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微课学画画 用多种画笔绘制精彩画作1

跟着微课学画画 用多种画笔绘制精彩画作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丹丹老师别老师微课堂&浩白艺术工作室 著
图书标签:
  • 绘画
  • 微课
  • 绘画教程
  • 绘画技巧
  • 艺术
  • 绘画基础
  • 速写
  • 素描
  • 彩绘
  • 儿童画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68420
版次:1
商品编码:1227277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20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适合对绘画感兴趣的爱好者阅读,不限年龄,让你充分享受画画的乐趣。
本套书籍通过简单科学的教学,让读者画出令自己吃惊的精彩作品。丹丹老师和别老师都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这座高等艺术学府,自身艺术素养非常高,她们的作画水准也是艺术圈里的高水平,但因其热爱教学,两人从去年开始微课堂,课程涉及丙烯,棒棒彩,油画棒,色铅笔等多种混合材料,微课堂的优势就是不受地域限制,因此她们获得了一众粉丝和国内外的学生好评。
这套书就是通过微课的火爆程度,决定出版一套微课堂上受欢迎案例的图书,并配以二维码扫描的视频讲解,亲切的教学形式一定会迎合当下市场需求。

内容简介

绘画是一件不分年龄、每个人都可以学会的事情。本书将教会你使用多种绘画工具轻松绘制出与众不同的美丽作品,快拿起画笔和作者一起来画吧。
本书分为4节课,第 1节课讲解了“智慧花”的绘画技法,主要学习概括图形、归纳总结、寻找规律等绘画技法;第 2节课通过“大庄园”的案例让读者学习在对称的画面中寻找变化,以及粗细线条的搭配技法;第3节课讲解“富贵鸟”的案例,主要学习质感的表现和各种画材的混合使用技法;第4节课,通过“美新娘”的案例讲解,介绍古典人物的画法与繁复细节的刻画技法。本书含有许多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教学视频,可以让读者更轻松地掌握绘制技法。
本书适合对绘画感兴趣的爱好者阅读,不限年龄,让你充分享画画的乐趣。

作者简介

浩白艺术是由别浩白老师、丹丹老师、小饱饱老师共同创建的艺术工作室。三位创始人均毕业于艺术院校,从事艺术教育工作十余年,同时进行艺术创作与艺术类图书出版工作。作为职业艺术家的我们,希望通过这套书,把我们多年的绘画经验和教学成果,以简明有趣的方式教授给大家,让各位轻松愉快地享受绘画带来的美好感受。
别琼(别浩白老师)
自幼师从名家,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高研班,创作的多幅作品被国内外藏家收藏,所教授学生上千名,并指导学生多次获得国际绘画大奖,同时培训美术教师近百名。现为北京浩白艺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
崔丹丹(丹丹老师)
专业课免试保送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美术教育与艺术课程研发工作,出版过多本绘画教程。主要负责浩白艺术课程编撰与画册编辑工作。
仲鑫(小饱饱老师)
职业插画师,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从事传媒行业十余年,有丰富的广告业及设计业经验,现主要负责浩白艺术新课程开发与运行。

