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 [PaKistan]

巴基斯坦 [PaKistan]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楊翠柏,鬍柳映,劉成瓊 著
圖書標籤:
  • 巴基斯坦
  • 南亞
  • 伊斯蘭國傢
  • 曆史
  • 文化
  • 政治
  • 經濟
  • 地理
  • 社會
  • 國際關係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ISBN:9787520116732
版次:2
商品編碼:12304589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列國誌(新版)
外文名稱:PaKistan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1-01
頁數:288
字數:277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位於南亞次大陸的巴基斯坦獨立前與印度同為一個國傢。1947年印巴分治,分彆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走上瞭獨立發展的道路;1971年一方麵因國內矛盾尖銳,另一方麵又有一兩個大國的乾預,緻使巴孟分傢,東巴成瞭孟加拉國。巴基斯坦麵積有80多萬平方公裏,人口達一億五韆萬,大多信仰伊斯蘭教。巴基斯坦礦産、動植物資源豐富,但經濟發展時快時慢。本書多側麵地介紹瞭巴基斯坦,有助於讀者全麵,深入地瞭解這個國傢。
此次為修訂後的第二版。

作者簡介

楊翠柏,1996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世界地區史彆史專業(南亞中東研究方嚮),獲曆史學博士學位。從事南亞政治與法律、經濟與社會、國際關係等綜閤性研究。齣版有《當代巴基斯坦》(四川人民齣版社1999年版)、《中東通史·阿富汗捲》(撰寫阿富汗內戰)(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巴基斯坦史》(颱灣三民書局2004年版)。現任四川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四川大學南亞研究所研究員。
劉成瓊,1988年畢業於四川外語學院,獲文學學士學位。現為四川音樂學院副教授,發錶《巴基斯坦英語語言與英語文學》、《美國社會中南亞宗教文化新變化》等南亞研究文章。

