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文庫86:紙影尋蹤

新知文庫86:紙影尋蹤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英] 亞曆山大·門羅 著
圖書標籤:
  • 懸疑
  • 推理
  • 曆史
  • 文物
  • 尋寶
  • 冒險
  • 文化
  • 新知文庫
  • 小說
  • 紙媒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60402
版次:1
商品編碼:12303846
品牌:三聯書店
包裝:平裝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8-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64
字數:282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一項中國發明是如何影響並改變世界的?為何其傳播與世界三大宗教的發展互為因果?其錶麵又何以凝結瞭人類重要的理念?

紙在中國漢代的宮廷裏改良,為知識和思想的傳播帶來瞭革命性的變化,對世界格局産生瞭深遠的影響。本書追溯瞭這項發明的跨時空旅程,故事從西域的佛經翻譯者開始,穿越中東阿拔斯王朝的知識世界,最終來到歐洲伏案工作的宗教改革傢和近代科學傢麵前。作者旁及曆史文化的點點滴滴,更饒有興趣地描寫瞭那些攜帶紙張、在絲綢之路上絡繹於途的信徒和商人。正是因為紙,跨越時間和空間的交流成為可能,進而打開瞭曾經長期關閉的各種可能性,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曆史的走嚮。

作者簡介

亞曆山大?門羅(Alexander Monro):曾在劍橋大學和北京修讀中文。其後在倫敦《泰晤士報》和路透社上海記者站工作。並為中國朝代史著作《龍位》(The Dragon Throne)及《曆史上的七十次偉大旅程》(The Seventy Great Journeys in History)撰寫瞭部分章節。曾主編兩本詩選,《中國:城市與放逐》(China: City and Exile)和《沙漠的空氣》(Desert Air)。本書是門羅的處女作,其寫作得到英國皇傢文學會傑伍德寫作奬助計劃(Royal Society of Literature Jerwood Award)的支持。


精彩書評

門羅既諳熟歐洲史,又精通中文,使本書視角廣博;又因他是富有畫麵感的作傢,熱衷於講好故事,故本書更添光彩。

──《泰晤士報》(The Times)

門羅在這部旁徵博引的曆史作品裏提醒我們,紙是世界文化的底層基礎。門羅雄辯滔滔地展示齣,紙張在“將真理交到讀者手上”這幕大戲裏,扮演瞭重要的角色。

──《自然》(Nature)

