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学六经》包括《老子·道德经》、《关尹子·文始经》、《文子·通玄经》、《列子·通虚经》、《庄子·南华经》、《庚桑子·洞灵经》。《老学六经》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是“老学”的核心和根基,“老学”是以“道”为核心的严密体系,包括两个支点“常道非常道、上德与下德”,四条原理“道生德畜、无中生有”的生成论,“道体德用、有无相生”的本体论,“知而不知、望无见有”的认识论,“下学上达、存无守有”的实践论,目标即“归根返本、物我同一”。从价值论的角度而言,“德”被中华文化传统的核心观点及“老学”分为“上德与下德”。“上德与下德”阐述的是“无善无恶”和“有是有非”的基本观点。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德经》语)语)等。因此,近现代有不少所谓大学者直言不讳地说“老庄”反对仁义“毋庸置疑”。“老学”不反对“仁义”,这才是“毋庸置疑”。“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老子·道德经》语),“道散而为德,德溢而为仁义,仁义立而道德废矣”(《文子·通玄经》语)等,这些并非就说明老庄反对“仁义”,而恰恰证明“中华文化传统”的基本观点和“老学”的基本思想是高度契合的。
杨郁,名凡用,研究生毕业,主修训诂学,北京文化学者,出版社编辑、编辑部主任、编审。主要著作《老子?道德经全集》、《庄子?南华经全集》、《王阳明?传习录全集》等各类若干种。黎荔,北京大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艺术导论》、《老子新学大全集》、《老子新学精选集》、《道德经注释》等。
我买这本书主要是冲着“老学”这个核心概念去的,但“六经”的范畴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它究竟是传统意义上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的“老学”诠释,还是指代某几部与“老子”思想密切相关的六部核心典籍?这种命名上的模糊性,使得我对内容的具体构成感到一丝悬念。如果它仅仅是对某一小部分特定文本的深度挖掘,那么它可能更偏向于专业研究工具书;但如果它旨在提供一个涵盖面更广的古代思想“大观园”,并以老庄思想为中心轴线进行串联,那么它的受众面就会宽泛得多。我期待这本书能明确界定其研究范围,并以严谨的逻辑层次,将各个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梳理得井井有条,而不是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猜测作者的立足点究竟在哪里。
评分从排版和字体上看,这本书的内页似乎采用了某种仿古的字体风格,这无疑增加了阅读的氛围感,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潜在的挑战:长时间阅读会不会造成眼睛疲劳?毕竟,如果是那种对比度很低的字体,对视力要求会高很多。我个人的阅读习惯是比较碎片化的,可能一晚上也读不了太多页,所以书的开本设计是否便于单手持握、在各种环境(比如通勤路上、睡前卧读)下都能保持舒适度,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如果这本书的字体设计兼顾了美观与实用性,能够让我在快速浏览时抓住重点,在精读时又不觉吃力,那么它在“用户体验”这一维度上就算是成功了。毕竟,再好的内容,如果阅读体验不佳,也难以被坚持下去。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定价略微超出了我原本的预算范围,这让我对其内容的价值密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尚未接触内文之前,我主要关注的是其“六经”所指向的那个宏大知识体系的涵盖范围。我个人对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流派比较感兴趣,特别是那些关于“道”与“德”的本体论探讨。我希望这本书能针对性地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论述进行比对分析,而不是简单地堆砌原文。如果它能提供不同学派之间思想的交锋与互补,那就太棒了。此外,我非常关注注释的详尽程度,毕竟理解古籍,注释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如果注释部分能够加入一些现代学者的主流观点和争议焦点,那么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将得到显著提升,也能证明它并非是故纸堆里的重复劳动,而是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力作。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系统梳理古代哲学思想脉络的工具书,市面上很多书籍要么过于碎片化,要么就是晦涩难懂,让人望而却步。《老学六经》的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它暗示着一种对经典体系的完整构建,而不是零散的解读。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将那些散落在不同典籍中的核心概念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可供初学者快速入门,又供进阶者深入研讨的阶梯。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在解释复杂概念时,能采用现代人易于理解的语言,避免过多的术语堆砌,真正做到“化繁为简”。如果这本书能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兼顾可读性,那么它无疑将成为我案头必备的参考资料。我对于它是否能成功搭建起一座连接古代智慧与现代思维的桥梁,抱持着极大的好奇心。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典雅厚重的质感,仿佛能透过纸张的纹理感受到文字背后的历史沉淀。我尤其欣赏封面上的留白处理,简洁而不失大气,虽然内容本身我还没来得及细读,但仅仅是把这本《老学六经》放在书架上,就已经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了。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极其严肃和考究,让人不敢轻慢。从选材上看,纸张的克重和色泽都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准,印刷的清晰度也无可挑剔,即便是最小的宋体字也显得轮廓分明,油墨的附着力看起来也相当不错,预示着这是一本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实体书。我希望这本书的内页排版也能如同封面这般用心,毕竟阅读体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此。那种翻动时的微小声响,都带着一种古籍重现的仪式感,让我对即将展开的阅读旅程充满了期待。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体现了出版方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评分书很好,很整洁,赞一个
评分非常不错非常好评
评分书很好,很整洁,赞一个
评分非常不错非常好评
评分有几部经书不常见买回来,有时间再看吧。
评分有几部经书不常见买回来,有时间再看吧。
评分有几部经书不常见买回来,有时间再看吧。
评分非常不错非常好评
评分非常不错非常好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