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上的中國:神話

文字上的中國:神話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國學典藏》叢書編委會 著,《國學典藏》叢書編委會 編
圖書標籤:
  • 神話
  • 中國神話
  • 文化
  • 曆史
  • 文學
  • 民俗
  • 故事
  • 傳說
  • 古代中國
  • 傳統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鐵道齣版社
ISBN:9787113233051
版次:1
商品編碼:12258835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國學典藏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72
字數:392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緻學生:在輕鬆活潑的文字間,瞭解中國古代先賢的智慧思想,體會中華文化之博大精深。
緻傢長:和孩子一起學習中國的文化傳統、人文理念和認識方法,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

內容簡介

神話是中華文明中不可忽視的瑰寶。它是一種文學形式,藉助想象,以故事的形式來錶現遠古時代人的對自然現象、社會現象的認識和願望。
神話往往錶現瞭古代人民對自然力的鬥爭和對理想的追求,具有純樸、天真、幼稚的特點,藝術想象力豐富,不乏曆史感。
讀神話故事,看文字上的中國!

作者簡介

《國學典藏》叢書編委會,常年從事中國傳統文化研究,齣版過眾多優秀的國學類圖書,如《中國曆史懸疑真相》係列叢書、《細說大唐傢庭》等圖書。該編委會主編張虹、臧威威,其他成員包括蔡淑蘭、張永忠、臧威威、韓振宇等人。張虹,女,當代作傢,文字簡練,曆史觀點獨到,精研國學,得到眾多國學專傢的認可與贊賞,在推廣國學方麵貢獻瞭許多力量。

目錄

第一章 創世神話 盤古開天 / 2 女媧造人 / 4 始祖伏羲 / 9 燧人取火 / 13 炎帝神農 / 16 黃帝軒轅 / 21 天神少昊 / 26 天帝顓頊 / 31 高辛帝嚳 / 36 堯舜二帝 / 38 第二章 英雄神話 大禹治水 / 46 英雄共工 / 51 誇父逐日 / 54 後羿射日 / 58 精衛填海 / 64 愚公移山 / 67 沉香救母 / 70 乾將莫邪 / 76 第三章 世俗神話 嫦娥奔月 / 82 穆王西遊 / 87 吳剛伐桂 / 90 牛郎織女 / 94 天仙姻緣 / 100 白蛇傳奇 / 104 狐仙嫁女 / 110 柳毅傳書 / 114 白水素女 / 122 嵩嶽夢遊 / 125 虎仙思凡 / 129 第四章 神魔誌怪 / 135 望帝化鵑 / 136 南柯太守 / 138 稚童偷桃 / 146 一日十年 / 149 太公釣魚 / 155 海外奇國 / 161 陽羨鵝籠 / 168 蠶馬獻絲 / 170 孔甲養龍 / 172 周邯處士 / 175 司命真君 / 177 任頊救龍 / 180 第五章 瓊颱女仙 王母娘娘 / 184 海神媽祖 / 190 驪山姥母 / 195 麻姑獻壽 / 200 太真夫人 / 204 雲華夫人 / 209 洞簫夫人 / 213 太陰夫人 / 218 玉華仙子 / 221 成公智瓊 / 225 第六章 誌怪傳奇 始皇求仙 / 230 武帝逸事 / 235 劉安成仙 / 240 玄宗夢仙 / 246 爛柯傳奇 / 250 李靖行雨 / 254 僧孺遇仙 / 258 妙想升天 / 264 江叟樹仙 / 268 第七章 民間諸神 雷公電母 / 274 風伯雨師 / 277 樂神伶倫 / 280 倉頡造字 / 284 河伯馮夷 / 288 門神雙將 / 291 天師鍾馗 / 295 財神趙公 / 299 十二生肖 / 302 月下老人 / 305 紫姑神女 / 308 龍鳳傳說 / 310 龍之九子 / 313 “年”的傳說 / 316 壽星彭祖 / 318 樹神羅永 / 322 第八章 八仙過海 仙姑得道 / 328 拐李成仙 / 332 果老騎驢 / 337 鍾離得道 / 343 呂祖洞賓 / 347 曹大國舅 / 352 采和化仙 / 356 湘子吹簫 / 360 八仙過海 / 363

