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因印刷批次不同,圖書封麵可能與實際展示有所區彆,增值服務也可能會有所不同,以讀者收到實物為準。
《中公版·2018國傢教師資格考試專用教材: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曆年真題及標準預測試捲(高級中學)》中公教育為2018年參加教師資格高中信息技術考試的考生奉上內容豐富、使用方便的習題集,幫助考生閤理、有效地進行考前復習!
《2018國傢教師資格考試專用教材·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曆年真題及標準預測試捲(高級中學)(中公版)》匯集中公教育教師資格考試研究院的研發團隊,仔細研究教師資格考試大綱和曆年真題,全麵整閤曆年考點,細緻剖析考試重難點,嚴格按照真題的考查形式和內容編寫10套標準預測試捲,幫助考生適應考試答題節奏,掌握解題思路,從容應對考試。
本書還配有中公移動自習室,其中的核心考點經過精挑細選,聚焦考試重難點內容;在綫題庫可以幫助考生進行模擬演練;考友圈方便考生間互動答疑;豐富視頻資料任考生根據需要觀看。相信這些綫上助考資料能夠開闊考生復習思路,增強復習效果。
內容簡介
《中公版·2018國傢教師資格考試專用教材: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曆年真題及標準預測試捲(高級中學)》共設下麵四大部分:
曆年真題:本試捲包括2014至2017年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資格考試6套真題,幫助考生明確考試的題型、題量變化情況。
全真模擬試捲:本試捲有10套標準預測試捲,其中的題型、題量按照曆年真題形式編寫。
參考答案及解析:本試捲配有詳略得當的解析內容,講解言簡意賅,考點突齣明確。
中公教育移動自習室:配有四大特色服務項目,助力考生輕鬆備考,提升學習效率。
目錄
試題部分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高級中學)(1)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高級中學)(精選)(11)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高級中學)(19)
2016年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高級中學)(28)
2015年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高級中學)(39)
2014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高級中學)(精選)(48)
教師資格考試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標準預測試捲(一)(56)
教師資格考試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標準預測試捲(二)(63)
教師資格考試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標準預測試捲(三)(69)
教師資格考試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標準預測試捲(四)(75)
教師資格考試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標準預測試捲(五)(81)
教師資格考試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標準預測試捲(六)(87)
教師資格考試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標準預測試捲(七)(93)
教師資格考試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標準預測試捲(八)(99)
教師資格考試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標準預測試捲(九)(105)
教師資格考試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標準預測試捲(十)(111)
答案部分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高級中學)參考答案及解析(117)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高級中學)(精選)參考答案及解析(120)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高級中學)參考答案及解析(123)
2016年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高級中學)參考答案及解析(127)
2015年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高級中學)參考答案及解析(130)
2014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高級中學)(精選)參考答案及解析(133)
教師資格考試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標準預測試捲(一)參考答案及解析(136)
教師資格考試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標準預測試捲(二)參考答案及解析(139)
教師資格考試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標準預測試捲(三)參考答案及解析(143)
教師資格考試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標準預測試捲(四)參考答案及解析(147)
教師資格考試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標準預測試捲(五)參考答案及解析(151)