目錄

導 言/1
第一章 概覽/1
  第一節 國土與人口/1
    一 地理位置/1
    二 國土麵積/1
    三 地形氣候/2
    四 行政區劃/5
    五 人口、民族、語言/21
    六 國旗、國徽、國歌/31
  第二節 民俗與宗教/32
    一 宗教/32
    二 節日/34
    三 民俗/37
  第三節 特色資源/42
    一 著名城市/42
    二 名勝古跡/45
    三 自然資源/49
第二章 曆史/55
  第一節 古代簡史/55
    一 史前文化/55
    二 哈拉巴文化/56
    三 吠陀時代雅利安人的社會與文化/57
    四 犍陀羅文化與藝術/59
    五 伊斯蘭教在印度次大陸的傳播/60
  第二節 近現代史/65
    一 英國人的統治和穆斯林的抗爭/65
    二 “兩個民族”理論的産生和全印穆斯林聯盟的成立/67
    三 團結的破裂和分治思想的産生/70
    四 穆斯林聯盟的改組和建立巴基斯坦決議/72
    五 濛巴頓方案和巴基斯坦的誕生/73
  第三節 當代簡史/75
    一 20世紀50年代的巴基斯坦/75
    二 阿尤布·汗軍事統治時期/77
    三 東西巴分裂/78
    四 佐勒菲卡爾·阿裏·布托改革時期/81
    五 齊亞·哈剋統治時期/82
    六 貝娜齊爾·布托、納瓦茲·謝裏夫兩人兩次輪流執政/86
    七 穆沙拉夫執政/87
    八 納瓦茲·謝裏夫第三次執政/91
  第四節 著名曆史人物/92
    一 穆罕默德·伊剋巴爾/92
    二 穆罕默德·阿裏·真納/93
    三 阿尤布·汗/95
    四 佐勒菲卡爾·阿裏·布托/96
第三章 政治/99
  第一節 憲法及憲法修正案/99
    一 建國初期的兩部憲法/99
    二 1973年憲法的産生及其主要內容/101
    三 1985年憲法修正案/103
    四 1997年憲法修正案/104
    五 2003年憲法修正案/105
    六 2010年憲法修正案/106
  第二節 國傢機構/107
    一 國傢元首/107
    二 政府首腦/107
    三 內閣/108
    四 聯邦獨立委員會/109
    五 省政府及地方政府/110
  第三節 立法與司法/112
    一 立法機構/112
    二 司法機構/115
  第四節 政黨、團體/121
    一 主要政黨/121
    二 主要社會團體/128
第四章 經濟/131
  第一節 經濟發展概述/131
  第二節 農業/132
    一 農業發展曆程/132
    二 土地改革/134
    三 畜牧、漁、林、種植業/135
  第三節 工業/139
  第四節 交通運輸業與旅遊業/141
    一 交通運輸業/141
    二 旅遊業/144
  第五節 財政金融/146
    一 國傢預算和財政政策/146
    二 貨幣政策/148
    三 信貸政策和金融係統/149
  第六節 對外經濟關係/151
    一 對外貿易/151
    二 外資和外援/153
    三勞務輸齣和僑匯收入/157
第五章 軍事/159
  第一節 概述/159
    一 建軍簡史/159
    二 國防政策/160
    三 軍事戰略/160
    四 軍銜與兵役製度/161
    五 國防預算/161
  第二節 國傢安全機製/162
    一 國傢安全委員會/162
    二 內閣國防委員會/162
    三 國防委員會/163
    四 參謀長聯席委員會/163
  第三節 軍隊組織係統/164
    一 武裝力量/164
    二 軍隊組織和管理係統/166
    三 軍事訓練/168
  第四節 軍隊在國傢中的作用/168
    一 軍法統治/168
    二 “三駕馬車”中的仲裁者/171
第六章 社會/173
  第一節 國民生活/173
    一 就業和收入/173
    二 物價和消費/175
    三 住房/175
    四 社會保障與福利/177
    五 移民/179
  第二節 社會管理/180
    一 社會結構/180
    二 社會組織/181
  第三節 醫療衛生/182
  第四節 環境保護/185
第七章 文化/187
  第一節 教育/187
    一 教育政策和教育發展/187
    二 初等教育/189
    三 中等教育/191
    四 高等教育/192
    五 成人教育/194
  第二節 科學技術/195
    一 科技發展政策/195
    二 科研機構/196
  第三節 文學藝術/197
    一 文學/197
    二 戲劇電影/202
    三 音樂舞蹈/202
    四 美術/204
  第四節 體育運動/206
    一 體育政策/206
    二 主要體育項目/208
  第五節 新聞齣版/210
    一 報刊與通訊社/210
    二 電視颱/211
    三 齣版社/212
第八章 外交/215
  第一節 外交政策/215
    一 外交政策及主要目標/215
    二 外交政策的演變/216
  第二節 與美國的關係/217
    一 巴美結盟(1954~1956)/217
    二 巴美關係“冷淡”時期/218
    三 巴美關係的改善和發展/221
    四 冷戰後的巴美關係/222
    五 反恐戰爭中的巴美關係/223
  第三節 與俄羅斯的關係/225
    一 與蘇聯的關係/225
    二 與俄羅斯的關係/226
  第四節 與中國的關係/229
    一 與中國的政治關係/229
    二 與中國的經貿和科技閤作關係/233
    三 “中巴經濟走廊”建設/236
  第五節 與印度的關係/238
    一 剋什米爾爭端/238
    二 三次印巴戰爭/241
    三 改善巴印關係道路崎嶇不平/242
  第六節 與孟加拉國的關係/249
  第七節 與阿富汗的關係/252
參考文獻/257
大事紀年/259
索引/263

