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写入门教程

速写入门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宣雅琳 著
图书标签:
  • 速写
  • 绘画
  • 入门
  • 教程
  • 技巧
  • 速写基础
  • 艺术
  • 绘画基础
  • 素描
  • 绘画教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9787512395220
版次:1
商品编码:1225032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60
字数:287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学生及美术爱好者
1. 轻松变身绘画达人,快速掌握绘画技巧的自学教程
2. 美术入门必备丛书

内容简介

《速写入门教程》是作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和实践过程中积累的速写技巧编写而成。书中配以全新的图例和文字说明,更好地向读者传达速写技法的要领,是学习速写的捷径。是一本速写的大合集,也是一本方便查阅的速写工具书。书中收录了速写这个大门类中的人物速写、人物组合速写、人物场景速写和风景速写四大类,同时对各个类别中的细节元素完整收录,比如人物速写的“三姿”、局部,风景速写中的构图、塑造等,适合考生读者作为手册工具书随身查阅使用。希望作者多年绘画教学的经验总结对广大初学者有所帮助。

目录

目录
前言
Chapter 1 速写基础知识篇
1.1 速写的概述 2
1.1.1 认识和理解速写 2
1.1.2 学习速写的技巧 2
1.1.3 学习速写的作用 2
1.2 掌握速写工具材料 3
1.2.1 速写的工具与材料 3
1.2.2 常用工具的特点与效果 5
1.3 握笔姿势与线条样式的变化 6
1.4 速写的表现形式 8
1.5 人物速写中以明暗为主的表现方法 11
1.6 动态速写与慢速写的区别 12
Chapter 2 人体知识篇
2.1 人体全身的比例关系 14
2.2 人体基本结构 15
2.2.1  人体运动中的结构关系 15
2.2.2  三大体块的运动关系 17
2.2.3  人物四肢的运动规律 18
2.3 学会概括人物动态体块 19
2.3.1  人物动态几何形体的概括 19
2.3.2  人物动态中体块的变化 20
2.4 学会概括人物头部几何形 21
2.4.1  头部几何形的概括 21
2.4.2  几何形体在人物面部中的运用 22
2.5 学会概括人物手和脚几何形 23
2.5.1  手部几何形的概括 23
2.5.2  脚部几何形的概括 24
Chapter 3 人物局部速写篇
3.1 头发速写 26
3.2 头部速写 27
3.3 手的各种画法 28
3.3.1  手的骨骼结构 28
3.3.2  手部练习图例 29
3.4 脚与鞋的刻画 30
3.4.1  脚部练习图例 30
3.4.2  鞋子练习图例 31
3.5 上肢的结构与画法 32
3.5.1  上肢动态结构变化 32
3.5.2  上肢练习图例 33
3.6 下肢的结构与画法 34
3.6.1  下肢不同角度结构 34
3.6.2  下肢练习图例 35
3.7 人物上半身速写 36
Chapter 4 人物全身速写篇
4.1 人物站姿速写 38
4.1.1  喝水的男青年 38
4.1.2  戴帽子的女青年 40
4.1.3  戴眼镜的男青年 43
4.1.4  拿手机的男青年 46
4.1.5  长发女青年 49
4.1.6  背包女青年 52
4.1.7  推自行车的男中年 55
4.2 完整作品范例 58
4.3 人物坐姿速写 67
4.3.1  男青年坐姿速写 67
4.3.2  男青年侧面坐姿速写 69
4.3.3  戴耳机的男中年坐姿速写 72
4.3.4  戴眼镜的男青年正侧坐姿速写 75
4.3.5  男青年弯腰坐姿速写 78
4.3.6  男青年抬手坐姿速写 81
4.3.7  正面盘腿男青年坐姿速写 84
4.3.8  长发女青年正面坐姿速写 87
4.4 完整作品范例 90
Chapter 5 人物组合速写篇
5.1 男女青年正面组合速写 100
5.2 男青年组合速写 104
5.3 男女青年坐姿组合速写 108
5.4 男青年正面组合速写 112
5.5 完整作品范例 116
Chapter 6 人物场景速写篇
6.1 自习室场景速写 120
6.2 老木匠工作场景速写 123
6.3 多人物场景速写 126
6.4 运动场景速写 130
6.5 集市场景速写 133
6.6 完整作品范例 137
Chapter 7 风景速写篇
7.1 小桥流水风景速写 142
7.2 教堂风景速写 145
7.3 寺庙风景速写 148
7.4 完整作品范例 151