目录

Contents

Lesson 1
智慧花
Part A
A1 材料介绍 6
A2 花:画面位置 8
A3 花:花心步骤图 8
A4 花:线稿完成步骤 8
A5 花涂色 10
A6 花的位置 11
A7 花:花心 11
A8 花:花瓣线稿完成 12
A9 花涂色 12
A10 第三朵花的位置 14
A11 第三朵花线稿 14
A12 第三朵花上色 16
A13 邻近色的运用 17
A14 茶壶的位置 17
A15 茶壶上的青花 18
A16 水仙花 19
A17 小菊花 20
A18 小菊花线稿 21
A19 小菊花涂色 22
Part B
B1 右侧蓝色花朵定位 24
B2 蓝色小花线稿 24
B3 蓝色小花 上色完成 25
B4 紫色小花线稿 26
B5 小紫花上色 26
B6 黄色花朵位置 27
B7 黄花线稿 28
B8 黄色花朵上色 28
B9 拐棍花杆位置 29
B10 拐棍花杆线稿和后续叶子绘制 30
B11 百合花位置 31
B12 百合花线稿 31
B13 百合花上色 32
B14 热带树叶的绘制与涂色 32
B15 装饰与点缀 34
B16 背景色的处理 36
作品展示 41
Lesson 2
大庄园
Part A
A1 画材介绍 44
A2 位置 46
A3 四角装饰 46
A4 边框四角分支 47
A5 四角装饰 48
A6 弧线装饰1 48
A7 弧线装饰2 50
A8 弧线装饰3 51
A9 弧线装饰4 52
A10 弧线装饰5 54
A11 底边花纹1 54
A12 底边花纹2 56
A13 底边花边3 58
A14 底边花边5 61
A15 底边花纹6 62
A16 侧面花纹1 64
A17 侧面花纹2 65
A18 牌子的绘制 67
A19 边框涂色 68
A20 立体线的描绘 71
A21 边框凝胶 72
Part B
B1 线稿的位置 74
B2 线稿的位置 76
B3 线稿的位置 78
B4 线描步骤图 81
B5 线描步骤图 83
B6 线描步骤图 85
B7 线描步骤图 89
B8 线描步骤图 92
B9 线描步骤图 96
B10 线描步骤图 99
B11 上色步骤图 100
B12 上色的步骤图 101
B13 涂色步骤图 104
B14 画面整体调整 106
作品展示 109
Lesson 3
富贵鸟
Part A

A1 材料介绍 114
A2 第一只小鸟眼睛位置 116
A3 眼珠的高光留白 116
A4 眼睛周围的细毛 117
A5 嘴的位置与斜度 118
A6 脸上的细毛 118
A7 头部轮廓线+头顶的羽毛 119
A8 身体的轮廓线 123
A9 身体上的羽毛 124
A10 脚 127
A11 翅膀上的细毛 128
A12 嘴的涂色 129
A13 头顶羽毛+身体羽毛的涂色 129
A14 脚的涂色 132
A15 第二只鸟眼睛的位置 132
A16 眼睛+眼睛周围的细毛 133
A17 眼睛绒毛+鼻子+嘴的位置弧度 134
A18 头顶的弧度 135
A19 身体轮廓线 137
A20 翅膀的羽毛 138
A21 肚子+腿的羽毛 140
A22 脚 141
Part B
B1 第三只鸟位置 142
B2 第三只鸟:嘴 142
B3 链接眼睛的位置+眼睛 144
B4 身体轮廓+头顶羽毛 146
B5 身体羽毛+翅膀羽毛 147
B6 树枝 149
B7 花+第一只蝴蝶 150
B8 花+第二只蝴蝶 153
B9 树枝涂色 154
B10 鸟的涂色 155
B11 小鸟的颜色 156
B12 背景色+蝴蝶+花 157
B13 调整画面:背景的萤火虫 158
作品展示 164