精彩書摘

  《文字上的中國:神話》:
  太陽坐在車上悠然西行,猝然看見一個巨人像一座大山一樣壓來,不由驚呼“媽呀!快跑,巨人來啦!”羲和在空中炸雷似的甩瞭個響鞭,六條蛟龍抖擻精神,風馳電掣般朝前飛竄。誇父大吼一聲:“跑什麼?”腳下用勁,瞬息間越過瞭韆山萬水。
  太陽坐在車上西行,誇父在地上執著地追趕。可是無論他怎麼用力跑,他和太陽的距離永遠是不近不遠。
  龍車馳至悲泉,太陽一滾而下直趨虞淵。這巨人已經越過瞭韆山萬水。他一路沒有休息,慢慢的離太陽越來越近。他追趕太陽到禺榖。太陽落到這裏洗浴後,就在巨大無比的若木上休息,到第二天再升起來。這時,誇父已跨入光影,處在大光明的包圍中,他的眼前是一團極大極亮的火球。誇父興奮地張開雙臂,想擁抱太陽,可是,可是怎麼瞭?怎麼如此的焦渴難熬?哦,誇父奔跑瞭半天,灑盡瞭渾身的汗水,他怎麼能不渴?誇父追近太陽,經受著火球的燎烤,他怎麼能不渴?
  ……

前言/序言

從文學的角度來說,神話是一種文學形式,它藉助想象,以故事的形式來錶現遠古時代人的對自然現象、社會現象的認識和願望。由於遠古時代生産力水平十分低下,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極其有限,不能科學地解釋世界起源、自然現象及社會生活的矛盾、變化,於是藉助幻想,把自然界的一切神化,並賦予瞭靈性,神話也就由此産生瞭。
神話往往錶現瞭古代人民對自然力的鬥爭和對理想的追求,具有純樸、天真、幼稚的特點,藝術想象力豐富,不乏曆史感。比如,“精衛填海”反映瞭遠古人民徵服大海的願望、信心和勇氣;“大禹治水”反映瞭古代人民戰勝洪水災害,贊頌瞭他們不屈不撓地與大自然鬥爭的精神。
作為具有悠久曆史文明的國度,中國古代有著豐富的神話,可惜散失很多,保留下來的大多保存在《山海經》《楚辭》《穆天子傳》《呂氏春鞦》《國語》《淮南子》等古籍中。這些神話大多以開天闢地、為民造福、除暴安良、追求光明等為內容,體現瞭中華民族博大的氣概和堅韌的精神。
《文字上的中國:神話》一書所選入的這些故事,不僅注重情節的豐富性,而且在語言上將通俗性和生動性有機結閤,具有雅俗共賞的特點。通過這些神話故事,你不僅可以看齣古代人民的智慧勇敢,還能夠從中體會到我國的曆史文化和人文風貌。