前言/序言

前言
速写绘画是一种感受生活、快速记录生活的作画方式,是训练绘画造型基础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于初学者来说,速写是训练造型综合能力的有效绘画形式,是我们在素描中所提倡的整体意识的应用和发展。
相对于素描来说,速写的绘画工具简单,一般来说能在材料表面留下痕迹的工具都可以用来画速写,比如我们常用的铅笔、钢笔、签字笔、马克笔、圆珠笔、碳铅笔、木炭条、毛笔等。任何时间和地点,只要你有纸有笔,都可以进行速写的练习。
速写能培养我们敏锐的观察能力,使我们善于捕捉生活中美好的瞬间,提高我们对形象的记忆能力和默写能力,探索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绘画风格。多练习速写还能培养我们的绘画概括能力,使我们能在短暂的时间内画出对象的特征。速写能为创作收集大量素材,好的速写本身就是一幅完美的艺术品。还等什么呢,赶快拿起画笔,跟着本书一起画速写吧!
本书还提供了立体化的配套资源,包括绘画教学视频、周边产品和不定期组织的网络公开课等,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本书的配套资源,可以联系我们(QQ 群:329013739)。希望为广大读者在“学”与“画”之间铺垫出一条更加平坦的道路。
笔尖上的跃动:探索万千世界,记录瞬间灵感 想象一下,当脑海中涌现的奇思妙想、触动心灵的感悟,或是生活中不经意间掠过的美好瞬间,都能够被你用最简洁、最快速的方式捕捉下来,化作手腕下流畅的线条,跃然纸上。这并非遥不可及的魔法,而是“笔尖上的跃动”所要为你开启的全新视野。 这本书并非关于速写技巧的枯燥讲解,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旅伴,引领你穿越日常生活的画卷,发掘那些值得被记录的美好。我们将一同踏上一场视觉探索的旅程,学习如何用最少的笔触,唤醒最丰富的表达。你无需成为绘画大师,也无需耗费大量时间去描摹细节,我们追求的是一种“见一斑而知全豹”的能力,一种捕捉事物本质、传递情感的神奇力量。 聆听万物的低语,捕捉刹那的生命 “笔尖上的跃动”的核心,在于“看”与“记”。我们学习的不仅仅是用眼睛观察,更是用心灵去感受。一朵花的绽放,一棵树的婆娑,一个孩子的笑脸,一次日落的壮丽,一个路人的侧影……它们都拥有自己独特的生命节奏和故事。我们不会去数花瓣的数量,也不会去计算树叶的纹理,而是去捕捉它们最能代表性的形态,最能传达的情绪。 例如,描绘一棵老树,我们关注的是它盘根错节的生命力,是树干饱经风霜的沧桑感,是枝丫向天空伸展的无畏姿态。几笔粗犷的线条,勾勒出它遒劲的骨骼;几点墨痕,暗示着苔藓的附着;随意的几笔弧线,则渲染出它蓬勃的树冠。不需要精雕细琢,一个有生命力的树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同样,描绘一个人,我们关注的不是他穿着的衣饰有多么华丽,而是他脸上刹那的表情,他站立时的姿态,他肢体语言所传递的情感。是略带忧郁的眼神,是嘴角微微上扬的弧度,是双手无意识的交握,或是身体微微前倾的专注。这些细微之处,往往比任何复杂的描绘更能触动人心,更能唤起观者的共鸣。 这本书将带你走进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每一处风景,每一个人,每一种情感,都可以成为你创作的灵感。我们鼓励你去观察,去感受,去发现隐藏在平凡事物中的不凡之处。 简化与提炼:大道至简的艺术 “速写”之所以能够捕捉瞬间,关键在于它的“简化”与“提炼”。我们不会被琐碎的细节所束缚,而是专注于事物的核心特征。这是一种洞察力,一种剥离表象,直击本质的能力。 我们将学习如何识别一个物体的基本几何形状,如何抓住它最具代表性的轮廓和结构。例如,描绘一栋建筑,我们看到的不是砖瓦的细节,而是它整体的体量、比例和线条。一个简单的矩形,加上几个三角形或梯形,就能勾勒出建筑的基本形态。然后,再用几笔线条来暗示窗户、门和屋檐,一个具有空间感的建筑便展现在眼前。 对于动态的场景,我们则需要捕捉运动的轨迹和力量。奔跑的马匹,飞翔的鸟儿,摇曳的树枝,它们都有其独特的运动规律。我们会学习如何用流畅的线条来表现运动的张力,如何用省略和概括来暗示速度和方向。