美新娘
Part A

A1 材料介绍 168
A2 面部位置 170
A3 面部 171
A4 五官 眼睛轮廓 172
A5 五官 眼睛妆容 174
A6 五官 嘴 175
A7 五官 发际线 耳朵及耳环 177
A8 衣服线稿 178
A9 衣服线稿装饰 180
A10 面部妆容 182
A11 衣服配色 183
A12 衣服装饰凝胶 184
A13 补妆+局部点缀凝胶 185
A14 画面调整 186
A15 知识点+课后总结 186
Part B
B1 头饰线稿 187
B2 头饰线稿 187
B3 头饰线稿 188
B4 头饰线稿 189
B5 头饰线稿 190
B6 头饰线稿 192
B7 头饰线稿 194
B8 头饰线稿 195
B9 头饰上色 195
B10 头饰上色 196
B11 头饰上色 197
B12 头饰上色 198
B13 头发与背景上色 199
B14 背景做旧效果 200
B15 提亮珍珠 201
B16 修改整理画面 202
B17 课后总结 202
《笔尖上的奇遇:解锁无限创意,绘就多彩人生》 你是否曾被一幅画深深吸引,惊叹于色彩的碰撞、线条的律动?是否曾渴望将脑海中的奇思妙想,化作指尖下的惊艳之作?是否厌倦了千篇一律的教程,渴望找到一条真正能激发你绘画灵感,并能驾驭多种画笔,挥洒自如的道路?那么,这本《笔尖上的奇遇》将是你艺术探索之旅中最忠实的伙伴,一场关于色彩、线条与创意的奇幻冒险。 本书并非旨在教授你某种固定的绘画风格,或者要求你模仿某位大师的笔触。相反,它将带领你走进一个充满可能性的艺术殿堂,在那里,每一种画笔都是一把开启想象大门的钥匙,每一种技法都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语言。我们相信,真正的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你内心深处的情感与观察,而本书的任务,就是帮助你找到并释放这份潜能。 第一篇:探寻你的专属画布——认识与选择你的画笔伙伴 在开始一场精彩的绘画之旅前,了解你的“武器”至关重要。许多初学者往往被市面上琳琅满目的画笔所迷惑,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本书将从最基础的层面入手,带你认识各种画笔的特性、适用范围以及它们能为你带来怎样的独特魅力。 铅笔家族的低语: 从最普通的HB到富有表现力的6B,铅笔不仅仅是起稿的工具。我们将深入探索不同硬度铅笔在明暗对比、质感表现、细腻描绘方面的潜力。你会学习如何运用铅笔的软硬变化,创造出如丝绒般细腻的阴影,或是如刀锋般锐利的轮廓。我们将探讨不同型号的铅笔如何协同工作,构建出层次分明的画面,让你的作品拥有呼吸般的生命力。 色彩的交响曲——水彩与水墨的韵致: 水彩的晶莹剔透,水墨的写意淋漓,它们都是极具东方韵味的表达方式。本书将细致讲解水彩颜料在纸上的晕染、叠加、留白等技法,让你领略水与色的完美融合,创造出梦幻般的朦胧美。对于水墨,我们将从笔墨的顿挫、飞白、浓淡入手,让你体会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之美,如何在寥寥数笔间勾勒出山川的神韵,或是人物的灵动。你将学习如何控制水分,把握墨色浓淡,让你的水彩作品如晨露般清新,水墨作品如古韵般深邃。 颜料的盛宴——丙烯与油画的厚重: 丙烯颜料的快干特性,油画颜料的醇厚质感,它们都能为你的作品增添独特的视觉冲击力。本书将深入讲解丙烯颜料的覆盖力与调色技巧,让你掌握如何快速塑造形体,创造鲜艳饱满的色彩。对于油画,我们将从笔触的运用、颜色的调和、油画媒介剂的选择入手,让你体验油画厚重、深邃的魅力,如何用油画的笔触堆叠出立体感,用丰富的油画色彩捕捉光影的瞬息万变。你将学习如何在丙烯画中展现强烈的现代感,如何用油画的厚涂法表现出物体真实的触感。 彩铅与蜡笔的温情: 彩铅细腻的色彩叠加,蜡笔温暖的质感表现,它们是营造温馨、可爱氛围的绝佳选择。本书将教你如何利用彩铅的细腻笔触,叠加出丰富的色彩层次,描绘出细腻的毛发、柔嫩的花瓣。对于蜡笔,我们将探讨如何运用其独特的质感,绘制出充满童趣的画面,如何用蜡笔的粗犷线条表现出热情奔放的情感。你将学会如何用彩铅的叠色技巧,创造出比真实更动人的色彩,如何用蜡笔的粗犷笔触,点燃画面中温暖而炽热的火焰。 马克笔的活力: 马克笔以其鲜艳的色彩和流畅的线条,成为当代插画界不可或缺的工具。本书将带你领略马克笔的魅力,从平涂、渐变到叠加,掌握马克笔在表现动漫、插画、设计等领域的独特优势。你将学习如何用马克笔的平涂技法,营造简洁明快的画面风格,如何用渐变技巧,表现出光滑细腻的质感,如何用叠色技法,创造出深邃而富有层次的色彩变化。 第二篇:笔尖上的魔法——解锁绘画技法的无限可能 掌握了画笔,接下来的关键是如何运用它们去“说故事”。本书将打破传统技法的束缚,鼓励你大胆尝试,创造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 光影的语言——塑造立体感的秘密: 光影是赋予画面生命力的关键。我们将深入解析光线在不同物体表面的反射与折射,教会你如何准确捕捉光源方向,运用深浅不一的色彩和线条,构建出逼真的立体感。你将学会如何在素描中运用排线技法,巧妙地表现出物体的轮廓与体积;在色彩画中,如何运用冷暖对比和色彩明暗,让画面中的物体“跳”出来,仿佛触手可及。 色彩的魔法——调和、对比与情感表达: 色彩不仅仅是颜料的混合,更是情感的载体。本书将带你走进色彩的奇妙世界,从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饱和度)入手,深入讲解色彩搭配的原则,如互补色、邻近色、同类色等,并探讨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投射。你将学会如何运用冷暖色调来营造不同的氛围,如何通过色彩的饱和度来突出画面的重点,如何通过大胆的色彩碰撞,释放你内心最真实的情感。 线条的舞蹈——从勾勒到挥洒的艺术: 线条是绘画的骨架,也是灵魂。我们将从最基础的勾勒线条开始,讲解如何运用线条的粗细、疏密、曲直来表现物体的形态、质感与动感。