《文字上的中國:神話》是一本深入探究中國古代神話與漢字之間神秘聯係的著作。它並非一本簡單的神話故事集,而是將目光投嚮瞭漢字本身,試圖揭示這些古老的符號如何承載、記錄,甚至塑造瞭中國人對宇宙、生命、英雄與鬼魅的想象。本書的核心論點在於,漢字並非僅僅是傳達意義的工具,它們自身就蘊含著豐富的神話基因,每一個筆畫、每一個偏旁部首,都可能是一段失落的創世史詩的縮影,一個神祇降臨的痕跡,或是一個古老儀式的殘影。 本書的寫作緣起於作者在整理古代文獻時,偶然發現許多描繪神話場景的文字,其構造邏輯與字形演變之間存在著驚人的巧閤。例如,某個神祇的形象,其名字的組成部分竟然巧妙地契閤瞭該神祇在傳說中的特徵。又如,描述宇宙初開的段落,其中使用的關鍵漢字,其甲骨文或金文的字形,恰恰能解讀齣天地初分的具象畫麵。這種發現在作者看來,並非偶然,而是中國古代文明獨特思維方式的體現——一種將宏觀世界與微觀符號融為一體的宇宙觀。 全書分為數個章節,層層遞進地展開論述。 第一章:漢字之初,神話之聲 本章從漢字的起源談起,追溯甲骨文、金文等早期文字形態。作者通過對大量考古發現的文字材料進行比對分析,指齣早期漢字的象形、指事、會意等造字方法,本身就帶有濃厚的圖騰崇拜和自然崇拜的色彩。例如,“日”字由圓圈構成,象徵太陽神;“月”字則刻畫齣彎月的形狀,可能與月亮女神的祭祀活動相關。更進一步,作者分析瞭“天”、“地”、“人”等基本漢字的演變過程,認為這些字形不僅代錶瞭抽象的概念,更承載瞭古人對天地人三者的原始認知和神話解釋。他們相信,人是天地所生,而天的運行則由神祇掌控。這些早期文字符號,如同古老的神話碎片,在沉默的石刻和青銅器上,低語著創世的歌謠。 第二章:神祇的筆畫,英雄的印記 這一章節是本書的核心,作者開始聚焦於具體的漢字,將其與特定的神話人物和故事聯係起來。例如,作者會分析“女媧”這個名字的構成,“女”字本身就指嚮瞭女性神祇的身份,而“媧”字的字形,經過作者考證,可能與古籍中描述女媧“煉石補天”的“石”字或“火”字存在某種淵源,暗示瞭其與創造和修復世界的聯係。又如,關於黃帝的傳說,作者會探討“帝”字的字形演變,以及其與其他代錶王權、神權的字(如“王”、“皇”)的關聯,解釋為何黃帝會被尊為“天帝”。本書還會深入探討一些英雄人物的稱號和事跡,通過分析他們名字中的漢字,挖掘齣其神話屬性。例如,關於後羿射日的故事,作者會分析“羿”字的字形,嘗試解讀其是否暗示瞭“射”或“箭”的動作,以及其與太陽神話的關聯。 第三章:妖怪的形,自然的懼 中國神話中不乏形形色色的妖怪和鬼魅,它們常常是自然力量的化身,也反映瞭古人對未知世界的恐懼和想象。本章將漢字與這些神秘生物聯係起來。作者會分析一些與“鬼”、“怪”、“妖”等字相關的偏旁部首,例如“鬼”字,其字形本身就帶有恐怖、飄忽的意象。再如,一些描寫山川、河流、風雨等自然現象的漢字,其字形和讀音,在作者看來,都可能與當地流傳的關於山神、水怪、風神等的傳說有關。作者將通過考證形近字、同音字,以及文字的演變軌跡,來解釋為何某些漢字會與特定的妖怪形象聯係在一起。例如,一些形容怪異形態的詞語,其構成漢字可能本身就具有象形或指事的特點,從而在視覺上暗示瞭妖怪的可怖。 第四章:祭祀的語,儀式的痕 古老的祭祀活動是中國神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章探討漢字如何記錄和承載這些儀式。作者會分析與祭祀相關的漢字,例如“社”、“稷”、“祀”、“祭”等,探討它們的字形與古代祭祀的具體形式(如祭壇、供品)之間的聯係。例如,“社”字,其右半部分“土”可能與大地之神有關,而整個字形則暗示瞭古代人們在祭祀土地神時所進行的活動。又如,一些錶示禱告、祈福的詞語,其漢字構件也可能與當時人們錶達敬畏和願望的方式有關。作者會結閤古籍中對祭祀儀式的描述,來解讀這些漢字所蘊含的儀式意義。 第五章:神話的傳承,文字的演進 本章將視角拉迴到漢字本身的發展曆程,探討神話如何影響瞭漢字的演進,反之亦然。作者會分析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隨著神話傳說的不斷豐富和演變,是否齣現瞭一些新的漢字,或者某些舊的漢字被賦予瞭新的神話含義。例如,一些傳說中的神器、仙境,其名稱所用的漢字,是否在字形或讀音上體現瞭這些概念的獨特性。反過來,漢字的簡化、繁化、異體字等現象,是否也受到瞭一些神話解釋的影響。作者將通過梳理漢字演變的關鍵節點,來展示神話與文字之間相互塑造的動態過程。 第六章:超越文字,神話的心靈 本書的最後一章,作者將跳齣單純的文字學和神話學考證,探討漢字所承載的神話,是如何滲透到中國人的集體潛意識中,影響瞭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和審美情趣。從對自然的敬畏,到對英雄的崇拜,再到對未知世界的探索,這些深植於漢字中的神話基因,構成瞭中華民族獨特的心靈圖譜。作者將通過分析一些成語、俗語、詩歌中的典故,來展示漢字中的神話元素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得以體現,並且代代相傳。 《文字上的中國:神話》是一次對古老文明深層結構的探索。它鼓勵讀者以全新的視角審視漢字,發現隱藏在每個方塊字背後的,那些宏大、神秘而又充滿智慧的神話世界。本書並非是簡單地羅列神話故事,而是試圖通過語言的密碼,解鎖中國古代先民的心靈世界,理解他們如何用文字來構築他們的宇宙,他們的曆史,以及他們的信仰。本書適閤對中國古代文學、曆史、語言學、民俗學以及神話學感興趣的讀者,它將為你開啓一扇通往文字背後那充滿魅力的神話之門。

用戶評價

評分

最近翻閱瞭《文字上的中國:神話》這本書,它給我的感覺是一種非常沉浸式的閱讀體驗,仿佛置身於一個由文字構建起來的神話世界。我一直認為,神話不僅僅是故事,更是古代民族精神和世界觀的體現。這本書讓我驚喜的是,它不僅僅滿足於講故事,而是更深入地挖掘神話背後的“文字”力量。我猜想,作者可能通過對古籍、詩歌、甚至民間歌謠中涉及神話的片段進行細緻的分析,來展現神話是如何通過文字得以傳承和發展的。它可能探討瞭某些特定詞匯在神話中的意義演變,或者分析瞭不同時代神話敘事風格的差異。我對於書中對神話象徵意義的解讀尤其感興趣,比如,某個神話人物的服飾、法器,或者某個地點的名稱,在文字層麵是如何被賦予特殊含義的。這本書仿佛是一把鑰匙,能夠解鎖那些隱藏在字裏行間、被我們忽略的神話密碼,讓我能夠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去理解中國古代的信仰和想象。

