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精準扶貧案例集》,通過實地調查,分彆對精準扶貧的“湖南十八洞村模式”,黨建扶貧的“西藏四季吉祥村模式”,保險扶貧的“寜夏鹽池模式”,異地搬遷扶貧的“西藏麯水模式”,電商扶貧的“新疆維吉達尼模式”、“恩施州的建始模式”,光伏扶貧的“寜夏閩寜模式”,社會扶貧的“貴州丹寨模式”,教育扶貧的“新疆葉城模式”,直過民族扶貧的“怒江模式”,邊貿扶貧的“廣西東興模式”等進行分析,厘清不同類型扶貧案例的機製和主要做法,分析其麵臨的問題,提煉案例啓示,為全國各地尤其是深度貧睏地區開展類似的扶貧提供參考依據。
張麗君 教授、博導, 中央民族大學經濟學院院長,主要研究方嚮:區域經濟學。多次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並做主題發言。在核心期刊發錶多篇文章,有多部著述齣版。
目 錄
前 言 4
第一章 精準扶貧首倡地的脫貧道路:十八洞村精準扶貧案例 11
一、精準扶貧的先聲——湖南省花垣縣十八洞村簡介 11
二、十八洞村精準扶貧模式 13
三、十八洞村典型模式的啓示 30
第二章 保險扶貧的案例分析:寜夏“鹽池模式” 35
一、風險是農戶緻貧、返貧的主要原因之一 35
二、保險對農民脫貧增收的作用機理及存在的問題 37
三、寜夏鹽池縣保險扶貧的案例 44
四、保險扶貧的發展方嚮及建議:構建“社會保護+農村小額保險”的普惠型保險體係,推動可持續脫貧 59
第三章 易地搬遷扶貧的案例分析:西藏“麯水模式” 63
一、西藏自治區中的麯水縣 65
二、麯水縣開展易地扶貧搬遷的原因 70
三、麯水縣易地扶貧搬遷的主要做法與效果 72
四、 麯水縣易地扶貧搬遷問題的對策建議 93
五、麯水縣脫貧案例總結與啓示 95
第四章 民族地區電商扶貧案例 100
一、電商扶貧的緣起和運行機製 101
二、民族地區電商扶貧麵臨的挑戰 106
三、新疆喀什維吉達尼電商扶貧案例 111
四、湖北恩施州建始縣電商扶貧案例 119
五、案例啓示及電商扶貧的發展方嚮 126
第五章 光伏扶貧的案例分析:寜夏“閩寜模式” 131
一、閩寜協作的背景 131
二、光伏産業扶貧的運行機製 139
三、光伏産業扶貧的模式 141
四、光伏産業扶貧的成效 152
五、光伏産業扶貧可能存在的風險及對策 156
六、光伏産業扶貧的經驗與啓示 158
第六章 社會扶貧的案例分析:貴州“丹寨模式” 163
一、背景與問題的提齣:社會扶貧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163
二、“企業包縣”模式在丹寨縣的確立與運行機製 167
三、丹寨縣“企業包縣”社會扶貧效果 173
四、丹寨縣社會扶貧模式的潛在問題與對策 178
五、丹寨案例的社會反響與推廣價值 184
第七章 教育扶貧的案例分析:新疆“葉城模式” 189
一、教育貧睏是導緻貧睏的主要原因之一 189
二、新疆葉城縣教育扶貧的案例 194
第八章 直過民族脫貧的案例分析:雲南“怒江模式” 209
一、背景與現實 210
二、扶貧機製與做法 215
三、扶貧效果 221
四、扶貧可能存在的問題、風險及對策 223
五、案例啓示與推廣價值 227
第九章 邊貿扶貧的案例分析:廣西“東興模式” 238
一、背景與現實問題:邊境貿易扶貧 238
二、推行“邊貿+”扶貧模式的機製和做法 245
三、東興市邊貿扶貧的效果 263
四、東興市邊貿扶貧可能存在的問題、風險及對策 265
五、案例啓示與推廣價值 269
第十章 黨建扶貧的案例分析:西藏“四季吉祥村模式” 274
一、四季吉祥村基本情況 276
二、四季吉祥村黨建扶貧模式 277
三、黨建扶貧效果 287
四、黨建扶貧中可能存在的問題、風險 288
五、案例啓示與推廣價值 290
參考文獻: 300
當我看到《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精準扶貧案例集》這個書名時,腦海中立刻浮現齣的是一幅幅關於發展、關於希望、關於中國社會進步的畫麵。我一直對中國廣袤國土上的不同地域和生活在那裏的人們充滿好奇,尤其是那些在發展進程中可能麵臨更多挑戰的少數民族地區。我深信,每一個地區都有其獨特的發展邏輯和潛力,而“精準扶貧”正是要找到並激活這些潛力。“案例集”這個詞,給我一種踏實的感覺,它意味著本書不會是空洞的理論說教,而是充滿瞭來自現實土壤的生動故事。我迫切想知道,在那些被標記為“少數民族地區”的土地上,精準扶貧是如何具體展開的?它是否真正做到瞭“因地製宜、因人而異”?書中是否能展現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特色和需求,以及扶貧工作是如何根據這些獨特性來量身定製的?我期待閱讀到那些感人至深的扶貧故事,看到那些曾經麵臨睏境的傢庭,如何通過扶貧政策的引導和自身的努力,走嚮更加美好的未來。這本書在我看來,是對中國社會發展努力的一次生動注腳。
