第一季)超越了单纯的娱乐范畴,成为了一场富有教育意义的观赏体验。 五、 节目的价值:激励与启迪 《挑战不可能》(第一季)的价值,并不仅仅停留在提供短暂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宣泄。它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以一种最直接、最有力的方式,激励着每一位观众去审视自己的生活,去思考“我是否也曾因为害怕失败,而放弃过尝试?” 节目中,每一个看似不可能的挑战,背后都凝聚着挑战者对梦想的执着和对极限的渴望。这股精神,能够穿透屏幕,抵达观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点燃他们内心深处那些曾经被现实压抑的梦想火花。它告诉我们,所谓的“不可能”,很多时候并非能力的绝对限制,而是思维的惯性,是恐惧的束缚。 观看《挑战不可能》(第一季),就像接受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它让你相信,人是有无限潜能的,只要你有决心,有毅力,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是最艰巨的任务,也有可能被克服。它鼓励我们勇敢地走出舒适区,去尝试那些我们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去追求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 六、 节目结构与节奏:张弛有度,引人入胜 《挑战不可能》(第一季)的成功,同样离不开其精巧的节目结构与流畅的叙事节奏。节目组深谙如何调动观众情绪,将每一次挑战都呈现得既扣人心弦,又引人入胜。 每一期节目,通常会精心挑选几项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挑战,形成一种多角度、多层次的视觉体验。在引入挑战者之前,节目会通过一段富有悬念的预告片,简要介绍挑战内容,勾起观众的好奇心。随后,镜头会深入到挑战者的日常生活,展现他们为实现目标所付出的努力,建立观众对挑战者的情感连接。 在正式挑战环节,节目会通过多角度的镜头语言、紧张的背景音乐以及主持人富有感染力的旁白,将观众的情绪推向高潮。当挑战成功,或者虽然失败但展现出惊人毅力时,节目会适时地留白,让观众的情感得到充分的释放。在挑战与挑战之间,则会穿插评委的点评和对挑战者故事的深入挖掘,使得节目整体节奏张弛有度,不会让观众感到疲惫。 结语 《挑战不可能》(第一季),它不仅仅是一档节目,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用最直观的方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在勇气、智慧和毅力面前所能达到的高度。它是一部关于梦想、关于奋斗、关于突破的赞歌,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去从中汲取力量,去勇敢地书写属于自己的“不可能”的篇章。它证明了,当我们将目光投向远方,并敢于迈出坚定的步伐时,没有什么,是真正无法逾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