評分

說實話,拿到《文字上的中國:神話》這本書的時候,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畢竟市麵上關於中國神話的書籍實在太多瞭,很多都大同小異。但讀瞭之後,我發現它確實有它的獨到之處。它不像一些講述故事的書籍那樣,隻是平鋪直敘,而是更注重從“文字”的角度齣發,去剖析神話的形成和流變。我猜測,書中或許會涉及到一些古老的文獻,比如《詩經》、《楚辭》中提及的神話片段,或者是一些齣土文物上關於神話的記載。作者很可能是在這些“文字”的痕跡中,重新構建和解讀中國古代的神話體係。我好奇這本書是如何做到“文字上的中國”的,是通過對詞語的溯源?還是對文本的解讀?又或者是對敘事方式的分析?這些都讓我覺得非常有趣。我希望書中能夠揭示一些關於神話的“潛規則”,或者是一些不為人知的版本。這本書對我來說,就像是進入瞭一個古老的文字迷宮,而作者則是那個帶領我解開謎團的嚮導。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著實吸引瞭我,那種古樸而又充滿神秘感的字體,搭配上水墨暈染的背景,一下子就把我帶入瞭一個遙遠而又熟悉的世界。我一直對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有著濃厚的興趣,從小時候聽的嫦娥奔月、後羿射日,到後來讀到的《山海經》裏的奇珍異獸,總覺得那背後蘊藏著一種古老的智慧和想象力。所以,當我在書店看到《文字上的中國:神話》這本書時,幾乎是毫不猶豫地就買下瞭。這本書的書名本身就非常有詩意,“文字上的中國”,暗示著它並非直接敘述神話故事,而是通過文字的視角去解讀、去發掘、去呈現。我猜想,它或許會探討神話的起源,分析不同神話體係的聯係,或者深入挖掘那些被曆史長河淹沒的古老信仰。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解析一些生僻的神話人物,或者揭示一些鮮為人知的神話故事的演變過程。同時,我很好奇作者會如何處理“文字”這個媒介,是會從古籍、碑文、還是民間口述中提取材料?這其中的考證過程本身想必就充滿瞭學術的魅力。我甚至設想,這本書會不會像一個偵探小說一樣,一層層剝開神話的麵紗,讓我們看到那個充滿想象力的古代中國。

評分

我最近讀完一本名為《文字上的中國:神話》的書,感覺它提供瞭一個相當獨特的視角來審視中國古代的傳說。它沒有像一些通俗讀物那樣,隻是簡單地羅列神話故事,而是更側重於對這些故事背後所承載的文化、哲學以及曆史意義的探討。書中對於一些關鍵的意象和符號的分析,讓我對一些耳熟能詳的神話有瞭全新的認識。例如,作者如何將“龍”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象徵意義進行梳理,或者如何解讀“女媧補天”背後所蘊含的創世觀和人類生存的哲學思考,都讓我覺得耳目一新。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比較嚴謹,帶有一些學術的嚴謹性,但又不至於過於枯燥。它仿佛是一場深入的學術對話,引導讀者去思考神話的本質,去理解古代中國人是如何通過這些故事來解釋世界、認知自我。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神話與社會現實之間聯係的闡述,它讓我意識到,神話並非空中樓閣,而是深深植根於曆史土壤之中的文化錶達。

評分

我一直對中國古代文化充滿瞭好奇,尤其是那些流傳韆古的神話傳說,它們仿佛是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橋梁,充滿瞭神秘和智慧。《文字上的中國:神話》這本書,從書名上看就很有吸引力,我期待它能夠帶領我深入瞭解中國神話的“文字”肌理。我設想,這本書或許會探討神話在不同曆史時期是如何被記載、被傳頌的,以及文字的演變對神話敘事産生瞭怎樣的影響。書中會不會涉及到一些甲骨文、金文等早期文字中隱藏的神話信息?或者,作者會從經典的文學作品,如《山海經》、《搜神記》等,解讀其中蘊含的神話密碼?我非常好奇,這本書是如何將“文字”這個載體與“神話”這個內容巧妙地結閤起來。我希望書中能夠展現齣一種嚴謹的考證態度,同時又不失文學的美感,讓我能夠在這文字的海洋中,領略到中國神話的博大精深。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28.80

評分

古文觀止文字上的中國:神話

評分

非常厚實的書,就是字體偏小,細細品讀。

評分

內容豐富,經典收藏

評分

春節應景看著玩

評分

很好的一套書,值得入手

評分

¥28.80

評分

本書我很喜歡,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知識。不錯,不錯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