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25
集古鸟类研究成果之大成,带您去往古生物领域前沿;
古生物学界大咖倾情撰写,用严谨的科学性保驾护航;
珍贵化石照片一次性公开,揭开尘封多年的历史真相;
栩栩如生的古鸟类还原图,描绘远古鸟类的真正模样;
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直观展现古鸟的千姿百态;
《古鸟——恐龙时代的中国古鸟类》是一本新的、全面介绍中国中生代早期鸟类发现与研究的著作。内容,并及时反映了该领域新的发现和研究结果。虽是一本古生物的专著,但内容广泛,涉及到相关地质环境背景,以及有关发育生物学、功能形态学、生态学、乃至分子生物学的一些新进展。
本书对隶属恐龙时代古鸟类家族的三大类群(基干鸟类,反鸟类,今鸟型类)分别做了较为系统的介绍。不仅涉及分类、形态解剖和系统发育关系,还依据新的发现与研究,分别对这些不同类群鸟类的繁殖、飞行、消化、生活习性等作了细致的解释。
此外,本书还对恐龙时代的中生代古环境,鸟类起源,飞行起源和羽毛起源的新研究进行了概要的总结。此外,作者也高度且客观地评价了中国中生代鸟类发现与研究对该领域的巨大和独特贡献。
孟庆金
博士,现任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长;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自然历史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博物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北京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副理事长;《大自然》期刊主编。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等荣誉称号。
孟庆金研究员主要从事古生物学和博物馆学研究,并从1999年开始一直致力于中国晚中生代的燕辽生物群和热河生物群研究,尤其是在脊椎动物演化与生态适应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在《自然》和《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编撰图书著作8部;获得“北京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奖项8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等3项。
路易斯·M. 恰佩
博士,现任美国洛杉矶县自然历史博物馆高级副馆长,恐龙研究院院长;兼任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曾获“约翰·西蒙·古根海姆”基金会及“亚历山大·冯·洪堡”基金会等颁发的多项奖项。
路易斯·M. 恰佩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鸟类起源及其早期演化。在过去的20多年间,他在美国、阿根廷、蒙古、中国及哈萨克斯坦等地进行了野外科考,完成对众多中生代鸟类及非鸟类兽脚类恐龙物种的研究,发表论文几十篇;撰写《恐龙的起源和鸟类的早期演化》《中生代鸟类》等专著多部,详细解释了从早期鸟类的恐龙祖先到现代鸟类所经历的进化阶段。
热河生物群中的古鸟类/1
古鸟家族/59
古鸟类的生态适应/171
恐龙时代/269
鸟类有着极其漫长的演化历史,经过亿万年的演化,今天的鸟类在形态、羽毛颜色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已经呈现出多元化,有些鸟类的行为能力甚至超乎人们的想象。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东北部地区相继发现了一系列完整、精美的早期鸟类化石,其不仅记录了鸟类早期蓬勃发展的历史和进化过程,而且展现出了古鸟类惊人的多样性和广泛的适应性。许多新的发现不仅填补了作为现代谱系的鸟类与其恐龙祖先之间在演化上的巨大鸿沟,而且也不断改写着鸟类久远的进化历史,改变着人们对中生代鸟类的认识和理解。
本书以在热河生物群发现的大量化石为依据,通过多幅精美图片,介绍了生活在恐龙时代的古鸟家族的成员类型及主要特征,并从古鸟类的生态适应角度,阐述了古鸟的繁殖行为、飞行能力和生活习性。同时通过对原始鸟类的尾综骨演化、体型小型化、牙齿退化以及羽毛功能等方面的描述,讨论了鸟类起源、羽毛起源、飞行能力演化等问题,试图更加全面地反映中国对中生代鸟类及其恐龙祖先发现与研究的独特贡献,探索从中生代繁盛无比的恐龙家族到今天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各种鸟类的进化之路。
本书共分“热河生物群中的古鸟类”“古鸟家族”“古鸟类的生态适应”和“恐龙时代”四个部分,由孟庆金和路易斯·M.恰佩(Luis M.Chiappe)撰写。另外,刘迪参与了“热河生物群中的古鸟类”和“古鸟家族”两部分的撰写,张玉光参与了“古鸟类的生态适应”和“恐龙时代”两部分的撰写。
由于我们本身的学识水平和认识所限,疏漏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真诚地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孟庆金 Luis M.Chiappe
2017年8月11日于北京
古鸟:恐龙时代的中国古鸟类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古鸟:恐龙时代的中国古鸟类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是一本很好的科普读物。
评分喜欢野外观鸟的人可以看看。许多人都知道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类,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十分准确,因为全世界的蜂鸟有315种左右,分布于从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到南美洲的麦哲伦海峡,以及其间的众多岛屿上。它们的体形差异也很大,最大的巨蜂鸟体长达21.5厘米,当然不能说它是世界上最小的鸟了。而产于古巴的吸蜜蜂鸟的体长只有5.6厘米,其中喙和尾部约占一半,体重仅2克左右,其大小和蜜蜂差不多,这样的蜂鸟才是世界上体形最小的鸟类,它的卵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卵,比一个句号大不了多少。蜂鸟的羽毛大多十分鲜艳,并且闪耀着金属的光泽。它们的飞行本领高超,可以倒退飞行,垂直起落,翅膀振动的频率很快,每秒钟可达50~70次,所以有“神鸟”、“彗星”、“森林女神”和“花冠”等称呼。我国近几年有很多地方都声称发现了蜂鸟,其实都是误传。北极燕鸥是飞得最远的鸟类。它是体形中等的鸟类,习惯于过白昼生活,所以被人们称为“白昼鸟”。当南极黑夜降临的时候,便飞往遥远的北极,由于南北极的白昼和黑夜正好相反,这时北极正好是白昼。每年6月在北极地区“生儿育女”,到了8月份就率领“儿女”向南方迁徙,飞行路线纵贯地球,于12月到达南极附近,一直逗留到翌年3月初,便再次北行。北极燕鸥每年往返于两极之间,飞行距离达4万多公里。因为它总是生活在太阳不落的地方,人们又称它“白昼鸟”。
评分《野外观鸟手册》适于观鸟初学者使用,也适合广大教师、家长指导青少年开展户外科学教育活动。好书太贵
评分学校活动要求购买
评分小手册,携带方便。印刷质量还好。
评分很大一本书,化石图很清晰。作为科普书来说已经很好了。
评分 评分很实用的手册 携带方便
评分关于中国古生物的书,很少,称活动优惠搞定。
古鸟:恐龙时代的中国古鸟类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