教師資格考試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標準預測試捲(六)參考答案及解析(154)
教師資格考試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標準預測試捲(七)參考答案及解析(158)
教師資格考試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標準預測試捲(八)參考答案及解析(162)
教師資格考試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標準預測試捲(九)參考答案及解析(165)
教師資格考試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標準預測試捲(十)參考答案及解析(169)
精彩書摘
教師資格考試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
(高級中學)標準預測試捲(一)
注意事項:
1.考試時間為120分鍾,滿分為150分。
2.請按規定在答題卡上填塗、作答。在試捲上作答無效,不予評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在每小題列齣的四個備選項中隻有一個是符閤題目要求的,請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塗黑。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編製並傳播計算機病毒是一種犯罪行為
B.在虛擬社區發錶文章是沒有任何限製的
C.在自編的商業軟件中加入防盜版病毒是國傢允許的
D.利用黑客軟件對民間網站進行攻擊是不犯法的
2.下列關於信息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許多曆史事件以文字的形式記錄於書本上,體現瞭信息的載體依附性
B.交通信號同時被許多行人接收,體現瞭信息的共享性
C.天氣預報、股市行情可以體現信息的價值性
D.身邊的信息總是體現信息的不完整性
3.某一數字顯示器由7段發光二極管組成,通過各二極管的亮滅來顯示數字。若用“1”錶示亮,“0”錶示滅,按左圖所示的字母先後順序對各二極管的亮滅狀態編碼,按此編碼方法,右圖中數字“9”所對應的編碼是()。
A.1111011B.1110011
C.1111100D.1111110
4.小明的爸爸在開車時不小心闖瞭紅燈,被電子攝像頭拍攝並記錄。交通管理信息係統是通過人工智能中的()技術自動判彆這次違章。
A.自然語言處理B.機器人
C.博弈D.模式識彆
5.如圖所示是某班期中考試成績,若想計算葉鵬同學在班級中的名次,可以在I2單元格輸入公式()。
A.=RANK(H2,$H$2:$H$10)
B.=RANK(H2,H2:H10)
C.=MAX(H2,$H$2:$H$10)
D.=COUNT(H2,H2:H10)
6.某Access數據錶打開後如下圖所示,下列描述中正確的是()。
A.“姓名”字段的類型是數值型
B.當前記錄中,“姓名”字段的值是“童建華”
C.該數據錶字段數為4
D.刪除“性彆”字段後,記錄數也會減少一條
7.如圖所示,在Word文檔中,鼠標指針在文本某段文字中,此時快速單擊三次鼠標,將選中()。
A.一段文字B.一句文字
C.一行文字D.整篇文檔
8.在PowerPoint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隻有在播放幻燈片時,纔能看到影片效果
B.插入的視頻文件在PowerPoint幻燈片視圖中不會顯示圖像
C.在設置影片為單擊播放影片屬性後放映時用鼠標單擊會播放影片,再次單擊則停止影片播放
D.在PowerPoint中播放的影片文件,隻能在播放完畢後纔能停止
9.右圖是由Photoshop將左圖處理後得到的結果,該處理過程使用的是()。
A.剪貼濛版工具B.仿製圖章工具
C.圖案圖章工具D.文字工具
10.閱讀下麵的程序流程圖,輸齣的S值是()。
A.14B.20C.30D.55
11.動畫中的演員甲和演員乙在動畫中的運動方嚮均為從左到右,則說法正確的是()。
A.演員甲先運動,停止後演員乙再運動
B.演員乙先運動,停止後演員甲再運動
C.演員甲、演員乙和背景同時從左嚮右運動
D.背景靜止不動,演員甲、乙同時從左嚮右運動
12.在Internet中,數據鏈路層的服務訪問點是()。
A.IP地址B.MAC地址
C.LLC地址D.端口號
13.一段以每秒25幀播放,每幀畫麵為512像素×384像素,24位彩色,且未經壓縮的30秒AVI格式的文件需要的存儲空間為()。
A.421.875MBB.3375MB
C.3375KBD.421.875KB
14.在ASCII錶中,按照ASCII數值從小到大排序的是()。
A.空格、A、cB.A、9、a
C.9、T、NULD.空格、NUL、a
15.Internet給我們提供瞭資源共享、瀏覽、檢索信息和遠程登錄等多種服務,每種服務用到的通訊協議都不盡相同,我們通常所說的“上網衝浪”所用到的協議是()。
A.FTPB.HTTP
C.POP3D.SMTP
2018國傢教師資格證考試:信息技術學科高級中學知識與教學能力備考指南 一、 考試概覽與命題趨勢分析 國傢教師資格證考試是檢驗考生是否具備教師職業道德、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的重要關卡。其中,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部分,是衡量報考者是否能勝任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關鍵指標。曆年真題的深入研究,不僅能幫助考生熟悉考試的題型、題量、分值分布以及考查的知識點和能力維度,更能揭示齣命題的動態變化和潛在趨勢。 1. 考試結構與分值分布: 本考試共分為兩個模塊: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 學科知識模塊:主要考查考生對信息技術基礎知識、核心概念、技術原理的掌握程度,以及對新理論、新技術的理解和應用能力。這部分內容覆蓋麵廣,要求考生具備紮實的學科基礎。 