目錄

1 第一章  無所不在的紙

17 第二章  文字的誕生

31 第三章  時代的需要

51 第四章  應運而生

67 第五章  敦煌經捲

97 第六章  播傳近鄰

123 第七章  建立在典籍上的統治

147 第八章  西 傳

155 第九章  摩尼教癡迷於書

171 第十章  精心製書

189 第十一章  一部新的樂章

205 第十二章  “巴格達造”及其所載學問

225 第十三章  歐洲的宗教分裂

263 第十四章  歐洲的翻譯潮

279 第十五章  人文主義的基石

309 第十六章  自由的媒介

333 尾 聲  消逝的蹤影

341 緻 謝

345 參考文獻


新知文庫86:紙影尋蹤 目錄 第一章 紙張的起源與演變 1.1 早期書寫材料:竹簡、帛書與紙的曙光 1.2 蔡倫與造紙術的突破:東漢的偉大變革 1.3 紙張的東傳與西漸:絲綢之路上的知識傳播 1.4 不同文明的紙張探索:埃及紙草、歐洲羊皮紙的交融與競爭 1.5 紙張的材質演進:從植物縴維到現代工業化生産 第二章 紙張的工藝與技術 2.1 古法造紙的智慧:從浸泡、舂搗到抄造、晾曬 2.2 抄紙工具的演變:漉網、簾子闆與現代造紙機 2.3 紙張的後處理:砑光、施膠與錶麵處理的奧秘 2.4 不同類型紙張的特性:書畫紙、印刷紙、包裝紙的科學 2.5 現代造紙技術的革新:環保、節能與可持續發展 第三章 紙張與人類文明 3.1 紙張的誕生與知識的解放:從口述到書寫,從少數到多數 3.2 紙張與文化傳播:書籍、報刊、信件,文明的載體 3.3 紙張與藝術錶達:書法、繪畫、摺紙,紙上的韆姿百態 3.4 紙張與科學技術:圖紙、報告、論文,智慧的結晶 3.5 紙張與日常生活:鈔票、包裝、衛生紙,無處不在的印記 第四章 紙張的未來與挑戰 4.1 數字化浪潮的衝擊:紙張的生存空間與數字閱讀的興起 4.2 環保理念下的紙張發展:迴收、再生與綠色造紙 4.3 紙張的新應用探索:功能性紙張、智能紙張的無限可能 4.4 紙張的文化傳承與價值再現:古籍保護與紙張藝術的復興 4.5 紙張與人類未來的關係:信息載體、文化符號還是曆史的遺跡? 內容簡介 《新知文庫86:紙影尋蹤》是一部關於紙張的深度探索之旅。本書將帶領讀者穿越時空,追溯紙張從遙遠的起源,經曆漫長的演變,最終成為人類文明重要載體的非凡曆程。 第一章 聚焦紙張的起源與演變。 在文字尚未普及、書寫材料匱乏的年代,竹簡、帛書等承載著先人的智慧。然而,這一切都在東漢蔡倫的偉大發明——造紙術中被徹底改變。本書將詳細講述造紙術的誕生過程,以及它如何通過絲綢之路傳遍世界,並在不同文明中落地生根,與其他書寫材料交織演變。我們將看到,從植物縴維到現代工業化生産,紙張的材質經曆瞭怎樣的變革,為人類文明的發展注入瞭源源不斷的動力。 第二章 深入剖析紙張的工藝與技術。 古人如何從植物中提取縴維,通過浸泡、舂搗、抄造、晾曬等一係列精巧的步驟,製成一張張薄而韌的紙?抄紙工具又經曆瞭怎樣的演變,最終發展齣高效的現代造紙機?本書將揭示古法造紙的智慧,解析抄紙工具的進步,以及砑光、施膠等後處理技術如何賦予紙張不同的特性。我們將瞭解不同類型紙張的科學原理,並展望現代造紙技術在環保、節能和可持續發展方麵的革新。 第三章 探討紙張與人類文明的深刻聯係。 紙張的齣現,徹底解放瞭知識,使信息得以更廣泛、更便捷地傳播,從少數精英的壟斷走嚮大眾的普及。書籍、報刊、信件,紙張成為瞭承載文化、傳遞情感的重要載體。同時,紙張也孕育瞭璀璨的藝術形式,無論是蒼勁的筆墨,還是揮灑的色彩,亦或是精巧的摺紙,都在紙上留下瞭動人的篇章。科學技術的發展,離不開紙張上繪製的圖紙、撰寫的報告和發錶的論文。甚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紙張的身影也無處不在,從流通的貨幣,到精美的包裝,再到與我們親密接觸的衛生紙,紙張早已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麵麵。 第四章 展望紙張的未來與挑戰。 在數字化浪潮席捲全球的今天,紙張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然而,紙張並未走嚮終結,而是展現齣強大的生命力。本書將探討紙張在環保理念下的發展,如迴收、再生以及綠色造紙技術的進步。同時,我們也將一同探索功能性紙張、智能紙張等新興領域,發掘紙張的無限可能。古籍的保護,紙張藝術的復興,都讓紙張的文化價值得到再現。最終,本書將引發讀者思考,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紙張將以怎樣的形式,繼續與人類的未來緊密相連,它究竟是信息的載體、文化的符號,還是曆史長河中一抹漸行漸遠的印記? 《新知文庫86:紙影尋蹤》是一本集曆史、技術、文化與未來展望於一體的百科式讀物,它將帶你重新認識我們習以為常的“紙”,感受它背後蘊含的深厚智慧與無限魅力。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新知文庫86:紙影尋蹤》的書名,在我拿到它之前,就已經在我腦海裏勾勒齣瞭一幅幅充滿神秘色彩的畫麵。我想象著,它會是一部講述古老文明如何通過泛黃的紙張傳遞信息的故事,或許是那些被塵封在曆史長河中的秘密,通過一份份手稿、一頁頁殘捲,重新浮齣水麵,嚮我們揭示一個失落的世界。我期待著,作者能夠用他那飽含深情的筆觸,將那些無聲的紙張“喚醒”,讓它們不再僅僅是書寫工具,而是承載著曆史的溫度、智慧的火光,甚至是愛恨情仇的載體。也許,書中會穿插著那些為保存這些珍貴文獻而默默奉獻的學者們的身影,他們的執著與熱愛,他們的跋涉與求索,都將化作紙張上最動人的注解。我猜想,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會是溫潤而富有詩意的,如同輕柔的微風拂過古老的書頁,帶來淡淡的墨香和歲月的痕跡。它不應是枯燥的曆史陳述,而應是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讓我們能夠近距離地感受那些早已消逝的生命,那些被時間遺忘的傳說,通過“紙影”,我們得以窺見“蹤跡”,從而理解曆史的脈絡,感悟人生的哲理。我甚至覺得,這本書可能會帶領我走進一個充滿奇幻色彩的領域,那些古老的文字,或許隱藏著不為人知的魔法,等待著被有緣人解讀,從而開啓一段全新的旅程。

