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收纳了成功制皂的所有关键元素。从白脱牛奶到紫朱草;从拉花到分层以及其他各种技巧,要不了多久,你就可以做出厉害的纯天然手工皂了。你的制皂书库一定得收纳这本书!”
──创业交流网络创办人,唐纳·玛丽亚·科尔斯·强森
“这是一本制皂必备宝典。不管是制皂新手还是制皂达人,选这本书就对了!”
──现代制皂,柯娜·寇特
鸣谢
前言 天然手工皂的魅力
第一章 手工皂的制作过程
第二章 选择器材和模具
第三章 冷加工手工皂的制作步骤
第四章 品种繁多的手工皂用油
第五章 加入草本和天然添加物
第六章 调制手工皂的香味
第七章 设计手工皂的配方
第八章 极简配方
紫草螺旋藻缤纷皂
100% 橄榄油海盐印章皂
燕麦皂(婴儿配方)
荨麻欧蓍草升级皂
脱脂乳蜂巢皂
柠檬线型拉花皂
香蕉奶油派分层皂
第九章 纯美配方
茜草根渐变隐纹皂
黄瓜分层皂
白茶人造叠旋皂
园丁磨砂皂(咖啡渣配方)
番茄拉花分层皂
咖啡拉花分层皂
紫朱草铅笔纹分层皂
秘制羽毛拉花蛋黄皂
第十章 创意配方
蓝莓内嵌圆形皂
木炭爱心圆形皂
杏仁奶五彩缤纷皂
柞蚕丝双入模皂
靛蓝胭脂镂空叠环皂
牛奶微醺拉花皂
芦荟衣架拉花皂
马铃薯球分层皂
红茶漏入叠旋皂
玫瑰香槟尖峰皂
椰奶侧面拉花皂
淡啤可可皂
羊奶落日余晖皂
黑啤丝瓜皂
蒲公英斑马条纹皂
阴阳皂(白酒和红酒配方)
了解如何制作手工皂, 并熟悉其制作过程背后的科学原理,将有助于你觉察潜在危险、找出故障原因、研发自己的配方、确保制皂安全。本书主要介绍冷加工制手工皂。所谓“冷加工”是指在制作手工皂的混合阶段不需要使用外部热源,如加热器。但在制作过程中仍然能够产生热量。这是因为水与碱混合发生放热反应,温度会升高至93 摄氏度。
制作手工皂的科学原理
手工皂的制作公式如下:
甘油三酸酯(脂肪酸)+ 氢氧化钠= 手工皂+ 甘油
简单来说,就是油与碱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固体物质。油是由甘油三酸酯、3 种脂肪酸链和甘油分子构成。亚油酸和甘油三酸酯(是常见制皂用油中的重要脂肪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过程叫作皂化。皂化结果产生了手工皂和少许甘油。
一般售卖的氢氧化钠都呈粉状或片状。需要溶剂将其溶解后,才能与油混合。制作手工皂时,一般需要将碱先放入水中溶解,也可以使用其他液体代替水。
当水中加入碱后,会产生放热反应。如用其他液体代替水,产生的热量更高,还会伴随其他反应。例如,碱可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和糖升高温度至几乎沸腾、颜色变黄、气味发臭、凝固成浓稠状,这些都是正常现象。本书中的每一款手工皂的配方都介绍了与其他溶液溶解时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控制或降低危险。
不同的油,需要的碱量不同。每一种油制成手工皂需要的碱量多少称为该油的皂化值(SAP value)(如需了解什么是皂化值,请见第17 页)。油是由一系列不同的短链和长链脂肪酸构成的。例如,棕榈油包含5 种脂肪酸,椰子油有11 种,橄榄油6 种。
这些脂肪酸的属性各不相同,因此把油变成手工皂所需的碱量也不同。例如,棕榈油中超过40% 的脂肪酸为棕榈酸,这种饱和脂肪酸使得棕榈油在室温下以固体形态存在。然而,橄榄油中有83% 的油酸,在室温条件下呈现液体形态。当与氢氧化钠混合时,棕榈油和橄榄油产生的化学反应大不相同。因此,在制作手工皂时,每种油所需要的碱量不同。
脂肪酸也会影响成品皂的特性。例如,椰子油使手工皂的泡沫丰富,而鳄梨油可以增加手工皂的滋润效果。白芒花籽油和芒果油都有保湿特性,但是白芒花籽中富含脂肪酸,可以让手工皂产生奶油状泡沫,而加入芒果油的手工皂产生的泡沫却较少。
本书的配方都经过精细测量,可以做出配比平衡的手工皂。如果你是初学者,建议严格按照配方进行,可以感受整个制作过程,又可以体会一下优质手工皂的触感。
说实话,我以前买过几本关于DIY手工类的书籍,很多都是那种图文并茂,但实际操作起来总感觉差点火候,要么配方不严谨,要么步骤含糊不清。但拿到这本,我立刻感觉到它的专业和严谨。作者在讲解每一个配方的同时,都提供了一个非常详尽的“风险评估”和“替代方案”部分,这对于我这种追求稳定效果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比如,她会告诉你,如果找不到特定的稀有油脂,用什么更常见的油脂来替换,以及替换后成品在起泡度和温和度上会有哪些细微的变化。这种深度的解析,让我明白手工皂制作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它需要精准的计算和对材料的深刻理解。书中对温度控制的执着讲解,以及如何应对不同季节环境对皂化反应的影响,都体现了作者极高的实战经验。这不再是那种浮于表面的“好玩”手工,而是一门真正值得投入时间去钻研的技术。我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一部技术手册,而不是一本简单的入门指南,它有足够的深度让我未来好几年都能不断学习和进步。
