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花谱 瓶史/中华生活经典

瓶花谱 瓶史/中华生活经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明] 张谦德,袁宏道 著,张文浩,孙华娟 编
图书标签:
  • 瓶花
  • 花艺
  • 插花
  • 中国传统文化
  • 生活美学
  • 器物
  • 民俗
  • 艺术
  • 收藏
  • 中华生活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86843
版次:1
商品编码:12295221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华生活经典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77
字数:14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插花,不单充满技术细节,其中亦有细腻的趣味。
  《瓶花谱 瓶史/中华生活经典》堪称中国古典插花艺术典籍的双璧。《瓶花谱》分品瓶、品花、折枝、插贮、滋养、事宜、花忌、护瓶等八节;《瓶史》分花目、品第、器具、择水、宜称、屏俗、花祟、洗沐、使令、好事、清赏、监戒等十二节。二者文字和观点不乏重合处,但因循承续中各有千秋。本次约请专业学者,精选底本进行校点、注释、翻译和点评,并配以精美插图,图文相得益彰。

内页插图

目录

瓶花谱
前言

品瓶
品花
折枝
插贮
滋养
事宜
花忌
护瓶
瓶史
前言
小引
一 花目
二 品第
三 器具
四 择水
五 宜称
六 屏俗
七 花祟
八 洗沐
九 使令
十 好事
十一 清赏
十二 监戒