教學能力模塊:重點在於考察考生如何將學科知識轉化為有效的教學活動,包括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以及對信息技術教育理念和方法論的理解。此模塊更側重於考查考生的教育實踐和教學反思能力。 2. 曆年命題熱點與趨勢: 知識點常青樹:計算機基礎(硬件、軟件、操作係統)、網絡基礎(TCP/IP、HTTP、WWW)、數據庫原理(關係型數據庫、SQL)、編程基礎(算法、數據結構、常用編程語言語法),以及信息安全常識,是曆年考試中相對穩定的考查內容。 新興技術與應用: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AI)、雲計算、物聯網(IoT)、5G、區塊鏈等前沿技術及其在教育領域的應用,逐漸成為考試的新亮點。考生需要關注這些技術的基本原理、發展趨勢以及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潛在價值。 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素質教育、核心素養、信息技術素養、STEAM教育、項目式學習(PBL)、探究式學習、翻轉課堂等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是教學能力模塊考查的重點。考生需要理解這些理念的內涵,並能結閤信息技術學科特點,設計齣符閤新時代要求的教學方案。 教學設計與評價:圍繞具體教學情境,設計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資源、教學活動,並進行教學評價,是考查考生實際教學能力的重要方式。考題可能涉及如何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如何進行課堂管理,如何設計有效的練習題或項目,如何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等。 跨學科融閤: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融閤應用,如信息技術與科學、數學、語文、藝術等學科的整閤教學,也是考查方嚮之一。考生需要展現齣信息技術作為一種通用工具和思維方式,在促進其他學科學習方麵的能力。 信息化教學環境與資源建設:對智慧教室、在綫學習平颱、教學資源庫的理解和應用,以及如何利用這些資源進行教學,是當前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大趨勢,也是考試會重點關注的領域。 二、 學科知識精講與重點突破 本部分內容將圍繞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的要求,對學科知識進行係統梳理和深度解析,幫助考生構建紮實的知識體係,並重點突破曆年考試中的高頻考點和難點。 1. 計算機基礎與硬件: 計算機係統組成:中央處理器(CPU)、內存(RAM)、存儲設備(硬盤、SSD)、輸入設備(鍵盤、鼠標)、輸齣設備(顯示器、打印機)的功能及相互關係。 計算機硬件發展:微處理器技術、存儲技術、顯示技術等的發展曆程和未來趨勢。 計算機性能指標:主頻、內存容量、硬盤容量、顯卡性能等,以及它們對計算機運行效率的影響。 2. 軟件與操作係統: 軟件分類:係統軟件(操作係統、驅動程序、實用工具)、應用軟件(辦公軟件、圖形圖像軟件、網絡應用軟件、編程軟件)的定義、功能和代錶性軟件。 操作係統原理:進程管理、內存管理、文件管理、設備管理等基本概念。 常用操作係統:Windows、Linux、macOS 的特點、基本操作及在教學中的應用。 應用軟件使用:Office套件(Word、Excel、PowerPoint)、Photoshop、Premiere Pro、Python集成開發環境(IDE)等常用軟件的核心功能與操作技巧。 3. 網絡技術與應用: 網絡基礎概念:局域網(LAN)、廣域網(WAN)、Internet、Intranet、網絡拓撲結構。 網絡協議:TCP/IP協議族(IP地址、子網掩碼、DNS、HTTP、HTTPS、FTP、SMTP、POP3、IMAP)的工作原理及應用。 網絡設備:路由器、交換機、集綫器、網卡的功能。 網絡安全:常見網絡攻擊(病毒、木馬、釣魚、DDoS)、防護措施(防火牆、殺毒軟件、密碼安全、VPN),以及網絡道德與法律法規。 Web技術:HTML、CSS、JavaScript基礎,動態網頁技術(如PHP、JSP),瞭解Web服務器的工作原理。 4. 數據庫技術: 數據庫基本概念:數據、數據庫、數據庫管理係統(DBMS)的定義。 關係型數據庫:錶、字段、記錄、主鍵、外鍵、索引的概念。 SQL語言:DDL(CREATE, ALTER, DROP)、DML(SELECT, INSERT, UPDATE, DELETE)、DCL(GRANT, REVOKE)等常用SQL語句的書寫與應用。 數據庫設計:ER模型、範式理論,以及如何設計一個簡單的關係型數據庫。 數據庫應用:在信息管理係統、Web應用中的作用。 5. 編程與算法: 算法基本概念:算法的特性(有窮性、確定性、輸入、輸齣、可行性)、算法復雜度(時間復雜度、空間復雜度)。 常用算法:排序算法(冒泡排序、選擇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歸並排序)、查找算法(順序查找、摺半查找)。 程序設計基礎:順序結構、選擇結構(if-else, switch)、循環結構(for, while, do-while)。 麵嚮對象編程(OOP)概念:類、對象、封裝、繼承、多態。 常用編程語言:Python、Java、C++(瞭解其基本語法、特點和應用場景)。 程序調試與測試:理解調試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調試方法。 6. 數據處理與可視化: 數據類型與結構:基本數據類型、數組、鏈錶、棧、隊列等。 數據分析工具:Excel、Python(Pandas庫)等在數據處理中的應用。 數據可視化:圖錶(柱狀圖、摺綫圖、餅圖、散點圖)的類型、選擇原則,以及使用工具(Excel、Matplotlib、Seaborn)進行數據可視化。 7. 信息安全與倫理: 信息安全基本原則: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信息安全威脅與攻擊:惡意軟件、網絡釣魚、社交工程、DDoS攻擊等。 信息安全防範措施:密碼策略、數據加密、訪問控製、防火牆、入侵檢測係統。 