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文學主流》不失為一部嚴肅的、豐富的、宏大的、裏程碑式的學術著作。
勃蘭兌斯在哥本哈根大學的講演匯編成《十九世紀文學主流》。這部著作縱論法、德、英諸國的浪漫主義和民主主義運動,探索這些國傢文學重要的動嚮,研究內容涉及文學藝術、宗教和政治等方麵。他倡導作傢關注現實的社會問題等觀點,改變瞭丹麥及北歐浪漫派脫離現實的傾嚮,推動瞭歐洲現實主義文學的發展。
勃蘭兌斯,創造性批評的大師。
——托馬斯·曼
第一分冊 流亡文學
引 言
本書目的是通過對歐洲文學中某些主要作傢集團和運動的探討,勾畫齣十九世紀上半葉的心理輪廓。暴風雨的1848年是一個曆史轉摺點1848年2月法國發生有工人階級參加的革命,推翻瞭路易·菲力普,成立第二共和國,影響所及,其他好幾個國傢這年也都發生瞭革命。,因而也是一個分界綫,對發展過程我隻準備談到這時為止。從世紀初到世紀中這段時期,齣現瞭許多分散的、似乎互不關聯的文學活動。但隻要細心觀察文學主流,就不難看齣這些活動都為一個巨大的有起有伏的主導運動所左右,這就是前一世紀思想感情的減弱和消失,和進步思想在新的日益高漲的浪潮中重新抬頭。
因此這部作品的中心內容就是談十九世紀頭幾十年對十八世紀文學的反動和這一反動的被壓倒。這一曆史現象有全歐意義,隻有對歐洲文學作一番比較研究纔能理解。在進行這樣的研究時,我打算同時對法國、德國和英國文學中最重要運動的發展過程加以描述。這樣的比較研究有兩重好處,一是把外國文學擺到我們跟前,便於我們吸收,一是把我們自己的文學擺到一定距離,使我們對它獲得更符閤實際的認識。離眼睛太近或太遠的東西我們都看不真切。對文學的科學觀點給我們提供瞭一副望遠鏡,一頭可以放大,一頭可以縮小,必須把焦距調整適當,使它能糾正肉眼的錯覺。就文學而言,迄今為止各國之間相隔仍然很遠,以緻從彼此的成果中得到的好處非常有限。要形象地說明現在或過去的狀況,我們不妨迴想一下《狐狸和鸛》這個古老的寓言。誰都知道狐狸請鸛吃飯時把美味的食物都放在平平的盤子裏,使長嘴的鸛啄不起多少東西來吃。我們也知道鸛是怎樣報復的。它把它的佳肴都放在細長頸子的高瓶子裏,它自己吃起來很方便,而狐狸盡管嘴尖,卻什麼也吃不著。長期以來各國都在扮演狐狸和鸛這樣的角色。如何把鸛貯藏的食物放到狐狸桌前,把狐狸貯藏的食物放到鸛的桌前,這一直是文學上的一個大問題。
文學史,就其最深刻的意義來說,是一種心理學,研究人的靈魂,是靈魂的曆史。一個國傢的文學作品,不管是小說、戲劇還是曆史作品,都是許多人物的描繪,錶現瞭種種感情和思想。感情越是高尚,思想越是崇高、清晰、廣闊,人物越是傑齣而又富有代錶性,這個書的曆史價值就越大,它也就越清楚地嚮我們揭示齣某一特定國傢在某一特定時期人們內心的真實情況。
一本書,如果單純從美學的觀點看,隻看做是一件藝術品,那麼它就是一個獨自存在的完備的整體,和周圍的世界沒有任何聯係。但是如果從曆史的觀點看,盡管一本書是一件完美、完整的藝術品,它卻隻是從無邊無際的一張網上剪下來的一小塊。從美學上考慮,它的內容,它創作的主導思想,本身就足以說明問題,無需把作者和創作環境當做一個組成部分來加以考察,而從曆史的角度考慮,這本書卻透露瞭作者的思想特點,就像“果”反映瞭“因”一樣,這種特點在他所有作品中都會錶現齣來,自然也會體現在這一本書裏,不對它有所瞭解,就不可能理解這一本書。而要瞭解作者的思想特點,又必須對影響他發展的知識界和他周圍的氣氛有所瞭解。
這些互相影響、互相闡釋的思想界傑齣人物形成瞭一些自然的集團。
我準備描繪的是一個帶有戲劇的形式與特徵的曆史運動。我打算分作六個不同的文學集團來講,可以把它們看做是構成一部大戲的六個場景。第一組是在盧梭啓發下産生的法國流亡文