前言/序言

  近代以来,小说文类代表明清绝艺已成定论。可是在明清人眼里,八股制义才堪称彼时绝艺。那位独抒性灵的袁宏道即说:“当代以文取士,谓之举业……优于汉谓之文,不文矣;奴于唐谓之诗,不诗矣;取宋元诸公之余沫而润色之,谓之词曲诸家,不词曲诸家矣……天地间真文澌灭殆尽,独博士家言,犹有可取。”(《与友人论时文》)袁宏道推崇八股文为天地间真文,似乎有点令人莫名惊诧,其实只能怪近人在阐释文学史时陷入误区。袁宏道为什么认为天地间真文乃八股文呢?须知,八股文要代圣贤立言,要复古论法,要参政议政,要才情显露,要学问昭著,要文法谨严,明代士入的主要精力恐怕都消耗在这一绝艺上了,视之为天地间真文,正是对自己精力消耗的莫大慰藉。
  更主要的是,在精力消耗的同时,他们可以充分炫才逞能,因为八股制义的写作,要求作者知识博杂,义理依仁据道,文辞古雅华赡。因而,好杂览尚博雅是文入炫才逞能之一端。通过钻研八股制义,明代文人阶层空前扩大,继而兴起了文人炫才式的全面的游艺活动,并带动整个社会的艺术化趋势。此时各类杂艺经由文人阶层的介入,竞相跻身风雅,沾染文学风味而地位渐升。谢肇涮《五杂俎》说:“多识畜德之助,君子不废焉。宋钱思公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词,古人之笃嗜如此。故读书者,不博览稗官诸家,如啖粱肉而弃海错、坐堂皇而废台沼也,俗亦甚矣。”风气兴盛,则古刻碑拓、雕虫篆籀、琴棋书画、文玩金石、赏瓶鉴陶、刻竹制扇、造壶煮茶、唱曲填词、建园莳花等等,皆为杂览博雅的表征。袁宏道写出《瓶史》这样的花艺理论作品,也就丝毫不足为奇了。
  诸艺勃兴,表明这是一个转俗成雅的世界。“其读书博古,古是跟韵、雅、高、远、闲、淡等字词合在一起说的,表示一种超于、高于、隔于现世尘俗的意味。显示追求古雅高远境界的人,心理上并不跟世俗人站在同一平台,乃是具有超越性的。可是人活在现实世界,如何才能超越呢?一是靠道德修养,二是以艺术观照。”(龚鹏程《中国文学史》)换言之,明代文人践行审美化的伦常生活,他们清雅的生活形态是时人追求的目标。所以,高濂向世人推荐其《遵生八笺》,介绍四时调摄、起居安乐、延年却病、饮馔服食、燕闲清赏的诸种法子和生活形态,教导人们优游闲赏或者静观长物,从尘世俗网中超拔出来,开辟一块心灵的净地,不正是以艺术观照现实生活的时代回声吗?其中,第六笺《燕闲清赏》里的《瓶花三说》,初建插花艺术学研究体系,它的经验更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绝佳范例。紧随其后的八年内,张谦德撰成《瓶花谱》,袁宏道撰成《瓶史》,先后进行了理论提升,成为中国古典插花艺术典籍的双璧。明代这三篇花艺理论文献,文字和观点不乏重合之处,但因循承续中各有千秋,共同见证一个转俗成雅的时代风貌。
《瓶花谱》与《瓶史》并列,皆为中华生活美学经典之作。这两部著作,犹如穿越千年的馨香,为我们细致描摹了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对于瓶花的倾情与追求。它们不仅仅是关于插花的技艺指南,更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哲学思想与审美情趣的宝贵遗产。 《瓶花谱》精选了历代名家的插花艺术,从选花、配瓶,到构图、意境,无不阐述得淋漓尽致。它引导读者去体悟“花之用,在于悦心;瓶之用,在于成景”的道理。书中对各种花材的特性、时令变化、色彩搭配有着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精辟的论述。例如,对于牡丹的雍容华贵,书中会详细介绍如何通过姿态万千的枝叶与色彩相得益彰的瓶器,来烘托其王者之气;对于梅花的傲骨寒香,则会着重强调其孤高绝尘的神韵,如何在简素的瓶中展现其不畏严寒的坚韧。作者并非生硬地罗列事实,而是将花与情、花与景、花与人巧妙地融为一体,使得每一幅瓶花图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瓶花谱》所传递的,是一种“事事皆学问,处处皆艺术”的生活态度。它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插花,在她看来,是一种与自然的对话,是一种精神的修行。通过精心挑选的花材,通过匠心独运的构思,将自然的灵动与人文的雅致相结合,最终呈现出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品。这种艺术,源于自然,却又升华于自然,饱含着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书中对瓶的选择亦有独到之处,无论是陶瓶的朴拙,铜瓶的古韵,还是瓷瓶的雅致,都与所插花材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和谐统一的视觉美感。 而《瓶史》,则以其更为广阔的视角,展现了中国古代插花艺术的历史脉络与发展演变。它不仅仅聚焦于技法,更深入探讨了插花背后的文化渊源、哲学理念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审美变迁。《瓶史》犹如一部插花艺术的“史记”,勾勒出这项古老技艺从萌芽、发展到鼎盛的轨迹。它会追溯其在宫廷、寺庙、文人雅士宅邸中的应用,分析不同阶层、不同地域在插花艺术上的特色与贡献。 《瓶史》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插花艺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寄托和文化载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如何成为文人表达情感、寄托情怀的重要媒介。例如,在文人眼中,花不仅仅是美丽的植物,更是人格的象征,是品德的写照。竹的挺拔,象征君子之风;兰的幽香,代表高洁的品格;莲的濯清,寓意不染尘俗。通过《瓶史》的解读,我们可以理解古人是如何通过瓶花来表达他们的志趣、哲思,甚至对人生的态度。它让我们看到,插花艺术并非简单的装饰,而是承载着深厚的东方哲学思想,如道家的“天人合一”,儒家的“中庸之道”,以及佛教的“诸行无常”等,都可以在瓶花中找到相应的体现。 这两部经典,共同构建了一个丰富而深刻的中国古代插花艺术世界。它们以其细腻的笔触,生动的描述,以及饱含的文化底蕴,引领读者穿越时空,走进中国古人的插花世界。阅读《瓶花谱》与《瓶史》,不仅能够提升我们对美的认知和鉴赏能力,更能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领悟生命的真谛,体会那份源远流长的东方雅致生活。它们是关于如何用心去感受自然,如何用艺术去点缀生活,如何让生命因美的存在而更加丰盈的指南。在这两部书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花,瓶,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份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生活品质的不懈追求。它们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是连接古今、滋养心灵的璀璨明珠。