这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活的运用线条的能力。 本书会引导你打破对“写实”的刻板印象,理解“写意”的精妙。我们追求的不是像素级的还原,而是意境的传达。通过最少的笔墨,唤起最丰富的联想。你将发现,留白也是一种强大的表现手法,它给予观者想象的空间,让画面更具生命力。 随心而动,记录生活中的诗意 “笔尖上的跃动”不仅仅是绘画技法的探索,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践行。它鼓励我们将艺术融入生活,让创作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记录美好、抒发情感的方式。 想象一下,当你身处一家街角咖啡馆,手中握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看着窗外行人匆匆而过,微风吹拂着窗帘。此刻,你无需拿出手机拍照,只需拿出纸笔,几分钟的时间,就能将眼前的景象,连同你的心情,一同定格下来。一杯咖啡的温度,窗外模糊的人影,飘动的窗帘,都化作了你笔下的线条,成为了你生活中的一段诗意。 又或者,在旅途中,当你被壮丽的风景所震撼,或是被当地的风土人情所吸引,抽出时间,用速写的方式记录下你所看到、所感受到的。这些速写不仅仅是旅行的纪念品,更是你与那个地方,那个时刻,深度连接的印记。它们会比任何照片都更能唤起你当时的记忆和情感。 这本书将鼓励你摆脱对“完成度”的执念,享受创作的过程本身。每一次的涂鸦,每一次的速写,都是一次与自我对话的机会,一次对世界的再发现。无论你的作品最终是否“完美”,在这个过程中,你都会收获心灵的宁静和创造的乐趣。 走进你的 sketchbook:一个充满惊喜的私人画廊 我们相信,每一个人的 sketchbook(速写本)都应该是一个充满惊喜的私人画廊。它记录着你的成长,你的思考,你对世界的理解。它不为取悦他人,只为与真实的自己对话。 在这本书中,我们将一起探索如何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 sketchbook。它可能包含: 人物速写: 捕捉街头巷尾的行人、咖啡馆里的人们、旅途中的陌生人,用最简洁的线条勾勒出他们的神态和动作。 风景速写: 记录你眼中所见的自然风光、城市建筑、小巷庭院,用线条和墨色描绘出空间的层次和氛围。 静物速写: 观察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如水果、花卉、书籍、茶杯,发现它们独特的形态和质感,用敏锐的观察力将其转化为画面。 情感速写: 尝试用线条和笔触来表达抽象的情感,如喜悦、忧伤、宁静、焦虑,让你的 sketchbook 成为你内心世界的镜子。 创意速写: 鼓励你将脑海中的奇思妙想、梦境片段、概念想法,通过速写的方式进行可视化表达,为你的创作打开无限可能。 我们将强调“练习”的重要性,但绝非枯燥的重复。每一次的练习,都是一次新的尝试,一次对观察力和表现力的提升。你会发现,随着练习的深入,你的眼睛会变得越来越敏锐,你的手会越来越灵活,你的表达会越来越精准和生动。 释放你的创造力,拥抱你的独特风格 “笔尖上的跃动”的核心,是释放你内在的创造力,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你独特的艺术风格。我们不要求你模仿任何人,而是鼓励你成为你自己。 你可能会发现,你偏爱用粗犷有力的线条来描绘事物,这可能是你内心力量的体现;你可能喜欢用细腻柔和的笔触来刻画情感,这可能是你情感细腻的表达。这些都是你独特的艺术语言,值得被珍视和发展。 我们将提供一些启发性的方向,帮助你探索不同的线条运用、墨色浓淡、画面构图等方式。但最终,你的风格将由你的观察、你的感受、你的经历以及你不断的实践所塑造。 这本书是一扇门,通往一个充满惊喜的艺术世界。它将帮助你打破思维的壁垒,让你重新认识“绘画”这件事情,它并非高不可攀,而是触手可及,与你的生活息息相关。 拿起你的笔,翻开你的 sketchbook,让我们一起,在笔尖的每一次跃动中,感受生命的律动,记录世界的精彩,释放无限的创造力。这趟旅程,只属于你,而它,才刚刚开始。