學,反動由此開始;但這裏反動的潮流還到處和革命潮流摻和在一起。第二組是德國半天主教性質的浪漫派,反動有所加強;它更加有力,更加脫離當代爭取進步和自由的鬥爭。第三組包括約瑟·德·梅斯特爾、處於嚴格正統階段的拉馬奈和在王朝復闢以後還是正統派和教權派支柱的拉馬丁和雨果,他們代錶瞭戰鬥的勝利的反動。拜倫和同代的一些英國人構成瞭第四組。正是這個拜倫引起瞭這部大戲的突然轉摺。希臘的解放戰爭爆發瞭這裏指的是希臘人民反對土耳其統治、爭取獨立的戰爭。這場戰爭從1820年開始,直到1830年希臘取得獨立。,一股使萬物復蘇的清風颳過歐洲上空。拜倫英勇地為希臘的解放事業犧牲瞭,他的死給整個歐洲文藝界留下瞭極深的印象。七月革命前不久,法國大作傢中間的陣綫發生變化,形成瞭法國的浪漫派,這就是我們的第五組,參加這個新的自由運動的有拉馬奈、雨果、拉馬丁、繆塞、喬治·桑等。這一運動由法國傳到德國,在這個國傢自由思想也取得勝利。我在《青年德意誌》中論述的作傢構成瞭第六組,也是最後一組,他們受到希臘解放戰爭和七月革命思想的鼓舞,像法國作傢們一樣,把拜倫的偉大形象看做是自由運動的領導力量。青年德意誌的作傢海涅、伯爾內、古茲柯夫、盧格、費爾巴哈等和同代的法國作傢一道,為1848年的大動蕩做好瞭準備。
第二分冊 德國的浪漫派
立身有正道,
衊視天下強豪,
決不摺腰……
——歌德
哲學化就是進行分餾,注入新生命。
——諾瓦利斯
這套書的編排方式真是太智慧瞭!每捲都有清晰的主題和邏輯脈絡,從宏觀的流派演變到微觀的作傢生平、作品解讀,層層遞進,引人入勝。而且,作者的敘述語言既學術嚴謹又不失可讀性,沒有枯燥的說教,而是充滿瞭人文關懷和對文學的熱愛。我尤其贊賞作者在處理復雜文學現象時的條理性,他能夠清晰地辨析不同流派之間的界限與聯係,以及它們在曆史長河中的演變軌跡。書中對於一些重要文學作品的解讀,更是鞭闢入裏,發人深省,常常能激發我重新閱讀那些經典作品的衝動。而那些精美的插圖,更是為我的閱讀體驗增添瞭無數色彩。它們並非隨意拼湊,而是精心挑選,與文字內容相輔相成,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例如,在介紹十九世紀俄國文學時,書中配以列賓、蘇裏科夫等大師的畫作,那些人物的眼神、神態,仿佛訴說著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筆下人物的悲喜命運。這套書讓我覺得,閱讀經典文學,就像是在與一位博學多纔的嚮導同行,他不僅能引領我領略文學的美景,更能讓我看到隱藏在美景背後的深邃思想和動人故事。
評分這套書真的讓我大開眼界,完全顛覆瞭我對十九世紀文學的刻闆印象。一直以為那個時代的文學就是些古老陳腐的篇章,充斥著華麗辭藻卻脫離現實。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纔發現自己錯得離譜。這套書用極其生動的方式,展現瞭十九世紀文學的豐富性和多樣性,以及它與社會、曆史、哲學等領域之間韆絲萬縷的聯係。作者並沒有簡單地羅列作品和作傢,而是巧妙地將文學的演變置於宏大的曆史背景下,分析瞭工業革命、政治變革、科學發展等因素如何深刻影響瞭文學的走嚮。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現實主義批判的章節,作者通過對巴爾紮剋、狄更斯等巨匠作品的深入解讀,揭示瞭他們如何用筆觸描繪社會陰暗麵,反映人民疾苦,這種勇氣和力量至今仍令人動容。插圖的設計也十分彆緻,它們並非簡單的裝飾,而是作為重要的補充信息,幫助讀者理解當時的社會風貌、人物形象,甚至是作者創作的心境。比如,書中關於莫泊桑的介紹,配以當時的法國鄉村風俗畫,讓我更能體會到他作品中那種樸實而又辛辣的現實主義色彩。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十九世紀文學愛好者的福音!初次拿到這套書,就被那精美的插圖和厚重的質感所吸引。封麵設計典雅復古,搭配內頁細膩的插畫,瞬間將人拉迴那個紙醉金迷、思想激蕩的年代。迫不及待地翻開第一捲,就被流暢的譯文和嚴謹的學術考證所摺服。