前言/序言

導  言

距《列國誌·巴基斯坦》第一版齣版已十年有餘,巴基斯坦的發展狀況已今非昔比,中巴兩國關係隨著國傢主席習近平提齣的“一帶一路”倡議也已翻開曆史新篇章。自2005年,中巴兩國邁入“新時期戰略夥伴關係”階段,兩國高層交往密切、頻繁互訪,不斷加強戰略協調;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方麵交流、閤作密切,交流層麵也從官方擴展到民間組織。
政治安全在中巴關係中占主導地位,迄今為止,中巴兩國共進行瞭八輪戰略對話。中方在近期進行的第八輪戰略對話中錶示,中巴是全天候戰略閤作夥伴,一直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問題上相互給予堅定支持。中方始終將巴基斯坦置於周邊外交的優先方嚮,中國的發展也應首先惠及像巴基斯坦這樣的風雨同舟、榮辱與共的好朋友。中方願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把握好中巴關係,同巴方一道推動兩國關係不斷邁進,積極構建中巴命運共同體。巴方錶示:“巴方願同中方充分發揮該機製作用,推動兩國各領域交流閤作和戰略協作不斷取得新發展。”“全天候”是中巴關係發展中一直秉持的原則,即無論國際局勢如何變化,無論巴基斯坦國內局勢如何變化,中巴之間的友誼永遠不會變。
中巴積極拓展雙邊緊密往來與閤作,建立新型自由貿易區,簽署《中國-巴基斯坦自由貿易協定》等一係列文件,加強農業、交通、金融、能源、信息産業等領域閤作。幫助巴基斯坦修建瞭包括從瓜達爾港到喀喇昆侖公路在內的許多項目;推進中巴自貿區談判,推進中巴經貿一體化進程。構建能源閤作框架,為巴方提供電力供應,幫助巴應對能源危機,推動雙方在常規能源、可再生能源及民用核領域的閤作。自2013年以來,雙方積極參與“中巴經濟走廊”建設,構建“四位一體”通道,加大對巴電力基礎設施的援建力度。2015年,國傢主席習近平在訪問巴基斯坦期間,中巴雙方一緻同意將中巴關係提升為全天候戰略閤作夥伴關係,以“中巴經濟走廊”為核心,以瓜達爾港、能源、交通基礎設施和産業閤作為重點,形成“1+4”經濟閤作布局。
巴基斯坦因其特殊的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因素,是“一帶一路”的關鍵點。“一帶一路”建設使兩國在港口、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連成網絡,其順利實施有利於兩國以及沿綫國傢的發展。“一帶一路”倡議自實施以來,已經取得瞭不少成果,取得瓜達爾港的運營權對於中國意義非凡。瓜達爾港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因為它處於波斯灣的咽喉附近,緊扼從非洲、歐洲經紅海、霍爾木茲海峽、波斯灣通往東亞、太平洋地區數條海上重要航綫的咽喉。瓜達爾距離全球石油供應的主要通道——霍爾木茲海峽大約400公裏。同時,瓜達爾深水港是巴基斯坦第三大港口,可以作為東亞國傢轉口貿易及中亞內陸國傢齣海口。利用中亞與該港口相連的公路與鐵路,中國有望開闢一條往新疆等西部地區輸送能源的通道,因為中國進口能源的60%來自中東,進口石油的80%經過馬六甲海峽。瓜達爾港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支撐點,建設瓜達爾港將會惠及本地區各國的經濟社會發展。
中巴經濟走廊建設肯定會麵臨一係列風險和挑戰。在建設過程中,恐怖勢力仍然是威脅建設者安全的一大隱患。“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環節,如果發展不如預期,那麼“一帶一路”的進程必將會受影響,因此,需要有很高的警惕性,以預防風險,同時,也需要周全的辦法去處理麵臨的各種問題。
三十年來,作者盡管有許多其他工作要完成,但是一直沒有放棄對南亞各國,特彆是對巴基斯坦問題的關注與探討。2004年4月,在應邀訪問巴基斯坦期間,我嚮與會的中巴兩國代錶首倡應盡快建立中巴自由貿易區,非常幸運,中國與巴基斯坦兩國政府很快啓動瞭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並簽署瞭《中國-巴基斯坦自由貿易協定》。中巴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已經取得瞭積極成果。
在本書第一版的導言部分,我作瞭“我們可以開闢中國西南到巴基斯坦旅遊航綫”“避開海盜經常齣沒、擁擠異常的馬六甲海峽,鋪設中國西部到巴基斯坦鐵路和輸油管道”的設想。2005年,中國國際航空公司開通瞭成都直飛卡拉奇的航綫;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境內的印度洋齣海口瓜達爾港的“中巴經濟走廊”建設也在積極推進。同時,中巴兩國也應看到“中巴經濟走廊”建設中需要剋服喀喇昆侖山嚴酷的自然條件帶來的挑戰,以及來自巴基斯坦國內和本地區存在的恐怖活動、極端勢力等因素的影響。
願中巴兩國繼續為各自國內和本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和共同繁榮而努力!願“一帶一路”倡議中的旗艦項目——“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圓滿完成!願中巴友誼長存!
感謝巴基斯坦前總統佩爾韋茲·穆沙拉夫將軍授予我巴基斯坦“國父真納”勛章!
感謝巴基斯坦前總理肖卡特·阿齊茲先生在北京釣魚颱國賓館接見我並為本書的第一版舉行新書發行儀式!
感謝本書中所引用和提到的中外著作與論文的作者們!
由於時間倉促,資料有限,學識淺薄,書中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學界同行批評指正!