評分

單憑《新知文庫86:紙影尋蹤》這個書名,我腦海裏立刻浮現齣一個關於傳承和記憶的哲學故事。我猜想,這本書可能不是一本具體的紀實或小說,而更像是一部關於“紙”作為一種媒介,如何承載和傳遞人類的“影”(思想、情感、經曆)的深刻探討。我期待作者能夠從更宏大的視角齣發,審視文字、書籍,乃至一切紙質媒介在我們文明進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們如何成為我們與過去、與他人建立聯係的橋梁。書中可能不會有具體的情節,但會充滿引人深思的論述,關於記憶的本質,關於信息傳播的演變,以及在數字時代,我們如何重新理解和珍視那些“紙影”的意義。我希望作者能夠運用一些文學性的語言,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例如將一本書比作一個永恒的靈魂,將墨跡比作思想的血脈。我期待這本書能夠觸及我的內心深處,讓我反思自己與知識、與曆史的關係,以及我們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如何留存和傳遞屬於自己的“影”。

評分

《新知文庫86:紙影尋蹤》這個書名,立刻激起瞭我關於旅行和探險的想象。我感覺這本書可能是一部關於文化探尋的遊記,或者是一部記錄某個特定群體在尋找某種文化遺産過程中經曆的故事。我猜想,“紙影”可能指的是那些隱藏在異域風情中的文字、符號,或者是某個民族獨特的藝術形式,而“尋蹤”則意味著一段充滿未知與挑戰的旅程,去追尋這些“紙影”的源頭和意義。我期待書中能夠描繪齣令人神往的異國風光,以及那些在旅途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他們的故事和經曆,都可能成為“紙影”的一部分。我希望作者能夠用生動的筆觸,記錄下每一次的發現和感悟,無論是對當地文化的獨特理解,還是在旅途中對自我的重新認識。我甚至覺得,這本書可能會包含一些關於古代地圖、傳說,或者是一些鮮為人知的習俗的介紹,讓我們的閱讀過程也成為一次虛擬的探險。這本書的風格可能會比較輕鬆活潑,充滿趣味性,但同時也會蘊含著對文化多樣性的尊重和對人類共同情感的探索。

評分

《新知文庫86:紙影尋蹤》這個書名,讓我聯想到瞭一種關於探索和發現的知識性讀物。我猜測,這本書可能是一本關於文獻學、曆史學,甚至是考古學方麵的科普讀物。我期望它能深入淺齣地介紹一些關於古代文獻的保護、修復、鑒定和解讀方法,讓我們瞭解在浩瀚的書海中,如何去“尋蹤”那些珍貴的“紙影”,以及這些“紙影”背後所蘊含的豐富信息。也許書中會介紹一些著名的文獻發現案例,例如某份失傳古籍的重現,或者某個重要曆史事件的文獻證據的披露,這些案例的講述可能會非常吸引人。我希望作者能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我們揭示那些看似神秘的學術研究過程,讓我們瞭解到學者們為瞭“尋蹤”這些“紙影”所付齣的艱辛努力和智慧。書中可能會包含大量的圖片和插圖,展示那些珍貴的古籍、手稿,以及相關的考古發現,讓我們的閱讀體驗更加直觀和生動。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拓展我的知識視野,讓我對人類文明的傳承和發展有更深刻的認識,並且能夠激發我對知識探索的熱情。

評分

這本書的書名《新知文庫86:紙影尋蹤》,乍一聽,就覺得它可能是一部關於偵探或者解謎類的小說。我想象中的“紙影”,或許是指那些隱藏在文件、信件,甚至是畫作中的綫索,而“尋蹤”,則自然是追蹤這些綫索,最終揭開真相的過程。我期待書中能夠齣現一位心思縝密、觀察力敏銳的偵探角色,他/她能夠從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中發現蛛絲馬跡,然後一步步抽絲剝繭,將復雜的謎團一一解開。故事情節可能會跌宕起伏,充滿瞭意想不到的轉摺,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始終保持高度的緊張感和好奇心。我甚至覺得,這本書可能會涉及到一些關於藝術品僞造、商業間諜,甚至是政治陰謀的元素,讓整個故事更加引人入勝。書中對細節的描繪會非常生動,例如對人物錶情的刻畫,對場景的渲染,以及對各種工具和技術的運用,都會讓讀者身臨其境。我希望作者能夠巧妙地運用一些心理學的知識,讓人物的動機更加復雜和真實,從而增加故事的深度。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可能會比較簡潔明快,節奏感強,更側重於敘事和推動情節發展,但同時也會在關鍵時刻展現齣細膩的情感描寫,讓讀者對角色産生共鳴。

評分

鞭闢入裏,生動精彩,探幽鈎沉,收獲@,滿意多多,真的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評分

好。zzzzzzzzzzzzzz

評分

從曆史角度講紙張,很廣泛的範圍內

評分

新知係列一直收藏,但看得不多,有時間再慢慢看。

評分

不錯

評分

好,不錯,很實惠,以後還會購買

評分

很好看,作者對於中國科技史的瞭解很好。意見觀點很中肯。

評分

挺好的一本書....

評分

新知文庫入瞭不少瞭,繼續慢慢收吧,京東的活動還是不錯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