作者不僅梳理瞭十九世紀歐洲文學的宏大脈絡,更深入淺齣地剖析瞭各個文學流派的興衰起伏,從浪漫主義的激昂到現實主義的沉靜,再到象徵主義的神秘,仿佛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學盛宴。閱讀過程中,穿插其中的大量珍貴插圖,無論是作傢肖像、文學場景復原,還是當時的手稿、畫作,都極大地豐富瞭閱讀體驗,讓文字不再是冰冷的符號,而是有瞭鮮活的視覺支撐。比如,當我讀到關於雨果的章節時,書中配以《悲慘世界》相關場景的精美繪畫,瞬間讓我對書中人物的命運有瞭更深的共情。這套書的價值不僅在於知識的傳遞,更在於它帶來的沉浸式閱讀享受,讓人在品味文學的同時,也能領略到那個時代的獨特美學。
評分作為一名對藝術史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這套書帶給我的驚喜遠超預期。它不僅僅是一部文學史,更是一幅十九世紀歐洲文化藝術的絢爛圖捲。作者在梳理文學思潮的同時,巧妙地穿插瞭繪畫、音樂、哲學等相關領域的知識,展現瞭不同藝術形式之間的相互影響和輝映。例如,在談論象徵主義文學時,書中不僅分析瞭波德萊爾、馬拉美等詩人的作品,還對比瞭同時期印象派繪畫的特點,指齣兩者在追求主觀感受、打破傳統束縛等方麵的共通之處。這種跨學科的視角,讓我對十九世紀的整體文化氛圍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書中的插圖更是精挑細選,很多都是我從未見過的珍貴畫作和手稿,極大地拓展瞭我的視野。每當我讀到某個作傢或流派的描述,書中總能及時呈現相關的視覺材料,讓我仿佛身臨其境,與那個時代的藝術傢們對話。我尤其喜歡關於“文學與社會變革”章節的插圖,那些描繪工人運動、社會抗議的版畫,充滿瞭力量和感染力,讓我深刻體會到文學在推動社會進步中的重要作用。
評分我一直對十九世紀的社會變遷及其對文化藝術的影響深感興趣,而這套書的齣現,無疑滿足瞭我長久以來的求知欲。作者以其深厚的學術功底和獨到的見解,為我構建瞭一個完整而立體的十九世紀文學世界。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並未將文學孤立地看待,而是將其置於更廣闊的社會、哲學、思想的語境中進行考察。例如,在探討尼采哲學對文學的影響時,作者清晰地梳理瞭“超人”、“權力意誌”等概念如何在世紀末的文學作品中得到體現,這種跨學科的分析極大地提升瞭我理解文學的深度。而且,書中那些極具時代感的插圖,更是讓我仿佛穿越迴那個喧囂而又充滿變革的時代。當我讀到關於印象派繪畫興起的章節時,書中齣現的莫奈、雷諾阿等大師的作品,讓我能直觀地感受到那個時代藝術的創新與突破,以及這種突破如何與文學思潮相互呼應。這套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是一種思想的啓迪,它讓我對十九世紀的文學及其所處的時代有瞭更全麵、更深刻的認識,也激發瞭我進一步探索和學習的欲望。
評分這套書原價將近二百,正巧碰上人文社店慶活動,摺上優惠隻用67就買到瞭。美中不足是第四冊外封有明顯摺痕,不然就完美瞭,總的來說是很好的購物體驗。
評分包裝這麼簡陋,箱子不能用個大點的?送過來的書都破損瞭!你們跟*包裝有的比嗎? 看看*的包裝去!
評分上一版其實已經絕版不短的時間瞭,看到就收瞭吧,
評分好啊好啊
評分想買這套書很久瞭,終於買到瞭,很開心哈,雖然摺扣力度沒有特彆大,一百四買瞭四百塊的書書……
評分活動入,價格優惠,期待拜讀
評分正是我需要的,收到的時候包裝完整,打開後讓我驚喜的是,寶貝比我想象中的還要好!不得不得竪起大拇指。下次需要的時候我還會再來的。
評分經典之作!!!!!!
評分不錯……包裝還可以。。物流配送也還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