你将学习到如何运用流畅的曲线来描绘柔美的姿态,如何运用刚劲的直线来塑造坚硬的结构,如何运用变化多端的线条来赋予画面独特的节奏感与生命力。 肌理的探索——触碰画面之外的质感: 绘画的魅力不仅在于视觉,也在于触觉。本书将引导你探索如何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技法,在画面中创造出丰富的肌理效果。你将学习如何运用笔触的堆叠来表现粗糙的岩石,如何运用刮刀的纹理来模拟布料的褶皱,甚至如何利用一些意想不到的材料,为你的画面增添独特的触感维度。 第三篇:灵感的翅膀——从生活出发,捕捉绘画的瞬间 最美的风景,往往就在我们身边。本书将鼓励你走出画室,用你的眼睛去观察,用心去感受,将生活中的点滴美好,转化为笔尖下的艺术。 自然万物的韵律: 从一草一木,到日月星辰,自然界充满了无穷的创作灵感。我们将教你如何观察植物的生长姿态,捕捉动物的神情,理解光线在自然中的变化。无论是描绘一朵花的娇艳,还是山川的壮丽,你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 城市街景的叙事: 繁忙的街道,古老的建筑,充满生活气息的小巷,都是绘画的绝佳素材。本书将引导你如何从城市景观中提取元素,用你的画笔讲述属于你的城市故事,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动人瞬间。 人物情感的捕捉: 人是万物之灵,也是绘画中最能触动人心的题材。本书将教你如何通过观察人物的表情、姿态、眼神,来捕捉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用你的画笔描绘出鲜活的生命。 静物的诗意: 生活中的每一个平凡物件,都可以成为艺术的载体。本书将带你重新审视身边的静物,发掘它们隐藏的美感,用你的画笔赋予它们新的生命。 第四篇:创意无限——打破界限,玩转多元画笔的混搭 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鼓励你打破传统,尝试不同画笔的跨界组合,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视觉效果。 铅笔与水彩的对话: 想象一下,铅笔细腻的线条勾勒出清晰的轮廓,水彩则用它梦幻般的色彩晕染其中。这种组合能创造出既有素描的严谨,又有水彩的灵动,是表现肖像、风景的绝佳方式。 丙烯与彩铅的碰撞: 丙烯厚重的底色,搭配彩铅细腻的刻画,能带来强烈的视觉对比和丰富的层次感。你可以用丙烯打底,用彩铅在上面描绘细节,创造出既有力量感又不失精致的作品。 马克笔与水墨的融合: 鲜艳的马克笔色彩,与写意的水墨线条相结合,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现代感与东方韵味。你可以用马克笔绘制图案,用水墨点缀,让你的作品充满活力与个性。 其他创意混搭: 本书将激发你无限的想象力,鼓励你尝试任何你觉得有趣的组合。也许是油画的厚重与蜡笔的粗犷,也许是水彩的晕染与马克笔的硬朗。关键在于大胆尝试,找到最适合你表达方式的组合。 本书的独特之处: 强调“学”与“创”的统一: 我们不仅教你技法,更引导你如何运用技法去表达。 鼓励个性化创作: 告别复制粘贴,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绘画风格。 循序渐进,易于掌握: 从基础到进阶,层层递进,让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断进步。 丰富的案例与解析: 通过大量的精美范例,让你直观感受不同画笔的魅力与技法的运用。 激发内在创造力: 核心在于引导读者从生活中汲取灵感,用绘画表达自我。 写给热爱绘画的你: 绘画是一种治愈,是一种表达,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能让你慢下来,去感受世界的细节,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无论你是完全的初学者,还是已经有一定基础的爱好者,本书都将是你一次全新的开始,一次突破自我的机会。 准备好了吗?带上你的画笔,翻开这本书,让我们一起踏上这场笔尖上的奇遇,用色彩和线条,绘就属于你的精彩世界!在这场旅程中,你将不仅仅学会绘画,更会找到一种与世界对话的方式,一种释放内心真我的方式。让我们一起,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因艺术而闪闪发光。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艺术家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作者的讲解非常到位,既有深度又不失温度。他会细致地剖析每一种画笔的特性,例如,在介绍炭笔的时候,它会深入讲解炭笔的“灰度”和“硬度”如何影响画面表现,以及如何通过不同的擦拭和晕染技巧来营造出丰富的层次和体积感,让画面中的物体仿佛跃然纸上。更重要的是,作者在讲解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种鼓励和启发的状态。他不会给你设定条条框框,而是引导你去思考,去尝试,去发现。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构图”的章节,它并不是简单地列出一些构图法则,而是通过大量的实例,告诉你如何在画面中巧妙地安排元素,如何通过线条和色彩来引导观者的视线,如何让画面达到一种平衡而又富有张力的视觉效果。书中的范例作品,每一个都蕴含着作者的匠心独运,无论是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还是光影的处理,都显得恰到好处,没有一丝多余。它让我明白,绘画不仅仅是技巧的堆砌,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审美的呈现。这本书就像一座宝库,每次翻阅,都能从中汲取新的养分,找到新的灵感。