用户评价

评分

《速写入门教程》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让我看到了“速写”的无限可能性。我之前一直以为速写就是那种黑白稿,只能用来画人物肖像或者城市风景。但这本书打开了我的新世界。书中讲解了如何运用速写来记录生活中的点滴,比如旅行中的风景,餐桌上的美食,甚至是家人的表情。我开始带着它去旅行,用它来记录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我发现,一本速写本,就像一个私人订制的“回忆相册”,每一页都承载着一段独特的经历。书中的章节“速写中的色彩运用”也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以为速写就是用铅笔画的,但作者竟然讲解了如何巧妙地运用色彩来丰富速写作品,比如用寥寥几笔的彩色铅笔点缀,就能瞬间提升画面的活力。这让我觉得,速写并不是一种“简陋”的绘画方式,而是一种“高效”而“充满创意”的表达方式。我甚至开始尝试用速写来构思我的其他绘画作品,比如油画或者水彩画。我发现,先用速写的方式快速地捕捉构图和动态,能够大大提高我后续创作的效率。而且,书中的“速写与创意”章节,也让我思考如何将速写融入到我的日常生活中,比如用速写来记笔记,用速写来表达想法,甚至是为我的工作项目做可视化方案。这本书让我明白,速写不仅仅是一门绘画技法,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几笔勾勒出人物神韵的速写大师心生向往,但总觉得这是一种遥不可及的艺术。直到我遇到了《速写入门教程》,才意识到速写并非高不可攀。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举个例子,书中讲解如何抓住人物的关键动态时,并没有直接给出复杂的解剖图,而是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像一个正在弯腰捡东西的人”,“像一棵随风摇曳的树”,将抽象的形体转化为容易理解的视觉语言。我过去画人物,总是卡在“骨骼”和“肌肉”上,画出来的人要么像僵尸,要么像面条,完全没有生命力。而这本书让我明白,速写更多的是抓住“感觉”和“动态”,而不是死抠每一个细节。作者用大量的实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人物的身体倾斜度、四肢的舒展程度,以及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其中有一章专门讲解“头部速写”,我曾经觉得头部是最难画的,尤其是五官的比例和关系。但书中的讲解非常系统,从颅骨的基本形状入手,然后逐步叠加五官的结构,并且强调了不同角度下五官的透视变化。我按照书中的方法,对着镜子,或者看着手机里的照片练习,发现自己竟然能画出有神采的眼睛,有鼻梁的鼻子,以及有嘴唇弧度的嘴巴。最让我惊喜的是,书里还提供了很多“速写口诀”和“辅助线法”,这些小技巧非常实用,能够帮助我在短时间内抓住人物的特点,避免画出“四不像”。我甚至开始尝试在公园里,或者咖啡馆里,偷偷地给身边的人画速写,虽然刚开始画得不太像,但那种记录瞬间的乐趣,是前所未有的。

评分

我曾经尝试过很多绘画教程,但都因为各种原因半途而废。《速写入门教程》之所以能够让我坚持下来,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它的“循序渐进”和“鼓励性”。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得非常合理,从最基础的线条练习,到简单的形体概括,再到复杂的动态捕捉,每一步都踏实稳健,不会让人感到突兀。我特别喜欢书中的“挑战小练习”环节,每一个练习都设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提供了多种完成方式的参考。比如,在练习“抓住物体运动轨迹”的时候,书里会给出三种不同的线条表现方式,一种是流畅的曲线,一种是断续的点线结合,还有一种是粗细变化的粗犷线条。这让我意识到,即使是同一个主题,也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而不仅仅是“对”与“错”的标准。而且,书中始终贯穿着一种“鼓励”的语调,作者总是说“没关系,多练习几次就好了”,“你已经做得非常棒了”。这种积极的反馈,对于我这个容易自我怀疑的人来说,是莫大的鼓舞。我记得有一次,我画一个奔跑的人物,怎么都画不出那种速度感,线条总是僵硬地贴在身体上。我有些沮丧,但翻到书中的“常见问题解答”部分,看到了作者针对“如何表现速度”的详细讲解,以及其他读者的练习作品。看到别人的进步,也看到了自己的可能性,我又重新燃起了斗志。这本书让我不再害怕犯错,而是把每一次“画不像”都看作是一次学习的机会。