楊翠柏
2017年12月3日
一本關於遠方的沉思 這是一本不容錯過的旅行文學作品,它將帶領讀者踏上一段穿越文化、曆史與自然的非凡旅程。雖然書中詳盡描繪瞭特定地理區域的風貌,但其內核卻超越瞭單純的地理科普,而是對人類經驗、社會形態以及個體與宏大世界之間復雜關係的深刻探索。 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勾勒齣一個充滿對比與活力的世界。讀者將仿佛置身於古老市集的熱鬧喧囂之中,空氣中彌漫著香料與生活的獨特氣息;又會感受到巍峨山脈的寂靜與莊嚴,它們承載著韆年的風霜與傳說。書中的敘事並非綫性推進,而是如同拼貼畫一般,將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片段巧妙地串聯起來,構建齣一個立體的、多層次的景象。 書中對於當地人民的描繪尤為生動。他們或許是堅韌的農民,在大地辛勤耕耘;或許是技藝精湛的手工藝人,在世代傳承中守護著傳統;又或許是充滿智慧的長者,用簡樸的話語講述著生活的哲學。作者並未將他們臉譜化,而是努力捕捉他們真實的情感、信仰與生活方式,展現瞭人類在不同環境下的適應力與創造力。 此外,本書也巧妙地觸及瞭曆史的脈絡。那些古老的建築、流傳的習俗,無不訴說著過往的輝煌與變遷。讀者可以在字裏行間,窺見文明的興衰,感受曆史的厚重。但作者並非沉溺於過去,而是將曆史的映照帶入當下,引發對當下社會現實的思考。 在自然景觀的描繪上,本書同樣毫不遜色。從乾旱的戈壁到蔥鬱的山榖,從波濤洶湧的河流到寜靜的湖泊,作者用充滿詩意的語言,呈現齣大自然的壯麗與柔美。這些景緻不僅是地理背景,更是人物情感與內心世界的映照,為整個敘事增添瞭豐富的意境。 然而,本書最引人入勝之處在於其對“異域”的觀察與反思。作者在呈現異域風情的同時,也始終保持著一種審視的目光。他探討瞭文化碰撞的復雜性,以及不同價值觀之間的張力。讀者會因此被激發,去思考自身所處的文化環境,去審視那些習以為常的觀念。這本書鼓勵讀者跳齣固有的認知框架,以更開闊的視野去理解世界的多樣性。 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地理的讀物,更是一本關於人類自身、關於文明、關於理解的深刻寓言。閱讀本書,如同進行一次精神上的遠行,在陌生的風景中,找到共鳴,發現真理。它適閤那些對世界充滿好奇、渴望拓展視野、並願意深入思考的讀者。在這裏,你或許會找到理解他者的鑰匙,也會因此更清晰地看見自己。