评分

我是一名职业插画师,每天都在与各种绘画工具打交道,但我常常感觉自己陷入了某种技术瓶颈,难以找到新的突破口。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它不仅仅是关于画笔的介绍,更是关于“创新”的思考。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讨论如何利用“非传统”的方式来使用画笔,例如,用牙刷蘸墨水来制造飞白效果,用海绵来模拟岩石的纹理,甚至是用废弃的信用卡来刮出独特的线条。这些看似“不正经”的技巧,却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我尝试着将书中介绍的一些技巧运用到我的工作中,比如,在绘制一幅城市夜景时,我尝试用粗糙的笔触和点画法来表现霓虹灯的闪烁感,再用一些特殊的纹理笔刷来模拟建筑物的金属质感,这让我的作品在视觉上有了很大的提升。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工具的边界是可以被打破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去探索。它不仅仅是一本绘画指南,更是一种“打破常规,勇于创新”的精神食粮,对于我们这些长期从事创意工作的人来说,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评分

初次翻开这本书,我的心情是既期待又有些忐忑。期待是因为“微课”这个词自带一种亲切感和易上手的感觉,仿佛真的能像跟着老师一样,一点点地学习,一点点地进步。而忐忑,则是因为我对自己的绘画功底实在算不上自信,总担心书中的内容会过于高深,或者技巧要求太过苛刻,最终让我望而却步。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这种顾虑完全是多余的。书的开头部分,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技法,而是循序渐进地从最基础的笔触、线条的运用讲起,让我这种零基础的读者也能找到切入点。作者非常细致地讲解了不同笔刷的特性,例如,对于水彩笔,它会告诉你如何在纸上营造出水色晕染的微妙变化,如何通过笔触的轻重缓急来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和光影;而对于彩铅,则会强调色彩的叠加和混色技巧,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来捕捉不同材质的纹理,比如丝绒的柔软、金属的光泽,亦或是木质的粗糙。每一个小节都像一个精心设计的“微课”,短小精悍,却又信息量十足,并且配有大量的实操图例,让你在阅读的同时,也能同步进行模仿和练习。我尤其喜欢作者在讲解过程中穿插的一些小贴士,比如关于如何选择合适的纸张、如何调配出自然的色彩、甚至是画完后如何进行简单的后期处理,这些细节的补充,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实用性和整体性,让我在感觉自己掌握了基本技巧的同时,也能对最终呈现的效果有更清晰的预期。它不仅仅是一本教你“怎么画”的书,更是教你“如何思考”如何去观察,如何将脑海中的想法转化为视觉语言的启蒙。