评分我最欣赏这本书的地方,在于它对“天然”二字的坚持和对美学的独到见解。市面上很多手工皂书为了追求花哨的效果,会使用大量的合成色素或香精,但这本书完全走的是另一条路径。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大自然的馈赠——比如泥土的颜色、花瓣的芬芳——完美地融入到一块小小的皂体之中。读到她描述如何通过浸泡油来萃取天然植物色彩时,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些沉静而富有生命力的画面。她对精油的运用更是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不仅仅是调香,更结合了芳疗的知识,让一块手工皂在使用时能带来身心的双重疗愈。这本书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文字中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和热爱,仿佛每一次制皂过程,都是一次与自然的对话。它引导我重新审视我日常使用的洗护用品,并鼓励我去追求那种不加修饰、返璞归真的生活质感。读完后,我不再是单纯地想“做块皂”,而是想“创造一种生活方式”。
评分对我而言,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制作手工皂本身。它更像是一本关于“慢生活哲学”的宣言。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习惯了便捷和即时满足,但这本书却引导我停下来,去感受油脂融化的温度,去聆听皂液搅拌时的声音,去耐心等待一个皂化反应的完成。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对每一份原材料的尊重,对每一个制作环节的专注,这种态度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她没有鼓吹快速致富或轻松制作,而是强调过程中的专注与耐心。这种沉淀下来的感觉,是我在其他任何“快手教程”中学不到的。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的心也变得更沉静了一些,不再急于求成。这本书就像一位智慧的长者,温柔地告诉我,美好的事物需要时间去孕育,无论是生活还是创造,都需要这份恰到好处的耐心和对本真的追求。我向所有追求生活品质和深度体验的人推荐它。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结构设计也值得称赞,阅读体验极佳。很多专业书籍往往因为内容太密集而显得压抑,但这本却做到了详实与清爽的完美平衡。它的章节划分逻辑清晰,从基础理论到工具准备,再到初级、中级、高级的配方进阶,阅读路线图非常明确。而且,书中很多配方都是以“故事”的形式呈现的,比如“献给敏感肌肤的春天之约”、“给干燥冬日的深层滋养”等,这种拟人化的命名方式,让人在选择配方时,能够更直观地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匹配。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售后”的部分,作者竟然详细写了手工皂在不同湿度和环境下储存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判断一块皂是否“过期”或“变质”,这种事无巨细的关怀,让我感到作者真的站在读者的立场上思考了每一个环节。这让我对这本书的信任度大大增加,因为它不仅教我做,还教我如何“拥有”和“维护”我的作品。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感觉好像打开了一个充满惊喜的宝藏箱!我原本对“手工皂”这个概念只是有点模糊的印象,觉得可能就是自己在家随便捣鼓点香皂什么的,但读完这本书后,我的认知完全被颠覆了。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生动,仿佛她就在我身边,手把手地教我每一步的操作。她不仅详细介绍了各种油脂的特性和选择,还深入讲解了碱液的处理过程,那种对细节的把控和对安全性的强调,让我这个新手也觉得安心不少。特别是关于皂化的化学原理,她能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清楚,让人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有些配方效果好,有些却容易失败。而且,书中对各种天然添加物的运用简直是艺术级别的,从植物粉末到精油的搭配,每一种组合都有其独特的功效和美感,让我开始对“制作一块独一无二的皂”充满了无限的向往。这本书真的让我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跃跃欲试的实践者,它不仅仅是一本食谱,更像是一本引导人进入天然生活方式的哲学书。我迫不及待地想去尝试书中介绍的那些充满异国情调的香型和色彩搭配,相信我能做出属于我自己的“艺术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