评分

《速写入门教程》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一个温柔的引路人,把我从对速写的“畏惧”带到了“好奇”,再到“喜爱”。我一直觉得速写是一种天赋,只有那些从小就展现出绘画才能的人才能掌握。但是,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这种想法。它告诉我们,速写更是一种“观察”和“表达”的能力,是可以后天通过练习获得的。书中有一个章节叫做“速写中的‘留白’艺术”,我之前从来没想过,画面中“不画”的地方,竟然也如此重要。作者通过大量的图例,展示了如何利用留白来突出主体,如何通过留白来暗示空间的延伸,甚至如何通过留白来营造意境。我以前画画,总是恨不得把画面填得满满当当,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结果画面显得杂乱无章,缺乏重点。这本书让我明白,适当的留白,反而能够让画面更具呼吸感,更耐人寻味。我开始尝试在画人物的时候,有意地留下一些空白,比如肩膀的轮廓,或者头发的边缘,这样画出来的人物不仅更显轻盈,而且能够将观者的视线集中在人物的面部表情上。而且,书中的讲解非常注重“情感的传达”。作者认为,速写不仅仅是记录物体的形状,更是记录下那一刻的“感受”。我尝试去画那些令我印象深刻的场景,比如夕阳下的剪影,或者雨中的街景,我发现当我带着情感去画的时候,即使线条不够精细,画面也能够传递出一种独特的情绪。

评分

《速写入门教程》这本书,在我看来,更像是一本“生活实用手册”的绘画篇。它没有那些空洞的理论,也没有那些遥不可及的范例,而是完全从我们普通人的角度出发,教我们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去观察和记录生活。我一直觉得,绘画是一种需要专业知识和技巧的事情,但这本书告诉我,只要你愿意去观察,用心地去感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生活速写家”。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速写工具的多样化”的讲解。我之前一直以为画画就是用铅笔,但这本书介绍了彩色铅笔、马克笔、圆珠笔,甚至是钢笔,在速写中的不同表现力。我尝试用彩色铅笔来给我的速写作品上色,发现即使是简单的色彩搭配,也能够让画面瞬间生动起来。我甚至尝试用马克笔来表现一些工业设计草图,发现它能够快速地勾勒出物体的轮廓和质感。而且,书中的“速写场景的应用”也让我大开眼界。比如,如何用速写来记录会议内容,如何用速写来制作旅行地图,甚至如何用速写来记录孩子的成长过程。这些都让我觉得,速写不再是“艺术家的专利”,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掌握的“实用技能”。我开始尝试在我的日常工作中,用速写来记录一些重要的信息,这比传统的文字记录更加直观,也更加容易记忆。

评分

《速写入门教程》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速写速度”的科学解析。我一直觉得,速写就是要“快”,但“快”到什么程度,如何才能在“快”的同时保证“准”和“神”,我一直没有概念。这本书给了我非常清晰的指引。它并没有一味地强调“速度”,而是强调“高效的观察”和“精准的下笔”。书中有一个章节叫做“速写的‘黄金三秒’”,让我大吃一惊。作者提出,在观察一个物体时,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它的核心特征,然后再用最简洁的线条将其表现出来。我过去画画,总是盯着一个物体看了很久,但还是抓不住重点。这本书让我明白,过度的“思考”反而会阻碍“表达”。我尝试运用“黄金三秒”的原则,对着身边的事物进行练习,比如一个正在喝水的瓶子,一个正在飞行的鸟儿。我惊喜地发现,当我快速观察,快速下笔之后,画出来的东西虽然不完美,但却充满了“动态”和“神韵”。而且,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加速练习法”,比如“蒙眼速写”,“限时速写”等等,这些练习方法虽然有点挑战性,但确实能够有效地提高我的观察速度和下笔速度。我甚至开始尝试在公交车上,或者课堂上,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速写练习,这让我觉得,速写真的可以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叫《速写入门教程》,我拿到它的时候,心里是带着点小忐忑的。毕竟,“速写”听起来似乎是一种高级技能,而我,一个连基础素描都还在摸索阶段的“小白”,真的能通过它入门吗?带着这种疑问,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第一页。序言部分作者并没有急于展示技巧,而是娓娓道来速写对于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乃至思维敏捷性的重要性,这让我觉得作者并非只是想教授一种绘画技法,更是希望引导读者建立一种全新的感知世界的方式。接着,书中的第一章就开始介绍最基础的工具选择,从铅笔的型号、纸张的质地,到橡皮的功能,每一个细节都讲得非常到位。我一直以为画画只要有支铅笔就行了,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不同的工具组合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比如不同硬度的铅笔在表现物体轻重、明暗时起到的作用。作者还特别强调了“握笔的姿势”,这一点我以前从未在意过,但书中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讲解了如何根据不同的线条需求调整握笔方式,这对我这个手容易僵硬的人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我开始尝试按照书中的指导去握笔,发现确实能画出更流畅、更有变化的线条。而且,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形体结构,而是从最简单的“点”和“线”开始,讲解如何利用它们来构成基本的轮廓。我以前画画总想着一步到位,结果线条僵硬、比例失调,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基础有多么重要。每一个练习都看似简单,但反复练习之后,我惊喜地发现自己的线条变得生动起来,不再是死板的直线和弧线。