评分

我是一名初学者,之前也买过一些绘画书籍,但往往因为内容太枯燥或者过于理论化,很快就失去了兴趣。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将学习过程变得像一场趣味盎然的探险。它用一种非常轻松愉悦的语调来讲解,让我感觉像是在和一位朋友聊天,而不是在听老师讲课。每一种画笔的介绍,都伴随着生动有趣的比喻和故事,让我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解水彩笔的时候,作者会把它比作“淘气的孩子”,时而乖巧听话,时而又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这种拟人化的讲解方式,让抽象的绘画技巧变得鲜活起来。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色彩搭配”的章节,它没有教我们死记硬背各种色彩理论,而是通过实际的案例,引导我们去感受色彩之间的和谐与碰撞。例如,在绘制一幅夏日的花园时,它会告诉你如何运用暖色调来表现阳光的热烈,再用冷色调来平衡画面,让整体色彩更加丰富而富有层次。这些指导,让我不再畏惧色彩,而是开始大胆地去尝试和运用它们。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绘画技巧,更是一种关于“观察世界”的艺术。它让我开始留意生活中的色彩、光影和线条,并尝试用画笔去记录它们。

评分

对于那些和我一样,曾经因为绘画而感到焦虑和挫败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剂良药。它不是那种“三天速成”、“一学就会”的鸡汤式教程,而是用一种非常脚踏实地的方式,引导你循序渐进地掌握绘画技巧。书中对于“错误”的处理方式也让我觉得非常友好。它会告诉你,在绘画过程中犯错误是正常的,并且会教你如何从错误中学习,如何将“错误”转化为独特的艺术元素。我记得有一次,我尝试用一种新的笔刷来绘制一幅静物,结果颜料的晕染完全失控,画面看起来一团糟。按照以往的经验,我可能会直接放弃,但这本书给了我新的思路,作者在类似的案例中,展示了如何利用这种“失控”的晕染来表现水珠的晶莹剔透,或者水墨的流动感。这让我意识到,所谓的“错误”,有时候恰恰是通往惊喜的捷径。它让我不再害怕失败,而是更加勇敢地去尝试,去探索。这种“拥抱不完美”的态度,不仅在绘画上,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画画,它更是一种关于“成长”的哲学。