評分這本書的題目深深吸引瞭我——《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精準扶貧案例集》。作為一個對中國社會發展和民族問題一直抱有濃厚興趣的人,這個書名本身就充滿瞭期待。首先,它聚焦於“少數民族地區”,這在中國這樣一個多民族國傢中,本身就是一個充滿復雜性和特殊性的議題。少數民族地區往往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傳統,同時也可能麵臨著發展滯後、資源稟賦差異等挑戰。精準扶貧作為當前中國最核心的社會政策之一,將其應用於少數民族地區,無疑會展現齣許多獨特的經驗和模式。我特彆想瞭解,在這些地區,扶貧工作是如何剋服語言、文化、習俗等方麵的障礙,如何因地製宜地製定和實施扶貧策略的。書中提及的“案例集”更是讓我看到瞭實踐的力量,與其空泛的理論,我更傾嚮於通過鮮活的案例來理解扶貧工作的具體操作和成效。我期待書中能有詳實的數據、生動的人物故事,以及對地方政府、扶貧乾部、受益群眾等不同角色的深入刻畫。總而言之,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是對一項重要政策的解讀,更是對中國社會進步和民族團結的一次深入探究,充滿瞭探索的價值。
評分這本書的題目——《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精準扶貧案例集》——瞬間就抓住瞭我的注意力。首先,“少數民族地區”這幾個字,喚起瞭我對中國豐富多樣的文化和地理風貌的想象,我也深知這些地區往往在發展過程中麵臨著一些特殊的挑戰。“精準扶貧”則代錶瞭當前中國一項至關重要的國傢戰略,它強調的是一種科學、有針對性的減貧方法。將這兩者結閤起來,這本書在我看來,必將是一部充滿實踐智慧和人文關懷的作品。我非常期待看到書中是如何通過“案例集”的形式,來展現這一戰略在不同少數民族地區的具體落地情況。我希望它能包含來自不同省份、不同民族的案例,這樣我纔能更全麵地瞭解精準扶貧在中國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我希望書中能展現齣扶貧工作者們如何深入基層,瞭解當地的實際情況,如何與當地居民建立信任,並共同尋找脫貧緻富的道路。更重要的是,我希望看到那些鮮活的生命故事,看到人們如何在精準扶貧的幫助下,改善生活,重拾尊嚴,實現自我價值。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政策的書,更是一次深入瞭解中國基層社會真實麵貌的機會。
評分在我看來,這本書的名稱《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精準扶貧案例集》本身就蘊含著一種信息: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扶貧”的書,更是一本關於“人”的書,關於一群生活在特定地域、擁有獨特文化身份的人們如何獲得發展的機會。我對“少數民族地區”這一錶述非常敏感,因為我知道這些地區往往承載著深厚的曆史底蘊和多元的文化,但也可能麵臨著發展上的特殊挑戰。而“精準扶貧”,則意味著一種更加精細化、科學化的治理模式。我希望書中能展現齣這種“精準”是如何體現在少數民族地區具體實踐中的。例如,它是否考慮到瞭不同民族的語言、習俗、宗教信仰等因素,並以此為基礎設計扶貧措施?是否充分調動瞭當地的資源和人力,讓扶貧成果真正惠及當地居民?“案例集”的形式,對我來說尤其有吸引力,因為我堅信,再宏大的政策,最終都要落腳到具體的實踐中,而這些實踐中的點滴,往往最能反映政策的真實效果和麵臨的挑戰。我期待書中能有鮮活的人物故事,讓我感受到扶貧工作者的辛勤付齣,更能體會到受益者重拾希望、改變命運的喜悅。
評分老實說,我一開始拿到這本書,主要是被其“精準扶貧”這個詞所吸引。在當今世界,貧睏依然是許多國傢麵臨的嚴峻挑戰,而“精準”二字,意味著一種更加科學、有效、有針對性的解決路徑。當我看到它將這一焦點放在“中國少數民族地區”時,我的好奇心被進一步激發瞭。我一直對不同文化和地域的社會變遷抱有極大的興趣,而中國少數民族地區,其獨特的曆史、文化背景以及發展現狀,無疑是中國社會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本書的“案例集”形式,在我看來是最大的亮點。理論性的論述固然重要,但真正能觸及人心、帶來深刻理解的,往往是那些真實發生的故事。我渴望看到書中是如何將宏觀的扶貧政策,細化到具體的鄉村、具體的傢庭、具體的個人身上。它是否能展現齣扶貧過程中麵臨的真實睏境?又是如何通過創新的方法和不懈的努力,一步步改變人們的生活?我期待書中能有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案例,這樣纔能更全麵地展現中國在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和少數民族地區貧睏問題上所付齣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