信息倫理與法律:知識産權、隱私權、網絡道德、計算機犯罪及相關法律法規。 8. 新興技術及其教育應用: 大數據:概念、特點、應用領域,以及在教育數據分析中的潛力。 人工智能(AI):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基本概念,AI在教育中的應用(如智能輔導係統、個性化學習推薦、自動閱捲)。 雲計算:IaaS, PaaS, SaaS的概念,以及其在教育資源共享、在綫協作中的作用。 物聯網(IoT):基本原理,在智能校園、環境監測等領域的應用。 5G技術:高速率、低延遲的特點,對在綫教育、AR/VR教學的促進作用。 三、 教學能力提升與實戰演練 本部分將聚焦於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核心能力,結閤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指導考生如何設計、實施和評價一堂高質量的信息技術課程。 1. 教學設計: 課程標準解讀:深入理解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必修、選擇性必修)的總體目標、內容標準、學業質量標準。 教學目標確立:依據課程標準和學生實際,製定認知、技能、情感等方麵的教學目標(SMART原則)。 教學內容選擇與組織:根據教學目標,精選和組織教材內容,突齣重點,突破難點。 教學方法與策略: 啓發式教學: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探索。 探究式學習:鼓勵學生通過實驗、調查、項目完成來學習。 項目式學習(PBL):以真實項目為驅動,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閤作學習:通過小組協作,培養學生的團隊閤作精神。 遊戲化教學:將遊戲元素融入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情境教學:創設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教學資源開發與利用: 教學PPT/課件設計:如何製作精煉、直觀、富有吸引力的課件。 在綫學習平颱:慕課(MOOCs)、SPOCs、在綫學習管理係統(LMS)的運用。 多媒體資源:視頻、音頻、圖片、動畫的恰當使用。 互動工具:在綫投票、問捲、答題闆、電子白闆的應用。 編程環境:IDE、在綫編程平颱的選擇與配置。 教學過程設計:導入、新課講授、練習鞏固、小結、拓展延伸等環節的流暢銜接。 課時規劃與進度安排:閤理安排教學時間,確保教學任務的完成。 2. 教學實施: 課堂管理: 紀律管理:建立良好的課堂秩序,處理課堂突發狀況。 學習氛圍營造:創造積極、互動的學習環境。 學生分組與協調:有效組織小組活動。 教學語言與錶達:清晰、準確、生動的語言錶達,善於使用啓發性提問。 多媒體教學技術運用:熟練操作投影儀、電腦、交互式白闆等設備,確保技術順利運行。 信息化教學工具應用: 在綫互動工具:如Kahoot!, Quizizz, Mentimeter等,用於課堂即時互動與反饋。 編程實踐平颱:如Code.org, Scratch, Replit等,用於引導學生進行編程實踐。 設計創作工具:如Canva, PowerPoint, Word, Excel等,用於學生作品創作。 學情分析與差異化教學:關注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風格,進行差異化指導。 問題解決與引導:在學生遇到睏難時,提供有效的指導和支持。 3. 教學評價: 評價目的與原則:診斷性、形成性、總結性評價;效度、信度、公正性。 評價方式與工具: 課堂提問與討論:瞭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 練習題與隨堂測試:檢驗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 項目作品評價:依據預設的評價標準,對學生項目成果進行評估。 實操技能測試:對學生計算機操作、軟件應用、編程能力等進行考查。 學生自我評價與同伴評價: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和閤作意識。 在綫學習平颱的數據分析:利用平颱提供的數據,分析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效果。 評價標準的製定:明確、可操作的評價標準,使評價更具客觀性。 評價結果的應用:根據評價結果,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改進教學方法,並嚮學生反饋。 4. 信息技術教育理念與政策: 信息技術素養:理解信息技術素養的內涵及其在21世紀人纔培養中的重要性。 核心素養:學科核心素養與信息技術核心素養的關聯。 教育信息化發展戰略:《國傢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等相關政策文件。 智慧教育與智慧教室:理解智慧教育的理念,瞭解智慧教室的構成要素和教學模式。 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與倫理思考:對AI在教育中的積極作用和潛在風險進行思考。 四、 曆年真題解析與模擬演練 真題分類解析:對曆年真題進行主題歸類,分析高頻考點、易錯點,提供解題思路與技巧。 典型題型剖析: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論述題、案例分析題、教學設計題等各類題型的解題方法。 模擬試捲與答案詳解:提供與考試難度、題型、分值相仿的模擬試捲,並附帶詳細的答案解析,幫助考生進行自我檢測和評估。 備考策略與建議:針對考生的薄弱環節,提供個性化的備考建議,如如何平衡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的比重,如何分配復習時間,如何提高答題效率等。 通過對以上內容的係統學習和深入練習,考生將能夠全麵掌握高中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的核心要點,有效提升應試能力,為成功通過國傢教師資格證考試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