评分

我之前尝试过不少绘画书籍,但很多都只是罗列各种技巧,缺乏系统的指导,导致我学完之后,依然不知道如何独立创作。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不仅仅停留在“技法”层面,更注重“思维”的引导。在介绍不同的画笔时,作者并不是孤立地讲解它们的性能,而是将它们融入到具体的绘画场景中。例如,在绘制风景画时,它会根据不同的元素,比如天空、远山、近处的树木,推荐最适合的笔刷组合。它会告诉你,用粗犷的笔触配合大面积的水彩晕染来表现天空的辽阔,用细腻的彩铅描绘远山的轮廓和层次,再用一些点画法来塑造近景的树叶,每一步都衔接自然,逻辑清晰。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有很多关于“如何观察”的指导。比如,在绘制人像时,它会引导你去注意光线如何在脸上形成阴影,如何通过色彩的冷暖变化来表现人物的情绪,甚至是如何捕捉人物最细微的表情。这些指导,远比单纯的学习“画眼睛”或“画鼻子”要来得深刻和有效。它教会我,绘画不仅仅是模仿,更是一种对世界的理解和表达。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留白”的运用讲解,在繁复的细节中,如何恰到好处地运用留白来突出重点,让画面呼吸,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审美技巧,在这本书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让我受益匪浅,打开了新的创作思路。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对“微课”这种形式的绘画教程一直抱着观望的态度,总觉得视频课程更直观,但这本书却用扎实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证明了纸质书的魅力。它不是那种“看图说话”的书,每一段文字都经过精心打磨,信息密度很高。作者在讲解每一种画笔的时候,都会深入剖析其“灵魂”所在。比如,讲解毛笔时,它不仅仅告诉你如何运笔,还会涉及到墨汁的浓淡、笔尖的干湿,以及如何通过这些细微的变化来表现出生命的律动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留白”的讲解,作者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将留白比作画面的“呼吸”,指导我们如何在画面中创造出让人舒适的“喘息空间”,而不是将画面填得满满当当。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看到了作者深厚的功底和对艺术的热爱。书中的范例作品,也并非那种遥不可及的“大师级”作品,而是更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场景,比如一杯咖啡的静谧午后,一只猫咪慵懒的身影,或者是窗外一抹斑驳的光影。这些贴近生活的描绘,让我觉得绘画离我并不遥远,我也可以通过学习,将这些美好的瞬间捕捉下来。它就像一位耐心且经验丰富的引路人,在我绘画的道路上,点亮了一盏又一盏的灯。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冲击,是它关于“破界”的理念。我们常常被固有的思维模式所束缚,认为某种画笔只能画某种类型的作品,或者只能达到某种效果。这本书彻底打破了这种限制。它鼓励读者大胆尝试,将不同的画笔和技法进行混搭,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视觉语言。我之前一直以为马克笔只能画出硬朗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但书中介绍了一种用马克笔来表现水墨写意画的方法,通过控制笔的干湿程度和叠加方式,竟然能产生一种非常接近传统水墨的意境,这让我大开眼界。还有,关于利用不同材质的纸张与画笔之间的互动,书中的讲解也非常有启发性。比如,在粗糙的纸上用彩铅,会产生一种特殊的颗粒感,而光滑的纸上用湿画笔,则能更好地展现颜色的晕染。这些细微的差别,却能极大地影响最终画面的质感和氛围。这本书不是教你成为某个画派的模仿者,而是鼓励你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作之道。它像一个充满魔力的宝盒,打开之后,你会发现里面藏着无数种可能性,等待你去探索和发掘。这种开放性和包容性,是我在其他绘画书籍中很少见到的。

评分

作为一个已经有几年绘画经验的“老手”,我一直觉得自己的风格有些固化,难以突破。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股清流,彻底颠覆了我对不同画笔的认知。我过去可能只擅长使用某几种工具,但这本书鼓励我尝试各种“意想不到”的组合。比如,它会教你如何用彩铅勾勒出带有水墨韵味的线条,或者如何用马克笔来表现出水彩的透明感和层次感。这种跨媒介的融合,让我看到了全新的可能性。书中有很多挑战性的案例,比如用极简的线条和单色的墨水来绘制出复杂的光影效果,或者利用不同粗细的画笔和随机的笔触来营造出动态的画面。这些案例,与其说是教程,不如说是激发我进行实验的“灵感火花”。我尝试按照书中的方法,用一些我平时很少触及的画笔,比如油画棒,去表现细腻的肌肤纹理,刚开始会觉得束手束脚,但随着不断的尝试,我发现油画棒厚重的质感和丰富的色彩饱和度,在表现某些事物时竟然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远超我用彩铅或水彩的细腻感。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工具只是媒介,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驾驭它,以及如何将不同的工具融会贯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它让我重新燃起了对绘画的热情,也对未来创作充满了更多的好奇和期待。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一页都仿佛经过精心雕琢,色彩搭配和谐,图片清晰,文字流畅。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过程中,对于“细节”的强调。例如,在描绘人物的眼睛时,它会告诉你如何通过眼白的微妙变化来表现情绪,如何通过睫毛的疏密来增加立体感。这些细节的捕捉,往往是决定一幅画是否生动传神的关键。书中还有一个章节,专门讲解了如何利用不同的笔触来表现“情绪”。例如,用流畅的曲线来表达温柔,用粗犷的线条来表达力量,用点画来表达细腻。这种将技术与情感巧妙结合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绘画不再是枯燥的技巧练习,而是一种与内心对话的艺术。我尝试着按照书中教导的,用更加自由和富有情感的笔触来描绘我内心的感受,结果发现,我的作品在表达力和感染力上有了显著的提升。这本书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园丁,它不仅教你如何种植花草,更教你如何去欣赏它们的美丽,以及如何让它们在你的手中绽放出更绚烂的色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