评分

拿到《速写入门教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接地气”。市面上很多教程,要么理论讲得过于深奥,要么练习过于枯燥,很容易让人望而却步。但这本书不同,它从最贴近我们生活的日常事物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进入速写的世界。比如,书中一开始并没有直接讲人物,而是从我们熟悉的“杯子”、“椅子”、“书本”等静物开始。我一直以为画静物很简单,但书中的讲解让我意识到,即使是简单的静物,也蕴含着丰富的造型原理和光影变化。作者详细讲解了如何观察物体的“体积感”,如何利用“线条的疏密”来表现物体的“轻重”和“质感”。我过去画一个杯子,总是画成一个扁平的圆柱体,毫无立体感。而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学会了如何通过观察杯子的弧线,如何通过不同方向的线条来表现它的圆润和光滑。书中的练习也非常有意思,比如“寻找物体的基本形状”,让我发现原来很多复杂的物体都可以分解成简单的几何图形,这大大降低了我对绘画的恐惧感。我甚至尝试用书中的方法去画我餐桌上的水果,我发现之前从未注意到的水果表皮的纹理,水果的体积感,都清晰地呈现在我的笔下。而且,书中的语言非常通俗易懂,没有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即便是完全没有绘画基础的人,也能轻松理解。我最喜欢的是书中的“速写小提示”栏目,里面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小技巧,比如如何快速表现金属的亮光,如何让木质纹理更生动,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这本书,名字叫做《速写入门教程》,但我想说,它带来的不仅仅是“入门”的知识,更是“乐趣”的开启。我过去对绘画的印象,总是充满了“严肃”和“压力”。我担心自己画不好,担心自己没有天赋,担心自己浪费时间。但这本书完全改变了我对绘画的看法。书中有很多“趣味性”的练习,比如“给静物赋予生命”,让我尝试去想象一个杯子在和你聊天,一把椅子在和你跳舞。这让我觉得绘画不再是枯燥的技巧训练,而是一种充满想象力的游戏。我甚至开始给我的宠物画速写,捕捉它睡觉时的憨态,它玩耍时的活泼。每一次完成一幅速写,我都会感到一种小小的成就感,这种感觉非常棒。而且,书中的“故事性”也非常强。作者在讲解每一个技巧的时候,都会穿插一些自己的绘画经历,或者分享一些著名画家的速写故事。这让我觉得,我不是一个人在孤军奋战,而是和许多热爱速写的人们一起,在探索和进步。我最喜欢的一章是“速写中的情感表达”,作者通过很多生动的例子,教会我们如何用线条来传递喜悦、悲伤、愤怒等情绪。我尝试去画一些表达我情绪的场景,比如我考试失利时的沮丧,或者收到朋友惊喜时的开心。当我能够用我的画笔,将内心的情感具象化的时候,那种满足感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

评分

我拿到《速写入门教程》这本书的时候,说实话,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市面上的绘画教程实在太多了,很多都只是换汤不换药。但是,当我翻开这本书,我立刻就被它独特的视角所吸引。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对“线条的本质”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和阐释。它不仅仅教你如何画出一条线,更是教你如何“思考”这条线。比如,书中有一个章节叫做“线条的性格”,让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有的线条是流畅而舒展的,有的却是急促而粗犷的。作者通过大量的图例,展示了不同性格的线条在表现物体时所产生的不同效果。我过去画画,线条总是千篇一律,没有变化,看起来非常死板。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线条是有“生命”的,是可以“说话”的。我开始尝试根据我想要表达的情感,来选择不同性格的线条。比如,当我想要表现一个轻盈的物体时,我会用轻柔而流畅的线条;当我想要表现一个坚硬的物体时,我会用粗犷而有力的线条。这种对线条的理解,让我瞬间觉得自己的绘画水平提升了一个档次。而且,书中还讲解了如何运用“线条的组合”来构成复杂的形体,比如如何用简单的几何线条来概括人物的骨骼结构,如何用交织的线条来表现头发的蓬松感。这让我觉得,速写不再是简单的“描摹”,而是“创造”。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