用戶評價

評分

第一眼看到這本書的封麵,一種強烈的探險欲望便油然而生。書名“巴基斯坦”幾個字,如同一張泛黃的舊地圖,上麵標注著未知與驚喜。我對巴基斯坦的瞭解,大多停留在新聞報道和一些零碎的碎片信息中,它總給我一種遙遠、神秘,卻又充滿力量的感覺。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填補我認知的空白,讓我能夠更全麵、更深入地認識這個國傢。我渴望瞭解它豐富的文化遺産,從佛教遺跡到伊斯蘭建築,從傳統手工藝到現代藝術。我也想知道,在如今紛繁復雜的世界格局下,巴基斯坦是如何定位自己的,它的民族特色是如何在現代化的浪潮中得以傳承和發展的。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僅是關於地理和曆史的知識堆砌,更應該是一種情感的觸動,一種人文的關懷,讓我能夠通過文字,去感受那片土地上跳動的脈搏。

評分

我購買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被書名“巴基斯坦”所吸引。它簡潔有力,直接點明瞭主題,卻又留下瞭無限的想象空間。在我心中,巴基斯坦是一個充滿矛盾與魅力的國度,它既有古老的文明底蘊,也麵臨著現代社會的諸多挑戰。我期待這本書能夠以一種客觀而生動的筆觸,為我描繪齣真實的巴基斯坦。我希望能夠瞭解到它獨特的政治格局,它多元的民族構成,以及它復雜的社會現實。同時,我也想深入探索它的文化精髓,感受伊斯蘭教對它深遠的影響,瞭解它的文學藝術,它的音樂舞蹈,甚至它的飲食文化。這本書,在我看來,不應該隻是冰冷的數據和事實的羅列,而應該是一場引人入勝的旅程,帶領我去體驗、去思考,去理解這個國傢在世界舞颱上扮演的角色。

評分

我一直對中亞地區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巴基斯坦,它連接著南亞與中亞的十字路口,承載著豐富的曆史文化交融。拿到這本書,我立刻被它沉甸甸的分量所吸引,這通常意味著裏麵蘊含著詳實的信息和深入的見解。書名“巴基斯坦”三個字,簡單的背後卻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國傢,我對它有著太多的未知。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揭開它神秘的麵紗,無論是它的壯麗自然風光,如罕薩河榖的碧波蕩漾,還是它悠久的曆史遺跡,如摩亨佐·達羅的文明痕跡。更重要的是,我期待能夠深入瞭解巴基斯坦人民的生活,他們的社會結構,他們的信仰體係,他們的日常生活點滴,以及他們在麵對現代社會挑戰時的態度和選擇。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僅是對一個國傢的介紹,更是對一段復雜曆史,一種獨特文化,以及一群鮮活生命的探索。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充滿瞭異域風情,讓人一眼就能聯想到那裏神秘而古老的文化。雖然我還沒有開始閱讀,但僅僅是觸碰那帶著些微粗糙感的紙張,就仿佛能感受到那片土地的質樸與厚重。書名“巴基斯坦”三個字,在深邃的背景色上顯得格外醒目,仿佛隱藏著一段段不為人知的故事,等待著我去發掘。我腦海中已經勾勒齣許多畫麵:巍峨的喀喇昆侖山脈,古老的絲綢之路遺跡,以及在那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他們的生活方式、他們的喜怒哀樂,都讓我充滿瞭好奇。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我穿越時空,親身感受這個國傢獨特的魅力,瞭解它的曆史變遷,它的風土人情,以及它在當今世界中的地位和影響。我相信,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窗口,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這個遙遠而迷人的國度。

評分

這本書的標題“巴基斯坦”,簡潔而厚重,立即抓住瞭我的注意力。我一直認為,瞭解一個國傢,需要從它的曆史、文化、地理以及人民的生活等多方麵入手,而這個標題似乎就預示著它能提供一個全麵的視角。我對巴基斯坦的印象,一直是模糊而充滿好奇的,它位於戰略要地,曆史悠久,文化多元,同時又承受著不少地緣政治的壓力。我非常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走進這個國傢,去領略它壯麗的山川河流,去感受它深厚的曆史積澱,去品味它獨特的文化風情。更重要的是,我期待能夠透過文字,認識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們,瞭解他們的生活方式,他們的價值觀念,以及他們在麵對時代變遷時的堅韌與智慧。這本書,在我看來,是一次深入的文化交流,一次心靈的探索之旅。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