用户评价

评分

《瓶史》这个名字,让我联想到那些关于生活点滴的史书,它似乎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又透露着日常的温情。我不确定它具体讲的是什么,但“史”这个字,总让我觉得它会对某些事物的发展脉络、历史变迁有所记录。或许,它讲述的是古代士大夫阶层的生活方式,他们如何品味、如何雅集、如何度过闲暇时光。我猜测书中会有对器物、饮食、服饰、甚至文玩的一些考究,通过这些细枝末节,勾勒出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尤其是我对古代的文人生活很感兴趣,他们是如何在乱世中保持一份清雅,如何在寂寞中寻找到乐趣,如何在平凡的日子里活出不凡的色彩。我希望《瓶史》能够带我穿越时空,去感受那种淡泊宁静、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让我学习如何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依然能保持内心的丰盈和精神的富足,找到属于自己的“瓶中日月”。

评分

我购买《瓶花谱 瓶史/中华生活经典》这本书,主要被它的名字所吸引,尤其是“瓶”这个字,反复出现,带着一种独特的意境。我认为“瓶”不仅是盛装花卉的器物,更可以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容器、象征着空间、甚至象征着生活本身。书中可能不仅仅是教导如何插花,而是通过插花这门技艺,来感悟生命、感悟时间。或许,“瓶史”部分会讲述不同时期人们对“瓶”的理解和使用,以及与“瓶”相关的文化演变。而“中华生活经典”则是在这些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提炼出适用于现代人的生活智慧。我期望这本书能带给我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让我从繁忙的俗世中抽离出来,去体会那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境界。我希望通过阅读,能让我更加懂得欣赏生活中的细微之处,能够用更具艺术性和哲学性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一切,从而提升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让我的生活如同瓶中之花,虽不张扬,却自有其芬芳与韵味。

评分

说实话,《瓶花谱 瓶史/中华生活经典》这个书名组合起来,给我的感觉有些奇特,既有具象的“瓶花”,又有抽象的“瓶史”,最后落脚在“中华生活经典”这个宏大的概念上。这让我想到了一个由点及面、由具体到抽象的思考过程。或许,这本书并非仅仅是关于插花,而是将插花作为一种引子,去探讨更深层次的生活哲学。例如,插花时对花材的选择、构图的考量,是否也蕴含着中国古代对于“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瓶史”是否是在记录这种“瓶中哲学”的演变过程,以及它在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人们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而“中华生活经典”则是对这些思想和实践的升华和总结,最终希望能帮助读者构建一种符合中华传统精神的生活方式。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将这三个看似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概念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指导意义的生活理论的。

评分

“中华生活经典”这个副标题,着实勾起了我的兴趣。它不像“瓶花谱”那样具体,也不像“瓶史”那样带有历史的厚重感,反而更像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宝库,里面蕴藏着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生活智慧。我想象中,这本书会涉及方方面面,从起居饮食到待人接物,从节庆习俗到人生哲理,都可能包含其中。它也许会讲述那些流传千古的家训家规,那些指导人们安身立命的处世之道,那些让生活充满仪式感的传统文化。我很想知道,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这些“经典”的生活方式是否依然具有生命力,又该如何被传承和发扬。我期待它能像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用质朴的语言,为我揭示那些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深刻道理,让我重新审视和理解“生活”的真正含义,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我的生活品质,让我成为一个更懂得生活、热爱生活的人。

评分

瓶花谱,这名字一听便带着一股古雅的韵味,仿佛能闻到淡淡的檀香,看到明窗几净的案头,一瓶娇艳的花静静绽放。我一直对这种将自然之美融入生活美学的技艺充满向往,而《瓶花谱》恰好能满足我这份好奇。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插花、养花的书,我更期待它能像一本生活指南,教会我如何用一双慧眼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如何将寻常的景物赋予不寻常的意境。想象一下,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出片刻闲暇,遵循古人的智慧,亲手为自己打造一处属于自己的“诗与远方”,用一束淡雅的鲜花,点亮沉寂的心灵,让花香弥漫整个空间,也弥漫在我的心情里。这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洗涤。我希望这本书能引导我走进那个充满禅意与雅趣的东方美学世界,让我体会到“心随境转,境由心生”的奥妙,让插花成为一种修行,一种与自然对话、与内心沟通的方式。

评分

有译文,有插图,不错

评分

有译文,有插图,不错

评分

买了很多,都很好

评分

帮老婆买。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好评,好评各种好,好评各种好。

评分

好书,买来慢慢看,品味古人的雅趣

评分

帮老婆买。

评分

好书,买来慢慢看,品味古人的雅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